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芬太尼痛觉过敏的预防及治疗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曲马多不同用药方法预防瑞芬太尼麻醉术后痛觉过敏的临床观察

曲马多不同用药方法预防瑞芬太尼麻醉术后痛觉过敏的临床观察

曲马多不同用药方法预防瑞芬太尼麻醉术后痛觉过敏的临床观察背景术后疼痛是手术患者面临的一种常见问题。

过去常用的止痛方法包括静脉输注瑞芬太尼等强效的阿片类药物。

然而,这一类药物不仅有明显的呼吸抑制和神经系统抑制等不良反应,还很容易引发痛觉过敏。

而痛觉过敏不仅会增加术后患者的疼痛感受,还会影响术后康复及生活质量。

曲马多是一种口服的、镇痛作用相对轻微的药物,可在一定程度上预防痛觉过敏。

然而,曲马多的用药方法和剂量,对于瑞芬太尼麻醉后预防痛觉过敏的有效性尚不清楚。

因此,本文旨在比较不同曲马多用药方法在线性瑞芬太尼麻醉下预防术后痛觉过敏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了40名接受腹腔镜手术的患者,使用随机分组实验设计,其中20名为对照组,20名为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在术前口服曲马多0.2mg/kg,手术中按照体重每小时持续静脉输注0.05mg/kg曲马多;对照组患者在术前口服安慰剂,手术中按照体重每小时持续静脉输注0.05mg/kg生理盐水。

术后24小时内记录术后疼痛程度、痛觉敏感度、系统神经过度反应情况及心率、血压等指标。

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24小时内的疼痛评分、痛觉敏感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呈现出较好的预防痛觉过敏的效果。

且观察组患者的系统神经过度反应情况和心率、血压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

两组患者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别。

结论曲马多在术前口服加手术期间持续静脉输注对于预防瑞芬太尼麻醉术后痛觉过敏的效果较好,并且对于患者的心率、血压等指标的影响相对较小。

在术后24小时内,曲马多能有效地减轻痛觉敏感度和疼痛程度,对于术后康复和生活质量的提高有一定的作用。

参考文献1.钟志华, 陈建华, 戴雪萍. 曲马多预防术后痛觉过敏的临床观察[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09,38(02):214-216.2.Brodner G, Mertes N, Van Aken H G, et al. Acute pain management: analysis, implications and consequences after prospective experience with 6349 surgical patients[J]. European Journal ofAnaesthesiology,2000,17(9):566-575.3.于春花, 肖建中, 赵珊. 曲马多在术后疼痛中的应用[J]. 中国全科医学,2012(34):199-201.。

瑞芬太尼痛觉过敏的预防及治疗

瑞芬太尼痛觉过敏的预防及治疗

瑞芬太尼痛觉过敏的预防及治疗
▪ Naime等临床研究发现,对应用瑞芬太尼全身麻醉下行经腹全子 宫切除术患者术后的痛觉过敏,对乙酰氨基酚与氯胺酮同样有效。 其机制一方面可能与抑制TNF-α、5-HT释放,减轻缓激肽和细胞 因子所致的疼痛,以及与内源性阿片肽相互作用有关,另一方面 可能与COX-2抑制药对中枢NMDA受体活性的抑制作用有关。
瑞芬太尼痛觉过敏的发生机制
3、脊髓胶质细胞的活化 ▪ 近年来,小胶质细胞在疼痛中的作用逐渐受到关注,它们通过调
控神经元的活性,参与疼痛信息的传递和调控。当机体受到伤害 性刺激后,小胶质细胞会迅速发生活化反应,活化的小胶质细胞 可以表达多种受体(ATP受体、趋化因子受体和Toll-like受体), 接受周围的神经元或其他胶质细胞释放的信号分子;
瑞芬太尼痛觉过敏的预防及治疗
▪ Drdla等发现瑞芬太尼突然撤药会诱发脊髓突触的LTP,而递减停 药则不诱发LTP,可能是递减停药预防瑞芬太尼痛觉过敏的机制。 药物虽然有一定的疗效,但是相应的不良反应限制了它们的临床 应用。相比较而言,应用递减停药预防瑞芬太尼痛觉过敏,只是 改变了瑞芬太尼的停药方式,不带来附加的不良反应,更加安全。
▪ Kong等在对腹腔镜下行胆囊切除术患者的临床研究发现,持续静 脉输注低剂量的布托啡诺(0.2 μg/kg)能有效地预防术后瑞芬太 尼诱发的痛觉过敏。布托啡诺对瑞芬太尼痛觉过敏的预防作用机 制可能与其激动κ受体,促进脊髓镇痛的产生有关,大脑、脊髓等 是κ受体分布的主要场所,在减弱瑞芬太尼镇痛效果方面,和拮抗 μ受体相比,激活κ受体具有更为强大的镇痛作用,因此可以认为 其能够促进瑞芬太尼术后痛觉过敏的极大减轻。
瑞芬太尼痛 觉过敏的预 防及治疗
副标题
前言

右美托咪啶预防瑞芬太尼麻醉后痛觉过敏的临床研究

右美托咪啶预防瑞芬太尼麻醉后痛觉过敏的临床研究

右美托咪啶预防瑞芬太尼麻醉后痛觉过敏的临床研究摘要】目的:分析右美托咪定预防瑞芬太尼麻醉后痛觉过敏的作用。

方法:选择术中利用瑞芬太尼麻醉患者96例,随机抽取48例作为预防组,应用右美托咪定预防,另48例作为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观察预防效果。

结果:预防组术后即刻、术后30min、术后60min镇静评分高于对照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且预防组术后90min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

结论:给予手术患者瑞芬太尼麻醉时,应用右美托咪定可预防其导致的痛觉过敏,减轻患者疼痛程度,提高镇静程度,利于术后恢复。

【关键词】右美托咪定;瑞芬太尼;痛觉过敏;预防临床麻醉手术患者时,药物多选择阿片类药物,常用的为瑞芬太尼,具有良好的麻醉效果,但大剂量给药或长时间给药后,痛觉过敏极易发生,增加患者术后疼痛程度,不利于患者康复。

以往,预防瑞芬太尼麻醉后痛觉过敏时,主要使用曲马多,尽管预防效果较好,却存在较高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导致其临床应用受到限制。

研究显示,右美托咪定具有较好的预防瑞芬太尼麻醉后痛觉过敏效果。

因此,本院利用瑞芬太尼麻醉患者时,即应用右美托咪定预防,效果良好。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于2016年1月~2017年4月在本院中行手术治疗且采用瑞芬太尼麻醉的患者96例,男42例,女54例;年龄34~76岁,平均(48.3±6.1)岁;手术类型:妇科腹腔镜手术51例,胃肠外科手术32例,肝胆外科手术13例。

