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链基本理论研究

合集下载

产业链形成机理的理论模型

产业链形成机理的理论模型

产业链形成机理的理论模型产业链形成的动因可从两个视角进行研究。

一个是理论视角,即借用经济学理论、管理学理论、生态学理论、社会学理论等相关理论分析产业链形成的动因;另一个是影响因素视角,主要是从静态视角和动态视角追溯引发产业链现象出现的主要因素,并加以总结、提高,得出产业链形成的动因。

从企业的个体角度出发,企业加盟产业链的目的不妨可以概括为价值创造最大化,经营风险最小化。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企业从两个方面进行管理:一是产业链创造的价值,包括降低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提高收益;二是降低风险或不确定性(外界风险)。

因此不同的理论实际上就从这两个根本点出发,从不同角度考察了企业构建产业链的动因。

标签:产业链;形成机理;理论模型一、产业链形成动因的理论分析框架关于产业链形成的动因,目前尚未见报道。

笔者认为:产业链形成的动因可从两个视角进行研究。

一个是理论视角,即借用经济学理论、管理学理论、生态学理论、社会学理论等相关理论分析产业链形成的动因;另一个是影响因素视角,主要是从静态视角和动态视角追溯引发产业链现象出现的主要因素,并加以总结、提高,得出产业链形成的动因。

两个视角分析的理论框架如图1所示。

二、产业链形成机理的经济学视角分析(一)交易费用理论对产业链形成机理的解释科斯于1937年在其著名的《企业的性质》一文中,研究了企业存在和扩张的根本原因,提出了交易费用这一概念,从而创立了交易费用理论。

交易费用理论的提出对经济学与管理学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作为一种分析工具,它适用于所有涉及契约安排的研究领域。

而产业链是以契约关系为纽带的,它属于交易费用理论研究的范围。

交易费用理论对于产业链形成机理的解释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交易费用理论认为在组织制度谱系中,市场与企业位于这个谱系的两极,中间存在一系列市场与组织相混合的准市场组织,产业链正是这种准市场组织中的一种。

因此,产业链能够降低交易成本。

产业链降低交易成本主要是通过稳固的伙伴关系,减少签约交易成本,降低履约风险,降低因有限理性而产生的种种交易费用。

基于共生理论的产业链协同演化模型及其机制研究

基于共生理论的产业链协同演化模型及其机制研究

基于共生理论的产业链协同演化模型及其机制研究产业链协同演化模型是指由不同企业之间的竞争转变为合作,使得产业生态系统中的各个参与者能够以协同的方式共同发展和成功。

共生理论是指两个或多个不同物种之间互相依存和互惠共生的关系。

将共生理论应用于产业链协同演化模型的研究中,可以发现产业链中的各个节点之间并非彼此独立的,而是存在着相互依赖的关系。

基于共生理论的产业链协同演化模型建立的核心是共生机制,其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 利益共享机制在一个产业链中,有着不同的角色扮演者,例如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消费者等。

这些角色的利益往往有着紧密的关联。

在传统的产业链模式下,利润主要由供应商和制造商两个角色所获得,而分销商和消费者则很难获得实质性的利益。

在共生机制下,利益应该获得更加公平的分配。

例如,制造商可以将部分利润分给分销商,以协调共同发展的目标。

2. 资源共享机制在共生机制下,不同角色扮演者之间可以共享资源。

在传统的产业链中,每个角色扮演者都会将资源集中在自己手中,以达到竞争的目的。

而在共生机制下,每个角色扮演者可以将自己拥有的资源与其他角色扮演者共享,从而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3. 信息共享机制信息共享是共生机制最为关键的一种机制。

在传统的产业链中,每个角色扮演者都往往是孤立的,信息互通的机会非常有限。

但是,在共生机制下,每个角色扮演者都可以通过互相共享信息,了解到其他扮演者的需求和愿望,从而更好地协调各自的目标和合作方式。

在实践中,基于共生理论的产业链协同演化模型的应用已经给企业链带来了明显的好处。

由于企业之间的合作得到了加强,不同角色扮演者的互动更加协调,整个产业链上下游各参与者之间的竞争转变为合作,产业链的效率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特别是在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下,企业之间的合作变得越来越重要,共生理论的应用更是意义重大。

总之,基于共生理论的产业链协同演化模型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共生机制的运用改善了整个产业链生态系统的效率,为企业的发展带来生动活力。

国际贸易中的产业链分析

国际贸易中的产业链分析

国际贸易中的产业链分析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国际贸易成为了各个国家之间的重要联系形式。

在国际贸易中,产业链分析逐渐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理论框架。

产业链是指一个产品或服务从原材料的采集,到加工成品,再到销售和分销的全过程。

产业链分析则是研究不同环节如何连接在一起,产业链中各个环节之间如何协同工作,以及产业链中不同的社会、文化、经济等因素如何相互作用的分析方法。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深入探讨国际贸易中的产业链分析。

一、产业链分析的基本概念产业链分析是一种基于供应链的分析方法,它针对一个产品或服务的整个生存期过程进行全面考虑。

产业链的每个环节都涉及到多个参与者和关联企业,他们都需要通过不同的供应链协同工作。

在一个产业链系统中,不同地区和不同的国家,往往在不同的生产阶段有着独特的比较优势。

因此,跨越国家的联合生产和合作成为了产业链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二、产业链分析的作用(1)了解产业链中不同环节的贡献:通过对产业链分析的研究,可以了解不同环节对整个产业链的贡献有哪些,并找出优化的方案。

(2)促进生产协同合作:在产业链中不同的参与者之间往往需要进行生产协同工作,促进了产品的生产。

(3)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产业链分析可以确定企业的定位,找到优质的资源,降低成本,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三、国际贸易中的产业链分析在国际贸易中,产业链分析是非常重要的。

