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大学本科通识教育实施方案

合集下载

兰州大学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

兰州大学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

兰州大学“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根据《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的部署,教育部分别在北京大学、兰州大学等19所高校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以下简称“拔尖计划")。

兰州大学借鉴世界一流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成功经验,结合我校的学科优势和办学实际,成立跨学科改革试点学院--萃英学院,具体负责我校“拔尖计划”的实施.一、人才培养目标萃英学院旨在培养对科学研究有强烈兴趣、执着追求和献身精神的拔尖学生.经过本科阶段的学习与实践,在强调宽广国际视野和浓郁本土情怀的基础上,着力培养学生坚实的学科理论基础,锐意进取和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以及创新研究能力,为最终成长为相关学科领域的领军人才、跻身国际一流的科学家队伍奠定基础.二、学科设置与招生规模设置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以及文学、历史学、哲学、政治学(国际政治)等基础学科。

其中,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每个学科每年招生15人,文史哲政学科(人文萃英班)每年合计招生20人.每学年招生规模80人。

随着计划实施的深入,逐渐扩展到其他优势学科,适当稳步扩大招生规模。

三、体制机制改革(一)创立培养平台2010年8月,学校已成立萃英学院,专门负责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萃英学院由校长兼任院长、主管教学工作的副校长兼任常务副院长,由国际交流经验丰富的知名教授担任执行院长。

同时成立了学院党总支.学院下设党政办公室、学生事务办公室(团委)、国际教育合作办公室、教学管理办公室.建立完善由萃英学院牵头、相关学院协同、职能部门支持配合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二)实行专家教授治理以两院院士、国家教学名师、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等校内外知名专家为主,组建专家委员会,指导和协调项目的实施工作;并分别成立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人文科学学科培养小组,具体负责学生培养的各项工作。

兰州大学外国语学院

兰州大学外国语学院

兰州大学外国语学院俄语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简介俄语专业创办于1946年,是我校开设历史较长的专业。

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俄文系划归西北俄文专科学校。

兰大俄语专业从1978年开始招收本科学生,2002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

本专业现有教师9名,其中教授3名,副教授1名,大部分教师具有博士学位。

此外,还长期聘请2名俄罗斯教师执教。

目前,本专业在保持语言学和文学传统学科优势的同时,注重对俄语语言文化知识把握的整体性和全面性,同时突出实用性,在教学和科研中增加了俄语国家社会文化和中俄文化关系等方面的内容,寻求语言与其它人文社科专业的结合点,培养从学士到硕士的各类高级俄语人才。

二、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与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熟练的俄语语言技能、扎实的俄语语言文学专业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能够在相关部门和领域熟练运用俄语从事翻译、外事、外贸、教育、管理和研究的各种俄语专业人才。

三、专业的基本要求1. 思想政治和德育方面(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理论,树立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努力奋斗的志向。

(2)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和校内外各项劳动,善于团结合作,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遵纪守法。

(3)勤奋求实,勇于创新,养成良好的学习风气和严谨的治学态度。

2. 业务方面(1)能够比较熟练地运用俄语、具有一定的独立工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系统掌握俄罗斯语言和文学方面的基础理论,具有扎实的语言理论知识和熟练的言语技能、宽厚的俄罗斯文化和中国文化修养以及相关学科的知识。

(3)了解我国国情和俄语国家文化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

(4)基本掌握一门第二外语(英语),初步掌握计算机运用技能并掌握用计算机获取信息的方法。

(5)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及运用信息技术获得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并具备初步的科研能力。

3. 体育方面(1)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具有健全的心理素质和强健的体魄。

兰州大学本科生综合素质提升计划试行

兰州大学本科生综合素质提升计划试行

兰州大学本科生综合素质提升计划(试行)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基本要求。

为了落实这一战略主题,更好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现我校本科精英人才培养目标,《兰州大学关于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校教字[2011] 15号)提出了实施“兰州大学本科生综合素质提升计划”。

现将“提升计划”的具体内容说明如下:一、指导思想本科生综合素质提升计划是我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

旨在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政治观念,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思维方法;授予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开发学生智力和潜能;授予学生健康的知识、技能,发展学生的体力,增强学生的体质,培养学生坚韧的意志;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发展学生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加强文化育人、实践育人、合作育人,加强学生的就业创业技能教育和职业素养教育,最终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成为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

二、基本要求(一)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紧密结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际,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重视思想政治教育专兼职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吸引力、感染力。

努力发挥各门课程,尤其是哲学社会科学课程的育人功能,把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落实到每位教师、每门课程,把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融入到学生专业学习和素质培养的各个环节。

(二)专业教育要防止将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相割裂的倾向,实现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的有机统一。

