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论实践理性 李秋零

合集下载

《判断力批判》共通感的两种表述与两层含义

《判断力批判》共通感的两种表述与两层含义

美育美学研究《判断力批判》共通感的两种表述与两层含义燕锋(山东轻工职业学院,山东淄博255300)摘要:在康德的《判断力批判》中,共通感是审美判断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的基础,把握好共通感的理论内涵是理解康 德美学思想的重要前提。

但是康德对共通感的阐释不仅运用了德文与拉丁文两种表述方法,还赋予了两层含义,这是中外学 界长期忽略的问题。

通过分析,可以发现《判断力批判》中德文的共通感与拉丁文的共通感分别对应着美感相同性生成机制与 美感相通性生成机制。

关键词:审美判断共通感美感自由在《判断力批判》中,康德以自然的形式和目的性为先 验原则,建构起一套反思性判断力理论,将《纯粹理性批判》着重研究的“自然”与《实践理性批判》着重研究的“自由”沟 通起来,使“三大批判”形成一个有机整体,最终完成他先验 哲学体系的架构。

《审美判断力批判》作为《判断力批判》的第一部分,针 对的主要是审美问题,但是为了将《纯粹理性批判》和《实践 理性批判》完美地衔接在一起,康德以判断力为切人点展开 对审美问题的研究,并且套用《纯粹理性批判》和《实践理性 批判》的研究架。

是,有主性的、性的审美 ;在康德美学理论的 中成审美判断。

为了使审美判断像认识判断和道德判断一样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康 德找到了共通作为审美判断有普遍必然性的先依。

然而,共通 是一个 在 的主观原则,且康德的 。

是,审美判断个:验 通理性的“通 ”,自然地成了一个的“”。

有必要对康德《判断力批判》中的共通 人 的考察。

_、多维语境中的“共通感”共通感在德文中是Gemeinsinn,拉丁文为sensus commu-nis,在康德的《判断力批判》中。

Gemeinsinn在《判断力批判》中16次,主要中在20 22节,sensus communis7次,除第20 1次外,其他6 在第40节,而且第40 到的共通 一 用的是。

其实,在康德完成《判断力批判》的《(学〉反思》和《(学〉反思录》中就多次提到过共通,在 中康德绝大多数情况下用的是拉丁文的sensus communis,而且 中以到 、、的影子,到康德在一期已用共通解释审美判断的普遍有效性和审美情感的普遍可传达性了[1]。

康德论述纯粹理性与实践理性的关系

康德论述纯粹理性与实践理性的关系

康德论述纯粹理性与实践理性的关系2008-04-04 15:58:03来源: 中国艺术批评网友评论0 条进入论坛1. 康德的两个合目的性。

在《纯粹理性批判》中,康德提出了三个很著名的问题:⑴.我能够知道什么?⑵.我应当做什么?⑶.我可以希望什么?第一个为形而上学问题,康德写《纯粹理性批判》,纯粹理性主要谈人的从感性到知性概念(Begriff)阶段的意识结构。

第二个问题谈道德律,康德写《实践理性批判》,实践理性谈理性的超验层面,道德的应该,绝对律令。

第三个为宗教问题,希望关涉人的幸福,康德谈人的道德律的超验根基在哪里,谈应该有神,康德写《单纯理性限度内的宗教》。

[1]后来,康德又提出第四个问题,人是什么?人类学问题。

[2]康德在人类学问题中谈人在宇宙中的位置,人与神的关系,人的肉身的有限性与人的灵魂的超验性的关系。

那么,在《纯粹理性批判》与《实践理性批判》批判之间有一个分裂,自然Natur与道德Moralität之间是什么关系呢?康德为了将两个分裂的世界统一起来,写《判断力批判》,康德的判断力谈人的一种直觉能力,这种直觉能力,悟性越高的人这种能力越强,康德在这里实际上谈的是人的智性直观的能力,一定程度上已经越出康德另外两个批判理论的理论框架了,如对美的创造的天才论,康德分析起来已经有神秘意味,柏拉图的《伊安篇》中的灵感直接来自理念的世界,康德这里也类似。

康德在《实践理性批判》中谈到有两种东西使他意志坚强: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

[3]星空对应于康德的纯粹理性;心中的道德律,实践理性,为人类的至善的目标的无条件的应该,绝对律令。

人的纯粹理性与道德律之间是什么关系?在经院哲学看来,康德谈的纯粹理性只是实践理性的信仰的第一个初级阶段,科学的模式奠基于神学之中。

笛卡尔主体性的建立,将这种奠基关系分裂成看似无关的两个领域,广延和灵魂两种实体,本来是从上帝开始的行为,现在笛卡尔要来从人开始重新思考,人又是一种有限的存在,笛卡尔思考后认为,一切来自神,回归神。

