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监理工程师理论及法规基础知识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监理工程师《理论及法规》基础知识点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监理工作

1.关于工程监理单位的安全责任

监理单位应当审查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安全技术措施或专项施工方案是否符合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工程监理单位在实施监理过程中,发现存在安全事故隐患的,应当要求施工单位整改;情况严重的,应当要求施工单位暂停施工并及时报告建设单位,工程监理单位和监理工程师应当按照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实施监理,并对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承担监理责任。

2.建设工程安全监理的主要工作内容

(1)施工准备阶段

1)监理单位应根据《条例》的规定,按照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建设工程监理规范》GB 50319

和相关行业监理规范的要求,编制包括安全监理内容的项目监理规划,明确安全监理的范围、内容、工作程序和制度措施,以及人员配备计划和职责等。

2)对中型及以上项目和《条例》第二十六条规定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监理单位应当编制监理实施细则。实施细则应当明确安全监理的方法、措施和控制要点,以及对施工单位安全技术措施的检查方案。

3)审查施工单位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安全技术措施和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是否符合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要求。审查的主要内容应当包括:

a)施工单位编制的地下管线保护措施方案是否符合强制性标准要求;

b)基坑支护与降水、土方开挖与边坡防护、模板、起重吊装、脚手架、拆除、爆破等分部分项工程的专项施工方案是否符合强制性标准要求;

c)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或者安全用电技术措施和电气防火措施是否符合强制性标准要求;

d)冬期、雨期等季节性施工方案的制定是否符合强制性标准要求;

e)施工总平面布置图是否符合安全生产的要求,办公、宿舍、食堂、道路等临时设施以及排水、防火措施是否符合强制性标准要求。

4)检查施工单位在工程项目上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监管机构的建立、健全及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配备情况,督促施工单位检查各分包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建立情况。

审查施工单位资质和安全生产许可证是否合法有效。5).

6)审查项目经理和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是否具备合法资格,是否与投标文件相一致。

7)审核特种作业人员的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是否合法有效。

8)审核施工单位应急救援预案和安全防护措施费用使用计划。

(2)施工阶段

1)监督施工单位按照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安全技术措施和专项施工方案组织施工,及时制止违规施工作业。

2)定期巡视检查施工过程中的危险性比较大的工程作业情况。

3)核查施工现场施工起重机械、整体提升脚手架、模板等自升式架设设施和安全设施的验收手续。

4)检查施工现场各种安全标志和安全防护措施是否符合强制性标准要求,并检查安全生产费用的使用情况。

5)督促施工单位进行安全自查工作,并对施工单位自查情况进行抽查,参加建设单位组织的安全生产专项检查。

建设工程风险管理

1.风险分类方式

所谓风险要具备两方面条件:一是不确定性,二是产生损失的后果,否则就不能称为风险。

风险可根据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常见的风险分类方式有:

(1)按风险所造成的不同后果可将风险分为纯风险和投机风险。

(2)按风险产生的不同原因可将风险分为政治风险、社会风险、经济风险、自然风险、技术风险等。

(3)按风险的影响范围大小可将风险分为基本风险和特殊风险。

另外,按风险分析依据可将风险分为客观风险和主观风险;按风险分布情况可将风险分为国别(地区)风险、行业风险,按风险潜在损失形态可将风险分为财产风险、人身风险和责任风险,等等。

2.风险管理的基本过程

风险管理就是一个识别、确定和度量风险,并制定、选择和实施风险处理方案的过程。

风险管理过程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评价、风险对策决策、实施决策、检查五方面内容。

3.风险识别特点和原则

风险识别有以下几个特点:个别性、主观性、复杂性、不确定性.

