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实践理性批判》讨论稿

合集下载

康德《实践理性批判》中的自由范畴表解析

康德《实践理性批判》中的自由范畴表解析

康德《实践理性批判》中的自由范畴表解析作者:张政扬来源:《决策探索·下旬刊》 2020年第3期张政扬【摘要】康德的道德哲学集中体现在其《实践理性批判》一书中,以道德律令为理念建立起一种“应该”的道德哲学。

但是该书中“自由范畴表”却显得极其单薄,不但康德本人对它没有进行大量的解释,而且后来的研究者们也忽略了这一内容。

笔者认为,自由范畴表内容虽少,但是深度足以囊括康德的整个道德哲学,所以,理解自由范畴表不仅能够梳理康德道德思想前后顺序,而且能够加深对康德道德哲学的研究。

【关键词】自由范畴表;自由;道德律令一、自由范畴表的提出康德在其著作《实践理性批判》“要素论”的第二章开门见山地提出“纯粹实践理性的对象概念”,即善和恶。

因为善和恶是完全着眼于自由的原因性的。

凡是实践,都是有目的的活动,凡是有目的的活动,都存在着善恶的评价。

所以,康德就提出了疑问,即善恶的概念和先天的实践法则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如果先天的实践法则尚未确立,那么善恶就只能够通过人类的情感来进行评判;如果确立了一切的标准——先天的实践法则,那么才能够更好地评判善恶。

所以,康德认为,要建立一种“理性的普遍立法形式向理性颁布为诸准则的最高条件的法则”。

于是,便逐步引入了自由范畴表的内容。

他提到,这些自由的范畴是完全不同于且高于任何的自然科学知识的知性范畴,因为它们“指向的某种自由的任意”,是因为它们以先天的纯粹实践法则为基础,不受任何自然因果性的束缚,是完全自由的;但同时,它们又是“在道德上尚未确定并且还以感性为条件的”,这是因为它们还尚未达到纯粹的自由意志的高度,还仅仅限制和混杂在感性之中。

二、量的解释“执意”,意味着为所欲为,完全按照个人的好恶去做事,完全是为了自身的某种自私的欲望而考虑,这种行为的目的不足以配得上道德含义,因为在这一阶段中,人们处于弗洛伊德所认为的“处于遵循快乐原则的人类本能中”,即可以不顾一切道德、法律等去追求人类最本能的欲望的满足;而进入下一阶段“规定”中,则比较前一阶段提升了一个档次,即带有了实用主义的色彩,即以所谓的“明智”来使得一类人都普遍遵循某种原则或准则。

《实践理性批判》读后感

《实践理性批判》读后感

《实践理性批判》读后感
《实践理性批判》是德国哲学家伊曼努尔·康德的哲学著作,读完之后,我对实践理性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首先,康德在书中对实践理性进行了深入的探讨,阐述了实践理性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他认为,实践理性是人类行为的根本指导原则,是人类自由和道德的基础。

通过实践理性,我们可以认识到自己的自由意志和道德责任,从而在行动中遵循道德法则。

这种观点让我意识到实践理性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并激励我去培养自己的道德意识和责任感。

其次,书中对道德法则的阐述让我深刻认识到道德法则的普遍性和必然性。

康德认为,道德法则是无条件的、普遍有效的,是任何理性存在者都必须遵循的法则。

这种观念让我意识到道德法则的严肃性和重要性,并激励我去遵循道德法则,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

此外,康德在书中还探讨了道德情感和幸福的问题。

他认为,道德情感是人类道德行为的基础,是人们对道德法则的敬重和认同。

同时,他也认为幸福是人类追求的目标之一,但幸福并不等同于快乐或满足欲望。

这种观点让我意识到幸福和道德之间的联系,并激励我去追求真正的幸福,即通过遵循道德法则来实现内心的平静和满足。

最后,我认为阅读《实践理性批判》是一次深刻的哲学思考之旅。

这本书不仅让我对实践理性和道德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让我意识到自己在思维方式和行为上的不足之处。

它激励我去成为一个更有道德意识的人,并努力践行道德法则,为构建一个更美好的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我强烈推荐大家阅读这本书,以启迪自己的思维和心灵。

实践理性批判

实践理性批判

实践理性批判
康德的《实践理性批判》来自于对于必然和自由的探讨。

从《纯粹理性批判》之中,康德划定了物自体和现象界,现象界是由自然律所规定的,也就是因果性是必然的。

那么,在现象界就没有所谓的自由。

康德认为,自由是无法认识的,但是确实可以思维的。

所谓自由,就是自身不会被外来的一个东西所规定,在自然律中,这自然不可能。

如果康德要探讨道德问题,他必须解决自由问题。

如果一切都是宿命论,那就无所谓道德与否,杀人抢劫也可以说那是命运使然,与自己无关。

其次,道德行为必然发生在现象中,看到一个人溺水,救还不救呢?要是自己就是一个残疾人,想救也不可能啊。

所以道德行为既然要发生在现象中,他就受制于现象界的法则。

但是,这并不妨碍,我真的想去救他啊。

因此一件道德事件之中,必然存在着自由的原因和现象的原因。

所以,康德认为,自由的因果性和自然的因果性是可以共存的,不过自由不能在现象界存在,只能在超越现象界的自在之物中存在。

因此,康德顺理成章地提出了先验自由和实践自由。

所谓先验自由,就是自由的本质是一种脱离自然因果性的原因,也就是第一因。

自然,我们可以看出,先验自由是消极的,因为在自然律中不存在这种自由。

而实践自由就是人类作为有理性的有限存在者,将物自体的先验自由展现在现象界之中。

在这个方面,康德要告诉你,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

康德课程心得体会总结(2篇)

康德课程心得体会总结(2篇)

第1篇一、前言自从接触到康德的哲学思想以来,我对他的理论体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在康德的课程学习中,我不仅深入了解了他的伦理学、认识论、美学等领域的思想,还对人类思想史产生了更深刻的认识。