康德《实践理性批判》——内容分析第二篇实践理性诸原理的演绎

康德《实践理性批判》——内容分析第二篇实践理性诸原理的演绎

康德《实践理性批判》——内容分析第二篇实践理性诸原理的演绎《实践理性批判》分析论的原理部分,由两部分内容组成,首先是分析的提出实践理性的诸原理,然后要在这些原理的基础上进行演绎。

什么是演绎,为什么要做演绎呢?康德的演绎,是在《纯粹理性批判》中提出的,这个概念借用了法律的一些内容,当在法庭上针对一个纠纷进行论证的时候,有两类东西需要确认,一类是“事实”,一类是“权利”。

演绎就是针对于权利的论证,也就是确定权利的一个过程。

举例来说,在哪儿有一所房子,这就是事实,这个事实很好确认,只要有人去看了,或者拍照有证据证明就好,事实不需要演绎,只需要证明;而这所房子属于什么人,这就是一种权利,这个论证就有些复杂,如果我要举证这所房子属于我,可能就要拿出一些证据,比如地契,同时还要去追溯这个房子我是从哪儿得到的等等,权利无法用一种直接的事实证明,能够确认权利的过程,也就被称为演绎。

在康德的哲学理论中,只要是提出原理,都会紧跟着演绎。

因为原理只是一种分析的阐明,是康德的观点,提出来之后这个观点是否有普遍性,这个原理的“权利”,就需要“演绎”这个过程。

下面我们就进入纯粹实践理性的诸原理的第二部分,原理的演绎,以及一个补充的说明。

Ⅰ. 纯粹实践理性原理的演绎既然要对原理进行演绎,那么就要明确这个原理到底是什么,在这部分一开始,康德就充分的总结了之前原理的主要内容。

这部分很重要,也很明确,所以先原文引用——“这个分析论阐明,纯粹理性是实践的,亦即能够独立地、不依赖于一切经验性的东西而规定意志——虽然这种阐明是通过一个事实,在其中纯粹理性在我们身上证明它实际上是实践的,也就是通过理性借以规定意志去行动的那个德性原理中的自律。

——这个分析同时指出,这一事实是和对意志自由的意识不可分割地联系着的,甚至与它是毫无二致的,借此,一个属于感官世界并认识到自己和其他起作用的原因一样必须服从因果性法则的有理性的存在者,他的意志同时却又在实践中从另一个方面,也就是作为自在的存在者本身,意识到自己的可以在事物的某种理知秩序中得到规定的存有,虽然不是按照对他自己的某种特殊的直观,而是按照某些能在感官世界中规定自己的因果性的力学性法则;因为自由,当它被赋予我们时,就把我们置于事物的某种理知秩序中,这是在别处已得到充分证明的。

从康德的“自然意图”到黑格尔的“理性狡计”——德国古典历史哲学发展的一条重要线索

从康德的“自然意图”到黑格尔的“理性狡计”——德国古典历史哲学发展的一条重要线索

作者: 李秋零
作者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
出版物刊名: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页码: 62-68页
主题词: 康德;理性狡计;历史过程;黑格尔;历史哲学;自由意志;自然意图;行动;上帝;重要内容
摘要: 康德和黑格尔分别以“自然意图”说和“理性狡计”说解释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及其与人的自由意志的关系,解释了历史的进步和人的恶劣情欲在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这两个学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共同构成了德国古典历史哲学的重要内容。

康德的德性理论

康德的德性理论

康德的德性理论康德伦理学长期以来被称为义务论。

由于作为其重要内容的德性理论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康德伦理学也就常常被当代德性伦理学家作为批评的对象。

这主要与其相关的著作长期受到忽视有关。

人们对康德道德思想的理解大都根据《道德形而上学基础》而来,加之一般理解康德的学说主要是三大“批判”,《道德形而上学基础》与《实践理性批判》,就成了人们最为熟悉的康德伦理学著作。

康德的另一部重要伦理学著作《道德形而上学》,在我国直到2007年才出版了李秋零、张荣从德文译出的完整中译本,中文世界的研究薄弱自不必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在语言上占尽优势的西方学术界,也只是在最近才陆续出现了对康德德性理论较多的重视。

康德的德性理论要解决什么问题?在他的伦理学中占有什么样的地位?与他的其他道德探讨关系如何?本文试图在学术界研究的基础上对之做一个梳理。

德性论:人的道德康德的德性理论专门探讨人的道德,为人的道德而立论。

在康德看来,有理性的存在,在尘世,就是人类,他也称之为“有限的理性存在”,“我们在尘世的有理性存在者中间只知道一个类,亦即人类”(An7:329);非尘世的,则包括全善全知全能的存在体。

“对有限的神圣存在者(他们就连被引诱去违背义务也根本不可能)而言,没有德性论,而是只有道德论”(6:383)。

这种“伦理学”,只处理“人对人的道德关系”,是“相互的人类义务”(6:491),包括人对自己的义务和对他人的德性义务,这不是一般的理性存在者的道德要求,仅是人的道德要求。

