2018年苏教版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学生认识地球的形状特点,了解地球表面大洲大洋的基本知识。
课前准备
1.地球仪。
2.世界地图。
3.让学生调查,调查家中餐桌上的食品分类与来源。
教学环节
师生活动
二次备课
活动一:
一、导入——看看说说,认识大洋大洲
活动二:
探究学习——神奇的陆地与海洋
活动三:
知识拓展——复习与巩固
1.复习地球仪知识,以及海洋与陆地面积比例示意图,在地球仪上辨别世界的大洲大洋。
(2)说说我所知道的陆地动植物资源。
(3)说说我所知道的有关地形的世界之最,如最大的平原,最大的高原,最大的盆地,最高的山脉等。
3.汇报:我家餐桌上的食物调查。
说说经常出现在人们餐桌上的食品,然后将这些食品进行划分。
4.说说对未来开发海洋的想法。
小结:海洋是人类当今和未来开发的重要领域,是人类开发利用地球资源的重要场所。
板书设计
教后记
课题
1可爱的地球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认识地球的形状特点,了解地球表面大洲大洋的基本知识。
2.学生对材料收集、整理、分析、归纳的能力。在活动中逐步养成相互合作的习惯和能力。
3通过收集材料,展开主题活动,使学生能从中发现并体会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一个艰苦和漫长的过程。
教学
重难点
3.学生分小组朗读中国小档案。
以小组为单位,各自介绍“我所知道的中国档案资料”。
读图练习:
在中国行政区图上找出中国的首都、主要岛屿台湾岛和海南岛,认识中国濒临的海洋。
1.出示世界地图,找出瑞典和中国的地理位置。
小结:从南北半球看,中国在北半球;从东西半球看,中国在东半球;从世界大洲大洋的位置看,中国在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2.迈克提出新问题:中国与他的国家谁大?
指导看图:中国陆地面积与欧洲面积的比较图。
学习阅读方格统计图,分小组计算面积数,得出结论:中国的面积很大,与整个欧洲的面积相差无几。
各地区风光的景观图。
教学环节
师生活动
二次备课
活动一:
导入——看看说说,认识祖国的位置
活动二:
探究学习
小组学习交流
活动三:
小导游解说
1.出示中国长城、故宫、兵马俑、云冈石窟等图片。
2.请两位学生分别扮演迈克和袁小光,相互自我介绍,说明目的,各自介绍自己的国家所在的大洲位置。由迈克提出“中国在哪里”导入新课。
2.大洋大Fra Baidu bibliotek概念比较。
通过读图,知道什么是大洋,什么是大洲。
3.出示东西半球图,指导学生从东西半球图,区分陆地和海洋,认识七大洲、四大洋。在地图上确定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同时认识七大洲和四大洋中的最大和最小。
各小组借助地球仪和世界地图,找出各大洋大洲的位置。
4.读“七大洲名称的由来”,加深对大洲大洋知识的理解。
课题
1可爱的地球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从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获得成功的事例中,感知国家的强大与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息息相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探索宇宙的无限向往,从而激发学生探究科学奥秘的积极性。
2.培养学生对材料收集、整理、分析、归纳的能力。在活动中逐步养成相互合作的习惯和能力。
3通过收集材料,展开主题活动,使学生能从中发现并体会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一个艰苦和漫长的过程。
美文欣赏——可爱的地球
说一说我们居住的“家”:从不同角度夸夸我们生活的地球,提出保护地球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针对爱护地球行动,提一条倡议。
板书设计
1可爱的地球
一、从太空看地球
二、神奇的陆地与海洋
三、形形色色的环球旅行
教后记
课题
2从世界看中国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了解中国国情概况的基础上,了解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资源丰富,自然环境丰富多样的特点。通过对不同区域地理特点的了解,加深对我国“地域辽阔,内部差异明显”特点的理解。在这个过程中,激发学生对于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2.帮助学生了解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正确理解区域差异大,人口众多对我国经济建设带来的负面影响。
教学
重难点
通过对不同区域地理特点的了解,加深对我国“地域辽阔,内部差异明显”特点的理解。
课前准备
1.东西半球图、地球仪。
2.中国地形图、中国行政区划地图挂图。
3.录音:《请到天涯海角来》、《黄河颂》、《康定情歌》、《青藏高原》。
教学
重难点
让学生从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获得成功的事例中,感知国家的强大与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息息相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探索宇宙的无限向往,从而激发学生探究科学奥秘的积极性。
课前准备
1.在课前收集有关神州五号飞船首次载人飞行的相关报道和资料。
2.让学生收集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有关材料。
3.地球的图片,地球仪。
通过地图的判读,从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的不同角度了解世界各大洲大洋的分布,然后对东西半球间,南北半球间陆地面积大小进行比较,得出:东半球陆地面积大,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
1.先出示一组不同的地形图片,了解世界上地形主要可以分为高原、平原、盆地、山地、丘陵五种。
2.分小组讨论:
(1)说说我所知道的平原、高原、盆地、山地和丘陵。
教学环节
师生活动
二次备课
活动一:
导入——看看说说,认识地球
活动二:
探究学习——地球的形状与面貌
活动三:
知识拓展——复习与巩固
1.出示杨利伟的图片资料。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关于神州五号飞船首次载人飞行的有关报道和资料。
2.从卫星上看,地球是什么样子的?