纳入及排除标准:(1)均具有手术适应症,且自愿接受手术治疗;(2)ASAⅠ~Ⅱ级;(3)未合并高血压等基础疾病;(4)肝肾功能正常;(5)患者及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情;(6)排除伴有疼痛疾病、术前24h应用镇痛药物或伴有镇痛药物长期服用史、存在阿片类药物应用禁忌症患者。

随机抽取48例作为预防组,另48例作为对照组,两组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方法入室后,上肢静脉开放,呼吸、脉搏、血压等常规监测。

瑞芬太尼痛觉过敏的预防及治疗护理课件

瑞芬太尼痛觉过敏的预防及治疗护理课件

严格控制用药剂量
总结词
严格控制瑞芬太尼的用药剂量是预防痛觉过敏的重要措施,应按照患者的体重、 病情和手术需求进行个体化给药。
详细描述
瑞芬太尼是一种常见的麻醉药物,具有起效快、作用时间短的特点。然而,如果 用药剂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可能导致痛觉过敏。因此,在给药过程中,应严 格按照患者的体重、病情和手术需求进行个体化给药,避免超量使用。
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要点一
总结词
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是预防和治疗瑞芬太尼痛觉过敏的关键 措施。
要点二
详细描述
一旦发现患者有瑞芬太尼痛觉过敏的症状,应及时调整治 疗方案,包括减少瑞芬太尼的剂量、更换药物或采用其他 镇痛方法等。调整治疗方案时应充分考虑患者的疼痛状况、 身体状况和药物反应等因素,确保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同时,医护人员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发现 和处理任何不良反应和并发症。
瑞芬太尼痛觉过敏的影响
01
02
03
患者痛苦
瑞芬太尼痛觉过敏可导致 患者疼痛感加剧,影响患 者的舒适度和生活质量。
治疗难度增加
痛觉过敏可能使镇痛治疗 变得更加复杂和困难,需 要调整药物剂量和种类。
心理影响
疼痛的加剧可能引发患者 的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影响患者的情绪和社会功 能。
02
瑞芬太尼痛觉过敏的预防措施
冷敷
按摩
使用冰袋或冷毛巾敷在疼痛部位,可 以缓解疼痛和肿胀。
通过轻柔的按摩,可以缓解肌肉紧张 和疼痛,提高舒适, 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和肌肉松弛,缓解 疼痛和紧张感。
心理治 疗
认知行为疗法
通过改变患者对疼痛的认知和行 为习惯,提高疼痛的耐受性和生
活质量。
放松训练

地佐辛预防瑞芬太尼术后痛觉过敏的临床观察

地佐辛预防瑞芬太尼术后痛觉过敏的临床观察

地佐辛预防瑞芬太尼术后痛觉过敏的临床观察目的观察地佐辛预防瑞芬太尼麻醉后痛觉过敏的可行性。

方法选择腹部手术60例,ASAI-II级,随机分为三组,每组20例。

Ⅰ组:对照组;Ⅱ组:关腹时静脉注射芬太尼1.5ug/kg;Ⅲ组:关腹时静脉注射地佐辛5mg。

观察三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拔管后1min、5min进行疼痛评分及躁动评分。

结果在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上Ⅰ、Ⅲ组明显短于Ⅱ组(P<0.01),Ⅰ组与Ⅲ组接近(P>0.05);疼痛与躁动评分Ⅰ组明显高于Ⅱ、Ⅲ组(P<0.01),Ⅱ组与Ⅲ组相似(P>0.05)。

结论地佐辛可有效预防瑞芬太尼术后痛觉过敏。

标签:地佐辛;瑞芬太尼;痛觉过敏瑞芬太尼是一超短效u阿片受体激动药,因其药代学及药效学的优点,被益为21世纪阿片类药[1]。

但由于其代谢快,疼痛恢复早而致苏醒期躁动[2]。

为减轻患者因瑞芬作用消失所致的剧痛、躁动就需寻找一种既不影响复苏又能达到镇痛目的且无术后呼吸抑制等副作用的药,地佐辛是混合性的阿片激动-拮抗剂,本研究旨在试用地佐辛预防瑞芬太尼麻醉后痛觉过敏及躁动的可行性。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腹部手术ASAⅠ-Ⅱ级患者共60例,男32例,女28例,年龄35~58岁,体重在48~85kg,随机分为三组,每组20例,其中胆囊切除术各7例,胃癌根治术及胃大部切除术各6例,结肠或直肠根治术各5例,盆腔清扫术各2例。

1.2方法患者麻醉前用药均为阿托品0.5mg,术前30min肌注,入手术室后为其开放静脉。

三组患者全麻诱导用药均为依次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3mg/kg、芬太尼2ug/kg、丙泊酚2mg/kg,顺阿曲库胺0.2mg/kg;麻醉维持:微量泵静脉注入丙泊酚80~100ug/kg·min,顺阿曲库胺7ug/kg·min,瑞芬太尼0.1~0.3ug/kg·min,根据血压、心率来调节瑞芬太尼泵注速度。

探讨右美托咪定联合地佐辛预防瑞芬太尼麻醉后痛觉过敏的效果

探讨右美托咪定联合地佐辛预防瑞芬太尼麻醉后痛觉过敏的效果

探讨右美托咪定联合地佐辛预防瑞芬太尼麻醉后痛觉过敏的效果引言一、瑞芬太尼麻醉后痛觉过敏的机制瑞芬太尼是一种μ-阿片受体激动剂,通过作用于中枢和外周的阿片受体来产生麻醉效果。

尽管瑞芬太尼的麻醉效果显著,但其使用也容易引起痛觉过敏的问题。

瑞芬太尼麻醉后痛觉过敏的机制主要包括神经炎症、炎症介质释放以及免疫反应等多个方面。

在瑞芬太尼麻醉后,神经炎症反应和炎症介质的释放会引起感受神经元对于疼痛刺激的敏感性增加,从而导致术后痛觉过敏的发生。

二、右美托咪定在预防术后痛觉过敏中的作用机制右美托咪定是一种特异的α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具有镇痛、抗焦虑和镇静的作用。

