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王阳明哲学

浅论王阳明哲学
浅论王阳明哲学

浅论王阳明哲学

最近看粗略看了一下《明朝的那些事》,对其中一段写王阳明特感兴趣,便到图书馆去查了一些资料,正好当做作业写成一篇小论文。

【摘要】王阳明的哲学思想在历史上受到的重视不是很多,就像他在明朝社会的官场上,人人都觉得他奇才盖世,但他却仕途坎坷,始终不被重用一样。王阳明所创立的心学是块真金,但是它与统治阶层历代推崇的理学相悖,所以自然要被埋在土里。这在中国社会是一个既奇怪又不奇怪的问题。这么说吧,并不是所有真金都会发出光芒的,关键要看人们是把你埋在土里还是放在耀眼的柜台上。本文探讨王阳明的哲学思想,无在乎其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如何,而在于其思想价值对于当今社会有无所补,有无必要推陈出新,把这块真金从土里挖掘出来放在耀眼的柜台上?

【关键词】王阳明心学

一、王阳明哲学思想简介。

王阳明,浙江余姚人(公元1472-1528年),明朝大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书法家,诗人,是历史上少有的文武全才,全能大儒。

王阳明哲学思想的精髓在于"心即理"、"知行合一"和"致良知",即人们所命名为的"心学"。"而朱熹理学的核心则是"存天理,灭人欲","心学"是对朱熹"理学"的一场修正,而在中国历史上,朱熹的理学曾是统治阶层信奉的正统思想,因而王阳明所创造的"心学"在与"理学"的冲突中曾遭到统治阶层的排斥。在历史上,知朱熹"理学"的人多,知王阳明 "心学"的人少。

王阳明认为:朱熹要求人们绝对服从抽象的“天理”是没有道理的,更不符合现实社会的客观实际。他认定“天理”就在每个人自己的心中,主观唯心地要求人们“知行合一”,通过提高自己内心的修养和知性,消除每个人自己的私欲和杂念,从而达到社会的和谐发展——即所谓的“致良知”。他主观唯心地要求封建王朝:对人类实施教化,应该把道德伦理融入到人们的日常活动中去,以自我的“良知”代替私欲,就可以消除“心中贼”。他认定:“心即理也。天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并坚决地发出了“至善只是此心纯乎天理之极便是,更于事物上怎生求?”的反问。《王阳明全集》的开篇《知行录之一·传习录上》就明确了王阳明的“心即理也。”的主观唯心主义哲学思想。王阳明认为:“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的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二、王阳明哲学思想的由来。

王阳明的哲学思想的产生不是偶然的,而是与其家庭背景、个人生活经历、社会环境等密切相关的。

1、王阳明的家庭背景对于其成长道路的影响。

王阳明是在一个世代书香,却淡泊名利的特殊的家庭环境里长大的。王阳明的六祖王纲在元末就文武双全,小有名气,会筮法,会相面。但是却隐居山间,直至70岁时还是被刘伯温推荐到朝中当了兵

部郎中。王纲死后留下先世遗书,说:"但勿废先业而已,不以仕进望尔也。"正如《王阳明大传》一书作者周月亮所著:王阳明祖上"三代人耕读养气,不失'江左望族'的余风,已殊为可观。王阳明继承了先祖的仁义和乐、与人交际亲切蔼然而尊严不可侵犯的个性,敏捷练达的才智,处逆心顺的作风, "组织能力强,百务纷陈,应之如流;在危疑震荡之际,能卓然屹立"的大丈夫气概。而正是上述这些人性气息,奠定了王阳明未来的走向圣贤的道路。

2、曲折的生活阅历中升华出来的人生真实感悟。

王阳明早期师承朱熹,曾按朱熹"格物致知"的教诲坐在竹子前七天七夜,不顾风吹雨淋,不吃不喝,以图穷竹子之理,最终这“理”没格出来,倒是格出了一场重感冒。从此,他对朱熹的理学产生了怀疑。在龙场的缺衣少食、举目无亲的贫困生活中,王阳明发现心是万事万物的根本,世界上的一切都是心的产物,由此创造了他的"心学"基础。他说:尔未看此花时,此花与尔心同归于寂。而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尔的心外。王阳明走出贵州龙场,之后便一生在官场上游走。在担任地方官时,曾造福一方百姓;在挂帅剿匪时累立奇功,曾大破宸濠之乱,平定江西匪乱。可是这些功业并没有给他带来吉祥,相反,却遭人嫉妒与陷害,使他遭受了更多的磨难。晚年他奉旨去两广平定少数民族起事,胜利后返回途中病逝于船上。王阳明用自己一生的立德、立功、立言,为后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他临终前,他的学生周积问他还有什么遗言,他指着胸口说:"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3、社会环境对于王阳明哲学思想的熏陶。

王阳明所处的时代位于明朝中期最为腐败,最为黑暗的时期。正德皇帝昏庸无度,整天沉浸于声色犬马之中,不理朝政,把江山大权整个交到了太监刘瑾手中。刘瑾利用手中的大权,专横跋扈,设立了历史上令人胆寒的东厂、西厂,专事迫害忠良,镇压百姓。于是,各地的农民起义不断发生,社会动荡不堪,贤良志士遭受压制,奸臣贪官小人得志。王阳明生活在这种时代,自然是英雄无用武之地。但也正因为如此,心学在乱世中产生了。心学的产生,如慢慢黑夜中的一盏明灯,既照亮了个人的心,也照亮了社会。对于个人,人们可以用内心的平和、无私来抵御外界的混浊,纷扰。对于社会,可用道德规范来抵御世俗的败坏。因此说,心学的产生,是明代中期以后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王阳明"心学"一出,学子云聚,风气大开,"心学"思想立刻在社会上广泛传播开来。

三、王阳明哲学思想对于当今中国社会的影响。

在中国封建社会具有这样一种现象,治世兴理学,乱世兴心学。王阳明的心学是他在乱世之中历经坎坷而悟出的任世间沧桑变幻,我自内心坦荡的处世精髓,人们自然可以从中寻找到如何在世态炎凉的社会环境之中寻找内心平静,保持高尚情操的精神武器。

1、有助于社会兴利除弊、开放风气。

王阳明的心学教导人们破除心中贼,与孔子的克己复礼异曲同工,对于规范社会道德,改变社会风尚的确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它教育人们克制自己的私欲,避免骄奢淫逸的生活方式,以免遭至覆灭之灾。我们今天宣扬王阳明的心学,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其中一点是王阳明的心学非常有利于培养政府官员的勤政爱民思想,克服贪污腐败现象。王阳明不仅宣扬他的心学,而且用身体力行来实现他的

"知行合一",在他为官的道路上,每到一地,就造福一方百姓,建立学堂、推行教化、整顿吏治、兴利除弊、开放风气,被当地百姓奉若神明。他的这些行为,正是现今的政府官员所应学习的。

