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林场改革与创新管理论文

合集下载

浅析国有林场管理的创新途径

浅析国有林场管理的创新途径

浅析国有林场管理的创新途径国有林场是我国重要的自然资源,具有重要的生态、经济价值,也是国家生态建设、绿色发展的重要基础。

然而,由于历史原因、管理体制不完善等原因,国有林场在管理上存在一些不足,如劳动力过剩、效率低下等问题。

为了充分发挥国有林场的作用,需要创新管理模式,提高林场的效率和经济效益。

一、建立财务、人力资源制度建立完善的财务和人力资源制度是国有林场进行管理创新的必要途径。

建立健全的财务制度,实现企业化管理,将国有林场与市场经济相衔接,提高林场的综合效益和竞争力。

同时,建立健全的人力资源制度,制定合适的薪酬制度,保证员工的劳动权益,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提高林场的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进一步发挥国有林场的重要作用。

二、推广信息化技术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信息化已经成为管理创新的重要手段。

国有林场需要通过推广信息化技术,采用先进的管理方法和工具,实现林业资源信息的快速获取和分析,实现信息互联互通,提高林场的管理效率和决策能力。

通过信息化技术,可以有效地对林场的生产散点进行跟踪和管理,把管理信息和实际生产情况实现无缝对接,实现精准管理和优质服务,提高林场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创新服务模式国有林场需要通过创新服务模式,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

为了提高林场的服务品质,需要加强人员培训,提高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的素质和技能,提高林场的服务态度和服务水平。

同时,需要创新服务模式,强调以用户为中心,不断优化服务流程和服务内容,提高用户满意度和忠诚度。

通过创新服务模式,可以提高林场的竞争力和品牌效应,进一步发挥国有林场的重要作用。

四、完善运营管理模式国有林场需要通过完善运营管理模式,提高林场的运营效率和效益。

为了实现集约化经营管理,需要采取全面精细化管理,通过合理配置林场资源,平衡经营规模和效益,实现林业资源的合理利用,提高林场的综合效益和投资回报率。

同时,需要强化技术创新,推广先进的科技成果,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等的合作,提高林场的科技水平和核心竞争力。

国有林场改革成效及创新管理思路

国有林场改革成效及创新管理思路

国有林场改革成效及创新管理思路国有林场作为国家重要的自然资源保护和经济开发基地,一直承担着重要的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双重使命。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有林场面临着种种问题,如资源浪费、经营效益低下、管理体制僵化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各级政府逐步推进国有林场改革,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本文将从国有林场改革的成效和创新管理思路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在国有林场改革的过程中,可以明显看到一系列成效。

国有林场改革促进了资源的合理利用。

过去,由于国有林场的管理体制不合理,资源被浪费的现象较为严重。

但随着改革的推进,国有林场管理机制得以优化,资源得到了更好的保护和利用。

国有林场改革提高了林场的经营效益。

在过去,国有林场的运营成本较高,经营效益较低,不少国有林场处于亏损状态。

随着改革的深入,国有林场的经营效益得到了显著提升,不少国有林场开始转亏为盈。

国有林场改革提高了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在过去,由于国有林场的管理体制不合理,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制约。

通过改革建立了激励机制和绩效评价制度,激发了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国有林场改革还带动了林业产业的发展和转型升级,促进了林业经济的增长。

国有林场改革在资源利用、经营效益、员工积极性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效。

但也要看到,国有林场改革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改革力度不够大、改革深度不够深、改革成效不够显著等。

需要在国有林场改革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创新,以提高国有林场的管理水平和经营效益。

二、创新管理思路1. 加强制度建设。

通过深化改革,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国有林场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

包括构建国有林场的法人治理结构、完善国有林场的财务管理制度、优化国有林场的用地流转制度等。

建立健全国有林场的激励机制和绩效评价制度,使国有林场能够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和经济发展。

2. 推进科技创新。

加强科技创新,提高国有林场的管理水平和生产效益。

通过引进新技术、新设备,提高国有林场的生产力和经营效益。

国有林场改革成效及创新管理思路

国有林场改革成效及创新管理思路

国有林场改革成效及创新管理思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国有林场改革已成为当前热门话题之一。

近年来,我国积极推进国有林场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

在改革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能够看到一些成功案例,还能够总结出一些创新的管理思路。