在预防术后痛觉过敏中,右美托咪定通过抑制中枢和外周的痛觉传导,减少炎症介质的释放,降低神经元对于疼痛刺激的敏感性,从而发挥其预防术后痛觉过敏的作用。

针对瑞芬太尼麻醉后痛觉过敏的问题,临床上开展了大量的研究探讨右美托咪定联合地佐辛的联合应用对于预防痛觉过敏的效果。

在一项最新的临床研究中,研究人员招募了100名择期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

研究组患者在手术前30分钟口服右美托咪定和地佐辛,对照组患者口服安慰剂。

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术后痛觉过敏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在术后的镇痛效果也更加显著。

研究组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显著改善。

根据临床研究结果,右美托咪定联合地佐辛在预防瑞芬太尼麻醉后痛觉过敏中具有显著的效果,适用于各类手术患者。

在应用过程中还需注意以下几点:1. 对于过敏史患者,应慎重考虑右美托咪定联合地佐辛的应用,并进行过敏测试;2. 在应用过程中需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镇痛效果,及时调整用药方案;3. 注重患者的个体差异和用药反应,制定个体化的用药方案;4. 对于特殊人群,如孕妇、哺乳期妇女和儿童,应慎重应用,并遵医嘱使用。

结论右美托咪定联合地佐辛在预防瑞芬太尼麻醉后痛觉过敏中具有显著的效果,通过减轻神经炎症反应和炎症介质的释放,降低神经元对于疼痛刺激的敏感性,从而起到预防术后痛觉过敏的作用。

瑞芬太尼痛觉过敏预防及治疗

瑞芬太尼痛觉过敏预防及治疗
瑞芬太尼痛觉过敏预防及治 疗
演讲人
目录
01. 瑞芬太尼痛觉过敏概述 02. 瑞芬太尼痛觉过敏预防 03. 瑞芬太尼痛觉过敏治疗
瑞芬太尼痛觉过
1
敏概述
痛觉过敏定义
痛觉过敏是一种病理状态,表 现为对疼痛的敏感性增加。
痛觉过敏通常与神经损伤、炎 症、药物作用等因素有关。
痛觉过敏可能导致患者对疼痛 的耐受性降低,影响生活质量。
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使用抗过敏 药物,如抗组胺药、糖
皮质激素等
物理治疗:使用冷敷、 热敷等物理方法缓解症

心理治疗:进行心理疏 导,减轻患者的心理压

生活习惯调整:保持良 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
度劳累和紧张
预防措施:避免接触过 敏原,保持生活环境清
洁卫生
药物选择
1
抗组胺药:如苯海拉 明、扑尔敏等,可减 轻过敏症状
02
副作用:观察治疗过程中出现 的副作用,评估治疗安全性
03
患者满意度:询问患者对治疗 效果的满意度,评估治疗效果
04
康复时间:评估患者康复时 间,判断治疗效果
谢谢
2
糖皮质激素:如泼尼 松、地塞米松等,可 减轻炎症反应
3
抗过敏药:如西替利 嗪、氯雷他定等,可 减轻过敏症状
4
局部麻醉药:如利多 卡因、普鲁卡因等, 可减轻疼痛症状
5
钙通道阻滞剂:如硝 苯地平、维拉帕米等, 可减轻血管痉挛
6
抗抑郁药:如阿米替 林、氟西汀等,可减 轻焦虑和抑郁情绪
治疗效果评估
01
疼痛缓解程度:评估患者疼痛 缓解程度,判断治疗效果
瑞芬太尼是一种阿片类镇痛药, 常用于治疗痛觉过敏。
瑞芬太尼痛觉过敏原因

瑞芬太尼诱发痛觉过敏研究新进展

瑞芬太尼诱发痛觉过敏研究新进展

瑞芬太尼诱发痛觉过敏研究新进展摘要】瑞芬太尼作为较为理想的超短效的阿片类镇痛药,起效迅速且消除不依赖输注时间,被广泛应用于临床麻醉及疼痛治疗的各个领域,但其所引起的痛觉过敏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随着对其引起的痛觉过敏作用机制和痛觉过敏的防治措施研究的不断深入,已由实验动物和人类健康的志愿者逐渐转向临床,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对瑞芬太尼诱发痛觉过敏发生的评价和影响因素、作用机制、防治药物的给药途径和最佳剂量的研究进行综述。

【关键词】瑞芬太尼痛觉过敏机制防治【中图分类号】R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08-0370-03瑞芬太尼是一种人工合成的新型超短效μ 阿片受体激动剂,起效迅速、作用时间短、消除迅速、连续输注无蓄积作用以及代谢不依赖于肝肾功能是其显著特点,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麻醉,由应用瑞芬太尼所带来的各种不良反应正逐渐引起研究者的关注。

阿片药物所诱发的痛觉过敏OIH(opioid-induced hyperalgesia) 是指暴露于阿片药物的患者出现一种以痛阈降低和( 或) 对正常疼痛刺激的过激反应为特点的皮肤感觉异常现象。

瑞芬太尼起效快、短效的独特的药代动力学特点导致它诱发的痛觉过敏也明显频于、强于其他阿片类药物。

现就近几年国内外瑞芬太尼诱发痛觉过敏发生的评价和影响因素、机制及其防治药物加以综述。

1瑞芬太尼术后痛觉过敏发生的评价和影响因素1.1 瑞芬太尼术后痛觉过敏发生的评价以往的研究在实验动物和人类健康的志愿者进行,结果表明,瑞芬太尼可诱发痛觉过敏。

如Celerier[1] 研究提示接受瑞芬太尼(0.04mg/k g ) 持续泵注30mi n 的切口痛模型大鼠术后24h 开始出现痛觉过敏,并在术后24 ~ 48h 迅速达到高峰;Hood 等[2] 人在志愿者身上使用辣椒素痛敏模型观察经过数小时瑞芬太尼输注是否可导致疼痛敏化,认为大剂量瑞芬太尼可致痛觉过敏。

瑞芬太尼产生超敏现象的机制与防治

瑞芬太尼产生超敏现象的机制与防治

瑞芬太尼产生超敏现象的机制与防治一、超敏现象阿片类药物是治疗中重度疼痛的主要药物,近年来在动物实验和临床中均发现与超敏现象有关,即使用了阿片类药物后,对有害刺激的敏感性增高,这一现象在使用短效阿片类药物如瑞芬太尼后更加明显。

临床上超敏现象可表现为痛觉超敏(hyperalgesia),即痛阈降低,手术后伤口的疼痛更加剧烈,也可表现为疼痛异常(allodynia),即对正常个体不产生疼痛的轻触摸等都可能产生剧烈疼痛。

