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便有效分离培养大鼠主动脉内皮细胞的一种新方法
大鼠肝脏内皮细胞的分离及培养

大鼠肝脏内皮细胞的分离及培养
陈世壮;计磊;李军体;徐爱玲;许青;高勇
【期刊名称】《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年(卷),期】2000(010)003
【摘要】目的:建立完善的大鼠肝脏内皮细胞分离培养方法.方法:采用胶原酶肝脏原位灌注消化和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肝脏内皮细胞,培养后行免疫化学细胞鉴定.结果:分离培养的肝脏内皮细胞经台盼蓝拒染实验,活细胞大于90%.细胞得率为(2~5)×106/g,细胞纯度大于90%.结论:该方法简便、实用、稳定、可靠.【总页数】2页(P22-23)
【作者】陈世壮;计磊;李军体;徐爱玲;许青;高勇
【作者单位】解放军第145医院,山东省莱阳市,265200;解放军第145医院,山东省莱阳市,265200;解放军第145医院,山东省莱阳市,265200;解放军第145医院,山东省莱阳市,265200;上海长征医院;上海长征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
【相关文献】
1.正常大鼠肝脏祖细胞的分离和培养 [J], 臧金锋;袁寅;高军业;赵燕;钱海鑫
2.兔主动脉内皮细胞培养及鉴定:内皮细胞分离方式及培养条件的改良 [J], 高航;关春艳
3.应用分离微血管段方法培养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及对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基因表达细胞超微结构的观察 [J], 赵明光;唐涛;高永中;浦佩玉;魏学忠
4.大鼠肝脏细胞同步分离与培养方法的建立 [J], 潘艳;王万鹏;张启迪;华香;房凤梅;傅承宏;王维
5.一种简便的大鼠肝脏星状细胞分离培养方法及鉴定 [J], 张荣涛;李向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随机贴块法培养大鼠主动脉内皮细胞及其鉴定

21 7 7
・
论
著 ・
随机 贴 块 法培 养 大 鼠主动 脉 内皮细 胞 及 其鉴 定
宋 明宝 , 黄 岚△, 于学 军 , 朱光 旭 , 张坡 , 于世 勇, 赵 刚, 康华 利
S ONG Mi n g— b a o, H UANG L a n, yU Xu e j u n, e t a 1 .
( T h e Re s e a r c h I n s t i t u t e o f C a r d i o v a s c u l a r Di s e a s e s o f PL A, Xi n q i a o Ho s pi t a l ,
dot he l i a l c e l l s we r e c u l t ur e d by r a ndo m e x pl a nt e d r a t a o r t i c wa l l t i s s ue a nd pu r i f i e d a c c or di ng t o di f f e r e nt d i g e s t e d r a t e . To i de nt i f y e nd ot he l i a l c e l l s 。 i t s mo r p hol o gi c a l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we r e obs e r ve d a nd i mm u no f l u or e s c e nc e s t a i n i n g f o r v w F a nt i ge n a nd i n v i t r o t ub e f o r ma t i on an al y s i s we r e d one . Re s ul t s End ot he l i al c e l l s g r e w ou t f r o m e xpl a nt s a t 3 d, a nd gr e w t o c o nf l u e nc e a t 1 we e k. I m m un o — f l u or e s c e nc e s t a i n i n g f or v w F a nt i ge n a nd i n vi t r o t ube f o r ma t i on a na l y s i s we r e po s i t i v e . Co n c l u s i o n Thi s i s a c o nv e ni e nt a nd wi de — l y a pp l i c a bl e me t h od t o c ul t ur e RA ECs .