要注意将专业思想教育与专业素质教育密切联系起来,融专业思想教育于专业素质教育之中。

兰州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兰州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兰州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13年4月8日一、专业简介土木工程是建造各类工程设施的科学技术的总称,它既指工程建设的对象,即建在地上、地下、水中的各种工程设施,也指所应用的材料、设备和所进行的勘察、设计、施工、保养、维修等技术。

它的范围非常广泛,包括房屋建筑工程、公路与城市道路工程、铁道工程、桥梁工程、隧道工程、地下工程、给水排水工程、水工工程等,这些都与广大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在国民经济建设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土木工程的主干学科为结构工程学、岩土工程学、流体力学等;重要基础支撑学科有:数学、物理学、化学、力学、材料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

兰州大学土木工程专业成立于2001年。

有一支结构合理、相对稳定,教学质量优秀,科研成果丰硕的教师队伍和科研群体。

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以及一批具有工程实践经历的专业注册师,拥有土木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点、土木工程领域的工程硕士培养点,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与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各1项。

二、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与目标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土木工程学科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能胜任建筑、桥梁、隧道等各类土木工程设施的设计、施工与管理,具有扎实基础理论、宽厚专业知识和良好实践能力与一定创新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毕业生能够在有关土木工程的设计、施工、管理、研究、教育、投资和开发、金融与保险等部门从事技术或管理工作。

三、专业的基本要求(一)政治思想要求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科学思想和人文素养,能体现哲理、情趣、品味、人格方面的较高修养,具有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以及实干创新的精神,具有科学的世界观和正确的人生观,愿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服务。

(二)主要知识和能力要求1.具有基本的人文社会科学理论知识和素养:在哲学及方法论、经济学、法律等方面具有必要的知识,对文学、艺术、伦理、历史、社会学及公共关系学等若干方面进行一定的修习;2.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本理论知识:掌握高等数学、普通物理及普通化学,了解现代物理、化学的基本知识,了解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其他主要方面和应用前景;3.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掌握工程力学、流体力学、结构工程和岩土工程的基本理论,掌握工程规划与选型、工程材料、结构分析与设计、地基处理、施工技术和施工组织方面的基本知识,掌握有关工程测量、测试与试验的基本技能,了解建设项目的经济管理和环境等方面的基本内容,了解土木工程的主要法规;4. 具有综合应用各种手段查询资料、获取信息的基本能力;具有应用语言、文字、图形等进行工程表达和交流的基本能力;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计算机应用的基本能力;5. 具有进行工程设计、施工、管理的初步能力;经过一定环节的训练后,具有科学研究和应用开发的创新能力。

兰州大学关于修订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意见(讨论稿)-兰州大学学校办公室

兰州大学关于修订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意见(讨论稿)-兰州大学学校办公室

兰州大学关于修订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总体规划,是指导本科教学工作的基本文件,是安排教育教学工作的主要依据。

我校现行人才培养方案为本科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奠定了基础,为提高我校本科人才培养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以及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国家对研究型大学的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校现行人才培养方案已经不能完全适应社会发展趋势和不断深化的教育教学改革。

此外,也有部分专业存在人才培养定位与培养目标不明确,培养方案与培养目标不一致,课程及课时安排不合理、逻辑顺序颠倒、内容重叠等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校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为使我校本科教育能主动适应社会发展趋势和不断深化的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进一步提高本科教学质量,实现创建知名高水平大学的奋斗目标,学校决定对本科生人才培养方案作新一轮修订。

为指导我校本次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根据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修订本科专业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教高[1998]2号)、《关于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工作的若干原则意见》(教高[2001]5号)、《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07]1号)、《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7]2号)、《关于加快研究型大学建设、增强高等学校自主创新能力的若干意见》(教技[2007]5号)等文件精神,特提出如下意见。

一、修订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思想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党的十七大精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以及《兰州大学关于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校教字[2011] 15号)为指导,切实贯彻科学发展观,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把本科教学质量的提高放在首要位置。

兰州大学本科通识教育实施方案

兰州大学本科通识教育实施方案

兰州大学本科通识教育实施方案兰州大学通识教育选修课程开设以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学校人文素质教育和科学精神教育的不足。

但目前我校通识教育课程存在中外经典名著导读课程、各学科原理性课程数量较少,通识教育的针对性不强,通识课程课堂教学质量有待提高等问题。

为适应新时期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主动适应我校“双一流”建设,建设一流本科教育,落实我校建设国际知名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进入世界一流大学行列的战略目标,学校将从2017年开始进一步在本科生中加强通识教育。

为做好通识教育管理,特制定本方案。

一、通识教育的意义与目标通识教育是所有大学生都应接受的非专业性教育,通识课程的开设是实施通识教育的重要举措。

通识教育以精神成人为本,以人格完善、道德认知、情感体验、理想信念、全面发展、批判精神为抓手,以文理渗透为形式,着力把学生培养成能通融识见,有社会担当,有人文情怀,有科学精神,有全面思维,有创造精神的全面发展的完整的人。