2、用"良知"来抵御当代社会的拜金主义。

目前中国社会个性如脱缰的野马,私欲过于膨胀,人们对于金钱利益的过度追求。在汹涌的经济大潮之下,很多人被金钱迷住了双眼,各种道德沦丧、社会犯罪事件接连发生。而王阳明主张的"致良知",认为只有疗救人心,才能拯救社会,只有每一个人去掉内心世界的"恶欲"和"私欲",才能解决现实社会问题。因此,我们大力宣扬王阳明的哲学思想,去发掘心中的良知,用高尚的良知去克制无限的私欲是十分必要的。王阳明认为:"天下之患,莫大于风俗之颓靡而不觉。"我们有必要鼓吹王阳明的心学,教育人们以平常之心应对纷纭变幻的物质世界,用自己高尚的情操破除"心中贼"。这将有利于上升民众的道德情操,扭转不良的社会风气。

3、有助于我们破除迷信,大胆质疑,促进理论研究的发展。

凡事皆有度,不能过度。无论什么事情,一旦被人们极端地推崇,就变成了迷信。王阳明的哲学思想恰恰可以帮助我们破除一些迷信,对世界、对人生有一些更实际的认识。王阳明最早师从朱熹,可是他不盲从,具有自己的独立见解,一旦从他所信奉的理论中发现了问题,就敢于大胆提出疑问,创立自己的新理论。我们应当学习王阳明这种不迷信,不极端,和敢于挑战权威的勇敢精神。实际上,这世界从来都是在否定再否定之中向前发展的,没有一种理论是永远正确的,就像没有一种社会是永远不变的一样。社会改变了,理论也应随之向前发展,"通权达变",是孔子认可的最高境界。不能通权达变就只能刻舟求剑、守株待兔。

【参考文献】

当年明月《明朝那些事》

周月亮《王阳明大传》;

《朱子语类》卷四;

李溪贵《哲学探索:王阳明的主观唯心主义哲学思想》;

浅论王阳明心学之知行合一

浅论王阳明心学之“知行合一”与“致良知” 姓名:陈泓君学号:312030505003 【摘要】:王阳明的心学体系把对封建伦常道德的外在式追求转向到内在于人心,人心的良知就是一切价值的标准。他的知行合一学说,更有强调行动的一面,这样,道德自觉就不仅仅体现在主体的心的主观层面上,而是要求落实到具体实践中。要实现知行合一,良知是基础,良知与行动紧密配合才能达到成圣成德的理想。 【关键词】:王阳明心学;知行合一;良知 王阳明生活在明朝统治由盛转衰的时代。明初长期稳定,天下承平,统治者渐次骄奢淫逸,政务荒疏,朝臣争权夺利,相互倾轧,宦官乘机窃权专政,扰乱朝政,加之边患频繁,藩王反叛,下层人民的武装暴动,使明政权处于风雨飘摇之中。传统的封建伦理道德、纲常礼教失去了对人心的控制,人们普遍心怀不满,士大夫及其知识分子只知道趋炎附势,追官逐禄,醉生梦死,“方今之俗,廉耻未兴,……奔竞未抑”。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王阳明的心学出现了。其心学突破了程朱理学禁锢天下的局面 ,强调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更强调立德践行、知行合一,给沉寂积年的思想界注人了活力。 一、知行关系的理论探讨 “知行合一”说是王阳明针对程朱“知先行后”提出的, 在他的教育思想中,知行是同一活动的两个方面, 如车之双轮, 鸟之两翼, 不可以截然分开。“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若会得时, 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以自有知在。”任何现实活动, 都应该是理性与行为的合一。现实活动中理性指导的方面就是知, 而实地行动的方面就是行。知表现为对于行为的意向、推理、决断, 行表现为在特定的时间空间中对理性指令的现实作为。这就是王阳明所说的:“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 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一个现实活动,一般来说,总是创意于知,实行于行,知与行是相互联系, 相互渗透, 相互包含的,“君子之学”不能“离去事为而废论说”。 具体来讲,在“知行关系”之前还有一个“知”域本身的“内还原”阶段。“知行合一”的细意即指由“知2向行1的还原”。这个所谓的“还原”就是“合一”。直观表述的阳明此一指令句的重要的心学认识论贡献,就表现在他将孔孟心学进一步细腻化: 先把心域过程(认知和感受) 分为两段(知1和知2),再把行为过程分为两段(行1和行2)。但后者分属心的内外两域。这样,阳明学等于暗示存在着一个“心、行”(内外) 兼融的“中介区”: “心行区”,即知就是行,行就是知。 在至真至善的状态下,心将认识到条件的需要,并因此认识到条件的性质。心会自然回应它所认识到的条件需要,这便是“发”。此回应的结果即是所谓的“德”。但作为善与德,它们不仅是知,更是行:它们关系到做实事,是在知善应德的同时行善行德。由此可知,知是有目的的指向与价值判断介入的。对形势的认识带来需要的判断,以及完成此需要所必须或应当做什么的判断,于是出现

浅谈朱子和与王阳明思想之异同

浅谈朱子和与王阳明思想之异同 朱熹——宋朝理学的集大成者,他继承了北宋时期程颢、程颐的理学,完成了客观唯心主义的体系。认为理是世界的本质,“理在先,气在后”,提出“存天理,灭人欲”。朱熹学识渊博,对经学、史学、文学、乐律乃至自然科学都有研究。在思想上有理气论、动静观、格物致知论、心性理欲论等观点。 王守仁——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书法家、哲学家和军事家。是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他发展了陆九渊的学说,精通儒、释、道三教思想。思想主张——心外无理、知行合一、致良知、惟求其是。 一、相同之处 朱子和王守仁都是我国古代儒家思想集大成者,两人都是唯心主义者,同出于封建社会之中,两人生活的年代虽有很大不同,但思想上有诸多想通,两人都主张“存天理,灭人欲”,为封建社会发展扫清道德障碍,主张“明人伦”的教育目的。 朱熹和王阳明都认为天地间有一个理在,这个理是天底下万物都遵循也应该遵循的准则,人是因为有私欲在,所以理不明,这个准则没有发挥最大的作用,所以社会就乱。反过来,要解决现实的社会问题,就应该从人的私欲克制下手,以修身为手段,使自己的私欲缩小到一定程度(朱熹认为应该完全消失)就是君子,再缩小到没有就成了圣人,王阳明即使归宗儒家后思想也经历了从理学中蜕变的再自成一家的过程。这算是早年的相同。 后来二者产生的分歧越发大了,王阳明认为儒家的精髓并不在乎所谓的理想准则而在于完整的人格,也就不太说理,转而用心这个名词了 二、不同之处 朱熹与王阳明的区别确实是在“性即理”与“心即理”上,但这个东西并不玄乎,可以用大白话说清楚。 朱熹讲性即理,认为人的本性是好的,但是我们在生活过程中会逐渐形成许多偏见,包括潜意识里的偏见(理学上叫未发之前),比如“我长得不好看”、“我没用”等等,人的全部思想行动由这些前提条件出发,同时产生了许多负面情绪,遮蔽了人的眼睛、影响了人的行动。这些偏见(包括由此而来的情绪)不是人的本性,不是天理,而是人欲,是习气(理学上又叫客气,“客”是外在的意思),朱熹要灭的就是这些东西。他把这些东西看作是人心里的墙,人要努力拆掉自己心里的墙,拆出来的路就是人的本性,就是天理。朱熹是拆迁队的。 王阳明不讲性即理,他讲心即理。他的意思就是,难道我不把墙拆掉,我就一直站在这里拆,别的都不干了吗?墙是死的,可是人是活的,我们绕着墙走,照样前进。表面上看,绕着墙走是走弯路,但走起来却更快,因为你一直傻站在那里拆墙,拆掉一面走一段,虽然走的是直路,可是费时费力,事倍功半。那个弯路在王阳明看来才是真正的直路,墙就在那里,你不去撞墙就是了,绕过去跟你拆掉他,结果都是一样的:都是从这面墙前边走到了这面墙后边。 朱熹的观点是,只要我们向前走,我们总会遇到墙。 阳明的观点是,只要我们向前走,我们总会找到路。