在一个企业跨越多个国家生产产品的时期,需要考虑的因素就会比较多。

从原材料采购、制造、加工、配送到销售,每一个环节都会受到不同国家的法律、文化、管理等因素的影响。

因此,在产业链分析中,需要考虑包括国家的风险因素,如政治、法律和市场风险等,以便企业更好地规划产品生命周期。

国际贸易中的产业链分析还需要考虑到国际分工和竞争力问题。

在一个国家生产某种产品可能不一定是最有优势的方式,而跨越多个国家的联合生产和合作成为了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一种产业分工方式。

通过产业链分析可以找到聚集其生产制造的重要区域和更加优质的产业链合作方式。

产业经济学的基本模型与理论

产业经济学的基本模型与理论

产业经济学的基本模型与理论产业经济学是研究产业内部和产业间关系的经济学分支。

它通过建立一系列基本模型和理论,揭示了产业经济运行的规律,为制定产业政策和实施相关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

本文将介绍产业经济学的基本模型与理论,并探讨其在实际经济中的应用。

一、产业结构模型产业结构模型通过描述和分析各个产业之间的关系,揭示了产业结构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其中,典型的产业结构模型有波特五力模型和产品生命周期模型。

波特五力模型由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波特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通过对产业内部竞争态势的研究,识别出影响产业竞争力的五个因素:供应商的议价能力、买家的议价能力、潜在竞争者的进入威胁、替代品的威胁以及现有竞争者之间的竞争程度。

该模型帮助企业和政府分析产业竞争状况,制定相应的策略。

产品生命周期模型描述了一个产品从引入市场到退出市场的全过程。

该模型包括四个阶段:引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

在不同阶段,企业需采取不同的策略来适应市场需求和竞争环境,以保持竞争优势。

二、产业集中度模型产业集中度模型描述和衡量了产业中企业数量和规模的分布情况。

常用的产业集中度模型包括赫芬达尔指数和四分位数指数。

赫芬达尔指数用于度量一个产业中市场份额分布的不均衡程度。

该指数越高,表示产业中少数大企业占据了较大的市场份额,产业集中度较高。

四分位数指数衡量了市场份额分布的均衡性。

该指数通过将市场份额按照大小排序,计算四分位数的差异程度,从而评估市场份额的集中情况。

如果四分位数指数接近于0,表示市场份额较为均衡;如果四分位数指数接近于1,表示市场份额较为集中。

三、产业链模型产业链模型描述了一个产品或服务从原材料采购到最终消费的全过程。

该模型涉及到供应商、生产商、经销商和消费者等环节,揭示了不同环节之间的协作与竞争关系。

基于产业链模型,经济学家提出了价值链的概念,强调价值创造在产业链中的传递与转化。

价值链分析帮助企业发现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和附加值,从而优化生产和经营流程。

产业价值链

产业价值链
(1)政府干预和制度不完善的负面效应 (2)汽车产业发展配套设施不完善
我国汽车产业升级的建议
1、汽车企业是汽车产业升级的战略主体 (1)在市场需求的带动下对商业模式加大创新 (2)利用多种途径提高汽车企业的自主研发和技术创新
能力 2、政府发挥积极作用 (1)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并坚持走绿色低碳之路 (2)打破地方贸易保护并加快汽车产业重组 (3)鼓励出口和对外贸易 3、多元化以延伸价值链要适当并慎重选择 (1)保持核心产业的基本地位不动摇 (2)内部多元化要优于外部多元化 (3)多元化的产业之间要有关联性
我国汽车产业升级的障碍
1、汽车产业结构层次低所形成的障碍
(1)我国汽车产业集群水平较低 (2)汽车产业布局过度依赖跨国公司 (3)汽车产业纵向合作不足
2、在汽车技术研发及自主创新上有所欠缺
(1)模仿到自创过程激励机制不完善 (2)技术转移壁垒影响创新升级机制
3、汽车产业价值链延伸中的制度性障碍
产业价值链
价值链的提出
价值链概念是由哈佛商学院教授迈克尔 波特(Michael Porter) 1985年在《竞争优 势》一书中提出的 。
他认为 ,价值链是一种寻求确定企业竞 争优势的工具,是价值创造的主要活动 与辅助活动的集合,是企业为客户创造 价值所进行的一系列经济活动的总称。
一、产业价值链的基础理论
产业链的实质就是不同产业的企业之间的关联, 实质则是各产业中的企业之间的供给与需求的 关系。存在两维属性:结构属性和价值属性。
产业链中大量存在着上下游关系和相互价值的 交换,上游环节向下游环节输送产品或服务, 下游环节向上游环节反馈信息。
产业链分为垂直的供需链和横向的协作涟。垂 直关系是产业链的主要结构,通常将其划分为 产业的上、中、下游关系;横向协作关系则是 指产业配套。

关于产业链的理论课题增强产业链韧性,提高抗风险能力

关于产业链的理论课题增强产业链韧性,提高抗风险能力

关于产业链的理论课题增强产业链韧性,提高抗风险能力增强产业链韧性,是提高经济抗风险能力的必然要求。

所谓产业链韧性,是指遭受内外部冲击时,产业链具有的维持自身系统稳定、防止断裂的能力。

从实际看,我省产业结构相对完整,产业链具备一定韧性,但在疫情冲击之下也暴露出一些短板和不足。

提高我省经济抗压能力,更好地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之类风险的冲击,必须增强忧患意识,把握当前全球产业链重构加速,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智能化升级趋势,加快构建更具韧性的产业链体系。