在风险识别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原则:由粗及细,由细及粗;严格界定风险内涵并考虑风险因素之间的相关性;先怀疑,后排除;排除与确认并重;必要时,可作实验论证。

4.风险识别的方法

专家调查法、财务报表法、流程图法、初始清单法、经验数据法。

5.风险评价的主要作用

通过定量方法进行风险评价的作用主要表现在:①更准确地认识风险;②保证目标规划的合理性和计划的可行性;③合理选择风险对策,形成最佳风险对策组合。

6.风险损失衡量

风险损失的衡量就是定量确定风险损失值的大小

投资增加可以直接用货币来衡量;进度的拖延则属于时间范畴,同时也会导致经济损失;而质量事故和安全事故既会产生经济影响又可能导致工期延误和第三者责任,而变得更加复杂;而第三者责任除了法律责任之外,一般都是以经济赔偿的形式来实现的。因此,以上这四方面(投资、进度、质量、安全)的风险最终都可以归纳为经济损失。

7.风险对策种类及要点

风险对策包括:风险回避、损失控制、风险自留和风险转移

风险回避就是以一定的方式中断风险源,使其不发生或不再发展,从而避免可能产生的潜在损失。

损失控制可分为预防损失和减少损失两方面工作。一般来说,损失控制方案都应当是预防损失措施和减少损失措施的有机结合。制定损失控制措施必须以定量风险评价的结果为依据,还必须考虑其付出的代价,包括费用和时间两方面的代价,损失控制计划系统一般应由预防计划(有的文献称为“安全计划”)、灾难计划和应急计划三部分组成。

风险自留就是将风险留给自己承担,是从企业内部财务的角度应对风险。风险自留与其他风险对策的根本区别在于:它不改变建设工程风险的客观性质,即既不改变工程风险的发生概率,也不改变工程风险潜在损失的严重性。风险自留可分为非计划性风险自留和计划性风险自留两种类型。非计划性风险自留的主要原因有:缺乏风险意识、风险识别失误、风险评价失误、风险决策延误、风险决策实施延误。计划性风险自留应预先制定损失支付计划,常见的损失支付方式有以下几种:从现金净收入中支出、建立非基金储备、自我保险、母公司保险。

风险转移是建设工程风险管理中非常重要而且广泛应用的一项对策,分为非保险转移和保险转移两种形式。.

非保险转移又称为合同转移,因为这种风险转移一般是通过签订合同的方式将工程风险转移给非保险人的对方当事人。建设工程风险最常见的非保险转移有以下3 种情况:业主将合同责任和风险转移给对方当事人;承包商进行合同转让或工程分包;第三方担保。

保险转移通常直接称为保险,对于建设工程风险来说,则为工程保险。通常,由建设工程业主或承包商作为投保人购买保险,将本应由自己承担的工程风险(包括第三方责任)转移给保险公司,从而使自己免受风险损失。

建设工程监理规划的作用:

(1)指导项目监理机构全面开展监理工作

监理规划的基本作用就是指导项目监理机构全面开展监理工作。

建设工程监理的中心目的是协助业主实现建设工程的总目标。实现建设工程总目标是一个系统的过程。它需要制定计划,建立组织,配备合适的监理人员,进行有效地领导,实施工程的目标控制。只有系统地做好上述工作,才能完成建设工程监理的任务,实施目标控制。在实施建设监理的过程中,监理单位要集中精力做好目标控制工作。因此,监理规划需要对项目监理机构开展的各项监理工作做出全面、系统的组织和安排。它包括确定监理工作目标,制定监理工作程序,确定目标控制、合同管理、信息管理、组织协调等各项措施和确定各项工作的方法和手段。

(2)监理规划是建设监理主管机构对监理单位监督管理的依据

政府建设监理主管机构对建设工程监理单位要实施监督、管理和指导,对其人员素质、专业配套和建设工程监理业绩要进行核查和考评以确认它的资质和资质等级,以使我国整个建设工程监理行业能够达到应有的水平。要做到这一点,除了进行一般性的资质管理工作之外,更为重要的是通过监理单位的实际监理工作来认定它的水平。而监理单位的实际水平可从监理规划和它的实施中充分地表现出来。因此,政府建设监理主管机构对监理单位进行考核时,应当十分重视对监理规划的检查,也就是说,监理规划是政府建设监理主管机构监督、管理和指导监理单位开展监理活动的重要依据。

(3)监理规划是业主确认监理单位履行合同的主要依据

监理单位如何履行监理合同,如何落实业主委托监理单位所承担的各项监理服务工作,作为监理的委托方,业主不但需要而且应当了解和确认监理单位的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