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运动损伤的治疗和康复(固定疗法28次课)
合集下载
运动损伤的治疗与康复演示课件
治疗运动创伤时应根据病情和制动程度的不同要 求来选用。
SUCCESS
THANK YOU
2019/5/21
• 一、康复锻炼的目的与任务 • 二、实施康复锻炼应采取的措施 • 三、急性损伤的康复锻炼 • 四、慢性损伤的康复锻炼 • 五、恢复锻炼的时机判定
康复锻炼的目的与任务
• 维持心血管功能及代谢的运动适应性 • 防止因停止训练而引起的各种疾病 • 防止废用性肌肉萎缩和骨与关节的变化
• 若踝关节扭伤,7-10天可恢复训练;较严 重的用石膏固定并练习行走7-10日,拆除石膏 后做踝关节各种活动度练习。2-3月后可参加训 练
急性损伤的康复锻炼
• (二)肌肉肌腱断裂
• 肌肉完全断裂缝合后3-4周同时,做周围肌 肉等长练习,2周后做缝合肌肉等长练习,去掉 石膏后做增强及牵伸损伤肌肉练习。
• 韧带断裂缝合3周可等长练习,去固定后,坐 、卧位活动关节,下地仍带石膏,6个月后可全 部恢复。
急性损伤的康复锻炼
• (三)关节软骨损伤
• 非负重关节:手术后切口愈合即可负重,做 活动度及肌力练习,1个月后才可参加正规训练
• 关节负重区软骨损伤,骨折无错位或复位固 定4-6周,先做周围肌肉等长练习及邻近关节活 动,去除固定后做活动度练习及肌力练习,负重 练习从缓进行。
慢性损伤的康复锻炼
• 根据伤病症状程度进行安排
• 1、仅做某一动作时痛,活动开始后不痛者可参 加正常训练;
• 2、平时疼痛,活动开后不痛者应减量训练; • 3、平时疼痛,准备活动后仍痛者,停止局部训
练。 • 注意纠正致伤的错误动作,避免反复损伤
恢复锻炼的时机判定
• (一)伤肢基本功能的恢复情况
•
运动损伤的治疗与恢复
SUCCESS
THANK YOU
2019/5/21
• 一、康复锻炼的目的与任务 • 二、实施康复锻炼应采取的措施 • 三、急性损伤的康复锻炼 • 四、慢性损伤的康复锻炼 • 五、恢复锻炼的时机判定
康复锻炼的目的与任务
• 维持心血管功能及代谢的运动适应性 • 防止因停止训练而引起的各种疾病 • 防止废用性肌肉萎缩和骨与关节的变化
• 若踝关节扭伤,7-10天可恢复训练;较严 重的用石膏固定并练习行走7-10日,拆除石膏 后做踝关节各种活动度练习。2-3月后可参加训 练
急性损伤的康复锻炼
• (二)肌肉肌腱断裂
• 肌肉完全断裂缝合后3-4周同时,做周围肌 肉等长练习,2周后做缝合肌肉等长练习,去掉 石膏后做增强及牵伸损伤肌肉练习。
• 韧带断裂缝合3周可等长练习,去固定后,坐 、卧位活动关节,下地仍带石膏,6个月后可全 部恢复。
急性损伤的康复锻炼
• (三)关节软骨损伤
• 非负重关节:手术后切口愈合即可负重,做 活动度及肌力练习,1个月后才可参加正规训练
• 关节负重区软骨损伤,骨折无错位或复位固 定4-6周,先做周围肌肉等长练习及邻近关节活 动,去除固定后做活动度练习及肌力练习,负重 练习从缓进行。
慢性损伤的康复锻炼
• 根据伤病症状程度进行安排
• 1、仅做某一动作时痛,活动开始后不痛者可参 加正常训练;
• 2、平时疼痛,活动开后不痛者应减量训练; • 3、平时疼痛,准备活动后仍痛者,停止局部训
练。 • 注意纠正致伤的错误动作,避免反复损伤
恢复锻炼的时机判定