不断完善产业链条产业链完整是增强产业链韧性的重要基础。

从空间形态上看,完整的产业链需要价值链、供应链、产品链、技术链在一定空间范围内有效集聚。

我省已初步形成了包括装备制造、钢铁材料、生物医药、石化、建材、服装等在内的较为完备的产业体系。

从此次疫情来看,由于上中下游产业和配套产业距离较远,致使交通成本、人力成本、政策成本、抗突发公共事件成本较高。

如果链上一个关键企业停产,就可能导致整个产业链条崩断。

不仅加大了复工复产的难度,而且降低了产业链抗击外部冲击的韧性。

以新能源汽车为例,完整的产业链条是以整车生产为中心,在一定空间半径内布局与汽车产品有关的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等,从而实现信息流、资金流、物流和价值流的快速有效整合。

就我省而言,要着力打造以石家庄和保定为核心的、具备国际竞争力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形成以整车生产模块为核心,涵盖新能源模块、新材料模块和新信息技术模块的完整产业链条,同时引导研发、设计、检测、物流、金融等生产性服务机构和中介机构向产业带集聚发展,形成完整、立体、模块化的产业形态,增强产业链应对外部冲击的韧性。

切实强化创新支撑实施创新驱动,加快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和积累,是增强产业链韧性的根本所在。

对我省而言,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一是加快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

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的构建,为我省借助京津技术创新优势、实现产业链升级提供了良好契机。

产业链题目

产业链题目

产业链题目一.“产业链”研究综述。

从思想起源上来讲,产业链的概念最早起源于西方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有关分工理论的意识。

但是当时的研究仅仅局限在企业内部各个分工部门之间的链接,即产品链。

其在《国富论》中指出正式由于企业中各个分工部门组成的链条才形成工业生产。

直到马歇尔将企业中分工协作的思想扩宽到企业之间,才意味着产业链理论的真正形成。

这之后经历很长一段时间的讨论历程,学术界也并未对价值链做出明确的概念界定。

直至1985年德国发展经历学家赫希曼在其《经济发展战略》中将产业前向扩展与后向扩展以提出较为系统的价值链概念,并欲判断在一个产业链中对产业发展起主导作用的产业[1]。

近年来,国外学者对产业链的研究中仓括了供应链研究、信息链研究和价值链研究等多个维度,也有学者如荷利汉认为产业链就是一种物质流动。

史蒂文斯将产业链看作是由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和消费者连接在一起组成的系统,其中贯穿着反馈的物流和信息流。

其认为产业链已不仅仅是一条产品链,同时也是一个信息链和功能链,强调信息和产品同等重要,产业链中存在反馈过程。

在这段时间放眼于国内,我国很多学者自改革开放以来对产业链理论的研究迅速兴起,很明显这是由我国的特殊国情决定的,也是我国在经济体制改革大潮中“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生动反映。

继续来看产业链和价值创造理论的研究,可以发现我国多数学者如杨公朴,夏大慰从产业或产品关联[2]、郁义鸿在产品形态转化[3]、蒋国俊,蒋明新在战略联盟[4]等不同角度说明了产业链的概念。

尽管视角不同,但是都有一个共识就是产业链的形成可能会通过一系列错杂的企业内部活动实现价值创造,这对于产业链条整合竞争优势的维持十分重要。

此外还有国内学者如芮明杰认为产业链是“一种或几种资源通过若干产业层次不断向下游转移直到消费者的路径”[5],这一“路径”覆盖了企业在为市场提供产品和服务的过程中所有价值创造环节,并且包括了从生产原料到产品销售的全部产业类型。

