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讲义选修3-4第3讲:波的形成和传播 波的图像 (教师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波的形成和传播 波的图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理解波的图像及特性。

2.学会分析波的多解性及波的干涉和衍射。

1. 机械波的产生

(1)机械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形成机械波. (2)机械波的产生条件:必须要有波源和介质.

2. 机械波的分类

(1)横波:质点的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垂直,凸起的最高处叫波峰,凹下的最低处叫波谷. (2)纵波:质点的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在同一条直线上,质点分布最密的地方叫密部,质点分布

最疏的地方叫疏部.

3. 描述机械波的物理量

(1)波长:两个相邻的、在振动过程中对平衡位置的位移总是相等的质点间的距离叫波长.在横

波中,两个相邻波峰(或波谷)间的距离等于波长;在纵波中,两个相邻密部(或疏部)间的距离等于波长.

(2)频率:波的频率由波源决定,无论在什么介质中传播,波的频率都不变. (3)波速:单位时间内振动向外传播的距离.波速的大小由介质决定. 波速与波长和频率的关系:v f T

λ

λ==

4. 特点

(1)机械波在传播运动形式的同时,也将波源的能量传递出去.

(2)机械波的传播过程中,质点在各自平衡位置附近振动,不随波迁移.

(3)介质中各个质点的振动周期和频率与波源的振动周期和频率相同.

(4)离波源近的质点带动离波源远的质点依次振动,各质点的起振方向相同.

5. 波的现象

(1)衍射

①波绕过障碍物继续传播的现象叫做衍射.

②产生明显衍射现象的条件:障碍物或孔的尺寸比波长小或与波长相差不多.

(2)波的叠加:几列波相遇时,每列波都能够保持各自的状态继续传播而不互相干扰,只是在重叠的区域里,介质的质点同时参与这几列波引起的振动,质点的位移等于这几列波单独传播时引起的位移的矢量和.

(3)干涉

①频率相同的两列波叠加,使某些区域的振动加强,某些区域的振动减弱,并且振动加强和振

动减弱的区域相互间隔的现象.

②产生稳定的干涉现象的必要条件:两列波的频率相同.

③若两波源的振动步调一致,某点到两波源的距离之差为波长的整数倍,则该点为加强点;某

点到两波源的距离之差为半波长的奇数倍,则该点为减弱点.这里的加强和减弱指的不是位移的增大或减小,而是振幅的增大和减小,即:加强的点只是振幅大了,并非任一时刻的位移都大;减弱的点只是振幅小了,也并非任一时刻的位移都小.

(4)多普勒效应:由于波源和观察者之间的相对运动,使观察者感到频率发生变化的现象,叫做多普勒效应.如果二者相互接近,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增大;如果二者远离,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减小.

6. 波动图象

(1)表示波的传播方向上,介质中的各个质点在同一时刻相对平衡位置的位移. 简谐波的图象为正弦或余弦曲线.

(2)区分波动图象和振动图象

①波动图象描述各个质点在某一时刻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振动图象描述一个质点在各个时刻

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

②波动图象的横轴是各个质点的平衡位置,振动图象的横轴是时间轴.

③具体对比如下表:

简谐振动的振动图像机械波的波动图像图像

函数关系一个质点做简谐运动时,它的位移x随

时间t变化的关系

它在某一时刻某一直线上各个质点的位

置所形成的图线(横波)

坐标横

一个质点振动的时间各质点的平衡位置(距离)

一个质点不同时刻相对平衡位置位移

同一时刻,各质点相对各自平衡位置的位

形状正弦函数或余弦函数的图像

由图像

可直观

得到的

数据

周期T

振幅A

波长λ

振幅A

波峰及波谷的位置图像上

某一点

的意义

在某时刻(横轴坐标)做简谐运动的物

体相对平衡位置的位移(纵轴坐标)

在某时刻,距坐标原点的距离一定(横轴

坐标)的该质点的位移(纵坐标)

(3)横波的传播方向与质点振动方向的判断

①微平移法:沿波的传播方向将波的图象做一个微小平移,然后由两条波形曲线来判断. 如图

甲所示,虚线表示沿波的传播方向微平移波动图象后的图形,由图中可以看出,A质点运动方向向上,B质点运动方向向下.

②上下坡法:沿波的传播方向看,上坡的点向下振动,下坡的点向上振动,即“上坡下、下坡

上”. 如图乙所示,将波动曲线看作人行走的路径,波的传播方向看作人行走的方向,则在A点处,人正在下坡,该处质点的振动方向向上;B点处,人正在上坡,该处质点的振动方向向下.

③同侧法: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在波的图象的同一侧. 如图丙所示,在波动图象上

的A点沿水平方向作一个箭头表示波的传播方向,再在竖直方向作一个箭头表示质点振动方向,则这两个箭头总是在波动曲线的同一侧.

(4)在波的图象上各质点振动方向的规律

①质点的起振方向与波源开始振动的方向一定相同.

②处于最大位移处(波峰或波谷)的质点一定将向平衡位置运动.

③处于相邻的波峰和波谷之间的质点的振动方向一定相同;处于波峰(或波谷)两侧位移都为

正值(或都为负值)的质点的振动方向一定相反.

④对于横波在最大位移两侧,哪侧附近的质点正向最大位移运动,波就向哪侧方向运动.

7. 多解性

(1)波的时间、空间周期性

,

x n x t kT t

λ

=+=+

ΔΔ,

x n x

v

t kT t

λ+

==

+

Δ

Δ

(n k

、取自然数)

若x与λ或t与T有约束关系,则解的个数有限.

(2)波传播的双向性

(3)题中所给条件如时间t

Δ与周期T关系不确定或传播距离x

Δ与波长λ之间大小关系不确定(4)介质中质点的振动方向未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