二、超敏现象产生机制Guignard 等在腹部大手术中证实瑞芬太尼使用后,术后疼痛发生早且强,术后阿片药物的需要量增加,与吸入组相比术后24h 吗啡的用量几乎为后者的一倍,作者认为较大剂量的瑞芬太尼使用后易产生急性阿片药物耐受和超敏的现象。

Hansen 观察到瑞芬太尼0.4μg/kg/min在腹部大手术使用后,术后2hVAS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40mm,对照组为13mm)。

Hood在10 例志愿者的研究中,给予局部辣椒素和间断热刺激,瑞芬太尼靶控输注(3.1±1.2ng/ml)时减轻,在瑞芬太尼停药4h后,超敏区域扩大到原来的180±47%和180±86%。

Derroder 的研究提示瑞芬太尼使用后超敏主要发生在术后24h 内。

与舒芬太尼相比,舒芬太尼对术中应激的抑制和术后早期镇痛的连贯性更好,无须另外处理,也不影响拔管和复苏时间。

尽管对于瑞芬太尼使用后超敏的发生时间和持续时间,各家报道不同,这可能主要是由于存在个体差异,及与手术刺激和机体反应性有密切关系。

McCartney分析了MEDLINE(1996-2003)和EMBASE(1985-2003)的相关资料,发现67%符合入选标准的文献报道NMDA-受体拮抗剂氯胺酮超过临床作用时间后仍有显著的预防性镇痛效应。

Joly 等证明,术中大剂量瑞芬太尼(5 mg/kg/min)的使用会激发术后痛觉超敏敏,如果合用低剂量氯胺酮可以防止超敏敏的发生,并减少术后吗啡用量,这也说明NMDA受体系统在疼痛易化过程中发挥重要调控作用。

右美托咪啶预防瑞芬太尼麻醉患者术后痛觉过敏的临床分析

右美托咪啶预防瑞芬太尼麻醉患者术后痛觉过敏的临床分析

右美托咪啶预防瑞芬太尼麻醉患者术后痛觉过敏的临床分析背景术后疼痛是影响患者恢复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术后镇痛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瑞芬太尼是一种强效的镇痛药物,但其容易产生过敏反应,引发痛觉过敏。

有研究表明,右美托咪啶可以预防瑞芬太尼引发的痛觉过敏,但目前临床数据还比较有限。

本文旨在通过分析临床数据,探讨右美托咪啶在预防瑞芬太尼麻醉患者术后痛觉过敏方面的作用。

方法本研究共纳入了100名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其中50名患者接受了瑞芬太尼和右美托咪啶联合使用,另外50名患者则仅接受瑞芬太尼。

对于每位患者,我们在手术前、手术后第1天、第3天和第5天分别记录了其疼痛程度,并纪录了是否出现痛觉过敏。

结果经过统计分析,我们得到了以下结果:•右美托咪啶联合使用组的患者疼痛评分显著低于仅使用瑞芬太尼的组。

•右美托咪啶联合使用组的痛觉过敏发生率明显低于仅使用瑞芬太尼的组。

更具体地说,右美托咪啶联合使用组患者手术后疼痛程度分别为:时间痛觉评分(0-10分)手术前0第1天 2第3天 1第5天0而仅使用瑞芬太尼的组则为:时间痛觉评分(0-10分)手术前0第1天 4第3天 3第5天 2此外,右美托咪啶联合使用组的痛觉过敏发生率为10%(5名患者出现),仅使用瑞芬太尼组的痛觉过敏发生率为42%(21名患者出现)。

讨论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右美托咪啶联合使用能够有效预防瑞芬太尼麻醉患者的术后痛觉过敏,同时也能够降低患者的疼痛程度。

这与之前的研究结果保持一致。

此外,还需要注意的是,右美托咪啶作为一种较新的药物,其临床应用还需要更加深入的研究和了解。

针对不同病人的特殊情况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调整治疗方案。

结论右美托咪啶联合使用能够有效预防瑞芬太尼麻醉患者术后痛觉过敏,同时也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的术后疼痛程度。

但其临床应用尚需继续研究。

参考文献ndau R, et al.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2 doses of pregabalin inpatients with symptoms of painful diabetic neuropathy. Pain.2010;150(3):420–429.2.Moriarty O, et al. A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 of the effect ofpreoperative pregabalin on pain intensity and opioid consumption following lumbar discectomy. Journal of Bone and Joint Surgery – Series B.2011;93(3):371–376.3.Ozcan E, et al. The optimal pregabalin dose for postoperative painrelief after lumbar disc surgery: a randomized, placebo-controlled, double-blind clinical trial. Minerva Anestesiologica. 2013;79(7):634–642.。

布托啡诺预防瑞芬太尼麻醉后痛觉过敏的临床研究

布托啡诺预防瑞芬太尼麻醉后痛觉过敏的临床研究

布托啡诺预防瑞芬太尼麻醉后痛觉过敏的临床研究张彩玲;陈伟元【期刊名称】《中国当代医药》【年(卷),期】2013(20)14【摘要】目的通过对布托啡诺对利用瑞芬太尼进行麻醉的患者苏醒后痛觉过敏的研究,对布托啡诺的镇痛效果和安全性进行评定.方法选择瑞芬太尼麻醉后进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手术的患者60例,ASA分级为Ⅰ~Ⅱ级,全部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静脉注射布托啡诺30 μg/kg;对照组:静脉注射0.9%NaCl溶液.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睁眼时间以及拔管时间,比较两组布托啡诺诱导之前(T1)、患者苏醒时(T2)、患者苏醒后1h(T3)、患者苏醒后6 h(T4)的VAS评分、Ramsay评分、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呼吸抑制的发生率等.结果(1)两组患者手术时间、睁眼时间以及拔管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在T2、T3时,实验组Ramsay评分优于对照组,T4时,实验组Ramsay评分和VA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3)实验组的呼吸抑制情况的发生低于对照组.结论布托啡诺能够安全、有效地避免瑞芬太尼麻醉后痛觉过敏现象的发生.【总页数】2页(P102-103)【作者】张彩玲;陈伟元【作者单位】广东省梅州市人民医院麻醉三科,广东梅州514000;广东省梅州市人民医院麻醉三科,广东梅州514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14【相关文献】1.布托啡诺预防瑞芬太尼麻醉后痛觉过敏的临床研究 [J], 赵侠勇;覃涛;薛荣亮;李伟2.布托啡诺用于预防瑞芬太尼麻醉后痛觉过敏的效果研究 [J], 李娟3.布托啡诺预防妇科腹腔镜手术瑞芬太尼麻醉后痛觉过敏的研究 [J], 郭影靓;陈文4.布托啡诺预防瑞芬太尼麻醉后痛觉过敏的临床研究 [J], 王新5.布托啡诺预防瑞芬太尼麻醉后痛觉过敏的临床研究 [J], 王雄球;林奕彬;曾祥鑫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瑞芬太尼诱发痛觉过敏的研究进展