王阳明教育思想

王阳明教育思想的初步研究 王阳明(自号)即守仁(1472-1528),我国明代哲学家、教育家。他三十几岁开始讲学授徒,前后达25年之久。他每到一处任职,都修建书院、倡办社学,对明代书院、社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他的哲学思想带有唯心主义成份,因此在那极左的年代里遭到猛烈的批判。作为处于科学高度发达时代的现代人,自然不应该苛求古人。如果我们能从王阳明的教育思想和他的实践经验中,去其糟粕取其精华,那留给后人的仍然光耀照人。 1.致良知是王阳明教育哲学思想的核心 致良知是王阳明教育哲学思想的重要命题之一,也是它的核心所在。当我们剔除致良知的唯心主义成份后,其内涵可以这样来理解:所谓致是达到之意,即通过教育的有效途径,使人具有高尚的道德和情感。 王阳明的致良知学说,包括体认和实现两个层面。体认良知是指人本身的自我修养,用现在的话来说是指人对自身的道德认知和情感的体验过程。实现良知则是指人的思想和情感见之于行为的过程,即为规范道德行为和端正人生态度的实践过程。王阳明不同意朱熹的知先行后说法,提出了知行合一说,认为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强调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要人们在修养上防于未萌之先,克于方萌之际,重视对意念的克制工夫。这一说法,与当今所强调的要重视德育工作,坚持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的提法是何等相似。 2.致良知的思想内涵体现了学习主体性教育的基本精神 王阳明致良知的思想内涵,是把一定的社会道德规范转化为人的自觉的意识和行为,强调主观立志和主体精神的力量,强调人的自我更新,倡导学习要自求自得。他说夫学,贵得之心,认为学习与其旁人点化,不如自己解化,单读书是不行的,必须考之于心。心学的根本,即读书只是寻求工具和方法而已,犹如跛人需要拐仗,只是为了走路一样。因此,他反对盲从典籍,重视独立思考。他认为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相反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言之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这里,他不仅强调了学习主体性的重要性,而且还隐约提出了学习更需创新,只要是属于自己的有创意的,那怕平庸些也是可贵的。一位五百年前的学者有如此的意识实在是难能可贵。 把良知赋予新时代的特色即为人之潜能,把致理解为人的认识过程,并结合正在实施的素质教育。我们认为:从受教育者个体的潜在素质的发挥和得益程度上着眼,遵循以启发、独立个性解放为主导的教育原则,致良知的教育思想,符合人类的心理特点,切合教育的心理程式,完全可资借鉴。 3.王阳明的施教方法与最优化教学理论相符合 诚然,最优化教学的理论是由巴班斯基比较完整系统地总结出来的,不过,王阳明所倡导的施教方法,也内含着这一理论的精髓。王阳明主张施教要照顾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他认为一个人从婴儿到成人有其发展的阶段性,比如种植树木,须栽培得宜,从本原上用力渐渐盈科而进,才能取得成效。他提出人的资质是不同的,施教须随人分限所及,因人而异,不可躐等;人的才能也互不相同,使他们益精其能,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可见他不仅承认人的不同年龄段接受知识能力的差异,而且承认在同龄段中的人与人之间,才能与资质也不同。他的随人分限所及和益精其能说,拿今天的时髦话来说就是分层教学和发展学生个性特长,让每个学生都得到最优化发展。 王阳明在施教方法上还主张乐习不倦。他竭力反对一味督责、鞭挞绳缚的教学方法,

王阳明心学-认识阳明学来探险你的人生单元答案

王阳明心学-认识阳明学来探险你的人生单元答案 第一章:到底谁是王阳明 1 【单选题】(2分) 王陽明出生在餘姚自家的什麼樓? A. 祥風樓 B. 夢神樓 C. 瑞雲樓 D. 吉雲樓 2 【单选题】(2分) 誰殺害王綱卻釋放其兒子王彥達? A. 曹操 B. 晁錯 C. 曹賈 D. 曹真 3 【单选题】(2分) 王世傑曾被推薦到哪裡擔任貢生? A. 北京國子監 B. 長安太學堂 C. 洛陽國子監洛陽國子監 D. 南京國子監 4 【单选题】(2分) 王倫特別愛拿什麼植物做為期許? A. 蓮花 B. 松木 C. 竹子 D. 梅支 5 【单选题】(2分) 王華拆掉亭樓窗板乘板渡什麼江?

B. 漢江 C. 香江 D. 湘江 6 【单选题】(2分) 王華如何回應富翁「欲借人間種」的想法? A. 勉納世間情 B. 恐驚天上神 C. 不擾生活禪 D. 難卻凡人欲 7 【单选题】(2分) 陽明覺得如何體會到「當見山高月更闊」? A. 人眼大如天 B. 人臉大如月 C. 人心大如天 D. 人腦大如月 第二章:天下第一等事业 1 【单选题】(2分) 陽明覺得到底什麼是「天下第一等的事」? A. 讀書娶得美眷 B. 讀書榮登科舉 C. 讀書可當大官 D. 讀書學做聖賢 2 【单选题】(2分) 陽明繼母趙氏的臥室裡出現什麼不祥生物? A. 烏鴉

C. 狐狸 D. 太歲 3 【单选题】(2分) 陽明曾經夢見自己來到什麼廟宇? A. 威武將軍廟 B. 車騎將軍廟 C. 靖海將軍廟 D. 伏波將軍廟 4 【单选题】(2分) 陽明曾效法諸葛亮上書什麼策對? A. 保安策 B. 平安策 C. 治安策 D. 心安策 第三章:洞房花烛坐铁柱 1 【单选题】(2分) 陽明對誰「赤手挽銀河」的膽識有著嚮往? A. 劉基 B. 徐達 C. 藍玉 D. 于謙 2 【单选题】(2分) 土木堡事變哪位皇帝親徵卻被俘? A. 明英宗