大鼠骨髓来源内皮祖细胞的分离培养及鉴定

细胞 , 然后用添加有多种细胞因子的内皮细胞基础培养基( e n d o t h e l i a l b a s a l me d i u m, E B M一 2 ) 诱 导培养获 取 E P C s 。
通过形态学观 察 、 C D 1 3 3和 V E GF R 一 2抗 体 免 疫 荧 光 染 色 并 结 合 F I T C - UE A - 1和 D i l — a c — L DL 的 摄 取 功 能 来 对 E P C s 进行鉴定分析 , 同时通过体外管样结构形成能力对 E P C s 进 行功能性 评价。结果 在 E B M一 2培 养 基 中 诱 导
12实验方法121epcs的分离培养选用约150g的雄性清洁级sd大鼠采用颈椎脱臼法处死浸泡在70的酒精中消毒510min然后将股骨胫骨迅速从大鼠中剥离下来置于已消毒并盛有含双抗的磷酸缓冲液pbs平皿中将股骨胫骨上残留的肌肉剔除干净用手术剪分别剪去股骨胫骨的两端打开骨髓腔用5ml注射器吸取4ml含10胎牛血清fbs的dmem培养基从骨髓腔的一端将骨髓冲出到培养皿中用吸管将平皿中的细胞悬液轻轻吹打混匀然后将悬液贴壁轻轻加入到预置等体积percoll大鼠淋巴细胞分离液1083gml的离心管中悬于上层2500rmin离心30min用吸管小心地将中间云雾状白膜层的单个核细胞吸取到另一离心管中用dmem培养基洗涤两次1000rmin5min弃上清液用含10fbs和多种细胞因子的ebm2培养基重悬细胞以1105个cm2接种于培养板中1d后将未贴壁细胞悬液接种到fn预先包被好的6孔细胞培养板中置于饱和湿度375co2恒温培养箱
培养 7 d后 , 出现 类 似 于 血 岛样 的 细 胞 集 落 , 集 落 中 央 的细 胞 呈 圆 形 , 周 边 的细 胞 呈 放 射 状 ; 8 0 以上 的 细 胞 都 是 C D1 3 3 / V E G F R 一 2 细 胞 , 并 且 这 些 细 胞 同 时能 够 摄 取 Di l — a c — L D L和 结 合 F I T C - UE A - 1 ; E P C s 在 基 质 胶 表 面 形 成 管 腔 样 结 构 。 结论 密 度 梯 度 离 心法 结 合 差 时 贴 壁 法 从 骨 髓 中 分 离 获 得 的 单 个 核 细 胞 , 然后经 E B M一 2条 件 培 养
大鼠胸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培养与鉴定

大鼠胸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培养与鉴定徐索文肖平喜陈健文乐康沈晓燕黄河清刘培庆【摘要】目的建立大鼠胸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培养模型,为体外研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提供重要的实验手段。
方法采用改良的植块贴壁法,成功建立大鼠胸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培养模型;分别用倒置显微镜和SABC试剂盒对培养细胞进行形态学观察、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荧光鉴定(平滑肌细胞特异性的α- SM - actin)。
结果原代培养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在接种后3天开始从组织块周围游出,光镜下培养细胞呈梭形,放射状生长和典型的“峰谷”状生长;免疫组化和荧光染色显示胞浆内α平滑肌肌动蛋白阳性表达,证实培养的细胞为血管平滑肌细胞。
结论本法简便、可靠、经济、短期内可获大量高纯度、功能良好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可作为研究动脉粥样硬化和移植血管再狭窄机制的有效模型。
【关键词】大鼠;胸主动脉;植块法;血管平滑肌细胞[Abstract]ObjectiveTo establish the culture model of rat aorta 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 (VSMCs) to provide important experimental method for the pathogenesis research of atherosclerosis in vitro. MethodsEmploying the explants technique, the primary and sub-culture were completed bymodified tissue-piece inoculation and trypsin digestion respectively. The cultured cells were identified by phase contrast microscopy and immunohistochemical and immunofluorescent staining.ResultsAfter 