产业链研究框架

产业链研究框架

产业链研究框架引言:产业链是指由原材料供应商、生产制造商、分销商和最终消费者组成的一系列相互依赖的经济活动环节。

通过研究产业链,我们可以深入了解一个产业的运作机制、产业参与者之间的关系以及每个环节的价值创造和竞争优势。

本文将介绍一种常用的产业链研究框架,以帮助读者全面了解产业链研究的方法和步骤。

一、产业链的基本概念和分类1.1 产业链的定义:产业链是指一个产品或服务从原材料采购到最终消费的全过程,涵盖了多个环节和参与者。

1.2 产业链的分类:根据价值链的理论,产业链可以分为上游、中游和下游三个环节。

上游环节包括原材料供应商和生产制造商,中游环节包括零售商和批发商,下游环节包括最终消费者。

二、产业链研究的目的和意义2.1 目的:产业链研究的目的是为了分析产业链中各环节的关系和价值创造方式,从而找到产业链中的瓶颈和机会。

2.2 意义:产业链研究可以帮助企业了解自身在产业链中的地位和角色,制定战略决策,提高竞争力。

三、产业链研究的方法和步骤3.1 数据收集:通过收集相关数据,包括行业报告、企业年报、市场调研等,了解产业链中各参与者的数量、地位和业务范围。

3.2 参与者分析:对产业链中的各参与者进行分析,包括企业规模、技术实力、市场份额等,以及各参与者之间的合作关系和竞争关系。

3.3 价值链分析:通过分析产业链中各环节的价值创造方式和利润分配,了解产业链中的价值链和利润链。

3.4 竞争分析:对产业链中的竞争态势进行分析,包括竞争对手的数量、产品差异化程度、市场份额等,以及竞争对手的战略和动态。

3.5 SWOT分析:通过分析产业链中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找到产业链中的战略机会和挑战。

3.6 战略规划:根据产业链研究的结果,制定相应的战略规划,包括产品创新、渠道拓展、合作伙伴选择等,以提高企业在产业链中的竞争力。

四、案例分析:以汽车产业链为例4.1 数据收集:收集汽车产业链相关的行业报告、企业年报、市场调研等数据。

农业产业链理论研究综述

农业产业链理论研究综述

以后我 国对农业产业链 的进一步研 究提供 了理论参考。 关键词 : 农业产 业链; 理论; 综述


农业产业链概念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定
马克 思 的分 工 理 论 认 为 ,特 定 的产 业 总 是 坐 落 在特 定 的区 域 空 间上 , 且对 应着 特 定 的 劳动 空 间 。他 通过 分析 指 出分 工 而 ] 促 进 生产 效率 提 高 的 原 因 。“ 多人 在 同 一 生产 过 程 , 在 不 同 许 或
美国学者科斯最 早提 出了交易费用 的概
农 业产 业 链 是 一 个 网 络 结 构 , 要 贯 穿供 给 和 需求 市场 , 主 也
念 , 斯 认 为 , 易 费 用 就 是 利用 价格 机 制 的 费 用 , 获 得 准 确 科 交 是 市 场 信 息所 需 付 出的 费用 , 以及 谈 判 和 经 常性 契 约 的 费用 [。美 7 ] 国经 济 学 家 科 斯 在 13 年 发表 的 论文 《 业 的 性 质》 文 中 指 97 企 一
甘肃 农业
21 0 0年第 1 期 ( 2 2期) 1 总 9
农 业 产 业 鲢 理 论 饼 兜 缣 莲
翟慧卿 , 吕 萍 ( 兰州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甘肃 兰州 70 3 ) 3 0 0
擅 要: 本文在对农 业产业链相 关理论综述的基础上, 分析 水平, 它随每个人的活动范围缩小而提高 ; 二是间接生产链条的
销售等环节 , 是一个有机整体 [ 2 3 。三是农业产业链 是一种产业
群 。 业产 业 链 实质 上 是 一种 产 业 群 , 括 为农 业 生 产 做准 备 的 农 包
前 期 产 业 部 门 、农 业 生产 的 中间 部 门 以及 农 业 生产 的 后期 部 门

关于产业链的研究

关于产业链的研究

关于产业链的研究作为经济学范畴内的一个概念,产业链主要以各个产业部门之间的某种关系为主,根据一定的逻辑关系以及时间分布,客观地形成的一种连锁关系的形式。

目前研究上认为,它主要包含四个维度,并通过这四个维度的相互均衡,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了产业链。

这四个维度主要是价值链、企业链、供应链和空间链。

产业链的形成机制就像是市场经济下“看不见的手”一样,作为一个客观规律一样控制着产业链的形成。

刘贵富在《产业链基本理论研究》一文中,系统地提出了产业链的分类和命名方法,并提出了产业链形成机理的理论模型、产业链功能效应的概念,同时在文章里就产业链的增加值链、成本链、利润链给出了符合规律的计算公式。

学者吴金明、邵昶在《产业链形成机制研究——“4+4+4”模型中》,根据产业链内容的主要因素,选取了四个维度来反映产业链的丰富内涵:其中包括“点和点”的供需维度、“点和线”的企业维度、“线和线”的空间链维、“链和链”的价值链维。

产业链的这四个维度在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之间相互对接。

对接的结果将对产业链的延伸和扩展产生影响, 如果对接内容越丰富,那么产业链就会越长。

学者郑大庆在《产业链整合理论讨论》中,对产业链的内涵进行了进一步的优化与丰富,同时提出了产业链整合的四个促发因素和三种方式,其中四个促发因素包括技术上的创新、生产要素的不同、产业管制的模式、以及相关产业及其支持性产业,而三种方式包含纵向、横向一体化,和产业链融合。

学者马燕在《虚拟企业: 供应链管理的目标》提出:“要想让产业链的每条链条的每个环节都得到利润,实现互利互惠的合作共享关系,产业链必须对接价值链,供需链、空间链和企业链也都要顺着价值链的方向走。

”汪建、周勤和赵驰在《产业链整合、结构洞与企业成长——以比亚迪和腾讯公司为例》一文中,从企业的角度出发,采用结构洞理论比较分析产业链整合模式的差异性以及整合对于企业成长的绩效影响。

游振华、李艳军在《产业链概念及其形成动力因素浅析》一文中,对产业链的概念如何形成,是什么因素导致其形成进行了研究,针对产业链形成的动力因素进行了详细地分析,将其分为内部和外部两部分,其中降低交易费用因素、风险规避因素和创造和利用社会资本因素是其内部因素,区位优势因素、产业技术因素和产业政策因素则是其外部的主要因素。

产业价值链精选全文

产业价值链精选全文
苹果到底
多有钱?
投资银行FBR Capital Markets预计今年苹果将成 全球首个市值达1万亿美元的公司。
案例:富可敌国的苹果
iPhone,这是一款神器,引无数果粉竞卖肾。
案例:富可敌国的苹果
那么问题来了,在iPhone的整个价值链当中,苹果公 司赚了多少?富士康工人赚了多少?贴膜boys赚了多 少?
产业链的实质就是不同产业的企业之间的关联, 实质则是各产业中的企业之间的供给与需求的 关系着上下游关系和相互价值的 交换,上游环节向下游环节输送产品或服务, 下游环节向上游环节反馈信息。
产业链分为垂直的供需链和横向的协作涟。垂 直关系是产业链的主要结构,通常将其划分为 产业的上、中、下游关系;横向协作关系则是 指产业配套。
微笑曲线的含义:要增加企业的盈利,绝不是持 续在组装、制造位置,而是往左端或右端位置迈 进。
微笑曲线
专利、 技术 附 加 价 值
组装、 制造
品牌、 服务
研发 (全球竞争)
行销 (区域竞争)
微笑曲线

产品
研究
零部件
生产


模块零部

件生产
值利

组装



利润
空间小

上游
中游
售后 服务
销售 利 润 空 间 大
产业链是产业经济学中的一个概念,是各个产业 部门之间基于一定的技术经济关联,并依据特定 的逻辑关系和时空布局关系客观形成的链条式关 联关系形态。
价值链的形态
上游 价值链
公司 价值链
下游 价值链
供应商的 活动、成 本和收益
企业的 活动、 成本和 收益
销售商 的活动、 成本和 收益