让学生懂得自然、懂得社会、懂得自己、懂得中国、懂得世界。

兰州大学通识教育的目标是:(一)对学生实施高阶文化素质教育和完备的人性教育。

激活文化自觉、再造中国现代文明的使命,立体地呈现中华文明在世界中的处境。

使学生对中国文化与智慧有独到生命体认的能力,从宝贵的传统中汲取人生的滋养;希望学生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安身立命,获得精神上的滋养,文化上的归属感。

(二)培养学生对人类文明丰富性和多样性理解的能力。

直面人类世界所面临的发展与挑战;要让学生真正懂得世界,要以开放的心态学习和借鉴人类一切文明的优秀成果,了解现实存在的世界,了解人类文明发展的过程,了解世界格局,了解为什么世界会是今天这个样子。

(三)对学生进行跨学科教育,培养学生多学科思维能力。

引导学生形成全面的知识框架,得到健全的能力锻炼,从而获得从整体上对文明、社会、自然的理解能力和判断能力。

同时兼顾对学生所学专业形成有效的支撑,从而拓展其掌握专业知识与能力的透彻性和灵活性,增进与专业相关的学科素养。

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Lanzhou ..doc

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Lanzhou ..doc

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2017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2017年,在学校的正确领导和各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与帮助下,在全院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院采取领导重视、制度保障、投入优先、服务先行、科研奠基、教授主讲、教学创新、舆论造势等一系列措施,确保本科教学的中心地位,在学院中形成了围绕本科教学高效运行的工作体系,取得了长足进步和良好成绩,达到了预期目标。

一、学院本科教育基本情况(一)学院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及服务面向学院现有哲学和社会学两个本科专业。

哲学学科为甘肃省一级重点培育学科。

现阶段实行的新教学体系努力向世界一流大学看齐,着力培养高端哲学人才,注重学生德性、审美、人格、人性的全面均衡发展,使学生兼具理论研究、分析现实、参与实践的能力素养。

本专业的核心课程涵盖综合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选修课等,适应多层次、多方位的教学培养需求。

社会学专业为甘肃省一级重点学科是甘肃省重点学科。

培养具备高尚品质、科学精神和独立思考能力,兼具国际视野与本土意识,系统掌握社会学的科学理念、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能够从事学术研究、社会调查和各种实际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二)专业设置情况哲学社会学院现有2个本科专业,分别是哲学、社会学。

为更加合理地培养基础学科合格人才,充分体现了各类学科人才协调发展的思想,形成了布局合理、特色鲜明的专业设置结构(参见表1)表1 哲学社会学院本科专业一览(三)在校生本科生情况截止2017年底,我院全日制在校本科生共计394人,其中哲学学科180人,社会学学科214人。

学院2017届本科毕业生97人,其中社会学43人,哲学37人。

就业人数为71人,就业率达到88.75%,其中出国出境人数5人,占6.25%;继续攻读研究生学位的有27人,占33.75%;直接参加工作的有39人,达48.75%。

选择在兰州大学读研的人数为2人,其他深造学校均为“双一流”高校,学科优势明显。

参加工作的41人中,大多数的人选择在华北或华南等省份就业,也有一部分毕业生选择投身于西部地区发展。

兰州大学在线课程管理办法

兰州大学在线课程管理办法

兰州大学在线课程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贯彻落实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深化我校教育教学改革,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鼓励教师开展基于在线课程的多元化教学模式改革,不断加强在线课程建设和规范在线课程教学管理,促进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共享,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断提高本科教育教学质量和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教高〔2015〕3号)《教育信息化2。

0行动计划》(教技〔2018〕6号)和《信息技术学习、教育和培训在线课程》国家标准(GB/T36642—2018)等,制定本管理办法.第二条本管理办法所指的在线课程,包括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assive Online Open Courses,简称MOOC),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s,简称SPOC)及其他形式的在线课程。

MOOC是指采用完全在线教学模式开设在线课程。

SPOC是指采用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开设在线课程,即把传统教学方式的优势和在线教学的优势结合起来的教学模式。

第三条学校鼓励课程质量高、教学效果好、示范性强、适合网络传播与学习的传统优质课程和近年来建设成效显著、教学效果好的课程建设成为在线课程,并在学校指定的在线课程平台运行,提升我校基于在线课程的多元化教学模式改革,推动我校优质教育资源服务社会。

第四条学校积极引进校外优质在线课程资源。

通过综合考查引进课程的教学内容与资源、教学设计与方法、教学活动与评价、教学效果与影响、团队支持与服务等要素,遴选一批国内外优质在线课程供校内师生使用学习.第五条学校鼓励全体教师充分利用我校建设的在线课程和引进的国内外优质在线课程资源积极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翻转课堂等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式、合作式、探究式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第六条教务处负责开展在线课程规划、设计、建设、制作、运行、日常管理及混合式教学的培训工作。

