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论述纯粹理性与实践理性的关系

合集下载

纯粹理性批判(康德)读书笔记

纯粹理性批判(康德)读书笔记

《纯粹理性批判》(康德)读书笔记第一版序讲哲学的危机,第二版序一上来就讲哥白尼革命。

由结果判断学问是否走上康庄大道的容易我一点都看不出来,这个结果有两个可能一自身无矛盾二实际应用。

康德显然指的是前一个,这实际上是普遍同意作为标准。

可是这个标准无效。

比如中世纪一个修士会说耶稣基督的话自从说出后没有人不同意,从没有更易过,所以基督的话就走上了科学的康庄大道。

这显然是荒谬的。

可是我们的确发现科学和哲学是不一样,区别在哪里呢?这里康德再次说传统形而上学应当废弃。

首先是逻辑,我们的介绍中都漏了逻辑。

逻辑从亚里士多德开始就成为科学了。

即使今天我们有了数理逻辑仍然要承认康德是对的。

可是逻辑本身不是哲学,探讨逻辑的基础才是哲学。

可是逻辑的基础的确不明。

形式逻辑的所谓正确是一种基础不牢的正确。

所以后人其实是限制形式逻辑的使用范围而不能彻底否定它,比如黑格尔辩证逻辑。

这和哲学的确不同,但它的情形比康德所说的要复杂的多。

康德说的太简单化了。

康德说逻辑不能前进的确是错了,数理逻辑把传统逻辑的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度,从这里看下去传统逻辑实在太稚嫩了。

康德罗列了心理学、形而上学和人类学来与逻辑学区分。

这里给出了逻辑学的对象是一切思维之方式(形式?)的规律。

思维形式就是概念、判断、推理之类。

这个理解是落后的,现代逻辑从句子出发,直接关注推理问题,真的问题,似乎更能体现逻辑的实质。

逻辑的成功在于它限制了自己,这话说的极好。

反过来说,哲学的失败在于它不限制自己,它总是想解决它不可能解决的问题。

逻辑的地位——各种学问的门径。

知识的一部分是先天的知识,先天知识根据与对象发生关系的方式分为规定对象(或概念)和使对象成为现实。

前者是理论的,后者是实践的。

这里的规定象是说一种静观,现实则寓有行动。

先天知识根据是否完全不是来自经验分为纯粹的和不纯粹的。

这个划分似乎是说混杂的知识(不纯粹的知识)中有先天的部分,这个先天的部分也叫纯粹先天知识。

这里一个问题是纯粹不纯粹的划分是否只针对理论知识,实践是否纯粹的问题《实践理性批判》谈过,可惜当时没看懂,现在也不记的。

康德论述纯粹理性与实践理性的关系

康德论述纯粹理性与实践理性的关系

康德论述纯粹理性与实践理性的关系2008-04-04 15:58:03来源: 中国艺术批评网友评论0 条进入论坛1. 康德的两个合目的性。

在《纯粹理性批判》中,康德提出了三个很著名的问题:⑴.我能够知道什么?⑵.我应当做什么?⑶.我可以希望什么?第一个为形而上学问题,康德写《纯粹理性批判》,纯粹理性主要谈人的从感性到知性概念(Begriff)阶段的意识结构。

第二个问题谈道德律,康德写《实践理性批判》,实践理性谈理性的超验层面,道德的应该,绝对律令。

第三个为宗教问题,希望关涉人的幸福,康德谈人的道德律的超验根基在哪里,谈应该有神,康德写《单纯理性限度内的宗教》。

[1]后来,康德又提出第四个问题,人是什么?人类学问题。

[2]康德在人类学问题中谈人在宇宙中的位置,人与神的关系,人的肉身的有限性与人的灵魂的超验性的关系。

那么,在《纯粹理性批判》与《实践理性批判》批判之间有一个分裂,自然Natur与道德Moralität之间是什么关系呢?康德为了将两个分裂的世界统一起来,写《判断力批判》,康德的判断力谈人的一种直觉能力,这种直觉能力,悟性越高的人这种能力越强,康德在这里实际上谈的是人的智性直观的能力,一定程度上已经越出康德另外两个批判理论的理论框架了,如对美的创造的天才论,康德分析起来已经有神秘意味,柏拉图的《伊安篇》中的灵感直接来自理念的世界,康德这里也类似。

康德在《实践理性批判》中谈到有两种东西使他意志坚强: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

[3]星空对应于康德的纯粹理性;心中的道德律,实践理性,为人类的至善的目标的无条件的应该,绝对律令。

人的纯粹理性与道德律之间是什么关系?在经院哲学看来,康德谈的纯粹理性只是实践理性的信仰的第一个初级阶段,科学的模式奠基于神学之中。

笛卡尔主体性的建立,将这种奠基关系分裂成看似无关的两个领域,广延和灵魂两种实体,本来是从上帝开始的行为,现在笛卡尔要来从人开始重新思考,人又是一种有限的存在,笛卡尔思考后认为,一切来自神,回归神。

理性方法的缘起--纯粹理性与实践理性的思考

理性方法的缘起--纯粹理性与实践理性的思考

理性方法的缘起--对康德纯粹理性批判与实践理性批判的思考米昱龙(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分子医学中心,湖北武汉430030)摘要:西方理性思想的发展史上,笛卡尔、康德、黑格尔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三个人物,在理性方法的缘起这一问题的探究上,对这三个人的哲学体系进行分析和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康德理性批判,在理性概念上继承并发扬了笛卡尔的理性主义,同时对黑格尔的绝对理性哲学也有着影响。

康德不仅仅是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始人,而且在认识论上的“哥白尼革命”也对哲学史的发展有着重大影响。

所以要追溯理性方法的缘起,必然需要审视康德的哲学体系。

本文中笔者将从康德的纯粹理性和实践理性,以及他对两者的批判的角度入手进行思考,以期对西方理性思想的发展史能够管中窥豹。

关键词:康德、纯粹理性、实践理性、批判当代哲学对于理性一词的定义是:人类所具有的根据自身掌握的知识和法则进行种类繁多的活动的意志和能力,其是从人类的认识思维和实践活动中所发现的,能够主宰人类的认识、思维和实践活动的主体事物。

