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表格和关系式表示变量之间的关系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随堂练习
p1 65
研究表明,当钾肥和磷肥的施用量一定时,土豆的产量与 氮肥的施用量有如下关系:
(1)上表反映了哪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哪个是自变量? 哪个是因变量? (2)当氮肥的施用量是101千克/公顷时,土豆的产量是多 少?如果不施氮肥呢? (3)根据表格中的数据,你认为氮肥的施用量是多少时比 较适宜?说说你的理由。
2、王波所在的学习小组利 用同一块木板,测量了小 车从不同高度下滑时,通 过木板的时间,他们得到 如下数据:
支撑物 高度 / 厘米
小车下滑 时间 /秒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4.23
3 2.45 2.13 1.89 1.71 1.59 1.50 1.41 1.35
(2)如果用h表示支撑物高度,t表示小车下滑时间, (4)估计当h=110厘米时,t的值是多少. (5)随着支撑物高度h的变化,还有哪些量 (1)支撑物高度为70厘米时,小车下滑时间是多少? (3) h每增加10厘米,t的变化情况相同吗? 随着h逐渐变大,t的变化趋势是什么? 你是怎样估计的? 发生变化?哪些量始终不发生变化?
水温变化记录表(水的质量为150毫升) [表1] 时间/分 开始 1分钟时 2分钟时 3分钟时 4分钟时 温度/℃ (1)当烧水的时间为3分钟时,水的温度是多少? (2)如果用t表示烧水的时间,c表示水的温度,则随着t的 逐渐变大(未沸腾), c的变化趋势是什么?
(3)每增加1分钟, c的变化情况相同吗?
B
C
C
C
C
6厘米
(4)如果三角形的底边长为 x(厘 米),那么三角形的面积y(厘米2) y =3x 可以表示为 ________ (5)当底边长从12厘米变化到3厘 36 米时,三角形的面积从________厘 米2变化到_______厘米2. 9
y =3x是因变量y随x变化的关系式. ★ 关系式是我们表示变量之间关系的另一种方法, ★ 利用关系式我们可以根据一个自变量的值求出 相应的因变量的值 .
1、到今天为止我们一共学了几种方法来表示自变量与 因变量之间的关系? 列表格与列关系式两种方法
2、列表与列关系式表示变量之间的关系各有什么特点?
通过列表格,可以较直观地表示因变量随自变量 变化而变化的情况。 利用关系式,我们可以根据一个自变量的值求出 相应的因变量的值 . 3、通过这节课,同学们有什么收获? 会用关系式表示某些变量之间的关系. 会根据关系式求值.
练习:
• 例题1. 指出下列各题中,哪些量在发生改 变?其中的自变量与因变量各是什么? (1) 用总长为60m的篱笆围成一个长为a, 面积为S的长方形场地.
(2) 正方形的边长为3,若边长增加x,则面 积增加y.
我国从1949年到1999年的人口统计数据如下: (精确到0.01亿): 时间/年 1949 1959 1969 1979 1989 1999
d b
50 80 100 150 25 40 50 75
(1)上表反映的是哪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d、b (2)表中哪个是自变量,哪个是因变量?d、b (3)下面能表示这种关系的式子是( D ) (A) b=2d (B) b=d2 (c) b=d+25 (D) b=d/2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决定一个三角形的面积的因素有哪些? (2)若△ABC底边BC上的高是6厘米,三角形的 顶点C沿底边BC 所在直线向点C运动时,三角形的 面积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这个过程中哪个量是自变量,哪个 量是因 变量? A
A d a a b c r O B F G D E C
a b
a
2、写出下列几何体的体积表达式:
abc ①长、宽、高分别为a、b、c的长方体的体积V=________;②棱 a3 长为a的正方体的体积V=______;③底面半径为r、高为h的圆柱 πr2h 的的体积V=_________;④底面半径为r、高为h的圆锥的体积 πr2h/3 4πr3/3 V=_ ________;⑤半径为r的球的体积V=_____________。 3、下面的图表列出了一次实验的统计数据,表示将皮球从高处d 落下时,弹跳高度b与下落高度d的关系
第四章 变量之间的关系
1、用表格表示变量之间的关系
驻马店睿源 高云飞
进入变化的世界
• 我们生活在一个变化的世界中,很 多东西都在悄悄地发生变化.
你能从生活中举出 一些发生变化的 例子吗?