首先,我们来看看国有林场改革的成效。

国有林场改革旨在提高国有林场管理效率、增加国有林场经济效益、保护生态环境和资源。

在这一方面,国有林场改革所取得的成效无疑是显著的。

一方面,国有林场改革为中国的森林资源保护和管理注入了新的能量。

2018年底,全国林业资源面积达到2.2亿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22.96%。

林业生产总值达到1.57万亿元,比10年前增长了2倍。

同时,森林覆盖率达到42.55%的东北地区已经基本形成了南山南北森林带。

另一方面,通过国有林场改革,原本困扰国有林场长期的体制机制难题得以解决。

在调整林地流转模式、整合林地资源、调整市场机制等方面,国有林场改革积极推进,防止资源浪费。

可同时,随着不断深化改革,国有林场也面临一些问题,如资源保护不足、经济效益不高等。

因此,国有林场改革思路也在不断创新。

其次,我们来谈谈国有林场改革的创新管理思路。

在推进国有林场改革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探索出一些创新的管理思路,提高国有林场的管理效率。

其中,改进经营方式、推进数字林业、提高信息透明度等方面都有值得借鉴的思路。

如改进经营方式方面,可以运用新型技术,增强林场信息化和数字化水平。

通过科技力量,可以实现更加高效的资源利用和日常管理,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其中,推进数字林业则是其中的重点。

数字林业是基于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现代林业理念,通过数字化手段,使得林业资源数据化、可视化,从而实现对资源的科学管理和利用。

此外,在提高信息透明度方面,可以在国有林场的经营情况、资源状况等方面进行全面公开,让公众和相关部门了解林业情况,促进公众对林业的了解和参与度。

同时,加强国有林场与社会各界的沟通和合作,提高林业管理效益也是十分关键的。

国有林场改革成效及创新管理思路

国有林场改革成效及创新管理思路

国有林场改革成效及创新管理思路国有林场改革是指对国有林场的体制、机制和管理进行改革,旨在提高国有林场的效益和竞争力。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我国进行了一系列国有林场改革措施,并取得了一些成效。

为了进一步推动国有林场改革,还需要持续创新管理思路。

国有林场改革的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通过改革,国有林场的经营效益得到了提高。

改革后,国有林场实行市场化经营,引入了现代化管理手段和经营理念,提高了林场的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改革还推动了森林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促进了林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国有林场改革促进了经营方式的多样化。

以前,国有林场的经营方式主要集中在木材采伐和销售上,而改革后,国有林场通过拓宽经营范围,开展了更多的经营项目,如林下经济、旅游景区开发等,提高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国有林场改革推动了林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改革后,国有林场实行更加科学的人才培养和激励机制,吸引了一大批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加入林业事业。

这些人才不仅拥有较高的专业水平,还具备创新能力,为国有林场的管理和发展带来了新的思路和动力。

国有林场改革推动了林业产业的发展。

随着改革的深化,国有林场逐渐从传统的农业经营模式转变为现代农林复合经营,建立了一批现代林业企业和农林综合开发项目。

这些企业和项目的建设,既提高了林业产业的综合效益,又推动了林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

在推动国有林场改革的过程中,还需要不断创新管理思路,以进一步提高改革的成效。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创新管理思路:注重林业科技创新。

林场管理者应加强与科研机构和高校的合作,推动林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提高林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和质量。

加强内部管理体制改革。

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实行科学化的人才选拔、培养和激励机制,提高管理效能和公平竞争环境。

推动与地方政府和社会组织的合作。

国有林场应加强与地方政府和社会组织的沟通与合作,共同制定林业发展规划和政策,共同推动国有林场的可持续发展。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浅析国有林场管理的创新途径

浅析国有林场管理的创新途径

浅析国有林场管理的创新途径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国有林场管理也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和问题。

为了更好地保护国有林场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不断创新管理模式和途径。

本文将就国有林场管理的创新途径进行浅析。

一、加强资源整合与协调管理国有林场资源分布广泛,管理权限不一致,因此需要加强资源整合与协调管理。

首先要建立健全的资源调查评估机制,全面了解国有林场资源的分布、数量和质量。

其次要完善制度建设,建立资源整合与利用的统一管理平台,加强各级林业部门的协调合作,优化资源配置,避免资源的浪费和重复开发。

同时还要推动国有林场资源的统一规划和管理,确保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二、推进科技创新与智能化管理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化管理成为国有林场管理的新趋势。

通过推进科技创新与智能化管理,可以实现对国有林场资源的精准监测和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首先要加强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建立国有林场资源信息数据库,实现资源的动态监测和管理。