通识教育的发展历程及实施的困境

通识教育的发展历程及实施的困境

/… …
16 89年 , 尔斯 ・ 略特 ( hr s lt就 任 哈 查 艾 C al i ) eE o 佛 大学 校 长后 , 开始 着手 推行 选 修 制 , 以此 来 实现 学生 本科 学 习的个 陛化 。 修制使 学生 可 以选择 选
是 自由教 育课程 的 一部 分 , 由全体 学生 共享 。它 提 供 了广泛 接 触 多学 科 的机 会 ,并 奠 定 了发 展 重要
识教育课程。事实上 ,在早期的美国高等教育 阶
段 , 在 一 门统一 的课 程 , 主 要关 注 古典 研 究 。 存 它 然而 , 随着 时 间 的推移 , 育 应 为个 人 职业做 准 备 教 的新论 调 , 引起 了人们 对通 识教 育 的重视 。围绕 究 竟 是 选 择统 一 、连 贯 的必 修课 还 是选 择 可能 会 导 致 零 散 的教 育 经验 的广 泛课 程 之 间 的争论 从 未 间 断 。通识 教 育在美 国大学经 历 了从 次要 到 主要 、 从
质、 目的 和 内容 三个 维 度 出发 , 通 识教 育 的 内涵 将 归纳 为 : 性 质 而言 , 识 教育 是 高 等教 育 的 组成 就 通
部分 , 是所有大学生都应该接受 的非专业性教育 ; 就其 目的而言 ,通识教育 旨在培养积极参与社会 生 活 的 、 社会 责 任 感 的 、 面发 展 的社会 的人 和 有 全
本 科 教 育并 没 有从 一 开 始 就开 设 了专 门 的通
[ 稿 日期 ] 0 2 0 — 1 收 2 1 — 3 2
[ 作者简介 ] 琴琴( 9 7 ) , 杨 1 8 一 女 兰州大学教育学院 2 1 级硕士研究生 ; 00 研究方向 : 高等教育管理 。

刊 223 0. 1

兰州大学本科生课程考核与成绩管理办法

兰州大学本科生课程考核与成绩管理办法

兰州大学文件校教[2020] 12号兰州大学本科生课程考核与成绩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本科生课程考核与成绩管理的规范性及科学性,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教育部令第41号)、《兰州大学本科生学籍管理办法(校教〔2018〕95号)》等相关规定,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规定的课程包括人才培养方案所要求的课程和相关教育教学环节,适用于兰州大学全日制本科生(含交流生等)。

第三条学生必须参加所修课程的学习和考核,学生课程考核成绩和学分获得情况记入学生成绩单,归入学生档案。

第四条课程考核与成绩管理工作须坚持公平、公正、严谨、规范的原则。

第二章课程考核方式第五条课程考核应坚持知识考核与能力考核相结合、过程性考核与总结性考核相结合,相对性评价与绝对性评价相结合,引导学生开展自主性学习、探索性学习、实践性学习。

第六条课程考核分为考试、考查两种形式,可采用闭卷考试、开卷考试、非标准答案考试、口试、在线考试等方式。

课程考核一般由过程性考核和总结性考核两部分组成。

过程性考核可根据课程特点灵活采用单元测试、课外作业、课堂辩论、撰写论文等方式,每学期一般不少于四次。

总结性考核一般在学期末以考试、考查的形式进行。

在满足考核要求的前提下,鼓励任课教师结合课程实际创新考核方式方法,加强对学生的过程性考核。

总结性考核占总成绩比例一般不超过50%。

第七条课程考核方式、考核标准、成绩构成比例等由任课教师根据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大纲,以及学校和学院(含教学单位,下同)的规定和要求制定,经学院审核批准后实施,由任课教师在第一节课明确告知学生并严格执行。

第八条同一课程的平行班应统一考核内容、考核方式、考核标准等。

第三章考核资格认定第九条学生成功选课并完成课程要求的各教学环节学习任务,即获得该门课程的考核资格。

不具有考核资格而参加考核的,考核成绩无效。

第十条无故旷课达到该课程6学时(迟到两次折合1学时)的、或无故旷课和请假达到该课程开课学时1/3的,或缺交作业(含实验报告)达到该课程1/3的,不得参加该课程考核,课程成绩记为“0”分。

兰州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兰州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兰州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临床医学专业开设于1933年,至今已有80余年的历史。

本专业依托兰州大学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平台优势,按照“精英教育追求卓越”的办学宗旨,“加强基础、培养能力、注重素质、激励创新”的教育理念,为社会培养适应医药卫生事业改革与发展需要的,具有岗位胜任能力的创新型专业医学人才。

