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亮程散文《我改变的事物》 .._高三语文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刘亮程散文《我改变的事物》 .._高三语文教案
孔若秋
“中国二十世纪的最后一位散文家”刘亮程以散文集《一个人的村庄》被称为“乡村哲学家”,其中《我改变的事物》就是以平实质朴的语言表达对普通人生命大彻大悟的哲理的典型,文章告诉我们一个普通的小人物豁达乐观的对待生活——笑口常开、笑容常带的理由。
语文教学主要是教学生读书的方法,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方法。
所以最重要的是教学生去正确地解读文本,理解文本,就是先筛选出文章传达的有关信息,再体味作者对所描写事物的态度,品味文本中语言所表达的感情。
遵循这个指导思想,对这样通俗易懂而内涵深刻的文章,我设计了以下教学过程。
一,浏览文章先猜外貌(学习快速筛选相关信息)
鉴赏文章,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知人论世。
因为要真正读懂文章,必须了解作者。
所以请大家快速阅读一遍,猜一猜作者的身份、年龄、身材、学历。
A,年龄:四十上下
根据是:“我年轻力盛的那些年,常常扛一把铁锨,像个无事的人,在村外的野地上闲转。
”“当我五十岁的时候,我会很自豪地目睹因为我而成了现在这个样子的大小事物,在长达一生的时间里,我有意无意地改变经它们,让本来黑的变成白,本来向东的去了西边…”
B,身份:农民
根据是:我喜欢一个人在荒野上转悠,看哪不顺眼了,就挖两锨。
那片荒野不是谁的,许多草还没有名字,胡乱地长着,我也胡乱地生活着,找不到值得一干的大事。
C,身材:瘦弱
根据是:“在我年轻力盛的时候,那些很重很累人的活都躲得远远的,不跟我交手,等我老了没力气时又一件接一件来到生活中,欺负一个老掉的人。
”
D,学历:不高。
(初中,没有进过大学)
[ 亮出谜底](多媒体投影作者照片并介绍)刘亮程,出生在新疆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边缘的一个小村庄里,读过一年小学,三年初中,种过地、放过羊,当过十几年乡农机管理员。
劳动之余写点文字。
大多写自己生活多年的一个村子。
著有散文集《一个人的村庄》、《风中的
院门》等。
二,细读文章,再猜性格(学习体悟语言中蕴含的情感)
1,找出文中表达“我”的心理活动的词句。
理解这些词句的深层含义。
“这也许就是命运。
”(“这”指代什么?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这”指代上一句,“在我年轻力盛的时候,那些很重很累人的活都躲得远远的”。
表达对自己不能干重活累活的无奈,自嘲自慰。
)
“一个在岁月中虚度的人,再搭上一把锨、一幢好房子,甚至几头壮牲口,让它们陪你虚晃荡一世,那才叫不道德呢。
”(讨厌只追求物质的人,认为他们是虚度岁月的不道德人。
一个人不仅应该尽自己热情参加劳动,追求物质享受,而且应该善于思考,有思想,有精神的追求。
)
“这时我内心的活动别人是无法体会的--我改变了一小片野草的布局和长势。
”(为自己无意间改变了世界高兴,说明“我”是一个热爱劳动并且积极思考其意义的人。
)
我会毫不客气地接过女主人端来的一碗粥和一块玉米饼子。
(为自己无意间做的事改变了事物、给人带来了好处而得意。
)
我改变了两棵树的长势,而现在,谁也改变不了它们了。
(为自己做了有意改变了事物而无害于社会的事而得意。
无意而为的事要善于思考它的意义。
)
我相信我的每个行为都不同寻常地充满意义。
(坚信自己干的小事有意义。
说明一个人作每一件事,都应该思考它的意义。
)
我会很自豪地目睹因为我而成了现在这个样子的大小事物,(为自己一生所做的小事而自豪。
)
坐在一间房子里的板凳上和坐在路边的一根木头上商量出的事肯定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结果。
(坚信自己扔木头这样的小事也有意义,因为它也改变了与此有关的一些人的行为,因此也影响着周围的事物。
)
2,作者在文中说自己是个“闲锤子”,爱在荒野上晃悠,把跟自己无关系的一个土包铲平或在一片平地上无故地挖一个大坑,去把一棵长得歪了的树用绳子拉直,这些小事不被周围的人们理解,可是作者还很得意地说这是改变的事物。
让我们来看看作者是怎样解释这种情况的。
人家又是怎么评论的。
刘亮程(回答记者):乡下嘛,就这样,没什么大事,牲畜、草木、天气、一小片阳光,吃、
劳动、睡觉。
除了这些小事再没啥想头。
那个地方,能让人日久天长地想一些小事情,不是事情的事情,一想很长时间,想得没意思了撂掉。
实在没啥想头了拾起来再想。
一件小事就是这样被想成大事,想成另外一件事,到最后它就不单单是一个村庄的事了。