以下是我对康德课程的学习心得体会总结。

二、康德伦理学思想1. 自由与道德法则康德认为,人的本质是自由的,而道德法则则是人类自由的体现。

他提出了“定言命令”的概念,认为道德法则必须具备普遍性、必然性和无条件性。

只有遵循道德法则,人类才能实现自由。

2. 人格尊严与道德自律康德强调人格尊严的重要性,认为每个人都应被视为目的,而非手段。

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道德自律的概念,认为道德法则源于人类内心的道德意识,而非外在的权威。

3. 普遍性原则与道德判断康德主张道德判断应以普遍性原则为基础,即判断是否能够适用于所有人。

这种普遍性原则使得道德法则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从而保证了道德判断的公正性。

三、康德认识论思想1. 纯粹理性与现象界康德认为,人类的认识能力分为纯粹理性和经验理性。

纯粹理性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内在基础,而经验理性则是人类通过感官获取外部世界信息的途径。

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现象界”和“本体界”的概念,认为人类只能认识现象界,而无法认识本体界。

2. 时空观念与先验范畴康德认为,时空观念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先验范畴,即人类在认识世界时,必须以时空观念为前提。

此外,他还提出了先验范畴的概念,认为这些范畴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必要条件。

3. 知识与信仰的界限康德认为,人类的知识是有限的,而信仰则超越了知识的范畴。

他主张在知识范围内,人类应遵循科学方法,而在信仰范围内,人类则应保持谦逊和敬畏。

四、康德美学思想1. 美的客观性与普遍性康德认为,美是客观存在的,且具有普遍性。

他提出了“美的分析”和“美的综合”的概念,认为美的本质在于对象的和谐与秩序。

2. 美感与道德情感康德认为,美感与道德情感具有密切的联系。

他主张通过审美活动,人们可以培养道德情感,从而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

实践理性批判读书心得

实践理性批判读书心得

自从阅读了德国哲学家康德的《实践理性批判》一书,我对理性、道德、自由等概念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该书从道德哲学的角度出发,对实践理性的本质、来源、作用进行了深入剖析,使我对理性与道德的关系有了全新的理解。

以下是我对《实践理性批判》的读书心得。

一、实践理性的本质康德在《实践理性批判》中提出,实践理性是一种不依赖于经验而存在的理性。

它不是用来认识事物的,而是用来指导人们行动的。

实践理性关注的是道德、自由、尊严等价值问题,而不是事物的性质、原因和目的。

康德认为,实践理性具有以下特点:1. 自律性:实践理性不受外界事物的制约,而是由人们内心的道德法则所支配。

这种自律性使得实践理性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

2. 规范性:实践理性对人的行为具有规范作用,要求人们遵循道德法则,追求道德善。

3. 先验性:实践理性不是建立在经验基础上的,而是先于经验存在的。

它是人类理性的基本形式,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

二、道德法则的来源康德认为,道德法则不是来自于经验,而是源于理性。

道德法则具有以下特点:1. 无条件性:道德法则是普遍适用的,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2. 必然性:道德法则是必然存在的,人们必须遵守。

3. 义务性:道德法则要求人们履行义务,而非追求功利。

康德提出,道德法则的来源是“纯粹实践理性”。

这种理性不受外界事物的干扰,独立于经验,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

纯粹实践理性通过“先验统觉”这一概念,使道德法则成为人类行为的基本准则。

三、道德法则的实践康德认为,道德法则的实践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自律:人们应当遵循道德法则,不受外界诱惑和压力的影响。

2. 自由:人们应当自由地选择道德行为,而不是被迫。

3. 尊严:人们应当尊重他人的道德权利,维护他人的尊严。

4. 义务:人们应当履行道德义务,关爱他人,实现道德善。

四、道德与理性的关系在《实践理性批判》中,康德强调了道德与理性的密切关系。

他认为,道德是理性的最高表现,是人们追求幸福生活的基石。

[康德,理性]论康德纯粹实践理性的实现

[康德,理性]论康德纯粹实践理性的实现

论康德纯粹实践理性的实现康德的《实践理性批判》确立了纯粹实践理性作为意志本身的规定根据,即道德律,强调了理性是实践的,也就是理性自身即是理论的或思辨的,又是实践的。

理性是实践的就预示着理性必须得以实现,这就需要解决实现的对象以及实践的保证。

他在此书中为实践理性规划了至善目标,这个至善要成为完满的善,整体对象就必须包括德性和幸福,而这两个原则却是矛盾的,即构成了实践理性的二律背反,解决了这个二律背反就解决了实践理性的实现对象问题。

一、至善:纯粹实践理性的整体对象与《纯粹理性批判》的思路相反,康德在《实践理性批判》中给出的是从本体到现象界的思路,是从原理到概念到感性生活中,是从超感性世界到感性经验世界的思路。

而人作为主体恰恰生活在两种世界中,故而两个批判的解决都要落到至善概念上。

康德认为,至善有两个层次的含义:一为至高无上的善,一为全部的和完满的善,因为,至高的东西可以意味着至上的东西,也可以意味着完满的东西。

这两层含义就是至善的两个要素,即德性和幸福。

所谓至上的东西,指的是本身无条件的东西,而且可以是其他东西的条件。

在康德那里,德性正是这种本身是条件的东西,已是谋取幸福的条件。

可以说,德性就是这种至上的善。

关于这一点康德在分析论中己经说明。

康德的道德哲学建立在纯粹实践理性作为意志本身的规定根据上,当道德律作为一种普遍法则,对我们形成绝对命令时,必然会损害我们的爱好,从而导致痛苦的情感产生。

但是,我们作为有限的理性存在者,由于对道德律本身的敬重,是我们逐步形成了道德情感、道德动机、道德兴趣和意志动机、意志兴趣、意志准则的概念,而这时的理性实践不再是一件痛苦的伤害感情的事,相反是对遵守道德律产生出由衷的兴趣。

