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中俄关系的回顾与展望

合集下载

【推荐下载】21世纪初中俄关系展望--世界政治

【推荐下载】21世纪初中俄关系展望--世界政治

21世纪初中俄关系展望--世界政治中俄两国在国际事务,尤其是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处理国际事务中,对许多事关全球和地区和平、安全、稳定和发展的的问题上负有重大责任,这是一篇21世纪初中俄关系展望,接下来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俄罗斯总统普京于7月17日至19日对中国进行其担任俄罗斯总统后的首次国事访问,并与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在北京共同签署了《中俄北京宣言》和《关于反导问题的联合声明》,同时双方准备就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着手进行谈判。

期间,普京明确提到,两国关系现有的坚实基础来自俄罗斯首任总统叶利钦和江泽民主席的不懈努力。

而他这次访华的目的就是要巩固两国间业已存在的友好合作关系,制定发展两国关系的长远目标。

俄决心与中国发展全方位、多层次、高水平的关系,这不仅符合两国人民的利益,也将有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要不断努力,将两国关系提高到新水平。

1这一切都意味着普京任内的俄罗斯将在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基础上继续发展两国关系这一既定的长远目标,表现出俄罗斯在新世纪中对中俄关系政策上的连续性。

而这一系列事件也使得世人的目光再次聚焦中俄这两个因其相互关系发展变化而决定着欧亚大陆地缘政治和地域战略状况的变化,甚至带动整个国际关系的分化和改组的欧亚大陆中最大的邻邦。

人们不禁要问,中俄两国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要在21世纪继续加强两国之间的关系?中俄两国之间的伙伴关系是建立在什么样的基础之上的?中俄两国之间的关系在21世纪究竟又会怎样发展呢?本文拟从中俄两国现有关系的政治基础、两国经济发展现状和未来的发展战略以及两国在国际社会中所处的地位和各自安全环境等几个角度对21世纪中俄关系的发展作简要的分析。

 一、中俄两国具有较好的合作历史、两国关系在新世纪的发展具有牢固的政治和法律基础 1991年12月,中俄两国在原中苏友好关系的基础上正式建立了两国之间的外交关系。

随着俄罗斯总统叶利钦于1992年12月17日至19日的首次访华,中俄两国以两国元首和政府首脑签署联合声明、联合公报以及一系列重要的协议文件等条约法律形式奠定了两国关系的基础和基本准则,即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及其它公认的国际法准则处理发展两国之间的关系。

面向二十一世纪的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面向二十一世纪的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面向二十一世纪的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面向二十一世纪的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二十一世纪是世界发展的关键时期,中国和俄罗斯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将在全球格局中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

中俄两国的合作关系自建交以来,历经了多个时期的发展与变迁,不断深化和扩大。

面向未来,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将继续向着更紧密、更全面、更高水平的合作迈进。

首先,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具有宝贵的政治基础。

中国和俄罗斯都是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大国,双方在国际事务中积极协调立场,加强战略协作,为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俄两国在重大国际问题上的相互支持与配合,显示了双方的高度互信和友好关系。

同时,中俄两国拥有相近的发展理念和价值观,相互尊重对方的核心利益和主权,这为两国的合作提供了坚实的政治保障。

其次,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在经济领域拥有广泛的合作潜力。

中俄两国的经济互补性非常强,彼此之间的合作潜力巨大。

中国是世界第一大货物贸易国,而俄罗斯是全球最大陆地国家,拥有丰富的资源和广阔的市场。

双方可以在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农业、航空航天等领域深化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例如,中俄天然气管道项目、中俄石油合作、一带一路倡议和“欧亚经济联盟”对接等,都为双方创造了巨大的经济合作机会。

再次,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在安全领域合作不断加强。

面对世界局势的不确定性和威胁,中俄两国密切合作,共同维护地区和世界的和平稳定。

双方在联合国、上海合作组织、金砖国家等多边机制中频繁协作,加强在反恐、打击跨国犯罪、网络安全等领域的合作。

同时,中俄两国还加强了军事交流与合作,开展了一系列联合军演和军事技术合作,共同提升了双方的军事防御能力。

最后,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在人文领域也具有巨大的合作潜力。

两国之间的人文交流与合作不断深化,为两国民众之间的友谊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中俄两国在教育、文化、旅游、体育等领域展开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大大促进了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与友好感情。

此外,文化遗产保护、语言学习和人员往来等方面的合作也逐渐增加,进一步夯实了两国人民之间的纽带。

【推荐下载】21世纪初中俄关系展望世界

【推荐下载】21世纪初中俄关系展望世界

21世纪初中俄关系展望世界俄罗斯总统普京于7月17日至19日对中国进行其担任俄罗斯总统后的首次国事访问,并与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在北京共同签署了《中俄北京宣言》和《关于反导问题的联合声明》,以下是21世纪初中俄关系展望世界。

 同时双方准备就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着手进行谈判。

期间,普京明确提到,两国关系现有的坚实基础来自俄罗斯首任总统叶利钦和江泽民主席的不懈努力。

而他这次访华的目的就是要巩固两国间业已存在的友好合作关系,制定发展两国关系的长远目标。

俄决心与中国发展全方位、多层次、高水平的关系,这不仅符合两国人民的利益,也将有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要不断努力,将两国关系提高到新水平。

1这一切都意味着普京任内的俄罗斯将在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基础上继续发展两国关系这一既定的长远目标,表现出俄罗斯在新世纪中对中俄关系政策上的连续性。

而这一系列事件也使得世人的目光再次聚焦中俄这两个因其相互关系发展变化而决定着欧亚大陆地缘政治和地域战略状况的变化,甚至带动整个国际关系的分化和改组的欧亚大陆中最大的邻邦。

人们不禁要问,中俄两国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要在21世纪继续加强两国之间的关系?中俄两国之间的伙伴关系是建立在什么样的基础之上的?中俄两国之间的关系在21世纪究竟又会怎样发展呢?本文拟从中俄两国现有关系的政治基础、两国经济发展现状和未来的发展战略以及两国在国际社会中所处的地位和各自安全环境等几个角度对21世纪中俄关系的发展作简要的分析。

 1991年12月,中俄两国在原中苏友好关系的基础上正式建立了两国之间的外交关系。

随着俄罗斯总统叶利钦于1992年12月17日至19日的首次访华,中俄两国以两国元首和政府首脑签署联合声明、联合公报以及一系列重要的协议文件等条约法律形式奠定了两国关系的基础和基本准则,即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及其它公认的国际法准则处理发展两国之间的关系。