3 days of inoculation of tissue-pieces, VSMCs migrated from the vessel pieces. The cultured cells showed the typical “hills and valleys”morphological features under the microscope. Immunohistochemical and immunofluorescent staining with monoclonal antibody against mouse α-SM- actin demonstrated these cells were positive. ConculsionIt is a simple and reliable method for obtaining highly purified and satisfactory VSMCs in short term, providing a favorable experimental platform for research into the mechanism of vascular proliferous diseases such as atherosclerosis and restenosis.[Key words]rat;thoracic aorta;explants method;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 VSMCs)的异常增殖、迁移、泡沫化及凋亡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和经皮冠脉腔内血管成形术(PTCA)术后血管再狭窄、颈动脉球囊损伤术致新生内膜形成(neointima formation)及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密切相关[1~4]。
三种分离大鼠主动脉内皮细胞方法的比较研究

砸疆环学 杂 志
2 0 年第 1 卷第 4 07 7 期
基础与实验
维普资讯
1 6
张迎红 , 胡
豫, 梅
恒. 等
微 镜下 见细 胞 收 缩 变 圆 , 胞 间 隙 增 宽 后 , 消 化 细 弃 液 , 1 2比例 传代 。 按 :
16 RA C特性鉴 定 . E
用 眼科 剪将 主动脉 剪成 1mm×1mm 的小块 , 眼 用
雄性 S D大 鼠 , 体重 1 0 0 , 5 ~2 0g 由华 中科 技 大 学 医 学 院 实 验 动 物 中心 提 供 。D Ha k - n s干 粉 、 . 0 1 5 胰 蛋 白酶 、 2 明胶 、 Ⅱ型 胶 原 酶 、 血清 培 养 基 无
14 R C 纯 化 . AE
脉 至髂 总动脉 分支处 , 出放 人 D Ha k 液 中 。无 取 — ns 菌剥 除血管 外膜 的脂 肪 和 纤 维组 织 , - n s液 冲 D Ha k 洗 血管腔 。将 血 管 移人 另 一 有 培 养液 的培 养皿 中 ,
采用 机 械 刮 除法 , 菌条 件 下用 玻 璃针 反 复 刮 无
张迎红 胡 豫 梅 恒 王华芳 郭 涛 魏文宁
[ 图 分 类 号] R 2 . — 中 392 8 [ 献标 识码 ] A 文 [ 章 编 号 ] 10 — 14 (0 7 0 —0 1 —0 文 0 5 70 2 0 )4 0 5 2
●脐 皮易得养 固 内胞获培 妊 一静 细于和 脉
脉 至髂 总动 脉 分 支 处 , 出 放 人 D Ha k 取 — n s液 中 , 结
扎 两端 , 放人 6 0C无 菌水 中停 留 2S后立 即取 出 , 放 人 盛有 4 D- n s液 的小 瓶 中 。无 菌 剥 除 血 管 ℃ Ha k
大鼠胸主动脉内皮细胞培养方法的改进

・
14・ 6
A t c dMe caA a dNe iMo g l J n 2 0 V 12 No 3 n o u . 0 7 o. 9 .
大 鼠胸 主 动脉 内皮细 胞 培 养方 法的 改进
瞿海龙 , 陈晓春
( 内蒙古 医学 院第三 附属 医院 心 内科 , 内蒙古 包头 04 1 ) 100
ra h d mo oae o f e c . e C fp sa e 2 wee ie t e y fco eae n g n e c e n ly r c nl n e T E s o asg r d ni d b a tr W rltd a t e u h i f i
摘
要: 目的: 建立一种简单 易行 的 s D大鼠胸主 动脉 的内皮细胞培养方法。方法 : 离大鼠胸主动脉 , 分 清除
血管外结缔组织, 将其剪成厚约 15 m 的血 管环 , 1 2 .r a 以 5— 0个血 管环 密度接种于 2 c 5 m 培养瓶 中, 以含 2 %胎 0
牛血清的 D E 液培养, h MM 6 后去掉血 管环 。待细胞生长达单层融合时 , 0 消化传代 。对 P 代细胞应用抗Ⅷ 因子 2
抗体进行鉴定。结果 :0 后 , 6 h 细胞呈集落样散在分布于瓶 底 ; 9 7— d细胞汇合成单层 , 呈销路石状 。经Ⅷ 因子相
关抗原免疫组化鉴 定, 所培养细胞为 内皮细胞 。结论 : 管环贴壁 法培养 s 血 D大鼠胸主动脉 内皮细胞简易可行 。