对于道德的敬重程度会产生两种道德状态:一则是合乎义务,一则是出于义务。

合乎义务是一种约束,出于义务是一种压力。

这两种行为都不能完全算是发自内心的,而当有一天对于道德律的敬重更深层地内化成既不出于约束也不因为压力而产生的随心所欲,不逾矩团别的道德状态,即可称之为德性。

康德实践理性批判读后感

康德实践理性批判读后感

康德实践理性批判读后感一开始读的时候,那感觉就像是在走迷宫。

康德的文字和思想就像迷宫里弯弯绕绕的小路,每个概念都像是一个隐藏着秘密的小房间。

比如说“实践理性”这个概念,我一开始觉得它好像就是我们平常说的做事要有理性呗,但康德可没这么简单。

他的“实践理性”像是一种超级强大的内在力量,一种告诉我们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的道德律令。

这道德律令可不是那种随随便便的社会习俗或者别人强加给你的规则,而是来自我们内心深处的、像本能一样的东西。

我印象特别深的是康德关于道德的观点。

他觉得真正的道德行为是那种纯粹出于义务感的行为,而不是为了得到什么回报或者避免什么惩罚。

这可和我们平常看到的很多行为不太一样呢。

我们生活中很多时候做好事,可能心里会想着别人会夸我呀,或者以后别人也会这样对我之类的。

但康德说,这种就不算真正的道德行为。

就好比你扶老奶奶过马路,如果是因为想着能在品德课上被老师表扬,那在康德眼里,这就不是纯粹的善。

这就像给我脑袋上来了一棒槌,让我重新思考道德的本质。

我以前觉得只要做了好事就是有道德的,没想到康德这么严格,要求动机必须纯粹。

再说说他的一些论证方式吧,那真的是像一个严谨的建筑师在建造大厦。

每一个观点都是一块精心雕琢的砖头,他用逻辑的水泥把这些砖头严丝合缝地垒起来。

有时候我感觉自己像是在看一场精彩的魔术表演,他从一些很简单的前提假设开始,一步一步地推导出那些让人惊叹的结论。

不过这魔术可不好学,我得跟着他的思路走好几遍才能勉强跟上。

读这本书的时候,我也会忍不住吐槽。

康德啊康德,你就不能说得简单直白点嘛!干嘛老是用那些又长又复杂的句子,就像故意给读者设置障碍一样。

有时候我读着读着,就感觉自己的脑子像一团乱麻,得停下来好好捋一捋。

但是呢,当我好不容易理解了一点他的思想之后,又会有一种成就感,就像爬上了一座很陡峭的山峰,虽然过程很艰难,但站在山顶看到风景的时候,觉得一切都值了。

《实践理性批判》[德]康德著读后感

《实践理性批判》[德]康德著读后感
然而,我也认为康德在结构和语言上存在一定的不足。在结构上,康德的论述较为严谨,可能导致一些普通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感到晦涩难懂。在语言上,康德的一些哲学概念和论述可能过于抽象,对于普通读者来说可能存在一定的理解难度。
康德在书中提出了道德行为的四个基本原则:人格尊严原则、自由原则、平等原则和正义原则。这些原则对于我们的生活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例如,人格尊严原则告诉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被尊重和爱护,无论他们的种族、性别、年龄或社会地位如何。自由原则强调了个人的自由和自主权,提醒我们在行动之前要审慎考虑自己的选择。平等原则则要求我们对待他人时要做到公平无私,不偏不倚。正义原则则是指我们应该按照公正的标准来分配资源和权益。
然而,我也认为康德在某些方面的探讨略显晦涩难懂。例如,康德的一些哲学概念和论述,对于普通读者来说可能存在一定的理解难度。这使得作品在一定程度上显得过于理论化,可能导致读者的阅读体验受到影响。
第五篇范文:《实践理性批判》[德]康德著读后感
在阅读《实践理性批判》的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了康德在结构和语言上的独特处理,这些特点使得这部作品具有了独特的魅力和影响力。
首先,康德的写作风格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的论述严谨、逻辑性强,通过对实践理性的批判性思考,引导读者一步步深入探讨道德行为的本质。康德的写作风格既具有学术性,又不失通俗易懂,使得这部作品既有深度,又具有广泛的阅读价值。
其次,康德在作品中对人物形象的塑造也让我印象深刻。虽然这部作品主要以论述为主,但康德提出的各种观点和理论,都可以看作是作者思想观点的化身。这些角色让我对康德的哲学思想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启发了我对道德哲学的思考。
第三篇范文:《实践理性批判》[德]康德著读后感
在阅读《实践理性批判》这部作品的过程中,我深感作者康德对道德哲学的深入思考和探索。这部作品以其独特的主题、情节、角色和作者意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产生了强烈的反响。

康德的实践理性:不懂康德的实践理性,很难理解他说的“自由即自律”西方哲学史

康德的实践理性:不懂康德的实践理性,很难理解他说的“自由即自律”西方哲学史

康德的实践理性:不懂康德的实践理性,很难理解他说的“自由即自律”西方哲学史康德语录:有两样东西,人们越是经常持久地对之凝神思索,它们就越是使内心充满常新而日增的惊奇和敬畏:我头上的星空和我心中的道德律。

