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慈善“阳光班”项目十周年纪实精品文档10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阳光之路
——湖北省慈善“阳光班”项目十周年纪实引子
十年前,省慈善总会的工作者本着一种最朴实的慈善理念——“为最需要帮助的人做最需要的事”,开始了长达一年的慈善“阳光班”项目的调研和论证工作。调研组赴湖北9个市州,20多所学校,行程近万公里,搜集有效调查问卷5万多份。调查数据显示:湖北省每年初中毕业因贫困进入高中继续学习的困难学生约24万人,其中属于特困特优的约8万人。这8万人将在高中三年的求学路上面临着生活和学习的双重压力,如果没有人去关心和帮助他们,他们都将面临着辍学。当时,国家为保障贫困地区的学生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出台了“两免一补”政策,义务教育阶段因贫困辍学的问题基本得到缓解;高等教育已逐步形成了以奖学金、学生贷款、勤工助学、特殊困难补助和学费减免为主体的、多元化的资助体系;唯有针对贫困高中生的救助政策尚未出台。相比已成年的大学生,那些尚未成年、成绩优秀的贫困高中生更需要帮助。
2019年,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湖北省慈善总会最终确定创建资助“特困特优”高中生的项目——慈善“阳光班”,采取集中办班方式,一个班资助50名“特困、特优”应届初中毕业生,每人每学年资助2000元,用于必要的生活、学习开支,同时承办学校减免学费,连续资助三年。湖北省慈善总会希望通过“阳光班”项目为品学兼优的特困高中生搭建一个健康成长、成才的平台,让这些优秀青少年感受“慈善阳光”,传播“慈善阳光”,摆脱家庭的贫困,成为社会的栋梁。实践证明,慈善“阳光班”项目是对国家助学政策的有效补充。
十年栉风沐雨、十年春华秋实。慈善“阳光班”项目十年间共为14258个贫困学子解决了上学难的问题,给这些家庭带来了希望,为
国家培养了人才;这一万多名贫困学子也因为“阳光班”项目彻底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轨迹,可谓高中一小步,人生一大步,实现了自己人生的跨越。“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获得者武汉大学恩施籍03级阳光生杨应成回忆说:“阳光班,我觉得最大的一个帮助就是,把我们彻底的改变了,自信了,有了自己的目标,没有那么迷茫,看到了希望!”。自2019年首届慈善“阳光班”学生毕业至今,已毕业的124个班的6259名阳光生全部考入大学,其中71%的考生被国家重点大学录取。有44人被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录取,2人获得新加坡国立大学奖学金,2人获香港中文大学奖学金,有14名阳光生在高中入党。在校的161个班级学生精神面貌良好,成绩突出。
原湖北省省长罗清泉(现任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对“阳光班”项目批示:“慈善总会办了一件大好事,深表谢意”。原常务副省长周坚卫批示:“很好,慈善‘阳光班’让聪慧和贫困的孩子看到了希望,也为国家培养了人才,实是善举”。中华慈善总会会长范宝俊说:“这个项目好,具有全国的示范效应”。原武汉大学校长,著名教育家刘道玉先生就“阳光班”项目也动情地说:“慈善“阳光班”这样的项目很有意义,是民间慈善组织和媒体参与教育事业、弥补教育资源不公平的有效尝试!”
