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希贵的教育思想

合集下载

品味李希贵校长的教育思想

品味李希贵校长的教育思想

品味李希贵校长的教育思想
李希贵校长是一位优秀的教育家,他对教育有着独特的思考和深入的研究,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教育思想,极大地影响了中国教育界的发展。

以下是我个人对李希贵校长教育思想的一些品味:
首先,李希贵校长注重教育的本质,他认为教育应该是一种生命体验和思想交流,应该让学生在充分发掘自身潜力的同时,不断探索自己与世界的关系。

他倡导的“人文精神与学科知识相统一”的教育理念,旨在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能够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世界,发展自己的自我意识和人际关系能力。

其次,李希贵校长强调“以人为本”,他认为教育应该充分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和特点,帮助学生全面发展。

他提出的“三个全面”教育观,即“全面成长、全面参与、全面发展”,旨在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点方面得到充分的发展,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再次,李希贵校长注重教育的实效性,他认为教育应该是有用的,能够直接服务于社会。

他提出的“实践教育、职业教育、创新教育”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旨在让学生不仅能够学会理论知识,更能够在实践中掌握技能和经验,成为具有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的人才。

最后,李希贵校长注重教育的国际化和跨文化交流,他认为教育应该是开放的、多元的,应该让学生能够与不同文化、不同国家的学生进行交流和合作。

他提出的“国际化、多元化、开放化”的教育理念,旨在让学生能够理解不同的文化和社会,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交流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总的来说,李希贵校长的教育思想是非常深刻和宏观的,他不仅重视教育的实践性和实用性,更注重教育的人性化和个性化,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特点和兴趣方面得到充分发展,成为有用、有情、有智的人才。

李希贵教育理念_0

李希贵教育理念_0

李希贵教育理念国家督学,山东省潍坊市教育局局长,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劳动模范。

独创的“语文实验室计划”获全国教育实验优秀教改成果二等奖,并走上国际讲台。

著有《教育随想录》、《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学生第二〉《36天,我的美国教育之旅〉等。

历任教育部基础教育评估中心主任、高密四中语文教师、班主任、副教导主任、副校长、校长,高密一中校长,高密市教委主任,山东省潍坊市教育局局长;兼任国家督学、中国教育学会理事、山东师范大学研究生导师、山东省中语会副会长。

先后主持多项国家级课题,其中《语文实验室计划》被列为国家教育部、人事部“特级教师计划”,并获山东省人民政府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出版《教育艺术随想录》《中学语文教改实验研究》等专著;在国家级报刊发表《让语文素养融进血液》《一个教育局长的听课手记》等二十多万字;先后参与教育部更新教育观念报告团,教育部高中新课程实验专家组,教育部《素质教育观念学习提要》编写组等项工作。

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教师,齐鲁十大教育新闻人物等称号。

现著有《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一书,在教育界反响强烈;最近出版《学生第二》。

当人们与山东省潍坊市教育局局长李希贵接触时,很难不被他的个性所吸引。

从表面上看,他是一个矛盾结合体:神色严峻,却常常妙语连篇;语速缓慢、行事冷静,却对教育改革热情如火、雷厉风行。

从25年前进入教育界至今,在教师、校长、局长的三种角色变换中,李希贵人生的关键词始终如一:读书、思考、改革。

做语文老师,李希贵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向学生放权利、放时间,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大量阅读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

做校长,李希贵说管理的最高境界是“让每个人都感到自己的重要”,并提出教育理想是“让孩子自由呼吸、自主成长”。

做局长,李希贵通过体制改革,把权利放给校长;又取消了校长的行政级别,用“职级制”对校长进行动态管理。

人生需要光明,阅读滋润心灵土炕上,留着长须的爷爷,戴着老花镜,用苍老的嗓音,与幼年的李希贵一起吟唱:“人之初,性本善。

面向个体的教育读后感

面向个体的教育读后感

《面向个体的教育》李希贵钟小云瑞鹊小学 2015年《面向个体的教育》是李希贵平时所写文章的合集,一共有十一辑,表达了作者在教育改革历程中的一些感悟。

本书给我印象最深的是:1、李希贵教育思想中平等、尊重、自由、自然。

2、他有特色的4000多张课表。

3教育是服务业。

读完李校长的书,脑海里浮现出的是伟大教育家孔子的“因材施教”的故事。

学生作为独特的发展的个体,他们的思想与大人是完全不一样,作为成年的我们无法想象孩子们每天都会有什么奇异的想法。

尽管孩子们的变化不可能日新月异,但却可以从他们细微的变化中发现成长的期冀。

教育需要小火慢炖,成长必须慢慢拔节,只有把心态调整好,我们才能够回归到教育规律的康庄大道上,走得顺畅自如。

因而教师教育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

李希贵认为:“平等对话,教育才真正开始”。

而师生关系不平等时的教育不真实,“真正的教育需要面对真实的学生”,因此,“要想让真实的学生出现在校园里,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一个重要的前提便是师生平等的校园氛围。

