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林场改革发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我县国有林场改革与发展的探索

近年来,随着中央对林业工作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作为占据林业战线重要地位的国有林场为地方造林绿化、生态环境改善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随着国家林业政策的调整,特别是实行天然林保护工程以来,国有林场的性质和任务发生了明显变化,发展也随之面临着巨大的困难和问题。为此,最近我就如何进一步深化国有林场改革,加快林场发展等问题,对全县国有林场进行了实地调研,现谈一下自己的认识和思考。

一、基本现状

我县现有国有林场2个,分别创建于50年代末和80年代初。长期以来,作为担负全县林业建设重任的国有林场充分发挥林业建设主力军作用,在全县造林绿化、产业发展、科技推广、后备资源培育、生态建设以及支援国家与地方经济建设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近几年,随着国家生态建设力度的不断加大,以及天然林资源保护等国家重点林业生态工程在我县的全面实施,国有林场在林业建设特别是在生态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显现。目前,全县国有林场总经营面积28万亩,其中森林面积万亩,森林总蓄积量37.3万立方米,分别占全县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的 %与40%,森林覆盖率达84%。生产建设及森林资源管护基本实现了专业化,共建立管护站12个,落实专职管护人员50余人,森林资源得到了有效的保护,生态效益十分明显。

二、困难和问题

近年来,全县2个国有林场致力林场发展,在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政策的同时,立足实际,积极探索,在林场改革与发展中进行了不少有益尝试,为林业建设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但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强生态建设的新形势下,国有林场改革与发展仍然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与新时期林业建设的要求不相适应,与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不相适应,亟待解决。

一是基础设施滞后。尽管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对林业发展的投入,但由于基层林业单位太多,特别是县一级国有林场更多,且大多地处偏远山区,条件甚差,需要解决的问题和要建设的地方很多,缺乏必要的投入,难以在近期内很快解决基层林场基础设施差的问题。目前,我县2个国有林场仍有11个站点吃水困难,饮用山涧溪流,水质差、不卫生,影响着林区职工的心身健康。8个工区交通不便,仅为简易林区便道,晴通雨阻,遇到连绵阴雨或大雪封山,职工出行困难,生活物资难以运达,如遇森林火警,扑救通达反应能力低,贻误时机;7个工区不通电,使用太阳能照明,设备陈旧,山大沟深,光照时间短,仅能解决照明问题,看电视等文化娱乐,生活用电无法保证;6个工区无网络服务,与外界隔绝,信息闭塞,外面的新闻要事传不进来,里面的情况反映不出去。两场现有危房2100平方米,雨天漏雨,冬天跑风,用职工的一句自嘲的话说:“林场是现代文明下的原始社会”。与和谐社会建设、新农村建设有着很大的差距,严重影响着林场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是管理体制不顺。国有林场虽然大多数为事业单位,但在管理上却实行企业化运作,人员不能完全享受国家事业单位员工的待遇。加之长期以来,国有林场既要承担繁重的生产经营任务,又要承担繁杂的社会职能,诸如森林防火、野生动植物保护、生态公益林建设、科研与技术推广、计划生育及社会治安等,其事业属性没有得到充分体现,政策也未得到完全落实。国有林场的这种“企不企,事不事,工不工,农不农”的体制模式,与它所承担的建设业务极不协调,不利于林场事业的健康发展。

三是投入力度不大。天保工程造林、三北工程造林以及封山育林国家营林造林投入标准普遍偏低,需要地方财政配套补贴。但由于财力问题补贴又不能到位,远远不能满足工程造林的实际开支需要,严重影响林场营造林的积极性;在水、电、路、房屋、通讯、防火设备等方面,国家没有专项投入,地方财政无力顾及,林场自有资金有限,该维修、添置、更新的无法落实,现有设备设施仅为简单原始的,有的属于空白,无事则罢,一但有事,极可能酿成很大的损失;县财政对林场实行定额补贴,不足部分自行解决,近几年林

