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教师胜任特征模型的创建构想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职教师胜任特征模型的创建构想
本文以文献法和调查法为基本方法,以教育部《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征求意见稿)》为指导思想,从理论上构建中职教师的胜任特征模型。

模型包括中职教师的人格结构,职业能力结构和知识结构3个方面。

标签:中职教师;胜任特征;模型
2005年,国务院主持召开了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制定了一系列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和法规。

自此,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迎来了新的契机。

根据相关调查研究,我国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师教龄在20年以内,年龄在40周岁以下的教师分别占教师总数的88.38%和87.65%;而教龄在20年以上,年龄在40周岁以上的教师分别占教师总数的11.62%和12.35%。

其中,本科学历达到94.3%,硕士学历达到16%。

很显然,中职教师主要以学历层次较高的中青年教师为主〔1〕。

另据综合研究表明,大多数中职教师虽然年富力强,素质较高,但普遍压力较大,工作动力不足,而且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

现在中国各类中职学生在校总数已达到2012.3万人,其中2012年就招生761万,毕业生673.6万人〔2〕。

中职学生总数规模已接近了在校高中生总数,其中每年招生规模已超高考录取人数。

面对这样一支庞大的社会未来职业工作者的人群,如何进行专业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是教育界乃至全社会都应该关注的一个重大问题。

其中,教育和教学的最根本、最直接的决定因素是中职学生的教育者——中职教师。

培养高水平的中职教师有很多渠道和方法,但为中职教师创建胜任特征模型,并以此来选拔和招聘以及培养中职教师不失为一种有效、快速的措施和策略。

一、胜任特征模型及其研究历史
关于胜任特征及模型有各种各样的定义。

综合各种说法,笔者认为胜任特征是指在组织中,能够将其成员工作绩效优秀者与一般者区分开来的个体的、潜在的特征。

它有3个特点:其一,深层次性,其主要表现为个体的人格方面的特征,而它是人格中深层的、稳定的、本质的部分。

比如自我概念、价值观、动机、人格特质等;其二,预测性,某个胜任特征能预测员工在某一工作岗位上未来的绩效;其三,效标性,胜任特征是优秀员工,通常为组织中绩效前10%的员工的心理特征〔3〕。

胜任特征模型是某一职位应具备的所有胜任特征的有机集合〔4〕。

胜任特征模型的研究,起源于上个世纪初Taylor的管理胜任特征运动。

1973年,美国心理学家McClelland首次提出了胜任力的概念。

目前,关于胜任特征模型有以下4种观点:
(一)McClelland的冰山模型
McClelland1973年在其《测量胜任特征而不是智力》一文中,提出了冰山模型〔5〕。

McClelland认为决定一个人工作绩效水平高低主要是冰山海平面下面的内隐的深藏的部分。

(二)Boyatzis的圆葱模型
Boyatzis在1982年提出了圆葱模型。

Boyatzis认为这3层中的内层和中层都是胜任特征,越是内层对人的职业发展驱动越大。

(三)Spencer通用胜任特征模型
Spencer在1993年提出了适合所有职业的胜任特征模型,见表1〔6〕。

Spencer认为,所有的职位绩效优秀者都应具备上述6个分类的20个特征。

而每个专门领域专门的职位还应具有自己的专业胜任特征模型。

二、中职教师胜任特征模型的理论构建的方法
(一)文献法
关于中小学教师胜任特征模型的研究,国外近些年才开始,而国内这方面的研究也廖若晨星。

笔者所检索到与中职教师胜任特征相关的文献不过十余篇,可作为本研究的文献支撑。

(二)调查法
根据教育学、心理学、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以及中国社会、文化等因素,本研究在大连、沈阳、长春、哈尔滨等对多所职业学校进行调查并对上百名优秀中职教师进行了座谈和问卷调查。

(三)法规法
本研究同时也调查和研究了国家的相关文件,对与本文题目相关的规定进行了综合探讨。

主要文件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特别是教育部刚刚颁发的《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征求意见稿)》(简称“专业标准”)。

在“专业标准”中,强调中职教师与基础教育教师一样,要具备4个理念“师德为先,学生为本,能力为重,终身学习”。

其中,“师德为先,学生为本”主要以教师的人格特质为主要表现,“能力为重”主要以教师的职业能力和倾向为表现,“终身学习”主要以教师的知识结构为主要表现。

本文试从这3个方面进行中职教师的胜任特征模型构建。

三、中职教师胜任特征模型的理论构想
(一)中职教师胜任特征模型的人格结构
人格结构在“理念”中表现为“师德为先,学生为本”。

人格是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稳定的、独特的、本质的、具有倾向性的综合心理特征〔7〕。

中职教师与基础教育教师一样,其工作对象主要是未成年人,所以教师的人格水平最重要。

对许多优秀中职教师进行Cattell 16PF测试,大多都有类似的或共同的人格特征。

通过对大多数优秀教师的测试结果进行分析,中职教师胜任特征模型的人格结构如表2所示。

表2 中职教师胜任特征模型的人格结构
在次级人格特质方面,心理健康分数应在22分以上,从事专业成就人格因素在67分以上,创造力人格因素在70分以上,在新环境中成长能力人格因素应在22分以上。

(二)中职教师胜任特征模型的职业能力结构能力结构主要表现“以能力为重”。

1959年,Holland系统提出了“职业兴趣理论”。

他认为兴趣就是人格的体现,因而将人的职业兴趣分为现实型(R)、调研型(I)、艺术型(A)、社会型(S)、企业型(E)和常规型(C)6种。

中职教师的工作对象是与人打交道,而其教育对象的未来职业倾向不但要与人打交道,还要与事物打交道,所以其职业能力类型应主要表现为与人打交道(SE)、与事打交道(C)、与物打交道(R),因而其胜任特征的能力应为SECR 型。

具体见图1。

图1 中职教师胜任特征模型的能力结构
(三)中职教师胜任特征模型的知识结构
知识结构体现了中职教师“终身学习”的观念。

知识是人类社会经验的总结,也是个体头脑中的经验系统。

中职教师的知识结构应以基础知识为主,而中职教师则应以专业知识和职业知识以及职业技能为主。

专业知识主要以相关专业学科的理论、原理以及与实践关系为主。

职业知识主要以职业规范、职业工作方式、职业条件、职业操作过程为主。

职业技能则主要职业技术等级以及职业能力水平为主。

另外,中职教师是与人打交道的工作,还需要对学生管理、团队组建、构建人际关系的相应管理知识。

这4者是中职教师知识的核心。

其与基础知识的关系可由图2表示。

图2 中职教师胜任特征模型的知识结构
由此可以看出,中职教师应以基础知识为基础,以专业知识为核心,以职业知识和管理知识为两翼,以职业技能为先锋的结构。

这需要通过不断的终身学习才能实现。

〔参考文献〕
〔1〕冯胜清.对中职教师心理现状的调查分析〔J〕.河南教育.2012,5
〔2〕中华人民共和国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2
〔3〕〔4〕孙远刚,杨文军.中小学教师胜任特征模型的理论构想〔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9.12.
〔5〕郑日昌,时勘,萧鸣政.人才测评师培训教程〔M〕.2006.
〔6〕Spencer L M & Spencer.S.M. Competence at work:Model For Superior Performance 〔M〕.New York;John Wiley & Sons,Inc,1993.
〔7〕黄希庭.心理学导论〔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