• (一)伤肢基本功能的恢复情况
•
运动损伤的治疗与恢复
运动损伤的治疗与康复第27课
二、伤科常用的中草药
• (一)活血药 • 如桃仁、红花、血竭、三七、丹参、元胡、
当归、乳香、没药等。
• (二)理气药 • 如黄芪、木香、青皮、香附、檀香、陈皮、
厚朴、丁香、麝香等。
• (三)续筋接骨药 • “肝主筋、肾主骨”。除了传统中医接骨
药外,还可通过补肝肾达到续筋接骨的目的, 如杜仲、续断、牛膝、龙骨、自然铜、骨碎补、 接骨木等。
一、拔罐的作用
• (一)溶血的作用
•
拔罐的负压作用使局部迅速充血、淤血,
小毛细血管甚至破裂,红细胞破坏,发生溶血现
象。拔罐疗法通过排气造成罐内负压,罐缘得以
二、取穴原则
• (一)就近取穴 • 如肩痛时选用阿是穴即压痛点、肩
髃、肩髎穴等。 • (二)循经取穴 • 可在经络远端部位针刺1-2个大穴,
如腰痛时可在足太阳膀胱经上针刺委 中、昆仑穴,肩痛可加刺外关穴、关 冲穴等。
三、针灸治疗运动损伤举例
• (一)肩部软组织损伤
•
针刺法常用穴位阿是穴、肩髃
(ou)、肩髎(liao)、肩内陵、天宗。
• 拔罐疗法又名“拔火罐”、“吸筒疗 法”,古称“角法”。这是一种以杯罐作 工具,借热力排去其中的空气产生负压, 使吸着于皮肤,造成淤血现象的一种疗法。 古代医家在治疗疮疡脓肿时用它来吸血排 脓,后来又扩大应用于肺痨、风湿等内科 疾病。建国以后,由于不断改进方法,使 拔罐疗法有了新的发展,进一步扩大了治 疗范围,成为针灸治疗中的一种疗法。
酒精和凡士林调成糊状,煮沸后冷却至50℃
左右,趁热外敷于伤部(防止烫伤),两日
更换一次。
(四)2号新伤药(郑怀贤方)
•
红花、血竭、牛膝、木通、檀香、
羌活、独活、海桐皮、元胡各9g,大
运动损伤的治疗与康复
理疗的作用
• 共同性作用和特殊性作用 (1)共同性作用:如充血、消炎、镇痛等。 (2)特殊性作用:如低频电流引起肌肉收 缩;紫外线促进维生素D的形成;直流电流 的电解、电泳,能将药物离子导入体内; 超声波的振荡雾化;高频电可使组织内部 产生“内生热”等。
• 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法
使用直流电将药物离子通过皮肤、粘膜或 伤口导入体内进行治疗的方法,称为直流 电药物导入疗法。
• 小组成员包括理学疗法师、作业疗法师、 语言疗法师、临床心理师、假肢装置师、 社会工作者、职业咨询员等。每个成员都 从专业角度对患者的残障进行评价,分担 治疗任务。
康复手段
• 康复手段针对不同康复对象,如创伤后肢 体功能康复,智力残障康复,听力障碍康 复,脊髓损伤功能康复,精神残疾康复等。
辅助器具
(2)磁疗法 包括静磁场疗法、脉动磁场疗法、低频磁场疗法、中频电 磁场疗法、高频电磁场疗法等。
(3)光疗法 包括红外线疗法、可见光疗法、紫外线疗法、激光疗法等。
此外,还有超声波疗法、水疗法、传导热疗法、冷冻疗法、 运动疗法、拔罐疗法、电子生物反馈疗法等。
2.自然物理因素的疗法 包括矿泉、气候、空气、日光、海水疗法等。
第十四章 运动损伤的治疗与康复
体育保健学PPT—王亮制作
本章主要内容介绍
[目的要求]: 本章主要介绍运动损伤常见的治疗方法。要求同学了解 损伤后采取的各种措施,使用中医药方法,支持带的使 用方法以及损伤后肌体恢复的规律特点,康复手段等。 [讲授内容]: 1.中药疗法 2.针灸治疗 3.按摩与拔罐 4.固定疗法 5.康复简介