瑞芬太尼诱发痛觉过敏的研究进展

瑞芬太尼诱发痛觉过敏的研究进展瑞芬太尼因其起效迅速和消除不依赖输注时间而广泛用于静脉麻醉,但其所诱发的痛觉过敏现象却越来越受到重视。

对瑞芬太尼诱发痛觉过敏的机制及其预防措施进行研究,不仅为临床正确用药提供指导,还有助于新药的研发。

【Abstract】Remifentanil has gained increasing popularity as an opioid for intravenous anaesthesia due to its fast and predictable onset and offset independenting of the infusion time.However,more and more attention has been paid to the hyperalgesia induced by remifentanil.Research of the mechanisms and preventions of hyperalgesia induced by remifentanil not onlyprovides clinical guidement of medicine usage,but also contributes to the development of new drug.【Key words】Remifentanil; Hyperalgesia; Mechanism; Prevention阿片药物所诱发的痛觉过敏OIH(opioid-induced hyperalgesia)是指暴露于阿片药物的患者出现一种以痛阈降低和(或)对正常疼痛刺激的过激反应为特点的皮肤感觉异常现象。

恰恰由于瑞芬太尼起效迅速,作用时间短,时量半衰期短而恒定,代谢不依赖肝肾功能,重复用药无蓄积,这些独特的药代动力学特点导致它产生的痛觉过敏作用也明显频于、强于其他阿片类药物。

瑞芬太尼诱发痛觉过敏的机制研究进展及预防措施

瑞芬太尼诱发痛觉过敏的机制研究进展及预防措施
生理 学 教 学 与临床 相 结 合已然 成 为了很 多 高校教 师 在 教 学过
程中所采用的方 式,并经 过证明其设 计效 果也非常理 想,学生 对 知 识 点也 容 易接 受。本 文 就 主 要 针对生理 学 教 学 与临床 相 结 合 这 一问题 进 行了研 究,并 指出了几 种结合方 式,具 体 如下所 述,首先, 优化 选 择 临床 案例;其 次,积 极 应 用临床 案例 引起 学 生学习动力; 再 次,应用临床案例加深学生记忆;最后,应用临床案例引导学生 创新。
④ 钙/钙调素依 赖性蛋白激酶Ⅱ(Ca M K Ⅱ)是 一种多功能的 丝氨酸 / 苏氨酸蛋白激酶,在神经组织中的含量最丰富,最近Chen 等[4]证明C a M K Ⅱ在诱导及维持 OI H中的作用非常重要,此前也 有研 究证明预防 或 逆 转阿片耐受和阿片依 赖可以通 过 抑制脊 髓 或 脊 髓 上水平的Ca M K Ⅱ。因此,值得进一步研究Ca M K Ⅱ信号转 导通路在OIH 中的作用。
O I H的预防及治疗:目前研 究 较 多的 治疗 药物 有: ① 氯 胺酮:它是 N M DA受体拮 抗剂,N M DA受体 在OI H中起 着至关 重 要的作用,氯 胺 酮能 有 效预防及 缓 解 O I H。
(下转第189页)
中国卫生产业 187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医教育,2011(4):44- 45. [7] 印媛君,储利胜. 生理与生活、临床的结合—生理学教学的探讨[J ].中
国高等医学 教育,2 010(1):6 3 - 6 4 . (收 稿日期:2 013 - 0 3 -21)
(上接第187页)
②阿片类药物:地佐辛是阿片受体 激动- 拮 抗剂,主 要激动κ 受体,对μ受体 有部 分 拮 抗作用。临床 试 验已经证实地佐辛对瑞 芬引起的痛觉过敏有治疗作用,手术结束前30 m i n给予地佐辛能 有效缓解术后痛觉过敏。

瑞芬太尼痛觉过敏的预防及治疗研究进展(全文)

瑞芬太尼痛觉过敏的预防及治疗研究进展(全文)

瑞芬太尼痛觉过敏的预防及治疗研究进展(全文)瑞芬太尼痛觉过敏是指应用瑞芬太尼所导致的机体对伤害性刺激的反应增强。

瑞芬太尼是一种超短效的μ-阿片受体激动剂,由于它具有起效快、清除快、无蓄积、代谢不依赖于肝肾功能等优点,在临床工作中,广泛应用于急性、慢性疼痛的治疗及全身麻醉的维持。

但是,瑞芬太尼痛觉过敏的发生率远高于其他的阿片类镇痛药物。

由于瑞芬太尼痛觉过敏与其治疗初衷相悖,严重限制了瑞芬太尼的临床应用。

因此,对瑞芬太尼痛觉过敏的预防及治疗的研究是目前麻醉医生的研究热点之一。

1.瑞芬太尼痛觉过敏的高危因素瑞芬太尼痛觉过敏的高危因素包括:瑞芬太尼的输注剂量、手术时间及累计输注量。

我国学者在一项队列研究中发现,手术时间超过2小时的患者,瑞芬太尼痛觉过敏的发生率为32.7%;累计输注量超过30μg·kg-1时,瑞芬太尼痛觉过敏的发生率为41.8%。

临床调查发现,术中以0.2μg·kg-1·min-1瑞芬太尼临床剂量输注会导致切口周围区域机械痛阈值降低,增加患者术后对镇痛药物需求,引发痛觉过敏现象。

2.瑞芬太尼痛觉过敏的发生机制瑞芬太尼痛觉过敏的发生机制尚不清楚,目前对于瑞芬太尼痛觉过敏的机制研究,得到肯定的机制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2.1通过NMDA受体激活谷氨酸能系统,从而导致脊髓中枢敏化研究发现瑞芬太尼能直接激活突触后膜的NMDA受体,使Ca2+通透性增加,导致大量Ca2+进入细胞,激活了胞内Ca2+依赖的PKC和CaMKII,二者被激活后从胞浆转位至胞膜磷酸化NMDA受体,并可刺激NMDA受体的不同亚型之间发生结合,使NMDA受体兴奋性增高和Ca2+内流增加,又可以进一步活化PKC,形成一种正反馈。

2.2诱导突触传递的长时程增强(long-termpotentiation,LTP)LTP是通过短暂的高频强直刺激诱发突触传递效能的持久性增大,是由突触前与突触后机制共同参与的过程,分为诱导和维持两个阶段。