本专业主要培养单位为基础医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

本专业属于医学学科,毕业后授予医学学士学位。

一、专业的培养定位与目标定位:本专业培养适应医药卫生事业改革与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岗位胜任能力的创新型专业医学人才。

目标:培养具备良好的思想品质和职业素养、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一定的预防医学知识的毕业生。

具有医疗、教学和科研的岗位胜任能力、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独立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毕业后能够在各级医疗卫生、保健机构,医学院校从事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

二、专业的基本要求(一)思想道德与职业素质1. 遵纪守法,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热爱祖国,忠于人民,愿为祖国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类身心健康奋斗终生。

2. 珍视生命,关爱病人,具有人道主义精神;将预防疾病、驱除病痛作为自己的终身责任;将提供临终关怀作为自己的道德责任;将维护民众的健康利益作为自己的职业责任。

3. 树立终身学习观念,认识到持续自我完善的重要性,不断追求卓越。

4. 具有与病人及其家属进行交流的意识,使他们充分参与和配合治疗计划。

5. 在职业活动中重视医疗的伦理问题,尊重患者的隐私和人格。

6. 尊重患者个人信仰,理解他人的人文背景及文化价值。

7. 实事求是,对于自己不能胜任和安全处理的医疗问题,应该主动寻求其他医师的帮助。

8. 尊重同事和其他卫生保健专业人员,有集体主义精神和团队合作开展卫生服务工作的观念。

兰州大学本科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管理办法

兰州大学本科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管理办法

兰州大学本科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管理办法本科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地,是显示学校办学实力的窗口。

为了加强我校本科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以下简称示范中心)的管理,推进实验教学改革,提高实验教学质量,促进教学资源共享,确保示范中心实现建设目标和完成各项教学任务,特制定本办法。

一、示范中心建设目标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标准》和我校本科教育定位目标的要求,学校通过重点投入、重点建设和强化管理,提升示范中心基础条件和综合水平,满足学校本科教学需求,建立在全国和全省高校具有示范作用的实验教学及实验室管理体系,为培养高素质创新性人才搭建开放型本科实验教学平台。

二、示范中心主要任务示范中心的主要任务是承担全校相关本科专业实验教学、实验室建设和管理工作。

实行人、财、物统一管理和资源共享。

通过规范和开放的运行机制,实行新的管理模式,把示范中心建设成为国家级本科实验教学示范基地。

(一)根据学校教学计划,承担和组织完成实验教学任务。

按照“加强基础,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思路,加大实验教学改革力度:1.实验项目建设要精选实验项目,更新实验内容,开辟新的实验领域(如吸收科研和教学的新成果,引入新技术等),使实验教学内容既符合时代需要,又体现我校本科人才培养目标。

2.实验教学方法学生在实验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的指导下,规范实验过程的每个环节,加强实验技能和科学研究能力的培训,强化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

3.实验教材建设逐步建设适应现代科学技术发展需求的新的实验教材,将加强学生实验技能与促使其掌握新的实验内容相结合。

4.实验课考核实验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其考核内容应包括学生的实验技能、实验结果及创新意识等方面进行综合考核,学生考试成绩可采用实验预习、实验操作和实验报告等多级计分法。

(二)拟订示范中心建设规划和年度计划,并组织有效实施,使示范中心建设成为既能满足现实需要,又有长远(超前)发展目标的本科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兰州大学通识教育课程开设清单截止20xx

兰州大学通识教育课程开设清单截止20xx
人工智能导论 科技论文写作 对话的智慧:公共关系视角的写作与沟通 计算思维导论与创新创业
虚拟现实设计与开发
生殖医学创新思维训练与方法
人际沟通与谈判 科学创新思维训练与方法
临床科研思维训练与方法
古代诗词书画艺术欣赏及实践 敦煌文化艺术鉴赏与设计体验
美术与设计的流变及魅力 诗乐与生命律动
经典作品中的音乐之美 中外经典歌曲欣赏与演唱
108 通识教育选修课
109 通识教育选修课 110 通识教育选修课
111 通识教育选修课
2017
2017 2017 2017 2017
2018
2019 2019 2019
2019
2019 2019 2019 2019 2019 2019 2019 2019 2019
2019
2019 2019
2019
237 通识教育选修课
238 通识教育选修课 239 通识教育选修课 240 通识教育选修课
2012 2012 2012
2012
2012 2017
2017
2017 2017 2017 2017 2017 2017 2017 2017 2017 2017 2017 2017 2017 2017 2017 2017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课程分类
通识核心课
通识核心课
通识核心课 通识核心课 通识核心课 通识核心课 通识核心课 通识核心课
通识核心课
通识核心课
通识核心课 通识核心课 通识核心课
通识核心课
通识核心课 通识核心课 通识核心课

兰州大学通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兰州大学通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兰州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通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16.8.28)一、专业简介2000 年,以电子与信息科学系、计算机科学系、计算中心为基础,兰州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成立。

