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数加两位数(2)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 优秀教案(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优秀教案(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优秀教案第【1】篇〗教学内容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教材P39―40)教学目标1、通过创建情境,组织学生根据情境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列出算式,并运用生活实际经验和已有的数学知识探索出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能口算和在100以内的两位数加法。
2、在平等的,民主的,富有情趣的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能力。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学数学的乐趣。
重点难点重点:主动探索出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难点:合理地运用算法灵活的进行计算。
教具准备情境图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通过具体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顺利的进入新知的学习。
同时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谈话导入:以前我们已经学习过口算加法,今天我们接着探索口算的各种方法。
1、教师出示情景图,提出问题:从这幅图上你能知道什么2、你能提出哪些用加法计算的数学问题吗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相应板书。
(男孩要付多少钱女孩要付多少钱)3、你能根据问题列出算式吗(1)学生仔细观察图,交流所获得的信息。
(男孩买了什么,女孩买了什么,玩具的单价。
)(2)学生提出问题,全班交流。
(3)独立思考,列出算式。
学生的观察能力很好。
二、自主探索得出方法通过创建情境,组织学生根据情境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列出算式,并运用生活实际经验和已有的数学知识探索出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能口算和在100以内的两位数加法。
1、44+25你能口算吗根据学生的回答相应板书。
44+20=64 44+5=4964+5=69 49+20=6940+20=60 4+5=94+5=9 40+20=6060+9=69 60+9=692、44+38等于多少,你会算吗?根据学生回答,相应板书。
44+30=74 44+8=5274+8=82 52+30=8240+30=70 4+8=124+8=12 40+30=7070+12=82 70+12=8244+40=84 84―2=823、比较两道算式的异同点。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2.1.2《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教案(含反思)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知道个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十位进1的算理。
2.学会正确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
过程与方法1.经历摆小棒的过程,明确“个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十位进1”的算理。
2.通过学生的探索、交流,发现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的多种计算方法,体验算法的多样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能运用数学知识尝试解决问题,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2.指导学生工整地书写竖式,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重点难点重点: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的笔算方法。
难点:理解“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的算理。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学生准备小棒练习本教学过程板块一复习旧知,铺垫新知1.口算竞赛,激趣闯关。
1要求:在规定时间内答对所有题即为闯关成功。
2课件出示闯关内容:7+6=8+4=9+5=6+8=7+5=5+8=6+6=4+6=3学生闯关。
4公布闯关成功的,并对闯关失败的进行订正指导。
2.笔算练习,巩固方法。
1出示试题:35+34。
2指名板演。
3其他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
4全班订正。
5思考:做笔算加法时应注意什么?怎样列竖式?从哪位加起?6学生汇报交流。
预设生1:笔算加法时,应注意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
生2:笔算加法时,个位上的数相加的结果写在个位上,十位上的数相加的结果写在十位上。
3.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1导思:如果将35+34这道题中的34改成37,变成35+37,那么在计算时会出现什么情况呢?2导入:这就是今天我们要探究的问题——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
板书课题操作指导:复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和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时,教师要让学生理解算理,为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打好基础。
板块二自主学习,探究新知活动1自主学习,提取信息1.课件出示教材14页例3:二1班和二3班一共有多少名学生?1小组合作,借助情境图提取相关信息。
2汇报交流怎样解决问题。
2.请同学们读题思考,然后列出算式。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知识要点归纳

五、解决问题的应用(常见题型)1、爸爸今年38岁,儿子今年12岁,两年后,爸爸比儿子大多少岁?解题关键点:①年龄问题要注意,不管过多少年,两个人的年龄差还是不变;②求谁比谁大或小几岁的问题,一般用减法。
4、裙子原来每条45元,裤子原来每条28元,现在每条裙子多少元?现在每条裤子多少元?解题关键:理解“优惠”的意思,“优惠6元”也就是现在的价格比原来的价格少6元。
所以:求现在的价格=原来的价格-优惠的价格5、哥哥比弟弟多30元,后来爸爸又给了哥哥30元,给了弟弟45元,现在谁的钱多?多多少元?解题关键:该类问题画线段图做答更清晰。
哥哥:弟弟:今日特价每件优惠6元多30元45元30元两人相差的钱数通过画图,我们可以发现,哥哥的钱数会比弟弟多,多的钱数刚好是2个30相加的和减去45。