关键词 : 鼠; 大 内皮 细 胞
中图分类号 :3 9 R 2
h o g mmu o yo h mi a t o tru h i n c tc e c me d.Re u t Afe 0 h u s o u t rn l h s ls: t r6 o r f c lu g,t e c l iti u e n i h e s dsrb td i a cu tro e ba e n .A t r s v n —nie da s t e c l e c e n l y rc n le c s “ a ig l se n t s me t f e e e h n y , e s r a h d mo oa e o fu n e a h p vn
大鼠血管内皮细胞培养研究

大鼠血管内皮细胞培养研究血管内皮细胞是血管中重要的细胞类型,其在维护血管生理特性以及参与血管病理反应中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大鼠作为实验动物,其血管内皮细胞的研究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重点介绍大鼠血管内皮细胞的培养技术及其在血管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
一、大鼠血管内皮细胞培养技术1.1 资源准备大鼠动脉、静脉组织、FBS、DMEM/F12、胰酶、胰酶抗性味粉、细胞凝集素、槲皮素、PBS、二氧化碳培养箱、显微镜、离心机、相位对比显微镜、细胞均质器等。
1.2 组织消化将新鲜的大鼠动脉或静脉取出,去除外膜及脂肪组织,用PBS缓冲液清洗数次。
接着,用胰酶液消化组织,割碎后转移到消化液中,37℃孵育1-2小时,直到组织消化完全。
1.3 筛选基质消化完全的组织过筛,筛子孔径为80目。
去掉筛子上的淋渣后,产出的细胞可以用显微镜观察并鉴定是否为血管内皮细胞。
1.4 细胞培养将产出细胞悬浮在完全培养基(DMEM/F12,10% FBS,100ug/mL嘌呤鸟嘌呤,100ug/mL青霉素和50ug/mL链霉素)中,在培养室内孵育。
按细胞密度不同,可选用不同的培养方法,比如单细胞悬浮培养、半贴壁培养和全贴壁培养等。
1.5 纯化细胞如果需要纯化大鼠血管内皮细胞,还需要使用血管壁内形成的凝集素贴壁分离技术,配合药物槲皮素进行消除非内皮细胞。
二、大鼠血管内皮细胞在血管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2.1 血管内皮损伤与修复在血管损伤修复研究中,常常会使用拉环法、加热法、切割法、放置血栓等手段产生不同程度的血管内皮损伤模型,进而观察、探究血管内皮细胞的响应和修复机制。
例如研究大鼠颈动脉内皮细胞在内膜损伤后的DNA修复机制是一个非常热门的研究课题。
2.2 血管疾病如高血压、动脉硬化、心血管疾病等,都与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和功能异常有关。
通过培养大鼠血管内皮细胞,可以模拟这些血管疾病模型,如在培养基中将NO剂加入,从而模拟高血压或将脂质压入细胞内,模拟动脉硬化等,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探究血管疾病的病理生理机制。
体态和液晶态

体态”和“液晶态”,双分子膜从原来的紧密排列状态开始紊乱,膜刚性和膜厚度降低,膜通透性增加,从而使其理化稳定性发生很大的变化。
另外冻干脂质体的制备工艺流程也会对其稳定性产生一定的影响,如冻干过程中的温度和降温速率都会对产生的脂质体产生很大影响7。
总之,冻干脂质体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18、4、25℃)经过一定时间的储存,氧化和水解程度维持在较低的水平;重新水化后粒径分布比较稳定,是一种很好的脂质体制剂形式。
由于冻干法制备的脂质体可单独制备、储存,使用时迅速地将相应药物包载进去,这样制备的载药脂质体可以有效地延长药品在体内的作用时间,降低药品的毒副作用,提高药品在体内的有效生物利用度,使脂质体原有作为药物载体的优点进一步扩大,为药物研发开辟了一个崭新的空间。
关键词:脂质体;冻干;稳定性;脂质氧化;水解 中图法分类号:R913 文献标识码:B 参考文献:1Lasic D D,Papahadjopoulos D.Lipos omes revisited J.Science,1995, 267(5202):1275-1276.2Suggy S C,Murari R,Imran A.Lipos omes(a review)J.Biopharm, 2001,11(13):10-14.3Huang Y Y,Chung T W,Wu C I.E ffect of saturatedΠunsaturated phos2 phatidylcholine ratio on the stability of lipos ome2encapsulated hem oglobin J.Int J Pharm,1998,172(5):161-167.4Panasenko O M,Evgina S A,Driomina E S,et al.Hypochlorite