3.看书上插图,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上的天地对话——“我看到咱们美丽的家了”。
4.出示地球仪:地球仪与地球真实的原貌有哪些主要的不同?
学生观察总结,教师补充。
引导学生说说地球仪的主要构成。
学生发言后,简介地球仪上的地轴、经线、纬线、赤道、北极、南极。
5.地球表面真实的原貌是怎样的呢?
读加加林的描述,讨论。
6.小组比赛:在地球仪上找大洲大洋。
活动:《科学畅想,遨游太空》
分若干小组,每小组模拟乘坐一架飞船,飞船名称由各组自定。要求将本课学习的只是进行串联,模拟宇宙飞行,说说看到的情况。必须反映的内容是:地球形状特点,宇宙中的星球。
4.提出疑问:杨利伟从神州五号飞船上看到的地球是什么形状的?组织小组讨论,得出地球形状的初步结论。
1.我们现在都知道地球是一个球体,那么古代人类如何了解地球是一个巨大球体的呢?时至今日,我们能在自然界找到那些可以证明地球是球体的证据呢?
2.学生交流。
3.对比实验:模拟“海边看船”。
小组讨论,得出结论:地球是一个球体。
课前准备
1.地球仪。
2.世界地图。
3.让学生调查,调查家中餐桌上的食品分类与来源。
教学环节
师生活动
二次备课
活动一:
一、导入——看看说说,认识大洋大洲
活动二:
探究学习——神奇的陆地与海洋
活动三:
知识拓展——复习与巩固
1.复习地球仪知识,以及海洋与陆地面积比例示意图,在地球仪上辨别世界的大洲大洋。
(2)说说我所知道的陆地动植物资源。
(3)说说我所知道的有关地形的世界之最,如最大的平原,最大的高原,最大的盆地,最高的山脉等。
3.汇报:我家餐桌上的食物调查。
说说经常出现在人们餐桌上的食品,然后将这些食品进行划分。
4.说说对未来开发海洋的想法。
小结:海洋是人类当今和未来开发的重要领域,是人类开发利用地球资源的重要场所。
板书设计
教后记
课题
1可爱的地球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认识地球的形状特点,了解地球表面大洲大洋的基本知识。
2.学生对材料收集、整理、分析、归纳的能力。在活动中逐步养成相互合作的习惯和能力。
3通过收集材料,展开主题活动,使学生能从中发现并体会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一个艰苦和漫长的过程。
教学
重难点
3.学生分小组朗读中国小档案。
以小组为单位,各自介绍“我所知道的中国档案资料”。
读图练习:
在中国行政区图上找出中国的首都、主要岛屿台湾岛和海南岛,认识中国濒临的海洋。
1.出示世界地图,找出瑞典和中国的地理位置。
小结:从南北半球看,中国在北半球;从东西半球看,中国在东半球;从世界大洲大洋的位置看,中国在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2.迈克提出新问题:中国与他的国家谁大?