《传习录》:王阳明哲学思想的现代性审视

《传习录》:王阳明哲学思想的现代性审视《传习录》:王阳明哲学思想的现代性审视,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是一篇关于哲学的问题,王阳明哲学在现代社会能给我们什么作用,一起欣赏一下!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编校的王阳明《传习录》,是一本关于王阳明和弟子之间的论学语录和书信集,在孔子儒学的思想基础上,有了新的发展和创新,丰富和发展了程颐程颢和陆九渊的心学传统,并在陆九渊的基础上进一步批判了朱熹的理学。 从现代性意义上看《传习录》,春秋时代孔子的儒学,到汉代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既有学术的一面,更有社会统治作为意识形态的一部分,有其发展的历史轨迹,经过魏晋玄学、北宋时代的程颐程颢之学,南宋时代的朱熹理学,明清时期的朴学、考据学,后世的儒学经学传统一直蔓延下来,形成了久远的儒学传统,长久影响到中国人的处世为学之道。 学习研究传统文化,离不开古代文化常识,特别是古人言说的语调语气,以及表情达意的工具又是文言文,不是当下我们人人皆可懂得的白话文,语言的障碍是对学习研究传统文化的最大考验,如果深入不下去,或者浅尝辄止,纵然再喜欢也只是空欢喜,到头来只能竹篮子打水一场空而已。

但是,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编校的王阳明《传习录》,部分解决了这个问题,艰涩的文言加之深奥的哲学思想,一般人确实难以卒读,如果确实够聪慧的话,参悟文言的妙处,领略哲学思想的简约,以一驭繁,不失为一种学术研究的方法和要领,也不得而知,这也许是另外的收获吧。 借助叶圣陶先生的详细注释,加之某些重要语句的出处以及人物也都有详细的说明,一般读者,还是能通读下来,至于领会得多少,受教益的程度却是因人而异,所谓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莫雷特”,此言不差。 前代学者、伟人,不管是教育家、哲学家、思想家、军事家、大学问家都有自己独特的贡献,对民族或者世界文化或多或少影响着世界和人类,研究他们的思想精髓,更好地学以致用,无疑就是做学问的最高境界吧。 语录体式的延续。《论语》、《传习录》、《毛主席语录》,都是语录体,这种形式有利于知识思想的传播,从传播学上看,效果非常明显。现代的学术、思想传播,一般采用系统著作的形式,理论体系非常严谨。语录体多多少少存在阐释解释的空间,加以不系统、零散、不深入,随意性比较大、微言大义等等……对深入理解其哲学思想还是有其局限性的。 《传习录》中记载了王学最为重要的“四句教”:“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

王阳明心学

浅析王阳明心学 王阳明,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与孔子, 孟子,朱熹,并称为孔孟朱王. 心学,作为儒学的一门学派,最早可推溯自孟子,而北宋程颢开其端,南宋陆九渊则大启其门径,而与朱熹的理学分庭抗礼。至明朝,由王阳明首度提出“心学”两字,并提出心学的宗旨在於“致良知”,至此心学开始有清晰而独立的学术脉络。他提出的心学同其他理论一样有所长也有所短,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应该辩证地去看待。 首先我们先了解一下王守仁心学主要内容。王守仁认为“致知”就是致吾心内在的良知,这里的良知既是道德意识,又是最高本体,良知人人具有,个个自足,是一种不假外界的内在力量。致良知是在实际行动中实现良知,知行合一。是王守仁本体论与修养论的统一直接表现。王阳明所说的知行合一,就是将知与行合作一处,才知便是行,能行便是真知。其心学四诀更是流传千古,至今不衰。王阳明认为,每一个人都有“良知”,应该用最恰当的“良知”去解决办法。他认为“天理”就在每一个人的心中,要求人们“知行合一”,通过提高自己内心的修养和知识水平,去除自己的私欲与杂念,从而达到社会的和谐运行,即所谓的“致良知”;教化人们,应将道德伦理融入到人们的日常行为中去,以良知代替私欲,就可以破除“心中贼”。 从他的心学内容中我们不难看出他大胆地否定了封建伦理道德的死框框,死架子,而允许每个人根据自己的个性,去选择适合自己的处事方法。所以他提出社会地位低下的人就不必为自己的粗俗而自卑,粗俗也并不影响一个人勤学苦读,去当圣人。总有一天,粗俗的人照样会同地位高的人一起平起平做。其思想的还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当时人们在封建阶级统治下愚昧的思想,让封建统治者所维护的圣贤的地位,把当时的封建统治者和圣贤脸上的面纱撕得干干净净。统治阶级的皇权天授、各种依附在圣贤经典上愚民政策也受到了威胁。王阳明心学的深刻见解,表现出强烈的反传统和尊重个性的战斗精神,对于社会思想和学术空气的活跃,对于冲破程朱理学主流思想的禁锢和发展个性有重要的启蒙作用,使晚明思想走向多元化。 但是每种事物都有其正反面,王阳明心学也不例外。在其对后人产生重大影响的同时,其思想的弊端也渐渐的流露出来。王阳明认为人不需要向外界寻求真理,因为真理就藏在自己的内心。但更多的人却更希望能够有人指导自己怎么做,希望获得为人处世的真谛。而且其心学中所要求的门槛过高,王阳明终身的追求就是内圣外王,认为只要做到致

王阳明的教育思想

王阳明的教育思想 一、生平和教育活动 王阳明(1472-1528年),本名王守仁,字伯安,浙江余姚人。因为他曾在阳明洞读书、讲学,自称为阳明子,后世学者称他为阳明先生。 王阳明出身在官僚家庭,父亲王华官至南京吏部尚书。他考中进士后,历任各种地方官职。在任官期间,多次镇压农民和少数民族的造反起义。同时他又认为:"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于是所到之处,制定规约,开办社学、书院,并亲自讲学。正德三年(1508年),因得罪宦官刘瑾被贬到贵州龙场,在那里开创龙冈书院,从事讲学活动。次年,又到贵阳的书院讲学,开始倡导"知行合一"说。正德十三年(1518年)他在江西任官期间,修建濂溪书院并讲学其中,又集门人于白鹿洞书院。后又在浙江设立稽山书院。明中叶后书院兴旺,与王阳明积极倡办书院有直接关系。 王阳明年轻时信奉程朱理学,但在修行中对朱熹的为学之道产生了怀疑。他最终领悟到,"理"就在我心中。于是与程朱理学分道扬镳,转向承袭陆九渊的"心学",后人将他们的思想合称陆王心学,成为理学中的重要派别,具有主观唯心主义的色彩。王阳明死后,他的弟子后学继续传播和发展阳明学,虽然在政治地位上取代不了程朱理学,但在思想界的影响巨大,而且远播海外。 王阳明的语录、文录、杂文,由其弟子汇编成《王文成公全书》(也称《阳明全书》)。其中反映其教育思想的主要是《传习录》。 二、"致良知"的教育目的 王阳明的教育思想是以他的主观唯心主义的"心学"为基础的。他认为,万事万物都是靠心的认识而存在。万事万物都不在心外,而在心中。所以他不承认有客观存在的"理",认为"心即理",这就是王阳明哲学思想的核心,万事万物及其运行规律,以至人类社会的各种道德规范,都是心所固有的,是由心派生出来的。 而心的本体就是"良知"。良知是道德生成的根本及为人的本质所在,良知就是天理。圣人之所以为圣人,是因为天理纯全,良知常在。而一般人的良知常被物欲、邪念所蒙蔽,就象明镜常为尘埃蒙蔽而失去明亮一样。除掉物欲、邪念,也就是做为善去恶的工夫,从而恢复本心,这就是"致