6、周六外卖员上午接了25单外卖,下午接了19单外卖,晚上接了30单,白天比晚上多接了多少单?解题关键:①从问题入手,白天比晚上多接多少单,要先知道白天接多少,所以要先求白天的数量;7、图书角有83本书,其中故事书有38本,科技书有32本,其他的书有多少本?解题思路:求其他的书有多少本,通过题目我们可以得知这是一道已知三个数的和及其中两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问题。
有两种解题方法:方法一:其他的书=总数-故事书-科技书;方法二:其他的书=总数-(故事书+科技书)。
8、小兔采蘑菇,白兔采了28个,灰兔采了17个,黑兔采的蘑菇与白兔和灰兔加起来的一样多。
它们一共采了多少个蘑菇?解题思路:①看问题,求一共采了多少个蘑菇就是求白兔、灰兔、黑兔三个的和;②黑兔采的和白兔与灰兔加起来的一样多,就是黑兔=白兔+灰兔;第一步:先求出黑兔的蘑菇数量,即白兔和灰兔的蘑菇数量和:28+17=(个)第二步,再用黑兔的蘑菇数量,加上白兔和灰兔的蘑菇数量和:+=()9、一本书我第一天看18页,第二天看了25页,剩下的页数和已经看的同样多,这本书一共有多少页?解题思路:总页数=已经看的页数+剩下的页数10、果园里有桃树27棵,苹果树35棵,梨树比苹果树少9棵,梨树和桃树一共有多少棵?解题思路:①看清楚问题,先找出对应的条件:梨树多少、桃树多少;②已知梨树比苹果树少9棵,求小数用减法即:梨树=苹果树-9③最后求一共=梨树的棵树+苹果树的棵树11、二年(1)班男生有25人,女生有27人,其中会游泳的有23人,会滑冰的有29人,求:二年(1)班不会游泳的有多少人?不会滑冰的有多少人?解题思路:①要先求出二年(1)班总人数是多少;②不会游泳的人数=总人数-会游泳的人数③不会滑冰的人数=总人数-会滑冰的人数12、妈妈买了一些物品,其中用微信支付了45元,用支付宝支付了39元,用现金支付了48元,手机支付比现金支付多多少元?解题思路:该题要先了解微信支付和支付宝支付都属于手机支付所以①要求手机支付比现金多多少元,要先求手机支付共多少钱;②再用减法解答最后问题(谁比谁多或少的问题用减法,即大数-小数)13、小明会背45首古诗,小华会背38首古诗,其中两人都会的有15首,他们一共会背多少首古诗?解题思路:该题可以画图来理解。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上册《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说课稿(附反思、板书)课件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 级上册《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的课文内容。下 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 说教法、说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及教学反思这八个方面 展开。接下来开始我的说课。恳请大家批评指正。
板块二、探究新知
1.笔算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加)。 师:求“二(1)班的学生和本班的带队老师一共多少人”,该怎样列 式呢? 学生说算式,教师板书:35+2= 【设计意图:结合具体问题,思考怎样列式,进一步理解加法的定义, 深刻领悟加法的算术理论】
师:下面请大家用自己的方法试着算一算。 学生试算,教师巡视指导。 师:谁愿意说一说自己的算法和计算结果? 生1:我是口算的:我想35如果摆小棒是3捆和5根,加2根就是37根, 所以35+2=37。 生2:我是用竖式计算的:35表示3个十和5个一,加2就是加2个一,所 以个位上的5和2对齐,相加就是7,十位上是3,所以是37。 师:是啊,以前我们学习笔算加法时一再强调相同数位要对齐。
1.摆一摆,算一算。
板块三、课堂练习
2.计算。
3.连一连。 20+31 53+45 25+54 42+25 17+21
38 67 79 98 51
4.改正错误。
答案:
七、说板书设计
根据二年级的年龄特点,本课板书内容简单明了,重难点突 出。
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
总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始终立足让学生在玩中学会, 在动手中提高技能,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我将继续努力,让 我的数学课堂教学更高效,更精彩。
一、说教材
《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是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的课文内 容。针对课程标准,认真挖掘教材资源,紧紧把握住教学目标,把 重点放在通过使学生掌握经历自主探索、交流两位数加两位数(不 进位加法)的计算过程。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和 主体作用的发挥,努力体现新课程的教学理念,给学生创造了一个 学有所获的空间。
第二单元《两位数加两位数》(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第二单元《两位数加两位数》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认真、细心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内容1.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2. 解决实际问题,运用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理解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过程,熟练进行计算。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粉笔。
2. 学生用计算器。
3. 小组活动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一组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算式,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算式有什么特点?(2)学生回答:这些算式都是两位数加两位数。
(3)教师总结: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2. 探究新知(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两位数加两位数应该怎样计算呢?(2)学生小组讨论,尝试总结出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3)教师请小组代表分享计算方法,并给予点评。
(4)师生共同总结: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如下:第一步:将两个数的个位对齐,相加。
第二步:将两个数的十位对齐,相加。
第三步:将两次相加的结果相加,得到最终答案。
3. 巩固练习(1)教师出示一组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算式,学生独立完成计算。
(2)教师请学生分享计算过程和答案,并给予点评。
(3)教师出示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解决问题。
4. 小组活动(1)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发放一张活动材料。
(2)学生根据活动材料上的提示,完成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任务。
