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地理第四单元旅游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选修3旅游地理
第四单元旅游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考试说明要求】
第一节旅游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设计思路】
大规模的现代旅游开发已经产生了众多的环境问题,使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受到破坏,人类不得不思考现代旅游开发怎样才能与环境相协调,最终保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本节内容简单易懂,考查的知识点清晰明了。由于同学外出旅游机会不多,或外出旅游过程中对此关注不够,本课试图通过众多案例让学生在情境探究、问题探究、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中认识到旅游业不是“无烟产业”,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提高保护环境的意识。
【知识构建】
本课核心知识是旅游开发过度和不当带来的环境问题。
1.了解旅游环境对旅游业的影响。
2.运用案例和图片材料,学会辩证分析旅游与环境的关系,理解旅游活动带来的环境问题。
3.运用案例和图片材料,培养学生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引导学生“绿色旅游”、“生态旅游”。
【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
依据考试说明和近年高考的情况,本课重点是旅游活动带来的环境问题。【课前准备】
提前布置问题:在去过的旅游景区中,你最满意哪一旅游景区的环境?说说你旅游时的感受?在旅游中,你看到了哪些不文明的行为或不尽人意的地方?谈谈你的看法?教师收集相关问题的答案,提前收集相关的景点分布图和景观图。
探究活动1:阅读课本第82页,了解旅游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
案例.浙江千岛湖
图2
千岛湖,是一个年轻的湖。她是1959年为建造新安江水电站筑坝蓄水形成的人工湖。泱泱573平方公里之广的千岛湖水平均水深34米,透明度可达7米。
原来的千岛湖叫排岭,已经被水湮没在湖底了,现在之所以叫千岛湖,是因为那些原来的山丘被水湮没了,成为孤岛。森林面积达448平方公里,茂密的森林净化了千岛湖一流的大气环境,植被良好,水土流失很少,生态旅游创造巨大经济效益。
[内容解析]旅游环境质量是旅游业发展的生命线
环境是旅游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环境质量影响旅游者的满意度、旅游环境决定旅游地的形象和竞争力。
原因:良好的旅游环境可增强对旅游者的吸引力,提供良好的旅游氛围,满足游客高层次的精神需要等。
探究活动2:旅游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案例1.读下面两幅图,回答问题:
(1)甲图反映的旅游活动中的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乙图反映的旅游活动中的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旅游活动中产生的环境问题可能还有哪些?
案例2.小兵在海南旅游时,面对色彩美丽的珊瑚礁怦然心动,决定购买一些带回给亲朋做纪念。对他的这种做法,你是否赞成,并说明理由。
案例3.结合材料,完成以下问题。
图1
图4
材料一 图3为“不到长城非好汉”
(1)阅读材料,说明在旅游过程中,旅游者的行为产生了哪些环境问题?
(2)针对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人们提出了旅游环境容量的概念,什么是旅游环
境容量?
(3)请提出更好的办法解决长城的旅游环境容量问题。 案例4.阅读相关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环北冰洋地区兴起旅游热。冻土地带留下机动雪橇的条条印迹,可能要50年才会消失。阿拉斯加州行政中心安克雷奇常住居民仅3万人,但每周游轮靠岸时人口骤增至10万。原住居民已换上西服,住进固定居所。直升机的轰鸣声惊扰着居民和动物。 (1)环北冰洋地区发展旅游业带来哪些环境问题?试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方面加以分析。 (2)环境问题的产生与旅游环境容量有什么关系?试结合材料分析。
(3)你认为应采取什么措施解决环北冰洋地区的旅游环境问题? [内容解析] 案例1:环境污染,对文物古迹的破坏对动植物资源的破坏、对背景环境的破坏、对正常社会秩序的冲击。
案例2:不赞成。购买珊瑚礁,会导致对珊瑚礁的大量开采,从而破坏近海生态系统和环境
案例3:(1)环境破坏、环境污染和对正常社会秩序的冲击。(2)旅游环境容量是指对某一旅游开发地域而言无害于其可持续发展的旅游活动量,有时也简称旅游容量。(3)可以从“开源”和“节流”两方面进行。“开源”即实行分流,增加淡季的吸引度,同时可以和周边的景区合作,做到客流的协调。“节流”是控制客流量,如在饱和状态下,可实行分批放客或者限时游览,在旅游旺季可以实行门票预订等。
图3
案例4:(1)自然环境:破坏地表环境、动物栖息地被占据等。社会环境:对当地文化产生冲击。
(2)环北冰洋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旅游环境容量小,游客流量在有些地区超过环境容量,易产生旅游环境问题。
(3)环境立法,限制游客数量,加强环保教育,禁止违法建筑等。
[内容解析]旅游活动对环境的积极影响:保护自然景区和历史古迹、提高环境质量、改善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
使旅游地社区传统文化消亡探究活动3:实战演练—旅游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图5
案例.云雾山为亚热带丘陵地区一佛教名山,山青水秀,云雾缭绕,是著名的旅游胜地。图5为“云雾山景区示意图”,读图完成有关问题。 (1)景区管理处欲在A 处填湖造地,修建一大型野味餐馆,突出山林地区的饮食特色。你对此的意见及理由是: 。 (2)景区管理处欲在云峰主要景点上即B 、C 两地建一索道,以方便游客。你对此的意见及理由是: 。
(3)由于雾峰景区交通不便,又有D 、E 间的一段危险的山路,游人一直稀少。景区管理处规划了一条A 、F 间的盘山公路,为此需砍伐大
批千年古树。你对此的意见及理由是 。 请你对解决雾峰景区交通问题提出更好的建议: 。 [内容解析](1)不赞同(反对)。野味餐馆的建设:①会导致背景环境的破坏,造成“视觉污染”;②会诱使当地居民或不法分子滥捕滥杀野生动物,乱采乱挖野生植物,滥砍滥伐林木,导致生态破坏,造成生物物种的减少,甚至灭绝;③造成湖泊面积缩小,调蓄河流洪峰的功能下降,导致洪涝灾害频发。 (2)不赞同(反对)。索道的修建会导致背景环境的破坏,造成“视觉污染”;来此旅游的主要目的之一是欣赏沿山路至云峰顶的景点,乘缆车直达云峰峰顶,无法仔细欣赏沿途各景点。
(3)不赞同(反对)。因修公路而砍伐大量的千年古树,一会破坏景区环境,加剧景区的自然灾害,并导致景区物种的减少;二因大批千年古树被伐,会直接影响景区的游览价值,降低景区的旅游质量。
建议:开辟水路,从A 处乘船至D 处;在D 、E 之间修建索道,乘缆车从D 处至E 处。这样既可欣赏从A 处至D 处的山水风光,又避开了D 、E 之间的危险山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