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与环境价值评估作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资源与环境价值评估
课程论文
学院:公共管理学院
专业:土地资源管理
班级:土管141班
学号: 1400870151
学生姓名:彭应永
任课教师:汪霞
2017年6月10日
针对资源环境价值评估与发展意义的研究
——以贵州省石阡县佛顶山景区为例
摘要: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现代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资源过度消耗和环境的急剧恶化。自然资源与环境价值评估时当前环境经济学研究的热点,在国外的发展已较为完善并已成为自然资源和环境价值评估的主要技术方法之一;论文基于石阡县佛顶山景区的自然环境资源进行环境价值评估及发展意义的研究,对佛顶山景区的实际情况调查,以及在网络上对景区的自然条件和地理信息等相关内容进行获取,运用生态学、环境经济学、福利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等学科研究领域的方法和手段,采用演绎和归纳、动静态分析等方法来完善和丰富资源环境评估技术,促使我们的评估视角有静止的独木延伸到动感的森林,也是我的评估在技术上具有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资源环境;价值评估;发展意义
1.研究资源环境价值的依据和目的
随着社会经济全球化的不断高速发展,工业、科技以及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但是资源消耗和环境功能退化与经济快速增长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已经作为经济领域中的重点研究对象,这样的环境和经济之间的矛盾引起了很多科学家对环境保护、资源可持续发展、生态价值估算等问题的热烈讨论与研究。其涉及的领域包括了经济学、生物工程、生物化学、生态学等诸多学科。其中,在经济学中的资源环境问题就有环境经济学、生态经济学、环境统计学、环境计量经济学、能源经济学等诸多研究领域。在这些研究领域中,价值评估又是普遍关注的焦点和核心。因为价值评估是了解资源存量变化、环境防护的基础和测度标准,只有通过合理科学的价值估计技术,才能使我们准确地把握经济活动与环境间的相互影响关系,运用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将其合理的表现出来,由此认清考虑资源环境价值因素后的GDP的真实面貌,为有效实施资源环境价值补偿制度提供合理的理论指导依据,促进国民经济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
2.环境资源价值研究意义
我国正处于经济的转型期,经济增长方式正在由原来的粗放增长向集约型增长方式转变,环境保护和循环经济已成为我国面临的现实问题。环境保护和相关的技术性分析也逐步成为当前我国经济研究领域中的重点发展领域之一从资源
环境价值的评估入手对有效解决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评价体系无疑具有方法论的探索意义。然后再通过具体的应用分析,必然对我们从经济学和国民核算的两个视角及时了解我国环境资源的存量和流量状况,进而为政府治理和保护环境政策提供有力的理论技术保障。
通过对佛顶山景区的自然资源环境价值评估,可以清楚的了解到景区的实际情况和环境经济价值,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避免与该景区的环境造成污染和损坏,加大对景区的资源环境建设,使其发挥最大的社会效用价值、促进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
3.佛顶山景区的自然地理信息
3.1 地理位置及地理概况
佛顶山在大地构造上属扬子准地台,位于贵州东部十分醒目的华夏系断裂构造带上。自然保护区总面积12634.54hm,东西宽27km,南北长14km,地理位置为27°15′~27°25′N,107°56′~108°12′E。最高海拔高度1869.3m。区内出露地层为晚元古宇下江群浅变质岩,自下而上分为番召组及清水江组。番召组为浅灰至深灰色变质砂岩、变质粉砂岩夹板岩、浅灰至深灰色板岩、千枚岩夹少量变质砂岩、变质凝灰岩等,地层总厚2560m。清水江组岩性主要为浅灰、灰绿及深灰色变余凝灰岩、变质粉砂岩及板岩等,厚度大于2000m。佛顶山为一沿北东南西向延伸的高大脊状山岭,是夹持于北东向断裂带间的一个巨大构造透镜体组成的地垒式山地,沿着北东向区域性大断裂与其北东面的梵净山及南西面的朱家山一脉相承。
3.2 水温地质及气候条件
佛顶山区出露的晚元古宇浅变质岩,经受多次构造运动而轻度变质,首先其岩石坚硬而易脆裂的力学特性,在构造应力作用下极易形成大量的破裂结构面,其次,晚近以来又受新构造应力的强烈叠加,使岩石中断裂隙发育且开启程度好,再次,浅变质岩石中含大量的变质矿物,暴露于地表极易发生物理和化学风化,佛顶山含水岩石划分为松散岩土孔隙水及构造—风化网状裂隙水两种含水类型。松散岩土孔隙水岩石广泛分布于山顶、山脊、山地剥夷面、山地斜坡及山麓地带,一般均大于2m。构造—风化网状裂隙水岩石含水带的发育深度一般为30~40m,在此以下的新鲜基岩则含水十分微弱,为浅层地下水的隔水底板。
佛顶山区太阳辐射值低。年总辐射为79.6kcal/cm,比同纬度其他地区少,处于全国日照低值区。总太阳辐射季节变化以夏季最多,冬季最低,春季高于秋季。佛顶山区年平均气温在海拔600m、1100m、1500m处分别为16.4℃、14.1℃、12.3℃。气温以夏季最高,冬季最低,秋季略高于春季。佛顶山区受海洋气候影响较大,雨水丰沛,相对湿度大于80%;年均降水量1100~1350mm,为全县多雨区。降雨主要集中在4~10月,其降雨量占全年的80%以上,降水年变化呈单峰型。降水量以6月最多,冬季最少;东坡雨量最多,南坡最少。
3.3 生物资源及旅游资源
佛顶山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复杂多样的生境类型,为生物的繁衍生息提供了良好场所,加之地史上未受到第四纪冰川侵袭,成为许多古老、孓遗生物的避难场所,因此,生物资源丰富。根据佛顶山科学考察调查,佛顶山初步查明各类生物1693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31种,国家重点保护珍稀、濒危植物达15种,列入《濒危植物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Ⅱ的兰科植物17种。佛顶山种子植物资源十分丰富,现已查明有157科489属1069种(包括种以下等级),占贵州种子植物总科数的67.38%,总属数的39.25%,总种数的22.71%,其中裸子植物6科11属13种;被子植物151科478属1056种。自然保护区动物资源丰富,已鉴定命名的脊椎动物与昆虫有119科417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31种,其中,一级重点保护动物1种,二级重点保护动物30种。
佛顶山区以森林山地景观为主体的自然旅游资源丰富,景观类型多样。佛顶山由于垂直高差达1100m以上,山地景观具有拔地冲天的高峻形象,山体主脉脊薄如刃绵延十余公里,悬崖绝壁连绵不断,高旷山地斜坡上层状地貌发育,具有一层地貌一重天之大山神韵;佛顶山自然景观之美源于水,其两侧的甘溪河和包溪河,河谷宽阔平坦,其间清流萦回曲折,田园村寨依山傍水,景色秀美怡人,源于大山森林深处的条条溪流,河谷狭窄深遂,瀑布跌水川流不息,散发出大自然的清新气息;最美的是佛顶山郁郁葱葱的森林景观和千姿百态而又丰富多彩的植物景观。
世居在佛顶山的村民,多为仡佬族和侗族,少数民族文化和风俗浓郁,而民居民宅极富山村特色。2006年开始运营的尧上少数民族文化村初见成效,佛顶山是红色旅游区之一,有著名的甘溪战役遗址和英雄烈士纪念碑,是开展革命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