(3)小组内成员相互检查计算结果,确保正确。
(4)教师请小组代表分享活动成果,并给予点评。
5. 总结与拓展(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2)教师出示拓展练习,引导学生尝试解决更复杂的计算问题。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计算题(100题)位)

25+39=
19+45=
48+27=
48+32=
24+47=
21+69=
69+16=
15+19=
55+18=
46+26=
14+19=
34+28=
66+27=
27+25=
19+55=
24+26=
38+37=
48+22=
35+45=
58+29=
47+18=
37+23=
18+36=
63+37=
24+59=
15+28=
27+63=
29+65=
34+48=
47+34=
68+28=
34+28=
21+29=
38+58=
18+28=
73+17=
67+14=
34+39=
57+19=
16+49=
46+24=
49+49=
24+36=
58+37=
38+13=
49+22=
32+59=
17+24=
69+11=
33+27=
39+61=
35+26=
34+26=
29+54=
15+37=
48+17=
26+17=
28+33=
27+14=
65+25=
11+49=
16+25=
29+32=
55+35=
16+75=
56+19=
36+16=
15+58=
59+36=
68+19=
37+29=
16+69=
75+16=
21+29=
29+46=
69+11=
38+52=
33+39=
《两位数加两位数》教学设计(通用6篇)

《两位数加两位数》教学设计(通用6篇)《两位数加两位数》教学设计(通用6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
一份好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两位数加两位数》教学设计(通用6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两位数加两位数》教学设计1教学内容:冀教版教材8-9页,两位数加两位数(不退位)教材及学情分析:本节教材内容是在学生会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基础上编排的,对于学生来说难度不大,在编排上有两个特点:一是利用情境图导入新课,激发兴趣,二是突出重点,分散难点,本节主要解决不进位加法的“对位”这一难点,而进位的难点留在下节课解决,三是体现了计算方法的多样性,如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
教学目标:1. 经历自主探索、交流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计算过程。
2. 会用自己的方法正确地计算不仅为的两位数加两位数。
3. 获得自主学习的成功体验,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会用自己的方法正确地计算不仅为的两位数加两位数。
教学难点:会正确书写不进位加法的竖式,强调“对位”。
教学过程:一、情境创设,激发兴趣。
观察少年合唱团的情境图,说说从图中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怎样解决问题?二、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1、学生列式并交流自己的算法。
要求少年合唱队一共有多少名学生,应怎样列式?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23+22=?那么,要求23+22=?我们可以怎样算呢?请大家独立想一想,然后同桌互相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算的,再全班交流。
全班交流算法时,只要学生汇报的思路准确,说得有道理就可以。
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
可能有这些想法:(1)23+20=43 43+2=45(2)20+20=40 3+2=5 40+5=45(3)还可以用竖式计算(如果学生提不出这种算法,教师可以以合作者的身份提出来。
)2、讨论用竖式计算的方法。
二年级上《两位数加两位数》数学教案设计

二年级上《两位数加两位数》數學教案設計
标题:二年级上《两位数加两位数》数学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运算方法。
2.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计算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和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运算方法。
难点:在理解的基础上熟练进行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
三、教学准备
1. 教具:数字卡片,计算器等。
2. 教材:《小学数学课本》。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通过一些生活中的实例引入两位数加两位数的概念,如购物时的价格计算等。
(二)新知讲解
1. 以直观的方式展示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过程,例如用小木棍或者水果模型等实物进行演示。
2. 引导学生发现并总结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规律,即先将个位相加,再将十位相加。
(三)课堂练习
1. 设计一系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题让学生独立完成,以此来检验他们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进行小组活动,让学生互相出题并解答,增强他们的合作学习能力。
(四)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再次强调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和步骤。
五、作业布置
设计一些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家庭作业,以便学生在家中复习和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反思
对本次教学的效果进行反思,思考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改进。
以上就是《两位数加两位数》的教学设计方案,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

我们今天学习的两位数加两位 数的口算方法你学会了吗?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把一个两位数拆成几十和几,先 算两位数加几十,再加几。
课本60页“想想做做”的第3、4、5题
先算两位数加几十,再加几。
45+28=
你能用上我们刚刚学的这种办法来计算这 道题吗?
把一个两位数拆成几十和几(28拆成20 和8),先算两位数加几十(45+20=65), 再加几(65+8=73)。
先算两位数加几十,再加几。
45+28= 73 ( 下 )
45+20=65 65+8=73
45+23= 68 ( 下 ) 45+28= 73 ( 下 )
相同:都是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时都是先 算两位数加几十,再加几。
不同:第一题不进位加,第二题进位加,个 位相加满10,要向十位进一个10.
