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残留危害农残速测仪检测方法研究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药残留的危害及农残速测仪检测方法的研究在我国,农药残留是危害着食品安全的一个重要原因,提高农残检测技术可以有效的防止农残食品进入市场。常用的农残检测技术主要有NY-8D型农残速测仪检测法、光谱法、色谱法、生物检测技术及活体检测技术等。
1.农药的危害
农药残留超标的危害,一般人注意力主要是在对人体的损害方面,实际上这种危害远远的大于这个范围,除了人之外,它还直接损害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损害与我们共生的野生动、植物等。
(一)农药对土壤、农作物的污染
半个多世纪以来因为农药的大量、大面积使用,不当滥用,以及农药的不可降解性,已对地球造成严重的污染,并由此威胁着人类的安全。据统计,中国每年农药使用面积达 1.8亿公顷次,50年代以来使用的666达到400万吨、DDT 50多万吨,受污染的农田1330万公顷。农田耕作层中666、DDT的残留量分别为0.72×10-6和0.42×10-6;土壤中累积的DDT总量约为8万吨。粮食中有机氯的检出率为100%,小麦中666含量超标率为95%。20世纪80年代禁止生产和使用有机氯农药后,代之以有机磷、氨基甲酸酯类农药,但其中一些品种比有机氯的毒性大10倍甚至100倍,农药对环境的排毒系数比1983年还高,而且,这些农药虽然低残留,但有一部分与土壤形成结合残留物,虽然可暂时避免分解或矿化,但一旦因为微生物或土壤动物活动而释放,将产生难以估计的祸害。
(二)农药对环境的污染
因为农药的施用通常采用喷雾的方式,农药中的有机溶剂和部分农药漂浮在空气中,污染大气;农田被雨水冲刷,农药则进入江河,进而污染海洋。这样,农药就由气流和水流带到世界各地,残留土壤中的农药则可通过渗透作用到达地层深处,从而污染地下水。
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伦敦上空1吨空气中约含10微克DDT,雨水中含DDT7×10-12~400×10-12,全世界生产了约1500万吨DDT,其中约100万吨仍残留在海水中。中国南方某省1994~1998年,渔业水域受污染面积达45万多公顷,污染事故800多起。水域中的农药通过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小鱼--大鱼的食物链传递、浓缩,最终到达人类,在人体中累积。
(三)农药对生态的破坏
农药的不当滥用,导致害虫、病菌的抗药性。据统计,世界上产生抗药性的害虫从1991年的15种增加到目前的800多种,我国也至少有50多种害虫产生抗药性。抗药性的产生造成用药量的增加,乐果、敌敌畏等常用农药的稀释浓度已由常规的1/1000提高到1/400~1/500,某些菊酯类农药稀释倍数也由3000~5000倍提高到1000倍左右。大量和高浓度使用杀虫剂、杀菌剂的
同时,杀伤了许多害虫天敌,破坏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使过去未构成严重危害的病虫害大量发生,如红蜘蛛、介壳虫、叶蝉及各种土传病害。此外,农药也可以直接造成害虫迅速繁殖,这种使用农药的恶性循环,不仅使防治成本增高、效益降低,更严重的是造成人畜中毒事故增加。长期大量使用化学农药不仅误杀了害虫天敌,还杀伤了对人类无害的昆虫,影响了以昆虫为生的鸟、鱼、蛙等生物;在农药生产、施用量较大的地区,鸟、兽、鱼、蚕等非靶生物伤亡事件也时有发生。生物多样性的减少,破坏了生态平衡,最终将威胁到人类在地球上的生存。