杜仲
龙骨
牛膝
• 祛风寒湿药:祛除风寒湿邪气,治疗关节 炎等慢性伤痛。常用:羌活、独活、防风、 麻黄、苍术、五加皮等。
(PPT)运动损伤的治疗与康复
原理
降低神经传导速度、收缩血管、降低细胞代谢 →→止痛、减少肿胀、减少继发性损伤
方法
冷冻喷雾——喷5~10秒,喷后加压包扎 间歇冰敷——加压包扎后冰敷,每次20分钟,伤后
一天内反复间歇进行 冷水浸泡——最简单的方法,用于肢体远端损伤 冷按摩 冷疗后运动 冷疗后拉伸 冷热交替法
冷按摩(Ice Massage)
BACK
运动疗法
康复锻炼原则 上肢功能康复 下肢功能康复 康复锻炼方法
康复锻炼原则
尽早进行
先未伤部位、后受伤部位
循序渐进
按步骤、无痛情况下活动
区别对待 全面康复
肌肉力量和伸展性、关节运动幅度
上肢功能康复
制动→→站立→→活动→→持握→→专项投→→ 短投→→长投→→全力投
下肢功能康复
制动→→站立→→步行→→台阶→→慢跑→→正 常跑→→快速跑→→全力跑
消除粘连和改善血运的练习
跟腱周围炎可用全脚掌慢跑治疗。距离由100米开 始,渐增至2公里。
矫正畸形的练习
驼背矫正练习 脊柱侧弯矫正练习
特定运动方向练习
Long等用标准的力学方法对下腰痛患者运动时是否有方向偏好 (指多次做某方向的脊柱运动时疼痛能够减轻)进行了评估,他 们从312例急性、亚急性和慢性下腰痛患者中找出了230例有方向 偏好的患者,然后将他们随机分为3组,第一组在与偏好方向相一 致的方向上作最大限度运动,第二组在与偏好方向相反的方向上 作最大限度运动,第三组在多个方向上作中等范围的运动,试验 性治疗2周,结果发现,所有三组均取得了良好疗效,而第一组与 其它两组相比,疗效更好,差异具有显著性。
电疗法
经皮神经电刺激法
解除肌肉痉挛、缓解疼痛
短波透热疗法
通过内生热效应而起作用,提高胶原蛋白的伸展性,降 低肌肉紧张性,减少炎症反应,促进组织重吸收。
降低神经传导速度、收缩血管、降低细胞代谢 →→止痛、减少肿胀、减少继发性损伤
方法
冷冻喷雾——喷5~10秒,喷后加压包扎 间歇冰敷——加压包扎后冰敷,每次20分钟,伤后
一天内反复间歇进行 冷水浸泡——最简单的方法,用于肢体远端损伤 冷按摩 冷疗后运动 冷疗后拉伸 冷热交替法
冷按摩(Ice Massage)
BACK
运动疗法
康复锻炼原则 上肢功能康复 下肢功能康复 康复锻炼方法
康复锻炼原则
尽早进行
先未伤部位、后受伤部位
循序渐进
按步骤、无痛情况下活动
区别对待 全面康复
肌肉力量和伸展性、关节运动幅度
上肢功能康复
制动→→站立→→活动→→持握→→专项投→→ 短投→→长投→→全力投
下肢功能康复
制动→→站立→→步行→→台阶→→慢跑→→正 常跑→→快速跑→→全力跑
消除粘连和改善血运的练习
跟腱周围炎可用全脚掌慢跑治疗。距离由100米开 始,渐增至2公里。
矫正畸形的练习
驼背矫正练习 脊柱侧弯矫正练习
特定运动方向练习
Long等用标准的力学方法对下腰痛患者运动时是否有方向偏好 (指多次做某方向的脊柱运动时疼痛能够减轻)进行了评估,他 们从312例急性、亚急性和慢性下腰痛患者中找出了230例有方向 偏好的患者,然后将他们随机分为3组,第一组在与偏好方向相一 致的方向上作最大限度运动,第二组在与偏好方向相反的方向上 作最大限度运动,第三组在多个方向上作中等范围的运动,试验 性治疗2周,结果发现,所有三组均取得了良好疗效,而第一组与 其它两组相比,疗效更好,差异具有显著性。