induces lipid peroxidation in blood lipoproteins and phospholipid lipos omesJ.Free Radic Biol M ed,1995,19(2):133-140.5F omus o L B,C orredig M,Akoh C C.M etal2Catalyzed oxidation of a struc2 tured lipid m odel emulsionJ.J Agric F ood Chem,2002,50(24):7114 -7119.6T ang D,B orchm an D.T em perature induced structural changes of beta2crystal2 line and s phing om yelin bindingJ.E x p E ye Res,1998,67(1):113-118. 7Crowe J H,Crowe L M.Factors affecting the stability of dry lipos omesJ.Biochim Biophy Acta,1988,939(2):327-334.(编辑 冯崇英)技术方法 文章编号:100025404(2004)0620554202血管内皮2平滑肌细胞双层联合培养模型的改进Modified co2culture model of 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 and smooth muscle cells于学军,何作云,王晓燕,高凌云,牟 娇,杨生平,董琼兰 (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心血管内科,全军心血管内科中心,重庆400037) 提 要:目的 建立并改进血管内皮和平滑肌细胞双层联合培养模型,为进一步研究血管内皮和平滑肌细胞间的信号传递奠定基础。
大鼠心肌细胞的分离鉴定以及培养

大鼠心肌细胞的分离鉴定以及培养大鼠心肌细胞是研究心脏疾病和心肌细胞功能的重要模型细胞。
分离、鉴定和培养大鼠心肌细胞是心血管研究的基础工作之一,本文将介绍关于大鼠心肌细胞的分离、鉴定以及培养的方法。
一、大鼠心肌细胞的分离1. 材料准备(1)取得3-5天大的小鼠;(2)取得适合的心肌分离培养试剂盒,如Worthington试剂盒;(3)取得离心机和培养箱等实验设备。
2. 心肌细胞的分离(1)将小鼠处死,取出心脏放置在含有生理盐水的培养皿中;(2)迅速将心脏移至足够的胶原酶/胶原酶B混合液中,加入2-3ml的混合液,用剪刀将心脏切成小块;(3)将含有心肌切块的培养皿放入37度水浴箱中37±1度水浴中消化,酶解30-50min,要不断观察;(4)将消化液收集至15ml离心管内,并逐渐加入适量的生理盐水;(5)将含有细胞的离心管放入离心机,1500rpm离心去沉淀心肌细胞;(6)吸去上清液,加入足够的DMEM/F-12培养基,轻轻振动混匀;二、大鼠心肌细胞的鉴定1. 细胞形态鉴定(1)将培养皿内心肌细胞移至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2)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形态、大小、颜色等;(3)正常大鼠心肌细胞呈长条形,且贴附于培养皿底部。
2. 免疫荧光染色鉴定(1)将培养皿内的细胞进行PBS溶液洗涤;(2)加入4% paraformaldehyde固定细胞,洗涤;(3)加入常用的抗心肌肌动蛋白抗体,孵育;(4)洗涤后加入FITC标记的二抗或荧光素进行荧光染色;(5)用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的荧光情况,确定心肌细胞的特异性。
三、大鼠心肌细胞的培养1. 培养基的配制(1)将DMEM/F-12培养基加入10%的胎牛血清、1%的青霉素和链霉素,混匀;(2)将培养基过滤灭菌后,置于4度冰箱储存备用。
2. 心肌细胞的培养(1)将心肌细胞悬液加入到预先涂覆明胶的培养皿中;(2)将培养皿放入CO2培养箱中37度培养,第二天更换新的培养基;(3)每2-3天更换一次培养基,直至细胞形成充分的单层。
大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的分离培养

大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的分离培养
陈小菊
【期刊名称】《川北医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8(023)005
【摘要】目的探讨一种分离和培养大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LMVEC)的简单方法. 方法组织贴块法培养大鼠LMVEC,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形态和生长特性,并采用免疫组化方法进行鉴定.结果获得的LMVEC具有规律的铺路石镶嵌状排列,内皮细胞特异性抗体CD31免疫组化染色阳性. 结论组织贴块法培养LMVEC是简单可行的.