而哲学是一种以人类的认识思维活动为对象的认识思维活动。

可以说从人类开始学会思考开始,理性的思考就已经深深扎根在哲学的体系之中了。

西方哲学中理性的概念源于古希腊语的逻各斯(logos)。

早在古希腊时期就有诸如赫拉克利特、斯多葛学派、阿拉克萨哥拉、苏格拉底及亚里士多德对“理性”一词提出自己的看法。

而深受古希腊哲学影响的西方哲学对理性的思考也从未间断,甚至可以说理性成为了近代西方社会理论与时代精神的精华。

在整个西方近代哲学史发展中,有一个人的地位和影响显得尤为突出,那就是康德--德国古典哲学创始人,其将洛克、休谟等人发展出来的认为人类对世界的认识与知识来源于人的经验的经验主义与笛卡尔等人发展出来的认为人类对世界的认识与知识来自人自身的理性的理性主义结合起来。

他的哲学革命是对理性本身进行批判考察,有学者认为“他对理性的批判实际上是对理性的功能和作用进行了前所未有的发掘和发扬,是积极的、建设性的批判。

知识、道德与宗教——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的几个问题1

知识、道德与宗教——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的几个问题1

知识、道德与宗教——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的几个问题*导读:内容摘要:理性、自由是康德表达人的本质的核心概念,尤其是他对自由概念的卓越阐释,是其尝试解答传统形而上学问题、道德与宗教……内容摘要:理性、自由是康德表达人的本质的核心概念,尤其是他对自由概念的卓越阐释,是其尝试解答传统形而上学问题、道德与宗教问题的灵魂。

本文拟从知识、道德和宗教三个方面对康德《纯粹理性批判》中的几个问题进行重新解读。

一、理性与自由。

在古希腊哲学中,理性主要被理解为人类的一种本质力量与创造模式,它涵摄认识领域与实践领域。

柏拉图认为,理性的人处在世界与理念二极之间的张力关系中,既有属神的超验理念本质,又必然地生活于大地之上。

希腊精神经启蒙思想深刻地影响着康德。

在康德那里,人的理性特质更加突显,而且那种张力色彩依然是思想的必要前提。

不过,康德的伟大在于其综合精神。

我们不好使用折中、调和等词汇来纠缠康德,而应积极地体会他那深邃的创造思想。

人不需要从二元中逃出,极力站在某一边谴责另一边,而是要理解源于更深统一体的人的精神和质料[1](第六章)。

在康德那里,质料与理念、现象与本质空前地统一,存在因而获得完整的根据,这根据显然不在传统意义上的超验理念中,不在彼岸那人迹难至的永恒的空虚与黑暗中,而在我们的思想概念、在我们的理性理念中,在理性本身。

而且,人只能生活于自己的理性中,而不能生活于生命之外的超验理性之中。

在倡导主体性哲学的康德那里,理性只是人的理性,理性(思想)不仅是人类的能力和工具,更是人的本质、源泉、依据和目的。

人类藉理性而为的,不是去探求身外的别的什么东西和奥秘,而是对自己理性本身的自觉,自觉其作为人以及人的整个世界之源泉、之模式、之理想的身份及尊严。

这种自觉即自由,乃是人类的起点与终点。

人的理性之外,康德并不愿意浪费自己的精力,只是存而不论。

康德认为,理性是完整的、唯一的、永恒的。

人的一切都在理性的呈现与运用中。

通过纯粹理性的思辨使用,人类获得关于经验的知识以及经验本身,人成为自然的立法者。

关于康德的名词解释

关于康德的名词解释

关于康德的名词解释康德(Immanuel Kant)是18世纪欧洲哲学界最为重要的思想家之一,他对伦理学、认识论和形而上学等领域做出了深刻贡献。

康德给人留下了“启蒙时代的巨人”、“现代哲学的转折点”等评价。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康德的一些重要术语和概念进行解释。

1. 自由意志(Freiheitswille)在康德的哲学思想中,自由意志是重要的一个概念。

康德认为自由意志是人类心灵的主要特征,它使得我们能够超越感觉的限制,自主地选择和行动。

自由意志与因果律不同,它超越了自然法则的约束,我们的道德行为应该基于自由意志的决定而非外在的因果关系。

2. 实践理性(Praktische Vernunft)康德将理性分为两个领域: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

实践理性关注的是人类行为的合理性和目的性。

它通过道德律法来指导我们的行为,使我们能够在自由意志的框架下做出正确的道德选择。

实践理性使我们能够将自己的意志和整个人类共同的理性原则相统一,实现我们作为理性生命的目标。

3. 经验(Erfahrung)经验在康德的哲学中被视为对感性认识的过程。

康德认为人类的认识能力既受感性直观经验的限制,又需要通过理性的思考和概念的运用来解释和理解。

因此,康德提出了经验的双重特性:事物外部的感性经验和事物内部的概念经验。

通过这种方式,人们能够将感性认识转化为概念认识,进而获得关于世界的真知。

4. 范畴(Kategorie)范畴是康德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指的是思维的基本结构和形式。

康德认为,人类思维所使用的范畴不是从经验中获得的,而是天生具备的。

范畴是我们对世界所进行的认识和理解过程中的先验条件,它们帮助我们将感性经验整合为有意义的概念。

5. 纯粹理性(Reine Vernunft)纯粹理性是康德哲学中一个关键的概念。

康德将理性分为纯粹理性和实践理性两个领域。

纯粹理性关注的是通过纯粹概念来了解事物本质和实在性。

康德认为通过纯粹理性,我们可以超越感性直观和经验的限制,探求人类认识的极限,但也认识到我们无法获得事物的本质理解,我们只能通过现象层面来认识世界。

康德自由概念的三个层次

康德自由概念的三个层次

康德自由概念的三个层次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康德哲学中自由概念的三个层次,揭示其深层含义和哲学价值。

康德作为德国古典哲学的奠基人,其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自由概念作为康德哲学的核心,体现了其对人的理性、道德和自由的追求。

通过对康德自由概念的三个层次的解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康德的哲学思想,并探讨其对现代社会的启示意义。

在康德看来,自由不是简单的无拘无束,而是与理性、道德紧密相关的概念。

他认为,自由是人类理性的产物,是人类超越自然、追求更高境界的动力。

因此,康德将自由分为三个层次:首先是认识自由,即人类通过理性认识世界、把握规律的自由;其次是道德自由,即人类在道德实践中遵循自己内心的法则、实现自我完善的自由;最后是实践自由,即人类在实践中运用自由意志、实现自我决定的自由。

本文将从这三个层次出发,详细阐述康德自由概念的内涵和特征,并分析其对现代社会的影响和启示。

通过对康德自由概念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自由的本质和价值,为现代社会的发展提供有益的思考和借鉴。