”李希贵认为,“教育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如果不能让受教育的一方真正进入角色,没有他们自己的体验、感悟和内化,教育里就没有成长。

”给学生以尊重和自由,让学生自然地成长是我们教育者应该做的事。

为什么我们的学生总是表面应付我们,却并未信服我们。

因为我们总是以“爱”的名义去管理学生。

学生并未体会到平等、尊重。

那么他对我们的说教是并不认可的。

北京十一中的师生亲切地管李希贵叫“贵爷”,这一亲切的称呼反应出李希贵在学生中的地位,老师同学们是多么爱戴他啊。

因为李希贵在人格上给了学生们平等和尊重,并放下身段与学生进行真诚、坦率的交流,这样的老师,没有人会不喜欢。

北京十一学校共有4000多名学生,也有4000多张课表,让学生自己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进行学习。

让学生发现自我、唤醒自我,最终成就自我。

尊重学生的选择,不高大一统和一刀切。

李希贵教育理念

李希贵教育理念

山东省潍坊市教育局局长李希贵国家督学,山东省潍坊市教育局局长,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劳动模范。

独创的“语文实验室计划”获全国教育实验优秀教改成果二等奖,并走上国际讲台。

著有《教育随想录》、《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学生第二〉《36天,我的美国教育之旅〉等。

历任教育部基础教育评估中心主任、高密四中语文教师、班主任、副教导主任、副校长、校长,高密一中校长,高密市教委主任,山东省潍坊市教育局局长;兼任国家督学、中国教育学会理事、山东师范大学研究生导师、山东省中语会副会长。

先后主持多项国家级课题,其中《语文实验室计划》被列为国家教育部、人事部“特级教师计划”,并获山东省人民政府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出版《教育艺术随想录》《中学语文教改实验研究》等专著;在国家级报刊发表《让语文素养融进血液》《一个教育局长的听课手记》等二十多万字;先后参与教育部更新教育观念报告团,教育部高中新课程实验专家组,教育部《素质教育观念学习提要》编写组等项工作。

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教师,齐鲁十大教育新闻人物等称号。

现著有《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一书,在教育界反响强烈;最近出版《学生第二》。

当人们与山东省潍坊市教育局局长李希贵接触时,很难不被他的个性所吸引。

从表面上看,他是一个矛盾结合体:神色严峻,却常常妙语连篇;语速缓慢、行事冷静,却对教育改革热情如火、雷厉风行。

从25年前进入教育界至今,在教师、校长、局长的三种角色变换中,李希贵人生的关键词始终如一:读书、思考、改革。

做语文老师,李希贵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向学生放权利、放时间,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大量阅读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

做校长,李希贵说管理的最高境界是“让每个人都感到自己的重要”,并提出教育理想是“让孩子自由呼吸、自主成长”。

做局长,李希贵通过体制改革,把权利放给校长;又取消了校长的行政级别,用“职级制”对校长进行动态管理。

人生需要光明,阅读滋润心灵土炕上,留着长须的爷爷,戴着老花镜,用苍老的嗓音,与幼年的李希贵一起吟唱:“人之初,性本善。

品味李希贵校长的教育思想

品味李希贵校长的教育思想

品味李希贵校长的教育思想1. 引言1.1 引言李希贵校长是当代教育界的一位杰出领袖,他的教育思想深受人们喜爱和尊重。

在他的引领下,学校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李校长以其独特的学术见解和开拓创新的精神,影响着整个教育界的发展方向。

本文将对李希贵校长的教育思想进行深入分析和剖析,从不同角度探讨他的教育理念、实践和成果,以及他的教育思想与时代发展的关系。

通过对他的品味和探究,或许能够给我们带来更深层次的启示和思考。

在接下来的篇章中,我们将从背景介绍开始,逐步展开对李希贵校长的教育思想的细致剖析,希望读者能够通过本文对李校长有一个更加全面深入的认识。

2. 正文2.1 背景介绍李希贵,生于1965年,山西省人,现任某知名大学校长。

他曾在国内外多所学府深造,攻读教育学硕士和博士学位,具备丰富的教育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

因其对教育事业的执着追求和杰出成就,被誉为教育界的杰出领袖之一。

在担任校长的职务之前,李希贵曾长期从事教育工作,担任教师、教研员等职务,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管理经验。