▍本文节选自张志伟《西方哲学史》,题目有改动,哲学漫步集鸣谢。

编辑排版:哲学小跟班。

哲学中,康德是把实践范畴引入哲学的第一人,不过他所说的实践还只限于伦理学的范围。

实践理性是自由的领域。

如果说理论理性的法则是自然法则,那么可以说实践理性的法则乃是道德法则。

(一)自然法则与道德法则对康德来说,人是有限的理性存在,他既是一种自然存在,又是一种理性存在。

人的这种两重性就决定了他同时是两个世界--自然界和理性界--的成员,因而受两种法则--自然法则和理性法则--的支配。

如果人只是自然存在物,那么他就只服从自然界的法则。

如果人是纯粹的理性存在,那么他就只遵从理性的法则而活动。

但是人却介于这两者之间,因而这两种法则都对他发生着作用,只不过它们发挥作用的方式不同罢了。

人首先是自然界中的一员,而自然法则是必然的法则,所以他终其一生都始终在自然法则的限制之下。

理性法则就不同了。

理性法则只对人的理性发生作用,只有当人遵从理性法则而行动的时候,他才算得上是有理性的存在。

所以自然法则是人不得不服从的法则,而理性法则则是人应该遵从但却不一定遵从的法则。

理论理性是必然的领域。

虽然“知性为自然立法”,但是作为一种自然存在,我们自己也在知性法则的限制之下,换言之,作为现象界中的一员,我们也必须服从必然的自然法则,因而是不自由的。

实践理性的理性法则就不同了。

如前所述,人是有限的理性存在。

作为一种自然存在,人与自然万物一样不得不服从自然法则的统治,而作为一种理性存在,他又可以遵从理性自身的法则行动。

由于人终其一生都生活在自然界之中,所以他始终都不得不服从必然的自然法则的制约,而只有当他克服了感觉欲望的限制,完全按照理性的法则行动的时候,理性法则才能发生作用。

康德实践理性批判读后感

康德实践理性批判读后感

康德实践理性批判读后感一开始接触的时候,我就感觉自己像是闯进了一个到处都是高深规则的迷宫。

康德提出的那些概念,什么纯粹实践理性啊,道德律啊,就像是迷宫里一个个神秘的指示牌。

先说说这个道德律吧。

按照康德的说法,道德律是那种绝对的、无条件的东西,就像宇宙里不变的定律一样。

我一开始想,这可有点太“轴”了吧,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哪有这么绝对的事情呢?比如说,有时候为了一个好的结果,可能得稍微违背一下常规的道德做法,就像善意的谎言。

但是康德可不同意这种想法,他觉得道德律就像一个超级严格的裁判,不管任何情况,都得遵守。

这就好比你在玩一个游戏,这个游戏有一套不能更改的规则,哪怕这个规则有时候看起来有点不近人情。

不过呢,慢慢地我也能理解一点他的想法了。

如果道德是可以随便根据情况改变的话,那不是就乱套了吗?就像交通规则,如果今天说为了方便可以随便闯红灯,那马路上肯定会变得一团糟。

再来说说纯粹实践理性。

这玩意儿就更抽象了。

我感觉康德是想在我们内心深处找到一种真正能指导我们行为的力量,而且这种力量不是来自于外界的诱惑或者欲望。

就好比我们内心有一个小天使,它知道什么是真正正确的事情,而不是被那些花花绿绿的利益牵着走。

可是啊,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很多时候都被欲望打败了。

就像看到美味的蛋糕,我们的食欲(欲望的一种)就会让我们忘掉减肥这个理性的目标。

康德就像是在提醒我们,要听从内心那个纯粹理性的声音,不要总是被欲望控制。

读这本书的时候,我还常常有一种感觉,康德就像是一个非常严谨的建筑师。

他精心构建了一个庞大的道德大厦,每一块砖(概念)都有它的位置和作用。

他不容许有任何一块松动或者错位的砖,因为那样可能就会导致整个大厦的崩塌。

这让我觉得既敬佩又有点小头疼。

敬佩的是他的这种严谨和执着,头疼的是理解起来真的不容易。

康德《实践理性批判》中的自由范畴表解析

康德《实践理性批判》中的自由范畴表解析

康德《实践理性批判》中的自由范畴表解析
叔本华的《实践理性批判》是经典哲学巨著之一,其中提出了“自由范畴”的理论,它简单而又具有强大的普遍性,探讨了个体自由发挥自主性的道路,深刻阐释了“理性自由,又称普遍自由”的概念,对实践教育理论提出了新思想。

叔本华在《实践理性批判》中将“自由” 进一步分为“社会自由” 和“普遍自由” 两种,并且以“自由范畴”的方式呈现出来。

我们可以简单的理解“自由范畴”就是根据自由的模式和其不同的要求来划分的各种观念和概念,将自由以此形式而独有的形式罗列和分析出来,并细入到以自由实现具体表达的过程。

叔本华认为,自由范畴由三部分构成,即“实践”、“普遍性”和“一般性”。

实践指的是实践的自由意志,是促进个体自由发挥自主性能力的动力;普遍性指的是主体通过实践自由而获得的大量资料及对对象的客观影响;一般性则指的是实践的自由意志通过精神的洞察力,将自身的实际情况与一般性原则和事物能在一起统一起来,得到一致的理解。

总之,从叔本华《实践理性批判》中提出的“自由范畴”来看,自由就是一种可以在实践当中发挥自主性的能力,这是一种以实践、普遍性和一般性为基础的概念,以实现自由的具体表达的途径。

实践是实现理性自由和获得自由的核心;普遍性关注的是各种客观影响,有助于个体理解自身权利和地位;一般性则提供一个精神阐释视角,以维护社会机制和政治关系,有利于自由发展和人们之间的共融与良性联系。

《纯粹理性批判》读后感范文

《纯粹理性批判》读后感范文

《纯粹理性批判》读后感范文
《纯粹理性批判》是康德的重要著作之一,它不仅揭示了人类理性的局限性,也探索了知识的范围和限制。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对康德的思想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且受益匪浅。

首先,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明确指出了人类理性的局限性。

他认为人类理性只能处理经验的事物,而对于超越经验的事物,如上帝、灵魂等问题,理性是无法回答的。

这种限制使我们意识到,理性虽然强大,但也有其边界,不能无限扩展。

其次,康德提出了“自我订立限制”的观念。

他认为人们不能仅仅依靠理性来认识世界,还需要借助于经验。

理性和经验两者结合才能更好地认识世界。

这一观点深深地触动了我,告诉我要保持理性思考的同时,也不能忽视经验的重要性。

此外,康德还就知识的范围和限制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他提出了“现象”和“本体”之间的区分,并强调我们只能认识到现象层面,而无法触及本体层面。