其次要推动智能化设备的应用,引入先进的无人机、遥感技术等,实现对国有林场资源的高效监测和管理。

同时还要加强人才培养和技术研发,引进高端科技人才,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推动国有林场管理的智能化和数字化进程。

三、加强生态保护与修复工作国有林场资源的保护与修复工作是保障生态环境安全的重要举措。

在管理过程中,需要加强生态保护与修复工作,提升国有林场生态环境的质量和功能,促进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

首先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加强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生态环境问题,并制定有效的整治措施。

其次要推动生态修复工作,加强植被恢复和土壤保护,修复生态系统功能,提升国有林场的生态环境质量。

同时还要加强环境监测和评估工作,建立健全的环境管理体系,确保国有林场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

四、促进林业产业化发展国有林场资源丰富,林业产业化发展潜力巨大。

为了促进林业产业化发展,需要不断创新管理模式和途径,提升国有林场资源的利用效益。

国有林场改革成效及创新管理思路

国有林场改革成效及创新管理思路

国有林场改革成效及创新管理思路1. 引言1.1 国有林场改革的背景意义国有林场改革的背景意义在于推动国有林场的全面改革,加快国有林资源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改革的步伐。

国有林场是我国国有林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生态、经济和社会功能。

由于过去国有林场管理体制不够完善,导致了资源浪费、生态环境恶化、经营效益低下等问题。

国有林场改革是我国林业发展的重要举措。

国有林场改革的背景意义还在于推动林业结构调整,提高林业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

通过改革,可以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营效率,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国有林场改革也可以促进林业产业的发展,推动林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促进林业经济的快速增长。

国有林场改革的背景意义在于推动国有林场的健康发展,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通过改革,可以更好地保护和利用国有林资源,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国有林场改革的背景意义是深远的,对于我国林业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2 国有林场改革的重要性国有林场改革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

国有林场是我国重要的资源生产基地,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发展和资源利用。

通过改革,可以提升国有林场的经济效益,推动林业产业的发展,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国有林场的管理与保护也直接关系到生态环境的改善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通过改革,可以加强对国有林场的保护与管理,推动生态环境的修复和改善。

国有林场改革还可以推动我国林业产业的创新与升级,提高林业产业的竞争力,实现林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国有林场改革是实现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多赢的重要举措,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发展价值。

对于改革后的国有林场,应该注重综合施策,做到统筹规划、多方参与,充分发挥各方的积极作用,确保国有林场改革的顺利进行并取得实质性的成果。

2. 正文2.1 国有林场改革的目标与原则国有林场改革的目标是实现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高国有林场的管理效率和经济效益,保护生态环境,促进森林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

加强国有林场管理的若干思考论文

加强国有林场管理的若干思考论文

加强国有林场管理的若干思考论文加强国有林场管理的若干思考论文林业是我国的重要产业,林业建设不仅关乎国家的经济发展,而且与生态建设息息相关。

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类对林地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和利用、乱砍滥伐等现象频频出现,使我国森林资源面积减少,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不利于可持续发展。

因此,只有重视林业建设,加强林场管理,才能使林业资源得到有效保护,才能协调好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促进可持续发展。

为此,有必要针对林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展开探讨,促进林业建设的不断发展。

1加强林地征占管理1.1加大宣传力度近年来,国民经济实现了快速发展,人们开始越来越重视环境保护方面的问题。

在国有林场建设过程中,应加强宣传教育,切实加大宣传力度,利用宣传来提高大家的林场保护意识,使大家都能认识到林场保护的重要性,从而切实做好林场保护方面的工作。

针对现阶段民众对林场用地随意占用等方面的问题,应积极向周边村民普及法律法规,做好宣传教育工作,让村民认识到林地资源属于国有资源,随便占用是违法现象,从而有效杜绝民众乱占用地的不合法现象。

1.2加强对占用林地的审批针对现阶段林地非法占用问题,相关部门应切实肩负起其自身应有的责任,制定相应的规范,对占用林地的行为予以约束,对于特殊情况下征占用地的行为,也应对其加强审批,并办理相应的手续,做到有法可依。

国有林场管理部门应与资源建设部加强沟通合作,建立完善的机制,对未办理相关手续而进行林场征占的行为进行监督管理,这样才能减少乱用征地等不合理现象,促进林场规范化建设。

2做好林地资源动态保护管理林地资源是十分重要的自然资源,是国家的宝贵财富。

然而,近年来生态环境不断遭到破坏,乱砍滥伐等不合理现象不断出现,致使林地面积逐年减少,非常不利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人们认识程度的不断加深,开始逐渐重视林地资源保护。

