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芾的书法美学思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米芾的书法美学思想
快炙背美芹子编辑2011/4
米芾的书法美学思想
一、名垂千古----书法的功能
孔子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在孔子看来,艺术仅仅是一种供游憩、供陶冶性情的末事。北宋的另一理学大师程颐直接秉承孔子的思想,仍以文章才艺为末事。他说:“君子所蕴蓄者,大则道德经纶之业,小则文章才艺。君子观《小畜》之象,以懿美其文德。文德方之道义为小也。”
然而,米芾却以过人的胆识,公然反对这种传统的文艺观。他讲书画作品可以流传千古,受人宝爱;与之相比,炜炜帝王功业竟成了糠炫尘埃;至于“臭秽功名”,那就更不足道了。因此,他将书画艺术推到了至高无上的地位。
二、真趣----书法的审美理想
米芾论书最重真趣,《海岳名言》中曾反复予以强调:
“裴休率意写碑,乃有真趣,不陷丑怪。
”“沈传师变格,自有超世真趣,徐不及也。”“学书须得趣。” 在米芾这里,真趣并不是一个具体的审美标准,而是他的各种书艺审美标准的总和。
这一审美理想包括了天真自然、古雅脱俗、八面具备等审美标准。
1、天真自然,表示顺乎天性,不假造作。
唐人陆羽《怀素别传》中记述了怀素与颜真卿师徒二人的一段对话:“素曰:‘吾观夏云多奇峰,辄常师之,其痛快处如飞鸟出林,惊蛇入草。又遇坼壁之路,一一自然。’真卿曰:‘何如屋漏痕?’素起,握公手曰:‘得之矣!’”
所谓“坼壁之路”,即指墙上的裂缝,与屋漏痕一样,比喻用笔时须自然涩重,从而产生一种妙若天成、能够引发观者丰富联想的艺术效果。可见这既指笔法,亦指艺术效果。
米芾对壁坼路、屋漏痕这种天真自然之美极为推崇。他写道:“唐末书格甚卑,惟杨景度行书与颜鲁公‘坼壁’、‘屋漏’同意,天真烂漫,纵逸类《争
坐位帖》。”
此外,他还称赞王献之书“天真超越”,胜过乃父;而《晋贤十四帖》“其象若太古之人,自然朴野
之实”,堪为“天下第一法书。”
米芾认为,字形“大小各有分,不一论,”书写时应顺其自然,予以适当的配合;切不可强将小字展大、大字促小,破坏字的自然形态之美。
天真自然,本指人的天性纯真,不矫揉造作。对于米芾来说,他的书作反映出天真自然之美,他的书论以天真为首要审美标准,这可以说就是他天真自然的秉性的自然流露或巧妙表现。他拜石为兄,好洁成癖,举止颉颃不能与世俯仰,甚至在皇帝面前也颇显放肆—凡此种种,都反映出他天真自然的一面。
也同样如此,这种天真自然是以磨穿砚台的功夫为基础的,是以临摹古今名迹取诸所长为根据的。即以米芾本人而言,倘若他没有养成“一曰不书便觉思涩”的习惯,他就不可能达到“随意落笔,皆得自然”的境界。
2、古雅脱俗是米芾的第二个书法审美标准。
在米芾的书论中,古雅有时又写作古意、古气,其对立面便是俗。
米芾视作书法审美标准的古雅并非一般地指典雅或雅正,不是鼓吹复古,而是针对书苑时弊,着眼于开创一代新风。当
然,他采取的是借古讽今的方法,用晋代的锺、索、二王来比照唐代书法的弊病。正如他以鼓吹天真自然来破除中唐以来的程式化书风一样,他宣扬古雅也是以唐明皇以降的肥俗书风为主要攻击目标的。
米芾的古雅大致包括这几个方面的涵义:
一是胸中要有学识道义(“心既贮之”);
二是深明古法、得晋人三味;
三是要有变化,力避千篇一律。(他之批评柳公权为“丑怪恶札之祖”,谓“自柳世始有俗书”,原因即在于此。)
3、米芾的第三个审美标准是“八面具备”。
他写道:“字之八面,唯尚真楷见之,大小各自有分。智永有八面,已少锺法。丁道护、欧、虞笔始匀,古法亡矣。”
所谓八面,就其字面含意而言,指的是四方和四隅(角)。
照米芾的意思,所谓“八面具备”,就是指每个字笔画的长短粗细屈伸正侧、每个字乃至整篇书作的各个组成部分所占空间的大小疏密、笔致的动静疾徐等,都要富于变化。就笔画而言,不可大小粗细如一;就笔势而言,不可劲健到底或姿媚到底;就布白而言,不可平均分配,状如算子。米芾批评欧、虞、褚、柳、颜诸家为“一笔书”,
主要指他们的字着意安排,缺少变化。
正由于米芾将真趣作为审美理想,他就把书写内容的正确性和逻辑、修辞,把书写技巧的工拙等标准看得不那么重要了。他在答书家薛绍彭的论书诗中这样写道:
“何必识难字,辛苦笑扬雄。自古写字人,用字或不通。要之皆一戏,不当问拙工。意足我后足,放笔一戏空。”
三、入人---评书的方法论
米芾评书方法论的核心,便是“入人”二字。所谓“入人”,就是要切合书家和书迹的实际,戒除不着边际的浮泛之辞;要正确指出书家或书迹的特点和得失,不得一味恭维。
米芾的传世书评被引得最多的,恐怕要数《海岳名言》中的最后一段:
“海岳以书学博士召对。上问本期以书名世者凡数人,海岳各以其对曰:‘蔡京不得笔。蔡卞得笔而乏逸韵。蔡襄勒字。沈辽排字。黄庭坚描字。苏轼画字。’上复问:‘卿书如何?’对曰:‘臣书刷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