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素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纤维素酶
班级:10生工一班学号:20100801132 姓名:张羽一.纤维素酶的简介:
hengno-CA型系列中性纤维素酶(粉剂)
纤维素酶(英文:cellulase)是酶的一种,在分解纤维素时起生物催化作用。
是可以将纤维素分解成多糖或单糖的蛋白质或RNA。
由多种水解酶组成的一个复杂酶系,自然界中很多真菌都能分泌纤维素酶。
习惯上,将纤维素酶分成三类:C1酶、Cx酶和β葡糖苷酶。
C1酶是对纤维素最初起作用的酶,破坏纤维素链的结晶结构。
Cx酶是作用于经C1酶活化的纤维素、分解β-1,4-糖苷键的纤维素酶。
β葡糖苷酶可以将纤维二糖、纤维三糖及其他低分子纤维糊精分解为葡萄糖。
纤维素酶种类繁多,来源很广。
不同来源的纤维素酶其结构和功能相差很大。
由于真菌纤维素酶产量高、活性大,故在畜牧业和饲料工业中应用的纤维素酶主要是真菌纤维素酶。
二.所用微生物菌种:木霉。
木霉属于半知菌门,丝孢目,木霉属,常见的木霉有绿色木霉、康宁木霉等。
木霉菌落开始时为白色,致密,圆形,向四周扩展,后从菌落中央产生绿色孢子,中央变成绿色。
菌落周围有白色菌丝的生长带。
最后整个菌落全部变成绿色。
绿色木霉菌丝白色,纤细,宽度为1.5~2.4微米。
产生分生孢子。
分生孢子梗垂直对称分歧,分生孢子单生或簇生,圆形,绿色。
绿色木霉菌落外观深绿或蓝绿色;康氏木霉菌落外观浅绿、黄绿或绿色。
木霉具有较强分解纤维素能力,绿色木霉通常能够产生高度活性的纤维素酶,对纤维素的分解能力很强。
在木质素、纤维素丰富的基质上生长快,传播蔓延迅速。
棉籽壳。
木屑、段木都是其良好的营养物。
培养基配方(保藏、活化、种子扩大、发酵生产)纤维素酶菌种易退化,退化后其产酶力明显降低,其原因可能有三个方面:①经诱变筛选的菌种发生回复突变。
②自然负突变。
③菌
种长时间低温斜面保藏,会在分生孢子上长出次生菌丝,而次生菌丝所形成的分生孢子生命力弱,这可能是菌种退化的主要原因。
为了避免纤维素酶菌种退化,可采用砂土管保藏菌种。
即将过筛洗净的砂子与土以3:2比例混合分装在试管内,用1kg/cm2压力灭菌30分钟共三次,将欲保存的斜面菌种制备成1000ml孢子悬浮液,每个砂土管注入0.5ml,摇匀,放入盛有无水CaCl2真空干燥器内保存。
活化只需恢复常温即可。
三.纤维素的生产:
影响纤维素酶产量和活力的因素很多,除菌种外,还有培养温度、pH、水分、基质、培养时间等。
这些因素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
一,以绿色木霉(T.ViriclePers.expr)为菌种,考虑到影响产纤维素酶的五大因素对产酶量和活力的作用,则需基质粗纤维含量为40%、初始pH7.5、加水4倍、在26-31℃条件下培养45h可获得最大产酶量26mg/g和CMC 酶活力20mg/g·h,二,而里氏木霉91-3的产酶条件是该菌种以7:3的秸秆粉和麦麸,另添加4%硫酸铵、0.4%磷酸二氢钾、0.1%硫酸镁为最佳培养基,28-32℃为适宜培养温度,30℃为最佳温度,4%为最佳接种量,96h到达发酵高峰,三,以康氏木霉W-925为出发菌,经诱变后得到的Wu-932纤维素酶高产菌的最佳发酵条件。
以1:2的麦麸和稻草粉为培养基,5%的接种量,稻草粉碎平均长度3-5mm,初始pH4-5,温度在28-35℃,发酵时间72h为最佳发酵条件。
四.纤维素酶的分离纯化方法:
粗酶液的制备: 取发酵液于4 ℃,8000rpm, 离心15 分钟, 收集上清夜即为粗酶液。
测定粗酶液中纤维素酶活, 蛋白质含量。
硫酸铵沉淀和透析: 取粗酶液, 加入硫酸铵至25% 饱和度,4 ℃,10000rpm, 离心10 分钟, 分别测沉淀物和上清液中的酶活, 酶活集中于沉淀物中, 收集沉淀物溶于少量0.05 mol/ LPh6.0 磷酸缓冲液中, 透析除盐, 得到经硫酸铵沉淀的纯化酶液, 此为分子筛柱层析上样样品。
葡聚糖凝胶层析葡聚糖凝胶SephadexG-100;SephadexG-75;SephadexG-50, 充分溶胀, 抽气, 分别装柱(50cm×2.6cm), 用0.05mol/ LpH6.0 磷酸缓冲液充分平衡后上样, 选择合适的流速、检验器灵敏度,测定出现吸收峰各管的纤维素酶活及蛋白含量。
根据不同凝胶的层析图谱判定最适的一种。
2.3.4 SDS-SPGE 采用垂直板式不连续系统电泳, 分离胶浓度12%, 浓缩胶浓度4%, 用0.25%( W/ V) 考马斯亮蓝R-250 酸性乙醇水染色。
五.纤维素酶活力的测定:
1.以滤纸酶活和羧甲基纤维素钠酶活为测定指标。
FPA活力的测定:取适量稀释的酶液0.5ml加入1mlph值4.8的柠檬酸。
磷酸氢二钠缓冲液,加入滤纸条一片,在50℃酶解30min,然后进行DNS还原糖测定,最后再扣除发酵液
中的还原糖含量,再算出酶活。
CMCA活力的测定:取1%的羟甲基纤维素钠1ml作为底物,加入1ml适量稀释的纤维素酶溶液,于特定条件下反应30min后,用DNS法测定还原糖,并扣除空白试验测定值。
2.还原糖测定
采用3,5二硝基水杨酸法:DNS试剂与还原糖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3-氨基-5-硝基水杨酸,其产物在煮沸后显色,其颜色深度与还原糖的含量成线性关系,利用分光光度计测量还原糖。
3.出发菌株的筛选
将-80℃保存的里氏木霉YZ-68接种到斜面培养基上,连续传代3次,活化菌种。
将活化的菌种稀释后涂布在筛选平板上,观察菌株的生长情况,利用透明圈的大小,选取透明圈大的菌株单菌落作为诱变的出发菌株。
六.参考文献:
王菁莎;纤维素酶的制备及玉米秸秆固态发酵酒精的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6年
2012年9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