二、康德自由概念的第一层次:先验自由在康德的哲学体系中,自由概念的第一层次被称为先验自由(transcendental freedom)。

先验自由是康德整个道德和形而上学体系的基础,它首先被理解为纯粹理性的自由,是一种不受任何经验条件限制的自由。

先验自由的核心在于其绝对性,即它不依赖于任何经验世界的现象,也不是自然法则的一部分。

这种自由超越了因果关系的束缚,意味着理性主体能够不受外在强制和内在必然性的限制,独立地做出选择。

在康德看来,先验自由是纯粹理性的一种本质属性,它保证了人类思维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先验自由的提出,旨在解决传统形而上学中关于自由与决定论之间的困境。

康德认为,如果我们完全受自然法则的支配,那么我们的行为就无法真正称得上是自由的。

相反,如果我们拥有先验自由,那么我们就能够在认识世界的同时,保持对世界的超越性,从而真正实现自由。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 2.7课文注释:康德与《纯粹理性批判》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 2.7课文注释:康德与《纯粹理性批判》

课文注释:康德与《纯粹理性批判》《纯粹理性批判》是18世纪德国著名古典哲学家康德撰写的一部认识论巨著。

康德是一位有着苏格兰血统的皮匠的儿子,1724年,出生于东普鲁士柯尼斯堡一个虔诚的教徒家庭,并在这个天光阴暗、单调乏味的滨海小镇度过了他漫长的一生。

康德16~22岁时就读于柯尼斯堡大学,在温文尔雅的学校气氛和平静如水的环境中学习牛顿的物理学和沃尔夫哲学,这使他对生活的态度更加严肃。

他完成大学学业并获博士学位后成为母校的一位低级教师。

此后他潜心自然科学研究,教学著书,声望日隆,1755年发表《自然通史和天体论》,提出不同于牛顿的太阳系起源的星云学说,在自然科学界引起轰动。

1770年后,他转向哲学研究。

浓郁的宗教家庭气氛和严肃的生活态度成为他哲学的重要背景之一,这使他热切地感到有必要巩固基督教信仰的基础。

而随着统治德意志的神圣罗马帝国的四分五裂和新型现代国家如雨后春笋般地不断出现,更使他迫切地感到需要为人们建立一个最完善的道德法则世界。

孜孜不倦的追求和努力的钻研终于使他于1781年发表了《纯粹理性批判》这一巨型哲学著作。

在这部最重要的著作中,康德承担了为数学和物理学的严密性和确定性辩护的任务,他高举理性的火炬,猛烈地批判了长期以来弥漫于欧洲的以莱布尼茨为代表的形而上学体系,以及桎梏人们思想的封建神学,以至于在这次批判之后,“那种被叫做形而上学的东西,可以说已经被连根拔掉,从科学的行列里消失了。

”1788年,康德发表《实践理性批判》,论证宗教信仰的合理性,证实道德法则的理性的确定性和普遍性。

在1790年出版的《判断力批判》中,康德详细论述了他的美学理论。

这三部被人们誉为“三大批判”的哲学巨著以尖锐激烈、富于挑战性的言辞在极广阔的领域内提出一系列有独创性的见解,形成了康德“真”“善”“美”的庞大批判哲学思想体系,在德国哲学界引发了一场革命,将自古希腊泰利斯开创的西方哲学推向了辉煌灿烂的高峰。

《纯粹理性批判》很早就被介绍到中国,被认为是最难读懂的哲学著作之一。

康德论纯粹实践理性的动机

康德论纯粹实践理性的动机

’ , 是真正道德行动的唯
纯粹 的动力 。敬重概念还具有重要意义 : 理性法则 能够达到的德性层次——出于对义务的敬重而行动。

能够对感性本性产生作用的根据 , 并 因此确立了人所

德性法则与德性动机
康关于定言命令 的理论是其道德哲学 的基础 , 它确立了德性 的形 式立法 原则 , “ 要 只按 照你 同时认 为也能成 为普遍规律 的准则 去行 动” 。这一立

5 0・
经验性动机 , 因为出自利益与情感 的行动也可能合乎
法则 , 虽然并非出乎法则。
动具有道德性 ( 出乎法则 ) 的动机 , 并非泛指使行动具
有合法性 ( 合乎法则) 的动机 。按照康德在《 实践理性 批判》 中的常用方法 , 排除情感 的质料的东西 , 剩下的
就是纯粹 的形式 的法则及其 在我们的 内心所必 然产
解决了“ 知” 的问题 , 还没有解决“ 行” 的问题 。康德的 意图是要指明使行动具有道德性 的意志规定根据( 为
了这法则而发生) , 而不是仅仅使行动具有合法性 的
[ 收稿 日期 ] 2 0 1 2—1 1—2 7 [ 作 者简介 ] 郁乐, 重庆 文理学 院政法学 院 副教授 , 哲学博 士 , 主要研 究方 向 为伦 理学 、 西方 哲学与 中西哲 学 比较 。
时, 德性法则就是 意志 的“ 动因 ( B e w e g u n g s g r u n d ) ”。
如同德性法则本身被康德 以“ 理性事实” 的方式
确立一样 , 道德律作为动因也是无法探究和不容置疑
的, 如果行为要具有真正的道德价值 ( 出乎法则 ) 。这 种说法类似于康德在论述德性 法则时的思路 : “ 我们 可 以把这个法则 的基本意识称之为理性 的一个事实 ,

康德的三大哲学著作

康德的三大哲学著作

康德的三大哲学著作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了康德里程碑式的“批判哲学”三大著作——《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新的中译本,以下是店铺精心整理的康德的三大哲学著作的相关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康德的三大哲学著作《纯粹理性批判》简介《纯粹理性批判》(德语:Kritik der reinen Vernunft)被公认为是德国哲学家伊曼努尔·康德流传最为广泛,最具影响力的著作,同时也是整个西方哲学史上最重要和影响最深远的著作之一。

初版于1781年,并于1787年再版的该书,常被称做康德的"第一批判",并与其后的《实践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并称为康德"三大批判"。

在这部西方哲学奠基式的著作中康德尝试将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接合起来,并以此反对大卫·休谟彻底的经验主义。

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出版于1781年,在1787年第二版时做了较大的修改。

学术界对这两个版本的重视几乎是同等的。

在出单行本时,国际上通行的做法是以第二版为基准,将第一版与第二版有异之处以注释或附录的方式标出。

这部译文沿袭了上述通行做法。

也就是说,根据1968年普鲁士王家科学院的"Akademie-Textausgabe"翻译,以第二版为基准,凡是第一版与第二版有异之处,文字较少者均以脚注的方式标出,文字较多者则附于合适的地方。