刘亮程的散文集叫做《一个人的村庄》,他说,我全部的.写作都是为了完成一个村庄。
这个“村庄”是他自己的精神家园。
在这个村庄里,阳光明媚,清风徐来。
这个村庄既是他自己的精神家园,也曾庇护了众多无处依附的心灵。
刘亮程因此赢得了众多的好评:
著名文艺评论家蒋子丹这样评价,“身边小事皆可入文,村中动静皆可成诗,散文中透出的那种从容优雅的自信,是多少现代人已经久违了、陌生了、熬长了黑夜搔短了白头也找不回的大才华。
这当然是一种哲学,是发现的哲学,是悲怀和乐世的哲学,是生命体大彻大悟顶天立地的哲学。
”李陀说:“刘亮程的才能在于,他好像能把文字放到一条清亮透明的小河里淘洗一番,洗得每个字都干干净净,但洗尽铅华的文字里又有一种厚重。
捧在手里掂一掂,每个字都重得好像要脱手。
”林贤治说:“刘亮程是中国二十世纪的最后一位散文家……他的作品,阳光充沛,令人想起高更笔下的塔希提岛,但是又没有那种原始的浪漫情调,在那里夹杂地生长着的,是一种困苦,一种危机,一种天命中的无助,快乐和幸福。
”
3,(讨论,综合归纳)“我”是怎样一个人?(讨论,训练综合归纳能力)
“我”是在这不起眼的小村庄里,一个不能干重活累活的农民,卑微平凡而不引人注意的小人物。
只会有意无意地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只会做一些自己喜欢做的小事。
但又不是像普通农民一样仅以一幢好房子、壮牲口、农具、衣服等物质的享受为目标,而是不愿意虚度岁月,以追求精神的满足为乐,有自己追求,善于独立思考的人。
“我”常常为自己有意无意做的小事给人带来好处而得意、自豪。
所以,“我”是一个不仅善于发现生活中有意而为的小事的意义,而且善于发现生活中无意而为的小事的意义,一个善于思考生活意义的人。
正因为能够不仅思考有意而为的小事的意义,而且也思考无意而为的小事的意义,因而,“我”是一个始终能够笑对人生,豁达、乐观地在乡村中恬淡地生活的睿智者——乡村哲学家。
,
三,品读文章,体悟哲理(学习领悟语言中蕴含的哲理)
仔细阅读文章,讨论:
这篇文章的许多句子看起来很平常,但仔细体会却蕴含着许多耐人寻味哲理。
请同学们找出你认为很有哲理意味的句子,说说其中蕴含的哲理,
A,“村里人说我是个“闲锤子”,他们靠一年年的丰收改建了家园,添置了农具和衣服。
我还是老样子,他们不知道我改变了什么。
”
“我是这样一个平常的人,住在这样一个小村庄里,注定要这样闲逛一辈子。
” “没人知道有些东西是被我改变的。
”
[ 蕴含哲理] 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有意无意中干的小事,只要给人们带来好处,那么,
你就可以得意自豪。
不必去计较别人是否理解你。
B,“一个在岁月中虚度的人,再搭上一把锨、一幢好房子,甚至几头壮牲口,让它们陪你虚晃荡一世,那才叫不道德呢。
”
作者认为“搭上一把锨、一幢好房子,甚至几头壮牲口”的生活是“虚晃荡一世”“不道德”的人生,是没有意义的一生。
[蕴含哲理] 人生应该有自己的追求,有自己的理想。
人的一生不应该是仅仅为了满足物质的需要,更要有精神的追求。
C,无意而做的小事:赶麻雀,钻进玉米地。
有意而为的小事:铲土包,挖土坑,把一条渠里的水引进另一条渠,用铁锨拍牛。
赶走一头正在交配的黑公羊,扔木头。
(两类事都是自己喜欢做的事)
[ 蕴含哲理] ①世界上的大多数人,只能有意无意地做一些平凡而不引人注意的小事,但就是这些小事,也值得自豪,因为它使世界上的事物发生了变化,
②如果一个人无意间做的小事对人带来好处,也可以因此而得意;如果你有意做出努力,并给人们带来好处,那么就是实现了自己的生命价值。
每个人应该从小事做起,从力所能及的事做起。
自己喜欢做的,只要对人无害,就都可以做。
D,“当我五十岁的时候,我会很自豪地目睹因为我而成了现在这个样子的大小事物,在长达一生的时间里,我有意无意地改变了它们,让本来黑的变成白,本来向东的去了西边”
“多少年后当眼前的一切成为结局,时间改变了我,改变了村里的一切。
整个老掉的一代人,坐在黄昏里感叹岁月流逝、沧桑巨变。
没人知道有些东西是被我改变的。
在时间经过这个小村庄的时候,我帮了时间的忙,让该变的一切都有了变迁。
”
[ 蕴含哲理]①一个人生活在世界上,时间不可抗拒的改变着你,随着时间的流逝,每一个人总会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每一件事无意有意做的小事,都应该思考它的意义,只要自己喜欢而对人无害的事就可以高兴,只要对人有益的事就可以自豪,人家理解不理解都不必在乎,你都可以笑对人生。
②虽然世界上每一个人的能力大小是命运注定的,但只要善于思考自己做的每一件小事的意义,就是一个聪明的睿智的人。
③随着世界间的流逝,时间改变了人,但人在有意无意中也在改变着事物,改变着世界。
关键是一个人是否在改变世界上的事物中做有益于人的事。
四,拓展回味布置作业
印度诗人泰戈尔《萤火虫》里写道:“天空没留下我翅膀的痕迹,但我已飞过。