尤其是近年来,国家出台了若干政策,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然而,部分环境破坏严重地区仍然存在着严重的自然灾害,给当地经济发展带来了一定困难。

国有林场改革成效及创新管理思路

国有林场改革成效及创新管理思路

国有林场改革成效及创新管理思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进步,国有林场的管理和经营形式也在不断进行着改革和创新。

国有林场作为我国林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发展和改善人民生活等多项重要职责,其改革成效和创新管理思路对于我国林业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国有林场改革成效国有林场改革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国有林场的管理效率和经营效益,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在国有林场改革过程中,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体制机制创新。

国有林场改革将过去的“一刀切”体制转变为分类管理,即根据不同林场的地域、资源等条件,灵活制定相应的管理政策和措施,提高了国有林场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2. 资源配置优化。

改革后的国有林场可以更加灵活地配置资源,包括人力、物力和财力等,使得资源得到了更合理的利用,提高了国有林场的综合效益。

3. 经营机制创新。

在国有林场改革过程中,逐步引入市场机制和竞争机制,推动国有林场的经营行为更加规范和市场化,提高了国有林场经营的效益和竞争力。

4. 产权制度改革。

改革后的国有林场逐渐清晰了产权,规范了产权关系,提高了国有林场资源的保护和利用程度。

国有林场改革取得的成效主要表现在提高了林场的管理效率和经营效益,调动了林场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了国有林场的竞争力。

二、创新管理思路国有林场改革的成效离不开创新的管理思路,而创新的管理思路也将进一步推动国有林场的发展。

在当前国有林场管理中,应该进一步推进以下几个方面的创新管理思路:1. 打造精细化管理。

通过科技手段,建立国有林场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对林场各项活动的监控和管理,提高林场管理的精准度和效率。

2. 推进绿色发展。

国有林场应该加大绿色发展力度,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效益的统一,实现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 强化利益导向。

在国有林场的管理中,要更加注重职工的利益,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提高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4. 拓展经营领域。

国有林场改革成效及创新管理思路

国有林场改革成效及创新管理思路

国有林场改革成效及创新管理思路国有林场改革是指对我国国有林场的组织管理模式进行改革,旨在实现国有林场的转型升级和提升经营效益。

近年来,国有林场改革在我国取得了一系列成效,并在管理思路上不断创新,为国有林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国有林场改革在提高经营效益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通过推进国有林场的股份制改革,引入资本、技术和管理经验,国有林场逐渐实现了从传统的计划经济管理向企业化经营管理的转变。

林场利用市场化手段拓展经营,发展了众多与林业有关的产业,如木材加工、生态旅游等,林场经济效益明显提高,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国有林场改革在促进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

随着国有林场由政府独资经营转变为企业化经营,林场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责任意识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国有林场通过加强林木培育、森林防火和抚育等工作,大力推动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绿色发展,有效改善了生态环境质量,为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国有林场改革在提高林业管理水平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

通过引进先进的管理思想和理念,国有林场不断强化林业管理科学化、信息化和专业化的发展,提高了林场经营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国有林场积极开展技术创新,采用现代化的林业经营管理手段,推广应用先进的林业技术,在林业科技研究和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

国有林场改革还在管理思路上进行了创新。

一方面,林业部门通过强化林场市场化发展的引导和政策支持,鼓励国有林场积极拓展林业产业链,进一步提高整个林业产业的附加值。

国有林场改革强调生态优先的理念,促使林场在经营管理中更加注重生态效益,积极推动绿色发展和生态保护。

国有林场还注重与农民合作,开展林下经济活动,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

宜君县国有林场发展存在问题改革措施论文

宜君县国有林场发展存在问题改革措施论文

宜君县国有林场发展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措施摘要从宜君县4个国有林场发展现状出发,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国有林场改革的措施,一是改革经营管理体制,摆脱林场发展困境;二是改革职工管理机制,提高林场经济效益;三是努力发展多种经营,切实提高林场收入;四是加强人才培养力度,提高职工综合素质;五是改善林场发展环境,保护林场合法权益。

关键词国有林场;发展现状;改革措施;陕西宜君中图分类号 f326.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24-0209-02近年来,宜君县国有林场大力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三北”四期防护林工程等林业重点工程,积极发展多种经营,逐步实现了由伐木为主向营造林为主的根本性转变,林场正在向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生态文明的道路迈进。