当然,康德对第一版的一些纯然行文风格的改动,因不涉及汉译内容,就不一一标出了。

翻译难,翻译康德难,翻译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更难。

难不仅在于康德的著作本身,不仅在于康德的语言和思想,更在于康德的这部著作为国人所熟悉的程度。

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参考了已有的各种汉译版本,在诸多地方甚至直接吸取了这些版本的成功译法。

对所有这些先行者已作出的贡献,译者始终保持着崇高的敬意,更因吸取了这些先行者的研究成果而特致谢意。

译者力求能够在康德的翻译和理解方面有所创新,对一些术语的翻译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但自知学养有限,"众口难调",谨欢迎学界和读者提出批评。

[秩序,理性,哲学]谈康德哲学中的理性秩序

[秩序,理性,哲学]谈康德哲学中的理性秩序

谈康德哲学中的理性秩序康德按照理性的不同功能将其分为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理论理性具有认知意义,但不具有实践意义;相对于此,实践理性主要在于指导人的行为。

人能给予两种秩序,自然因果必然性与自由因果必然性。

这也说明,人有两种生命状态,一是被经验性条件决定,要么形成科学判断,要么形成利弊判断;二是不被经验性条件决定,只被超验的东西决定。

被经验条件决定的生命状态及其领域被称为自然;被超验的东西决定的生命状态及其领域被称为自由。

自然的生命状态适合从事科学研究,自由的生命状态适合从事实践活动。

若用自然的生命状态从事实践,用自由的生命状态从事科学研究,二者就会导致二律背反。

在此意义上,本文就康德理性的界限以及功能进行了深入的阐释。

一、理论理性与实践理性的区分理性(ratio),是指世界的客观秩序和原则。

从词源上来考察,理性最初源于赫拉克利特提出的逻各斯和阿那克萨戈拉提出的努斯(Nous)。

逻各斯是指万物的生成、运动所遵循的尺度和原则;努斯是指宇宙万物有序、合理的原因。

由此可知,理性从诞生之初就代表着宇宙、世界的秩序和规则。

需要注意的是,理性最初规定的秩序是在自然哲学领域的,是在苏格拉底那里才把理性与人联系起来,即从对自然哲学的关注转向伦理学。

苏格拉底继承了古希腊以来的理性主义传统,他把理性代表的秩序称为善。

也正是由于对理性秩序的肯定,他认为,人作为理性存在物,与动物的区别就在于人能够自制,他指出:一个不能自制的人和最愚蠢的牲畜没有什么分别。

在他看来,人如果不能够自我控制,也就几乎和动物无异,不能自制的人也就不能忍受饥饿、克制情欲;相反,能够自制的人不仅可以通过言语和行为对事物进行甄别与选择,而且还能够控制自己。

这样,人就超越了本身,实现了自由。

然而,苏格拉底并没有对理性的范围和界限进行划分,同时,他的理性主义是建立在知识论基础上的。

在此背景下,康德继承了古希腊以来的理性传统,并第一次将理性的理论应用和实践应用明确区分开来。

康德的法哲学思想

康德的法哲学思想

康德的法哲学思想晚年的康德突破了三大批判关注的知、行、意的理性哲学范畴,把目光移向了以人的权利与自由如何可能为主干的政治法律哲学的范畴之中。

以下是店铺精心整理的康德的法哲学思想的相关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康德法哲学思想析略【摘要】晚年的康德突破了三大批判关注的知、行、意的理性哲学范畴,把目光移向了以人的权利与自由如何可能为主干的政治法律哲学的范畴之中。

康德认为由先验理性所决定也存在于实践哲学之中的自由是演绎权利的逻辑起点。

这一切都基于人的理性存在,但由于人具有双重属性因而受到自然法则的支配,所以这种理性存在不是纯粹的,由此建立法治国家就成了实现自由的实践通途。

【关键词】康德法哲学理性自由法治【中图分类号】B516 【文献标识码】A康德以三大批判为基石创建的批判哲学体系奠定了其在哲学史上的崇高地位,实现了欧洲乃至整个人类哲学史上的一次巨大转变。

实际上,出于对政治焦灼而密切的关注与深刻而沉着的革命热情,晚年的康德突破了三大批判关注的知、行、意的理性哲学范畴,把目光移向了以人的权利与自由如何可能为主干的政治法律哲学的范畴之中。

故而,有学者将体现这些思想的主要著作,包括《世界公民观点之下的普遍历史观念》、《论永久和平》、《法的形而上学原理》称之为“第四批判”。

①恩格斯曾赞誉康德哲学掀开了德国哲学的革命的新篇章。

②理性思想指导下建构的康德法哲学康德法治思想的哲学史背景。

康德登上哲学舞台之时,以洛克、巴克莱和休谟为代表的经验论与以笛卡尔、斯宾诺莎和莱布尼茨为代表的唯理论在争鸣之后各自都陷入了理论困境而无法自救。

经验论者无法解释建立在感觉经验之上的知识或然性与他们追求的普遍必然性在逻辑上的内在矛盾,而唯理论者试图从理性推演出全部知识的努力也陷入泥沼。

早年属于唯理论学派的康德而后在休谟的“提示之下”打破了他“独断主义的迷梦”,走上了批判哲学的道路。

康德一面指责独断论的“专制”,一面却又指责怀疑论者不断地对牢固的哲学根基进行破坏,“但幸好他们是少数人”③而康德自己的构想则与笛卡尔以来的理性主义一脉相承:为真正的科学清理出一个可靠的地基。

结合康德的哲学观谈哲学基本问题的看法

结合康德的哲学观谈哲学基本问题的看法

1.结合康德的哲学观谈谈你对哲学基本问题的看法。

答:康德的“三大批判”构成了他的伟大哲学体系,它们是:“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

(1)“纯粹理性批判”要回答的问题是:我们能知道什么?康德的回答是:我们只能知道自然科学让我们认识到的东西,哲学除了能帮助我们澄清使知识成为可能的必要条件,就没有什么更多的用处了,自从柏拉图以来的形而上学问题其实是无解的。

对于康德来说,要想回答我们能知道什么这个问题,就要首先看看认识者和被认识者之间的关系如何。

康德带来了哲学上的哥白尼式转变。

他说,不是事物在影响人,而是人在影响事物。

是我们人在构造现实世界,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人比事物本身更重要。

康德甚至认为,我们其实根本不可能认识到事物的真性,我们只能认识事物的表象。

康德的著名论断就是:知性为自然立法。

他的这一论断与现代量子力学有着共同之处:事物的特性与观察者有关。

在“纯粹理性批判”中,康德研究了人类感知的形式,即空间和时间。

存在于时间和空间里的物质被人类的理解力加工为经验,而康德把人类理解力的形式称为“(绝对)范畴”,这些人类理性的形式中包括人们对灵魂、世界和上帝的设想,康德把它们理解为某种制约原则,人们的经验世界就是通过这些原则得以构造。