这种观点使我明白了我们对于世界的认识是有限的,我们只能通过感知来获得表象,而不能接触到事物的本质。

最后,康德强调了道德的重要性。

他认为道德不只是一个个体的行为准则,而是一种普遍的原则。

通过遵循道德准则,我们可以超越自身的私利,并为他人和社会做出贡献。

这种道德观点让我深思,意识到每个人都有责任去追求道德的高尚,并为社会做出贡献。

总而言之,通过阅读《纯粹理性批判》,我对康德的思想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对人类理性和知识的范围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同时,我也被康德所强调的道德观点所深深触动。

这本书对于我来说是一次思想的洗礼和启迪,让我对人类和世界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康德《实践理性批判》中的道德教育思想及其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康德《实践理性批判》中的道德教育思想及其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康德《实践理性批判》中的道德教育思想及其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作者:祝杨军来源:《理论导刊》 2015年第8期祝杨军(首都师范大学招生就业处,北京100089)摘要:道德教育是康德第二批判中“纯粹实践理性方法论”的主要内容,在批判哲学体系中占有独特位置。

康德《实践理性批判》中丰富深刻的道德教育思想,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启示: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是培养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和道德感受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是培养道德判断力,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思想政治教育不能流于抽象的形式,要警惕道德感受性对道德判断力的破坏,避免以道德判断力的主观性抹杀道德标准的客观性。

关键词:康德;道德教育;道德感受性;道德判断力;思想政治教育;启示中图分类号:D6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7408(2015)08-0063-04基金项目: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北京市教工委首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战略重点课题“首都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研究”(BJSZ2013ZD10)。

作者简介:祝杨军(1983-),男,傣族,云南云县人,首都师范大学招生就业处讲师,中共中央党校哲学部外国哲学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德国哲学与政治哲学。

康德的《实践理性批判》是其“三大批判”中的第二批判,在整个康德哲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实践理性批判》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广受关注、研究成果汗牛充栋的“纯粹实践理性要素论”;第二部分则是鲜有问津但充满智慧火花的“纯粹实践理性方法论”。

“方法论”的主要内容就是道德教育。

那么,康德谈道德教育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呢,他又是如何解决的?对于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而言,应该如何看待和借鉴他的思想呢?本文拟对此作一探讨。

一、康德道德教育思想的问题指向康德的道德哲学中有两个关键性的概念:准则与法则。

所谓准则,即是一个人的主观行为规范,这种规范是个人自行设定的,也可以理解为是具体的人行为的原则。

康德的实践理性与道德决策

康德的实践理性与道德决策

康德的实践理性与道德决策康德是18世纪德国哲学家,被誉为西方现代哲学的奠基人之一。

他的著作《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等对哲学、伦理学和道德哲学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围绕康德的实践理性与道德决策展开阐述。

首先,我们来探讨康德的实践理性。

康德将理性分为纯粹理性和实践理性两个方面。

纯粹理性是指我们对于事物本质的认知能力,而实践理性则强调我们对于道德、伦理问题的思考和决策。

实践理性让康德意识到人类行为不仅仅是由欲望和动机驱使,也是由理性决定的。

康德主张道德行为应该建立在纯粹理性的基础之上,通过推理和思考来做出决策。

他认为道德规范是普遍适用于所有人的,而不是根据个人的欲望和利益来决定。

康德的道德原则主要包括两项基本命题:一是“人类作为目的本身而不是手段”,即每个人都应该被视为独立、有尊严和价值的个体;二是“按照普遍法则行动”,即我们的行为应当符合普遍适用的道德准则,不能违背普遍的道德规范。

康德的道德决策方法是通过他所提出的“具有普遍性的准则”来进行。

他认为人们所有的行为都应该经过世界“普遍分享”的检验,即只有当每个人都可以接受并遵循某个行为准则,我们才能说这个行为是正确的。

这种思考方式避免了片面的主观和个人主义的倾向,使道德决策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

康德的实践理性和道德决策对于个人的道德行为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现代社会中,个人面临着各种复杂的道德困境和伦理选择。

康德的思想告诉我们应该通过理性思考和普遍准则来解决这些问题。

我们不能仅仅追求个人的利益和欲望,而应该考虑到每个人的权利和尊严。

只有通过普遍适用的道德准则来指导我们的行为,我们才能建立起一个公正、和谐和稳定的社会。

实践理性和道德决策在康德的哲学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它是康德伦理学的核心内容。

康德通过对理性和道德的思考,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思维方式和决策方法,使我们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做出正确的道德选择。

实践理性使我们能够根据普遍准则对道德问题进行思考,而道德决策则是我们将道德准则付诸实践的过程。

康德《实践理性批判》浅析

康德《实践理性批判》浅析
性 和实践 理性 路 径 、 方法 批 判 之 区别 人 手 的 。既然
能认识到的只是“ 现象” 理性则要求对 “ , 本体” 有所 认识 。不 过 , 理性 在探讨 世界 的有 限性 与无 限性 、 简
单性与复杂性等问题时, 却常常 陷入不可解决 的 自 相矛盾 , 即康德称之为二律背反的状态之中, 康德断 言理性 无力认识 “ 体” 本 。黑 格尔 批判康 德, 裂 割 “ 现象” 本体” 因而限制 了人 的认 识范围, 和“ , 贬低 了理性 的价值。黑格尔认为 , 知性是抽象的、 形而上 学的思维 ; 理性是具体的、 辩证的思维 , 也是认识的 高级 阶段 。 只有 理 性才 能 揭示 宇 宙 的真 相 。现 在 一
第 2 期 3
高璐佳 : 康德《 实践理性批判》 浅析
19 8
意 志及其 原 因性 的关 系 中来 考 虑 理 性 , 因为 不 以经 验性 为条 件 的原 因性 的 那 些原 理 必 须 成 为开 端 , 在
此之后 才 能够 尝试 去确定 我们关 于 一个这 样 的意 志 规定根 据 的 、 于它 在 对 象上 的运 用 的最后 关 于 它 关
性材料 组 织起来 , 使之 构成有 条有 理 的知识 , 但它 所
般实践活动在何种程度上是纯粹的或者是受经验制 约的标准。也就等于说 , 符合纯粹实践理性的实践 , 或理性实践 , 就是有价值的实践。其三 , 阐述了实践
理性批 判 的路 径 和方 法 。对 此 , 德 也是 从 思辨 理 康
力 , 志是 一种 自己规 定 自己实 践 的原 因性 的能力 , 意 它或 者能够 产 生 出一 种 与客 观 要 求相 适 应 的能 力 , 实践 理性必 须拥 有规定 根据 , 一旦拥 有 , 就拥有 而 也 了客 观实在 性 。其 二 , 此基 础 上 确定 了纯 粹理 性 在 是( 主观 ) 志 的规定 根据 。所 以 , 粹 实践 理性 本 意 纯 身就具 有作 用 于对 象 的客 观 实 在性 , 它无 须 批判 就