李希贵校长的成长环境对其教育思想的形成产生了深远影响。

从小生活在一个重视教育的环境中,他的父母对他的教育付出了很大的关怀和支持,让他懂得了教育的重要性和力量。

在学术方面,李希贵深受多位教育大师的影响,如著名教育学家李泽厚教授、王肖教授等,他们的教育思想对李希贵造成了深刻的影响,成为他教育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教育实践过程中,李希贵校长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提倡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倡导学生健康成长。

他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为他们提供一个充满挑战和机会的学习环境。

在教育管理方面,李希贵校长倡导开放式管理,尊重教师和学生的意见,倡导团队合作,建立和谐的校园氛围。

李希贵校长的教育思想与时代发展的密切联系,他不断深化教育改革与创新,积极引领教育事业朝着现代化、多元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他主张教育要与时俱进,顺应时代潮流,积极倡导创新精神和跨学科教育,为培养适应未来社会的优秀人才做出了积极贡献。

学习李希贵校长 心得体会

学习李希贵校长  心得体会

学习李希贵校长心得体会胡丽丽在与学生、教师、学校的零距离共呼吸中,李希贵老师生成了自己的教育思想、信仰亦或追求,那就是“自由呼吸的教育”。

在书中,李希贵先生曾一再强调,“教育其实很简单:一腔真爱,一份宽容,如此而已。

”“教育本来挺简单,只是我们人为地把它搞复杂了。

把孩子们当作活生生的人来看待,让校园里充满民主、平等,让老师、学生在校园里自由呼吸”,从而“到达心灵之花自由开放的生命田园”。

“什么是教育”是所有身在教育、心系教育的人都会思考的问题。

一万个人也许会有一万种不同的教育理想与教育情怀。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靠读书自强、以智慧立身。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德不孤,必有邻”。

教育其实很简单,只要按照教育的规律运行就可以了。

但现实生活处处充斥着相反的现象,将简单问题复杂化,将教育问题庸俗化,将教育的运营等同于旅游、党政、企业,总之不像教育。

他在文中写道:我真正的学习是从读书开始的,我真正的教育人生也是从读书开始的。

读书使我顿悟了教育,教育,使我顿悟了人生。

教育是与读书连在一起的,书是最重要的教育资源。

李老师之所以能从教师---校长---局长---教育家一路走过来,跟他通过读书进行的大量的阅读积累及对这种阅读积累进行的思考和利用是分不开的。

在书中,他以自身和专家、大师的成长经历,告诉每一个孩子和每一位家长: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

在终身学习、建设学习型社会的今天,作为一名教师必须坚持学习。

今天倡导教师多读书活动,其实更多的是要求教师要处在真正的读书状态。

做一个善于读书,知识渊博,视野广阔的读书人。

当今这个正在发生巨大的、深刻变化的时代,新学科、新知识迎面而来,只有学习,才能丰富自己,才不会落后,不会被时代淘汰。

健全人格、高尚道德情操的养成,民族素质的提高,乃至学习型社会的构建,都离不开书。

一个人在他相应的年龄阶段,如果没有读过适合他的书,那将是终生无法弥补的缺憾。

李希贵:家庭教育十大原则

李希贵:家庭教育十大原则

有人互动。

后来,为避免尴尬,她开始尝试提前写脚本,把整场直播要做什么、说什么都安排好。

她借鉴在中国戏曲学院学戏的模式,“以口代锣,讲演剧目”,用故事把豫剧马派“一挂二花一春游”里的经典选段串起来,一边唱一边讲。

谢彦巧边学边干,慢慢将直播越做越好,找到了属于她的“第二舞台”。

有一次,谢彦巧去看师父,她告诉师父自己晚上有演出。

师父很兴奋,问她去哪里演?谢彦巧笑着说:“不用跑场,手机一开,演出就开始了。

”那天,谢彦巧和师父一起直播了仅半个小时,观众就达到了五六千人,这让师父感到十分不可思议。

下播后,师父感慨地说:“你们这代人太幸福了,你们赶上了好时代。

”师父的有感而发,也让谢彦巧深感肩上的责任之重。

在谢彦巧看来,线上直播已不再是线下演出的补充,而是豫剧传播传承新的主渠道。

随着一场又一场的抖音直播,她在直播间收获了一大批年轻票友。

2022年,谢彦巧在家乡洛阳,也是马派的福地,开办了自己的戏曲创作工作室,主要进行排练、演出、研究、培训等。

在这里,表演形式更加多元化。

线上线下的联动,让大家逐渐习惯了用“电子戏票”回馈演员,双方互相珍惜和尊重,让戏曲有了新的生命力。

生活中的谢彦巧是一个不擅言谈的普通女孩,喜欢在脖子上系一条丝巾,扎个丸子头,喜欢穿小众有设计感的衣服,也喜欢追剧、自驾游。

但一谈到与戏曲相关的话题,她又会滔滔不绝地阐述自己的想法。

她坦言自己会一直坚守在戏曲行业,挖掘传统的剧目、创作新的作品,并将自己所学的戏曲理念进行传播、延伸,做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河南梆子”的传承人。