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快又准!
82
66
64
89
75
70
89
75
70
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时都
是先加几十,再加几。注意是不 是进位加。
59
87
68
64
94
70
方法: 23+30=53 53+6=59 方法:28+30=58 58+6=64
42+20= 62 两位数加几十,几十加在十位。
42+5= 47 两位数加几,几加在个位。
42+9= 51
两位数加几,几加在个位,个 位相加满10要向十位进一个10。
把下面各3 30 6 60 9
44
40 4
57
50 7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
苏教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5.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教案_0

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一、教学内容:苏教版数学教材一(下)第84—85页二、教学目标:1、理解“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的算理,会准确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2、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应用意识;3、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体验尝试成功的快乐,培养学生乐于思考的学习习惯。
三、教学重点:理解算理,准确笔算。
四、教、学具准备:计数器、小棒、课件。
五、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老师这里有一道题,谁愿意来算一算?(指名板演)其他小朋友一起来口算。
(指名口答)1.用竖式计算:54 + 322.开火车口算8 + 6 4 + 7 9 + 5 7 + 6 3 + 86 + 4 2 + 9 8 + 8 5 +7 4 + 8(指学生板演的竖式)他算得对吗?哪位小朋友来说一说,用竖式计算加法时,要注意什么?是的,用竖式计算时,要注意个位对个位,十位对十位。
在计算时要从个位加起。
今天这节课我们要利用这些计算经验继续来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
(板书:两位数加两位数)二、探索算法1、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幅图,(出示教科书第85页例题的情境图,标明小华和小明)。
看!小华和小红正在欣赏邮票呢!谁来说一说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你能提出一个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吗?(一共有多少张邮票?)很好,我们一起把这道题的意思完整地说一说。
(学生齐读题目)求两人一共有多少张邮票,能够怎样列式呢?生:34 + 16。
(板书:34 + 16)为什么用加法计算?34 + 16等于多少呢?请小朋友用自己的办法算一算,不会算的能够请小棒或计数器来帮忙。
算出得数后,把自己的算法说给同桌小朋友听一听。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并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实行指导。
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1)摆小棒。
(边说边演示)我是用小棒摆的。
先摆3捆和4根小棒,再摆1捆和6根小棒,合起来是50根。
课件演示摆小棒的过程。
(2)计数器。
刚才刘老师看到有小朋友请计数器来帮忙的,谁来演示一下你是怎么拨的? (边在计数器上拨珠边说)我是用计数器算的。
二年级上《两位数加两位数》教案

二年级上《两位数加两位数》教案《二年级上〈两位数加两位数〉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计算方法的过程,理解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
2、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3、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
2、教学难点:理解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算理。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练习法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小棒、计数器五、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复习旧知课件出示:20 + 30 = 50 + 10 = 15 + 3 = 24 + 5 =让学生口算出结果,并说一说计算过程。
2、导入新课课件出示教材主题图:学校组织二年级的同学去参观博物馆,二(1)班有 35 人,二(2)班有 32 人,两个班一共有多少人?引导学生列出算式:35 + 32 =(二)探究新知1、摆小棒(1)请同学们拿出小棒,同桌合作,动手摆一摆 35 + 32 。
(2)学生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3)请学生上台展示摆小棒的过程,并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先摆 3 捆和 5 根小棒表示 35,再摆 3 捆和 2 根小棒表示 32,把 5 根小棒和 2 根小棒合起来是 7 根小棒,3 捆和 3 捆合起来是 6 捆,所以35 + 32 = 67 。
2、用计数器(1)教师在计数器上拨出 35 ,提问:这个数表示什么?(2)要加上 32 ,应该怎么拨?(3)请一位同学上台拨计数器,边拨边说自己的想法。
