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考历史专题复习资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年中考历史专题复习资料
专题一列强侵华史(1840—1953)
一、列强侵华史实
(一)列强侵华手段包括军事侵略、政治侵略、经济侵略和文化侵略。
(1)军事侵略----中国近代六次侵华战争:
①鸦片战争:1840.6—1842.8 ,签订《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0—1860.10 ,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中国半殖民地程度进一步加深。
③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 ,签订《马关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 ,签订《辛丑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
⑤日本法西斯侵华战争(抗日战争):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日本发动局部侵华战争。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⑥美国发动朝鲜战争(1950—1953)
(2)政治侵略------三大不平等条约:
①中英《南京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始
②中日《马关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③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有突出特征的条约:
①中俄《爱珲条约》割地最多
③中日《马关条约》最能反映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资本输出特点
④《辛丑条约》中国赔款最多《南京条约》: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
⑤《二十一条》:灭亡中国的条约。
(3)、经济侵略
①甲午中日战争以前以商品输出为主
②甲午中日战争以后以资本输出为主
资本输出方法:开设银行、强迫贷款、投资铁路、开矿设厂。
日本对沦陷区的掠夺:抢劫银行、滥发纸币、掠夺炼铁资源、掠夺土地、农产品和劳动力。(抗日战争时期,了解)
(4)、文化侵略-------通过设立教堂、传播宗教、学校教育、办慈善机构等方式推行殖民主义奴化教育。(了解)
二、中国人民反封建反侵略的斗争(农民阶级)
①、太平天国运动(反帝反封) 1851-1864年
1851年洪秀全发动金田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1853年3月占领南京改名天京,定为都城,影响达18个省,动摇了清政府的统治,因此,遭到了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重要战役:李秀成在青浦大胜洋枪队;浙江宁波战斗中击毙洋枪队的头目华尔,这是中国人民抗击外国侵略的典型事例。
②、义和团运动(反帝爱国) 1898-1900年
1898在山东兴起;1900年与八国联军在廊坊交战,表现了中国人民英勇无畏的斗争精神,最终遭到中外反对势力的联合绞杀。
三、左宗棠收复新疆
经过:1876年,左宗棠率清军分三路进疆,仅半年时间就收复了北疆;1878年,收复了除“伊犁”以外的新疆全部领土;19世纪80年代通过外交努力,中、俄两国签订条约,收回伊犁;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行省。
意义:左宗棠收复新疆,巩固了中国的西北边疆。捍卫了中国的领土及主权
四、洋务运动(封建统治阶级的自救运动)
时间: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
代表人物:中央是奕訢,地方有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内容:
A、洋务派以“自强”为口号,采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了安庆内军械所(曾国藩)、江南制造总局(曾国藩和李鸿章)、福州船政局等一批近代军事工业。
B、洋务运动后期,又以“求富”为口号,开办一些民用工业。主要有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轮船招商局、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
C、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筹建了南海、北洋、福建三支海军。
D、兴办新式学堂。1862年成立的京师同文馆是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评价:进步性(积极作用):
A、引进了西方的科学技术,创办了近代企业,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对中国的资本主义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B、启动了中国社会的近代化,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局限性(消极作用):没从根本上触动封建制度,因而成效不大,没使中国富强起来。
五、戊戌变法(资产阶级的改革)
兴起:1895年康有为、梁启超“公车上书”“百日维新”:1898年6月-9月开始变法
9月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变法反败,谭嗣同被杀
意义:既是一声救亡图存的政治变革,又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教训: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行不通。
六、辛亥革命(资产阶级的革命)
a、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组织了兴中会。
b、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东京建立了统一的革命组织中国同盟会,孙中山被选举为总理。它的成立,大大的推动了全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
c、孙中山在机关刊物《民报》发刊词中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简称三民主义,它是孙中山领导民主革命的指导思想。
二、百年巨变的启示
一部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屈辱史,它警醒我们:落后就要挨打,闭关必然落后。一个国家只有对外开放才能不断进步,卓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一部中国近代史也是一部抗争史,它告诉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自强不息,不屈不挠、不畏强暴的民族,御侮自强、救亡图存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前进动力。
一部中国近代史还是一部探索史,它昭示我们:反帝反封建必须同时进行,缺一不可;只有代表先进生产力和大多数人民利益的无产阶级才能提出彻底的民主革命纲领,只有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实现这一历史性巨变。
专题二中国人民的抗争探索史和近代化问题
一、中国社会各阶层的抗争与探索史
(一)清朝爱国官兵的反侵略斗争
1、1839年林则徐领导虎门销烟,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外国侵略的坚强意志。
2、鸦片战争中,关天培、陈化成等爱国将领为国捐躯。
4、甲午战争中,邓世昌、丁汝昌等英勇杀敌或壮烈殉国。
(二)农民阶级反封建反侵略斗争和探索
2、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
3、义和团运动(1898—1900)
启示农民阶级由于其阶级的、时代的局限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但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作为无产阶级最忠实的同盟军,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地主阶级探索强国之路的主张和实践
1、鸦片战争时期,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地主阶级抵抗派开始面向世界,寻求强国御侮之道,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救国主张,但未能付诸实践。
2、地主阶级洋务派掀起洋务运动(19世纪60—90年代)
(四)资产阶级的探索和实践
资产阶级的发展壮大19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土壤中产生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甲午战争后,随着民族工业初步发展,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短暂春天”,资产阶级队伍进一步壮大。
1、资产阶级维新派进行戊戌变法(1898、6、11—9、2)
2、资产阶级革命派掀起辛亥革命(1911)
失败根本原因:由于资产阶级政治上的软弱性,没有充分依靠和发动广大群众。
3、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发起新文化运动(1915年开始)
(五)无产阶级——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伟大胜利
二、中国近代化(现代化)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