如在江泽民主席与叶利钦总统共同签署的《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相互关系基础的声明》中明确指出的:中俄相互视为友好国家。

中俄关系回顾与启示

中俄关系回顾与启示

中俄关系回顾与启示第一篇:中俄关系回顾与启示当代中俄关系回顾与启示论文摘要:我国与俄罗斯远东及西伯利亚地区毗邻,随着中俄关系的逐级深化、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内容的不断丰富,加强中俄毗邻地区的经济合作在两国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尤其是俄罗斯远东及西伯利亚地区在中国国际战略中更具有重要意义。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俄两国不仅不断深化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进行政治合作,而且经贸合作和人文合作也空前高涨。

2006年在中国举办俄罗斯年活动和2007年在俄罗斯举办中国年活动就是两国战略伙伴与合作关系发展的合乎规律的延续。

在我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俄罗斯经济发展重心东移这样的战略背景下,中俄毗邻地区的经济合作在两国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尤其是俄罗斯远东与西伯利亚地区在中国国际战略中更具有重要意义。

一、从地缘政治角度分析俄罗斯地跨欧亚大陆,其政治、经济中心位于欧洲部分。

在欧洲,北约东扩极大地挤压了俄罗斯的战略空间,给俄罗斯国家安全带来潜在威胁。

目前,北约已将边境推进到俄罗斯家门口,与立陶宛和波兰相邻的俄罗斯加里宁格勒州的土地已经被北约彻底包围。

俄美关系由于伊拉克战争和北约东扩而出现倒退,目前处于一种非敌非友、既竞争又合作、既矛盾又协调的状态。

从长期看,美国认为俄罗斯经济的复苏将导致其重新崛起,会危及美国的全球利益,美国很可能对俄罗斯实行遏制政策,俄美关系同样不容乐观。

作为俄罗斯战略依靠的独联体离心倾向日益明显。

1999年3月,格鲁吉亚、阿塞拜疆、乌兹别克斯坦三国退出独联体安全体系。

在亚洲,美日不断强化军事同盟,并积极研发战区导弹防御系统,对俄远东及西伯利亚地区的安全构成了潜在的威胁。

中国是一个陆地海洋性国家,与很多国家陆地或海洋连接,是相邻强国最多的国家,地缘关系十分复杂。

东边,钓鱼岛的归属问题悬而未决,日本不断强化美日安保体系,扩大美日同盟的职能与范围,并积极研发战区导弹防御系统,对中国的安全构成威胁;东南边,南海诸岛的归属问题仍未解决,东盟在发展同中国关系的同时,不断加强同美国的双边和多边合作来牵制中国;南边,与印度的关系虽然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是,双方在边界问题上仍然没有达成协议,相互间的不信任根深蒂固。

简析中俄关系制度化发展的前景

简析中俄关系制度化发展的前景

简析中俄关系制度化发展的前景中俄关系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这两个国家在国际事务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随着世界格局的变化,中俄两国的关系也不断发展和变化。

近年来,中俄关系的制度化发展备受关注。

那么,中俄关系制度化发展的前景如何呢?本文将从历史背景、现状和未来展望三个方面对中俄关系制度化发展的前景进行简析。

我们来看一下中俄关系的历史背景。

中俄两国一直以来都是友好邻邦,两国之间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统。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由于两国在意识形态上的分歧,中俄关系一度陷入低谷。

随着冷战的结束和国际形势的变化,中俄两国的关系逐渐得到改善。

1991年,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成为独立国家。

中俄两国在此后逐渐建立了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两国关系取得长足发展。

如今,中俄两国在政治、经济、安全、文化等各个领域都有着密切的合作关系。

我们来分析一下中俄关系的现状。

当前,中俄两国的关系处于历史最好时期。

两国领导人经常举行会晤,高层交往频繁,政治互信不断加强。

在国际事务中,中俄两国密切合作,共同维护国际和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两国在安全、军事、反恐、打击跨国犯罪等领域都有着密切合作。

中俄两国在经济领域也有着紧密合作。

两国在能源、贸易、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有着深入合作。

中俄两国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也保持着密切协调。

中俄两国的关系已经成为世界上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

让我们展望一下中俄关系的制度化发展前景。

在未来,中俄关系将继续保持稳定、健康、持续发展的态势。

一方面,中俄两国在政治上互相支持,不断加强战略互信。

中俄两国在经济上的合作潜力巨大。

中俄两国拥有丰富的资源、巨大的市场和盛大的人口,在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等领域都有着广阔的合作空间。

中俄两国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也将继续保持密切协调。

中俄两国在维护国际和地区的和平与稳定、推动多边主义、维护自由贸易等方面有着共同利益和立场。

中俄两国在未来的合作空间广阔,前景十分光明。

中俄关系的制度化发展具有良好的前景。

试析中俄关系的现状和前景

试析中俄关系的现状和前景

中俄两国自1996 年4 月建立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以来已经走过了13 年的历程,在这13 年里,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不断发展与深化,中俄双方在涉及各自国家主权、领土完整等重大问题上相互支持,政治互信程度不断提高,在经贸、投资、能源、科技、人文等领域的合作不断扩大,在重大国际问题上中俄之间的沟通与协调不断加强。

展望中俄关系未来的发展前景,可以说形势一片大好。

在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进入发展的第二个十年之际,对其进行研究和探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历史轨迹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构想最早来自俄罗斯方面。

1996 年4 月24 至26 日,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4 月23 日,在启程访华途中,叶利钦对事先准备好的《中俄联合声明》作了重要修改,把原有的“发展长期稳定的睦邻友好、互利合作和面向21 世纪的建设性伙伴关系”修改为“发展平等与信任和面向21 世纪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这一提法得到中国的赞成并在随后发表的《中俄联合声明》中被正式确定下来。

为了使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具有实质性内容,中俄双方还一致同意建立两国元首会晤机制,设立北京--莫斯科热线,就重大问题随时磋商,成立总理委员会,建立双方外交部长随时会晤机制等等,这使得中俄关系进一步制度化。

