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新田县第一中学高中语文《第二单元《老子》五章(下)+《孟子见梁惠王》课件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注: 作:生长; 生: 夫: 唯: 去: 始:拒绝; 有:
注: 作:生长; 夫: 唯: 去: 始:拒绝; 生:生养(万物); 有:
注: 作:生长; 夫: 唯: 去: 始:拒绝; 生:生养(万物); 有:占为己有;
注: 作:生长; 始:拒绝; 生:生养(万物); 有:占为己有; 夫:句首发语词,无义; 唯: 去:
八十章:
国土小,人民稀少。(即使)有各种 器具却并不使用。使人民不用生命去冒 险,不向远方迁移。虽然有船只车辆,却 没有必要去乘坐。虽然有铠甲武器,却没 有机会去使用。使人民回复到结绳记事的 时代,(使人民)有甜美的饮食,美丽的 衣服,安全的居所,欢乐的习俗。邻国之 间可以互相看见,鸡鸣狗吠的声音可以互 相听闻,但邻里间从生到死,却互不往来。
【孟子的思想】
【孟子的思想】
【孟子的思想】
【孟子的思想】
【孟子的思想】
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 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 ‘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 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 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万乘之 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
本章针对社会病态,老子提出治理的 方案。 老子先从反面讲应该去除哪些东西, 再从正面讲应该怎么做; 老子主张摈弃知识、智慧,摈弃仁义 等道德规范。他认为“圣”、“智”产生 法制巧诈,用法制巧诈治国,便成为扰民 的“有为”之政。抛弃这种扰民的政举, 人民就可以得到切实的利益。
七十八章:
七十八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 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 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 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 不为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注: 作: 生: 夫: 唯: 去: 始: 有:
注: 作:生长; 生: 夫: 唯: 去: 始: 有:
注: 作:生长; 始:拒绝; 生:生养(万物); 有:占为己有; 夫:句首发语词,无义; 唯:表原因的语气副词; 去:
注: 作:生长; 始:拒绝; 生:生养(万物); 有:占为己有; 夫:句首发语词,无义; 唯:表原因的语气副词; 去:失去。
译文:
天下的人都知道怎样才算美,这就有了丑; 都知道怎样才算善,这就有了不善。所以,有无 由互相对立而产生,难易由互相对立而形成,长 短由互相对立而体现,高下由互相对立而存在, 音声有互相对立而协和,前后由互相对立而出 现。因此,圣人用“无为”去处事,用不言去教 导,任凭万物生长变化而不去拒绝。生养了万物 却不占为己有,虽然(对万物发展)起了推动作 用,却不以为恩泽在己,功成而不自居。正因为 不居功,所以(功)才不会失去。
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 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叟:对老人的尊称 亦:句首助词,无义
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 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叟:对老人的尊称 亦:句首助词,无义
□译文:
孟子拜见梁惠王。梁惠王说:‚老 先生,你不远千里而来,将对我国有什 么‘利’处吗?‛
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 ‘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 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 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 亦:
子曰:“君子义以质,礼以行之,
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威慑灵公》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 利。” -----《里仁》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
山东邹城人,汉族。名 轲,字子舆,又字子车、子 居。父名激,母邹氏。孟子 远祖是鲁国贵族孟孙氏,后 家道衰微,从鲁国迁居邹 国。孟子三岁丧父,孟母艰 辛地将他抚养成人,孟母管 束甚严,其‚孟母三迁‛、 ‚孟母断织‛等故事,成为 千古美谈,是后世母教之典 范。孟子的文章说理畅达, 气势充沛并长于论辩。
世间没有比水更柔弱的东西。而攻击坚强的 力量,没有什么能胜过它,(因为)没有什么能 代替它。弱能战胜强,柔能胜刚,(这道理)天 下无人不知,(但却)没有人能实行。因此圣者 说:要能承受国家遭受的耻辱,才配作国家的君 主;要能承担国家的祸难,才配做天下人的君 王。正面的话听起来像是反话。
本章以水为例,说明弱可以胜强、柔可以胜刚的道 理。老子所举水的例子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老子 认为,水虽然表面上看来是柔弱卑下的,但它能穿山透 石,淹田毁舍,任何坚强的东西都阻止不了它战胜不了 它;因此,老子坚信柔弱的东西必能胜过刚强的东西。 这里,老子所说的柔弱,是柔中带刚、弱中有强,坚韧 无比。所以,对于老子柔弱似水的主张,应该加以深入 理解,不能停留在字面上。由此推而言之,老子认为, 体道的圣人就像水一样,甘愿处于卑下柔弱的位置,对 国家和人民实行“无为而治”。 本章后面有一句话:“正言若反”,集中概括了老 子辩证法思想,其含义十分深刻、丰富。
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 焉,不为不多矣。苟为后义而先利, 不夺不餍。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 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 而已矣,何必曰‘利’?”
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 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扫清文字障碍 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 ‘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 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 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万乘之 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
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 焉,不为不多矣。苟为后义而先利, 不夺不餍。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 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 而已矣,何必曰‘利’?”
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 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叟: 亦:
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 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叟:对老人的尊称 亦:
本章内容分两层次:
在前一层意思的基础上,展开第二层意思:
十九章
十源自文库章
放弃聪明和智慧,百姓才会有百倍的利益; 抛弃了“仁”和“义”百姓才能回到孝慈。放弃 追逐巧利,盗贼就会消失。以上三条作为文治法 度是不够的。所以要使人的认识有所从属:表现 单纯、持守朴素,减少私心与欲望,放弃学问, 没有忧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