同年,兰州大学申办通信工程专业,并于9月正式招生。

根据当时颁布实施的国家第三次本科专业修订目录(1998年版),通信工程专业属于工学电气信息类(0806),专业代码为080604。

目前,根据2012年9月正式公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通信工程专业所属学科门类为工学(08),一级学科为电子信息类(0807),专业代码为080703。

对于学习合格的学生,本专业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兰州大学通信工程专业培养具有坚实的数理基础,掌握现代通信领域中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受到严格的科学实验训练和科学研究初步训练的专门人才。

本专业包括电子信息技术、现代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四大知识板块,根据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学科优势设置了现代通信、信息处理、信息控制和计算机通信四个特色方向。

除要求掌握数理基础、外语及政治以外,主要专业课程有:模拟电子线路、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通信电子线路、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现代交换原理、数字信号处理、微波技术、光电子技术与光纤通信、无线通信技术、嵌入式系统原理及开发、物联网及无线传感器网络、计算机通信网络及其他相关理论基础、专业实验和选修课程。

兰州大学通信工程专业的办学特色及优势:依托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点、无线电物理二级学科博士点和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及相关二级学科硕士点的学科背景,秉承坚实深厚的数理及场论基础,关注现代通信技术的最新发展,坚持前沿视野,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立足西部、服务国家通信建设和发展,为各大科研院所输送大量有潜力的优质人才。

二、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与目标本专业以电路与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现代通信原理、现代交换原理等理论为基础,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和各种实践教学环节相结合,培养具有优良的思想品德、健全的人格、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良好的创新创业思维及能力、实践能力、兼具宽广的国际视野与浓郁本土情怀的应用型精英人才,受到专业课程设计、工程实践、科学研究与系统设计方法基本训练,掌握现代通信技术、电子信息技术、计算机和网络技术,能够在信息通信领域及相关的企事业单位从事科学研究、教学、产品研发、管理、服务等工作。

高校任选课建设状况的调查分析——以兰州大学为例

高校任选课建设状况的调查分析——以兰州大学为例
问卷 法 , 过 随 机 抽 样 , 兰 州 大学 lO名 本 科 生 进 行 了 问 卷调 查 。 通 对 O 本次调查一共发放问卷 10份 , 0 回收 9 7份 , 均为有效问卷 。问卷采 用 ssl. 数据软件 包进行统计分析 。最后 , ps1 5 根据调查 研究 的需要
教学媒体 ; 可见 , 改进教学方法应该 是学 生心 目中 比较理想 的提高 教学质量的手段。关于任选课 的教材 问题 ,94 7. %的同学认 为可以 通过拷 贝课件或复印讲义或者 自己做笔 记来解决 ,5 %的同学建 2. 7 议购买统一教材 , 1 %的同学认 为应该 自己借教材 。这 和我 校任 1. 3 选课教材的实 际情况基本吻合 。可见 , 学生对我 校任选课的教材处 理方式还是比较认可 的。任选课 的考 核方式 现存 的有笔试 ( 分为开
任选课对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 、发展学生多方面的兴趣 和特 长、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具有特别 重要 的意义 。 兰州大学和其他 大学一
课 的教学质量方 面,一半以上的学生认为任选课的教学质量一般 ,
小部分学 生认为质量较好 , 而认 为非常好 和不好 的学生则 占到极少 数。5 .%的学生认为应该改进教学方 法 , 57 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 另有 3. 8 %的学生认为 需要改善 师资力量 ; 1 %的学生认 为应该改 进 1 2. 6
5 - '代 科技 的发展 和 学科 的 交叉整合 , 的和 谐发展 以及社 会对创新 型、 人 复合型人 才的 需要 都要 求 高校 对人 才
的培养 由专 才教 育向通才教 育转 变。任 选课 对 于学 生拓展知识 面, 发展 多方 面的兴趣 和特长 , 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显得尤 提
为重要。本文 以兰州大 学本科 生任 选课教 学质量 、 学生对任选课的看法和 学 习态度 以及管理服务情 况的调 查为例 , 通过分 析调查结 果, 出了兰州大学本科 生任 选课在 选课 方式 、 程设 置、 学、 指 课 教 管理 、 考核等方 面存 在的 问题并 分析 了其 中的原 因, 最后 就 如 何 加 强任 选课 建 设提 出 了 几 点 建议 。 关键 词 任 选课 通 识 教 育 建 设

兰州大学教育学院教育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兰州大学教育学院教育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兰州大学教育学院教育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简介兰州大学教育学专业设置于2002年,依托的学科是教育学院教育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和教育经济与管理二级学科硕士点.目前,该专业有专任教师14名,其中有教授4名,副教授4人,拥有博士学位教师9人.目前,在全国89所高校中设置教育学本科专业,其中有12所“211工程”大学设有该专业,3所“985工程”大学设有教育学专业,兰州大学也是“985工程”大学中唯一设置教育学专业的综合性大学。