通过数据感受变化
1、婴儿在6个月、1周岁、 2周岁时体重分别大约是出 生时的2倍、3倍、4倍,6 周岁、10周岁时体重分别 约是1周岁时的2倍、3倍. (3)根据表中的数据,说一说儿童从出生到10 (1)上述的哪些量在发生变化? (2)某婴儿在出生时的体重是3.5千克,请把 周岁之间体重是怎样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化的. 他在发育过程中的体重情况填入下表: 年龄 刚出 6个月 1周岁 2周岁 6周岁 10周 生 岁 体重/ 3.5 7.0 10.5 14.0 21.0 31.5 千克
能力提升
走进影院,电影还没有开演,我得先找到座 位,让我看看它的座位是怎么排的呢?原来 它是一个扇形排列的座位。
上图为电影院,它里面的座位按下列方式设置: 排数 1 2 3 4
座位数
60
64
68
72
(1)上述哪些量在变化? (2)第5排、第6排各有多少个座位? 自变量和因变量分别是什么? (3)第n排有多少个座位?请说明你的理由。
概念介绍:
在“小车下滑的时间”实验中:
支撑物的高度h和小车下滑的时间t 都在变化,它们都是变量。 其中小车下滑的时间t 随支撑物的高度h的变化 主动发生变 化的量 而变化, 支撑物的高度h是自变量, 小车下滑的时间t是因变量 。被动发生变 化的量
概念介绍:
在这一变化过程中,小车下滑的 距离(木板的长度)一直没有变化. 像这种在变化过程中数值始终不变 的量叫做常量. 始终不变 的量
如图所示,圆锥的底面半径是 2cm,当圆锥的高由小到大变化 时,圆锥的体积也发生了变化。 (1)指出这个变化过程中的变 量,其中,哪个是自变量?哪个 是因变量?
(2)如果圆锥的高为h( 厘米), 那么圆锥的体积V ( 厘米3) 与h的 关系式为(V=4πh /3 ) (2)当圆锥的高由1 厘米变化到10 厘米时,圆锥的体积由 ( V=4π /3 ) 厘米3变化到(V=40π /3 )厘米3。 2厘米
(4)请估计若我们把烧杯里的水烧开,的值是多少?你 是怎 样估计的?
在上述中烧水时间t和水温c都在变化它们都是变量 (variable),其中c随t的变化而变化,t是自变量 (independent variale),c是因变量 (independent variale)。
请问在《小车下滑的时间》问题中支撑物的高度h 和小车下滑的时间t,谁是是自变量?谁是因变量 ? 请举例说明现实生活中哪些例子反映了变量之间的 关系?并指出谁是是自变量?谁是因变量 ?
随着x的变化,y逐渐增大
• 例题2:一种豆子在市场上出售,豆子的总售 价与所售豆子的数量之间的关系如下表:
所售豆子数量 /千克 总售价/元
0 0.5 1 1.5 2 2.5 3 3.5 4 0 1 2 3 4 5 6 7 8
(1)上表反映的变量是 所售豆子数量和总售价 (2)若出售2.5千克豆子,总售价应为( 5 )元. ( 总售价 ), ( 总售价 )是因变量, 所售豆子数量 (3)根据你的预测,出售( 6 )的变化而变化. )千克豆子, ( )随( 可得总售价为12元.
★
如图所示,圆锥的高是4cm,当 圆锥的底面半径由小到大变化时, 圆锥的体积也发生了变化。 (1)指出这个变化过程中的变 量,其中哪个是自变量?哪个是 因变量?
(2)如果圆锥的底面半径为r( 厘 4cm 米),那么圆锥的体积V ( 厘米3) 与r的关系式为( V=4πr2 /3 ) (2)当圆锥的底面半径由1 厘米 变化到10厘米时,圆锥的体积由 ( 4π/3 )厘米3变化到( 400π/3 ) 厘米3。
在春暖花开之际,气温经常变化.请 同学们想一想在生活中还有哪些事会发生 变化?
一、知识回顾 ab a2 1、 ①长方形的面积S=________;②正方形的面积S=_______; (a+b)c/2 πr2 ③直角梯形的面积S=_________;④圆的面积S=________;⑤ 若AD、BE、CF分别为△ABC的三条高,则△ABC根据图形中 AB*FC/2 BC*AD/2 AC*BE/2 的数据,计算图形的面积S=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x 人口/亿 y
议一议 :
5.42
1.30
6.72
1.35
8.07
1.68
9.75 11.07 12.59
1.32 1.52
(1)如果用x表示时间,y表示我国人口总数,那么 (2)X和y哪个是自变量?哪个是因变量? (3)从1949年起,时间每向后推移10年,我国 随着x的变化,y的变化趋势是什么? 人口是怎样的变化? X是自变量 y是因变量
通过今天的学习, 用你自己的话说说你的收获和体会?
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什么是变量、自变量、因变量。
2.能从表格中获得变量之间关系的信息, 能用表格表示变量之间的关系, 尝试对变化趋势进行初步的预测。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某些图形中变量之间的关系的过程, 体会一个变量对另一个变量的影响,发展符号感. 2、能根据具体情景,用关系式表示某些变量之 间的关系. 3、能根据关系式求值,初步体会自变量和因变 量的数值 对应关系. 教学重点: 1、列关系式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2、根据关系式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难点: 将 具体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并将它用关系式表 示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