” 可是刘亮程《我改变的事物》却说自己做的任何一件小事,都会留下
江苏省金湖中学盖之勤
教学目标:1、欣赏本词景中含情、情景交融、虚实结合的艺术特色。
2、积累古人用来描写离情别绪的诗歌意象。
3、体会宋词婉约的风格。
教学重点:教学目标1。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纵观我国文学的发展,历来有先秦散文、汉魏辞赋、南北朝骈文、唐诗、宋词、元曲和明清小说之分。
确实,一朝一代都有其见长的文学样式,这对丰富和发展我国的文学创作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文学发展到宋代,文人致力于词的创作,改变了诗歌的样式,拓宽了诗歌的境界,使词成为文学史上一朵奇葩。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婉约词派代表人物柳永的《雨霖铃》。
二、作者简介。
柳永,原名三变,字耆卿。
少年时去汴京应试,经常跟歌伎们一道生活,狂放不羁。
仁宗皇帝闻其名,说:“此人任从风前月下浅斟低唱,岂可令仕宦!”遂落第。
以后在汴京、苏州、杭州等地流浪了一个时期。
景佑元年,方进士及第。
曾任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
卒于襄阳,死之日,家无余财,群伎合金葬之于南门外。
三、学生集体朗读,正字正音。
四、学生听配乐朗诵,体会这首词的感情基调。
朗诵结束后,学生谈感受。
明确:这是一首离别词,词作者自始至终都沉浸在凄凉哀婉的感情中。
(补充:作者由于仕途失意,决定到外地去,但是一想到从此将不能和心爱的人在一起,失去了爱的慰藉,更觉痛苦万状,这首词就是反映了他这种复杂的心情。
)
五、学生概括上下阕的意思。
明确:上阕写恋人相别,依依不舍,有深深离愁;下阕写别后想象,孤独痛苦,有无限伤情。
六、作者这种凄凉哀婉的感情是如何表现出来的(引导学生了解抒情方式: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找出本词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的文字)
明确直接抒情:都门帐饮无绪;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此去经年,应是良辰美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间接抒情: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七、赏析。
1、学生体会文中直接抒情文字所包含的作者的情态和心境。
2、欣赏文中写景的文字(教师引导学生认真体会写景句子中流露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师补充说明)一切身外景皆为作者心中情。
作者可以触景生情,可以借景抒情,可以因情设景;可以实写,也可以虚写。
总之,作者把自己或喜或忧、或兴或悲、或乐或哀、或轻松或沉闷、或高亢或低回等感情倾注在所写之景上,使此景含有此情或用此景衬托此情。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既交代节气、时间、地点,也为分别渲染了环境。
暮色
苍茫、秋雨初过,凉气袭人,寒蝉悲鸣,长亭分别之人顿感悲切。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作者想象千里之外之景,虚实结合。
“楚天阔”以空阔的天空为背景,写出了人的孤独;“沉沉”不仅的暮霭的样子了,更是作者抑郁的心理表现;而千里之外,愁就更深了,“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欧阳修)。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杨柳”历来为送别诗的意象,“昔我往者,杨柳依依”,“客舍青青柳色新”等都是如此,“柳”者,“留”也,有不舍之义;“晓风”清冷,让人心生凉意,而“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中的风又有了依恋的意思,此处晓风两义兼有;“月”是“团圆”的象征,而“残月”不仅含有“不团圆”的意思,也为此时的词人心情铺了一层凉意。
这里的景纯为情设,虚写,营造了浓烈的愁思,有“愁”则需“销”,借酒吧,可此时是酒醒时分,因而“愁更愁”了。
八、学生自由朗读,背诵。
注意:词中一些重要词语如“帐饮”“无绪”“竟”“凝噎”“念”“去去”“堪”“经年”“便”“纵”等可以随机讲解。
[1]
《雨霖铃》教案|教案由范文先生网教案频道https://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广东版高中语文第一册第三单元.教案
