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格拉底的德性即知识,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康德的人是作为理性的存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苏格拉底的“德性即知识”理论的影响是什么?
答:苏格拉底提出了“德性即知识”,而“知识”与“德性”的统一也就意味着,如果一个人获得了“善”之“理念”的真正知识,那么他也就拥有了美好的德性。
如果他懂得了在任何情况下的“善是什么”,“恶是什么”,且能够将“知识”作为“德性”的根本,使得“知识”与“德性”对等,那么他就是一个理性的人、美德不缺乏的人,一个完善的人。
因此,他旨在从方法上革新人们的认识活动、从思想上唤醒人们对德性和真理的追求,使得“善与理性”发扬光大,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进步性。
苏格拉底认为,一个人要有道德就必须有道德的知识,一切不道德的行为都是无知的结果。
人们只有摆脱物欲的诱惑和后天经验的局限,获得概念的知识,才会有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等美德。
他认为道德只能凭心灵和神的安排,道德教育就是使人认识心灵和神,听从神灵的训示。
这种禁欲主义和神秘主义伦理思想,后来被安提斯泰尼继承和发展,形成以强调禁欲为特征的犬儒学派;而苏格拉底伦理思想中所包含的快乐论思想,则被亚里斯提卜继承和发展,形成主张享乐的居勒尼学派。
柏拉图全面继承了苏格拉底的伦理思想体系,并进一步系统化、理论化。
苏格拉底强调知识的重要性,认为伦理道德要由理智来决定,这种理性主义的思想,在以后西方哲学思想的发展中,起了积极作用。
苏格拉底要从理性的层次剖析德性的本质,西方从苏格拉底以来,一向是以这种态度来了解德性。
这个观点把人们关注的重点由外在转向内在,苏格拉底为希腊哲学注入了强心剂,激起了无比汹涌澎湃的浪涛,余波甚至绵延至今。
苏格拉底一生虽未创建学园,但弟子众多;虽未留下著作,但影响深远。
他的思想不仅影响着古代,也影响着近现代。
不仅影响着哲学和政治学,也影响着伦理学、美学以及教育。
苏格拉底的思想是人类思想史上的宝贵财富。
2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其真正含义是什么?
答:笛卡尔原话:Ithink,thereforeIam.直译为“我思考,所以我存在。
”但其意思并不是其字面的意思:“我思考,故我存在!”其意思是:“当我怀疑一切事物的存在时,我却不用怀疑我本身的思想,因为此时我唯一可以确定的事就是我自己思想的存在”。
比较权威的解释是:“我无法否认自己的存在,因为当我否认、怀疑时,我就已经存在!”所以,否认自己的存在是自相矛盾的。
而否认和怀疑是一种思考活动,所以他说,我思故我在。
而站在哲学角度,结合笛卡尔哲学思想的基本精神,来理解“我思故我在”这句话,可以理会出三重涵义:(一)我的思想和我的肉身同在,它们都是真实不虚的,整个世界也正是这样一个由人的精神世界和物质世界构成的整体。
(二)主宰人或者整个人类命运的是每个人或者人类自己,并不是上帝或者什么其他的事物。
(三)物质世界中的各种物质,就像放置在我们人的房间里的器物一样,它们有其新旧变化的规律,但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对它们做出选择,对它们施加影响,为我所用。
3在康德的理论中,他认为我们人是作为理性的存在,那么我们如何能够是道德的?
答:康德的道德法说的是道德要在每个人的自由意志下行动,不是被迫的,也不应该受外界的榜样影响,更不是为了功利和自私的目的,而是理性思考的结果,行动的准则要与立法的法则一致。
康德在《实践理性批判》中谈到有两种东西使他意志坚强: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
星空对应于康德的纯粹理性;心中的道德律,实践理性,为人类的至善的目标的无条件的应该,绝对律令。
康德实际上通过理性和逻辑证明了人应该大公无私。
但康德的出发点却是在民主、自由、平等的基础上推论的,没有从先验的良心和社会正义出发,所以康德的道德基石也是西方民主社会的道德基石。
我们有理性的人之所以有“行动”,要“改变”、“改造”这个世界,而不像动物主要只是“适应”这个世界,其根据就在于“理性”不受感性世界任何“给予”的限制。
这就是说,
“理性”自身就有“实践”的功能,恰恰不是由感性来支配,而是对感性世界的一种“摆脱”——一种否定的力量。
“世界本不该如此”乃是植根于“理性”的实践功能之中,“物自体”的观念,也不仅是单纯思辨理性的产物,不是人类“好奇心”、“求知欲”的驱使,而是就在人类理性的最为直接的实践功能之中。
这样,基于理性的实践功能的“物自体”本己具有“道德”的意义,因为它来自于一个单纯的“应该”;而摆脱眼下感性的现实世界(包括人自身的感性欲求),根据理性的“应该”行事(行动),就是一种“德性”的表现,于是,“物自体”问题的提出,根源于人的“德性”,而不单纯是科学知识推进的结果。
康德指出,我们又不能因为它们仅仅是理念而视之为空虚和多余和东西。
实际上,理念在知性和实践的使用上起着最高指导作用,康德认为,理念是知性扩大的以及一贯的使用的法则;知性除了通过自身的概念获得的知识外,并不因此对任何对象获得更多的知识,而为了获得这样的知识,知性实际因此而得到了更加扩大、更加良好的指导。
此外,理性理念还提供了从自然的概念到实践概念的过渡,把道德理念与理性的思辩知识联系起来,从而保护道德理念本身。
在这个意义上说,理性理念积极的意义远比其否定的、虚幻的意义大得多。
正是在这里康德找到了从纯粹理性转移到实践理性的契机。
康德对这一点的强调也体现出知识为人类福利服务的精神,因为没有理性这种追求绝对无条件的知识的本性,知性知识就始终是分散的支离破碎的,不能实现人类的目的。
康德的哲学体系就是要把各种知识纳入一个能体现出人类目的、能指出人类的追求及其实现途径的体系之中,一切为了人的需要服务,这个体系就是他所要建立的未来形而上学。
理性原理的综合统一功能就表现在提供理性理念作为知性知识的统一的最高条件和指导规则。
人的认识是按照感性,知性,理性的顺序进行发展的,最后才归于实践。
康德对前面三个过程的批判证明了科学知识领域的可能性和必然性。
对实践的批判则证明了人在道德领域的自由意志的可能性,为人类的信仰和自由开辟了一片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