产业融合理论研究综述

产业融合理论研究综述

产业融合理论研究综述1. 前言产业融合是指将不同产业领域的企业、产业、技术、人才等资源进行深度整合,形成横向和纵向的产业链,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有效运营,从而推动经济发展和提高产业竞争力。

产业融合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它涉及到产业结构、产业协同、产业链整合、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等领域,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本文将对产业融合理论进行概述和归纳,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

2. 产业融合理论的概述产业融合理论是一种涉及工业、科技、经济、政治、文化等多个领域的综合性学科。

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产业结构调整、产业链合作、技术创新、人才共享等问题。

在产业融合理论的研究中,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2.1 产业结构调整产业结构调整是指通过对产业结构进行合理调整,达到优化产业布局和促进经济发展的目的。

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目标是提高经济效益,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2.2 产业链合作产业链合作是指在产业链上不同层次的企业之间进行协作与合作,构建集成化的产业链。

产业链合作有利于企业资源的共享和优化配置,促进产品的研发和生产。

2.3 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指通过研发和应用新技术,促进企业和产业的发展。

技术创新是产业融合的重要基础,通过技术创新可以实现资源优化和经济效益的提升。

2.4 人才共享人才共享是指通过人才的流通和合作,实现企业之间的知识共享和合作,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在产业融合中,人才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为企业和产业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3. 产业融合理论的研究进展产业融合理论研究已经在理论和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和深入发展。

在理论研究方面,产业融合理论主要包括产业融合的内涵和特征、产业融合的发展路径、产业融合的政策环境、创新体系等方面。

在实践应用方面,产业融合已经在不同的产业领域和区域得到广泛实践和探索。

3.1 产业融合的内涵和特征产业融合的内涵和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产业融合是一个系统性的概念,包含了不同层次和领域的产业资源整合和协同发展;二是产业融合强调产业间的互动和合作,形成横向和纵向的协同效应;三是产业融合体现了产业创新和技术进步的重要意义;四是产业融合具有地域和区域特色,不同地区和行业之间的产业融合存在一定的差异。

产业链理论

产业链理论

产业链理论1、概念产业链是一个包含价值链、企业链、供需链和空间链四个维度的概念。

这四个维度在相互对接的均衡过程中形成了产业链这种“对接机制”是产业链形成的内模式,作为一种客观规律,它像一只“无形之手”调控着产业链的形成。

产业链的本质是用于描述一个具有某种内在联系的企业群结构,它是一个相对宏观的概念,存在两维属性:结构属性和价值属性。

产业链中大量存在着上下游关系和相互价值的交换,上游环节向下游环节输送产品或服务,下游环节向上游环节反馈信息。

我国现有产业链条:自然资源产业—般加工产业—机械制造产业—高科技产业2、概念分解2.1 价值链(value chain)最早是由麦克.波特(Porter,1985)在分析公司行为和竞争优势时提出并应用的。

他认为公司的价值创造过程主要由基本活动(含生产,营销,运输和售后服务等)和支持性活动(含原材料供应,技术,人力资源和财务等)两部分组成,这些活动房在公司价值创造过程中是相互联系的,由此构成公司价值创造的行为链条,这一链条称之为价值链。

(摘自《产业链基本理论》)2.1.1微笑曲线微笑嘴型的一条曲线,两端朝上,在产业链中,附加值更多体现在两端,设计和销售,处于中间环节的制造附加值最低。

微笑曲线中间是制造;左边是研发,属于全球性的竞争;右边是营销,主要是当地性的竞争。

当前制造产生的利润低,全球制造也已供过于求,但是研发与营销的附加价值高,因此产业未来应朝微笑曲线的两端发展,也就是在左边加强研展创造智慧财产权,在右边加强客户导向的营销与服务。

如下图所示:2.2产业链中的上中下游产业企业:上游产业企业掌握了核心技术或是关键生产环节而成为了行业发展的领导企业(战略环节)。

同时上游企业具备自主开发能力和完整的销售网络,是整个行业标准的制定者,属于典型的技术密集型企业,其产品附加值高,获利空间大,通常占有全行业利润的60%。

中游产业企业引进、并吸收上游产业企业的技术,并根据特定市场进行产品定制,属于生产制造环节,中游产业企业只是参与产品附加值分配,利润比上游低,一般占有全行业利润的30%。

产业链基础理论课件

产业链基础理论课件
• 按照迈克尔·波特的逻辑,每个企业都处在产业链中的某 一环节,一个企业要赢得和维持竞争优势不仅取决于其内 部价值链,而且还取决于在一个更大的价值系统(即产业价 值链)中,一个企业的价值链同其供应商、销售商以及顾客 价值链之间的联接。企业间的这种价值链关系,称之为产 业价值链(industrial value chain)。
• 链式效应不但会发生在某一个产业价值链当中,而且不同 产业价值链的上下游企业之问也会有这样的链式效应。
21
影视产业价值链关系图
22
数字媒体时代的音乐产业价值链
23
二、波特和产业价值链理论
2、产业价值链的效应 (2)集群效应 • 在以一个主导产业为核心的领域中,关联度较高的众多企
业及其相关支撑机构在地理空间上就产生了企业在某一产 业价值链上集聚的现象。 • 这种产业价值链上企业的集聚向上延伸到原材料及配套服 务的供应商;向下延伸到产品的营销网络和顾客;横向扩 张到互补产品的生产商及通过技能、技术或由共同投人品 联系起来的相关企业,同时集群内还包括政府和多功能公 共机构的参与。 • 集群内企业间是通过长期形成的非契约“信任与合作”维 系的,在面对外来竞争时,使其具有独特的竞争优势。
价值链和企业链 价值链和供需链 价值链和空间链
第二层次(中观)——对接 的主体部分:企业链和供
需链、空间链的对接
第三层次(微观)——对接 的基础:
各维度内部的对接
企业链和供需链
企业链和空间链
供需链中的对接 企业链中的对接 空间链中的对接
对接具体内容
对接核心
产业分布
企业链和需求链 企业链和技术链 企业链和供应链
由于“关系型契约”不像产权纽带一样稳固 .对核心企业控制链条的能力要求很高。