“如今,我们利用直播间这样的线上舞台,有了更广阔的戏迷群体、更多元的表演方式、更良性的经济循环。

”谢彦巧相信,这些新变化还会激发出源源不断的创造力,激励着更多青年戏曲人追梦前行。

未来,她希望自己能做好新时代的戏曲人,引领更多年轻人感受戏曲文化的魅力。

愿“古老”与“青春”的大合唱,能够不断焕发光彩,越唱越响!责编/伊和和E-mail:1.陪伴在先,教育在后今天很多父母的生活常态,是自己的时间往往安排得很满,却没有陪伴孩子的时间。

李希贵主要教育思想

李希贵主要教育思想

,李希贵主要教育思想李希贵在教师、校长、局长的三种角色变换中,人生的关键词始终如一:读书、思考、改革。

其主要教育思想简介如下:(一)“教师第一,学生第二”的师生观李希贵认为学校的力量,首先来自教师。

只有教师在学校的办学目标实现过程中处于第一位,才会协助校长落实他心中教育理想。

“我认为关注学生应该先从关注教师开始。

教育是塑造人的事业,塑造学生美好的人生。

这个目标,只能通过教师来完成。

”“用幸福才能塑造幸福,用美好才能塑造美好。

任何关爱,只能通过人的传递,才显得真切、动人,谁都没有办法改变。

一位教师,在校园、在课堂举手投足间,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他可以春风化雨,也可以让学生‘近墨者黑’。

”李希贵认为只有“教师第一,学生第二”,才能真正达到“学生为本”、“学生为中心”、“学生为主体”的目标。

(二)“给学生自由呼吸的空间”的素质教育观“教学大纲、教科书规定了应给予学生的各种知识,但是没有规定应给予学生的最重要的一样东西,这就是:幸福。

我们的教育信念应该是:培养真正的人!让每一个从自己手里培养出来的人都能幸福地度过自己的一生。

”这是苏霍姆林斯基的话,也是让李希贵至今感到震撼的话。

他在高密一中推行素质教育,正是基于这样的教育理念。

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以着眼未来的教育理念,面向全体学生,充分尊重学生个性,以学生自我教育的教育方式和课堂民主化的教学方式相结合,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如启动“中学生自我锻造工程”:各种竞赛、评比,学生社团活动,自办电视台,有体育节、文化技术节等。

还面向全体提供可选择的教育:开设34门选修课、37门活动课,如三名活动(读名著、赏名画、听名曲)。

课堂教学民主化:创造能力培养的土壤,多向交流,每堂课留出10分钟,鼓励学生提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展开自由讨论等。

所以他提出的校训是“为四十岁做准备”,而不只是为三年后的高考做准备,要求学生全面发展。

(三)语文教学改革——“语文实验室计划”在任高密一中校长时,李希贵进行了语文教改,实施的“语文实验室计划”,获得了老师、学生们的积极肯定,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李希贵的语录及教育思想

李希贵的语录及教育思想

李希贵的语录及教育思想李希贵的语录及教育思想篇一:李希贵语录1、当学校把教师放在第一位的时候,教师也会把学生放在第一位。

2、敢于在一些地方认输,不是真的输了,说到底还是为了赢。

有所不为,是为了大有作为。

3、改革者要有“大船”意识,其中既要有“艄公不努力,耽误一船人”的紧迫感,更要有“万人划船唱大风”的团队文化。

4、把简单的事情天天做好,就是不简单。

5、没有仓库的学校是一种理想,它其实是想告诉人们,学校里不应该有库存起来的资源。

6、世上没有垃圾,只有放错了位置的财富。

一个聪明领导者的重要任务,就是去寻找那些放错了位置的财富。

7、牛同马去赛跑,当然是牛输了,但牛的失败并不证明牛的无能,倒证明让牛和马去赛跑的人的无知。

8、不要像一般的人一样生活,否则你只能成为一般的人。

9、管理者应当借鉴裁缝的做法:量体裁衣。

10、跳出教育看教育,需要擦亮我们的第三只眼睛。

篇二:李希贵的教育思想1.什么是真正的教育?教育,就是发现和帮助,就是激发,就是发现学季的潜能,让学生找到人生的方向,并朝着这个方向坚定地走下去。

2.学校文化二十条:包括“共和国的利益高于一切;领先一步,就领先一个时代;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学生能做的,教师不要包办”,这二十条成为学校的宪法,是学校我文化建设的根本大法。