先在个位上拨 2 个珠子,表示加上 2 ,再在十位上拨 3 个珠子,表示加上 30 ,结果是 67 。
3、列竖式计算(1)教师讲解列竖式计算的方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上 5 + 2 = 7 ,在个位上写 7 ;十位上 3 + 3 = 6 ,在十位上写6 。
《两位数加两位数》教案十五篇

《两位数加两位数》教案十五篇《两位数加两位数》教案1合作探究,悟算理。
1)教师为学生提供了很多的学具,(例如:小棒、方块、计数器等)学生可以用,也可以在练习纸上写一写、算一算、画一画。
小组内先商量一下,选择哪种学具帮助问题的解决。
2)老师提要求,小组合作先摆一摆,再说一说,进行交流,还可以把摆的过程记录下来。
学生动笔算算试试。
找一名学生板演,并说一说计算过程。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比较,结果都是42,从哪一位加起比较好?1)教师谈话:刚才通过动手做一做,左边鱼缸里有多少条鱼我们解决了,还要解决右边鱼缸里有多少条鱼,打开书,做在书上。
2)学生板演并说一说计算过程。
3)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这两道题你发现了什么?和以前的计算题有什么不同?揭示课题1)教师: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板书课题)2)在做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时,都要注意什么?小结: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
解决学生明确提出的其它问题。
过渡语:同学们算的都很好,刚才我们游览了海底世界,参观了展厅,接下来我们到海滩上去玩一玩。
[评析:仿例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算理,通过观察、思考发现新知识的特点,并且引导学生自己说出计算时应注意的问题,不但获取了知识,而且从中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联系实际,应用拓展出示右边的情境图,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然后解决练习题中的问题。
1.猜一猜贝壳下面的数是几。
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怎样想的?2.判断。
先独立思考,再举判断卡判断。
3.猜一猜,小海龟可能是几?学生有可能会说出很多不同的答案,同时还要引导学生说出自己是怎样想的。
[设计意图: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情境中的数学问题,生动有趣,收到不错的教学效果。
学生体会到知识产生于生活情境中,又应用到生活中去。
]全课总结,升华知识下课铃声响起,老师评价在这节数学课中,同学们学习的非常认真,有些贝壳想送给他们,了解男生有几人,女生有几人,然后引导学生思考50个贝壳够不够,并试着说出自己是怎么知道的。
《两位数加两位数》教学设计与反思(精选6篇)

《两位数加两位数》教学设计与反思(精选6篇)《两位数加两位数》教学设计与反思(精选6篇)《两位数加两位数》教学设计与反思篇1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是伴随解决问题而产生的。
2、经历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并在与他人交流中完善自己的算法,还能根据算式的特点选择最恰当的算法进行计算。
3、在应用知识的同时,活化知识,形成技能,提高素质。
一、创设问题情境师:同学们好!很高兴认识实验小学二年二班的学生,很巧的是:老师在长春岭镇中心小学也教二年二班。
所以我有个想法,我们两个班一起去动物园参观好吗?刚才我和你们班主任研究了一下,把所有同学分成4个组:(1)43人(2)39人(3)46人(4)41人,这么多人怎么去呢?(从多种方式选择最实际的一种,即坐客车方便而且便宜。
)师:老师也同意坐客车去,而且把大客车都雇来了。
(教师边贴客车模型边说明)每辆车有85个座位,我雇来两辆车,怎样乘车比较合理?(学生说出两个组乘一辆车后教师马上追问)你想让哪两个组合乘一辆车?(讨论后设计以下三种方案)(一)43+39(二)43+46(三)43+4141+4639+4146+39要想知道哪种方案最合理,就必须算出每种情况下的乘车总人数,如果总人数接近或等于85人,才能既舒服又省钱地到达目的地。
二探索并优化算法43+39怎样计算?(1)独立思考2分钟,你想出几种方法?(2)和小组成员交流并统计你们组共有几种方法?(3)依次选择最好的方法汇报。
(4)自由评价、补充、改善任意一种算法。
(5)按照思考过程把多种算法分类。
可能出现的结论:1、相同数位相加的方法。
43+39=82(其中有的学生先算个位;有的学生先算十位)(40+30=703+9=1270+12=82)2、先加整十数,再加一位数的方法。
(既把一个数拆为整十数和一位数,再和另一个数分别相加。
由于计算顺序不同,所以有以下4种算法。
)43+39=8243+39=8243+39=8243+39=82(43+30=73(43+9=52(39+40=79(39+3=4273+9=82)52+30=82)79+3=82)42+40=82)3、凑整十数的方法。
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教案9篇

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教案9篇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教案1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9-40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1、使同学经受探究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的过程,能口算和在100以内的两位数加两位数,以及进位的整百数加整百数法。
2、让同学经受探究和沟通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相应的实际问题。