第三单元散文
一单元说明
1.单元教学目标与要求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把握作品的细节,体会其语言魅力。
本单元的文体是散文,这些文章都来自作者的亲身经历,抒写他(她)们对自然与人生的感悟。
人生的感悟,可能来自一些重大事件的影响,但更可能来自一些微小的细节。
只要你是一个有心人,生活中、自然里,处处都有能触动你心灵的东西。
从本单元的学习中,我们会发现,触动作者的,不外是一些生活中常见的景致与事件,但它们都被作者捕捉到了,而且深深地印进了心里,触发了他(她)的情感律动,唤起了他(她)深藏于心中的各种经验和印象,流于笔端,形诸文字,莫不印下了作者独特的个性与才情。
读这些文章,就象走进了作者的心灵深处,体会他(她)的喜、怒、哀、乐,分享他(她)生命中的收获。
这不单是一次情感的旅程,更是一次体验人生的机会,让我们一起从中学会对细节的关注与把握,学会做生活的有心人,用心去生活,丰富自己的眼界和情感,增强自己的观察力与感受力,在看似平淡无奇,波澜不惊的生活中品出滋味。
把经历与感悟抒写出来,需要丰富细腻的语言。
单元的课文言辞优美,精妙动人,在学习的过程中要认真揣摩,不仅要联系上下文的关键语句仔细品读,还要联系文章的中心和情感倾向细心领会,从话面出发,读出话里的意思,读出深藏其中的情感。
2.单元内容与结构
⑴阅读的三个层次
本单元在散文这个体裁前提下,选编了五课共六篇文章,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表现不同时代的人对社会对人生的思考和探索。
这些文章分为基本阅读三课共四篇,扩展阅读两课共两篇。
它们分别为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冰心的《霞》、《我的家在哪里?》、张洁的《拣麦穗》;以及史铁生的《我与地坛》(节选)、余光中的《沙田山居》。
除了教科书中的基本阅读和扩展阅读,课外阅读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加深学生对所学文本的体会,拓宽他们的阅读面,本单元的推荐阅读的部分,向学生推荐了《朱自清散文全集》,引导学生在欣赏了朱自清笔下的荷香月色之后,能进一步地了解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色,提高阅读能力和感受能力。
⑵表达交流活动
本单元的表达交流活动是“打开心灵之门”,该活动是在用心感受生活的基础上,要求学生能进一步掌握准确生动地表达自己的感受的方法。
着重训练学生的感受能力、联想能力和.写作能力。
⑶点击链接短文
为配合表达交流活动的进行,本单元的点击链接提供了两篇短文,即有关语言的《熟语的类型与构成形式》和有关散文.写作的《叙述纵横求变化》。
《熟语的类型与构成形式》可以在活动指导课后提醒学生阅读,并发动学生利用种工具查找表达人的各种心理感受的熟语,完成表达交流活动的第一题,为文章的.写作做词语准备,强化学生运用生动活泼,言简意明的熟语来表情达意的意识,丰富学生的词语积累。
《叙述纵横求变化》对学生完成本单元的作文训练有理论的指导意义,因此教师可以提醒学生在动笔.写作之前阅读这篇知识短文。
如果在“表达交流活动”的1个学时中有时间,也可以在课内完成。
二课文教学
9 荷塘月色
1.课文解读
⑴作者简介
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
上大学时,朱自清开始创作新诗,1923年发表的长诗《毁灭》,震动了当时的诗坛。
1929年出版诗集《踪迹》,1925年任清华大学教授,创作转向散文,同时开始研究古典文学。
1928年出版散文集《背影》,成了著名的散文家。
著作有《朱自清全集》。
1948年8月病逝于北京。
他是诗人、散文家、学者,又是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
毛泽东称他“表现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⑵基本解读
本文是一篇以写景为主的抒情散文,写于1927年7月,当时正值大革命失败,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大地。
朱自清也处于苦闷彷徨中,文中表现作者想摆脱这一苦闷的“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是.写作的切入点,可以见出作者内心的郁闷由来已久,郁结之深且难以释怀。
“不平静”只是作者夜晚漫步荷塘的来由,是作者.写作的背景与导因。
至于他为什么会看到这样一个荷塘,我们切入文章的真正的“文眼”应该是在第三自然段——作者在月下的内心独白:
