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rothrombin
Thrombin
h
12
蛇毒 胰蛋白酶
三、诱发因素
1. 单核吞噬细胞功能受损 2. 严重肝功能疾病 3. 血液高凝状态 4. 微循环障碍 5. 机体纤溶系统功能降低
不恰当应用纤溶抑制剂(6-氨基己酸)
h
13
四、分期
高凝期
消耗性低凝期
继发性纤溶期
凝血、 凝血系统被激活, 凝血因子、血小板被消耗 纤溶 广泛微血栓形成 继发纤溶
系统
继发纤溶亢进 纤溶酶大量 FDP产生
血液凝
固性
实验 室检 查
凝血时间 血小板粘附性
血小板,Fg 凝血时间 3P试验阳性
血小板 ,Fg , 凝血酶时间 FDP,3P试验阳性
h
14
五、 分型
急性型
原因 严重感染、休克、
异型输血、 创伤
病程 几小时~几天
症状 急、凶
—速休克、出血
死亡率

危害
最大
亚急性型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
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
病理生理教研室
h
1
病例
女,14岁,发热、咳嗽10天,用大量抗菌素后 “休克”,咯血、黑便5天入院。查体:T 37.5℃,P 120次/分,BP 64/40 mmHg。精神萎靡,心肺 (-),肝大,脾未及。RBC 410万/mm3,WBC 20400 /mm3 ,中性 80%、淋巴 12% ,血小板 10万/mm3。诊断为:肺炎、上消化道出血。给予抗 菌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等治疗后病情继续加重, T 40℃,BP 50/30 mmHg,口腔、咽、肛周见白膜 覆盖,两肺大中水泡音,咯血、呕血、黑便、腹痛,巩 膜、皮肤黄染,皮肤瘀斑,嗜睡。CO2CP↓,肝功异常, 出血时间↑, RBC 300万/mm3,血小板 5.6万 /mm3。入院10天呕血后心跳停止死亡。
h
20
发生机制
RBC悬挂在纤维蛋白索上(扫描电镜,左2000,右5200)
DIC血象
(裂体细胞)
h
23
七、防治原则
1、消除病因,治疗原发病 2、抗凝疗法(早期)、改善微循环 3、抗纤溶疗法(后期)、 4、重建凝血和纤溶间的动态平衡 5、中药
h
24
教学目的
掌握:DIC的原因和发病机制
DIC的分期 机体的变化
h
2
DIC的概念
强烈致病因素的作用下 ↓
血液凝固性改变(微血栓形成+出血倾向) ↓
器官功能障碍
临床表现:休克、出血、器官功能障碍、贫血
h
3
教学目的
掌握:DIC的原因和发病机制
DIC的分期 机体的变化
熟悉: DIC的诱因、分型 了解: 凝血与纤溶
防治原则
h
4



纤溶系统
Ⅰ 血浆激活物 组织激活物 尿激酶
h
17
(二)出血(凝血功能紊乱致)
1.消耗性凝血障碍 2. 继发性纤溶亢进 3. FDP↑↑ 4. 微血管损害
h
18
(三)器官功能障碍 (微血栓致缺血、缺O2 )
1.肾 2.肺 3.脑 4.心 5.内分泌
A.席汉综合征(Sheehan,s syndrome) 垂体 B.华-佛综合征(Waterhouse-Friderchsen syndrome)肾上腺
熟悉: DIC的诱因、分型 了解: 凝血与纤溶
防治原则
h
25
1. 血小板被激活
内毒素血症、Ag-Ab复合物等→损伤血小板→聚集
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胶原暴露→血小板粘附、聚集
2. RBC破坏:异型输血、恶性疟疾
释放ADP、TXA2等→血小板粘附、聚集 其膜磷脂导致凝血酶生成、释放红细胞素 →凝血
3. WBC破坏:粒细胞性白血病化疗
释放TF样物质
羊水 脂肪栓子
(四)促凝物质入血
6.胃肠道 7.肝
h
19
(四)贫血(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
(microangiopathic hemolytic anemia MHA) MHA :DIC时→微血栓内沉积的纤维蛋白网将RBC割裂成
碎片→溶血性贫血。 这种贫血除具备溶血性贫血的一般特征外,外周血涂片中发现 有某些形态特殊的变形的红细胞称裂体细胞(schistocyte), 其外形呈盔甲形、星形、新月形等,为红细胞碎片。这些碎片 脆性高,易发生溶血。由于这种溶血性贫血多发生于微血管内 异常变化时,故称为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
h
10
感染
内皮细胞损伤为什么会导致DIC?
内毒素血症
TF
Ag-Ab复合物 持续缺血缺氧
EC
酸中毒
胶原 暴露

单核巨噬细胞、 PMN和(或)T淋 巴细胞
TNF、IL-1、 IFN、PAF、补 体成分C3a、C5a
血小板的粘附、 聚集和释放反应, 使凝血反应加剧。
h
11
(三)血细胞大量破坏,血小板被激活
Ⅱ 纤溶酶原
+
+
-
抗活化素
+
纤溶酶
- 抗纤溶酶

纤维蛋白(原)
纤维蛋白
降解产物
(FDP)
h
6
二、原因和发病机制Hale Waihona Puke Baidu
(一)组织损伤 (→TF)启动外源性凝血系统
人体组织中组织因子(TF)的含量
组织
含 量 (μ/mg)
肝 肌肉 脑 肺 胎盘 蜕膜
10 20 50 50 2,000 2,000 h
Tissue Factor
恶性肿瘤 宫内死胎 几天~几周
介于二者间
h
慢性型
胶原病 慢性旰病
几个月
主原发病症状
15
六、 临床表现
休克 出血 器官功能衰竭 贫血
h
16
(一)休克(微循环障碍致)
1. 微血栓形成→MC淤血→ 回 心血量↓
2. 广泛出血、心肌DIC→心肌 缺血、O2 →心缩力↓ 外周血管阻力降低
3. 激活凝血→释放舒血管物质
8
1. 创伤及手术
严重软组织创伤 挤压综合征 大面积烧伤 前列腺、肝、脑、肺、胰腺等脏器大手术 器官移植术
2. 恶性肿瘤
3. 产科疾病
胎盘早期剥离
羊水栓塞
子宫破裂
宫内死胎
h
9
(二)血管内皮细胞损伤 → 凝血、抗凝失调
1. 严重缺血缺氧、酸中毒 2. Ag-Ab复合物 4. 颗粒物质入血 5. 感染性疾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