在以后的几年里,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稳步发展,不断深入。

1997 年4 月23 日,江泽民主席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双方签署了《中俄关于世界多极化和建立国际新秩序的联合声明》,这一文件使中俄业已形成的平等信任的、面向21 世纪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发展途径更加具体化,双方将本着“伙伴关系的精神”共同致力于促进多极世界的发展和建立国际新秩序。

1998 年,中俄两国又签署了关于《世纪之交的中俄关系》的联合声明,就世界的多极化、世界文明的多元性、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联合国以及冷战后的大国关系等问题阐述了双方共同的观点和立场,进一步深化了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中俄(苏)关系

中俄(苏)关系

• 俄罗斯是我先进武器的主要来源地:我国比较先进的飞机、 军舰以及防空导弹都与俄罗斯有着比较大的联系; • 双方成功举行“和平使命-2005”中俄联合军事演习,以 及2007年8月举行“和平使命-2007”的反恐军演,表明 两国在军事领域的关系也达到了很高水平 。
C--30MK歼击 机,956A导弹 驱逐舰目前正 在洽购956E预 警机
中俄关系始终是国际关系中举足轻重的 组成部分,其走向直接对亚太局势乃至世界 格局产生着重量级的影响。 中俄关系进入到真正平等和健康的时期。 中俄业已形成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堪称当 前新型大国关系的典范。
两国导弹专家小组合 作帮助中国发展分导 技术、远程精确巡航 导弹
温家宝与普京会见中俄企业家
二、中俄关系的现状分析
当前的 中俄关系是 历史上最好 的时期,处 于最重要的 历史阶段。
(一)中俄构建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基础 1.两国所处的国际境遇相似 2.两国持有的国际政治理念趋同 3.两国拥有的各种资源互补 4.两国积淀的传统友谊深厚 5.两国高层的重视和推动
三、中俄关系的前景展望
尽管中俄关系现阶段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 头,但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其进程并不 是一帆风顺,其前景也决不能盲目乐观, 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科学地分析和正确 地把握,调动各方面的积极要素,推动中 俄关系长久稳定的在积极轨道上良好运行。
(一)深化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现实分析
1.中俄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949年前几百年的中俄关系的启示:
弱国无外交、落后要挨打。
(二)新中国成立后的中苏关系
1、中苏结盟的美好时光(1949-1963) 2、中苏由朋友到敌人(1963-1982) 3、中苏9-1963)
共产主义— —共同的信

人类命运共同体视野下的中俄关系展望

人类命运共同体视野下的中俄关系展望

人类命运共同体视野下的中俄关系展望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和国际格局的变化,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两个邻国,中俄关系的发展对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意义。

中俄两国在政治、经济、安全、文化等领域拥有广泛共同利益,加强双边合作,扩大互利共赢的领域,对于促进地区和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人类命运共同体视野下,展望中俄关系的发展前景,将有助于深化两国之间的合作,推动世界的进步与发展。

在政治领域,中国和俄罗斯作为联合国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积极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

中俄两国在国际事务中保持密切协调与合作,共同应对一系列全球性挑战,如恐怖主义、气候变化等。

在维护国际公平正义、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进程中,中俄两国携手合作,将会更好地维护发展中国家的合法权益,推动国际秩序的公正合理,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

在经济领域,中俄两国间的合作关系持续深化。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和“欧亚经济联盟”对接合作的展开,中俄双方在基础设施建设、能源资源开发、高技术产业等领域的合作愈发密切。

双方贸易额逐渐增长,人文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为两国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和活力。

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视野下,中俄两国有望进一步加强战略互信,共同应对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的挑战,促进自由贸易、多边贸易体制的建设,实现互利共赢的跨国合作。

在安全领域,中俄两国在国际反恐、维护地区和平与安全方面有着诸多共同利益。

面对来自恐怖主义、极端主义等跨国威胁,中俄两国加强反恐合作,共同维护地区和平稳定。

在网络安全、国际防扩散、国际安全治理等领域,两国也展开了广泛有效的合作。

未来,随着国际安全环境的变化,中俄两国还将深化在军事领域的合作,共同维护其国家利益,维护地区和世界的和平稳定。

在文化教育领域,中俄两国也有着密切的合作。

两国在语言教学、人文交流、文化产业等领域不断取得新的成果,并为两国友好关系和民心相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中俄关系回顾与展望

中俄关系回顾与展望

中俄关系回顾与展望中国的北方邻居俄罗斯,在今年来,不断的与中国进行合作与交流,总的来讲中俄关系还是比较不错的。

但是事实上是如表面所看的那样吗?曾经新中国刚成立的那段时间,苏联也同样与中国积极合作交流过,并且还是同新中国最早建立外交关系并承认新中国的国家之一。

然而,苏联后来却因为急剧膨胀的世界领导者的野心,而与新中国由盟友直接变为敌对国家。

并且还发生了珍宝岛事件,随后并在中国边境陈兵百万。

可能当年谁也不会相信同为社会主义阵营的中苏会直接兵锋相对,由此可见我们对于我们北方的邻居是不可掉以轻心的。

关于中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一,中俄文化的差异。

俄罗斯国土的四分之三虽然在北亚地区但是严格意义上来说,它却是个欧洲国家,因此在文化结构及民族心理上存在巨大差异。

这也是阻碍,中俄交流的巨大障碍。

二,俄罗斯是一个具有极强侵略性和扩张性的国家,历史上的俄罗斯一开始仅仅只是一个小小的莫斯科大公国,但是经过了几代君主不断领土扩张和对外征战,从而变成了世界上领土最大的国家。

因而,它的存在对于周边的所有邻国来说,都是一个恐怖的存在。

尤其是“北极熊”拥有着世界第二的军事力量与世界第一战略导弹军力和陆军实力。

三,历史上的积怨。

历史上俄罗斯曾在沙俄时代侵吞过中国的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并在二战时期主导了外蒙古从中国分离。

并且在历史上同中国发生过多次战争。

而如今随着中国的崛起,俄罗斯普通的民众都视中国为最大的威胁。

但现阶段看来中俄必须维持着这种良好的关系,不论是为应对美国的围堵,还是为了各自的经济发展。

未来两国关系将走向何方?中俄贸易互补性决定了中俄贸易发展的巨大潜力。

一个国家或地区与我国贸易关系的紧密程度可以用贸易互补性指数来衡量。

于津平认为贸易互补性指数越大,则两国出口产品与进口产品之间的吻合度越大,两国之间的贸易互补性越强。

通过考察我国与俄罗斯的贸易互补性能够看出两国贸易的增长潜力。

杨希燕和王笛的研究得出,中国和俄罗斯经济的互补性大于竞争性。

中俄关系的发展及面临的限制性因素

中俄关系的发展及面临的限制性因素

中俄关系的发展及面临的限制性因素中俄两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邻国,两国之间的发展关系一直备受国际社会的关注。