3、使同学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亲密联系,体验数学的价值,加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4、让同学在数学活动中获得胜利的体验,进一步加强对数学学习的爱好和信心,初步形成独立思索和探究问题的意识、习惯。
教学重点:掌控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字号。
教学难点:正确地口算无敬畏的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结果。
教学具预备:教学情境挂图。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新课。
谈话:小伙伴们,你们去玩具店买过玩具吗?今日也有两个小伙伴要去玩具店买玩具,你们想帮他们参谋参谋吗?现在我们就到玩具店看看吧。
看!玩具店到了,谁在买东西呀?我们给插图中的小伙伴起个名字,男孩叫小明,女孩叫小芳。
二、探究新知。
1、同学们,这个玩具店真美丽,玩具真多,〔出示商店图〕小明和小芳每人要买两件玩具,你能说出他们购买什么玩具吗?你是怎么知道的?他们怎样付帐呢,你们能帮他们算算吗?2、提问:要我们解决什么问题?你打算先解决什么问题,再解决什么问题?你能帮他们列出算式吗?3、同学口头列式:老师同时板书算式:〔1〕小明应付钱:44+25= 〔〕〔2〕小芳应付钱:44+38= 〔〕4、谈话:这两道算式假如用竖式计算,我想每位同学都不成问题。
但是,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口算的机会是许多的,小明和小芳到商店来的时候就没有带纸和笔,他们只能口算出应付的钱数。
你能口算出得数吗?先自己想一想、算一算,再在小组里相互沟通。
5、反馈:通过沟通同学可能得出以下算法:第一道算式:44+25= 〔〕〔1〕先算44+20=64,再算64+5=69;〔2〕先算44+5=49,再算49+20=69;〔3〕先算40+20=60,再算4+5=9,最末算60+9=69;〔4〕先算4+5=9,再算40+20=60,最末算60+9=69。
两位数加两位数教案6篇

两位数加两位数教案6篇《两位数加两位数》教案篇一教学内容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教材P39—40)教学目标1、通过创建情境,组织学生根据情境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列出算式,并运用生活实际经验和已有的数学知识探索出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能口算和在100以内的两位数加法。
2、在平等的,民主的,富有情趣的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能力。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学数学的乐趣。
重点难点重点:主动探索出两位数加两位数的。
计算方法。
难点:合理地运用算法灵活的进行计算。
教具准备情境图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通过具体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顺利的进入新知的学习。
同时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谈话导入:以前我们已经学习过口算加法,今天我们接着探索口算的各种方法。
1、教师出示情景图,提出问题:从这幅图上你能知道什么2、你能提出哪些用加法计算的数学问题吗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相应板书。
(男孩要付多少钱女孩要付多少钱)3、你能根据问题列出算式吗(1)学生仔细观察图,交流所获得的信息。
(男孩买了什么,女孩买了什么,玩具的单价。
)(2)学生提出问题,全班交流。
(3)独立思考,列出算式。
学生的观察能力很好。
二、自主探索得出方法通过创建情境,组织学生根据情境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列出算式,并运用生活实际经验和已有的数学知识探索出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能口算和在100以内的两位数加法。
1、44+25你能口算吗根据学生的回答相应板书。
44+20=64 44+5=4964+5=69 49+20=6940+20=60 4+5=94+5=9 40+20=6060+9=69 60+9=692、44+38等于多少,你会算吗?根据学生回答,相应板书。
44+30=74 44+8=5274+8=82 52+30=8240+30=70 4+8=124+8=12 40+30=7070+12=82 70+12=8244+40=84 84—2=823、比较两道算式的异同点。
二年级数学两位数加两位数2

三、做一做
1. 32 + 8 = 4 0 32 + 18 40 38 + 319 77 67 + 14 71 25 + 25 = 5 0 2 5 + 21 5 5 0 17 + 51 3 70 9 + 31 6 45
2.
3. 下面的计算对吗? 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3 6 + 17 4 3 对 5 4 + 31 9 9 3 对 2 8 + 41 6 6 4 错 2 8 + 41 6 7 4
四、拓展性练习
2 + 6 9 9 4
4 7 + 9 8 6
+2 8 6 0
四、拓展性练习
3 + 2 +6
.
+
.
.
5 5
Hale Waihona Puke 5 8五、作业 P79练习十八第2题
请老师们 指正,赐教。
直销系统 直销系统
nry51ksq