【总页数】3页(P458-460)
【作者】陈小菊
【作者单位】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呼吸内科,四川,南充,637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322.3+5
【相关文献】
1.肺循环灌注对大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分离和培养的影响 [J], 肖贞良;孙耕耘;钱桂生
2.小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磁珠分选法分离和原代培养 [J], 孙振朕;蔡在龙;朱科明;邓小明
3.大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的体外分离培养与纯化 [J], 梁宏伟;冯波;朱雯宇;王建舫;张涛;穆祥
4.不同酶消化液对大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分离培养的影响 [J], 李佩珊; 张志欢; 孙雄; 吴显平; 张永红; 张涛
5.大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培养方法研究进展 [J], 白祥慧;邹登朗;祁得胜;刘忠浩;马建滨;都玉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小鼠主动脉内皮细胞提取方法

小鼠主动脉内皮细胞提取方法
提取小鼠主动脉内皮细胞的方法通常包括以下步骤:
1. 将小鼠安乐死,并取出主动脉。
2. 将主动脉放入含有冷平衡盐溶液的容器中,并迅速清除外部组织和血块。
3. 转移到含有PBS(磷酸盐缓冲盐溶液)的容器中,用PBS 清洗主动脉表面。
4. 将主动脉切成小段,然后将其转移到含有PBS和胰蛋白酶的容器中,在37°C下消化30-45分钟。
5. 转移到含有PBS的容器中,用PBS洗涤主动脉段。
6. 使用镊子将主动脉段从内外膜分离,并转移到含有PBS和0.05% EDTA的容器中,在37°C下轻轻反复摇动5-10分钟以去除内外膜。
7. 使用显微镊子取出内皮细胞,可进行后续实验。
需要注意的是,在整个过程中要保持组织的冷却和湿润,以确保细胞的活力。
此外,实验过程中要注意无菌技术的使用,以避免细菌或其他污染物的干扰。
不同实验目的可能需要对提取方法进行适当的修改。
大鼠骨髓源性内皮祖细胞的分离培养与鉴定_卫肖艳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第17卷 第14期 2013–04–02出版Chinese Journal of Tissue Engineering Research April 2, 2013 Vol.17, No.14doi:10.3969/j.issn.2095-4344.2013.14.015 []卫肖艳,张莉,林明,陈欢,彭博,彭园园,李富运,洪培馨,范伊凡. 大鼠骨髓源性内皮祖细胞的分离培养与鉴定[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3,17(14):2570-2577.P .O. Box 1200, Shenyang 110004 2570www.CRTER .org卫肖艳☆,女,1982年生,山西省运城市人,汉族,北京中医药大学在读博士,主要从事针灸与血管再生的研究。
wxy66603704@通讯作者:张莉,教授,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针灸临床系,北京市 100029zhangli1572@中图分类号:R39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4344 (2013)14-02570-08收稿日期:2012-10-26 修回日期:2013-01-31 (20121026010/MWJ ・S)大鼠骨髓源性内皮祖细胞的分离培养与鉴定*☆卫肖艳1,张 莉1,林 明2,陈 欢1,彭 博1,彭园园1,李富运1,洪培馨1,范伊凡11 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北京市 1000292 北京大学医学部基础医学院细胞生物学与遗传学系,北京市 100083文章亮点:1 通过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骨髓单个核细胞,以EGM-2 MV 进行诱导培养,4 d 后换液并继续培养至30-40 d ,分别得到了满足不同实验与临床需要的早期与晚期的内皮祖细胞。
若欲使用早期内皮祖细胞,可于8 d 左右消化以进行后续实验,若欲使用晚期内皮祖细胞,则需将细胞继续培养至15 d 以后,再根据细胞状态选用。
2 内皮祖细胞的鉴定可在传统的3种鉴定方法之外,辅以管腔形成能力实验,以观察内皮祖细胞的功能情况。
一种大鼠主动脉内皮细胞分离培养的改良方法

3 姚远 , 陈立 新 . 年 人 人 格 特 征 对 心 理 健 康 的影 响 研 究 [ ] 人 口 老 J.
学 刊 ,0 5 8 4 : 0 2 0 , ( ) 1
4 高 凌 , 玉珍 . 格 特 征 : 郜 人 中青 年 冠 心 病 护 理 干 预 新 方 向 [ ] 中 国 J.
1 7 一1 7 2 l 26
8 刘 平 . 6 2名 只 是 分 子 心 血 管 病 主 要 危 险 因 素 的 现 况 研 究 [ ] 16 J.
