颍上李姓家谱起源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颍上李姓家谱起源

李氏始于商代,出自皋陶(yao)之后,颍上李氏先祖李冲(公元450年到498年)世居甘肃陇西狄道(今临兆),北魏时官到尚书仆射。李冲(450-498)北魏大臣。原名思冲,字思顺,北魏陇西郡狄道(今甘肃临洮)人。少孤,好交游,有气量。西凉李皓之曾孙。父李宝封敦煌公。孝文帝初年(471年)任秘书中散,掌宫廷文案,迁内秘书令、南部给事中。太和十年(486年)建议废止宗主督护制,提出均田制、三长制,孝文帝采纳,实行三长制,以五家为一邻,五邻为一里,五里为一党,各设一长。三长的职责是检查户口,征收租调,征发徭役。又建议颁行新的租调制度,防止豪强多占民户,限制宗主贪污中饱,以增加政府收入。北魏国力大增。继迁中书令,赐爵陇西公,极受恩宠,孝文帝不直呼其名而称中书。孝文帝南伐萧齐,以冲兼左仆射,留守洛阳,继迁尚书仆射。493年,北魏迁都洛阳,任镇南将军、侍中少傅,曾领将作大匠主持新都洛阳的修建工程,后病卒,谥曰'文穆'。葬于覆舟山。李冲后裔在唐朝开国后,受封于鲁国(今山东省南部)做地方官,子孙随定居山东,村号枣林岗。明朝弘治二年(公元1489年)把山东、河南、湖广(今湖北、湖南省)、江西、浙江和江南省(今江苏、安徽合称)部分家民调蕃至淮北开垦战乱年代荒芜的土地。颍上李氏的老来祖李通(杨氏)、李达和堂弟(名讳失记)三户人家由山东迁移到颍上县、霍邱县定居。

迁颍后,李通、李达两胞兄弟以县西北黄沟大桥偏西(今李老家)和县东北白塔湖畔偏南(今李家庙)为中心圈地垦荒,其堂弟以霍邱、

阜南、因始毗邻地区为中心圈地垦荒。李氏三兄弟分别以上述地区定居,建立家园,以农为业,兼之商务,繁衍生息,逐渐发展。据《颍上县志》载:李氏于弘治二年(公元1489年)由山东枣林岗迁居颍上。

颍上县新集镇李氏祠堂(县级文物)

新集镇李氏家族,当地人称千仓湾李,明万历年间第六世李应时,迁居“千仓河西岸茱萸屯”(曹操囤粮之地),有一天在施工时,挖出一石碑,上面刻有“千仓湾”三大字,再仔细看看,有“曹操囤粮之地”的字样,李家深知此碑的历史意义和价值,妥为保管,久而久之便有了“千仓湾”李家之说。

颖洲李氏家族堂号为陇西郡叙伦堂。一世李天从军明清开国大元帅徐达,因其屡立战功,擢授颍川卫所总旗,由山东兖州府曹县固村始迂居颍州,坐落林立屯,至今600余年,已传至二

十三代。这支李氏家族来颍州后,先后三次建造祠堂,最早祠堂建在颍州城;崇祯八年正月十一日李自成军攻破颍州城。祠堂被毁坏。战乱后重建的祠堂又在咸丰年间遭发逆捻匪之乱,李氏祠堂房舍悉为灰烬。现存的新集李氏祠堂是第三次修建的。

祠堂简介:

新集镇李氏祠堂位于安徽省颖上县新集大街。该祠坐北朝南,始建于光绪十八年(1892),1895建成。祠堂建成后拥有工地4000亩没,水域600亩。祠堂占地十余亩,规模宏大,建筑雄伟。有三排砖瓦结构的主房。前排是走马楼,西边是八字粉墙,方石铺地,石狮守门。两扇黑底红心的大门上写着:阀阅分山左,宗建颖东;。内有屏门相隔。前院有东西配房,二排是五间腰殿,前檐是十二扇棂子门。门高一丈,镶有玻璃,后檐是十二块红漆木板。两侧有角门通往后院,后院两侧是半敞开的走廊,一对月玲珑精巧,通往东西两个跨院。大殿前院筑有一个平台,一米高七米见方,是子孙祭奠跪拜的地方。大殿坐落在中央,高十米,重梁起架,雕梁画栋,雄伟壮观。正殿门头上悬一“急公好义”横匾,系袁世凯手书。正殿内高台上排列着李氏祖先牌位,外罩刻有花纹的玻璃小门。最上面的横匾上写着“斋明严肃”.每层房屋的廊檐下均刻有图案,前后计二十四处,为二十四孝图。雕工精细,惟妙惟肖。前后每根柱子的横梁上刻有“二龙戏珠”,“丹凤朝阳”,“鲤鱼跳龙门”。等多种图案,工艺精巧,玲珑剔透。整个建筑井然有序,巍巍壮观,系典型彩的晚清风格。整个祠堂

房屋百余间,房屋所用的砖均为特制的专用“祠砖”每块砖上都刻有“祠砖”字样。

建国前夕(1940年),李氏家族在此兴办“成德中学”,到1944年发展到九个班,学生四百余人,历时七年先后输出七届学生。解放后改为颍上县新集区中心完小。后为改变学校面貌,逐年被拆除,翻新,现仅有大殿仍保留原貌。

2007年4月阜阳市文化局派人对此殿遗存进行考察,认为该建筑结构体系及砖雕,石雕,木雕结构,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已批准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目前祠堂建筑损毁严重,宗祠及其附属牌坊建筑构件多流散与新集一带民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