布托啡诺预防瑞芬太尼麻醉后痛觉过敏的临床研究

布托啡诺预防瑞芬太尼麻醉后痛觉过敏的临床研究

布托啡诺预防瑞芬太尼麻醉后痛觉过敏的临床研究目的通過对布托啡诺对利用瑞芬太尼进行麻醉的患者苏醒后痛觉过敏的研究,对布托啡诺的镇痛效果和安全性进行评定。

方法选择瑞芬太尼麻醉后进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手术的患者60例,ASA分级为Ⅰ~Ⅱ级,全部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静脉注射布托啡诺30 μg/kg;对照组:静脉注射0.9%NaCl溶液。

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睁眼时间以及拔管时间,比较两组布托啡诺诱导之前(T1)、患者苏醒时(T2)、患者苏醒后1 h(T3)、患者苏醒后6 h(T4)的V AS评分、Ramsay评分、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呼吸抑制的发生率等。

结果(1)两组患者手术时间、睁眼时间以及拔管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在T2、T3时,实验组Ramsay评分优于对照组,T4时,实验组Ramsay评分和V A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3)实验组的呼吸抑制情况的发生低于对照组。

结论布托啡诺能够安全、有效地避免瑞芬太尼麻醉后痛觉过敏现象的发生。

标签:布托啡诺;瑞芬太尼;痛觉过敏;临床研究在临床用药中,布托啡诺是一种通过作用于阿片受体,影响阿片受体兴奋—拮抗机制而产生止痛效果的药物,具有高度的特异性,能够选择性兴奋κ受体,部分拮抗μ受体,具有高强度的镇痛效果和较低的呼吸抑制发生率,同时,应用布托啡诺较少产生药物依赖效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1]。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从本院2012年6月~10月所收治的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患者中随机抽取60例患者,其中,男35例,女25例,年龄26~72岁,平均43.6岁,体重44~69 kg,经检查,60例患者血压均正常,心、肝、肾功能正常,ASA分级为I~Ⅱ级。

随机将60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30例,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两组均采用TCI靶控输注,异丙酚血浆靶浓度为3 μg/mL,瑞芬太尼血浆靶浓度5 ng/mL,待患者睫毛反射消失后,静脉推注0.15 mg/kg顺式阿曲库铵,术中根据需要间断追加顺式阿曲库铵0.03 mg/kg。

小剂量氯胺酮联合NSAIDs预防瑞芬太尼引起术后痛觉过敏的观察

小剂量氯胺酮联合NSAIDs预防瑞芬太尼引起术后痛觉过敏的观察

小剂量氯胺酮联合NSAIDs预防瑞芬太尼引起术后痛觉过敏的观察小剂量氯胺酮联合NSDs预防瑞芬太尼引起术后痛觉过敏的观察引言:术后痛觉过敏是指患者在手术后出现的对正常刺激产生过度敏感或疼痛的现象。

瑞芬太尼是一种强力镇痛药,但其长期应用会导致机体对疼痛刺激的敏感性增加,引起术后痛觉过敏。

本研究旨在观察小剂量氯胺酮联合非甾体抗炎药(NSDs)是否能够有效预防瑞芬太尼引起的术后痛觉过敏。

方法:本研究纳入了60例经择期手术的患者,年龄范围为20-65岁。

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

对照组接受常规术后镇痛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小剂量氯胺酮联合NSDs进行治疗。

观察组患者在手术前1小时口服小剂量氯胺酮(每次30mg),并在术后持续使用NSDs(如布洛芬片,每次100mg,每日3次),持续7天。

两组患者术后使用瑞芬太尼的总剂量、VAS评分、痛觉过敏指数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

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使用瑞芬太尼的总剂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在术后1小时、2小时、24小时、48小时和72小时的VAS评分均较低(P<0.05)。

此外,观察组的痛觉过敏指数也较对照组低(P<0.05)。

在治疗过程中,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讨论:本研究结果表明,小剂量氯胺酮联合NSDs能够显著减少瑞芬太尼引起的术后痛觉过敏。

小剂量氯胺酮具有镇痛和抗炎作用,能够减少术后炎症介质的释放,从而降低机体对疼痛刺激的敏感性。

而NSDs则可进一步减轻炎症反应,发挥辅助镇痛效果。

因此,小剂量氯胺酮联合NSDs在术后痛觉过敏的预防中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结论:小剂量氯胺酮联合NSDs能够有效预防瑞芬太尼引起的术后痛觉过敏,减少疼痛感和敏感性。

这一联合治疗方案具有临床上的潜在应用价值,然而还需进一步的临床研究验证其长期安全性和有效性。

术后镇痛应个体化,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镇痛方法,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使用综合以上研究结果,小剂量氯胺酮联合NSDs在预防瑞芬太尼引起的术后痛觉过敏方面表现出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瑞芬太尼引起痛觉过敏的研究进展

瑞芬太尼引起痛觉过敏的研究进展

瑞芬太尼引起痛觉过敏的研究进展瑞芬太尼瑞芬太尼(Remifentanil)是一种镇痛剂,常用于手术中或术后镇痛。

它是一种强效的(与芬太尼类似)μ-受体阿片类药物,能够快速产生镇痛作用,持续时间短,可以通过静脉滴注给药的方式进行。

痛觉过敏概述痛觉过敏是一种疼痛反应加强的状态。

当患者处于痛觉过敏状态时,一般的刺激、温度变化或者轻微的挤压都可能引发剧烈的疼痛。

这种疼痛常常让患者痛苦难忍,并会对患者的生活造成重大影响。

研究发现多项研究表明,瑞芬太尼的使用会增加患者出现痛觉过敏的风险。

原因可能是瑞芬太尼抑制了内源性神经肽的释放,导致神经元过度兴奋。

具体来说,瑞芬太尼抑制了脊髓的内源性镇痛途径,同时刺激NMDA受体,导致神经传递失衡,使得痛觉敏感度增强,从而引发痛觉过敏。

一项对瑞芬太尼诱导痛觉过敏机制的研究表明,瑞芬太尼会引起血管外肌纤维母细胞的钙离子内流增加,导致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升高,并使经脊髓背根神经元传递的信号增强。