儿说:“我不是玩儿去的。姆妈给了我一个大铜板,我要去拐子(拐子是当地方言,即哥哥)在的那个干热面馆子里吃面去!”说完,蹦蹦跳 跳地朝着干热面馆跑去了。尚武看耿老爹失神地望着院门儿,就试探着轻轻问:“义父,咱们进去看看吗?”耿老爹望着院门儿慢慢地摇摇头, 轻轻地说:“不用了,义父已经丢失了三个娃儿,进去见了她们,也只能是让大家伙儿再伤心一场啊!我们父子四人当年在这个院儿里住了半 年多,她们母女和三个娃儿的感情很深哪,还有她家的女婿,都很熟悉„„”一刻,耿老爹慢慢收回眼神,叹一口气果断地对尚武说:“唉, 不进去了!咱们这就顺着前面这条大路往码头渡口上去吧。”“驾!”尚武甩一个响鞭,棕色大骡“嗒嗒嗒”疾步往码头渡口去了。他注意到, 在去码头渡口的这一路上,义父的眼泪一直没有停止过。进了码头后,耿老爹想起来当年父子四人南下前与船老大话别时,曾经说过返回时要 再来看望这个难得的好人的,要不见一见哇!正在犹豫着,远远望到前面走来一个壮壮实实的中年船工,耿老爹赶快让尚武停车。两人下车来 走几步,耿老爹弓身向对面走来的船工施礼问道:“请问这位兄弟,七年半之前在这个码头上执事的船老大还在这里做事吗?”这个船工重重 地叹了一口气,说:“唉,半年前,这船老大突然就没了,现在是当年的船老二执事呢!唉,老大好人啊!他人好去得也很痛快,一觉就睡过 去了,也算是老天照应了啊!人总有一死嘛,好死也是福啊!”说完,摇着头走了。留给耿老爹的,免不了又是一阵伤感。上一班渡船刚走不 久,下一班渡船开船还需要差不多半个时辰呢。尚武就将大骡车停在一边,父子俩下车来活动活动腿脚,看着江面说话。耿老爹给尚武讲述了 仗义的船老大当年用千盏荷花灯祭奠好兄弟白百大的感人之举,不无伤感地说:“真没有想到啊,这个船老大如今也去了„„”下一班渡船慢 慢地靠过来接过江的客人了,尚武牵起棕色大骡拉着骡车上船,耿老爹跟在车后慢慢走上渡船。想着父子们当年继续南下前最后一次来江边祭 奠白兄弟时,耿正曾经说过,父子们返回时路过长江,还要再给白幺爹拉一段二胡曲儿的。而如今儿女们生死未卜,自己身边也没有带二胡, 耿老爹的心里既伤痛又愧疚„„开船起锚的号声响了,渡船开始缓慢地向长江的北岸移动。忽然,远远望见三个人风风火火地跑上码头来了, 并且一边跑着,一边还在朝着已经行至江心的渡船不断地招手呼喊着什么。站在渡船尾部的耿老爹定睛一看,猛然间发现竟然是小青和东伢子 扶着乔氏跑来了!尽管时间已经过去七年半了,但耿老爹还是离着老远就一眼认出了他们。他们显然是也看见耿老爹了,都在声嘶力竭地向这 边招手呼喊着什么。耿老爹的眼泪再次哗哗
二年级数学 两位数加两位数

精心整理 . 精品课件
十个 36
+ 30
十个
36
+ 30 6
36
+30 66
高品质资料
精心整理 . 精品课件
列竖式计算应注意什么?
1、相同数位要对齐. 2、从个位算起.
高品质资料
精心整理 . 精品课件
帮帮忙吧,我 做对了吗?
高品质资料
精心整理 . 精品课件
45 + 50 95 56 30
86 高品质资料
精心整理 . 精品课件
28+30= 37+40=
高品质资料
精心整理 . 精品课件
一只 21元
一只 32元
一只 25元
一件 53元
一只 90元
一双 42元
一辆 37元
一双 14元
一只 12元 一件 41元
高品质资料
一条 22元
一双 70元
一件 60元
精心整理 . 精品课件
高品质资料
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
高品质资料
二年级数学组
精心整理 . 精品课件
参观博物馆
高品质资料
精心整理 . 精品课件
二(1)班 36人
高品质资料
二(2)班 30人
二(3)班 35人
二(4)班 34人精心整理 . 精品课件
准乘70人
高品质资料
精心整理 . 精品课件
高品质资料
精心整理 . 精品课件
36+30=Leabharlann 一条 22元 一只 25元
22+25= 47元
精心整理 . 精品课件
一双 42元
一辆 37元
42+37= 79元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 说课稿(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说课稿(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说课稿第【1】篇〗【说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8页的内容。
【说教学目标】1.学会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2.借助课本上的情景图引出计算问题,并通过实际操作、自主探究、小组协作等手段掌握计算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说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探算法师: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
学校决定组织我们二年级的小朋友去参观博物馆,大家看学校先安排哪几个班去参观?(媒体出示课本第8页的主题图)生:学校安排二(1)、二(2)、二(3)、二(4)班的同学去参观。
师:那么4个班的同学只给了2辆车,每辆车又只准乘70人,如何安排呢?这可把老师给难住了,大家能帮老师解决这个问题吗?(能)好,大家估算一下哪两个班可以合乘一辆车呢?(想好后小组交流)师:哪个小组的同学愿意回答刚才的问题?生1:我认为二(1)班和二(2)班的同学可以合乘一辆车。
剩下的二(3)班和二(4)班的同学再合乘一辆车。
师:还有不同的乘车办法吗?生::我认为二(1)班和二(4)班的同学也可以合乘一辆车。
剩下的二(2)班和二(3)班再合乘一辆车。
师:谁还能想出其他乘车办法?(学生观察后没有再举手)大家想出了这么多的乘车办法,这些办法行吗?我们来验证一下好不好?(好!)你准备用什么方法验证呢?生:把两个班的人数加起来看看是否超过 70人。
师:好,下面我们先来对第一种乘车方案的第一个问题进行验证。
请你们动脑筋,想办法。
算出结果来,当然了,也可以请小棒来帮忙,算好后在小组里交流一下。
师:好,谁愿意汇报一下验证的过程?生2: 36+30我是用口算验证的,先算30+30=60,再算60+6=66,没有超过70,我想这两个班可以合乘一辆车。
生4:我是这样想的:40+30才等于70,36+30当然比70少了,二(1)班和二(2)班可以合坐一辆车。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第4课时《两位数加一位数、两位数加两位数》复习课件

答:一共要用41元钱。
(2)小玲有50元钱,可以买哪几样玩具? 23+14=37(元) 14+27=41(元) 14+30=44(元) 23+27=50(元)
答:可以买玩具飞机和玩具汽车、玩具汽车和玩具 火箭、玩具汽车和玩具轮船、玩具飞机和玩具火箭。
(3)你还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76+21 > 99-5 83-3 > 83-8 25+47 > 35+35
兰兰给丽丽18张卡片后,两人的卡片张数一样 多。兰兰原来比丽丽多多少张卡片?