一、十年磨砺,走向辉煌
慈善“阳光班”项目从立项到开班,一路艰难坎坷,但慈善人从没有被困难阻挡,而是以无畏的勇气和坚忍不拔的精神,前赴后继,再接再厉,最终成功地打造了慈善“阳光班”品牌,以爱心和执着为广大困难学子创造改变命运的机会。
1、义无反顾,开创慈善阳光班。
任何事物的开始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所谓筚路蓝缕、以启山林,
从无路到有路,开拓者无不需要勇气和坚定的信念。立项之初,总会内外都面临困境和很大的压力。内部对资助“阳光班”有不同的认识。首先,认为慈善“阳光班”单班资助30万,在多班情况下逐年滚动,资金需求过大,总会募集能力有限,如果资金募集跟不上,将面临骑虎难下的局面;其次,认为开办“阳光班”,是一个长期的投入,资助者短期内看不到效果,捐赠意向不会很高,办学成效如何,还是未知数,办得不好,将怎样向资助者交代?第三,认为慈善会底子薄,单个项目资金过大,影响其他项目开展。外部同样面临着困境:一是教育部门已经在省内部分高中开办了“宏志班”,承办学校对开办“阳光班”要求集中办班、减免学杂费、住宿费等问题上有难处;二是有的民政部门和慈善组织对慈善“阳光班”项目的长远意义缺乏认识,热情不高;三是资助者感到慈善“阳光班”项目的未来走向不明朗,不太想将大笔资金投入到“阳光班”。
困难似乎大到足以将孕育中的慈善“阳光班”项目扼杀在母腹之中。时任省慈善总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的章和旭同志回忆道:“当时资金筹集困难,大家也不支持,一度都想算了,不办了”。然而面对塞满办公室的调查问卷,想着全省数以万计贫困学子,慈善工作者们难以平息心中的激情。在不断的努力下,立项工作再次被提交会议讨论,并最终通过。最终选择在襄阳五中、孝感高中、恩施高中、天门中学四个省属重点高中开办2019级慈善“阳光班”,作为第一批试点班。
2019级慈善“阳光班”开班之后,总会开始面临愈来愈大的资金压力。2019年总会决定延续开办4个班的规模,秋季开学需120万元的资金,而当时总会全年筹集的善款只有95万,即使全部用于阳光班仍然有25万的缺口。开学在即,资金从何而来?时任执行会长的何运杰说:“2019、2019年的时候,总会曾经感受到强大的资金募集压力,2019年资金已严重入不敷出,慈善阳光班的继续开办面临极
大的困难。”针对这一情况,总会领导及时研究对策:一是积极寻求企业资助。邓国政会长带头逐个拜访大企业,劲牌公司对阳光班项目表现出了很高的热情,捐赠30万元,在黄冈中学开办了第一个由企业资助的阳光班。二是主动协商联合办班。即总会与当地慈善会、承办学校各筹资1∕3,开办“阳光班”。两项举措暂时克服了当年资金不足的困难。
2、扩大宣传,发展慈善阳光班。
经过艰难的前期工作,慈善“阳光班”项目逐步稳定。怎样使“阳光班”项目得到社会广泛认可,使规模不断扩大,这是摆在总会面前的一个关键的问题。
2019年,第一届“阳光班”毕业,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当年毕业的200个学生,全部考入本科院校,有5人被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录取,71%的考生被重点大学录取。总会抓住机遇,与多家媒体合作,开展了全方位的宣传。2019年7月,湖北电视台、《楚天金报》开辟专栏,开展了以“我贫困,我坚强——关注慈善‘阳光班’贫困学生”为主题的系列报道。中华慈善总会《慈善》杂志2019年第4期发表了题为《湖北省首届慈善“阳光班”完成学业》的长篇通讯,全面介绍湖北的慈善“阳光班”项目。《公益时报》发表了题为《湖北“阳光班”温暖有梦的贫困高中生》的文章,将“阳光班”项目作为“社会公益示范工程”向全国推介。《中国社会报》、《湖北日报》也分别刊发文章,介绍慈善“阳光班”。
在扩大项目宣传的同时,总会及时研究提出企业冠名资助“阳光班”的模式,立即得到香港英皇集团、世界宣明会、武烟集团、深圳穗彩、湖北宇济等7家企业的响应,筹得资金480万元,第一次在全省开办16个“阳光班”。由于宣传及时有效,迅速扩大了项目的社会影响力。2006年9月6日,“阳光班”从全国200多个慈善项目中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