产业链形成机制研究_4_4_4_模型

产业链形成机制研究_4_4_4_模型

[收稿日期]2006-03-10[作者简介]吴金明(1963—),男,湖南临湘人,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中南大学商学院教授;邵昶(1975—),男,江苏徐州人,中南大学商学院硕士。

产业链形成机制研究———“4+4+4”模型吴金明1,2,邵昶2(1.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100044;2.中南大学商学院,湖南长沙410083)[摘要]产业链是一个包含价值链、企业链、供需链和空间链四个维度的概念。

这四个维度在相互对接的均衡过程中形成了产业链。

这种“对接机制”是产业链形成的内模式,作为一种客观规律,它像一只“无形之手”调控着产业链的形成。

反映在实践中,除了这只“无形之手”,还有“企业内部调控”、“市场结构和行业间的调控”和“政府的宏观调控”这三只“有形之手”对产业链的形成进行调控。

“无形之手”和“有形之手”的“握手”过程就是现实中对产业链进行“四维调控”的过程和产业链的形成过程,即产业链形成的外模式。

产业链外模式的主要表现形式有四种:市场交易式、纵向一体化、准市场式和混合式产业链。

四维对接、四维调控以及四种具体模式就构成了说明产业链形成机制的“4+4+4”模型。

[关键词]产业链;形成机制;“4+4+4”模型[中图分类号]F06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80X(2006)04-0036-08【产业经济】2006年4月第4期(总217期)Apr.,2006No.4ChinaIndustrialEconomy近年来,由于产业链本身概念的模糊性和内涵的复杂性,学术界在对纷繁芜杂的产业链现象研究中,始终缺乏一个明晰的分析框架。

现有的研究基本上是依附于价值链、供应链、生产链和产业集群的角度进行的,多数情况是在相互缠绕的产业链中,选择其中之一进行具体分析,而从抽象意义上对产业链形成机制展开研究的极少。

迄今为止,产业链到底是什么?它是如何形成的?其演化规律究竟是什么?这在理论界依然是一个尚未解决的难题。

产业链基本理论研究

产业链基本理论研究

产业链基本理论研究产业链基本理论研究一、引言产业链是现代产业组织形式的核心概念之一,也是实现产业协同发展、提升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产业链理论的研究旨在深入探讨不同环节之间的关系与相互依存,促进产业链上的各个参与主体之间的紧密合作,推动整个产业的创新和升级。

本文将对产业链的基本理论进行研究,以期为实现产业链协同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借鉴。

二、产业链概述产业链是指一个完整的价值链,涵盖了从原材料采购到最终消费者的所有环节和参与主体。

在产业链中,各个环节之间通过产品、服务和信息的流动进行联系和协作。

产业链的主要特点包括:一是参与主体众多、分工明确;二是环节之间存在相互依存关系;三是价值的创造和转移;四是信息的流动和共享。

三、产业链的分类根据产业链的不同特征和内容,可以将产业链分为物质流和信息流两大类。

物质流产业链是从原材料到最终产品的整个生产流程,包括采购、生产、流通和销售等;信息流产业链主要涉及到信息的获取、传递和应用等过程。

物质流和信息流的协同发展是实现产业链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产业链协同创新和提升竞争力的关键。

四、产业链的优势与挑战产业链的形成和发展使得不同环节的参与主体能够通过合作和协同创造更大的价值,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效益最大化。

产业链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通过规模经济和资源整合实现成本的降低;二是通过专业化和精细化的分工提高产品质量和效率;三是通过技术创新和知识共享提升产业链的竞争力。

然而,产业链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信息不对称、协同难度大、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这些都需要通过制度设计和政策支持来加以解决。

五、产业链协同发展的机制与路径产业链协同发展的核心在于各个环节之间的协同合作和资源共享。

这需要建立起有效的机制和路径来促进不同参与主体的协同行动。

一是建立产业链协同创新的机制,通过产学研合作、企业联盟等方式推动技术创新和知识交流;二是构建信息共享和流通的机制,加强信息的收集、整合和传递,提高参与主体之间的信息对称性;三是建立资源整合和利益共享的机制,通过制定合理的收益分配机制和激励措施,提高参与主体的积极性和合作意愿。

产业链基本理论研究

产业链基本理论研究

产业链基本理论研究提要从总体容上看本文分五大部分:第一大部分是研究产业链的涵特性包括第2章、第3章、第4章。

主要容是:在对已有产业链定义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产业链的科学定义提出了产业链的分类方法和命名方法提出了产业链“含链”的概念创建了产业链“含链”的结构模型分析研究了产业链的静态特性、运动特性、动力特性、系统特性和生态特性。

第二大部分是研究产业链的形成机理即本文的第5章。

主要容是:从理论视角对产业链形成的动因进行了考察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产业链形成机理的理论模型从影响因素视角对产业链形成的动因进行了分析研究从分工交易理论视角、理论视角、动力机制理论视角、“握手”理论视角研究了产业链的形成过程提出了产业链形成机理的阑值模型。

第三大部分是研究产业链的功能效应和经济效益包括第6章、第7章。

主要容是:提出了产业链功能效应的概念从企业视角、产业视角和社会视角考察了产业链的功能效应给出了产业链的增加值链、成本链、利润链的计算公式提出了产业链剩余利润的概念并推导出了产业链剩余利润的计算公式提出了产业链经济效益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

第四大部分是研究产业链的组建提升及运行机制包括第8章、第9章。

主要容是:提出了产业链的组建过程模型提出了节点企业加盟产业链的一般方式对产业链修缮的三种主要形式—产业链重构、产业链打造、产业链整合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了产业链的运行机制提出了产业链中间产品定价的公差带模型创建了产业链运行机制模型和运行过程模型图。