“实践理性批判”要回答的问题是伦理学的问题:我们应该怎样做?简单化地说,康德告诉我们说:我们要尽我们的义务。

但什么叫“尽义务”?为了回答这一问题,康德提出了著名的“(绝对)范畴律令”:“要这样做,永远使得你的意志的准则能够同时成为普遍制订法律的原则。

”康德认为,人在道德上是自主的,人的行为虽然受客观因果的限制,但是人之所以成为人,就在于人有道德上的自由能力,能超越因果,有能力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在实践理性批判中,要解决的问题是我们能做什么。

所谓“实践理性”,是指实践主体的意志,对于实践理性的“批判”,就是要考察那规定道德行为的“意志”的本质以及它们遵循的原则。

康德道德哲学中的实践理性

康德道德哲学中的实践理性

康 德 道 德 哲 学 中 的 实 践 理 性
翁 龙
( 法 兰克福 大学 哲学 系暨社 会研 究 所 , 德国 法 兰克 福 6 0 6 2 9)
摘 要 : 康德 的道德 哲 学是 个 演绎 的体 系 , 完 全 从 理 性 原 则 出 发 。 也 正 是 这 种 理 性 的 法 则 完 全 排 斥 了经验 的成 分 , 因而强调 它 的纯粹 性 , 其 目的就 是 为 了维护 道 德 的纯 洁性 。但 是 , 康 德 严 肃 主 义 的 道 德 哲 学 也 有 其 内在 的 矛 盾 性 , 即 这 种 完 全 从 自 我 的理 性 原 则 出 发 的 道 德 实 践 在 现 实 生 活 中 必 然 遭 遇 到 它 的悖谬 , 因 而 可 以说 , 康德 的道 德辩 证 法就 是 理性 与 经验 的斗 争 法 则。 此外 , 康 德 为 了使 得 这 种 纯 粹 的 实 践 理 性 能 够 在 现 实 中获 得 它 的 合 理 性 , 也 同样 允 许 具 有 合 理 倾 向 的 实 践 经 验 的 存 在 。但 尽 管 如 此 , 他 的 实 践 理 性 还 是 保 持 在 原 子 式 的 个 体 之 内。 关键 词 : 道 德哲 学 ; 实践理 性 ; 善 良意 志 ;自由 中 图分类 号 : B 5 0 4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 编号 : 1 6 7 2—4 0 2 X( 2 0 1 3 ) 1 O—o 0 2 O一0 8
样 在 中 国也 是 适 用 的 , 因而 他 提 出“ 只 有 在 扩 大 知 识 和 提 高 道 德 价 值 的 基 础 上 , 世 界 才 能 够 向 前 发 展 。在 一 个 错 综 复 杂 、 令 人迷惘 的世界里 , 特 别 需 要 具 有 这 样 一 种 精 神 。 它 能 使 最 完 美 的 知识 和最 高 的道德 的 时代潮 流融 合在 一 起 , 并

康德自由概念辨析——再论《纯粹理性批判》中先验自由与实践自由的关系问题

康德自由概念辨析——再论《纯粹理性批判》中先验自由与实践自由的关系问题

康德自由概念辨析——再论《纯粹理性批判》中先验自由与实践自由的关系问题向 南摘要:通过列举拼凑论者、贝克和阿利森对康德《纯粹理性批判》中对先验自由和实践自由关系的解读,肯定了阿利森等人的基本观点——实践自由基于先验自由,并在此基础上对两个概念的双重含义进行具体区分。

同时,补充阐释了两者具体的过渡关系:在辩证论中,由于自由的主体的转换,两者实现了初步过渡。

由于理性的纯粹运用的领域在于实践,康德将认识领域的先验自由作为了一个“悬设”,从而更关注自由的实践意义,同时增加了对实践自由的经验性和积极含义的强调,实现了先验自由向实践自由的完全过渡。

关键词:康德;先验自由;实践自由中图分类号:B51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CN61-1487-(2020)14-0136-03一、先验自由与实践自由的关系争论初探在康德哲学中,自由概念由于其多重含义而引起了许多争论,自《纯粹理性批判》问世以来,其中的先验自由和实践自由的关系问题一直是学界争论的焦点,至今也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

具体地讲,在先验辩证论中,康德明确提出实践自由以先验自由为前提,所以否定先验自由就会把实践自由排除掉;但另外,他在纯粹理性的法规中的认为,要排除先验意义上的自由,因为它不能被经验性地预设为解释现象的根据,在这个意义上,康德似乎在暗示,即使不存在先验自由,实践自由也是可能的。

针对这一冲突,学界产生了不同的观点,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主要是拼凑论、刘易斯·怀特·贝克的解释以及阿利森的替代性假设。

拼凑论是解释这一问题最流行的理论,提出这一解释的学者包括康蒲·斯密等。

拼凑论者认为,先验辩证论与纯粹理性的法规中的先验自由和实践自由之间存在着矛盾冲突之处,据此,纯粹理性的法规中的观点反映的是康德早期即前批判时期的思想。

刘易斯·怀特·贝克反对拼凑论,他否认在先验辩证论和纯粹理性的法规之间有任何矛盾。

他认为,康德对两个概念在两处文本的重视程度不同,只不过因为他在纯粹理性的法规中更关注实践意义上的自由,从而认为先验的自由这一思辨问题并不重要。

康德的实践理性与道德决策

康德的实践理性与道德决策

康德的实践理性与道德决策康德是18世纪德国哲学家,被誉为西方现代哲学的奠基人之一。

他的著作《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等对哲学、伦理学和道德哲学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围绕康德的实践理性与道德决策展开阐述。

首先,我们来探讨康德的实践理性。

康德将理性分为纯粹理性和实践理性两个方面。

纯粹理性是指我们对于事物本质的认知能力,而实践理性则强调我们对于道德、伦理问题的思考和决策。

实践理性让康德意识到人类行为不仅仅是由欲望和动机驱使,也是由理性决定的。

康德主张道德行为应该建立在纯粹理性的基础之上,通过推理和思考来做出决策。

他认为道德规范是普遍适用于所有人的,而不是根据个人的欲望和利益来决定。

康德的道德原则主要包括两项基本命题:一是“人类作为目的本身而不是手段”,即每个人都应该被视为独立、有尊严和价值的个体;二是“按照普遍法则行动”,即我们的行为应当符合普遍适用的道德准则,不能违背普遍的道德规范。