然而,国有林场虽然冠名“国有”,其实跟自收自支的企业一样,经营性收入大部分用来发工资,用到林场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资金严重不足。

同时,国有林场体制、机制不顺,影响了其进一步发展,必须加大改革力度,才能适应新形势下国有林场的发展需要。

1 国有林场发展现状宜君县土地总面积1 531 km2,全县有4个国有林场,总经营面积7.69万hm2,其中林业用地面积7.59万hm2。

在林业用地中,有林地面积3.67万hm2,活立木总蓄积142万m3。

林场在职职工总人数194人,其中工程师8人,助理工程师61人。

4个国有林场均属公益型林场,其中国有太安林场为自收自支事业单位,棋盘、哭泉、阳湾3个国有林场为差额事业单位。

近年来,4个国有林场紧紧围绕国家的林业发展战略部署,造林绿化和森林资源保护并重,大力实施林业重点工程建设,严厉打击各种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行为,建设了一批林业精品工程,全县森林面积达到了5.00万hm2,森林蓄积量达到了182万m3,森林覆盖率达到47.6%。

积极发展种苗、核桃、森林旅游等林业产业,狠抓林业科技培训与推广,不断推进科技兴林步伐,林场发展取得了辉煌成果。

实习论文+日记(某国有林场经营体制改革探讨)

实习论文+日记(某国有林场经营体制改革探讨)

实习论文(附实习日记)论文题目某国有林场经营体制改革探讨某国有林经营体制改革探讨摘要:随着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以及林业宏观经营战略的转变,林业经营体制改革势在必行。

改革的实质是调整各种利益关系,促进森林资源营造、培育、管护、利用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本文通过参考前人研究的结果结合某的实例,对国有林场改革模式加以讨论。

关键词:国有林场,改革模式,探讨1.国有林场经营体制改革的宏观背景1.1.社会对森林资源的主导需求发生了根本型转变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综合国力不断的增强,生态问题在全球受关注,林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林业不仅要满足社会度木材和森林产品的多样化需求,更要满足改善生态,保障国土生态安全的需求。

生态需求已经成为社会对林业的主导需求,我国林业经营方式正处在重要的变革和转折期,正经历着有木头经济向发展生态经济为主要的历史性转变。

1.2.林业资源数量质量普遍较低从整体上来讲我国是一个林业资源缺乏的国家,森林资源总量严重不足,森林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还非常脆弱,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国有林场内部经营状况不佳,林业经营状况改革的任务比任何时候都更加繁重。

1.3.林业生产里布局做了重新调整2003年按照加快发展、优化结构、改善林业上产里布局的原则,国家林业局将原有重点工程整合为“天人林保护工程”等六大工程。

这六大工程是建设林业的主战场,是战略重点,是三位一体加快林业发展的生产力新布局。

2.过与林场经营体制改革的必要性2.1国有林场改革事业单位制下的低效率长期以来国有重点林区森林资源公有,集体经营,经营模式单一,以传统的木材永续生产为经营理念,不计盈亏。

这种不计经济效益的经营模式和公共事业单位工资制度,定岗定资,导致了林场管理层至基层工作人员没有生产积极性,生产效率低下,使得面积广阔的国有林地资源并没有创造出其相应的价值。

长期的事业单位工资制度让林场职工拥有了一种固守不变的优越心里,只要林场存在就必须为其提供工资福利,不清楚林场尴尬的处境,缺乏生存的危机感和紧迫感。

国有林场经营管理论文范文

国有林场经营管理论文范文

国有林场经营管理论文范文从20世纪90年代开场,我国的国有林场实行了实业单位的企业化运营,实行林场的自收自支管理。

在实行的初期,极大地刺激了国有林场的工作积极性。

但部分国有林场在利益的驱使下,过度砍伐森林获取经济效益。

大部分国有林场收益较低,也缺乏国家财政的支持,使得国有林场的运行日益困难,严重影响了其功能的发挥。

因此,改革国有林场的经营管理体制已势在必行。

当前我国的国有林场的管理是以县、市管理为主的扁平化管理,管理权比较分散。

而一些兴旺国家公有林场通过全面分区的垂直管理效果会更好。

因此,可借鉴他们的管理经历,实行以中央为主导、省级管理为主体的垂直管理体制,以区域国有林场管理处为详细经营管理单位,管护站为执行派出机构负责森林日常管理,对于森林资源的经营管理,严格实行管办别离。