3.给学生创造更多的第一次。

4.知名度很容易造就行色匆匆的校长,他们被务种峰会和讨人论坛裹挟到了校园之外;知名度很容易让校长头脑发热,学校里的决策往往越来越多地带上了校长个人的主观色彩;知名度很容易造成封闭的胸怀和排斥的头脑,不再学人之长,丧失反思能力。

如果我们不提防知名度带来的负面效应,时间久了,就会应了诸如“墙内开墙外香”,甚至“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老话。

5.当我们能够排除干扰,从容淡定地在校园里春种秋收,我们才有可能拿出真材实料,用自己的智慧影响别人,改变教育,甚至改变世界,当然,我们并不一定在乎这些东西一定要打上自己的注册商标,只要它影响了社会,确有成效,我们就履行了自己的社会责任。

品味李希贵校长的教育思想

品味李希贵校长的教育思想

品味李希贵校长的教育思想李希贵校长的教育思想注重个性发展。

他认为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有着自己的兴趣爱好、优点和特长。

他主张学校教育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为他们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和充足的空间,让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擅长和兴趣,学校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量身定制教学计划,培养学生的特长,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李校长鼓励教师要关注每个学生,细心观察他们的表现,及时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帮助他们找到人生的方向。

李希贵校长的教育思想强调全面发展。

他认为学生的成长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更应该是个人素质的提升。

他提倡学校教育要注重学生的综合素养,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学术能力,还要关注他们的品德修养、情感态度和身心健康。

李校长倡导学校要营造丰富多彩的课堂,引导学生全面发展,让他们在学习、体育、艺术等方面得到充分的锻炼和发展。

他还提倡学校要注重学生的品德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让他们成为有理想、有担当的新时代人才。

李希贵校长的教育思想追求卓越。

他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学校教育应该引导学生不断追求卓越,勇于挑战自我,开拓创新。

李校长提倡学校要搭建良好的学习平台,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鼓励他们勇于尝试,勇于创新,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成长,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

他还号召学校要注重科学教育,关注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为国家的未来发展培养更多的科技人才。

李希贵校长的教育思想弘扬人文关怀。

他认为教育是一项温情的事业,教育者要以爱心和耐心对待学生,关注他们的成长和幸福。

李校长主张学校要注重师生情感交流,关心学生的成长需求,让每一个学生在学校都能感受到温暖和关爱。

他还提倡学校要加强家校合作,建立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共同关心孩子的成长,让学生在家庭和学校都得到关爱和教育,实现全面发展。

李校长坚信只有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幸福生活,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的价值和意义。

李希贵的教育思想

李希贵的教育思想

林东第六中学
LINDONGDILIUZHONGXUE
个人其它信息
工作简历:李希贵1980年大学毕业,被分配到山东省高密第 四中学做语文教师,26岁任高密四中副教导主任,28岁任高密四中 副校长,31岁任高密四中校长,36岁出任高密一中校长,38岁任高 密市教委主任,42岁就任山东省潍坊市教育局局长,06年调教育部 负责筹建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07年开始出任北京市十一学校校 长。 从25年前进入教育界至今,在教师、校长、局长的三种角色变 换中,李希贵人生的关键词始终如一:读书、思考、改革。 做语文老师,李希贵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向学生放权利、放 时间,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大量阅读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 。 做校长,李希贵说管理的最高境界是“让每个人都感到自己的 重要”,并提出教育理想是“让孩子自由呼吸、自主成长”。 做局长,李希贵通过体制改革,把权利放给校长;又取消了校 长的行政级别,用“职级制”对校长进行动态管理。
林东第六中学
LINDONGDILIUZHONGXUE
李希贵的师生观
李希贵认为学校的力量,首先来自教师。只有教师在 学校的办学目标实现过程中处于第一位,才会协助校长落实 他心中教育理想。 “我认为关注学生应该先从关注教师开始。教育是塑 造人的事业,塑造学生美好的人生。这个目标,只能通过教 师来完成。” “用幸福才能塑造幸福,用美好才能塑造美好。任何 关爱,只能通过人的传递,才显得真切、动人,谁都没有办 法改变。一位教师,在校园、在课堂举手投足间,潜移默化 地影响学生。他可以春风化雨,也可以让学生‘近墨者黑’ 。” 李希贵认为只有“教师第一,学生第二”,才能真正 达到“学生为本”、“ 学生为中心”
LINDONGDILIUZHONGXUE
李希贵的学校管理