康德的道德决策方法是通过他所提出的“具有普遍性的准则”来进行。

他认为人们所有的行为都应该经过世界“普遍分享”的检验,即只有当每个人都可以接受并遵循某个行为准则,我们才能说这个行为是正确的。

这种思考方式避免了片面的主观和个人主义的倾向,使道德决策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

康德的实践理性和道德决策对于个人的道德行为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现代社会中,个人面临着各种复杂的道德困境和伦理选择。

康德的思想告诉我们应该通过理性思考和普遍准则来解决这些问题。

我们不能仅仅追求个人的利益和欲望,而应该考虑到每个人的权利和尊严。

只有通过普遍适用的道德准则来指导我们的行为,我们才能建立起一个公正、和谐和稳定的社会。

实践理性和道德决策在康德的哲学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它是康德伦理学的核心内容。

康德通过对理性和道德的思考,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思维方式和决策方法,使我们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做出正确的道德选择。

实践理性使我们能够根据普遍准则对道德问题进行思考,而道德决策则是我们将道德准则付诸实践的过程。

康德的知识点总结

康德的知识点总结

康德的知识点总结康德(Immanuel Kant)是18世纪德国哲学家,被认为是现代哲学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

他在认识论、形而上学、伦理学和美学等领域有着深刻的贡献,建立了他自己的哲学体系,对后世哲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他的著作《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被认为是哲学史上的重要经典之一。

以下是康德哲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总结:1. 知识的来源:康德认为,我们对世界的认识是基于我们的感知和理性的活动。

他提出了“先天形式”的概念,认为我们的知识是建立在先天形式和经验材料的基础上的。

2. 纯粹理性:康德区分了理性的两种形式,分别是纯粹理性和实践理性。

纯粹理性是关于理论的知识,而实践理性则涉及到伦理和道德的问题。

3. 纯粹理性批判:在《纯粹理性批判》中,康德探讨了认识的局限性和可能性。

他提出了“现象”和“物自体”的区分,认为我们只能认识到现象,而不可能认识到物自体。

4. 统一的科学理论:康德试图建立一种统一的科学体系,将自然科学、数学和伦理学统一起来。

他提出了“自然科学的普遍哲学”,试图解决科学和哲学之间的矛盾。

5. 实践理性批判:在《实践理性批判》中,康德探讨了道德和宗教的问题,提出了“自由意志”的概念,认为道德行为是基于自由意志的选择。

6. 判断力批判:在《判断力批判》中,康德探讨了美学和艺术的问题,提出了“美的感觉”和“审美判断”的概念,试图解释美的本质和艺术的意义。

7. 自我意识:康德认为自我意识是我们认识世界和判断事物的基础,是“我思”的先验知识。

他强调自我意识的重要性,并试图解释它的本质和作用。

8. 应用哲学:康德的哲学还涉及到政治、历史和宗教等应用领域,他试图建立一个理性的社会秩序,并提出了“民主”和“宪政”等政治原则。

总之,康德的哲学是一种建立在理性和经验的基础上的哲学体系,试图解释世界的本质和意义,探讨人类的认识、道德和审美的问题,对后世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康德的思想被认为是现代哲学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对哲学史和人类文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康德实践理性的内涵及其与理论理性的关系浅析

康德实践理性的内涵及其与理论理性的关系浅析

康德实践理性的内涵及其与理论理性的关系浅析移动直播康德对理性问题的提出是为了解决休谟问题而带来的近代形而上学的危机,通过对实践理性的批判,康德基本完成了他的思想体系,但也划分了实践理性和理论理性的界限,使他的思想出现了一条鸿沟。

康德对理性的重视和批判主要是为了解决休谟问题的提出而带来的近代形而上学的危机和一直以来存在的西方传统道德和认识二元论之间的问题。

康德认为,只有对理性自身进行批判,划定人类认识的范围和界限,建立新的形而上学,才能显示出理性的价值。

康德给实践原理下的定义是“实践的诸原理是包含有意志的一个普遍规定的那些命题,这个普遍规定统率着多个实践的规则,如果这个条件只被主体看作对他的意志有效的,这些原理就是主观的,或者是一些准则;但如果那个条件是被认识到是客观的、即作为对每个有理性的存在者的意志都有效的,这些原理就是客观的,或者是一些实践的法则。

”[5]在康德看来。

这些原理不是准则就是规律:在他们是主观的,或者他们只在这个或那个个人特有的特别的条件下才能有效的时候,他们就是准则,在他们是客观的,或者适用于每一个有理性的存在者时,它们才能是法则。

[1]因此,法则是客观的和普遍的。

而准则这种理性只是偶然的和一次性的。

不能成为指导我们行为的法则。

康德的实践理性追求的是一种普遍性的形式法则,很显然准则必须被我们所抛弃。

因此康德提出了了四条定理来区分法则和准则。

前两条是从消极的方面指导人们不能做什么,我们可以简单地归纳为功利主义和幸福主义。

康德在否定了这样的准则之后开始从积极的方面指出确定法则的方法,那就是在任何情况下,在进行行为选择的时候都要坚持“我一定要使我的行为成为一条普遍的法则。

”这一法则。

比如,你被一个强盗劫持,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你对强盗说谎,你就能够获救。

这时你就应该考虑我应不应该说谎呢,从当下看来,说谎是为了获得安全,是可以说谎的,但从长远来看,如果现在你因说谎而得救,那么其他人在相同的情况下也选择了说谎,强盗或许在前几次会相信,但是长此以往强盗就不会相信你的谎言,反而可能被激怒而使你受到更大的伤害。

康德的道德哲学近现代哲学中的伦理学重要篇章

康德的道德哲学近现代哲学中的伦理学重要篇章

康德的道德哲学近现代哲学中的伦理学重要篇章伦理学是哲学中的一个重要领域,涉及到道德和伦理原则的研究。

而在伦理学的发展中,康德的道德哲学被认为是其中的重要篇章。

本文将从康德的道德哲学的起源、基本原则以及其在近现代哲学中的重要性等方面进行讨论。

一、康德的道德哲学的起源康德(Immanuel Kant)是18世纪德国的哲学家,他的道德哲学主要体现在其著作《纯粹理性批判》(Critique of Pure Reason)和《实践理性批判》(Critique of Practical Reason)中。