第五大部分是产业链实证研究即本文的第10章。

本章以一汽集团汽车产业链为例应用理论研究成果对其进行了实证研究。

并对一汽集团汽车产业链的发展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产业链含链基本特性形成机理功能效应运行机制目录第1章绪论.......................................................................................... ............................................. 4 1.1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4 1.2产业链及其相关理论研究综述.........................................................................................8 1.3研究容与研究方法........................................................................................ ............... 22 1.4研究基本思路与技术路线........................................................................................ ....... 23 1.5本章小结.......................................................................................... ................................. 24 第2章产业链及其分类........................................................................................ ......................... 24 2.1产业链的基本涵........................................................................................................... 24 2.2产业链的分类.......................................................................................... ......................... 46 2.4本章小结.......................................................................................... ................................. 61 第3章产业链的“含链” ..................................................................................... .................... 61 3.1产业链“含链”的概念........................................................................................ ....... 61 3.2产业链“含链”的企业视角考察. (62)3.3产业链“含链”的产业视角考察 (75)3.4产业链“含链”的社会视角考察 (84)3.5产业链“含链”的结构模型.......................................................................................86 3.6本章小结.......................................................................................... ................................. 88 第4章产业链的基本特性........................................................................................ ..................... 89 4.1产业链的静态特性........................................................................................................... 89 4.2产业链的运动特性........................................................................................ ................... 91 4.3产业链的动力特性........................................................................................ ................... 93 4.4产业链的系统特性........................................................................................ ................... 98 4.5产业链的生态特性........................................................................................ ................. 100 4.6本章小结.......................................................................................... ............................... 104 第5章产业链的形成机理........................................................................................ ................... 104 5.1产业链形成动因的理论阐释......................................................................................... 104 5.3产业链形成动因的静态分析......................................................................................... 126 5.4产业链形成动因的动态分析......................................................................................... 133 5.5产业链形成过程的多视角分析..................................................................................... 138 5.6产业链形成机理的闭值模型.........................................................................................153 5.7本章小结.......................................................................................... ............................... 156 第6章产业链的功能效应........................................................................................ ................... 156 6.1产业链功能效应的概念........................................................................................ ......... 156 6.2产业链功能效应的企业视角考察 (158)6.3产业链功能效应的产业视角考察 (162)6.4产业链功能效应的社会视角考察 (165)6.5本章小结.......................................................................................... ............................... 171 第7章产业链的经济效益........................................................................................ ................... 1717.1产业链的增加值链........................................................................................ ................. 171 7.2产业链的利润链分析........................................................................................ ............. 174 7.3产业链的经济效益评价................................................................................................. 176 7.4本章小结.......................................................................................... ............................... 178 第8章产业链的组建提升........................................................................................ ................... 179 8.1产业链的组建过程模型........................................................................................ ......... 179 8.2产业链的核心企业........................................................................................ ................. 187 8.3产业链的节点企业........................................................................................ ................. 197 1.节点企业的纵向关系........................................................................................ ........ 197 2.节点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 199 3.节点企业间的知识流动........................................................................................ .... 202 8.4产业链的重构.......................................................................................... ....................... 209 1.产业链重构的概念........................................................................................ ............ 210 2.产业链重构的目标及策略........................................................................................211 3.产业链重构的基本思路........................................................................................ .... 211 2采用新的企业竞争战略........................................................................................ .. 213 3重构行业价值曲线........................................................................................ .......... 213 4增删少价值链的中间环节...................................................................................... 214 8.5产业链打造.......................................................................................... ........................... 215 1.产业链打造的概念........................................................................................ ............ 215 2.产业链打造的路径........................................................................................ ............ 217 2.产业链整合的注意事项........................................................................................ .... 226 3.基于价值链视角的产业链并购整合模式........................................................................ 227 4.产业链重构、产业链打造、产业链整合三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228 8.7本章小结.......................................................................................... ............................... 229 第9章产业链的运行机制........................................................................................ ................... 229 9.1产业链的信任契约机制........................................................................................ ......... 229 9.2产业链的沟通协调机制........................................................................................ ......... 233 9.3产业链的利益分配机制........................................................................................ ......... 237 9.4产业链的竞争谈判机制........................................................................................ ......... 244 9.5产业链的监督激励机制........................................................................................ ......... 248 9.6产业链运行机制模型........................................................................................ ............. 252 9.7本章小结.......................................................................................... ............................... 256 第1章绪论1.1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1.选题背景在经济全球一体化背景下由竞争走向合作是企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合作也是增强企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产业链的概念界定——产业链是链条、网络抑或组织?

产业链的概念界定——产业链是链条、网络抑或组织?

产业链的概念界定——产业链是链条、网络抑或组织?张晖;张德生【摘要】At present,a unified concept of industrial chain has not been formed.Researches on the definition of industrial chain can be categorized into six types,and the conclusions vary with the research perspectives and discipline instruments.Among them,the perspective of industry organization emphasizing micro-analysis helps to clarify the nature of industrial chain.Thus,the industrial chain,as a mode of industry organization,is virtually an intermediate network organization with specific logical relation.%目前产业链还未形成统一的概念界定,研究大致可以分为六大类,它们分别采用了不同的研究视角和学科工具,得出的结论也各不相同。

为了厘清产业链的本质,应该从偏重微观分析的产业组织角度加以分析。

产业链作为一种产业组织模式,它实际上是一种有着特定逻辑关系的中间性网络组织。

【期刊名称】《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2(000)004【总页数】5页(P85-89)【关键词】产业链;产业关联;中间组织;网络组织【作者】张晖;张德生【作者单位】海南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海南海口570228;海南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海南海口57022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260上个世纪90年代国内学者傅国华为了解释海南热带农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在国内首先提出了“产业链”概念[1],开创了一个崭新的研究领域,目前产业链已经成为实业界和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业链基本理论研究提要从总体内容上看本文分五大部分:第一大部分是研究产业链的内涵特性包括第2章、第3章、第4章。