要深入地理解一般理性存在者的道德与人的道德的关系,需要搞清几部著作的关系。

《道德形而上学基础》发表于1785年。

在前言中,康德说:“我决意日后提供一部《道德形而上学》,现在我让这部《基础》先发表。

”可见他的目标是《道德形而上学》,《基础》只是打前站,搞定根基,定位于找到、建立适用于一般“理性存在”的最高道德原则,为未来的道德形而上学提供一种根基性的预先探讨,这是一个纯粹的、完全清除了一切经验、清除了一切与“人”性相关的东西。

关于康德批判哲学

关于康德批判哲学

关于康德批判哲学康德批判哲学何以成为一个有机的思想整体或系统?这是关乎康德哲学的一个基本问题。

以下是店铺精心整理的康德批判哲学的相关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康德批判哲学篇一论康德批判哲学的根基与归宿康德批判哲学何以成为一个有机的思想整体或系统?这是关乎康德哲学的一个基本问题。

三大批判中的每一部都极其重要、不可或缺,但能使三大批判最终成为一个连续、有机、统一的思想并达到空前深度的,乃是《判断力批判》。

这一理解,基于对批判哲学中自由和自然概念及其关系的内在考察。

自由和自然的关系,是走进三大批判的理想路径,是贯通康德批判哲学的一条极其核心的逻辑和思想线索,据此可以把三大批判的主旨分别概括为:人为自然立法,人为自我立法,自然为人立法。

一、人为自然立法从怀疑论中拯救科学和知识,为知识奠定坚实可靠的基础,是批判哲学最先的考量。

康德据此为知识找到了必然可靠的根基,同时明确了知识所以可能的一个必要条件,那就是知性能力的界限,即知性范畴的应用仅在感性经验的领域之内有效,对于生命中感性之外许多重要的领域和话题,知性范畴没有染指的权力。

《纯粹理性批判》用了很大的篇幅来强调这种界限的重大意义,并在第二版前言中用“因此,我不得不扬弃(aufheben)知识,以便为信仰(Glaube)腾出地盘”(B XXX;康德,2004年,第23页,以下康德文献仅标年份和页码)这句著名的话再次特别予以强调。

这可以看成1781年之后康德思想发展的一个明确趣向,预示着其后批判哲学的走向:在奠立知识的坚实基础之后,在知识得以保障之后,哲学将关注什么。

“人(知性)为自然(显象)立法”,首先是一种知识论证,但同时,康德把这种最基本的知识视野,引入了我们的存在论关切中:知识的维度必须成为存在论和世界观的起点和基础之一,认知的方式某种意义上规定着人的存在的方式。

尽管知性的应用必须被限定,但在其界限之内的有效的经验知识本身不能被否定,不能被终止,知识必须在经验之外发挥非建构性的作用。

川大哲学系康德道德哲学研读-庚寅春

川大哲学系康德道德哲学研读-庚寅春

康德(Immanuel Kant)哲学研读高小强四川大学哲学系教授一般阅读书目①一、研读1.康德著,韩水法译《实践理性批判》,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2.苗力田译《道德形而上学原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

3.张荣、李秋零译《道德形而上学》,载李秋零主编《康德著作全集》第6卷,213-236页、386-501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4.邓晓芒译,杨祖陶校《纯粹理性批判》,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5.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判断力批判》,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6.李秋零译《纯然理性界限内的宗教》②,载同上,1-207页。

7.何兆武译《历史理性批判文集》,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

8.朱子《四书章句集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二、参阅9.李秋零译《实践理性批判》,载其主编《康德著作全集》第5卷,1-171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或者,10.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实践理性批判》,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或者,11.关文运译《实践理性批判》北京:商务印书馆,1960;或者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12.牟宗三译注《康德的道德哲学》,台北:台湾学生书局,2000。

13.李秋零译《道德形而上学的奠基》,载其主编《康德著作全集》第4卷,391-472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或者,①黑体字为极重要之文献。

②或者李秋零译《单纯理性限度内的宗教》,香港:汉语基督教文化研究所,1997;或者上海人民出版社。

14.李明辉译《道德底形上学之基础》,台北:联经出版公司。

或者,15.唐钺译《道德形而上学探本》,北京:商务印书馆,1957修订本。

16.Immanuel Kant: Critique of Practical Reason, Edited and Translated, with Notesand Introduction By Lewis White Beck, The Macmillan Publishing Company, Inc. 1993.17.Foundations of the Metaphysics of Morals, Translated and with Introduction byLewis White Beck, The Macmillan Publishing Company, Inc. 1989.18.The Metaphysics of Morals, Translated and Edited by Mary Gregor, CambridgeUniversity Press, 1996.19.Kritik der praktischen V ernunft, Grundlegung zur Metaphysik der Sitten,Werkausgabe Band Ⅶ, Herausgegeben von Wilhelm Weischedel, suhrkamp taschenbuch wissenschat 1974.20.Die Metaphysik der Sitten, Die Religion innerhalb der Grezen der bloßenVernunft, Werkausgabe Band Ⅷ, Herausgegeben von Wilhelm Weischedel, suhrkamp taschenbuch wissenschat 1977.21.Religion within the Limits of Reason Alone, Translated by Theodore M. Greene &Hoyt H. Hudson, Harper and Brothers, New York, 1934/1960.22.庞景仁译《任何一种能够作为科学出现的未来形而上学导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