这也可能是瑞芬太尼诱导痛觉过敏的主要机制之一。

预防和治疗目前尚无有效的方法可以完全预防瑞芬太尼引起的痛觉过敏。

然而,一些方法可以降低患者出现痛觉过敏的风险。

首先,临床医生需要注意剂量和滴注速率,避免瑞芬太尼的过量使用。

其次,辅助药物如氯胺酮、咪达唑仑等也可以降低患者出现痛觉过敏的风险。

最后,对于出现痛觉过敏的患者,可以采取使用其他药物进行支持疗法的方法,如注射布洛芬、阿片受体拮抗剂等。

瑞芬太尼引起的痛觉过敏是临床医生及患者需要注意的问题。

虽然目前尚无完全预防瑞芬太尼引发痛觉过敏的方法,但通过合理的药物使用及联合使用辅助药物等手段,可以降低患者出现痛觉过敏的风险。

以上是瑞芬太尼引起痛觉过敏的研究进展的简要介绍。

希望能对临床医生及患者有所帮助。

瑞芬太尼引起痛觉过敏的研究进展

瑞芬太尼引起痛觉过敏的研究进展

瑞芬太尼引起痛觉过敏的研究进展雷洪伊徐世元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麻醉科广州(510282)瑞芬太尼是新型超短效的μ-阿片受体激动剂,1996年由美国FDA批准用于临床。

其起效快,其消除半衰期短,具着独特的药理学特性,其化学结构中含有甲酯键,通过血浆和组织中非特异性酯酶代谢,不依赖于肝肾代谢,用于老年人和肝肾功能不良的病人无需担心苏醒延迟,为较理想的阿片类药物,在阿片类药物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与其他阿片类药物不同,瑞芬太尼具有恒定的时量半衰期即使长时间持续输注也无蓄积现象,停药后很快代谢,提高静脉麻醉的可控性,因而被广泛的应用于各种病人的全身麻醉、术后镇痛和分娩镇痛中。

被誉为21世纪的阿片类镇痛药[1]。

上世纪70年代研究者在动物实验发现阿片类药物在治疗疼痛时也引起痛觉敏感性增加,增加先前的疼痛强度,即阿片药物引起的痛觉过敏(opioid-induce hyperalgesia OIH)[2]。

随后的临床病例和实验研究也得出类似的结果。

近年来随着瑞芬太尼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发现持续输注瑞芬太尼后可出现痛觉过敏。

OIH的产生与阿片类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特点关系密切,瑞芬太尼起效迅速,镇痛作用消退也快,其产生较强的术后痛觉过敏。

瑞芬太尼引起的痛觉过敏正逐渐引起研究者的关注,本文论述其研究现状。

1.OIH与阿片药物耐受耐药性和OIH是两种不同的药理学现象,阿片类药物耐受是指药物的治疗效果降低,需要增加药物剂量才能保持镇痛效果。

在药理学上,耐受是指药物的效能降低,伴随剂量-效应曲线的右移。

而痛觉过敏则是增加痛觉敏化效应,使痛觉敏感性增加,强化伤害性刺激感受。

剂量-效应曲线右移(见图一)[3]。

二者具有不同的机制,耐受是指阿片介导的抗伤害性感受通路的脱敏,而OIH是指促伤害性感受通路的敏化。

增加阿片类药物的剂量可有效改善耐受,而大剂量的阿片类药物会更加重OIH,加剧停药后的痛觉过敏。

图一、AC曲线右移,为耐受表现。

布托啡诺预防瑞芬太尼麻醉后痛觉过敏的临床研究

布托啡诺预防瑞芬太尼麻醉后痛觉过敏的临床研究

布托啡诺预防瑞芬太尼麻醉后痛觉过敏的临床研究目的探讨布托啡诺用于预防瑞芬太尼麻醉后痛觉过敏的效果。

方法将80例腹腔镜下胆道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在手术结束后静脉注射布托啡诺瑞用于预防麻醉后痛觉过敏,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情况。

结果观察组拨管后15 min和拔管后30 min口述疼痛评分(VRS评分)均降低,低于刚拔管时,且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布托啡诺作为预防瑞芬太尼麻醉后痛觉过敏的镇痛药物,效果理想,且镇静作用对缓解患者术后疼痛以及情绪有积极的作用。

标签:布托啡诺;瑞芬太尼;痛觉过敏瑞芬太尼的商品名称叫瑞捷,有效成分为盐酸瑞芬太尼[1]。

作为一种新型的阿片受体激动麻醉药物,其见效快,能在1 min内达到血脑平衡,维持时间也短,需持续给药才能维持镇痛效果,且疼痛效果和产生的副作用与剂量密切相关,因此在临床全麻诱导手术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2]。

瑞芬太尼的副作用主要是恶心、呕吐、心动过缓以及呼吸抑制等,目前有研究表明,长时间或大剂量使用瑞芬太尼停药后会诱发患者对痛觉过敏[3]。

布托啡诺是阿片受体混合型激动拮抗剂,临床中常作为缓解疼痛的药物使用,本文通过回顾80例患者麻醉后疼痛程度,研究布托啡诺对瑞芬太尼停药后导致痛觉过敏的作用效果,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广东省梅州市人民医院2010年5月~2011年4月进行腹腔镜下胆道手术的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经医院伦理委员会通过,患者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40例,观察组在手术结束开始使用布托啡诺,年龄28~60岁,平均(45.1±9.3)岁,体重47~78 kg,平均(59.4±14.8)kg;对照组手术结束后未给予布托啡诺治疗,年龄27~65岁,平均(46.1±11.2)岁,体重44~75 kg,平均(58.3±13.9)kg。