创建适合学生发展的学校——兼谈北京十一学校联盟总校校长李希贵的办学理念

创建适合学生发展的学校——兼谈北京十一学校联盟总校校长李希贵的办学理念
54
研究
创建适合学生发展的学校
——兼谈北京十一学校联盟总校校长李希贵的办学理念
陈文晖 / 北京服装学院教授
教育改革已成为新时代基础教育发展 进程中的重要共识,对于教育现代化的推 进至关重要,而创建适合学生发展的学校 是建立现代学校的重中之重。促进学生全 面发展,培养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的学 生是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李 希 贵 校 长 以 丰 富 的 教 育 实 践、 办 学 经 验、 理论探索,实现了北京十一学校的现代化 转型,为我国基础教育界特别是中学教育 改革树立了标杆。
习的良好学校教育生态。四是校长的智慧和才华、无为而 治的境界是领导学校转型、创建现代学校制度模式的关键。 十一学校的变革转型让人们感受到国际化学校的影子,对 正在改革中的我国中学教育不失为一面镜子。
丰富的教育实践和管理领导经验是动力源泉。李希贵从 基础教师工作做起,逐步成为校长再到局长,教育过程的各 种要素已尽在心中;任职于潍坊的高密四中、一中,再到北 京十一学校,他不停地探索基础教育变革路径。北京十一学 校的改革转型实践具有重要意义,不仅因为“ 选课走班”突 破了班级教学的传统教学组织形式,而且用心解决了社会资 源的整合向学校教育资源、课程资源的转化问题,破解了社 会、学校、家庭教育合力最大化的难题。这不仅仅因为以课 程为导向,调动了教师自主权与研究的积极性、学生主动选 课的主体意识,而更是给教师以人生规划、生涯规划,主动 迎接未来社会选择和学生自我选择发展方向深度教育、教学 相长的为良师益友的平等机遇。十一学校的改革经历了发现 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等一系列过程,课堂教学的预设 与生成,使每堂课都与众不同。在走向现代学校的路上,每 所学校的情况各不相同,但学校改革必须有优秀的校长把握 正确的方向、坚定的目标、鲜明的思想,丰富的理论和大胆 的实践的原则。

读李希贵面向个体的教育有感

读李希贵面向个体的教育有感

读李希贵面向个体的教育有感李希贵是中国的教育家和哲学家,他在面向个体的教育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他认为,个体是最重要的,因为一个人的人格和未来都取决于他的教育经验。

以下是我对李希贵面向个体的教育的感受和思考。

首先,李希贵的教育思想强调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兴趣、能力和特点,教育应该关注到这些方面并且发挥他们的潜能。

对于学生而言,学校并不仅仅是为了学习知识而存在,而是一个实现自我意识、发挥特长的重要地方。

而这一点,也是李希贵的教育一直着重的方向之一。

其次,李希贵的教育思想强调环境的重要性。

对学生来说,家庭和学校的环境都对他们的个性化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很难想象一个缺乏关爱、充满暴力的家庭可以培养出健全的个体。

而如果学校缺少地道的艺术文化氛围,学生就很难受到美的熏陶,更不会知道如何欣赏艺术。

因此,教育应该提供一个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环境。

另外,李希贵的教育思想重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他强调,个体不仅仅是自我,更是社会的一部分,因此应该有社会责任感。

这意味着学生应该学习一些社会科学知识和技能,例如如何解决社会问题,如何与他人合作,如何以某种方式帮助别人。

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培养学生不仅仅是个体,也是对社会做出贡献的人。

最后,李希贵的教育思想强调学生的自我决定能力。

教育体制应该注重学生自主性的发展,让他们更好地规划自己的人生道路。

教育应该给予学生充分的批判思考体验,而不是强迫和控制。

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使学生抱有积极的人生态度,而不是被某种想法所束缚。

总之,李希贵面向个体的教育思想是非常深刻并且引人思考的。

它强调个体的自由和自我决定,会对我们现代教育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

教育应该更注重学生的个性特点,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并以积极的方式为社会做出贡献。

品味李希贵的教育思想

品味李希贵的教育思想

品味李希贵的教育思想品味李希贵的教育思想(上)今天在国防大学礼堂听国家督学、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北京十一学校校长李希贵的讲座《一切皆有可能》,结合自己的感悟,以对话体的形式呈现如下:李希贵:十一使命,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