康德的道德哲学被称为“康德伦理学”或“康德道德论”,强调人类理性的作用和道德的内在性质。

康德的道德哲学基于纯粹理性和实践理性的结合。

他认为,人类的道德行为应该基于通过纯粹理性推论出的普遍准则,并且这些准则是通过实践理性来应用的。

二、康德道德哲学的基本原则康德的道德哲学建立在一系列基本原则上,其中最重要的是他的道德定律,即“行为应当根据一般化的原则进行”。

这意味着一个道德行为应该是可以普遍适用的,并且不违背道德原则的情况下,所有人都可以采取这种行为。

康德还提出了人类理性的四个重要特征,即自由、合理、道德和尊严。

他认为人类理性使人能够超越自身的欲望和感官冲动,从而做出基于道义原则的决策。

三、康德道德哲学在近现代哲学中的重要性康德的道德哲学在近现代哲学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首先,康德对伦理学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即从人类理性出发推导出普遍准则,使伦理学与其他学科有了更为紧密的联系。

其次,康德的道德哲学强调道德的内在性质,即道德不应该仅仅是基于外在的规范或权威,而应该根植于人类理性和道德原则。

这一观点对于现代社会中的伦理问题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最后,康德的道德哲学还对现代伦理学的研究提供了启示。

例如,在应用伦理学中,康德的道德定律可以作为判断行为是否道德的标准,有助于解决一些实际的道德困境。

综上所述,康德的道德哲学是近现代哲学中的伦理学重要篇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康德论述纯粹理性与实践理性的关系2008-04-04 15:58:03来源: 中国艺术批评网友评论0 条进入论坛1. 康德的两个合目的性。

在《纯粹理性批判》中,康德提出了三个很著名的问题:⑴.我能够知道什么?⑵.我应当做什么?⑶.我可以希望什么?第一个为形而上学问题,康德写《纯粹理性批判》,纯粹理性主要谈人的从感性到知性概念(Begriff)阶段的意识结构。

第二个问题谈道德律,康德写《实践理性批判》,实践理性谈理性的超验层面,道德的应该,绝对律令。

第三个为宗教问题,希望关涉人的幸福,康德谈人的道德律的超验根基在哪里,谈应该有神,康德写《单纯理性限度内的宗教》。

[1]后来,康德又提出第四个问题,人是什么?人类学问题。

[2]康德在人类学问题中谈人在宇宙中的位置,人与神的关系,人的肉身的有限性与人的灵魂的超验性的关系。

那么,在《纯粹理性批判》与《实践理性批判》批判之间有一个分裂,自然Natur与道德Moralität之间是什么关系呢?康德为了将两个分裂的世界统一起来,写《判断力批判》,康德的判断力谈人的一种直觉能力,这种直觉能力,悟性越高的人这种能力越强,康德在这里实际上谈的是人的智性直观的能力,一定程度上已经越出康德另外两个批判理论的理论框架了,如对美的创造的天才论,康德分析起来已经有神秘意味,柏拉图的《伊安篇》中的灵感直接来自理念的世界,康德这里也类似。

康德在《实践理性批判》中谈到有两种东西使他意志坚强: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

[3]星空对应于康德的纯粹理性;心中的道德律,实践理性,为人类的至善的目标的无条件的应该,绝对律令。

人的纯粹理性与道德律之间是什么关系?在经院哲学看来,康德谈的纯粹理性只是实践理性的信仰的第一个初级阶段,科学的模式奠基于神学之中。

笛卡尔主体性的建立,将这种奠基关系分裂成看似无关的两个领域,广延和灵魂两种实体,本来是从上帝开始的行为,现在笛卡尔要来从人开始重新思考,人又是一种有限的存在,笛卡尔思考后认为,一切来自神,回归神。

康德又来重新思考一次,这次比笛卡尔的思考更加细致,但康德最后得到什么结果?康德认为的两个世界的分裂是否存在,康德怎样统一这两个世界的分裂?《判断力批判》就是康德思考的记录。

康德的《判断力批判》分两种目的论teleologisch:自然的合目的性和审美的合目的性。

康德对自然的合目的性的思考是这样的:先设定自然有一个目的,自然的任何偶然现象可以经过反思从这个目的中得到理解,偶然现象后面有一个必然的原因,自然的目的性。

明显可以看到,康德的自然的合目的性zweckmäβigkeit思路来自于笛卡尔的本体论神学,康德在接受笛卡尔的本体论神学时,有一个先验的反思批判过程,这里自然的合目的性不是建构性原则,而是调节性原则,但由于经过反思批判的过程,康德感到自然的合目的性作为建构性原则来理解,对我们理解自然没有什么坏处,所以干脆将自然的合目的性作为建构性原则来看,康德在《目的论判断力的批判》谈这个过程。

康德谈审美ästhetisch的合目的性,是这样的一个思路:人类的美感是人偶然的行为,当人看到事物的美,不知为什么美,在反思中也找不到具体的原因,但反思中感到美契合一个最后的目的,康德审美的反思判断设定美应该有一个目的,合目的的无目的性。

人的审美是一个特殊性活动,当反思审美的偶然性时,不能将审美与一个确定的必然的目的联系起来,就是审美的偶然与必然的矛盾,这样审美就存在二律背反:审美是没有共通感的,审美有共通感。

康德认为,审美没有共通感是因为审美是人的心理活动,审美判断受每个个体的经验限制。

这样,审美判断没有一个具体的客观的标准,是偶然的,相对的。

审美有共通感,因为审美也是精神性活动,精神性是先验的,所以审美有共通感。

《审美批判力的批判》分析审美理论。

康德的审美的合目的性的思路与自然的合目的性的思路其实是一样的,来自笛卡尔的本体论神学的模式,但为什么康德在自然的合目的性的证明中还能直接分析这个过程,在审美的合目的性的思考过程中,这样曲折表达这个思维过程,最后还是回到笛卡尔的证明方法?康德为什么认为自然的合目的性比较容易得到本体论证明的联想,而审美目的性的偶然不如自然的合目的那样直接将应该换成建构性原则,而后来康德又说审美是道德的象征,康德在《审美判断力的批判》中,对美有一个从无功利到美是道德的象征Symbolisch的过程,[4]回到对审美的目的性的直接设定,这个思路与自然的合目的的设定没有区别,康德这样曲折的思维过程到底为什么?原因在于,审美是人的主体性行为,直接面对人自身,康德的自然的合目的性涉及人思考自然在宇宙中的位置的问题,审美的合目的性考虑人反思人在宇宙中的位置。