“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
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好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
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
像今天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
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
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
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
从文章看,我们知道作者在文中所要抒发的是月下暂得的逍遥之乐与短暂的人生的自由感,以及对此的体认。
正因为如此,才有月下荷塘的荷、风与月的自然生命的灵动,才有其朦胧绰约的风情,才有其雅淡和谐的境界。
而这种境界正是在作者摆脱了实用思绪,进入到物我两忘的自由天地,体会着做一个“自由的人”时,所享受到的“独处的妙处”。
其实,飘渺轻纱掩映下的荷塘月景,恰恰是当时作者心境的微妙的展示。
他要寻得自由自在的所在,毫无尘世的羁绊,并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以摆脱内心连日不得安宁的状况,哪怕是刹那间的心宁与神安。
作者在荷塘月色之中,这里的一切无不与他的心境相契合。
那田田荷叶,朵朵荷花,缕缕清香,溶溶月色,无不让人倾心与沉静。
在这样的气氛里,作者感到了短暂的宁静与快乐。
在阅读课文的时候,我们既要感受他沉重的烦恼,也要体会他这种暂得的“自由”,这样,才能与他一道分享他所体验到的内心的喜悦,以及他心灵里那微妙的律动。
短暂的超然物外之后,总要回到现实中,所以体会到了无边的荷香月色之后,作者不无怅惘地写到:“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 为什么会产生如此的孤寂与失落之痛呢?正如英国诗人济慈所说的“忧郁总是同美丽之事物同在——那种注定要消逝的美丽之物”。
短暂的独处之后,作者还是要回到令人憋闷的现实中来,正因为如此,月下荷塘式的暂时之美就显得分外的锥心刺骨而令人感伤了。
这是自由的独处境界与不自由的现实人生之间的矛盾,也是一种对人生,尤其是人生中的美好事物转瞬即逝的感伤,其中,又暗含着对过去幸福欢乐的一种贪恋与向往。
所以在品味苦涩之余,心绪又转化成对逝去的美丽的追想,自然而然引起强烈的历史同化感,也就是文章后半部所出现的“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所在的部分。
的确,月下荷塘的恬静和江南采莲的盛景,都是短暂而不可及的。
这种怅惘和失落感,正是作者内心渴望宁静的一种情绪流露。
⑶精华鉴赏
文章的第三、第四、第五自然段,文辞优美,历来为人称颂。
在这几段文字中,作者运用了多种的修辞手法,带给人多重的审美感受。
一是“通感”。
它用各种艺术手段把读者的听觉、视觉、嗅觉等沟通起来。
比如文章的第二自然段中,用“渺茫的歌声”来形容荷花的清香,是将听觉和嗅觉打通;用“和谐的旋律”“如梵阿玲上奏着的名曲”来形容光和影,则是将听觉和视觉打通。
采用“通感”的手法,调动了读者的多种感觉,引起更加丰富的联想,使文章产生更大的艺术魅力。
二是“比拟”。
它将物拟成人,或将人拟成物,或将一物拟作另一物。
它不仅使描画对象更加形象生动,而且还能起到化静为动的神奇作用。
如“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朵儿的”一句,“袅娜”“羞涩”两词可以让我们想象荷花仪态万千娇羞不已的媚态;又如”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一句,既有叶如人般亲密无间,又有挤挤挨挨的动态效果;再如“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叶子却更见风致了”一句,叶子风姿绰约,流水含情脉脉,物静而情动,怎不惹人怜爱。
三是叠音词、双声叠韵词的大量运用,产生了回环往复的艺术效果。
仅在文章第四段就有“曲曲折折”、“田田”、“亭亭”、“层层”、“袅娜”、“粒粒”、“星星”、“缕缕”、“渺茫”、“密密”、“脉脉”等十一个叠音词、双声叠韵词。
这些词除了精确表情达意外,在音节上更是给人以琅琅上口,回味无穷的审美享受。
这几段文字可以说是文章的精华所在,可以多让学生朗读,甚至背诵,以充分体会其文辞的优美动人。
2.习题解说
⑴第一题命题意图和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