中俄关系的发展涉及到国际政治、经济、安全等多个领域,在不同历史时期中俄关系也经历了许多变化和挑战。

本文将从中俄关系的历史发展、现阶段的合作与挑战以及面临的限制性因素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中俄关系的历史发展中俄两国的交往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的古代丝绸之路和使者往来。

然而近代以来,中俄关系经历了不少曲折。

20世纪初,中俄两国都经历了国内政治剧变,随后苏联成立,中国也经历了辛亥革命和抗日战争。

中苏两国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在政治、军事、经济、外交等领域展开了广泛的合作,建立了全面的友好合作关系。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中苏两国之间也出现了种种分歧和矛盾,特别是在1970年代后期至80年代初期,两国关系出现严重紧张,最终在1989年度苏联政府宣布“退出中国边界5000公里”后,两国关系几近冰点。

1991年,苏联解体,成为独立的俄罗斯联邦。

中国和俄罗斯在这一历史节点开始重新审视彼此的关系,冲淡前期的矛盾,积极开展友好交流与合作。

双方签署了《关于中俄友好与合作条约》,为两国关系的正常化奠定了基础。

此后,中俄两国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等各领域的合作日益加深,成为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支撑。

二、现阶段的合作与挑战目前,中俄关系在政治、经济、安全等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

在政治领域,中俄两国高层频繁交往,坚定支持彼此在国际事务中的正当利益。

在经济领域,中俄两国是彼此最大的贸易伙伴之一,双边贸易额逐年攀升。

在能源合作方面,中俄能源合作不断深化,双方共同打造了一系列大型能源项目。

在国际事务中,中俄两国一贯协调配合,共同维护国际和地区和平与安全,依法维护国际公平正义。

中俄关系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受国际形势的影响,中俄关系受到了西方国家的一定压力。

在政治、经济等领域,西方国家对中俄合作进行干涉和遏制,一些国家在安全领域进行对华或对俄打压,使得中俄关系面临不小的困难。

中俄关系的历史、现状与未来

中俄关系的历史、现状与未来

中俄关系的历史、现状与未来中俄两国作为邻国,自古以来就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和紧密的文化联系。

在双方历史上,曾经有过几次冲突和战争。

但经过长期的发展初步确立了中俄关系的战略互信,成为全球范围内一种新型的协作伙伴关系。

中俄关系的历史自1950年代起,中苏两国开始用“社会主义阵营”的概念来形容彼此的特殊合作关系。

在1960年代初期,中苏两国不同的政治方向导致了中苏分裂,苏联突然宣布中苏合同失效,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苏联解体之前。

接着,俄罗斯政府继承了苏联的大部分遗产和军事基础设施,俄罗斯也逐步成为继美国之后世界上第二大超级大国。

20世纪90年代后期,中俄两国在中央亚洲地区开展了广泛的经济合作,也开始了在重大国际事务上协作。

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俄两国利用双边机制加强经济贸易合作。

一个能源大国和一个工业大国开始协作,促进了两国经济的繁荣和布局。

中俄关系的现状当前,中俄关系处于一个历史性的时刻。

自2014年下半年以来,西方国家通过其媒体和政治影响在东欧和乌克兰问题上有意地孤立俄罗斯。

这使得中俄两国在这一领域上加强了合作。

此外,在贸易、基础设施建设和投资等领域中,两国也拓宽了协作范围,不断增强了双方间的互信和互利。

在国际事务中,中俄两国不断加强战略协作,以共同应对国际形势的挑战。

例如,中俄两国联合制定了与伊朗核问题有关的联合政策措施,共同反对美国的单边制裁。

在叙利亚战争期间,中俄两国也对联合打击国际恐怖主义的行动进行了大规模合作。

中俄两国创设的金砖国家合作机制和上海合作组织也深入影响了世界部分地区的经济发展。

中俄关系未来的展望中俄作为邻国和大国,在经济、政治和文化方面都有众多的共同点和协调点。

中俄关系未来的展望,要在这些共同点的基础上,努力深化两国之间的战略协作,推进全面战略协同发展。

首先,两国应在地缘利益上实现互相支持。

作为互相依存的大国,应携手共同应对安全和体制性危机。

其次,在重大国际议题与议程问题上加强合作,牵头解决能源、环境、贸易、金融、医药卫生等共同领域发展中的问题等等。

人教版2023年中俄关系的历史演变

人教版2023年中俄关系的历史演变

人教版2023年中俄关系的历史演变中俄两国的历史渊源源远流长,经历了许多波折和演变,至2023年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本文将回顾并分析人教版2023年中俄关系的历史演变,展示两国友好合作的成功经验和未来合作的潜力。

一、起源和初期交往中俄两国的关系可以追溯到数百年前的贸易交流。

早在清朝时期,中国和俄罗斯帝国之间就有了一定的边境贸易和文化交流。

然而,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两国之间出现了一系列冲突和矛盾,最著名的是中俄边界争端。

二、冷战时期的紧张关系在二战之后,中俄关系进入了一个漫长而紧张的时期,即冷战时期。

苏联成为社会主义阵营的领导者,而中国则成为了另一个主要的社会主义国家。

然而,在冷战初期,中苏关系相对友好,两国互相提供支持并共同对抗西方资本主义国家。

然而,由于意识形态的差异和地缘政治上的竞争,中苏关系逐渐紧张起来。

1960年代中期,中苏两国开始发生分歧,尤其是在对待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反对美国的立场上。

最终,中苏交恶,两国关系几乎陷入冷战状态。

三、中国改革开放和中俄友好关系的重建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为中俄关系的改善和发展创造了机遇。

上世纪80年代,中国开始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为实现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新动力。

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为中俄两国重新建立友好关系创造了机遇。

1989年,中国和苏联(后来的俄罗斯)领导人进行了重要的高层互访,为两国之间的和解和合作打下了基础。

此后,中国和俄罗斯签署了一系列的合作协议,包括经贸、文化和科技等领域。

四、21世纪的合作共赢21世纪以来,中俄关系进一步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两国之间的政治互信不断加深,双边经济合作稳步增长,文化和人文交流更加密切。