兰兰原来比丽丽多的卡片张数就是2人给出 的卡片张数的和。
18+18=36(张)
答:兰兰原来比丽丽多36张卡片。
(1)小华买一辆玩具汽车和一艘玩具火箭,一 共要用多少钱?
(1)一班和二班一共捐了多少本文学类图书? 39+27=66(本) 口答:一班和二班一共捐了66本文学类图书。
(2)请你提出一个其他用加法解决的数学问题并解答。 (答案不唯一) 二班和三班一共捐了多少本教辅类图书? 26+48=74(本) 口答:二班和三班一共捐了74本教辅类图书。
36+27= 6 3
42+38= 8 0
68+14= 8 2
29+5= 3 4
24+63= 8 7
四、我挑战,我会想。(共46 分) 1. (原创题)绿色奥运是2022 年北京冬奥会的一项重
要理念。 你知道吗?冬奥村里清废团队的制服是由塑料饮 料瓶回收制作的,不仅具有良好的防水防污效果, 而且透气性良好。一件制服外套需要28 个塑料饮 料瓶,一条制服裤子需要38 个塑料饮料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JC爲阀g善f
文昌阁小学集体备课教学设计方案
三年级学科:数学主备课人:贾胜平备课时间:2018年9月5日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同学为什么这么高兴吗?(课件出示:教材第9页主题图)
生:因为他们要去参观“世博会”啦!
师:跟小组同学说一说,你从图中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在小组里交流获得的数学信息。
组织学生汇报交流,把主要信息板书出来。
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获得了很多有价值的信息。
【设计意图:借助主题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获取有价值的数学信息,为下面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做好准备】
二、探究体验,经历过程
1•教学例1。
师:现在老师想知道,一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车票呢?你能根据刚才获得的信息
解决问题吗?该怎样列式呢?
生:要求一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车票,只要把一年级两个班的人数相加就可以
了。
我们已知一⑴班有35人,一(2)班有34人,所以算式是35+34。
师:你会口算吗?试一试,跟同桌说一说你是怎样口算的。
学生同桌之间交流口算方法。
师:谁愿意把自己的口算方法跟大家分享一下?
学生可能会说:
生1 :我把34分成一个整十数30和一个一位数4,先算出35+30=65,然后再算
65+4=69。
生2:我是把35和34都分成一个整十数和一个一位数,这样35分成30和5,34 分成30和4,然后先算整十数加整十数,30+30=60;再算一位数加一位数,5+4=9,最后
把它们的和相加60+9=69。
对于学生的不冋算法,只要合理就要给予肯定,不必强求算法的统一。
师:二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车票呢?谁会列式?
生:我们已经知道二⑴班有39人,二⑵班有44人所以要买的车票张数就是这两个班的人数和,算式是39+44。
师:谁能很快算出结果?说一说你的算法。
生1:我们可以先算39+40=79,再算79+4=83。
生2:我们还可以先算30+40=70 ,再算9+4=13,最后算出70+13=83。
只要学生算法合理就要给予肯定并表扬鼓励。
2•教学“做一做”。
师:请你利用主题图中的信息完成下面的题目,并说说是怎样计算的。
(课件出示:教材第10页“做一做”)
学生尝试独立解答;教师巡视了解情况,指导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组织学生交流汇报,重点说说算法:
生1:三年级一共要买的车票数就是三年级两个班的人数之和,33+36=69(张)。
口
算的时候可以先算33+30=63,再算63+6=69。
教师根据设计需要可插入图形图表,自行调整表格宽度。
字体字号为:宋体五号个性化修改文字已设定成红色请保留。
(教学目标应有: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学课件名称前写出符号C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