王阳明哲学思想的由来及其对于中国社会的影响

王阳明哲学思想的由来及其对于中国社会的影响 在中国历史上,无论怎么说,对于王阳明的哲学思想都是重视不够的,这是一些对王阳明哲学思想深有研究的人都在大声疾呼的问题。就像王阳明在明朝社会的官场上,人人都觉得他奇才盖世,但却人人都感慨他仕途坎坷,始终不被重用一样。这在中国社会是一个既奇怪又不奇怪的问题。并不是所有真金都会发出光芒的,关键要看人们是把你埋在土里还是放在耀眼的柜台上。王阳明所创立的心学是块真金,但是它与统治阶层历代推崇的理学相悖,所以自然要被埋在土里。本文探讨王阳明的哲学思想,无在乎其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如何,而在于其思想价值对于当今社会有无所补,有无必要推陈出新,把这块真金从土里挖掘出来放在耀眼的柜台上? 以下,我们且先对王阳明哲学思想及其由来有个简单的认识。 一、xx哲学思想简介。 王阳明,浙江余姚人(公元1472-1528年),明朝大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书法家,诗人,是历史上少有的文武全才,全能大儒。 王阳明哲学思想的精髓在于"心即理"、"知行合一"和"致良知",即人们所命名为的"心学"。"心学"是对朱熹"理学"的一场修正,而在中国历史上,朱熹的理学曾是统治阶层信奉的正统思想,因而王阳明所创造的"心学"在与"理学"的冲突中曾遭到统治阶层的排斥。在历史上,知朱熹"理学"的人多,知王阳明"心学"的人少。 因为"心学"是在"理学"的基础上继承、发展和转化而来的,所以谈到"心学",我们不得不对"理学"先有一认识。说到朱熹的"理学",人们首先会想到的是"存天理,灭人欲"1这一教条,认为它是束缚人们手脚的一条精神枷锁。可实际情况是怎样呢?我们先要对"天理"与"人欲"有一大概的了解。 什么叫“天理”?《礼记?乐记》中说到: “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感于物而动,性之欲也。物至知知,然后好恶形焉。好恶无节于内,知诱于外,不能反躬,天理灭矣。夫物之感人无穷,而人

王阳明晚年著作《大学问》探析

王阳明晚年著作《大学问》探析 王阳明在他逝世前一年,特意为弟子讲授其关于《大学》“三纲”的体认。这一讲授在录成文本时取名《大学或问》,后改为《大学问》。关于《大学问》,学者的研究多以为它乃阳明晚年定论,是与《传习录》同样重要的阳明学代表文献。至于它何以具有如此重要的价值,学者又语焉不详,缺乏细致的论证。有鉴于此,本文将通过细致论证说明《大学问》之重要就重要在它实际上是阳明在晚年对自己哲学所做的纲要性的阐述。这个阐述,宗旨不是纠正其早年思想的偏颇,以便给其思想下个自我定论;而是就其哲学做整体性的描述,亦可谓阐述其哲学纲要,以便其弟子精准地掌握其哲学思想的精义。由于一年后阳明便逝世,而逝世前一年又因忙于平息动乱和安抚民心等诸事而无暇再讲学术,《大学问》实际上就成为阳明对其弟子所做的思想上的最后交代①。 一 王阳明在逝世的前一年②,与其入门弟子有两次学术问答。这两次问答的记录文本,无论对于正确理解王阳明哲学,还是正确理解整个宋明理学乃至整个中国古代哲学之发展历程,都有极重要的学术价值,这就是在宋明理学史上十分着名的阳明“四句教”和《大学问》。关于“四句教”的成因及产生时间,在其弟子编纂的《阳明先生年谱》中,有清楚的记载:时值1527年阴历九月八日夜晚,地点在越城天泉桥上,目的是想调和钱德洪与王畿关于“心体无善无恶”之体认分歧。但关于《大学问》,在《阳明先生年谱》中却只字未提,只有记录者钱德洪的简单交代:“师征思、田将发,先授《大学问》,德洪受而录之。” 通过这个交代,我们只能知道《大学问》产生于王阳明将出征广西思恩、田州之时,难以详知其产生之具体地点与时间。若想稍知其详,当细考“将发”之时。《阳明先生年谱》记载,朝廷命阳明出征平息思恩、田州之乱,时为嘉靖六年(1527)五月,王阳明本不想应命,上疏请辞,以致一再拖延,直到八月“先生将入广”④。而钱氏所

浅论王阳明及其心学

浅论王阳明及其“心学” 陈云君 2013年1月10日 (根据录音整理) 中华诗词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陈云君先生 各位同事朋友,一年半以前,我曾在异域同诸位分享过一些学习心得,这次承蒙厚爱,邀请了我再做一次讲座。本人一介书生,承蒙先人余荫,虽有一些生活和学习的感悟,但自认为不足以为人师,孟子说:“人之患在好为人师。”所以我今天坐在这,面对各位,心里仍怀忐忑。 一、精进人生,从聪明到达智慧的彼岸 若从人所处的状态对人群进行分类,一种是痴呆状态,很少;一种是正常状态,很多;一种是聪明状态,不多也不少;一种是智慧状态,极少。在座的各位,以我70岁阅人的眼光来分析,大家大多应该属于聪明状态,甚至有一部分人处在智慧状态。我是教师出身,作为老师,真的不懂什么叫真理,但我懂得通向真理的路。老师能不能走通这条路,能不能达到这个目标,我们也不知道,我认为老师仅仅是一个职业,并不比任何人优越。我几十年来除了教书并无他长,我希望通过自己的指引,把平庸人士引入聪明的境界。我在近二十年与巨赞法师的接触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想法,希望能够引导处在聪明状态的人士走向智慧之路。

智慧之路能不能被引进去,我不知道,但我会尽力而为。 聪明是有限的,智慧是无限的。聪明在耳、在眼,眼谓之明,耳谓之聪。通过耳听眼看,能够正确分析事物,得到正确的结果,此谓之聪明。智慧,即扫心。智慧的人会经常用一把笤帚清扫内心,使心智永远处在清明、明白的状态当中,故智慧境界,极其难达到。所以,我期望能够通过学佛、学道,再经由我的本行学儒,从而用儒释道的方法,带领大家由聪明境界逐渐认识、接近智慧境界。在智慧境界之上,还有一重更高境界,据我对在座诸位的了解,起码有一两位已接近此境界,叫做“圣言量”。什么叫做“圣言量”?就是指佛的智慧,释迦摩尼佛的智慧、言语、见证以及给我们的开示,都是“圣言量”。举例来说,2012年12月21日号称世界末日,对这个问题,众说纷纭,我认为就个体来说,末日天天存在,不是12月21日这一天,而是每天都存在末日,为什么?因为每一天都有人离开这个世界,对他来说那一天就是他的末日。对个体来说,每一天也都是新的开始,所以就世界末日与世界重新开始这个问题,若我们立于智慧境界、立于“圣言量”这个视角审视,本来可以不予追究。所以,很多电视节目经常说世界末日是不科学的,这个问题不要用科学解释,每天都是末日,每天都是开始。 一个智慧的人,早上起来读《金刚经》、《普门品》,为什么?为“立”。释迦摩尼佛教导我们,早上要“立”起来,要努力工作,认真对待每一天,当一天结束的时候,你打开《金刚经》,