疾 病控 制 杂 志 ,0 6 1 4 : 1 4 0 2 0 ,0( ) 4 9— 2 9 赵 岳 , 金 月 . 老 年 冠 心 病 患 者 健 康 行 为 依 从 性 连 续 护 理 干 预 黄 对
认 知 一人格 特征 是 最 近 住 院 的 冠 心病 患者 抑 郁 的重
要 预测 因 子 。提 示 我 们 在对 冠 心病 患 者 的综 合 干 预 中, 应考 虑从 多个 环节 、 条途 径人 手 , 多 既要 关 注其 临
效 果 的研 究 [ ] 中国 护 理 管 理 ,0 8 3 8 :4— 7 J. 2 0 , ( )4 4 1 孙 宏 伟 , 玉 萍 , 艳 , . 格 特 征 对 哮 喘 患 者 情 绪 状 况 的 影 响 O 宋 王 等 人 [ ] 临 床 心 身 疾 病 杂 志 ,0 9 5 1 :1—3 J. 2 0 ,1 ( ) 3 3
1 S a fr J c s n 1 t f d L, a k o HJ Bek, o , r M.Co n tv g iie— p r o a i t l s v l e s n lt sye a u — y
n r b lt o d p e so n p t n swi o o a  ̄e ie s r lso e a ii t e r s in i ai t y e t c r n r a r d s a e:o e f h y y
一种小鼠主动脉内皮细胞的分离及培养方法

一种小鼠主动脉内皮细胞的分离及培养方法说实话小鼠主动脉内皮细胞的分离及培养方法这事,我一开始也是瞎摸索。
我试过好几种方法,有一回,我按照一个看起来很靠谱的文献里说的做。
首先就是处死小鼠这一步,听起来简单,其实要很小心。
就好比你要拆除一个特别精密的小零件一样,手要稳准狠。
我刚开始的时候手有点抖,导致取主动脉的时候就不是很顺利。
这中间有个小窍门就是一定要让小鼠处于合适的麻醉或者处死状态,要是它突然动一下,那就全乱套了。
取主动脉的时候呢,因为主动脉很细小,就像在一堆细细的面条里面找到一根特定的面条那样难。
我曾经就因为镊子用得不顺手,把主动脉弄破了,这一破,基本上前面的工作就白费了。
所以,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镊子剪刀这些小工具,一定要选那种尖细又合手的。
取出来主动脉之后,就要开始处理细胞分离了。
我试过用酶来消化,但是这个酶的浓度啊,我当时就把握不好。
浓度太高吧,会把细胞都给毒死了似的,浓度低呢,又分不出来多少细胞。
就像你做饭放盐,多了就咸得没法吃,少了又没味道。
在无数次尝试之后,我感觉大概这个酶的浓度到多少多少是比较合适的,当然这个数值可能不是完全精准,但是能做出效果。
再就是培养了,培养的时候那个细胞生长的环境很重要。
比如说培养皿就像房子,得先把房子打扫干净,也就是把培养皿进行非常严格的消毒处理。
那培养基就像是食物,得选对适合主动脉内皮细胞生长的培养基。
我在这方面也走了不少弯路,刚开始随便选了一种培养基,结果细胞根本就不怎么长,就像把树栽在沙漠里肯定不行啊。
后来换了适合的培养基,还有就是温度、湿度这些环境一定要控制好,就好比人类不能在高温火山或者冰冷极地好好生活一样,细胞也需要合适的温湿度。
还有就是观察细胞的时候,千万不能偷懒。
我有时候忘记及时观察细胞状态,结果细胞就被污染了,那些污染就像侵略者一样,一进来就把细胞都破坏掉了。
所以要时不时地看看细胞有没有变化。
虽然这个过程很折腾,但只要耐心地不断尝试,总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便有效分离培养大鼠主动脉内皮细胞的
一种新方法
【摘要】目的:探索分离、培养鼠主动脉内皮细胞的有效方法。
方法:将鼠主动脉内膜翻向外,结扎两端,置于50 mL培养瓶中培养、传代,Ⅷ因子相关抗原免疫细胞化学染色。
结果:培养6~8 d 时有少量细胞自主动脉迁移出并贴壁生长;12~14 d 时贴壁细胞覆盖大部分培养瓶面,约80%的细胞汇合成单层;传代细胞生长旺盛;细胞汇合后呈现典型的“鹅卵石”样内皮细胞特征,内皮细胞标志物Ⅷ因子相关抗原表达阳性;未见杂细胞。
结论:此方法无损伤、不需要酶消化,能比较容易的获得高纯度大鼠原代主动脉内皮细胞,适用于细小血管内皮细胞的分离与培养。
【关键词】主动脉·体外培养·内皮细胞·大鼠
A new method for isolation and culture of the endothelial cells of the rat aorta