实践理性批判

实践理性批判

《实践理性批判》读书报告引论:康德在《实践理性批判》中提出了关于道德律与幸福的关系讨论,并以人们行为应当遵守的“绝对命令”为基准,指出了走向幸福的途径。

是对《纯粹理性批判》①的归宿和目的,该书突出说明人的主体性,以此来强调了人的尊严伟大,体现出了启蒙运动时期的人文主义精神。

书中将个人性作为出发点,个人意志为其对象,以便考察规定道德行为的“意志”的本质及其一直遵循的原则。

这一系列的探究为道德与幸福自由的结合提出了看法,并且是将道德理论置于现实实践中的认识,但其中值得思考的是关于幸福与道德的理性认识与感性认识是否被割裂。

(注释:①:《纯粹理性批判》被公认为是德国哲学家伊曼努尔·康德流传最为广泛,最具影响力的著作,同时也是整个西方哲学史上最重要和影响最深远的著作之一。

初版于1781年,并于1787年再版的该书,常被称做康德的“第一批判”,并与其后的《实践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并称为康德“三大批判”。

)概述:《实践理性批判》该书出版于1788年,是康德思想的核心部分。

“实践理性”,是指实践主体的意志,对于实践理性的“批判”,就是要考察那规定道德行为的“意志”的本质以及它们遵循的原则。

全书包括“纯粹实践理性的原理论”和“纯粹实践理性的方法论”两大部分。

书中主要讲解的就是道德标准的问题-即“道德规定自身”,但康德认为道德是有一个最高标准的,即他在《实践理性批判里》谈到的“道德公设”:即道德规定自身。

书中主要包括:序言(导言实践理性批判的理念)第一部:纯粹实践理性要素论(第一卷:纯粹实践理性分析论,第二卷:纯粹实践理性辩证论)第二部:纯粹实践理性方法论(结论)书中所提到的问题可大致概括为:1、幸福是什么?倾向性的满足。

2、理性的幸福是什么?即带有普遍性的幸福。

3、行为动机到底是出于道德还是幸福?二律背反②的问题。

4、最高善是道德和幸福的结合。

书中所探讨的是人性追求幸福自由与道德的相关问题。

(注释:②:“二律背反”指双方各自依据普遍承认的原则建立起来的、公认的两个命题之间的矛盾冲突。

对康德的道德思想的思考

对康德的道德思想的思考

对康德的道德思想的思考通过对康德的思想的学习,我以康德的伦理思想为题,包括康德对先验与伦理的关系,自由与必然等等,这些既是问题又是包含伦理本体思想的论断,而在康德那个时代以及以后较长的一段时间里这些关系成为伦理学一个牢固的奠基。

主要从这些问题进行论述。

《实践理性批判》作为康德哲学的一个代表是其伦理学的基石,关于康德的其他伦理著作一般认为离不开此书的思想。

在这本书里康德将道德推入理性的轨迹而将来自感性的道德,如欲望、欢乐等划入低等道德,事实上另一个他所谓的低等的“东西”在尼采那里得到极大的发展。

尽管康德本人强调行为的重要性,但整体来说所谓的“实践理性”有实践之名无实践之实,或者用理性代替实践,这个观点可能过激,但我的证据即康德所谓的“动机论”(这一点将在后面论述)从理性逻辑所蕴育的那种结论,或者说单从语句里面的即已蕴含这种趋势,比如康德将理性概念所推导的善作为一种普遍必然的至高原则,从而有很多的矛盾也接踵而至。