试论康德伦理学形式主义的来源和后果

试论康德伦理学形式主义的来源和后果
327页。
⑦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下卷,第116~118页。 ⑧黑格尔:《法哲学原理》,第14~15页。
道德哲学研究25
万方数据
出的对“绝对自由”的追求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看作卢 梭思想的逻辑后果。这是因为“约定自由”仍然是一 种空洞的思维形式①,任何行动都不可避免地指向 存在的内容,而任何存在的内容都会破坏思维的纯 粹性,约定的自由、理性的自由只有在不行动的时候 才仿佛在人与人之间建立了肯定的关系;一旦“约定 自由”具有了内容的要求(理性就被欲望污染了),它 就重新沦为任意。质言之,“约定自由”、“公意”就其 行动而言仍然是“单个人的意志”和以“单个人的任 性、意见和随心表达的同意”为基础的契约,与大革 命追求的“绝对自由”没有本质区别②。从这个意义 上说,卢梭所谓的“约定自由”只能是存在于空想中 的普遍承认,因此只是x,-J"自由的不现实的承认,是不 现实的自由。卢梭坚持理性和自然、思维和存在的 对立,把自由等同于理性、思维,结果只有不行动的 “孤独的人”才是自由的。然而也正是这种倾向于孤 独退隐的自由,表明了卢梭与法国大革命迥然不同 的旨趣。 正如苏格拉底在雅典民主的衰颓时期,退回到 自身中去寻求正义和善,卢梭在面临启蒙的二律背 反时(人权登上了神位,人性却被贬低到了自私、自 保的动物水平;理性扯断了神谕的锁链,人却成了虚 无主义深渊中的自由落体),也做出了同样的选择。 这一选择最终成就了一种新的道德意识,自由精神 从此进入内省的德意志哲学。 (三)康德形式伦理学的空洞性 在《爱弥尔》一书中卢梭通过爱弥尔的经历给出 了他对道德自由的最后定论。在一次航海中,爱弥 尔发现船长把他们出卖给海盗,这使爱弥尔感到t “我应当充当法官,充当法律的执行人”,于是他不惜 冒生命危险,在海盗登船时处决了船长③。在此我 们看到了爱弥尔不畏强暴,完全按照“公意”(理性的 法律)行事的自由。故事没有就此结束,爱弥尔知道 事情已无可挽回,于是服从必然性的法则,放弃抵抗 并沦为奴隶。即便如此,爱弥尔的自由也没有受到 丝毫减损。他仍然能做到“所遵循的办事法则,是从 我早已知晓的原理中推衍出来的……尽管他们是应 用在我所处的境地中……其效果还是一点不差 的”④。这又使我们看到自由即使在野蛮的奴役之 下也可以保全自身。人的心灵能够如此坚强,以至不 受任何外界干扰,在任何时候都能够依据“公意”的