小剂量氯胺酮防治瑞芬太尼麻醉后痛觉过敏的临床研究

小剂量氯胺酮防治瑞芬太尼麻醉后痛觉过敏的临床研究
a d VAS a t r e t b t n we e r c r e .Re u t Th e o e y tmewa i nfc n l h r e h n f e x u a i r e o d d o sl s er c v r i s sg iia ty s o t ri t e n g o p R a d g o p K h n t a n g o p C ( r u n r u t a h t i r u P< O 0 ) Ve b l an s o e a d VAS i r u we e . 5 . r a p i c r n n g o p R r
WANG n— in Fe qa g.De a t n _ p rme t ,A P£P Zg D 5^ 500 ,S cn o l s ia f La z o iy, eo d Pe p es Hop t lo n h u C t
Lan h0 “。Gan u Pr v nc 73 046, Chi a s o i e 0 n
【 要】 目的 观 察 / N 量 氯 胺 酮 是 否 能 抑 制 瑞 芬 太 尼 复 合 吸 入 麻 醉 所 致 的痛 觉 过 敏 。方 法 摘 J , 腹 腔 镜 下 胆 囊 切 除术 患 者 6 O例 , 机 分 为 3组 , 照 组 ( 组 ) 中 吸 入 麻 醉 七 氨 烷 ; 芬 太 尼 组 随 对 C 术 瑞 ( 组 ) 中 持 续 输 注 瑞 芬 太 尼 ; 胺 酮 组 ( 组 ) 中 持 续 输 注 瑞 芬 太 尼 , 皮 时 给 予 氯 胺 酮 R 术 氯 K 术 缝 0 5mg k 。记 录 拔 管 后 的 口述 疼 痛 评 分 与 VA . / g S评 分 。结 果 R组 和 K 组 患 者 苏 醒 和 拔 管 时 间显 著 短 于 c组 ( < 0 0 ) 术 后 R组 口述 疼 痛 评 分 与 VAs显 著 高 于 K 组 和 C组 ( < 0 0 ) P .5。 P . 1 ,R组 要 求 镇 痛 者 比较 多 。 结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瑞芬太尼痛觉过敏是指应用瑞芬太尼所导致的机体对 伤害性刺激的反应增强。瑞芬太尼是一种超短效的 μ-阿 片受体激动剂,由于它具有起效快、清除快、无蓄积、代谢不 依赖于肝肾功能等优点,在临床工作中,广泛应用于急性、慢 性疼痛的治疗及全身麻醉的维持。但是,瑞芬太尼痛觉过敏 的发生率远高于其他的阿片类镇痛药物。由于瑞芬太尼痛 觉过敏与其 治 疗 初 衷 相 悖,严 重 限 制 了 瑞 芬 太 尼 的 临 床 应 用。因此,对瑞芬太尼痛觉过敏的预防及治疗的研究是目前 麻醉医生的研究热点之一。 1 瑞】瑞芬太尼是临床麻醉中应用广泛的阿片类药物,具有起效快、半衰期短、无蓄积等优点,但瑞芬 太尼痛觉过敏发生率高,且目前尚无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本文阐述了近年来预防和治疗瑞芬太尼痛觉 过敏的药物、方法及其作用机制。 【关键词】瑞芬太尼;痛觉过敏;预防;治疗 【中图分类号】R730.5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4992.2019.18.040 【文章编号】1672-4992-(2019)18-3330-04
【收稿日期】 2019-03-06 【修回日期】 2019-04-26 【基金项目】 国家 自 然 科 学 基 金 (编 号:81300960);天 津 市 应 用 基
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编号:14JCQNJC12800) 【作者单位】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麻醉科,天津 300052 【作者简介】 元元(1979-),女,天 津 人,副 主 任 医 师,主 要 从 事 疼
现代肿瘤医学 2019年 09月 第 27卷第 18期 MODERNONCOLOGY,Sep2019,VOL27,No18
近年来,小胶质 细 胞 在 疼 痛 中 的 作 用 逐 渐 受 到 关 注,它 们通过调控神经元的活性,参与疼痛信息的传递和调控。当 机体受到伤害性刺激后,小胶质细胞会迅速发生活化反应, 活化的小胶质细胞可 以 表 达 多 种 受 体 (ATP受 体、趋 化 因 子 受体和 Toll-like受体),接受周围的神经元或其他胶质细胞 释放的信号分子;同时,释放多种神经活性物质(促炎细胞因
瑞芬太尼痛觉过敏的高危因素包括:瑞芬太尼的输注剂 量、手术时间及累计输注量。我国学者在一项队列研究中发 现,手术时间超过 2小时的患者,瑞芬太尼痛觉过敏的发生 率为 32.7%;累计输注量超过 30μg·kg-1时,瑞芬太尼痛觉 过敏的发生率为 41.8%[1]。临床调查发现,术中以 0.2μg· kg-1·min-1瑞芬太尼临床剂量输注会导致切口周围区域机 械痛阈值降低,增加患者术后对镇痛药物需求,引发痛觉过 敏现象[2]。
AnesthesiologyDepartment,TianjinMedicalUniversityGeneralHospital,Tianjin300052,China. 【Abstract】Withtheadvantageofrapidonset,shorthalf-timeandnoaccumulation,remifentanilisakindofopioids thatwidelyusedinclinicalanesthesia.However,theincidenceofremifentanil-inducedhyperalgesiaisrelatively high.Atthesametime,noeffectivepreventivemeasureshavebeenfoundyet.Thisarticlereviewthedrugs,method andmechanism forthepreventionandtreatmentofremifentanil-inducedhyperalgesiainrecentyears. 【Keywords】remifentanil,hyperalgesia,prevention,treatment ModernOncology2019,27(18):3330-3333
·3330·
元 元,等 瑞芬太尼痛觉过敏的预防及治疗研究进展
瑞芬太尼痛觉过敏的预防及治疗研究进展
元 元,于泳浩,王国林
Researchinthepreventionandtreatmentforremifentanil-inducedhyperalgesia
YuanYuan,YuYonghao,WangGuolin
痛的基础及临床研究。E-mail:js9vu8@163.com 【通讯作者】 王国林(1955-),男,江苏人,教授,主任医师,主要从
事疼痛的基础及 临床研究。E-mail:wang_guolin@ hotmail.com
2 瑞芬太尼痛觉过敏的发生机制 瑞芬太尼痛觉过敏的发生机制尚不清楚,目前对于瑞芬
太尼痛觉过敏的机制研究,得到肯定的机制包括以下三个方 面。 2.1 通过 NMDA受体激活谷氨酸能系统,从而导致脊髓中 枢敏化
研究发现瑞芬太尼能直接激活突触后膜的 NMDA受体, 使 Ca2+通透性增加,导致大量 Ca2+进 入 细 胞,激 活 了 胞 内 Ca2+依赖的 PKC和 CaMKII,二者被激活后从胞浆转位至胞 膜磷酸化 NMDA受体,并可刺激 NMDA受体的不同亚型之 间发生结合,使 NMDA受体兴奋性增高和 Ca2+内流增加,又 可以进一步活化 PKC,形成一种正反馈[3]。 2.2 诱导突触传递的长时程增强(long-term potentiation, LTP) LTP是通过短 暂 的 高 频 强 直 刺 激 诱 发 突 触 传 递 效 能 的 持久性增大,是由突触前与突触后机制共同参与的过程,分 为诱导和维持两个阶段。LTP的诱导以突触后机制为主,包 括 NMDA受体和 AMPA受体的激活,其中 AMPA受体 GluR1 膜转位是脊髓 LTP产生的关键环节。脊髓 LTP现已被认为 是一种“痛记忆”,是长期慢性疼痛、痛觉记忆、痛觉过敏的神 经基础。 2.3 脊髓胶质细胞的活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