我对王守仁思想的见解

我对王守仁思想的理解 我认为王守仁的思想大概可以分为三大类:1.推翻了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他认为“天理即人欲”(初期发现)。2.心学的主要思想“致良知,知行合一”。3.人欲的理解和控制。这3点互相联系,形成的王守仁的主要思想体系。接下来我对这3点作一一的介绍。1.“存天理,灭人欲”与“天理即人欲” 宋代哲学家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我对这句话是这么理解,“天理”是世间万物的道理,也可以说是一种规律,我们可以理解为万物的本质。“人欲”是人的欲望,这是最浅显的理解,我认为是人的情绪,喜怒哀乐,可能有点矛盾,但也可以说得通,人为什么会存在这些情绪,是因为当你在乎的某个东西,这个东西可能是一件事一个物或一个思想状态,当它发生了变化,你就会产生情绪。但是这个东西是你所了解的,它无论怎么变化你都知道它的结果,当它变化时,你就会毫无感觉,也就没有了对它的“欲”。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人为什么害怕死亡,因为死亡对于你来说是一个未知的领域,你不知道死亡会给你带来什么,死亡后你又会处于一种什么状态,难道是去了另一个世界?这些都不是你我能够知道的,只有真正死去的人才会知道,但是假如我们知道死后我们会去哪里,会变成什么,我们还会害怕死亡吗?所以朱熹它认为“存天理,灭人欲”,当我们知道某一事物的变化和规律,我们就会对它没有了欲望,没有了任何感觉。 但是王守仁将这一理论推翻了,提出了新的观点“天理即人欲”,这个观点我分为两成来理解,浅显的是人的欲望是随着万物规律改变

而改变的,两者是紧密相连的,而不是分开的。更深一层的理解,世间万物(这里的万物不单止物还有思想)的规律是不断改变的,可能你自认为你了解某个事物,但你最多只是了解它在某个状态的规律,一旦你发现它的改变,你对它的认识也会发生改变,也就是“欲”发生了改变,举一例子,你在玩游戏时,你对某一个英雄非常的了解,但你会对它失去兴趣吗,这可不一定,因为你在对战中,遇到不同的情况,你的操作也会不一样,你对它的认识也会发生改变,对它的喜爱就不会变。这就是“天理即人欲”。 2.“致良知,知行合一” 现在有很多人在写文章时总喜欢用知行合一,但他们用得都不是那么地准确,单看“知行合一”,它的意思就很简单,你在工作时要将你的所学运用出来达到学以致用的标准,简单点就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但我们要知道,王守仁提出的是“至良知,知行合一”,如果简单的这么解释,那我们就忽略了“至良知”这一核心理论。“至良知”它有三层含义:1.良知,每个人必须拥有的道德品质,也就是人们最初所拥有的良心。2.“精一”,就是惟精惟一,做事要一心一意,追求精细完美。3.也是最为核心的“知行合一”。总结以上,“至良知”是“知行合一”的一个前提,解释起来就是我们做事要不违背自己的良心,力求做得精细完美,并把自己的所学熟练的运用到实际中来。在这里我没有讲关于“行”深层次理解,这个问题在下一部分进行讲解。 3.“欲”和“行”之间的关系

王阳明的教育思想及其对教育的影响

王阳明的教育思想及其对教育的影响摘要:明朝中期很多有志之士想冲破朱学的形格势禁,不想再做拘泥守常的虚假知识分子。明朝自武宗后,国民贫困,豺狗当道,忧时之士对于忘国之音颇为不解,找不到世风下滑的根源,于是便归为人心之不正,而人心不正又归于圣学不明。思想界的巨擘—阳明先生便应势而生,他通时达务、揣时度力,一面在学业中获得突围,一面积极梳理朱学的脉络,意欲重新评估他的价值。这位学名昭昭、武学赫赫的大儒扛起圣学振兴的旗帜,把儒学内圣之道发挥到极致,将儒家的明伦之学诠释到顶峰。 关键词:王阳明明朝心学思想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明人伦之外无学理解影响现代教育启示 一、王阳明的生平和心学思想的由来 (一)阳明先生的生平 王阳明,名守仁,字伯安,生于1472年(明宪宗成化八年),卒于1529年(明世宗嘉靖七年),谥文成,祖籍浙江余姚。因年轻时曾在宛委山阳明洞天结庐居住,自号阳明山人,后来学界遂称其阳明先生。 阳明二十八岁入仕,历任刑部主事、兵部主事、驿丞、知县、吏部主事、员外郎、郎中、南京太仆少卿、鸿胪世卿等等。可以说他是文官掌管兵符,他出兵时度力、拘神捕将,他征战借风使船、伏虎降龙。可惜功高震主,遭人罗织陷害,唯有将讲学授业作为自己心中真正的志业。从贵州龙场驿的开门授徒到绍兴、余姚书院的重建,他的一生始终与学问相随,与讲学相伴;后在领军受命的归程中病逝。 (二)阳明先生的心学思想的由来 阳明讲学起初也信奉程朱理学,但是对当时的学者乐于空谈“义理”颇为不满,他发现与空谈伴生的就是轻视道德践履,他将这个根源归结为“义理”与“吾心”的割裂,以及“知”与“行”的割裂。后来社会之不治成为学者的共识,然而“社会之不治”的根源究竟在哪里? 阳明认为其根源主要在于:一为“士风衰落”,二为“学术不明”。阳明渴望

《王阳明哲学》读书笔记

《王阳明哲学》蔡仁厚 一、关于本书 二、王阳明思想的核心 1、"致良知" 2、"知行合一” 3、"致良知"与"知行合一"是相伴相生的存在 三、阳明思想的演变与发展 1、王学的前三变——异质的转变 2、王学的后三变——同质的发展与完成 四、阳明学的基本义旨 1、良知之天理 2、致良知与逆觉体征 五、知行合一 六、良知与知识 七、功夫指点的意义 1.克己与为己之心 2.静坐与光景 八、四句教与天泉证道 九、心即理的义蕴与境界 十、阳明的亲民哲学及事功 1、"薄厚"与"同体"合一的亲民哲学 2、在家国天下事中"知行合一"的事功