电疗法
经皮神经电刺激法
解除肌肉痉挛、缓解疼痛
短波透热疗法
通过内生热效应而起作用,提高胶原蛋白的伸展性,降 低肌肉紧张性,减少炎症反应,促进组织重吸收。
(14) 运动损伤的治疗与康复
(6)呼吸补泻:病人呼气时起进针,吸气时出针
为补法。吸气时进针,呼气时出针为泻法。
(7)开 补泻:出针时,迅速揉按针孔为补法。出
针时,摇大针孔而不立即揉按为泻法。
晕针
3、针剌意外情况的处理与预防 滞针
弯针
断针
(1)晕针
[原因]:
引起晕针的原因常有病人体质虚弱,精神太紧张,
作用:具有蔬通经络、调和阴阳、扶正祛邪的作用。
二、方法
针灸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有针剌法、电针法和灸法
(一)针剌法
毫针是常用的针具。通过针剌穴位并给以一定量 的剌激,可以“通其经络,调其气血”。
效果:进针后,针剌部位出现酸、胀、重的感觉,称为 “得气”或针感。一般说,针感迅速则效果好,针 感慢则效果差。
二、拔罐的方法
1.火罐选择:竹罐或玻璃罐;伤痛面积大,肌肉厚
的地方, 宜用大罐或中罐;面积小,肌肉薄的部
位,宜用小罐。
闪火法
2.操作方法 投火法
贴棉法
3.留罐时间:大罐吸力强,可拔3~5分钟;小罐吸
力弱,可拔10~20分钟。
4.起罐方法:一手按压罐口皮肤,另手将罐斜拔,
(4)断针
[原因]:
针具质量不好,针身或针根有伤痕;针剌 时,把
全部会身剌入体内;行针提插捻转过猛或电针机强度
过大,使肌肉猛烈收缩;留针时病人移动体位;弯针、
滞针现象未能及时处理等,均可能使针具折断。
[处理] 针具折断后医师应保持冷静,吩咐病人不要移动
体位。如果有部分断端露于皮肤外面,可用手指或镊
不要太长。
(8)小儿 门未封闭时,头顶部穴位不针。
运动损伤的康复与治疗课件
(3)加强易伤部位的锻炼和保护。 (4)尽快有效的消除运动疲劳。 (5)加强医务监督。 (6)加强保护和自我保护。
(7)加强运动环境、运动场地、运动器材等的安全检查。
常见的运动损伤
踝关节扭伤 肌肉痉挛 运动中腹痛
踝关节扭伤
踝关节由胫腓骨下端和距骨滑车组成。
踝关节扭伤
• 踝关节扭伤是由行走时不慎踏在不平的路 面上或腾空后足跖屈落地,受力不均,而 导致踝关节过度内翻或外翻而造成踝关节 扭伤。 • 分为内翻损伤和外翻损伤尤以跖屈内翻损 伤多见。 • 跖屈内翻位拉伤,造成踝部外侧的距腓前 韧带和跟腓韧带损伤,距腓后韧带损伤则 少见。
运动损伤发生的原因
思想上不够重视; 缺乏合理的准备活动、放松活动; 训练水平不够; 运动负荷过大; 运动、训练者身体功能和心理状态不良; 组织方法和管理不当等等
间接原因:1.专项运动技术存在致伤弱点 2.人体结构存在致伤弱点
网球肘(肱骨外上髁炎)
反复用力伸腕, 频繁地用力旋转前臂手肘外侧肌腱变性、 退化和撕裂。
中期:消肿止痛,促进循环代谢,加速再生修复。
热敷、按摩、针灸、拔罐、中药熏洗等
后期:消除组织伤部粘连,加强关节和肌肉运动功 能锻炼。
功能康复治疗:应练习足趾的屈伸活动和小腿肌肉收缩活动。
拆除内固定后,要逐渐练习踝关节的内外翻及跖背伸活动。
以预防粘连,恢复踝关节的功能。
慢性不稳定治疗
• • • • 腓骨肌力量训炼 跟腱牵拉 踝平衡板和平衡盘练习 绷带和支具外固定
4、腹部慢性病
运动中腹痛
• 你在运动中出现过腹痛吗? • 是如何解决的?