主要内容是:在对已有产业链定义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产业链的科学定义提出了产业链的分类方法和命名方法提出了产业链“内含链”的概念创建了产业链“内含链”的结构模型分析研究了产业链的静态特性、运动特性、动力特性、系统特性和生态特性。

第二大部分是研究产业链的形成机理即本文的第5章。

主要内容是:从理论视角对产业链形成的动因进行了考察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产业链形成机理的理论模型从影响因素视角对产业链形成的动因进行了分析研究从分工交易理论视角、链接理论视角、动力机制理论视角、“握手”理论视角研究了产业链的形成过程提出了产业链形成机理的阑值模型。

第三大部分是研究产业链的功能效应和经济效益包括第6章、第7章。

主要内容是:提出了产业链功能效应的概念从企业视角、产业视角和社会视角考察了产业链的功能效应给出了产业链的增加值链、成本链、利润链的计算公式提出了产业链剩余利润的概念并推导出了产业链剩余利润的计算公式提出了产业链经济效益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

第四大部分是研究产业链的组建提升及运行机制包括第8章、第9章。

主要内容是:提出了产业链的组建过程模型提出了节点企业加盟产业链的一般方式对产业链修缮的三种主要形式—产业链重构、产业链打造、产业链整合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了产业链的运行机制提出了产业链中间产品定价的公差带模型创建了产业链运行机制模型和运行过程模型图。

第五大部分是产业链实证研究即本文的第10章。

本章以一汽集团汽车产业链为例应用理论研究成果对其进行了实证研究。

并对一汽集团汽车产业链的发展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产业链内含链基本特性形成机理功能效应运行机制目录第1章绪论................................................................................................... .................................... 4 1.1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4 1.2产业链及其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8)1.3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22 1.4研究基本思路与技术路线...............................................................................................23 1.5本章小结................................................................................................... ........................ 24 第2章产业链及其分类................................................................................................. ................ 24 2.1产业链的基本内涵........................................................................................................... 24 2.2产业链的分类................................................................................................... ................ 46 2.4本章小结................................................................................................... ........................ 61 第3章产业链的“内含链” ................................................................................................. ........ 61 3.1产业链“内含链”的概念...............................................................................................61 3.2产业链“内含链”的企业视角考察............................................................................... 62 3.3产业链“内含链”的产业视角考察............................................................................... 75 3.4产业链“内含链”的社会视角考察............................................................................... 84 3.5产业链“内含链”的结构模型 (86)3.6本章小结................................................................................................... ........................ 88 第4章产业链的基本特性................................................................................................. ............ 894.1产业链的静态特性........................................................................................................... 89 4.2产业链的运动特性................................................................................................. .......... 91 4.3产业链的动力特性................................................................................................. .......... 93 4.4产业链的系统特性................................................................................................. .......... 98 4.5产业链的生态特性................................................................................................. ........ 100 4.6本章小结................................................................................................... ...................... 104 第5章产业链的形成机理................................................................................................. .......... 104 5.1产业链形成动因的理论阐释.. (104)5.3产业链形成动因的静态分析 (126)5.4产业链形成动因的动态分析 (133)5.5产业链形成过程的多视角分析 (138)5.6产业链形成机理的闭值模型 (153)5.7本章小结................................................................................................... ...................... 156 第6章产业链的功能效应................................................................................................. .......... 1566.1产业链功能效应的概念................................................................................................. 156 6.2产业链功能效应的企业视角考察................................................................................. 158 6.3产业链功能效应的产业视角考察................................................................................. 162 6.4产业链功能效应的社会视角考察................................................................................. 165 6.5本章小结................................................................................................... ...................... 171 第7章产业链的经济效益................................................................................................. .......... 1717.1产业链的增加值链................................................................................................. ........ 171 7.2产业链的利润链分析................................................................................................. .... 174 7.3产业链的经济效益评价.................................................................................................176 7.4本章小结................................................................................................... ...................... 178 第8章产业链的组建提升................................................................................................. .......... 179 8.1产业链的组建过程模型................................................................................................. 179 8.2产业链的核心企业................................................................................................. ........ 187 8.3产业链的节点企业................................................................................................. ........ 197 1.节点企业的纵向关系................................................................................................ 197 2.节点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199 3.节点企业间的知识流动............................................................................................ 202 8.4产业链的重构................................................................................................... .............. 209 1.产业链重构的概念................................................................................................. ... 210 2.产业链重构的目标及策略. (211)3.产业链重构的基本思路............................................................................................ 211 2采用新的企业竞争战略 (213)3重构行业价值曲线.................................................................................................. 213 4增删少价值链的中间环节.. (214)8.5产业链打造................................................................................................... .................. 215 1.产业链打造的概念................................................................................................. ... 215 2.产业链打造的路径................................................................................................. ... 217 2.产业链整合的注意事项............................................................................................ 226 3.基于价值链视角的产业链并购整合模式........................................................................ 227 4.产业链重构、产业链打造、产业链整合三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228 8.7本章小结................................................................................................... ...................... 229 第9章产业链的运行机制................................................................................................. .......... 229 9.1产业链的信任契约机制................................................................................................. 229 9.2产业链的沟通协调机制................................................................................................. 233 9.3产业链的利益分配机制................................................................................................. 237 9.4产业链的竞争谈判机制................................................................................................. 244 9.5产业链的监督激励机制................................................................................................. 248 9.6产业链运行机制模型................................................................................................. .... 252 9.7本章小结................................................................................................... ...................... 256 第1章绪论1.1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1.选题背景在经济全球一体化背景下由竞争走向合作是企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合作也是增强企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