把学校办成教职工心灵的栖所,教师施展才华的舞台,教职工的幸福家园。

梁恕俭:我曾经效力4年的北医附中,校训是尊重、适合、和谐、发展,想来有异曲同工之妙。

李希贵:当一个组织越来越依赖制度,管理容易僵化,导致水泄不通,有些问题永远不可能用制度解决。

梁恕俭:当前的所有教育问题都可归结到体制上来,制度是体制的一部分。

好的制度使好人办好事,使一般人办不成坏事或不敢办坏事,而过多的制度使人好事、坏事都办不成。

李希贵:管理是一门了不起的艺术,它的最高境界就是让每一个被管理的人都感到自己的重要。

梁恕俭:让每一个人都感到自己重要,这是李希贵先生的一条重要的管理思想。

每个人都渴望自己成为重要人物,只有抛弃以权压人的传统管理理念,才能使我们的教育焕发生命的活力,实现真正自由呼吸的教育。

李希贵:在笼子里出生的鸟,认为飞翔就是一种病。

梁恕俭:夏虫不可以语冰!中国绝大多数教育管理者都是笼中鸟,都想飞又无法挣脱。

李希贵:竞争关系,永远不会成就团队。

建设拥有自愿分享功能的学习型组织,需要改变以甄别和排队为特征的评价制度。

梁恕俭:文人相轻,教师之间必须打破竞争壁垒,才能彼此欣赏,共同成长。

李希贵:校长要调停管理与文化的冲突,尽量选择以文化的力量推动工作,但是,也不要希望文化能解决所有问题。

梁恕俭:教育的终极是文化,文化可以用四句话表达:植根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别人着想的善良(梁晓声语)。

李希贵:鼓励先进,允许落后。

以学生可以接受的方式处理学生。

过去的经验解决不了新的问题。

相互倾听,就是对双方关系的最好投资。

梁恕俭:在校长眼里,教师第一;在教师眼里,学生第一;如此而已。

李希贵:对于人我是没有统治欲的,要是你对人有统治欲,你就不适合做一个校长。

品味李希贵校长的教育思想

品味李希贵校长的教育思想

品味李希贵校长的教育思想作者:宋慧莹任妮来源:《艺术科技》2019年第05期摘要:李希贵是一名著名的教育改革家,他有许多的“第一次”,为我国走向素质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考、新的出路。

关键词:李希贵;教育改革;以人为本1 让师生在校园里享受自由的呼吸李希贵认为:“最好的教育应当是着眼于孩子一生发展的教育,应当是关注孩子心灵的教育,应当是使师生感受到自由、幸福和快乐的教育。

”这就意味着首先教师要转变观念,不能将学生视为学习的机器,而是要尊重学生,将学生看作独立自主有个性的人;关注和引导学生的心理发展,让其明白学习的意义是为了今后走出校园步入社会仍然有学习的欲望和能力,能够在不断地学习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自我更新成为“一撇一捺”构建的顶天立地的“人”。

其次师生之间要建立尊重、平等、互助的关系。

2006年李希贵出版了教育著作——《学生第二》,其书注重反思。

在书中作者反思了在“新理念”下学校领导者和教师渐渐迷失,似乎把着眼点全部放在学生身上,反而忽略了教师的需要。

书中写到李希贵任校长期间,大量减少教师除了正常教学以外的工作,减少不必要的学校参观和应酬,让教师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工作中。

2011年李希贵又出版了《学生第一》,书中描述了李希贵在北京十一学校同那里的教师们共同努力建造一个真正的属于学生们的学校,为学生们提供一切有利于他们成长、成才的环境,让学生成为学校真正的主人。

《学生第一》和《学生第二》这两本著作看似矛盾冲突,但实际上体现了师生之间相互平等、尊重、和谐的关系。

书中所述的北京市十一学校,学生们自己管理图书馆、开银行,作为校长的李希贵甚至拿出自己的稿费作为启动资金帮助学生“当家作主”,成为学校的主人。

2 教育为“最终产品”负责在《李希贵学校管理沉思录》中,作者常常强调:教育不是工业化生产,为下一道工序打好基础,而是要为“最终产品”负责。

在应试教育模式下,学生仅仅只为了中考而学,为了高考考上一个好大学而学,对未来的人生方向毫无头绪,这时李希贵敏锐地察觉到了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希贵的教育思想(二)
1.什么是真正的教育?教育,就是发现和帮助,就是激发,就是发现学季的潜能,让学生找到人生的方向,并朝着这个方向坚定地走下去。

2.学校文化二十条:包括“共和国的利益高于一切;领先一步,就领先一个时代;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学生能做的,教师不要包办”,这二十条成为学校的宪法,是学校我文化建设的根本大法。

3.给学生创造更多的第一次。

4.知名度很容易造就行色匆匆的校长,他们被务种峰会和讨人论坛裹挟到了校园之外;知名度很容易让校长头脑发热,学校里的决策往往越来越多地带上了校长个人的主观色彩;知名度很容易造成封闭的胸怀和排斥的头脑,不再学人之长,丧失反思能力。

如果我们不提防知名度带来的负面效应,时间久了,就会应了诸如“墙内开墙外香”,甚至“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老话。

5.当我们能够排除干扰,从容淡定地在校园里春种秋收,我们才有可能拿出真材实料,用自己的智慧影响别人,改变教育,甚至改变世界,当然,我们并不一定在乎这些东西一定要打上自己的注册商标,只要它影响了社会,确有成效,我们就履行了自己的社会责任。