运动中腹痛
☆运动中出现腹痛不应惊慌,应当减速慢跑,加强深呼吸,调整 呼吸和运动节奏。 ☆手按压腹痛部位,或弯腰慢跑一段距离,一般腹痛可以减轻或 消失。 ☆疼痛剧烈者,可以口服阿托品片0.3mg,或654-2片10mg, 腹痛应当停止。 ☆针刺足三里、内关、大肠俞等穴位来缓解疼痛。 ☆热敷腹痛部位,或局部给以按摩,用揉、按压、做背伸动作, 拉长腹肌。 ☆腹痛持续或者腹部摸上去呈“木板状”,考虑有腹膜炎体征, 应紧急送医院检查诊治。
(7)加强运动环境、运动场地、运动器材等的安全检查。
常见的运动损伤
踝关节扭伤 肌肉痉挛 运动中腹痛
踝关节扭伤
踝关节由胫腓骨下端和距骨滑车组成。
踝关节扭伤
• 踝关节扭伤是由行走时不慎踏在不平的路 面上或腾空后足跖屈落地,受力不均,而 导致踝关节过度内翻或外翻而造成踝关节 扭伤。 • 分为内翻损伤和外翻损伤尤以跖屈内翻损 伤多见。 • 跖屈内翻位拉伤,造成踝部外侧的距腓前 韧带和跟腓韧带损伤,距腓后韧带损伤则 少见。
运动损伤发生的原因
思想上不够重视; 缺乏合理的准备活动、放松活动; 训练水平不够; 运动负荷过大; 运动、训练者身体功能和心理状态不良; 组织方法和管理不当等等
间接原因:1.专项运动技术存在致伤弱点 2.人体结构存在致伤弱点
网球肘(肱骨外上髁炎)
反复用力伸腕, 频繁地用力旋转前臂手肘外侧肌腱变性、 退化和撕裂。
中期:消肿止痛,促进循环代谢,加速再生修复。
热敷、按摩、针灸、拔罐、中药熏洗等
后期:消除组织伤部粘连,加强关节和肌肉运动功 能锻炼。
功能康复治疗:应练习足趾的屈伸活动和小腿肌肉收缩活动。
拆除内固定后,要逐渐练习踝关节的内外翻及跖背伸活动。
以预防粘连,恢复踝关节的功能。
慢性不稳定治疗
• • • • 腓骨肌力量训炼 跟腱牵拉 踝平衡板和平衡盘练习 绷带和支具外固定
4、腹部慢性病
运动中腹痛
• 你在运动中出现过腹痛吗? • 是如何解决的?
运动中腹痛
☆运动中出现腹痛不应惊慌,应当减速慢跑,加强深呼吸,调整 呼吸和运动节奏。 ☆手按压腹痛部位,或弯腰慢跑一段距离,一般腹痛可以减轻或 消失。 ☆疼痛剧烈者,可以口服阿托品片0.3mg,或654-2片10mg, 腹痛应当停止。 ☆针刺足三里、内关、大肠俞等穴位来缓解疼痛。 ☆热敷腹痛部位,或局部给以按摩,用揉、按压、做背伸动作, 拉长腹肌。 ☆腹痛持续或者腹部摸上去呈“木板状”,考虑有腹膜炎体征, 应紧急送医院检查诊治。
运动损伤的治疗与康复ppt课件
32
.
特定运动方向练习
•
Long等用标准的力学方法对下腰痛患者运动时是否有方向偏
好(指多次做某方向的脊柱运动时疼痛能够减轻)进行了评估,他
们从312例急性、亚急性和慢性下腰痛患者中找出了230例有方向偏
好的患者,然后将他们随机分为3组,第一组在与偏好方向相一致的
方向上作最大限度运动,第二组在与偏好方向相反的方向上作最大
限度运动,第三组在多个方向上作中等范围的运动,试验性治疗2周,
结果发现,所有三组均取得了良好疗效,而第一组与其它两组相比,
疗效更好,差异具有显著性。
BACK 33
.
手术疗法
• 通常手术
• 骨折复位固定 • 断裂组织缝合 • 破碎组织摘除 • 粘连组织松解
• 微创手术
• 关节镜手术 • 关节神经射频切断术 • 椎间盘内电热纤维环成形术
• 常用药物:
•
葡萄糖、甘油和苯酚
BACK 6
.
电疗法
• 经皮神经电刺激法
• 解除肌肉痉挛、缓解疼痛
• 短波透热疗法
• 通过内生热效应而起作用,提高胶原蛋白的伸展性, 降低肌肉紧张性,减少炎症反应,促进组织重吸收。
• TDP疗法
BACK
7
.
光疗法
• 红外光疗法
• 通过传导热效应起作用
• 低强度激光疗法
• 股二头肌、半腱肌和半膜肌合称股后肌群(或股 三铉肌、腘绳肌)。它们都是双关节肌,在体育 运动中应注意发展它们的力量和伸展性,克服 “主动不足”和“被动不足”现象。
30
.
消除粘连和改善血运的练习
• 跟腱周围炎可用全脚掌慢跑治疗。距离由100米 开始,渐增至2公里。
31
.
特定运动方向练习
•
Long等用标准的力学方法对下腰痛患者运动时是否有方向偏
好(指多次做某方向的脊柱运动时疼痛能够减轻)进行了评估,他
们从312例急性、亚急性和慢性下腰痛患者中找出了230例有方向偏
好的患者,然后将他们随机分为3组,第一组在与偏好方向相一致的
方向上作最大限度运动,第二组在与偏好方向相反的方向上作最大
限度运动,第三组在多个方向上作中等范围的运动,试验性治疗2周,
结果发现,所有三组均取得了良好疗效,而第一组与其它两组相比,
疗效更好,差异具有显著性。
BACK 33
.