兰州大学教育学院的教育学专业的特色是以培养研究型人才为目的,培养学生具有较好的综合素质.在设置本专业的全国89所院校中,兰州大学教育学院教育学专业历年来的生源具有扎实的文化基础知识和较好的智力基础,生源质量列89所院校前茅。

二、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复合型人才,毕业生应具有爱国主义情怀和唯物主义世界观,积极进取的人生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良好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习惯。

有较为宽广的学术视野和知识面,系统扎实的教育学专业知识、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和较强的专业能力和综合工作能力;有强健的体魄、健康的心态和审美观。

该专业的毕业生须通过继续深造,从事教育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直接就业的毕业生可在各行各业从事管理、文案、产业经营等工作。

三、专业基本要求教育学专业本科生专业基本要求包括:1。

具备较为系统的教育学科和心理学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与教育学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有较为宽广的知识面;2。

掌握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具备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比较熟练地掌握和使用统计分析方法和统计工具,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3。

熟悉我国的教育方针、教育政策和基本教育法规,了解教育科学的理论前沿、教育改革的实际状况和发展趋势;4。

初步具备用教育学视角和多学科视角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

具有较强的写作能力,流利、严密、丰富的口头表达能力,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自学能力和组织管理、独立生活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兰州大学本科通识教育实施方案
兰州大学通识教育选修课程开设以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学校人文素质教育和科学精神教育的不足。

但目前我校通识教育课程存在中外经典名著导读课程、各学科原理性课程数量较少,通识教育的针对性不强,通识课程课堂教学质量有待提高等问题。

为适应新时期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主动适应我校“双一流”建设,建设一流本科教育,落实我校建设国际知名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进入世界一流大学行列的战略目标,学校将从2017年开始进一步在本科生中加强通识教育。

为做好通识教育管理,特制定本方案。

一、通识教育的意义与目标
通识教育是所有大学生都应接受的非专业性教育,通识课程的开设是实施通识教育的重要举措。

通识教育以精神成人为本,以人格完善、道德认知、情感体验、理想信念、全面发展、批判精神为抓手,以文理渗透为形式,着力把学生培养成能通融识见,有社会担当,有人文情怀,有科学精神,有全面思维,有创造精神的全面发展的完整的人。

让学生懂得自然、懂得社会、懂得自己、懂得中国、懂得世界。

兰州大学通识教育的目标是:
(一)对学生实施高阶文化素质教育和完备的人性教育。

激活文化自觉、再造中国现代文明的使命,立体地呈现中华文明在世界中的处境。

使学生对中国文化与智慧有独到生命体认的能力,从宝贵的传统中汲取人生的滋养;希望学生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安身立命,获得精神上的滋养,文化上的归属感。

(二)培养学生对人类文明丰富性和多样性理解的能
力。

直面人类世界所面临的发展与挑战;要让学生真正懂得世界,要以开放的心态学习和借鉴人类一切文明的优秀成果,了解现实存在的世界,了解人类文明发展的过程,了解世界格局,了解为什么世界会是今天这个样子。

(三)对学生进行跨学科教育,培养学生多学科思维能力。

引导学生形成全面的知识框架,得到健全的能力锻炼,从而获得从整体上对文明、社会、自然的理解能力和判断能力。

同时兼顾对学生所学专业形成有效的支撑,从而拓展其掌握专业知识与能力的透彻性和灵活性,增进与专业相关的学科素养。

(四)培养学生对科学方法论和批判性思维把握的能力。

让学生掌握通用性工具、方法,以适应在不同岗位和不同领域工作和研究。

二、通识教育课程体系设定
(一)通识课程体系
根据通选课设置的原则、目的和我校现有学科的特点,通识课程分为以下5个基本领域:
1.中华文化与世界文明:该模块主要面向全体学生开设中外名著导读,鼓励教师开设马列毛经典著作导读课程。

通过与先贤对话,与智者神交,从中感悟人类思想的深度、力度、高度和厚度。

2.科学精神与生命关怀:该模块主要面向文科学生开设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类原理课程和生命关怀课程,介绍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学科的历史、现状、趋势以及代表性理论、原理和概念,探讨关涉个体生命和人类进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等议题,旨在使学生认识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的新进展及其对人类社会的重要性,帮助学生提高科学素养和工程意识。

让学生了解对生命的尊重和生命关怀,进一步唤起学生对生命的敬畏,使人活得更有尊严,更加幸福。

鼓励理科学
生选修本专业培养方案中没有列入的该模块课程。

3.社会科学与现代社会:该模块主要面向理科学生开设社会科学原理课程,帮助学生了解社会科学的演变过程、经典理论和当代趋势,引导学生从政治、经济、管理、社会、法律、心理、教育等方面,深度理解现代社会的发展、变化及内在机理,加强对当代人类行为的理解,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现代社会面临的问题。