6.阅读的一个重要技巧是把读书和要做的事情联系起来,即做什么读什么,做什么学什么。

校长着手做的工作,需要高度、宽度、厚度,这些东西仅仅靠本人的体验或借鉴周边人的经验是远远不够的。

从眼前遇到一出发,去找这个领域最顶尖、最经典、最新的书籍来学习,这样一种急速充电的阅读方式可以帮助校长在较短时间内了解这一领域的动态发展。

有了明确的目标,不仅能大大提高读书的效率,而且也解决了读书的动力问题和时间不够的苦恼。

从教育学的角度来说,我主张读经典。

教育学的书不在于数量的多少,关键在于读懂、读通,一通则百通,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读多少遍都不为过,教育上产生的一些问题几乎都能在经典的著作中找到答案。

7.过去在办公室里拍拍脑袋就可以在校园里“全面实施”的方案,今天已经变得不可思议,因为方案再好,也必须得到实施者的认同,而只有认同的东西,才有可能真正落地生根。

8.教育教学工作是一项复杂而富有个性的高级劳动,每一所学校,每一个学科,每一个班级,每一位教师都各有不同,如果我们希望通过一场变革,让他们走在一样的道路上,甚至连行走的速度都一样,不仅没有可能,而且一旦实现了这样的目标,那肯定也是违背了许多规律,是个不可信的目标。

9.变革对每一个人来说都会带来巨大的压力,即使无需脱胎换骨,往往也是伤筋动骨,因此这样的变革需要时间。

每一个人从观念的转变、策略的运用、方法的借鉴创新都必须经历别人无法代替的过程,感悟、体验、纠结、挣扎,每个人的内心都避不开疾风骤雨。

这时候,一位智慧的管理者要学会等待,注意观望,等待他们每一个人走过自己的心理路程,发现每一个需要搀扶帮助的机会。

10.在今天这样一个时代,让人们盲目服从任何一位领导都已经显得苍白,服从真理才是凝聚一个团队的关键。

因此,变革的科学性、可行性、价值在哪里,就必然成为团队中的成员特别是核心成员首先要弄清的问题。

11.校长由于身份的特殊,他必须学会对更多的人、更重要的事,有着更多的关注,仅仅冲锋陷阵,已经无法包罗他浩繁工作内容的全部,当需要导航的时候,他万不可埋头划桨。

12.我们在推动学校变革的进程中,选择了别外的方式,就是最大限度让变革发生在民间。

这样,往往容易形成百花齐放面,也肯定造就五彩斑斓的生态。

13.正如人们所说的,变革对于被变革者来说,许多时候就像收到了亲人的病危危通知书,需要一个情感接受期,理智上他们也知道需要改变,但情感上往往难以割舍。

因此,一开始同样需要雷声大一点,雨点小一些。

14.自1987年以来,美国著名的领导力研究专家库泽斯和波斯纳,在20多年的时间里针对追随对领导者的期望进行了四次调查,其中的一个关键指标是“在他们愿意追随的领导者身上他们最想看到的七种品质”是什么。

尽管二十多年来来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汇总起来的结果表明,追随者对领导者的期望却表现出出奇的稳定,排在前7位的一直是忠诚、有前瞻性、有激情、有能力、聪明、公平、正直。

15.我们的校长对自己的要求又太低,大都不太反思自己的,忽视人格魅力在管理中的地位,自我管理意识、方法和能力都极度欠缺,有些固执地带着过云的经验走进今日的校园,大都很难发现每一位老师内心的渴望,也不去唤醒孩子们沉睡着的潜能,于是酝酿智慧的事业异化为硬拼体力的行当。

16.学校到了一个必须转型的时代,无论是因为信息时代带来学习方式的转变,还是因为培养目标要求我们培养有独立人格和独立思想的公民,都要求我们把学校办成一个智慧勃发的场所。

在这里,每一位师生都应该有着自己的空间,每一位师生都应该有明确的目标,每一位师生都充满个性,每一位师生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成长应该成为师生的需求,工作和学习完全有着不一样的道路。

17.校长应该放下自己的身段,从无所不能的虚假的角色定位中走出来,承认自己是学校这个群英英荟萃的组织中的一员,自己的背景、经历、知识结构、能力素质,都与常人一样有着不可避免的
局限,即使在自己熟悉的校园里,也有着许多不如人的工作领域。

与其亲历亲为,不如交给更适合的人去操办。

18.权利是把传家宝刀,轻易不要拔刀出鞘。

——士光敏夫
19.事实一再表明,只有改变自己,才能改变别人;只有领导改变,一个组织才有可能改变。

那种自我感觉良好、固步自封,不再改变自己的管理者,任何希望改变别人、改变组织的期待必然落空。

因而,任何一位校长只有从改变自己开始,才能真正找到一所学校的转型之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