康德:道德律令、自由及其启示

康德:道德律令、自由及其启示

康德:道德律令、自由及其启示德所确立的以自由为基础道德最高法则——道德律令。

一方面,自由是道德律令的基础,道德律令反过来证明自由的存在;另一方面,道德律令与人的理性本性相结合,表现出严格命令的特征。

尽管道德律令受到学者们的批评,但它仍然对后来的道德哲学研究具有重要的启示:第一,对道德和自由意志关系问题的启示;第二,对道德律令自身约束力问题的启示。

标签:道德律令;自由;康德一般地,康德道德哲学旨在确立道德的最高原理,该原理必须具备普遍必然性。

也即无论是在理论的意图中还是在实践的意图中,人们都能够按照该原理做出道德判断。

然而,自康德道德律令问世以来,便受到批评者的指责和质疑。

一些学者针对道德律令与自由的关系提出诘难;另一些学者对道德律令的约束力及其证明提出质疑。

尽管康德道德哲学受到学者们的批评,但它对道德和自由意志的关系以及道德律令约束力问题的研究方面,都启发着当代伦理学家和道德哲学家对道德问题的关注与思考。

一、道德律令康德之所以提出道德律令,是为了确立道德的最高原理。

康德不同意休谟关于道德的“同情”观点,因此他提出道德依然具有原理。

正如《纯粹理性批判》中那样,康德也为道德寻求最高的原理。

一方面针对道德相对主义以及休谟道德哲学进行反驳;另一方面为道德最高原理奠基,即找到并且确立最高的道德法则。

众所周知,康德对休谟道德哲学的批判,主要针对休谟把道德基础建立在人的情感之上。

依休谟之见,人们的道德基础没有客观必然性只是人们同情感使然。

显然,休谟延续了他经验主义一贯的立场,他指出道德必然涉及理性和情感的因素,而人们对待情感的态度一贯是贬低和排斥的认为情感只具有“盲目性、变幻性和欺骗性。

”[1]显而易见,康德是不会同意休谟这一观点的。

按康德的理解,“意志绝不直接由客体及其表象来规定,而是一种使理性的规则成为自己的行动动因(这样一个客体就能够成为现实的)的能力一样。

”[2]康德把人理解成有理性的存在者(rational agent),并认为理性的本性是自由。

康德往来书信中的《纯粹理性批判》诞生记

康德往来书信中的《纯粹理性批判》诞生记

康德往来书信中的《纯粹理性批判》诞生记
李秋零
【期刊名称】《德国哲学》
【年(卷),期】2016(000)002
【摘要】康德的往来书信包含着大量有关康德哲学体系形成、发展的信息。

通过研读这些书信,我们发现,康德的代表作之一《纯粹理性批判》的孕育实际上不是通常说的12年,而是长达16年之久,其中有5个关键的时间点,它们分别对应着特殊思想的形成和特殊问题的解决。

这些信息不仅使我们理解康德为什么要用10多年的沉默来苦苦思索这部著作,也使我们能够更加深入、更加全面地把握康德批判哲学的体系。

【总页数】10页(P45-54)
【作者】李秋零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B516.31
【相关文献】
1.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问题意识解析——对《纯粹理性批判》两版序言的思考[J], 颜冰
2.读不完的康德经典,道不尽的哲学智慧——"为什么还要读康德"学术研讨暨《康德<纯粹理性批判>哲学概念系统引校》新书发布会议综述 [J], 唐艳
3.论康德的联结概念——对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第十五节的解读 [J], 邓盼
4.论康德对理性心理学的批判——以《纯粹理性批判》A版谬误推理为中心 [J], 唐红光
5.康德批判哲学的"直观"与"直觉"解读——基于《纯粹理性批判》的文本分析 [J], 陆杰荣;杨文博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李秋零:康德论哲学与神学的关系

李秋零:康德论哲学与神学的关系

李秋零:康德论哲学与神学的关系宗教是康德晚年集中研究的课题。

此时,作为独立学科的宗教学尚未形成,以一个哲学家的身份谈论宗教,免不了要处理与视宗教为自己的独有禁地的神学之间的关系。

更何况在当时的普鲁士,基督教的背后还有把它作为国家意识形态的王权的支持。

于是,康德在自己的学术生涯中罕见地与当局发生了冲突。

康德关于哲学与神学之关系的阐述,既是为自己的辩解,也是对这种冲突的总结,值得予以特别的注意。

一、问题的缘起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及此后的一系列事件,对于欧洲的震撼是史无前例的。

而作为当时欧洲封建制度最顽固堡垒之一的普鲁士,则不仅多次参与反法联盟,试图以军事手段扑灭法国革命,而且在国内也吸取法国的教训,加强思想控制。

早在法国大革命爆发之前的1788年,新上任的宗教事务大臣沃尔纳就颁布宗教敕谕,宣称普鲁士虽然对于言论自由历来宽大,但也仅限于个人保持自己的意见,决不能任其干扰他人的信仰。

稍后发布的新检查令,要求对普鲁士境内和输出的一切著作实行严格的检查。

1792年,鉴于在法国所发生的悲剧,“过分的自由思想”导致了国家基础的崩溃,普鲁士国王再次发布了加强报刊监督的命令。

恰逢此时,康德于1790年结束了自己的“全部批判工作”[1](P179),转入了宗教问题的思考。

坚持把“要有勇气使用你自己的理智!”视为“启蒙运动的格言”[2](P35)的康德,在1792年初就已经意识到,政府的“这个新规定就是限制哪怕仅仅是间接与神学有关的事物进行公开思维的自由。

在这种情况下,一个学校教师的忧虑要比其他任何一个无业自由学者的忧虑严重得多。

慎重的做法是至少把这一类的研究向后推迟,直到这颗可怖的流星或者自行解体,或者表示赞同现存的东西”[3](P178)。

不过,康德并不想如此轻易地向书报检查制度低头,像他自己所说的那样采取“慎重的做法”、“至少把这一类的研究向后推迟”,而是运用他长年积累起来的智慧和经验,利用哲学与神学之间微妙的关系,与普鲁士书报检查制度玩起了猫捉老鼠的游戏。

康德的道德哲学

康德的道德哲学

康德的道德哲学康德哲学中的道德和宗教之让的关系相互影响、相辅相成的。

以下是店铺精心整理的康德的道德哲学的相关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 康德的道德哲学篇一浅谈康德哲学中道德和宗教的关系康德哲学中的道德和宗教之让的关系相互影响、相辅相成的。