在经济领域,中俄两国成为了重要的贸易伙伴。

两国围绕能源、基础设施建设、高科技等领域开展了广泛的合作项目。

此外,中俄两国还加强了在国际事务中的协调和合作,共同维护了多边主义和国际秩序的稳定。

五、未来的展望展望未来,中俄两国的合作潜力巨大。

中俄关系的历史演变与发展趋势

中俄关系的历史演变与发展趋势

中俄关系的历史演变与发展趋势中俄关系的历史演变与发展趋势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话题,可以从以下几个阶段来概括:1. 历史演变:早期历史(20世纪初):中俄关系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当时两国在国际政治舞台上采取了相似的立场,因为它们都是列强的受害者。

俄国帮助中国抵抗外国干涉,如俄日战争后的辛丑条约。

冷战时期(20世纪中期):中苏关系在冷战时期开始紧张,两国之间的冲突升级,包括中苏边界冲突。

中美关系的改善也对中俄关系产生了影响。

改革开放(20世纪80年代):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开始,中苏关系得以改善,双方在许多领域展开合作。

苏联解体后,中俄关系进一步改善,两国建立了全面的战略伙伴关系。

21世纪:21世纪初期,中俄关系进一步发展,两国签署了一系列合作协议,包括边界问题的解决。

中国和俄罗斯合作在多个领域,包括能源、军事、经济等。

两国的领导人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建立了稳固的政治关系。

2. 发展趋势:政治合作:中俄关系的政治合作在继续加强,两国领导人进行了频繁的高层互访,加强了双边合作和协调在国际事务中的立场。

他们也共同捍卫了多边主义和国际法。

经济合作:中俄经济合作逐渐扩大,尤其是在能源领域。

俄罗斯向中国提供天然气和石油,而中国成为俄罗斯的主要贸易伙伴之一。

两国还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展开基础设施和贸易合作。

军事合作:中国和俄罗斯在军事领域合作密切,包括军事技术和联合军演。

他们进行了多次联合军事演习,展示了军事合作的力量。

多边合作:中俄两国在联合国和其他国际组织中加强了合作,共同捍卫国际秩序和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

他们也在国际和地区问题上协调立场,如叙利亚、伊朗和朝鲜等问题。

总的来说,中俄关系在历史上经历了多次波折,但近年来得到了显著改善和加强。

两国的合作涵盖了政治、经济、军事和多边领域,预计未来会继续深化,因为双方对维护稳定和发展的共同利益依然存在。

然而,也需要注意,国际政治环境的变化和其他因素可能会影响中俄关系的发展趋势。

中俄关系的现状与发展前景.doc

中俄关系的现状与发展前景.doc

中俄关系的现状与发展前景一、中俄关系目前处于历史发展最好时期自中俄建立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以来,两国形成全方位、多层次、高质量的合作格局,成果丰硕,势头喜人。

可以说,我们两国关系步入全面、快速、深入发展轨道,其重要性、特殊性和成熟性更加凸显。

(二)两国彻底解决了历史遗留的边界问题中俄边界成为两国人民和平、友好、合作的纽带。

考虑到中俄关系史中边界问题的极端复杂性和敏感性,两国最终能够本着和平友好、互谅互让的精神完全彻底地解决边界问题确实是来之不易。

这为中俄关系发展扫除了一个最大的障碍。

(三)两国在涉及对方核心利益的问题上相互支持 (四)两国开展了广泛深入的军事合作(五)两国经济合作稳步上升,经济合作长期滞后的局面逐渐有所改观,中俄关系的物质基础开始增强近年来,两国相互投资也逐步扩大。

2009年,中国对俄直接投资超过2008年的3倍,俄对华投资新增项目超过2008年一倍以上。

双方签署了政府间投资保护协定。

至今为止,共举行了五届中俄投资促进会议。

达成的一系列投资项目已开始运作,涉及资源开发、木材深加工、基础设施建设、生产组装、农业综合开发、商贸、物流等多个领域。

(六)边境和地方合作日益成为两国合作的新增长点(七)两国民间交往和合作空前活跃 (八)两国在国际和地区问题上的合作卓有成效作为对世界和平与发展负有重要责任的两个大国,中俄两国始终把加强在国际和地区问题上的协作作为一个主要的合作领域。

为了进一步推动中俄友好合作,提升两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水平,继成功举办“国家年”活动后,两国元首宣布在2009年和2010年启动两国“语言年”活动,在两国掀起学习对方语言、文化的新高潮。

二、中俄发展友好合作关系,特别是建立和发展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不仅对中俄两国,而且对本地区和整个世界都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 (一)中俄开展战略协作给两国和两国人民带来难以估量的现实和长远利益 (二)中俄战略协作促进了本地区和平、稳定与发展(三)中俄战略协作成为当今世界重要的和平与稳定因素三、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现进入了一个关键的发展阶段,也面临着一些问题,但总体上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潜力巨大,前景光明(一)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进入了深化、细化合作的关键阶段(二)中俄两国同时快速发展使两国战略协作面临新的形势(三)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发展仍然是不均衡的,突出表现在经济合作仍然远远滞四、关于今年中俄发展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几点思考,我想谈几条宏观和原则性思路 (一)始终把增进政治互信放在发展中俄关系的首要位置,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增进双方的政治互信 (三)下大力气把经济合作尽快搞上去 (四)全面加强在国际和地区问题上的协作最后我想说的是,中国对目前中俄关系的发展感到满意,对进一步发展中俄关系的意愿十分真诚,没有任何保留。

中俄关系的回顾与展望

中俄关系的回顾与展望

《势与政策教育》业论文中俄关系的回顾与展望院系:能源与动力工程班级:热动104姓名:刘鹏学号:1002050422中俄关系62年,按其性质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

对这四个阶段的中俄关系应该怎么看,从中应吸取哪些经验、教训,对这些问题的正确回答对于避免重犯历史错误是有益的。

中俄建交62年来,两国关系的发展可分为以下四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是结盟时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第二天,苏联就了承认了新中国,接着,中苏两国在1950年2月14日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正式结盟。