手术疗法
• 通常手术
• 骨折复位固定 • 断裂组织缝合 • 破碎组织摘除 • 粘连组织松解
• 微创手术
• 关节镜手术 • 关节神经射频切断术 • 椎间盘内电热纤维环成形术
• 常用药物:
•
葡萄糖、甘油和苯酚
BACK 6
.
电疗法
• 经皮神经电刺激法
• 解除肌肉痉挛、缓解疼痛
• 短波透热疗法
• 通过内生热效应而起作用,提高胶原蛋白的伸展性, 降低肌肉紧张性,减少炎症反应,促进组织重吸收。
• TDP疗法
BACK
7
.
光疗法
• 红外光疗法
• 通过传导热效应起作用
• 低强度激光疗法
• 股二头肌、半腱肌和半膜肌合称股后肌群(或股 三铉肌、腘绳肌)。它们都是双关节肌,在体育 运动中应注意发展它们的力量和伸展性,克服 “主动不足”和“被动不足”现象。
30
.
消除粘连和改善血运的练习
• 跟腱周围炎可用全脚掌慢跑治疗。距离由100米 开始,渐增至2公里。
3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一次包扎法: Nhomakorabea•
骨折复位后内衬绷带,然后将几块 小夹板一次性安放在伤肢四周,最后 用3-4条横布带捆扎固定。此法小夹板 位置易移动,应经常检查。
(三)注意事项
• 小夹板固定后应注意被固定部位的变化。 密切观察伤肢的血液循环情况,尤其是固定 后的1-4天更应注意肢端动脉搏动、温度、颜 色、感觉及肿胀程度,若有循环障碍应立即 松解并重新包扎固定。嘱患者抬高伤肢以利 于消肿。经常调整小夹板的松紧度,若压垫 部再现疼痛要及时检查和处理,并指导患者 及时进行功能锻炼。 • 小夹板固定经常用于四肢急性损伤的临时 固定,以便在运送途中不引起伤情加重。如 已明确有四肢骨折,一般应由医务人员进行 复位和石膏固定等。
三、小夹板固定
• (一)小夹板固定材料 • 小夹板固定时所需的材料有小夹板、固 定垫(棉垫或纸垫)、横带(肩布带)、 绷带、棉花、胶布等。小夹板的木质要有 一定的塑性、韧性与弹性,常用的材料有 杉树皮、柳木、椴木和竹片等。除关节附 近的骨折外,小夹板的长度以不超过上下 关节为宜,数块小夹板的宽度总和应略窄 于伤肢的周径。固定垫应垫放在小夹板内, 作用是防止骨折端再错位,但不可以垫的 挤压作用代替手法复位,以免造成压迫伤。 垫的大小、厚度和硬度均适宜,垫得数量 和安放位置应根据骨折情况而定,图14-14, 图14-15,图14-16。
第十四章
运动损伤的治疗与康复
固定疗法
第六节
• •
常用固定疗法的方法很多,如布类 固定、黏胶固定、夹板固定、石膏固 定、支架固定、牵引固定和手术内固 定等。治疗运动创伤时应根据病情和 制动程度的不同要求来选用。
• 一、布类固定
• 常用的有绷带、三角巾、弹力绷带和弹 力带等,一般运用于对制动要求不高的损 伤,如关节扭挫伤、创伤性滑膜炎、关节 半脱位整复术后和伤后关节稳定性差等。 常用的黏胶有黏膏、黏膏绷带、膏药等。 适用于伤后关节、韧带松弛以及需限制关 节、肌肉、肌腱活动范围时。治疗运动创 伤后训练中正确使用保护支持带,对促进 创伤愈合、防止再伤有着重要价值,
• 四、支架固定 • 常用支架有前臂 托板、颈托、围领、围 腰等。支架的固定作用比石膏固定差,但 具有轻巧、简便的特点,可根据需要定时 佩戴和取下,一般适用于不需要持续固定 的伤病患者。 • 五、其他固定方法 • 大部分骨折需经临床医生诊断后视伤情 行复位术,再用石膏固定或钢针、钢板固 定。
观看相关教学录像。 • 保健小知识讨论:学生自己组织,老师 总结。