场仅靠人工商品林采伐试点木料收入、苗木、林副产品销售收入艰难维持,职工的住房公积金、劳保福利无法保障,影响着职工的工作热情。

四是用人机制不活。近年来,国家逐步对事业单位进行改革,虽然实行了岗位聘用制和绩效工资分配制,但在实际运行当中未能完全做到,聘用仅为等额聘用,缺乏有效的竞争机制。绩效与技术等级挂钩,但技术等级大多参照工龄通过强化培训、考试获得,这与实际工作能力还有一定差距,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形成待遇看资历,工作平平庸庸,工作无活力、无创新等问题,不能充分调动职工工作的积极性。

五是人员老龄化,知识结构不合理。据调查,国有林场现阶段大多数专业技术人员为后计划经济时期从林业院校毕业的大中专生,年龄在50岁左右,他们长期身处林区,体弱多病,体质下降,知识老化,已不能完全胜任林场工作;40岁左右工作人员大多为90年代前后招录的集体工和合同工,没有经过专门的职业技能培训,仅靠自学和有限的短期培训而尽力工作。近年来,由于国家人事政策改革,人才供需由市场调节,不再实行统招统分,近十年全县国有林场几乎没有补充过大中专毕业生,明显缺乏年富力强,全面精通林业业务的专业型人才。

三、几点建议

针对林场发展面临的实际困难和问题,结合自己多年的工作经历,就进一步加快林场发展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要创新工作理念,加快林场建设步伐。通过走出去看、请进来听、坐下来学等方式,开展行之有效的“大宣讲,大学习、大培训、大实践”活动,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解决职工小富即安,小成即满的思想,打破常规,摆脱陈腐观念的束缚,突破过时的条框限制,改革不适应人的主动性发挥、不适合技术提高、不适合资源保护、不适应产业发展的一切障碍性因素,创新工作理念、创新管理模式,以推动林场健康发展。

二要加大投入力度,实施经济扶持政策。建立与现代化林场建设相适应的投资体制,将林场基础设施建设列入本县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将路、水、电、讯等纳入国家公路建设、农电网改造、供水工程、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由

县政府统一管理,统一安排建设资金;建立以国家投资为主体的多元投资体制,采取各种优惠政策,吸纳更多的社会资金投资林场建设,从而加大对林场人工造林、封山育林、低效林改造、中幼林抚育等基本建设的资金投入;国家天保工程等林业重点建设项目优先安排在国有林场,扶贫开发、以工代赈、农业综合开发等工程项目应向国有林场倾斜;切实抓好国有林场危房改造,分期分批解决林场办公用房和职工住房问题,改善林区落后状况。

三要深化内部改革,创新现行管理体制。一是按照《决定》精神,加快推进林场改革,抓紧制定并尽快实施国有林场改革方案。将我县国有林场界定为生态公益型林场,按公益事业管理,所需资金可按照国家补一点,地方财政拿一点的方式全额支付,保障人头工资事业费。将各项造林、营林等生产性以及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纳入项目管理,实行国家投资,林场组织实施,以此来解决投资主体问题,保障林场有正常的、足够的投资来源,以解决发展后劲不足的问题。二是科学编制产业发展规划,大力调整产业结构,积极营造生态经济兼用林,大力扶持二、三产业,鼓励职工投资兴办以林副产品为基础的经济实体,积极参与商品林的经营管理,为林场的发展注入活力。三是进一步深化劳动用工合同制、干部管理聘用制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工资分配等“三项制度”改革,尽快建立起“干部能上能下、职工能进能出、收入能高能低”的运行机制。所有岗位全部采用竞争上岗,实行聘用制并建立岗位任期目标责任制,推行岗位工资与绩效工资制度,实行同岗同酬、按劳分配。

四要加强队伍建设,走科技兴场之路。要加强国有林场人才队伍建设,采取招聘、招录等方式,选用一批高学历、有能力的年轻干部。并通过开展以岗位培训为主的职业技能培训和管理干部培训,建设一支适应国有林场发展要求的干部职工队伍。要有计划地采用先进林业科学技术和现代林业管理手段,保护培育森林、开发利用资源、建设管理林场,重点抓好现有林场科技成果和实用技术推广应用,科学编制林场发展规划和经营方案,加强经营管理,集约经营森林,逐步使国有林场生产建设和经营管理走上科学化、规范化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