这一时期,中苏友好合作关系全面发展。

在政治和军事上,中苏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应对面临的外部威胁。

在经济、科技、教育、文化上,苏联向中国提供了巨大的援助。

苏联帮助中国建设了156个大型工业项目,奠定了中国工业化的基础,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第二阶段是对抗时期。

上世纪50年代末,中苏意识形态的分歧和国家间的矛盾开始显露。

由于领导人的个性特点和个人意志等原因,这些分歧和矛盾不仅未能弥合,相反不断加深,最终导致同盟关系的破裂,两国走上了对抗的道路。

这一时期,两国在政治上隔绝,在军事上对立。

苏联在中苏边界加强军事部署,陈兵百万,部署的导弹占苏联全部导弹的1/3,总共耗资达2000多亿美元。

中国也加强了边境防御,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两国经济、科技、教育、文化合作中断,贸易额急剧下降。

中苏对抗损害了两国人民间的传统友谊,影响了两国经济的发展,造成了极为严重的消极后果。

第三阶段是关系正常化时期。

到了上世纪70年代末,尤其是80年代初,国际形势和中苏两国国内的情况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两国都有改变彼此隔绝、对抗的不正常状况的愿望。

两国在相互传递了希望改善关系的信息并进行了多轮磋商后,关系逐步恢复,贸易开始回升。

在双方共同努力下,两国关系中的“三大障碍”得到解决。

1989年5月,邓小平和戈尔巴乔夫在北京举行了“结束过去,开辟未来”的历史性会晤,实现了两国关系的正常化,两国关系重新回到正常的轨道。

中俄关系前景展望

中俄关系前景展望

中俄关系展望[内容提要]自苏联解体,冷战结束后,中俄之间扩大了经济合作,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不断深化,各领域的合作全面展开并取得了丰硕成果,而且他们对许多全球和地区问题上奉行的政策也具有很大相似性。

尽管中俄对于一系列重大问题的解决方式在很大程度却仍不协调,时有冲突,不过,中俄两国友好合作的趋势不会改变,有较好的合作历史和政治基础,21世纪的中俄关系将继续健康发展,将中俄友好合作关系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

[关键词]中俄关系;战略协作;时有冲突;友好合作;健康发展全球金融危机以及其他各种危机的考验,紧密团结了两国战略伙伴关系,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俄罗斯的协作,俄罗斯也长期需要中国,在机遇与挑战面前两国为维护世界和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首先,中俄两国的发展具有较好的合作历史和牢固的政治基础,一定程度上预示了两国的友好合作前景。

中俄“世代友好、永不为敌”理念已渐入两国民心。

巩固和发展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已成为各自主流社会的强烈愿望。

中国视俄为全方位战略协作伙伴,俄也将中国作为最亲密的伙伴相待。

两国睦邻友好、深化各领域合作是双方共同的战略选择,也是两国历届领导人的高度共识,更是两国的民意所在。

其次,中俄两国作为两大邻邦,为促进各自的经济发展,共同维护两国国际地位以及两国面临的共同挑战需要两国加强合作与交流,决定了两国友好合作前景。

第一,相似的外部环境要求两国长期战略借重,美国及北约仍将中俄视为潜在威胁和挑战,两国都面临西方不断施压的外部环境。

在美国等西方势力继续推行遏制中俄的冷战思维战略环境下,中俄唯有密切配合、相互借重,才能最大限度地维护各自的利益。

中俄两国在国际事务,尤其是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处理国际事务中,对许多事关全球和地区和平、安全、稳定和发展的的问题上负有重大责任,同时面临类似挑战;中俄两国都面临着美国等西方国家推行遏止战略的巨大压力,都反对美国建立单极世界的企图,都主张建立多极世界。

与此同时,两国在地区和边境问题上都面临着打击民族分裂主义分子、国际恐怖主义分子、极端宗教主义分子以及跨国犯罪的要求。

中俄关系

中俄关系

2、国徽


红色盾面上有一只金色的双 头鹰,鹰头上是彼得大帝的 三顶皇冠,鹰爪抓着象征皇 权的权杖和金球。 鹰胸前是一个小盾形,上面 是一名骑士和一匹白马,代 表首都莫斯科。详细为:骑 士面向右侧,穿着银色盔甲, 披着淡蓝色的披风,手里握 着锋利的金色长矛刺向一只 黑色的蛇状怪物。它是于 1781年在"乔治十字勋章"里 关于蛇魔的传说的基础上建 立的。
三次结盟 :1896年、1945年、
1950年
1896 年《中俄密约》:即俄国 与清政府订立的秘密条约,1896年 6 月 3 日 ( 光绪二十二年四月二十二 日 ) 沙俄利用中国在中日甲午战争 中战败的困境﹐藉口“共同防御” 日本﹐诱迫清政府派遣特使李鸿章 与俄国外交大臣罗拔诺夫﹑财政大 臣维特在莫斯科签订《御敌互相援 助条约》。又称《防御同盟条约》。 一般称为《中俄密约》。
形势与政策之
中俄关系的回顾与展望
中俄关系始终是国际关系中举足轻重的组 成部分,其走向直接对亚太局势乃至世界格局 产生着重量级的影响。 中俄关系进入到真正平等和健康的时期。 中俄业已形成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堪称当 前新型大国关系的典范。
主要内容: 一、中俄关系的历史演进 二、中俄关系的现状分析 三、中俄关系的前景展望

1950年《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中 华人民共和国与苏联于1950年2月14日签定的 条约,同年4月11日起生效,有效期为30年。 这个条约是以1945年8月中华民国政府代表王 世杰和苏联政府在莫斯科签订的《中苏友好同 盟条约》为基础草拟的。条约由中华人民共和 国总理兼外长周恩来和苏联外长安德烈· 维辛 斯基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宫签署。60年代起,中 苏两国关系恶化,该条约名存实亡。期满后没 有再延长。

中俄关系的发展及面临的限制性因素

中俄关系的发展及面临的限制性因素

中俄关系的发展及面临的限制性因素【摘要】中俄关系自建交以来经历了起伏,但始终保持着坚定不移的合作关系。

双方在政治、经济、安全等领域展开广泛合作,为两国和地区的发展带来了积极影响。

在发展的过程中,中俄关系也面临诸多限制性因素,如历史遗留问题、地缘政治压力、外部干预等。

这些因素可能会影响双方的合作和发展。

尽管如此,中俄关系仍然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双方可以通过不断加强政治互信、深化经济合作等措施,扩大合作领域,实现互利共赢。