• (六)胫骨粗隆骨软骨炎 • 用黏胶将膝固定于伸直位3-4周(图14-6)。 • (七)大腿肌肉拉伤 • 大腿肌肉拉伤再训练时必须用弹力护腿, 以限制肌肉收缩的范围,避免再伤(课本 图14-7)。 • (八)胫腓骨疲劳骨膜炎 用弹力绷带由足向小腿方向呈螺旋形包扎, 即由远心端向近心端包扎(课本图14-8)。 • (九)跟腱腱围炎或捩(lie)伤 • 用黏膏带将踝微背伸位(80º )固定, 使跟腱得到保护休息(课本图14-9)。
(二)小夹板固定包扎方法
•
小夹板固定包扎方法分为续增包扎法和一 次包扎法两种: • (1)续增包扎法:骨折复位后先用绷带 自远端向近端缠绕1-2层作为内衬以保护皮肤, 然后再安放小夹板。此时应先放置对骨折固定 起主要作用的两块小夹板,在小夹板外再用绷 带包扎覆盖,以保持各层小夹板的位置,最后, 由近侧到远侧用3-4条横布带缚扎,每条横布 带应绕肢体两周后结扎。横带调节小夹板松紧 度的作用,一般在结扎后能不费力地上下移动 1cm为松紧适度。
• 二、黏胶固定
•
• 它能保护关节的稳定性,限制关节、肌肉 发生超常范围的活动使伤部组织得以适当 休息,因而有利于创伤的愈合。常用的保 护支持带的使用方法如下: • (一)指间关节扭伤 • 指间关节扭伤后将伤指与健指固定在一 起(课本图14-1),两条黏膏的位置不要 妨碍关节的屈伸运动。
• (二)第一掌指关节扭伤 • 黏膏支持带的缠绕方向应防止第一 掌指关节过伸与外展(课本图14-2)。 • (三)蚓状肌损伤 • 铅球运动练习时用,为布制支持带 (课本图14-3)。
• (四)腕部损伤 • 用膏药及绷带制成。膏药除有治疗作用 外还起固定与限制关节活动的作用。常用 于腕关节及下尺桡关节扭伤、三角软骨盘 损伤及腕部腱鞘炎(课本图14-4)。 • (五)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 • 用两条黏膏由腘窝部交叉绕至膝部前面 固定(课本图14-5),常用于陈旧性损伤、 股四头肌无萎缩者。
• (十)踝关节距腓前韧带损伤 • 用数条黏膏将踝关节固定于外翻位,然 后再用弹力带包扎(课本图14-10)。 • (十一)足球踝 • 用弹力绷带固定,防止并限制踝关节 的异常屈伸和内外翻活动(课本图14-11)。 • (十二)跖腱膜拉伤 • 先用黏膏固定,然后再裹上弹力绷带 (课本图14-12)。 • (十三)腰椎棘突骨膜炎 用软皮围腰固定 (课本图14-13)。
骨折复位后内衬绷带,然后将几块 小夹板一次性安放在伤肢四周,最后 用3-4条横布带捆扎固定。此法小夹板 位置易移动,应经常检查。
(三)注意事项
• 小夹板固定后应注意被固定部位的变化。 密切观察伤肢的血液循环情况,尤其是固定 后的1-4天更应注意肢端动脉搏动、温度、颜 色、感觉及肿胀程度,若有循环障碍应立即 松解并重新包扎固定。嘱患者抬高伤肢以利 于消肿。经常调整小夹板的松紧度,若压垫 部再现疼痛要及时检查和处理,并指导患者 及时进行功能锻炼。 • 小夹板固定经常用于四肢急性损伤的临时 固定,以便在运送途中不引起伤情加重。如 已明确有四肢骨折,一般应由医务人员进行 复位和石膏固定等。
三、小夹板固定
• (一)小夹板固定材料 • 小夹板固定时所需的材料有小夹板、固 定垫(棉垫或纸垫)、横带(肩布带)、 绷带、棉花、胶布等。小夹板的木质要有 一定的塑性、韧性与弹性,常用的材料有 杉树皮、柳木、椴木和竹片等。除关节附 近的骨折外,小夹板的长度以不超过上下 关节为宜,数块小夹板的宽度总和应略窄 于伤肢的周径。固定垫应垫放在小夹板内, 作用是防止骨折端再错位,但不可以垫的 挤压作用代替手法复位,以免造成压迫伤。 垫的大小、厚度和硬度均适宜,垫得数量 和安放位置应根据骨折情况而定,图14-14, 图14-15,图14-16。
第十四章