指导看图:中国陆地面积与欧洲面积的比较图。
学习阅读方格统计图,分小组计算面积数,得出结论:中国的面积很大,与整个欧洲的面积相差无几。
各地区风光的景观图。
教学环节
师生活动
二次备课
活动一:
导入——看看说说,认识祖国的位置
活动二:
探究学习
小组学习交流
活动三:
小导游解说
1.出示中国长城、故宫、兵马俑、云冈石窟等图片。
2.请两位学生分别扮演迈克和袁小光,相互自我介绍,说明目的,各自介绍自己的国家所在的大洲位置。由迈克提出“中国在哪里”导入新课。
2.大洋大Fra Baidu bibliotek概念比较。
通过读图,知道什么是大洋,什么是大洲。
3.出示东西半球图,指导学生从东西半球图,区分陆地和海洋,认识七大洲、四大洋。在地图上确定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同时认识七大洲和四大洋中的最大和最小。
各小组借助地球仪和世界地图,找出各大洋大洲的位置。
4.读“七大洲名称的由来”,加深对大洲大洋知识的理解。
课题
1可爱的地球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从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获得成功的事例中,感知国家的强大与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息息相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探索宇宙的无限向往,从而激发学生探究科学奥秘的积极性。
2.培养学生对材料收集、整理、分析、归纳的能力。在活动中逐步养成相互合作的习惯和能力。
3通过收集材料,展开主题活动,使学生能从中发现并体会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一个艰苦和漫长的过程。
美文欣赏——可爱的地球
说一说我们居住的“家”:从不同角度夸夸我们生活的地球,提出保护地球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针对爱护地球行动,提一条倡议。
板书设计
1可爱的地球
一、从太空看地球
二、神奇的陆地与海洋
三、形形色色的环球旅行
教后记
课题
2从世界看中国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了解中国国情概况的基础上,了解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资源丰富,自然环境丰富多样的特点。通过对不同区域地理特点的了解,加深对我国“地域辽阔,内部差异明显”特点的理解。在这个过程中,激发学生对于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2.帮助学生了解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正确理解区域差异大,人口众多对我国经济建设带来的负面影响。
教学
重难点
通过对不同区域地理特点的了解,加深对我国“地域辽阔,内部差异明显”特点的理解。
课前准备
1.东西半球图、地球仪。
2.中国地形图、中国行政区划地图挂图。
3.录音:《请到天涯海角来》、《黄河颂》、《康定情歌》、《青藏高原》。
教学
重难点
让学生从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获得成功的事例中,感知国家的强大与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息息相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探索宇宙的无限向往,从而激发学生探究科学奥秘的积极性。
课前准备
1.在课前收集有关神州五号飞船首次载人飞行的相关报道和资料。
2.让学生收集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有关材料。
3.地球的图片,地球仪。
通过地图的判读,从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的不同角度了解世界各大洲大洋的分布,然后对东西半球间,南北半球间陆地面积大小进行比较,得出:东半球陆地面积大,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
1.先出示一组不同的地形图片,了解世界上地形主要可以分为高原、平原、盆地、山地、丘陵五种。
2.分小组讨论:
(1)说说我所知道的平原、高原、盆地、山地和丘陵。
教学环节
师生活动
二次备课
活动一:
导入——看看说说,认识地球
活动二:
探究学习——地球的形状与面貌
活动三:
知识拓展——复习与巩固
1.出示杨利伟的图片资料。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关于神州五号飞船首次载人飞行的有关报道和资料。
2.从卫星上看,地球是什么样子的?
3.看书上插图,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上的天地对话——“我看到咱们美丽的家了”。
4.出示地球仪:地球仪与地球真实的原貌有哪些主要的不同?
学生观察总结,教师补充。
引导学生说说地球仪的主要构成。
学生发言后,简介地球仪上的地轴、经线、纬线、赤道、北极、南极。
5.地球表面真实的原貌是怎样的呢?
读加加林的描述,讨论。
6.小组比赛:在地球仪上找大洲大洋。
活动:《科学畅想,遨游太空》
分若干小组,每小组模拟乘坐一架飞船,飞船名称由各组自定。要求将本课学习的只是进行串联,模拟宇宙飞行,说说看到的情况。必须反映的内容是:地球形状特点,宇宙中的星球。
4.提出疑问:杨利伟从神州五号飞船上看到的地球是什么形状的?组织小组讨论,得出地球形状的初步结论。
1.我们现在都知道地球是一个球体,那么古代人类如何了解地球是一个巨大球体的呢?时至今日,我们能在自然界找到那些可以证明地球是球体的证据呢?
2.学生交流。
3.对比实验:模拟“海边看船”。
小组讨论,得出结论:地球是一个球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