鼓励文科学生选修本专业培养方案中没有列入的该模块课程。

4.艺术体验与审美鉴赏:该模块面向全体学生开设艺术类课程,通过引导学生参与各种形式的艺术实践和艺术体验,培养学生在绘画、音乐等方面的理解和创造能力,发展学生的艺术素养、审美能力和健康意识,训练学生大脑右半球,激发创新活力。

5.思维训练与科研方法:该模块面向全体学生开设方法类、工具类课程,引导学生进行逻辑思维、媒介素养、量化研究与统计分析、新型信息工具、质性研究方法、写作等方面的学习和训练,使学生了解并能熟练运用基本的科学研究方法和工具手段。

(二)通识教育系列讲座
继续开展“萃英大讲坛”活动,将“萃英大讲坛”纳入通识教育课程体系进行管理。

邀请学术造诣深厚、有广泛社会影响力的海内外知名人士为本科生开设通识教育系列讲座,采取有效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中华文明、广泛了解多元文化、开阔学科视野、完善知识结构、提升艺术涵养和综合素质,打造具有兰州大学特色的通识教育讲座品牌。

(三)在线通识课程
学校购买一批名师名家的在线通识课程,鼓励学生选修。

选修在线通识课程,必须参加学校组织的考核,合格以
后方可获得相应学分。

三、通识课程的申报与管理
(一)通识课程数量
学校计划建设300门左右通识课程,专任教师在50人以下的学院建设5门左右;专任教师在51—100人的学院建设10门左右;专任教师在100人以上的学院建设15门左右。

教师开课积极性较高的学院可不受上述课程门数限制。

(二)课程基本要求
开设的通识课程必须符合通识教育的性质及目标,课程内容的理论硬度、智力厚度、知识密度要高,原理性、系统性、逻辑性、严密性要强,特别鼓励教师开设具有永恒价值的经典名著导读课程。

杜绝单纯休闲化、娱乐化、简单化、碎片化课程内容进入通识教育课程体系。

(三)课程教学要求
1.转变教学重点:通识课程的教学重点不在于讲授具体的知识细节,而在于启迪思维,讲解方法和知识的要点,着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丰富教学环节:应具有课堂讲授、课堂讨论、课外阅读和练习等完整的教学环节。

在教学中,除了课程讲授之外,应该对课外阅读量和练习量提出具体要求,并通过课堂讨论、课堂辩论和撰写读书报告、小论文等办法,保障学生学习质量。

3.改革教学方法:应避免单向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主要采用“大班授课,小班研讨”的教学方式,通过运用课堂模拟、项目参与、社会实践、角色扮演等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提高通识课程的教学质量,引导学生进行研究型、探讨性和体验式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4.注重过程考核: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建立包含考勤、讨论、作业和考试的综合评价机制,其中,应该更加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质量的评价。

5.鼓励灵活开设。

同一门通识教育课程可有多位教师独立开设,也可由多位教师组成教学团队合作开设,分章讲授。

被批准开设的通识教育课程,原则上每学年应至少开设一次。

长期不开课的课程将被取消通识教育课程资格。

(四)课程的审核与评估
1.课程的审核:通识课程应该经过教师申报、院系推荐、教务处审核等程序而设立。

由教师自由申报,学院遴选,通过学院遴选的通识教育选修课程,由学校组织力量对该类课程进行评估,凡正常开设一轮的,视为验收合格。

2.课程的评估:教务处、学院、教学督导三方对通识课程进行不定期的评估,评估内容主要包括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的一致性、教学质量、学生选修情况、课程建设情况、教学团队的稳定性等。

此外,通识课程也应纳入学生网上评教系统,并将最终的评估结果和学生评教结果作为课程停开认定和重点建设课程遴选的重要依据。

3.教学效果良好的通识教育课程,学校将优先纳入有关课程建设项目中进行建设。

4.首次开设的通识教育课程在计算课时量时乘以1.2的系数。

四、通识课程选修规定
(一)学生根据学校选修课工作安排,在规定的时间内通过网上选课系统选课。

学校还将制定《通识教育课程选课指南》,自2018年秋季学期开始发放给每届新生。

课程选定的3周内,学生可提出退选,开课3周以后不能退选。

选课人数不足25人的课程停开。

每门课程选修人数原则上限定在100人以内。

(二)学生选修的通识课程考试不及格时,可以重新学习该课程,也可选修相同领域的其他课程。

(三)本科生毕业时应修满培养方案规定的通识教育选修课程。

学生不得选修与本专业培养方案中相同或相似的课程,重复选修的课程不计学分。

各学院应帮助学生树立接受高阶文化素质教育和跨学科教育的自觉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