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各国儒学的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亚各国儒学的特点
儒家文化,是有国际性特殊文化现象的东方文化,它影响着中国、日本、越南、韩国、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等国,它不是单纯的政治、经济、地理等概念,当然更不是政治或经济等实体,但是它又与政治、经济、地理等有着密切的关联,它,就是一种简单但涵括精神及物质所有领域的文化理念,各国的儒家哲学,是一种近似而又无束缚的文化共同体,它不是历史---虽然它包含了历史,但它还在继续还在发展,它影响着现在---也必然有未来,影响着当代亚洲乃至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活动…
对世界现代史冲击力最强影响最大的学者之一---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在肯定了儒家文化对世界及思想文化领域的贡献同时说:“远东社会包括中国、朝鲜、日本等具有同一类型的文化,它们无一不受到儒家文化的影响,形成了影响世界文化的‘儒家文化圈’”。
东亚:
中国
中国儒学注重人生哲学与人的修养的研究。中国的原始儒学
以伦理和政治学说为中心。《易传》说:“形而上者谓之道, 形而下者谓之器。”“一阴一阳之谓道。”(《易·系辞上》) 这里所说的“道”是超越感觉与经验的, 是指作为万事万物根本规律的“道”,
这显然是有关世界观的抽象哲学思考
在中国早就存在以“诚”为中心的儒学理论。孟子说:“悦亲有道, 反身不诚, 不悦于亲矣。”这里的“诚”是真实无妄, 诚实不欺的
意思, 颇有感情色彩。这或许是“诚”的本义在中国儒学中,“仁”被定为凌驾一切之上的德, 在中国儒学
中,“忠”是有条件的
中国儒学具有强烈的排他性质,但是中国儒学又是是在不断吸
收、溶化其他诸家思想的过程中发展的。例如, 董仲舒包容法家、阴阳家的思想; 宋明理学吸收佛、道思想等。但是, 中国儒学在外在形式上又具有强烈的排他性, 经常进行论辩。诸如原始儒学时期的儒墨、儒法之争, 汉初的儒学与黄老刑名之学的斗争, 汉武帝以后的“独尊儒术, 罢黜百家”等,
日本:
日本著名学者江上波夫在著作《八世纪的欧亚大陆》中写道:“当时形成了以唐朝为中心的‘东亚文化圈’,包括日本、新罗(今朝鲜)、安南(今越南)等在内的东亚各国为发展本国,都努力学习唐朝的法律、艺术、学问、制度、思想、文学、技术、文字等,呈现了以唐为中心的共同文化圈,这一文化圈成立后就长期决定了东亚民族文化的状况,在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与地中海一带罗马文化圈的成立在西方历史上所具有的重要性完全要相提并论的”。他还认为:“当时有希腊文化、埃及文化、阿拉伯文化、叙利亚文化等,但带有国际性
且影响极大极广的文化就是以唐为中心的‘东亚文化圈’和地中海一带的‘罗马文化圈’…虽然唐文化从表面看是在带着胡风胡俗的北朝文化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只要略一探究,就不难看到它深层精神面的儒家文化以及佛道文化,而发展到两宋后,新儒家文化更占上风,这段思想史的演变也决定并影响着‘东亚文化圈’,‘东亚文化圈’随之变化就成为了现在东亚的‘儒家文化圈’”。
日本江户时代就有了系统的儒学、朱子学并发展儒学使之成为了日本的“国学”,全国自上而下推行儒家文化,孔子成为了受全国人民尊重的“先师”“圣人”,儒家文化迅速蔓延在日本各个层面的精神领域,不但影响了日本文化,也影响了日本社会的面貌和方向,美国著名的日本文化研究学者鲁思·本尼迪克特曾精辟的说:“从中国学来的儒家文化,使日本从一个用手抓饭吃的民族迅速转化成了一个世界强国,包括精神方面的强大,文明程度也前所未有的发达,成为了世界著名的‘礼仪之邦’”。
韩国:
朝鲜不仅仅在十六世纪时涌现了大批宿儒,更有曹南冥、李退溪两位大儒(韩国尊为“圣人”),朝鲜人在吸收中国儒学的基础上还建立了自己的儒学,像“南冥学”、“退溪学”就都是闻名世界的“朝鲜儒学”。新儒学在高丽时代(918-1392)末期开始引起注意,最终发展成为在朝鲜王朝时代(1392-1910)占主要地位的哲学思想。据信它的是在同中国元代的文化交流期间传入韩国的。但是,如果联系
中产阶级的上升来看,那就能更深刻地解释新儒学何以会被接受。中产阶级是指一批具有地方乡绅地位的中小地主,他们并非通过世袭权利而且通过国家科举进入官场的。这些人为人正直,对通过非法手段占有大规模产业的亲元朝的统治家族持批判态度。这个新兴中产阶级欢迎新儒学的道德原则,把它作为一种精神支柱。
到了17和18世纪,关心韩国的技术和经济进步的新风气在朝鲜王国学者中间甚为流行。在这个时期,移栽秧苗、每年种植两茬庄稼和修建蓄水库的做法大大促进了农业发展。一个以汉城和开城为中心的全国商业网络组织起来了。港口商贾在义州促进了对外贸易。独立的手工业繁荣发展了。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作为儒教的一派的实学形成了。实学的宗旨是通过培养对本民族历史传统的认识来改革社会。实学在西方文化以及中国清朝的历史研究方法学的影响下受益之大是空前的。
今天,原南朝鲜,现在的韩国,在全国都保持了“乡校”这样的普及性群众性儒学文化教育机构,在成均馆设有世界上唯一一所专门从事儒学研究工作的高等学府---儒学大学。
在韩国,每年春、秋两季,全国都会举行隆重的“祭孔大典”。
釜山大学日本研究所所长---著名的韩国学者金日坤教授在《儒教文化圈的秩序和经济》一书中说:“儒学是日本、韩国最具优势的传统文化,至今仍作为秩序和原理而发展。儒家文化国家经济发展的成功,是由于儒学伦理具有经济发展的适应性”。
韩国是个半岛,一面是强大的大陆国家,另一面是一片汪洋无路可退,所以几千年来韩国对于外来文化一向采取逆来顺受的态度,从中国到日本再到美国一向如此,所以韩国有一个独特的文化断代现象,每过三五百年,他的主流文化方向都会有一次大的变化,基本取决于宗主国的扶持态度。
2.东南亚:
儒家文化对东南呀的越南、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的影响程度也相当大。
越南:
其属于古汉语文化圈,但在古代他的国策长期封闭,所处的位置易守难攻,本来应该发展出更为灿烂的文明,但他的文明发展历程被西方殖民者打断了。近几年尤其是战后他基本不与我国沟通越南《大越史记全书》中就记载:“李圣宗神武二年,修文庙,塑孔子、周公及四配像,画七十二贤像,四时享祀,皇太子临焉”。与此同时,越南设立了国子监,凡文职官员一律要入学学习中国儒家典籍史料,并坚持以儒安邦。
后来,北方越南受中国大陆极左思想影响,曾一度批判儒学并禁止学习,不过近几年又开始肯定儒学价值并鼓励学习。南方越南则一直推崇儒学,并成立了有多家孔学会和儒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