一方面,道德是宗教的前提,是宗教赖以树立的合理性基础。

另一方面,以道德为基础、以增进道德为目的的宗教又是道德实践的必要前提,是道德的必然归宿,也是有助于道德完善的。

而且现实世界中的有形教会――这种历史性的信仰,作为一种引导性的手段也可以不断否定其自身,以便最终清除掉自身的一切经验性因素,向纯粹的宗教信仰迫近,形成道德的神圣性,扭转社会风气,提高人的道德素质。

一、道德与宗教康德哲学中的道德和宗教的概念与我们通常意义上理解的不同,有必要首先明确一下。

历来对“道德”一词的解释有很多种,特别是在中国传统的话语背景下,仁义礼智信、忠孝节义等都是传统的道德概念。

康德的道德与此不同,是指纯粹实践理性,“它的根基是纯粹的自由意志"。

纯粹实践理性的先天普遍规律是道德律,是真正能成为法则(客观的、普遍的)的道德律令。

纯粹实践理性的四条定理就县实践理性即道德的规定。

前两条是消极的,是说功利主义和幸福主义都不能成为法则。

第三条“能够提出这样一条实践理性的法则,就是要这样行动,使得你的意志的准则任何时候都能同时被看成一个普遍立法的原则”,“他就只能把这些准则思考为这样一些不是按照质料,而是按照形式包含有意志的规定根据的原则"。

而这样一种形式主义道德观正是康德的“道德不可避免地导入宗教”的关键所在,后面再详细阐述。

第四条定理是自律的原则,“意志自律是一切道德律和与之相符合的义务的惟一原则反之,任意的一切他律不仅根本不建立任何责任,而且反倒与责任的原则和意志的德性相对立。

”“是说上面这样一条道德法则不是外人强加给你的,而是你的自由意志自己立法所制定的”。

康德哲学中的“宗教”并不是指现实生活中以有形教会和《圣经》为外化的基督教等宗教,而是一种纯粹的理性信仰。

康德_实践理性批判_中的自由范畴表解读

康德_实践理性批判_中的自由范畴表解读

#外国哲学#康德5实践理性批判6中的自由范畴表解读邓 晓 芒众所周知,康德在5纯粹理性批判6中所提出的十二知性范畴表,包括这个表的四大类划分(量、质、关系、模态),在康德哲学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方法论的意义:不仅在5纯粹理性批判6中起了提纲挈领的主干作用(例如对十二图型的划分,对十二条知性/原理0的划分,甚至在辩证论中对四个二律背反的划分,都以此为根据),而且成为5判断力批判6中有关四个/美的契机0以及(比较隐晦的)四个崇高契机的划分原则。

所有这些划分都有人作过详细而深入的探讨。

然而,奇怪的是,唯独在5实践理性批判6的/纯粹实践理性的对象概念0这一章中所提出的/就善与恶的概念而言的自由范畴表0,却很少有人研究。

它基本上被研究康德道德哲学的学者们忽视了。

例如,当代英语世界最负盛名的康德专家阿利森(H enry E .A llison)在其影响巨大的专论5康德的自由理论6(1990)中,竟然对这个自由范畴表连提都没有提到。

(见阿利森)前辈的如加拿大的约翰#华特生(John W atson)在其出版于1908年的5康德哲学讲解6中逐章解读5实践理性批判6时,同样对此只字未提。

(见华特生)汉语康德学界更是未见有对这个问题的涉及。

究其原因,我想一方面是由于,这个自由范畴表看起来似乎的确不像5纯粹理性批判6中的知性范畴表那样对康德整个体系有一种确定框架的作用,因而并不是那么举足轻重(我将证明这一点的错误);另一方面也许是由于,康德自己关于这个表不但论及的篇幅短小,而且根本没有展开来谈,因此给读者的理解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本文试图对这个问题做一点初步的探讨。

一、自由范畴表的提出在5实践理性批判6的第一卷第二章即/纯粹实践理性的对象的概念0中,康德开宗明义就指出:/我所说的实践理性的对象概念,是指作为自由所导致的可能结果的一个客体的表象。

0(康德,2003年,第78页)实践理性的对象不同于理论理性的对象,它是以自由的原因性(而非自然因果性)为前提的对象,这就是通常所谓善恶概念。

论康德的“意志就是实践理性”

论康德的“意志就是实践理性”

论康德的“意志就是实践理性”
王孟君
【期刊名称】《唐山学院学报》
【年(卷),期】2022(35)2
【摘要】“意志就是实践理性”表达了意志与理性在超验立法层面的等同,也即纯粹意志与纯粹实践理性的等同。