未来,中俄关系有望在多边事务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为维护国际和地区稳定与安全作出积极贡献。

中俄关系的前景值得期待,其战略意义和建设性合作将进一步推动两国关系向着更加稳定和成熟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关键词:中俄关系、发展历程、合作领域、限制性因素、未来发展方向、影响、前景、战略意义、建设性合作。

1. 引言1.1 中俄关系的重要性中俄关系的重要性体现在两国地缘政治地位的重要性和双边合作潜力的重要性。

中俄两国地理位置优越,占据着亚洲大陆的中心和东北部,对世界政治格局和地缘战略影响重大。

中俄两国拥有庞大的陆地边界,稳定的国际地缘政治地位是中俄关系稳定发展的基础。

中俄两国经济实力雄厚,经济互补性强,双边合作潜力巨大。

中俄两国在能源、军工、高科技等领域具有较强的合作基础,双方经济合作有利于提升双方国际竞争力及实现共同繁荣。

中俄关系的重要性在于其不仅对双方国家利益具有重要意义,更对世界和平与发展具有深远影响,是21世纪全球战略格局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1.2 中俄关系的历史背景中俄关系的历史背景可以追溯到数百年前。

自17世纪以来,中俄两国就陆续发展了各种形式的关系,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

在19世纪,中俄两国签订了一系列条约,其中最为重要的是1858年的《北京条约》和1860年的《北京公约》,这些条约确立了两国的边界,并为后来的合作打下了基础。

20世纪初,中俄两国先后经历了革命和战争,虽然在某些时期存在分歧和摩擦,但也有过一些合作与联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世纪中俄关系的回顾与展望——“中俄关系:历史、现状与未来”国际会议综述许华在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建立10周年之际,为配合中俄关系史上的创举——“俄罗斯国家年”的活动,加强中俄两国学者的交流与合作,中国社会科学院与俄罗斯科学院于2006年6月19~20日在中国北京共同举办了“中俄社会科学论坛”。

论坛由“中俄关系:历史、现状与未来”国际会议和“全球化与中俄经济”国际会议两部分组成。

该活动为“俄罗斯年”的国家级项目之一。

“中俄关系:历史、现状与未来”国际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和世界历史研究所共同承办。

来自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欧亚社会发展研究所、复旦大学、辽宁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世界历史研究所、当代中国研究所、世界政治与经济研究所等单位的领导和学者以及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东方研究所、经济研究所和俄罗斯人文基金会等机构的知名汉学家及其他专家共60余人出席了此次会议。

此次活动旨在发挥中国社会科学院和俄罗斯科学院的学术特色和优势,给中俄两国研究历史和国际关系问题的学者提供一个相聚一堂的机会。

会议共分3个研讨单元,议题分别为:中国和俄罗斯历史;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中俄地区合作。

一发展中俄关系的重要意义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慎明在会议的主旨发言中指出,国际和地区形势正在经历复杂而深刻的变化。

世界上唯一超级大国推行单边主义政策受挫之后并没有出现本质性的改变,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有新的发展,地区争端和冲突不断升级,传统安全问题依然存在,恐怖主义、环境污染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更加突出。

当前的国际形势和地区形势为中俄关系的深入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使中俄两国维护国际和平,利用外交手段解决国际争端的战略协作面临新的考验。

同时,中俄战略协作也迎来了新的历史机遇:世界和平力量在增长,国家关系民主化的呼声越来越高。

近年来,中俄两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不仅有力地促进了国际社会的政治经济多极化趋势,增强了中俄两国影响国际和地区形势的外交运筹能力,而且也为两国多领域合作提供了更大的空间与潜力。

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李静杰研究员认为,中俄两国面临相同的历史任务。

这就是,在今后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集中于国内的改革和发展。

对俄罗斯来说,就是要实现强国富民的战略目标;对中国来说,就是首先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然后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战略目标。

这样,两国的外交面临的中心任务都要为保证国内的改革和发展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首先是和平与稳定的周边环境。

中俄是毗邻而居的核大国,彼此如果不能建立睦邻友好关系,就不可能实现自己的外交任务。

如果俄罗斯不同中国建立良好的关系,就不可能在自己的周边形成“睦邻地带”。

进入新世纪,中国为了抓住有利于国内发展的历史机遇,制定了“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首要,发展中国家是基础,多边是舞台”的外交战略。

俄罗斯既是大国,又是中国的邻国,在中国的对外政策中处于“关键”和“首要”的地位。

所以,中俄都把发展两国关系作为“外交政策的战略优先方向”,都把对方作为“重要的战略协作伙伴”。

俄罗斯通过同中国建立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实现了东部和东南部的稳定。

中国通过同俄罗斯建立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以及通过建立和发展上海合作组织,使其战略屏障向北和向西延长数千公里。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马振岗认为,中国和俄罗斯是横跨欧亚大陆的两个地域辽阔大国,也是两个毗邻而居的全球性大国。

无论从国际力量平衡还是从地缘政治来看,中俄关系的意义都超出双边关系的范畴,而对整个世界战略格局变化具有重大影响。

二中俄关系发展历程的回顾与总结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Ю.М.戈列诺维奇教授认为,苏中关系之后的中俄关系是一种新型的国家关系,是中俄两国400年交往历史的继续,也是两国人民关系发展史上的新阶段。

Ю.М.戈列诺维奇认为,两国关系的历史教训在于:为了保障本民族的生存和发展,两国有必要联合起来,这是两国关系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各自国家所面临的危险不是来自对方,而是来自外部或来自各自国家内部;历史证明,意识形态和政治(党际)联系在两国关系中是不可避免的,在某些时代是必需的,它能够促进各自国家内部重大事务的解决,也有助于两国在国际舞台上维护各自利益;随着时代的发展,从目前的形势来看,意识形态和党际交往从国家关系中分离出来是正确的,只有这样才能保持两国关系的稳定性。

总之,两国应保持永久和平,相互尊重各自独立性,在相互平等的基础上,构筑国家关系。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所长于沛认为,中俄关系堪称不同文化、不同文明之间密切交流和友好相处的典范。