运动损伤的治疗与康复
固定疗法
第六节
• •
常用固定疗法的方法很多,如布类 固定、黏胶固定、夹板固定、石膏固 定、支架固定、牵引固定和手术内固 定等。治疗运动创伤时应根据病情和 制动程度的不同要求来选用。
• 一、布类固定
• 常用的有绷带、三角巾、弹力绷带和弹 力带等,一般运用于对制动要求不高的损 伤,如关节扭挫伤、创伤性滑膜炎、关节 半脱位整复术后和伤后关节稳定性差等。 常用的黏胶有黏膏、黏膏绷带、膏药等。 适用于伤后关节、韧带松弛以及需限制关 节、肌肉、肌腱活动范围时。治疗运动创 伤后训练中正确使用保护支持带,对促进 创伤愈合、防止再伤有着重要价值,
• 四、支架固定 • 常用支架有前臂 托板、颈托、围领、围 腰等。支架的固定作用比石膏固定差,但 具有轻巧、简便的特点,可根据需要定时 佩戴和取下,一般适用于不需要持续固定 的伤病患者。 • 五、其他固定方法 • 大部分骨折需经临床医生诊断后视伤情 行复位术,再用石膏固定或钢针、钢板固 定。
观看相关教学录像。 • 保健小知识讨论:学生自己组织,老师 总结。
• (六)胫骨粗隆骨软骨炎 • 用黏胶将膝固定于伸直位3-4周(图14-6)。 • (七)大腿肌肉拉伤 • 大腿肌肉拉伤再训练时必须用弹力护腿, 以限制肌肉收缩的范围,避免再伤(课本 图14-7)。 • (八)胫腓骨疲劳骨膜炎 用弹力绷带由足向小腿方向呈螺旋形包扎, 即由远心端向近心端包扎(课本图14-8)。 • (九)跟腱腱围炎或捩(lie)伤 • 用黏膏带将踝微背伸位(80º )固定, 使跟腱得到保护休息(课本图14-9)。
(二)小夹板固定包扎方法
•
小夹板固定包扎方法分为续增包扎法和一 次包扎法两种: • (1)续增包扎法:骨折复位后先用绷带 自远端向近端缠绕1-2层作为内衬以保护皮肤, 然后再安放小夹板。此时应先放置对骨折固定 起主要作用的两块小夹板,在小夹板外再用绷 带包扎覆盖,以保持各层小夹板的位置,最后, 由近侧到远侧用3-4条横布带缚扎,每条横布 带应绕肢体两周后结扎。横带调节小夹板松紧 度的作用,一般在结扎后能不费力地上下移动 1cm为松紧适度。
• 二、黏胶固定
•
• 它能保护关节的稳定性,限制关节、肌肉 发生超常范围的活动使伤部组织得以适当 休息,因而有利于创伤的愈合。常用的保 护支持带的使用方法如下: • (一)指间关节扭伤 • 指间关节扭伤后将伤指与健指固定在一 起(课本图14-1),两条黏膏的位置不要 妨碍关节的屈伸运动。
• (二)第一掌指关节扭伤 • 黏膏支持带的缠绕方向应防止第一 掌指关节过伸与外展(课本图14-2)。 • (三)蚓状肌损伤 • 铅球运动练习时用,为布制支持带 (课本图14-3)。
• (四)腕部损伤 • 用膏药及绷带制成。膏药除有治疗作用 外还起固定与限制关节活动的作用。常用 于腕关节及下尺桡关节扭伤、三角软骨盘 损伤及腕部腱鞘炎(课本图14-4)。 • (五)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 • 用两条黏膏由腘窝部交叉绕至膝部前面 固定(课本图14-5),常用于陈旧性损伤、 股四头肌无萎缩者。
• (十)踝关节距腓前韧带损伤 • 用数条黏膏将踝关节固定于外翻位,然 后再用弹力带包扎(课本图14-10)。 • (十一)足球踝 • 用弹力绷带固定,防止并限制踝关节 的异常屈伸和内外翻活动(课本图14-11)。 • (十二)跖腱膜拉伤 • 先用黏膏固定,然后再裹上弹力绷带 (课本图14-12)。 • (十三)腰椎棘突骨膜炎 用软皮围腰固定 (课本图1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