这种等同使人的纯粹意志成为规范性法则的来源,
进而表明了道德规范的自因性和自律性。

纯粹意志自律的过程是规范性法则生成的过程,同时这一过程也可看作纯粹意志的超越性力量在规范性法则上的凝结和确认,
换言之,人的内生性的自由力量外化和呈现为道德性的规范法则,进言之,自律概念内部实现着超越性与规范性的转化与统一。

康德把纯粹意志作为一种超验的规范意志的做法,使其哲学呈现出浓厚的意志主义色彩,这直接影响了叔本华的意志主义哲学。

【总页数】9页(P100-108)
【作者】王孟君
【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B82-067
【相关文献】
1.康德的意志概念的两个方面:实践理性和自由抉择
2.康德对英法启蒙理性与“德
意志气派”的扬弃3.康德的自由之思--评《从理论理性到实践理性:康德自由论》
4.理性与情感的统一:康德意志理论疏解
5.论康德的意志概念--兼论“实践理性优先”的思想来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康德著作全集(精装共九卷,最完整的康德中译作品集,人大李秋零教授据普鲁士王家科学院版主编、主译)

康德著作全集(精装共九卷,最完整的康德中译作品集,人大李秋零教授据普鲁士王家科学院版主编、主译)

康德著作全集(精装共九卷,最完整的康德中译作品集,人大李秋零教授据普鲁士王家科学院版主编、主译)
书名:康德著作全集(精装共九卷,最完整的康德中译作
品集,人大李秋零教授据普鲁士王家科学院版主编、主译)
作者:李秋零主编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定价:548.00
出版时间:2012-10-1印刷时间:2012-10-1印次:1纸张:胶版纸页数:全9册ISBN:22897139开本:32开包装:平装字数:作者简介:伊曼努尔·康德(ImmanuelKant,1724-1804),启蒙运动时期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德国古典哲学创始人,同时也是
一位杰出的天文学家。

其前期的自然科学研究成果主要是
《一般自然史与天体理论》(1755),其中提出了著名的关于
太阳系起源的星云假说。

后期的哲学研究成果主要是《纯粹
理性批判》(1781)、《实践理性批判》(1788)和《判断力批判》(1790)。

“三大批判”构成了一个完整而严密的先验唯
心论体系,给哲学界带来了一场天翻地覆的“哥白尼革命”
(又称“开普勒改革”)。

伊曼努尔·康德(ImmanuelKant,1724-1804),启蒙运动时期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德国古典
哲学创始人,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天文学家。

其前期的自然
科学研究成果主要是《一般自然史与天体理论》(1755),其中提出了著名的关于太阳系起源的星云假说。

后期的哲学研
究成果主要是《纯粹理性批判》(1781)、《实践理性批判》。

上帝与撒旦之间——康德对人的道德地位之研判

上帝与撒旦之间——康德对人的道德地位之研判

上帝与撒旦之间———康德对人的道德地位之研判刘凤娟【摘要】康德将人的道德奠基于其纯粹理性中,从中确立了人们自行改恶向善的逻辑前提。

但人的理性具有上帝理性和魔鬼理性所构成的参照系,从而使人被看作上帝和魔鬼之间的居间存在者。

其道德完善的极致不可能使其成为像上帝那样的神圣存在者,其道德堕落的极致也不可能使其成为像撒旦那样的邪恶存在者。

康德哲学中三种理性概念的对比,为人的居间性道德地位提供了直接的理论依据,而哲学史上的多种论点则为他提供了如此判定的思想基础。

【关键词】康德;上帝;撒旦;道德中图分类号:B516 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660(2024)01-0085-08作者简介:刘凤娟,河南新乡人,哲学博士,(广州510631)华南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教授。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康德与狄尔泰历史哲学比较研究”(23BZX064)康德对人的道德地位的判定既具有其自身哲学思维的特质,也带有思想史的背景。

他将人的道德地位奠定在人类纯粹理性之上,但同时也为此设定了上帝的绝对完善性的道德地位和魔鬼(撒旦)的完全恶意的道德地位,作为人的两个参照系。

人是上帝和撒旦之间的居间存在者,其道德完善的极致也不可能使其成为上帝那样的神圣存在者,其道德败坏的极致也不可能使其成为撒旦那样的魔鬼般的存在者。

这两个极端都是人不可能达到的。

这种道德生存空间基本上符合《圣经》中的经典描述,但康德赋予人以改恶向善和自力赢取上帝拯救的能力,这与基督教思想史上,尤其是奥古斯丁-路德主义传统的观点又具有本质区别。

学界对康德道德哲学的主流研究视角是就人而论人,较少从人与其他理性存在者的对比中突出其道德地位①。

这就难以打开其道德哲学的广博的思想背景和纵深性的精神实质。

本文的写作意图是,从比较视角中揭示康德哲学中人的这种居间性的道德地位,并挖掘上述三种理性存在者在道德地位上的区分的根本原因。

文章将从以下几个部分展开论述:首先区分康德哲学中存在着的三种理性概念,即上帝理性、人类理性、恶意理性;其次对比人与上帝、魔鬼的道德地位,揭示人为什么无法成为像上帝那样的神圣存在者,也不会堕落成像撒旦那样的魔鬼;最后阐明康德对人的居间性道德地位的研判的思想史背景。

