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段评价检测(三) 中华文明的繁荣——隋唐时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阶段评价检测(三)中华文明的繁荣——隋唐时期

(时间:45分钟满分:85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唐初于禁中设置翰林院,召集才智之士以备顾问;唐玄宗时,专选文学之士为翰林学士,专掌拟定皇帝直接下达的重大诏令;唐宪宗时,又于诸学士中选资高望重者一人为承旨学士,参谋禁密,权任独重。这()

A.是科举制发展的必然结果

B.使中枢决策过程发生异变

C.进一步完善了三省六部制

D.直接导致唐后期政局动荡

解析:选B据材料可知不是行政机关的翰林院在中枢决策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反映出唐朝中枢决策过程发生异变,故选B项;科举制是选官制度,与行政决策无关,排除A项;中书负责决策,材料表明中枢决策权转移到翰林院,是冲击了三省六部制,排除C 项;唐朝后期政局动荡的原因是地方藩镇割据,排除D项。

2.唐代前期的宰相中,科举出身者很少。唐玄宗开元元年至开元二十二年间,宰相中科举出身者有十八人,占这一时期宰相总数的三分之二。唐宪宗以后,进士在宰相和高级官员中更占据了四分之三的绝对优势,终唐一代再没有发生变化。这反映了,唐朝() A.宰相权力不断加强B.社会阶层日益固化

C.士族势力逐渐削弱D.官僚体制渐趋成熟

解析:选C科举制选拔人才促使士族地主地位下降,庶族地主地位提高,故选C项;材料强调唐朝宰相及高级官员科举出身的人日益增多,唐朝设立三省六部制等促使唐朝宰相权力削弱,排除A项;科举制有利于社会阶层的流动,排除B项;材料强调官员的科举出身为选官制的推动而非官僚体制,排除D项。

3.(2019·滨州二模)唐代时期在中书省和门下省设有一批谏官,具有先他官言事的优越权。他们是左右散骑常侍、左右谏议大夫、左右补阙和拾遗,“左”隶属中书省,“右”隶属门下省。这一做法()

A.旨在加强专制皇权B.提高了办事效率

C.利于防止决策失误D.加强了中央集权

解析:选C根据材料谏官“具有先他官言事的优越权”并结合所学可知谏官主要评议皇帝得失,这一做法有利于防止决策失误,故选C项;三省六部制度加强专制皇权,与材

料主旨谏官制度不符,排除A项;谏官的设置会降低行政效率,排除B项;谏官是在中央设置的官员,并未涉及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排除D项。

4.(2019·昆明三模)下表反映出()

唐代士族、寒族登科对比表

A.科举考试选拔程序不公B.世家大族仍有巨大优势

C.社会阶层分化日益严重D.科举成为选官主要途径

解析:选B从唐代士族、寒族登科对比表中我们看出士族进士人数远远高于寒族,这说明唐代世家大族仍有巨大优势,故选B项。

5.唐末,财经部门出现了固定的使职,即度支、户部和盐铁转运使。财税大宗都由盐铁转运使和度支使掌管,户部使在三司中是相对清闲的职位。据此可知,唐末财政机构改革()

A.有效避免了藩镇势力过度膨胀

B.加剧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C.对宋代制度设计产生一定影响

D.导致三省六部制名存实亡

解析:选C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宋为加强中央集权,在中央设三司,分割宰相的财权,在地方设立转运使,削弱地方财权,而材料中的“唐末,财经部门出现了……度支、户部和盐铁转运使”可说明,唐末财政机构改革对宋代制度设计有一定影响,故选C项。“避免”这一说法绝对,故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故排除B项;唐末财政改革不会导致三省六部制名存实亡,D项说法夸张,故排除。

6.从下面表格信息可以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B.开元至天宝初农业较为繁盛

C.唐中期农业商品化趋势加强

D.安史之乱未对农业造成破坏

解析:选B根据题干材料“耒耜亦满,人家粮储,皆及数岁”“海内富实”“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充实”可以得出开元至天宝初农业较为繁盛,故选B项。

7.唐玄宗天宝年间的“安史之乱”及唐末战争对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来说无疑是一场巨大的灾难。但是,却成为唐朝后期皖江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促进因素。其主要原因是() A.北方先进生产力的传入B.皖江地区社会环境稳定

C.土地兼并问题得到缓解D.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动

解析:选A根据材料“‘安史之乱’及唐末战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安史之乱后,北方人口大量的南迁,带去了大量的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与工具,从而促进了皖江地区经济的发展,故选A项;皖江地区在“安史之乱”之前社会环境稳定,故不是“安史之乱”之后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排除B项;大量人口的南迁不会促使土地兼并问题的缓解,排除C项;重农抑商政策是针对整个国家而言并不专指皖江地区,排除D项。

8.(2020届高三·汕头联考)唐代法律规定,土地买卖的行为必须得到家(族)长认可,同时直系亲属与邻居享有优先购买权,业主不得私自买卖。这些规定体现了,唐代() A.土地私有制受到严重冲击B.经济立法比较完善

C.政府对自耕农经济的保护D.世族门阀把控经济

解析:选C唐代的这些规定目的是为了限制土地买卖,抑制土地兼并,体现的是对自耕农经济的保护,故选C项;材料中唐代法律规定土地不得私自买卖,但并没有说不得买卖,所以这些规定依然是在土地私有制的前提下实行的,并没有对私有制造成严重冲击,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只是有关土地买卖的法律规定,没有涉及经济立法的其他方面,所以无法得出经济立法是否完善,排除B项;材料中“家(族)长认可”“直系亲属与邻居”并非世族门阀,排除D项。

9.下表是唐代一些人墓志铭内容的节选,据此能够认定这些人都()

人物墓志铭内容

沈齐文“求我师于周孔,无涉异端”

王弘“兼忘聃释,大归儒首”

房凛“儒为德本,德实教源”

A.尊崇儒学

C.崇尚无为D.对现实政治不满

解析:选A尊儒,与材料中“求我师于周孔”“大归儒首”“儒为德本”相符,故选A项;三教合流,与材料中“师于周孔,无涉异端”不符,排除B项;道家崇尚无为,与材料中“师于周孔,无涉异端”“儒为德本”不符,排除C项;材料中尊崇儒学,未涉及现实政治,排除D项。

10.魏晋至隋唐时期,修造了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和甘肃敦煌莫高窟等石窟。这反映出()

A.儒学正统地位削弱B.道教文化的广泛传播

C.佛教影响范围扩大D.北方经济影响力上升

解析:选C材料石窟属于佛教建筑,反映出佛教影响范围扩大,故选C项;材料反映出佛教的传播,没有体现出对儒学地位的影响,与道教无关,也与北方经济影响力上升无关,排除A、B、D三项。

11.《新唐书·文艺列传》载:“嗜酒,每大醉,呼叫狂走,乃下笔,或以头濡墨而书,既醒自视,以为神,不可复得也,世呼‘张颠’。”下列作品符合材料所描述的书法家创作风格的是()

解析:选C材料所述是张旭的草书,故选C项;A项是行书,B项是篆书,D项是楷书,均排除。

12.(2019·内江二模)下图为唐朝画家阎立本所作《职贡图》,描绘了外国使节和我国周边少数民族地区使臣来唐朝进贡的生动情景。这一作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