中国和俄罗斯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都渴望了解对方,让对方更多的了解自己。

中俄两国社会发展的文化选择,拥有“和平与发展”的时代特征。

俄罗斯科学院东方学研究所的А.А.鲍克夏宁在《大清一统志》的基础上追溯了俄罗斯与中国交往的发端;俄罗斯科学院东方学研究所圣彼得堡分所所长И.Ф.波波娃介绍了该所馆藏的珍贵的中国资料,其中的《敦煌特藏》和《黑水城遗书》尤为学者关注;俄罗斯科学院通讯院士Б.Л.利弗京介绍了俄罗斯研究中国文学和俄罗斯的汉学教育的情况。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的黄立以中国国家图书馆基藏书籍为基础,介绍了20世纪以来我国对俄国—苏联史研究的情况。

三中国和俄罗斯在全球性事务和区域组织中的政治合作及经贸关系近年来,经过中俄双方的共同努力,两国关系取得根本改善和持续发展。

1996年,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确立使中俄关系达到全新的高度。

此次与会的中俄代表一致认为,当前是中俄关系的最佳时期,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是建立在双方广泛的共同战略利益的基础上的。

著名俄罗斯汉学家М.Л.季塔连科院士从执政能力、国土资源、人口、经济、军事和对外政策等方面分析了中俄合作的巨大潜力,并对两国在双边和全球化背景下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做出了评价和预测。

季塔连科指出,保持中俄两国国家安全利益的统一,继续发展同中国的互利合作,将成为带动俄罗斯,特别是其东部地区经济发展,巩固其国际地位的重要因素。

这一合作有利于巩固双方的国家和国际安全,维护主权和领土完整。

两国利益的分歧和矛盾不是对抗性的,它们在睦邻友好的基础上是可以得到克服和解决的。

李静杰研究员把两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具体表现归纳为8个方面:中俄关系顺利实现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发展;签订了《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成立了上海合作组织;彻底解决了历史遗留的边界问题;举行首次联合军事演习;举办“国家年”活动;经贸合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在国际领域的合作进一步加强。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所长王逸舟认为,保持全球力量格局的战略稳定,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宁;经贸上的互惠互利、平等协作,充分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实现最大限度的合作“双赢”局面;开辟新的渠道与思路,建设性地处理一些重大的地区性危机,为周边地区实现繁荣与和平提供引导性作用等因素是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三大基石。

经贸合作是中俄睦邻友好关系的物质基础,也是两国关系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中国与俄罗斯的经贸合作中,能源、劳务输出和交通设施建设等问题是近年来关注的焦点。

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A.B.奥斯特洛夫斯基博士对中俄能源合作持乐观态度。

他认为,修建向东北亚地区输送油气的大型项目,不仅能帮助中国解决能源短缺问题,同时也将解决俄罗斯远东和西伯利亚的发展问题。

奥斯特洛夫斯基指出,俄罗斯现有管道年运输能力为3.2亿~3.3亿吨,远远低于俄罗斯石油开采能力,上世纪90年代初俄罗斯石油开采能力是6亿吨,1999年为3.05亿吨。

因此,奥斯特洛夫斯基得出结论,与中国开展能源合作将扩大俄罗斯与亚太国家和东北亚国家之间的合作,促进远东和西伯利亚的经济发展,帮助亚太国家解决21世纪能源短缺问题。

这是不能回避的,恰恰相反,应该修建从东西伯利亚到纳霍德卡的石油管道,其支线应通往中国。

关于劳务输出问题,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В.Я.波尔佳科夫教授认为,中国对俄罗斯的劳务输出近年来发展态势良好。

俄罗斯内务部联邦移民局的资料显示,在俄罗斯境内的取得俄罗斯官方许可的中国劳务人员从2000年2.6万人增加到2004年9.4万人。

但是,俄罗斯学者В.И.沙巴林指出,中国对俄罗斯的劳务输出问题经常被人与“人口扩张”相联系,中国向俄罗斯输出的劳务人员的素质较低,还有一部分是非法移民,对双边合作产生一些消极影响。

俄罗斯学者呼吁中俄两国应制订相应的法律来规范劳务输出的行为。

中俄贸易额的增长与两国之间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紧密相关。

尤其是近年来,随着俄罗斯向中国输送石油数量的持续增长,在短期内提高铁路运力和过货能力,认真改造俄罗斯和中国的货运系统的问题显得越来越迫切。

В.Я.波尔佳科夫教授在报告中提到,俄罗斯铁路股份有限公司因此制订了专门的“向中国输油”方案。

该方案规定,后贝加尔斯克—满洲里段的过货能力将从2005年的520万吨石油提高到760万吨。

除此之外,还将从萨扎沃斯克(俄罗斯滨海边疆区)修建新的铁路到达虎林(中国黑龙江省),过货能力将达到每年500万吨。

В.Я.波尔佳科夫教授指出,中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升温不仅因为“石油因素”,他援引俄罗斯战略研究中心主任М.德米特里耶夫(《关于2006~2010年中俄经贸合作发展规划的谅解备忘录》俄方起草者之一)的观点:如果运输跟不上,中俄贸易不可能超过每年400亿~450亿美元。

俄罗斯和中国正在实施一项在2010年前使中俄年货运量达到4 000万吨的计划。

2004年俄罗斯与中国的货运量为2200万吨。

俄罗斯学者估计,2010年前俄罗斯为发展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年投资额将达70亿美元。

基础设施建设将是中俄两国投资的重要增长项目。

关于两国在地区层面的合作,中俄学者都认识到中国在亚太地区,尤其在东北亚的重要地位,认为中俄战略伙伴关系是决定亚太地区安全和稳定水平的基本因素之一。

俄罗斯科学院东方学研究所学者Ю.В.楚多杰耶夫指出,对于俄罗斯来说,要想在亚太地区的有所发展,必须与中国保持长期合作,中国将一直是俄罗斯亚洲政策的基本取向。

В.Я.波尔佳科夫教授认为,在俄罗斯的发展西伯利亚和远东战略中,中国不仅是最优秀的,而且可以说是最合适的外国伙伴。

同时,俄罗斯学者也指出了目前中俄地区合作的不足。

М.Л.季塔连科院士指出,中俄两国在地区层面的合作少于在全球层面的接触和合作。

俄罗斯科学院远东历史考古民族研究所所长В.Л.拉林教授认为,俄罗斯对中国的定位不够明晰,缺乏具体的涉及经济、文化、科技和教育方面的长期合作计划,由此带来的影响是,中俄合作往往停留在政治层面,而无法在经济和文化领域得到进一步加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