十一、阳明的人格与风格 1、大丈夫气概 2、坚定毅力和喜欢进取的“狂者胸次” 3、敬畏与洒落的和谐统一 结语 一、关于本书 作者蔡仁厚为新儒家第三代代表人物之一,师承当代儒学大师牟宗三先生之门逾四十年。历任台湾各大学教授,哲学研究所所长等,蔡仁厚先生对先秦儒学、宋明理学、中国 哲学史有极深厚地研究。 王阳明被誉为我国历史上二个半完人(孔王曾)之一;儒家的四大圣人(孔孟朱王) 之近500年来中国最杰出的哲学家、思想家,也就是自阳明先生以降无出其右。 与阳明先生的百战百胜的赫赫战功相比,令他名垂青史的是他创立的心学体系。"致良知"、"知行合一",但这些概念究竟讲得是什么,它们跟以前的儒学、甚至佛老有什么关联,恐怕是众说纷纭,乃至越说越糊涂。本书对王学的进行了全面的剖析,并对王阳明思想的 不同发展阶段进行了细致的论证考察,以翔实的资料呈现真实的王阳明哲学思想和整体风貌。 二、王阳明思想的核心 我们首先介绍王学的核心思想:"致良知"和"知行合一"。 要理解这两个思想,我们首先需要明白古人的学习和今人的求知是不一样的,我们现 在研究生物、物理、化学,是要探索其间未知的东西,叫闻见之知,而古人的学习则很简单,就是要探索一个东西——道,可以理解为万物之至理,即德性之知。有了德性之知就 可以内圣外王,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当圣人,而这个道又没有标准,众说纷纭。 到了宋代,朱熹的意见成为了主流:道存在于自然界中,格尽万物才能领会道的真谛,所以废话少说,都去格物吧"。另一派则是影响力相对较弱的陆派陆九渊,他主张向内求,心(我)即理,并言"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 王阳明刚开始遵循朱熹的"格物致知",先从"格物"着手,即著名的"阳明格竹",要注意他的格竹不是研究竹子(如观察竹子形状、生长特征、剖开竹子),而是通过格竹来探究 万物之理,当然不得其法。所以王阳明更相信陆九渊的心学,并发展出完整的心学体系。 1、"致良知" 王阳明认为,"良知"包括明善恶(道德)和辨是非(智慧)两部分。这是人人具有,是一种不假外力的内在力量。"致"就是唤起、体认、践行、扩充、光大、达到、实现。所以 致良知就是要通过那些"致"的行动实现人皆有之、与生俱来的自性、本心、善根、智慧, 达到万物一体、与宇宙同化的圣贤境界。

浅析王阳明的心学

浅析王阳明的心学 摘要王阳明的心学思想解放了自朱程以来对人性的束缚。改变了自董仲舒“独尊儒术”以 来,官方对于儒家文化的大一统垄断地位,更突破了孔子“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局限,一直被压抑、歪曲的“人”得到了空前解放。而其“知行合一”的重要理论对于当代生活尤其是教育是有积极意义的。 关键词:知行合一,心学,王阳明,教育工作 一,王阳明其人及其对程朱理学的影响 首先介绍一下阳明先生,王阳明, 名守仁, 字伯安, 阳明是他的号, 浙江余姚人, 生于宪宗成化八年( 1 4 7 2 年) , 死于世宗嘉靖七年( 1 5 2 8 年) 。他的父亲王华, 是成化年间的状元, 一宫至南京吏部尚书。王阳明在家庭的熏陶和时代的刺激之下, 既要做官, 又想当圣贤, 既仇视农民起义, 又感慨士风的败坏。他曾被权阉刘瑾迫害流放, 却并不改变对朝廷的忠心。他亲自带兵旗压了闽赣两广等地农民和少数民族的起义, 平定了宗室宁王宣嚎对朝廷的 反叛。同时, 他深入探讨了程朱理学这个客观唯心主义的庞大体某, 将它所论证和宣扬的 纲常者分, 天理人欲等核心思想, 做了主观唯心主义的改造不论是学术还是“事功”, 王阳明都是统治阶级所玉需的人物。他的主观唯心论, 是陆九渊学说的引伸和发展, 而i 又带有更浓烈的佛教禅宗的色彩。阳明心学是禅宗化的儒学。 明朝官方统治思想是程朱理学, 它在明初占有独尊的地位。成化弘治以后, 长期被 压抑的陆九渊的心学开始抬头, 王阳明则公开地打出了陆学的旗帜, 以全扬他的良知学 说, 给了儒家的主观唯心主义哲学一个极端地发展。嘉靖以后, 陆王心学在思想界风靡 一时, 《明史·儒林传》说, 阳明学“门徒偏夭下, 流传渝百年”, “嘉、隆而后, 笃信程、朱, 不迁异说者, 无复儿人矣。”程朱理学, 从根本上说来, 是适应封建制度、符合地主阶级要求的, 大体说来, 王阳明主要从两个方面做了这样的工作。第一, 进一步强调主观精神( 人心) 的决定作用, 以整伤人们的封建道德; 第二, 给普通人指出一条道德修养乃至成 贤成圣的迅速简易的道路, 也就是把百姓变为圣贤的愚弄人民的道路。 二,王阳明心学的大体内容及其思想解放作用 阳明心学有三大命题: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心即理是阳明心学的逻辑起点,他认为,理全在人心,应该向内去求。“天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每个人生活的世界,实际上是由你的内心决定的。你认为你是快乐的,再苦再累你也感觉幸福。你认为自己是痛苦的,锦衣玉食你也不满足。你的心,就是这个世界的主人。 知行合一中的“知”是指“心之本体”,人的固有道德意识,即“良知”,就是孟子说的“是非之心”,先天具有判断是非、选择善恶的道德标准。知与行都是内心的道德标准发出来的,知是行的主导,行是知的体现。“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所以知行是一回事,即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知中有行,行中有知,守仁的知行合一说深化了道德意识的自觉性和实践性的关系,克服了朱熹提出的知先行后的弊病,但是同时也抹去了朱熹知行说中的知识论成分,他认为知行是一个整体,是不能分割的,批判了“先知后行”和“重知轻行”的观点。身体力行,知行合一,不可离开亲躬实践而空谈学问,因为知与行本身就是一个整体,只有去实践了,你才拥有这个知识,不去做,即使你看多少书,学多少理论,也无法真正获得这个知识。 程朱理学曾抑制了几百年的思想自由,对此, 王阳明首先否定了“理”的外在性,主张把理置于每个人的心中, 从而建立起尊重各人主体作用的“心学”。朱熹主张客观

朱熹、王阳明、陆象山着名哲学思想

朱熹、王阳明、陆象山着名哲学思想 一、理在事先——宋朝哲学家朱熹 宋王朝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亟需寻求一种新的思想统治形式。当时的思想家经过反复探索和研讨,总结出一个以儒家伦理思想为核心,揉合拂、道思想的新的哲学体系——理学。这套理论由北宋周敦颐开其端,程颢、程颐奠其基,而由南宋朱熹集其大成。因此,哲学界称朱熹为“理学巨擘”。 朱熹(1130-1200)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儒学的集大成者。他的《四书集注》,成为封建知识分子的必读教科书;他对儒家经典的解释,被奉为全国通行的标准答案;他的学说,成为封建社会的官方御用哲学。 朱熹哲学的核心是“理”。“理”是其哲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朱熹认为,“理”不仅是宇宙万物的本源,而且是人类社会的最高原则。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是超时空的永恒存在,无形无影,不生不灭,没有天地之前,理就已经存在了。由于理,才有天地的存在。即使天地万物都毁灭了,理也依然存在。但是,无形无象的理怎样产生有形有象的世界万物呢?理和气合,构成万物和人,天下万物都是理和气相结合的产物。但是理和气不是平等的,理为主,制约、决定着气。 二、王阳明:心外无物 明代哲学家、教育家王阳明(1472—1529),名守仁,字伯安,浙江余姚人,曾筑室会稽阳明洞,故世称阳明先生。 有一次,王守仁和友人一起游南镇。此时正是百花盛开的春天,一路上,只见一丛丛艳丽的花树在山间时隐时现,飘来阵阵的芳香。朋友不禁指着岩中花树问:“你说天下没有心外之物,可是这些花树在深山中总是自开自落,和我的心又有什么关系呢?”王守仁回答:“当你没有着到此般花树时,花树与你的心一样处于沉寂之中,无所谓花,也无所谓心;现在你来看此花,此花的颜色才在你心中一时明白起来,可见,这花并不在你的心外。” 本来,山中的花树是独立于人意识之外的客观存在,不因为人们没有看见它,就不存在。人来看此花时,花树的颜色、形状以及花的香味,通过人的视觉、嗅觉器官反映到人的头脑中,就产生了人们对花树的感觉印象,这是一般的常识。王守仁的朋友说“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讲的就是这样一种常识。可是王守仁认为,人来看花树,由于心产生对花的作用,此花颜色才一下子明白起来。那么,当人未来看“花”时呢,也就无所谓“花”的存在与否了。“花”只有在“心”的作用和影响下才具有存在的意义,这种关系就是“心’对“花”的感应和派生关系。并且,在王守仁看来,这样的派生关系是广泛地存在于心与天下万物之间的。