人思考自然比人思考人自身来得容易,所以存在康德的这些曲折的证明。

康德最后感到人其实也是自然的一部分,自然的合目的性就可以综合到审美的合目的性之中。

康德的自然的合目的的设定如果建立在对牛顿的自然的数学原理的信心上的话,康德说牛顿的原理不能解释自然的丰富性,同样,没有一个最终目的的设定,自然的合目的和审美的目的性均不可得到说明。

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的物自体的设定,为自然的确定性设下一个深渊,康德的自然理性的知性就设定在这个深渊之上。

那么,问题经过康德的哥白尼的革命后转变成,康德只认为自然的数学原理在观念中是可信的,而这些原理应用到自然的理解中也是可信的,思维和存在是统一的,而这个确定又是建立在深渊之上的,康德的世界中惟一可以得到确信的部分还有求于神,与笛卡尔的本体论神学没有两样。

这个过程简单来看就是:神创造了自然界和人的理性,人的理性可以认识自然,思维与存在统一。

巴门尼德的思维与存在的统一,在笛卡尔和康德这里经过了一个主体性反思的过程。

那么,康德为什么把话说得这样曲折呢?康德的自然和道德的两个世界的问题可以这样来推演,对于自然,康德的纯粹理性来认识:1.自然的先验的数学-物理图形;2.自然的偶然性与必然性,自然的丰富性。

对于问题1,上帝设定了人的思维与自然的存在统一,在康德这里实际上是先验知性范畴与客观自然的数学-物理原理的统一。

也就是人的主体为自然立法,这一个立法与自然不违背。

康德的这一个推理过程的信心来自于笛卡尔的本体论神学的模式,休谟在反思笛卡尔时走向彻底的经验论,只从人的有限性和历史为前提出发来理解神,康德在这一方面与笛卡尔几乎相同的立场。

那么康德和笛卡尔的这个神,无论是希腊的自然神论和犹太-基督教的一神论,实际上表达的是理性要找到一个终极原因,本质上对理性理解自然的关系不大。

康德第2个问题,自然的偶然与必然的关系问题,康德思考上帝不会随便创造一棵小草,那么这棵小草就是必然的。

上帝创造了这个世界,以后不再管理世界,世界自我运动,自然神论;上帝创造了世界,随时参与管理世界,一个活的人格的上帝。

一个活的上帝在管理世界时也不违背神自己创造的自然规律。

两种神论都不与纯粹理性相背。

一棵小草只要在合适的自然条件下就会生长起来,两种神论不违背这一个从潜能到现实的规律。

如果上帝死了,一切怎么办?康德与休谟没有走到这一步。

康德在解决自然的合目的性时没有遇到很大的困惑,由于自然的合目的性这样一个问题还属于人的认知层面的问题,是关系到人的视野中自然和上帝的关系问题,自然自身谈不上有没有道德,所以,康德的道德律是谈人和上帝的关系,但人也是自然的一部分,是最高的一部分,审美的合目的性就是康德思考人眼中上帝和人的关系,人和自然的关系。

自然的合目的性谈的是自然和上帝的关系。

其实,在康德这里,审美的合目的性又对自然的合目的性的主体性再反思,两个目的论实际上可以综合成一个目的性。

自然的合目的性有前康德时代的反思自然的色彩,审美的合目的性才真正是康德自己的理论特色。

康德对自然的理解是犹太-基督教模式,希腊的自然是灵性的自然,自然质料的魔鬼般的不可克服是犹太-基督教观念带来的。

知善恶的知识树是上帝送给人类的礼物,对人类来说这是最好的礼物,人类因此获得了尊严,同时这礼物的本性是死亡。

上帝说,那伊甸园中间的知善恶树上的果子,你不能吃,吃了就必定死。

康德面对这样的问题,启蒙理性能够将人类带向至善,而康德又在情感上接受犹太-基督教的认识模式。

康德的启蒙理性植根于他的反启蒙的情感。

在世界的根本恶这样的问题的回答中,康德只能说解决不了。

康德解决的办法来自卢梭,卢梭认为人的自然本性physis本善,但在礼法nomos的建立过程中人性才变坏。

[5]那么,康德的目的论的理论就是将自然的理解统一到人的自然本性本善这样一个前设之中,回避了人性根本恶,根本恶是分裂的力量。

卢梭是在基督教内面对基督教造反,所以越不出基督教的善恶观。

康德的问题不同于新康德派的问题。

康德哲学是德国新教虔敬主义与古典启蒙理性的折中的产物,所以康德的本体没有分裂,只是在现象界有一些分裂,但康德马上又将现象综合到本体的一之中。

克朗纳的分析,康德的道德律用的是听从心中道德律的召唤(Beruf),康德在资本主义开始期,康德道德律中的德国新教虔敬主义的特质很明显。

[6]康德就处于马克斯•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的这条谱系之中,霍克海默与阿多诺的启蒙辩证法的资本主义的对自然的冷酷性,在康德身上潜藏很深。

康德建立的主体性直观的哥白尼式的革命,其精神实质是培根的知识就是全能的资本主义个体性的欲望表达,这一点阿多诺看得非常清楚,康德哲学的欲望本能的非人性是康德自己很少反思的,康德由于没有一个健康的自然观,他的启蒙更多开启的是知识的权能,而不是健康的人性。

歌德、席勒、贝多芬身上的人性,对健康自然的追求不是康德具有的。

2. 自然与道德律的关系。

细分康德的理论的奠基层次可更清楚看到康德的思维过程,柏拉图线喻的前三个阶段,理念—理念的影子(数学和纯粹几何)—现象,康德将其变为:理念—图型(Schema)—现象。

知性(Verstand)解决量的问题,量的图型(Schema)是数与纯粹几何理论,同质性的空间单位的关系的理论,知性为自然科学奠基;实践理性考虑质的关系,与时间相关,实践理性的三个设定上帝存在、自由意志和灵魂不灭,人文科学思考的就是这些问题。

判断力实际上要解决知性与理性的关系。

康德知性范畴真正关心的是自然的数学体系的先验性,其他自然科学康德兴趣不大。

当思考自然现象的偶然性,并且对偶然的原因无穷追溯时,康德就设定了自然的合目的性。

康德提出两种直观:对现象的先验感性直观,时间和空间;对道德律的理智直观可以窥见道德的本体,智性直观,康德提出来而认为不可信,但柏拉图说,有些瞬间可以直接看见理念。

对康德来说,问题是在没有本体论神学的前提下,两种直观都不是根本可信的,在本体论神学存在的前提下,两种直观都是存在的。

实际上,问题不在康德只相信感性直观,不相信智性直观,而在于两种直观的关系,一种来自现象,一种来自对现象的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