从亚里士多德开始,西方哲学家所说的实践,常常是指的道德实践。

康德也是用狭义的实践概念来讨论人类道德活动的基础。

他认为,道德实践的基础是纯粹理性,而不是经验论者和启蒙学者所说的感觉或情感。

我们知道,对于康德而言,理性是一种自发的能动力量,如果理性能够不受任何外在自身的因素约束,这样的理性就是纯粹的。

康德的实践哲学经历了一个发展的过程。

在《道德形而上学的基础》中,他试图用“先验演绎”的形式论证道德何以可能的问题。

他的回答是,作为理性存在者的自由,使得道德成为可能。

但是他又立即面临着人的自由何以可能的问题,他的回答是,人的自主自觉的道德行为,使得人成为自由的主题。

他在这里陷入了循环:用自由论证道德的可能性,又用道德论证自由的可能性。

在《实践理性批判》一书中,康德放弃了“先验演绎”的形式,他直接从自由的概念开始。

“自由”的应有之义是不受任何限制,它本身就是无条件、绝对的。

自由是实践理性的直接显示,不存在“何以可能”的问题。

《康德三大批判》读后感

《康德三大批判》读后感

《康德三大批判》读后感《康德三大批判》宛如一座巍峨的哲学丰碑,在思想的长河中熠熠生辉,引导我们对人类的认识、道德和审美进行深刻的反思。

在《纯粹理性批判》中,康德对人类的认识能力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探索。

他试图为人类知识划定界限,区分现象与自在之物。

他指出,我们的认识开始于经验,但并非所有知识都来源于经验,因为我们的知性中有先天的认识形式。

时间和空间作为感性直观的先天形式,使得我们对外部世界的感知成为可能。

而范畴则是知性的先天形式,它们对感性杂多进行综合统一,从而形成知识。

例如,因果范畴让我们能够理解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

然而,当我们试图超越经验去认识自在之物时,就会陷入二律背反的困境。

这使我们明白人类理性的有限性,它在认识领域有其边界,不能盲目地追求对超验对象的认识,为科学知识的可靠性和局限性提供了深刻的见解。

《实践理性批判》则将我们带入了道德的王国。

康德认为,道德是基于纯粹实践理性的,道德法则是先天的、普遍的。

他提出了著名的“绝对命令”,要求我们的行为准则要能够成为普遍的立法原则。

这种道德观强调了道德的自主性和无条件性,与基于经验或功利的道德理论划清了界限。

比如,诚实是一种道德要求,并不是因为诚实能给我们带来好处,而是因为诚实本身就是一种道德义务。

康德的道德哲学让我们重新审视道德的本质,将道德从外在的功利考量中解放出来,回归到人的内在理性和自由意志,促使我们在行为选择时遵循道德的绝对命令,追求道德上的完善。

《判断力批判》像是一座桥梁,连接了认识与道德的鸿沟。

判断力在康德这里有其独特的地位,特别是审美判断力。

审美判断是一种无目的的合目的性判断,当我们在欣赏一朵花时,它没有具体的实用目的,但却给我们一种合目的性的美感。

这种美感是主观的,但又具有普遍可传达性。

康德还探讨了崇高感,崇高与美不同,它往往伴随着一种对无限的敬畏和超越感性的精神体验。

通过审美判断力,康德为我们理解人类的情感体验和精神世界开辟了新的道路,同时也为沟通自然与自由、认识与道德搭建了一座美学的桥梁,丰富了我们对人性和世界的理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康德《实践理性批判》讨论稿
一、先天综合判断
康德,身为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始人,是西方理性哲学的典范,他就像一条哲学之河的交汇点,从前的经验论、唯理论在这里汇流,以后的辩证法、唯物论在这里发源。

康德的先天综合判断便是他的主要成就之一。

从哲学史上说,康德关于先天综合判断的学说是对唯理论和经验论两种知识论的综合。

也正是他引起了哲学领域哥白尼式的革命。

在康德看来,概念还不构成知识,知识是由判断构成的,感觉经验为后天的知识,而具有普遍必然性的知识为先天的知识。

我们的判断有分析判断和综合判断之分。

分析判断是指判断是由主词和宾词构成的,当宾词是从主词中抽出来的,而不是后加上去的,这种判断就是分析判断。

如康德所举的例子:物体是广延的,广延包含在物体的概念之中,并没有给我们带来新的知识,因此同时,分析判断具有普遍的必然性。

综合判断是指由感觉经验增加知识的新内容的判断,其不具有普遍必然性,但是是知识。

因此先天综合判断也就是指既具有感觉经验的内容、同时具有普遍必然性的知识,这样的知识才是科学的知识,具有独立于经验的普遍必然性。

关于先天综合判断是如何可能的问题,康德从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首先是用先验感性论回答了“纯粹数学如何可能”这个问题,从时间和空间这感性直观的先验形式来进行阐述。

空间是我们的感官接触到的外在现象,空间的纯直观性使几何的先天综合判断成为可能;时间是我们的一是直接感受的内在现象,时间的纯直观行使代数的先天综合判断成为可能。

而几何、代数组成了数学,因此纯粹数学得以可能。

然后是用先验知性论回答了“纯粹自然科学如何可能”的问题。

自然科学知识表现为一系列的范畴所构成的规律,规律本身具有普遍性必然性,因而判定自然科学的知识是先天的知识,同时自然科学的知识又不是靠分析得出的,而是依靠经验因此它的命题只能是综合命题,从而自然科学知识也就是先天综合判断。

还有就是用先验理性论回答“行而上学如何可能”的问题,行而上学分为科学的行而上学和道德的行而上学。

《实践理性批判》指出:不仅要依靠善良意志的自律的“绝对命令”来指导人们的道德理想,也还需要“道德公设”的鼓励作用。

康德通过理论哲学和实践哲学,以人为自然界立法,以自由为人立法,
由此形而上学得以可能。

在康德的先天综合判断中,也存在着诸多需要思考的地方。

康德的先天不同于我们所理解的与生俱来,这里先天的提出是为了解决知识的问题。

康德在休谟怀疑论和笛卡尔为理论的基础上,形成了一方面独立于经验,一方面使经验形成经验对象和知识的认识形式,也就是先天。

在关于纯粹性知识和经验性知识的区分上,经验并不能完全地提供必然性和普遍性,而毫无混杂一丝经验特性的纯粹性知识也是难以辨别的。

同时在这一对于知识的评判中,忽略了知识特殊性这一特点,在康德的哲学里没有得到解答。

总的来说,先天综合判断是康德批判哲学的精粹,为整个批判哲学甚至整个先验哲学起到划时代的作用。

它全面揭示了人类认识的基本原理,以先验哲学的角度丰富了认识论,并在此前提下创立了先验逻辑;它对人类理性固有矛盾的解释,直接成为思辨辩证法产生的前提。

这些都直接成为当代哲学的思想源泉,也是康德哲学经久不衰的魅力之所在。

二、自由
近代西方哲学思潮涌动,哲人们从苦苦追寻形而上的本体回归到追寻人类主体理性的道路,从追寻真理走向追寻自由的道路。

在这条道路上,康德试图将人的理性从形而上学的高度予以确立,给人找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自由之路。

