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清江桥的变迁看恩施巨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清江桥的变迁看恩施巨变

——寒假社会实践论文

恩施市又一座地标——集公路交通和城市景观于一体的施州大桥,在建州25周年前夕竣工通车。至此,进出恩施城区的“瓶颈”开始打破,该桥也将成为正在紧张建设的恩施火车站、沪蓉西高速公路和施州工业园区的重要通道。

在恩施市的历史上,桥曾经寄托着人们多少年的梦想,恩施市的原住居民,对山城的桥感受更深。十几年前,恩施城区只有两座桥:一座是建于1942年的清江桥,解放后在原址多次翻修扩容,是连接州城区中心地段的唯一通道;另一座是建于“文革”时期的小渡船大桥,这座桥历经多年已不堪重负,变成了进入城区的“肠梗阻”。面临人流物流的日益增长,仅靠这两座桥已远远不够,市域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因此受到制约。

随着改革开放历史进程的加快,特别是近10年来,恩施市的城市建设步入快车道,桥梁建设也必然进入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期。仅仅用了10年的时间,恩施市在不到2公里的恩施城区段清江河道上建起了5座大小不一、风格各异的桥梁。在具有防洪功能的亲水走廊的衬托下,桥梁已成为这座城市最亮丽的一道风景线。

桥是城市发展的见证者,恩施城也因桥的出现而更加繁荣:城区不少地方如凤凰居住小区、官坡居住小区等,都因附近相应的桥而知名,因桥而网络人缘。有桥的地方是当年的繁荣之地,新建桥的地方也变成了当今经济繁荣的热土。如今,恩施城区的桥梁建设已产生“乘法”效应,交通条件大为改观,有力地提升了城市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桥,不仅是架在江河上供车辆行人通行的建筑物,而且是构成城市风貌的基本建筑元素;桥,不仅是市民不可或缺的交通要道,也是城市特有的人文景观,巧夺天工而又凸显民俗风情的风雨桥,彩虹乍现的凤凰桥,气势宏伟的施州大桥……真是一桥一景。这些桥不仅横跨江河之上,还延伸到森林公园、休闲广场和居民生活区内,大大地提升了市民的生活质

量。

可以说,桥梁建设在扩大恩施城区外延的同时,也在不断提升它的内涵。桥梁建设在推进恩施城区经济发展过程中功不可没,不仅极大地改善了恩施城区的交通设施,而且成为推动城市发展的助力器,是恩施市对外开放的一张名片。

桥梁建设是随着经济发展、交通运输需要和建筑技术的提升而发展的。桥梁建设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一个地区、一座城市的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的发展程度。恩施城区的桥梁建设,随着恩施市乃至全州的社会经济发展走过了一段快速路。

桥梁伴随着城市的兴起而生,又推动了城市的发展。据悉,恩施市已计划在城郊的清江上再建两座大桥。展望未来,笔者相信恩施市的桥梁建设必将写出更加辉煌的篇章。

州庆前夕,走进州城,每一处都在向你诉说着州城正在发生的变化,这种变化反映在一栋栋拔地而起的建筑中,反映在一束束五光十色的灯光里,反映在一片片绿意盎然的街区里,反映在一个个州城市民幸福的笑容中……

道路,对于一座城市来说,最大的功能在于延伸和沟通。如今,恩施市“三纵四横”道路主框架已贯通城市南北东西,而且宽阔通畅,车辆来往穿梭自如,道路交通环境、景观建设及服务功能全面提升。

在先后改扩建了航空大道、施州大道、学院路、土司路等近十条路,新建了原市委党校路、体育馆路等道路,完成了清江桥扩建、东门黄石大桥、舞阳人行天桥、凤凰桥、施州大桥的建设后,2009年,恩施市把握建州26周年的契机,又适时推出“四路、两桥、一走廊”城区路网建设。

如今,“四路”中的金桂大道建设即将完成,施州大道(施州大桥至黄泥坝段刷黑完成,黄泥路至红庙老街段改造基本完成,红庙老街至桂花树段改扩建正待启动),旗峰大道改扩建正在实施,209国道绕城线一期工程民族路至松树坪段道路建设已经启动。“两桥”中的红旗大桥进展顺利、连珠大桥即将合龙。“一走廊”中的清江河城区段防洪库岸整治及亲水走廊凤凰大桥至小渡船大桥两岸建设工程已具雏形。

如今的州城,已形成了方便、快捷、功能明确、人车分流的城市道路体系。公共客运交通也因此日新月异。目前,全市拥有公交车辆达191标台,开通了26条线路。万人拥有公交车辆10台。城市出租车达到600多台。

道路照明是城市公共照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州城主次干道、小街小巷及大小广场共计路灯5355基,13888盏,总功率1015.53千瓦。供电线路总长度148.87公里。清江两岸亮化工程各类灯具共计12103盏,总功率842.13千瓦,供电线路总长度35.67公里。

每当夜幕缓缓降临,映入眼帘的是华灯齐放。五峰山的灯光俯瞰了整个州城,显得格外轻柔,富丽堂皇。

绿化是一个城市的“肺”,建设中,恩施市以建成“生态园林城市”、“国家级园林城市”为目标,几年来,通过规划建绿、拆墙透绿、建路扩绿、见缝插绿等多种途径,在全市开展了以片区、道路绿化为骨干,包括凤凰山公园、亲水走廊、单位、小区和城市防护林等在内的点、线、面全面推进的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使城市绿地布局日趋合理,园林绿化设施不断完善,城市绿化总体水平明显提高,城市品位日益提升,城市形象更加鲜明,并成功创建了“省级园林城市”。

目前,全市建成区绿地覆盖总面积712.87公顷;绿地面积625.87公顷;绿化覆盖率40.74%

人均绿地面积9.14平方米。行道树种类有:樟树、法桐、杜英、黄葛树、楠树、榕树、广玉兰、银杏、灯笼树、桂花、杨树、重阳木、水杉、榆树及其他杂生树等数十种,共10225株。

与此同时,恩施市在城市建设时还以提升老百姓生活幸福指数为切入点,从老百姓最关心、最迫切希望解决的具体问题入手,使城市功能不断完善,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近几年来,保障城市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需要的供排水、燃气、环卫等项目得到巩固和完善。数字显示:现在,州城供水规模已达10万吨/日,供水普及率达到99%;州城污水处理能力由2006年日处理3.10万吨提升到4.46万吨;年供气能力是16950立方米/年;生活垃圾日处理约200吨,清扫保洁面积180万平方米。

城市形象是城市文明、进步的外在标志。在州城建设中,恩施市特别注重了整治城市“五乱”(乱吐、乱扔、乱堆、乱倒、乱撒)行为。如今,行走在恩施城大街小巷,看不到飞扬的纸屑、塑料袋和乱堆乱放的垃圾。

与此同时,城管进社区,门前“四包”责任制的落实,城市交通秩序、市场经营秩序、环境卫生、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