发现心灵的智慧——王阳明人生哲学感悟

[ 国学宗教] 发现心灵的智慧——王阳明人生哲学感悟回复:183 点击:8517 作者:明朗之阳光 自当年明月写“明朝那些事儿”后,一个名叫“王阳明”的历史人物引起了大家的关注。他在古人推崇至备的“立德、立功、立业”三方面均有成就、更凭借赫赫武功在有明一代的文臣中,领兵迅疾平定宸濠之乱而名垂青史。纵观阳明夫子,一生历经坎坷,遭遇的磨难是常人所难以想象的,他的成长经历,也为我们指出了人类心灵的无限可能性。 然而,在王阳明的生命历程中,他究竟领悟到了一种什么样的人生智慧,竟然使得他的人生变得如此辉煌?这种人生智慧还能为今天的我们所用吗?我想这是大家都想了解的问题。 记录阳明夫子哲学思想的,主要是《传习录》一书。对于今天的人们来说,看这些文言文可能有些艰涩,不易理解。而且正规学院研究王学的专家教授们写的学术著作,又多讨论王阳明学问与社会制度、文化思想及学术考证方面的问题,对其与我们密切相关的人生问题则很少涉及,诚为憾事。 本人并非“国学大师” ,只是在十多年前,因为患神经衰弱,看到一位名人也因患此疾而购得《传习录》一书、按其法静坐而致顽疾痊愈的事迹,而对阳明夫子萌生了浓厚的兴趣,邮购了一套打折的《王阳明全集》,研读至今,多少也有了点感悟。加上随着年龄渐增,更感到王阳明的人生哲学思想,十分值得生活在今天的我们学习,并身体力行,获得心灵、智慧的提高。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我们今天在这里讨论的,只限于阳明夫子的人生哲学方面,至于“心学”方面更高深的理论,如果以后有时间的话,本人打算以一部小说的形式来探讨,可能讲得更灵活生动些。下面开始第一篇《前言——发现心灵的智慧》吧。 发现心灵的智慧 随着社会不断向前发展,人们越来越注重向外追求物质利益,这样发展下去, 必然使得人的精神愈来愈和自己的心灵分离,使人趋向于“物质化” ,在人的心灵深处愈感孤独、苦闷、烦躁、矛盾。

浅议王阳明心学思想及其现代意义——提纲

浅议王阳明心学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一选题依据 明代思想家王阳明堪称儒家人格的典范,封建时代的完人。他的一生兼内圣于外王为一身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俱全,成为后世人格追求 的楷模。王阳明从自身的生命体验出发,突破了程朱理学的解释框架,发 扬和深化了心学一途的学思脉络。作为一种内涵丰富的哲学资源,直至 今日,从道德伦理和环境伦理等角度都对我们有可取之处。对各种亟待 解决的社会道德问题王阳明心学无疑是有参考价值的。对于个人来讲, 体会“致良知”学说中强烈的使命感和道德自律精神,对于我们从内心 深处自觉投入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洪流之中大有裨益。作为年轻 一代,我们应该看到,王阳明的良知学说呼唤一种个人对社会的使命感; 体会这一点,能够加深我们去理解自身的社会责任。 二研究内容 本文以前人的研究为基础,以文献作品为切入点,对王阳明的心学思想做研究。第一部分考察了王阳明心学思想的立论基础,即王阳明心学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与理论前提两个方面。 第二部分阐述王阳明心学思想的基本内容,大致由三个方面的理论所构成:(1)心即理;(2)良知与致良知;(3)知行合一。这三个方面 理论的相互联系,构成了王阳明思想的有机整体重点放在“致良知”学 说的理论与“知行合一”的道德实践观。 第三部分评析了王阳明心学思想的价值与启示以及对社会实践的意义。第一,心学确立以道德良知为核心的道德理想主义,对于救治当今社会道德滑坡、唯利是图、物欲横流的非人性化弊端无疑是一剂对症良药。 第二,心学提倡“亲民”、重视民生的思想主张,在当下尤其显得重要。 第三,知行合一、力行实践的精神对中国自主创新的启示。 三研究方法采用调查研究法、文献分析法和历史分析法。 四论文进度 12月收集资料(图书馆,电子期刊,万方期刊网,百度) 1月分析和完善提纲。 1月—2月中旬根据提纲完成论文初稿。 2月中旬—3月与指导老师沟通,修改论文,完成论文定稿。 五参考文献 [1]杨国荣.心学之思---王阳明哲学的阐释[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 [2] 方志远.王阳明评传[M]. 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10年. [3]陆九渊:陆九渊集[M],中华书局,1980 年。 [4]王阳明:传习录[M],张怀承注译,岳麓书社,2004 年。

王阳明心学核心概念及释义——知行合一略论

Open Journal of Historical Studies 历史学研究, 2014, 2, 61-64 Published Online April 2014 in Hans. https://www.360docs.net/doc/a78822387.html,/journal/ojhs https://www.360docs.net/doc/a78822387.html,/10.12677/ojhs.2014.22005 The Unity of Knowing and Doing —The Core Concept of Wang Yangming’s Mind-Philosophy Zimin Liu School of Hanhong, Southwest University, Chongqing Email: wzplws9@https://www.360docs.net/doc/a78822387.html, Received: Apr. 8th, 2014; revised: Apr. 18th, 2014; accepted: Apr. 25th, 2014 Copyright ? 2014 by author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s://www.360docs.net/doc/a78822387.html,/licenses/by/4.0/ Abstract Wang Yangming’s theory, “The unity of knowing and doing”, was proposed in a particular histori-cal background. By arguing his theory, Wang Yangming emphasized that knowledge and practice should be integrated instead of being separated. The practice of morality is well connected and cooperated with the cognition of morality. His theory is of great importance in directing people’s moral practice not only in Ming dynasty but also in modern society. Keywords Wang Yangming, The Unity of Knowing and Doing, Moral Practice 王阳明心学核心概念及释义 ——知行合一略论 刘子旻 西南大学含弘学院,重庆 Email: wzplws9@https://www.360docs.net/doc/a78822387.html, 收稿日期:2014年4月8日;修回日期:2014年4月18日;录用日期:2014年4月25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