康德将人的自由从自然感性的选择中解救出来,肯定人的自主自由,同时还要防止理性在经验领域的僭越。

康德立足于人的本性,提出了自由与必然的二律背反,从自然事实层面的外在自由即经验自由和价值层面的内在自由即道德自由两个层面上追问了自由的本性。

康德批判了传统形而上学把“我”作为实体而否定人的自由的观点,他认为只要揭示了道德规律也就展现了自由意志的规律。

康德的自由概念包括了三个层次,先验的自由、实践的自由和自由感。

先验自由一方面是对经验世界的独立性,即摆脱一切机械因果性的约束,也就是消极意义上的自由,另一方面是自行开始一个因果系列的原因性,也就是积极意义上的自由。

先验自由这样的一种假设既是对经验世界的否定,也为理性划下了一条界限,同时开启了一个全新的领域,即实践的自由。

实践的自由包括任意的自由
和自由意志。

自由的任意是能够独立于感性的冲动、包含有实践的理性。

自由意志在“自由的任意”的纯粹化之后是以道德律的形式显露出来的。

当我们通过道德法则这一事实而认识我们自己的自由时,自由也就因此而具有了实在性。

然而自由依然在人的现实生活之外,自然与自由之间留下了一条难以跨越的鸿沟。

而要实现自然与自由的和谐统一,需要利用自由感这一概念,但又不可能是感性的。

康德通过对判断力的批判,找到了人类心灵所具有的“愉快和不愉快的感情”,从而实现了自由和自然和谐的可能性。

康德在自由的基础上,通过对灵魂不朽、上帝存在的悬设,在理性世界中实现德性与幸福的统一,为至善的实现找到了根据,解决了实践理性的二律背反。

康德的自由理论完成了自由理论的“哥白尼式革命”,他将自由意志的规律确立为人自身的规律,是有理性的人为自身设定的具有普遍性的要求和准则。

正如康德所说的:“自由不是你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而是你想不干什么就不干什么。

”前者强调了自由不是为所欲为,而是一种自我立法,也即自由的真正含义;后者是对感性世界的一种主动否定,是意志对感性的独立,重新审视了人类对自然因果律的依赖,摆脱了一种自然必然性的束缚。

康德在自然事实层面和价值层面对自由的探讨,使人认识到如何更加合理地改造自然社会、更少地受自然和社会的约束,同时来寻求人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康德批判了传统理性注意追求的自由的弊端,是自由理论发展史上的变革,在现实社会层面上,也为个人自由确立了坚实的道德基础,为至善的实现提供了保障。

三、善
至善是康德实践理性追求的最高目标,是至上的善、完满的善、共同的善和最高本源的善,即德性、德福统一、伦理共同体、上帝。

在康德看来,德性是善良意志的本质属性,人的德性首先是表现为内在意志的善良而非外在的德行。

德性是至上的善、完满的善的主导要素,它规定、范导着幸福。

上帝也是道德化的上帝,宗教是以道德为基础和本质属性的宗教。

正如康德所说的那样:“有两样东西,人们越是经常持久地对之凝神思索,它们就越是使内心充满常新而日增的惊奇和敬畏:我头上的星空和我心中的道德律。

”而心中的道德律也正是康德关于至善的先决条件。

在现实生活中,要想达到至善必须坚持道德规律和道德公设。

康德认为道德律是善良意志的自律。

善良
意志是以善良自身为目的的,无条件,无外在目的。

这也就引起了我们对善的一些思考,比如说对于癌症病人善意的谎言必然是以顾虑到病人的心情等为目的的,因为其目的性,不符合善良意志,因此便被列为不善的行为,或许说谎者未考虑到病人本身的想法,但这种评判也是让人觉得心存疑惑。

康德从三个方面来规范了行动:我们行动坚持的准则是对一切有理性者都普遍有效的道德法则,能够成为一切理性者意志的自在目的以及一切有理性者的意志作为理性存在而自己确定法则。

然而,要达到至善不仅需要道德规律规范行为,还需要道德公设作为辅助条件,悬设道德公设能使人相信能够达到至善,从而鼓励道德勇气,培养向善的道德情感和习惯。

道德公设包括三条,分别是自由意志、灵魂不朽和上帝存在。

自由意志是纯粹理性的现实道德的先决条件,他认为“人们惟有相信他在任何条件下都能够正确地运用自己的意志,作出自由的选择,他们才能相信依靠自己的力量可以达到至善的目标”。

设定灵魂不朽,能够使人从心理上持之以恒,为追求至善而努力。

为了保证理智世界中的德性在感性世界中有其相应的效果,为了保证德性与幸福都能够实现,康德设定了上帝存在,认为上帝不仅能使两个世界协调一致,而且具有洞察一切智慧和惩恶扬善的能力,使人相信他追求至善的努力一定会得到回报。

总之,道德公设从心灵鼓舞人们不断努力,坚信一定能达到至善。

然而康德的至善也存在一定的困惑,其至善以德性为中心,要求德性和幸福统一,但事实上,两者之间并不存在必然的联系,行善也不一定就能得到幸福。

同时康德所规定的道德法则是无条件的,但其却不能解决自身的现实问题。

总的来说康德的至善论强调的不是追求特定的内容价值而仅仅关注个人的行为准则,不具有实际的可操作性,与现实生活相脱离。

尽管存在着这样的一些困惑,但康德的至善论还是给予了我们诸多现实的意义。

它具有着行为导向的作用,告诫着人们只有符合德性的幸福才是真正的幸福,才是至善的幸福。

同时还具有着理论导向的作用,在道德律中突出了人的主体能动性,实现了以人为中心。

它还具有现实的导向作用,不管对于个人还是对于政府,都规范着以善良意志为导向的行为。

总的来说,康德的至善论有着非常大的积极意义和时代价值,是人类发展史上一笔宝贵的财富。

一直以来,对康德哲学的研究、讨论从未停止。

长久以来,也存在着一些误
读和分歧。

但正是这些讨论和纷呈的观点碰撞,让我们更加靠近哲人的本心。

我们头顶灿烂的星空和内心崇高的道德法则,也因而被更多人瞩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