【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a modified method of isolating and culturing the endothelial cells from the rat aorta for endothelial bioresearch. Methods:Turned inside out, the aorta of the rat, of which the intima tunica was exposed, was ligated at both ends and cultured in a 50 mL culture bottle. Results:A small amount of cells migrated out from the aorta 6
to 8 days after cultured; the migrating cells spread over most of the culture surface of the bottle 12 to 14 days after cultured, 80% of them in a confluent monolayer. The confluent cells were identified as endothelial cells with the typical cobblestone appearance and the positive reaction for factor Ⅷ relative antigen, no other types of cells was observed. Conclusion:This is a woundless, nonenzymatic method of obtaining highly purified primary endothelial cells of the rat aorta, especially practical for isolation and culture of small 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
内皮细胞是研究心血管、炎症、肿瘤等疾病最常用的工具。
目前,对脐静脉等较大血管原代内皮细胞的分离与培养1般采用酶消化法,技术已经成熟。
但对于大鼠等小动物血管而言,由于管径细小,操作难度大,其内皮细胞的分离与培养1直存在产量少、易混入杂细胞等问题[1]。
本研究经过反复实验,建立了1种有效获取高纯度、高数量大鼠原代血管内皮细胞的分离与培养方法。
1 材料与方法 1.
2 培养方法 1.2.2细胞传代培养原代培养约12 ~14 d,迁出生长的细胞覆盖培养瓶面积的2/3以上,约80 %的细胞汇合即可传代。
取出主动脉,用D-Hanks液冲洗培养瓶2次,常规消化、吹打,1 000 r/min离心5 min,弃上清,加入含10% 胎牛血清的DMEM/F12培养液适量,制成细胞悬液,依照细胞的量按1:1或1:2传代培养,
3 d换液1次。
另9只大鼠以同样步骤重复上述
实验。
1.4 细胞纯度分析取6次培养的第2代主动脉内皮细胞,vWF 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后,每张盖玻片400倍镜下随机选5个视野计数细胞,计算细胞阳性表达率(细胞阳性表达率=阳性细胞数/细胞总数)。
2 结果 2.2 免疫细胞化学染色 vWF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细胞质呈现棕黄色阳性反应。
每张盖玻片100倍镜下随机选10个视野进行观察,均未见染色阴性表达细胞(图2)。
2.3 细胞纯度分析 vWF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后,每张盖玻片400倍镜下随机选5个视野计数细胞,所见细胞均为阳性染色细胞,阳性表达率为100%,即获取的内皮细胞纯度为100%。
重复实验10次,均获得同样结果。
[NextPage]
3 讨论酶消化法可以在相对短的时间内获取细胞。
大鼠主动脉较细,本实验发现150 g的大鼠主动脉管径约2 mm,其分支非常细且不易结扎,灌注的酶消化液容易经其分支渗漏至管外,使外膜也被消化,导致其他细胞混入;细胞产量亦较低,且大多需同时获取多条动脉,操作复杂;有时因酶的活性改变而使消化时间难以掌控,不仅影响内皮细胞的分离和提取,亦可直接影响内皮细胞的活力[7]。
组织块移植培养法操作简单,对细胞活力无损伤,缺点为长出的细胞成分比较复杂,内皮细胞纯度低[8],常伴有成纤维细胞污染。
由于成纤维细胞生长迅速,最终过度生长甚至覆盖内皮细胞而影响内皮细胞增殖。
有学者将大鼠主动脉外膜做瞬间热处理后再进行植块培养,提高获取内皮细胞的纯度至67.8%[6]。
此方法解决了鼠主动脉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