康德论实践理性 李秋零

康德论实践理性  李秋零

对本体论证明的批判
在分析判断中,如果我取消谓词而保留主词, 在分析判断中,如果我取消谓词而保留主词, 就产生出一种矛盾,所以我说: 就产生出一种矛盾,所以我说:那个谓词以 必然的方式属于这个主词。 必然的方式属于这个主词。但如果我把主词 与谓词一起取消,就不产生任何矛盾。 与谓词一起取消,就不产生任何矛盾。 涉及实存的判断必须是一个综合判断。 涉及实存的判断必须是一个综合判断。 存在不是一个谓词,说上帝存在不能给上帝 存在不是一个谓词, 概念增添任何内容。 概念增添任何内容。
预识三: 预识三:先验幻相的产生
理性的作用是“范导性” 理性的作用是“范导性”的,不是产生知 而是用理念引导知识进一步完善。 识,而是用理念引导知识进一步完善。 理性具有穷根究底的本性, 理性具有穷根究底的本性,一定要追问经 验背后的根据是什么, 验背后的根据是什么,从而超出经验的范 围,实现“理想的统一性”。 实现“理想的统一性” 理想的统一性”当做“现实的统一性” 把“理想的统一性”当做“现实的统一性” 的结果,就是鲜艳幻相的产生。 的结果,就是鲜艳幻相的产生。
从思辨理性出发证明上帝存在
人们在这方面所能够选择的所有道路, 人们在这方面所能够选择的所有道路,要么是从 确定的经验和由这种经验所认识的我们感官世界 的特殊性状开始, 的特殊性状开始,并根据因果律由它一直上升到 世界之外的最高原因; 世界之外的最高原因;要么经验性地以不确定的 经验为基础,也就是说以某一种存在为基础; 经验为基础,也就是说以某一种存在为基础;最 后,要么抽掉一切经验,完全先天地从纯然的概 要么抽掉一切经验, 念推论到一个最高原因的存在。 念推论到一个最高原因的存在。第一种证明是自 然神学的证明,第二种证明是宇宙论的证明, 然神学的证明,第二种证明是宇宙论的证明,第 三种证明是本体论的证明,没有更多的证明方式, 三种证明是本体论的证明,没有更多的证明方式, 也不可能有更多的证明方式。 也不可能有更多的证明方式。

浅谈康德哲学中的理性秩序

浅谈康德哲学中的理性秩序

浅谈康德哲学中的理性秩序摘要:德国哲学家康德认为理性可以根据其功能分为理性理论和实践理论,人们可以运用理论理性的功能来提高认知能力,并借助实践理论的功能来实现内心的立意。

近些年来,我国在哲学理论方面的研究的深度不断增加,本文通过剖析康德哲学中的理性秩序来加深对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的认知,进而加深对理性秩序的了解掌握程度。

关键词:康德哲学;理性秩序引言:康德在研究理性问题时,按照其不同功能分为理性理论和实践理论,二者相互区别又紧密联系。

理论理性偏于理论性,缺乏实践意义,主要功能在于帮助人们形成内心的价值观,而实践理性更侧重于指导人们的日常行为。

由此可以推导出人类具有两种不同的生命状态,一类人的行动由经验条件所决定,更偏向于自然的生命状态,其更适合从事于科学研究。

而另一类人的行动不被经验性条件所决定,更偏向于自由的生命状态,其更适合从事于实践探索。

1 理论理性与实践理性的含义1.1 理论理性康德在探讨理论理性过程中,更注重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他认为理论理性的人更侧重于自然化,将经验论作为行动的指南。

在理论理性范畴中,经验理论者认为,认识的过程在于对自然本真和被动接受的直接反应,而坚持唯理论思想的人们认为,认识只有经过理性的加工才能具有作用,二者的矛盾在于未能将感性的认知与理性的法则相互结合起来,因此在长期的辩论中甚至导致了人与自然的对立。

德国哲学家康德在研究相关理论中通过结合文艺复兴时期的哲学理论,并对经验论和唯理论等内容进行批判整合,创造出了理论理性。

康德认为人们的理性认知是需要借助理论理性体系来表达出来的,而理论理性的具体功能在于帮助人们更好地认知,因此可以说人们对自然事物的认识是通过感性和知性共同作用而实现的。

在理论理性观念下,现象是由人们的感性和知性共同组建的,其中包括对自然主体的表象状态的认知以及对自然法则的充分认识。

在研究康德的理性理论中,首先需要充分借助人们身边空间和时间所提供的材料,并通过对这些材料的整合认识,来建立属于自己的认知体系,进而更好地把握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