(四)农药对人类的危害
1983年禁用有机氯农药后,我国的农药向高效、低用量、低残留的方向发展,但许多农药的毒性比有机氯农药强十倍乃至百倍。如有机磷、氨基甲酸酯类农药中相当一部分是高毒和三致<致癌、致畸、致突变)的品种。因为农民缺乏用药知识和技术,个别使用者或不法经营者漠视相关的管理法例和法规,由此而产生的急性中毒事故屡屡发生。除了急性中毒外,在自然界中不能降解的农药,通过食物链的传递和浓缩,最终到达人类体内,在内脏、脂肪中累积而引起各种疾病,甚至癌症。<摘自《绿色化学》)
2.现阶段农药检测技术
目前农药残留分析的主要方法是气相色谱法(GC>、高效液相色谱法
2.1光谱分析法
光谱法是根据有机磷农药中的某些官能团水解、还原产物与特殊的显色剂在特定的环境下发生氧化、磺酸化、酯化、螯合等化学反应,产生特定波长颜色反应来进行定性或定量<限量)测定。检出限在微克级,见下表。
表中反映的是微量化学实验法,主要用于商品农药的鉴别实验,灵敏度不高、实验干扰因素
多,含不同基团的有机磷的反应也不一样,易出现假阴性。为提高灵敏度,现在大部分使用波谱法,即用分光光度计来测定有机磷。经典的比色法是Ellman发展起来的,其基于乙酰胆碱酯酶对底物催化,与显色剂作用显示黄色,进行测定时以碘代硫化乙酰胆碱作为底物,5,5'-二硫代双(2-硝基苯甲酸 >(DTNB>为显色剂。碘代硫化乙酰胆碱在乙酰胆碱酯酶的作用下水解成碘代硫化胆碱,与DTNB作用显黄色,在410nln处测定溶液的吸光度变化,可以进行农药的检测和筛选。
现如今研究较多的是化学发光技术,主要是利用发光物质鲁M诺、光泽精、洛粉碱、没食子酸和过氧草酸等与有机磷进行特殊化学反应,在反应中吸收了释放的化学能,从而处于电子激发态的反应中间体或反映产物由激发态回到基态时产生光辐射,检测限达到ng/L水平。
2.2色谱法
2.2.1薄层色谱法
薄层色谱法是一种较成熟的、应用也较广的微量快速检测方法。先用适宜的溶剂提取农药,经纯化浓缩后,在薄层硅胶板上分离展开,显色后与标准农药比较来进行定性测定,用薄层扫描仪进行定量测定,检出限达0.1-0.01µg。因为样品中农残成份复杂,农药含量较低,为此,国内外针对该方法的不同实验步骤,如提取方法、纯化方法、浓缩方法、薄层板的吸附剂种类、展开剂的配制、展开方式(如单向和双向展开>以及显色方法都作了深入的研究和改进。
2.2.2气相色谱法 气相色谱法是检测有机磷农药的国家标准方法,该方法是利用经提取、纯化、浓缩后的农药注入气相色谱柱,程序升温气化后,不同的农药在固定相中分离,经不同的检测器检测扫描绘出气相色谱图,通过保留时间来定性,通过峰或峰面积与标准曲线对照来定量。该方法具有即定性又定量、准确、灵敏度高,并且一次可以测定多种成分的优点。用于农药残留量检测的检测器主要是电子捕获检测器(ECD>、火焰光度检测器(FPD>、氮磷检测器(NPD>,采用的色谱柱主要是填充柱和毛细管柱。毛细管色谱柱具有比填充柱分离效能高(可达到1000000理论塔板数>、速度快、样品用量少等优点,近年来越来越广泛应用于农药残留量检测。最近几年采用双柱(不同极性>、两检测器(相同或不同>可同时进行定性、定量检测,并且可以和质谱连用 2.2.3液相色谱法 1)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高效液相色谱法是在液相柱层析的基础上,引入气相色谱理论并加以改进而发展起来的色谱分析方法。一般来说,HPLC法的检出限要高于GC法,HPLC能对GC不能分析的高沸点或不稳定的农药可以进行有效的分离检测,是农药残留定性、定量分析的有效手段。HPLC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