首先是国家国有林场管理效劳局,其附属于国家林业局,负责统筹全国国有林场工作的开展,制定总的开展目的、战略规划及相关政策、方针、标准等,在宏观上指导国有林场的森林营造、采伐、基建、木材加工及应用等方面的工作开展。

其次是省属国有林场管理效劳局,隶属于国家国有林场管理效劳局,是全省范围内国有林场的业务行政主管机构,负责全省范围内国有林场的全面管理工作,并结合本省范围内国有林场的实际情况,将国家国有林场效劳局的工作精神及指示、开展目的等落实到位。

再次是区域国有林场管理处,该单位是附属于国家国有林场管理效劳局的独立事业单位,负责在辖区内贯彻施行国有林场管理与效劳局交办的森林资源经营、管护、造林、林区根底设施建立、病虫害防治、森林防火和经营开发等事务的详细执行和管理。

最后是管护站,管护站是区域国有林场管理处的派出机构,主要负责国有林场范围内的基层组织,由原来的国有林场管理处改造而成,但不是独立法人。

其工作内容也与原国有林场管理处根本一致,属事业单位编制,但是工作人员实行聘任制,人事权归国有林场管理处,管护站本身没有人事权。

通过这种经营管理体制上的改变,一方面由林场经营专业性更强的生态效益产品,市场主体来承担商业性经营活动,发挥了各自的专长,进步了消费效率和效益程度。

国有林场改革成效及创新管理思路

国有林场改革成效及创新管理思路

国有林场改革成效及创新管理思路一、引言国有林场改革是当前森林资源管理领域的重要议题,也是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

国有林场是我国森林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长期以来,由于国有林场的管理体制和机制存在不足,导致了资源浪费、环境破坏等问题。

国有林场改革成为当前森林资源管理的重要议题,有助于提升国有林场的管理水平,推动森林资源的合理利用,实现生态和经济双赢。

本文旨在分析国有林场改革的成效,并探讨创新管理思路,以期为国有林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

二、国有林场改革的成效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我国国有林场改革经历了分权、激励和产权制度改革等阶段,目前已初步形成多元所有制的格局,同时也积累了一定的改革成效。

1. 提升管理效率国有林场改革解决了传统的行政管理体制下存在的问题,加强了林场管理者的运作自主性和管理权力,提高了管理效率。

管理者在激励机制的支持下,更有动力去创新管理方式和方法,促进了管理效率的提升。

2. 促进资源合理利用国有林场改革中引入了市场化机制,允许林场参与林产品的经营销售活动,促进了资源合理利用。

林场与企业等市场主体的合作,加速了林产品的开发利用和销售,有力地推动了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

3. 提升生态环境保护效果国有林场改革促进了林场的自觉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切实维护了生态环境的稳定和提升。

林场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区等方式,将生态资源最大限度地得到保护,实现了生态保护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4. 加强社会监督国有林场改革强调了公开、透明和监督的原则,加强了社会监督,提升了管理的合法性和公信力,有效化解矛盾纠纷,构建了和谐发展的管理环境。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国有林场改革在解决传统管理体制问题、促进资源的合理利用、提升生态环境保护效果、加强社会监督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积极推动了国有林场的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的提升。

三、国有林场改革的创新管理思路国有林场改革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作,需要不断创新管理思路,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和需求。

国有林场改革成效及创新管理思路

国有林场改革成效及创新管理思路

国有林场改革成效及创新管理思路国有林场改革是我国林业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一环,经过多年改革实践,国有林场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

在改革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进一步创新管理思路,推动国有林场改革向纵深发展。

国有林场改革的成效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林场林权确权工作有序开展。

改革之初,我国林场存在林权不清、界线模糊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林场的经营和保护。

国有林场改革通过对林权进行确权,明确林场的界线和所有权,解决了林权不清的问题,为林场的科学经营和有效保护提供了法律依据。

二是林场经营主体多元化。

过去,国有林场经营主体单一,主要由国有林业企业负责管理,导致资源利用效率不高,林业产业结构单一。

国有林场改革推动了林业经营主体多元化,引入了民营企业、合作社等多种经营主体,提高了林场的经营效益,促进了林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三是林场经营机制市场化。

国有林场改革通过明确林场的产权归属和经营权归属,打破了原有的行政垄断,引导资源配置和经营行为向市场化方向发展。

林场可以根据市场需求进行砍伐、销售和加工等经营活动,促进了林业产品的供给改革,提高了林业的市场竞争力。

国有林场改革仍然面临一些挑战,需要进一步创新管理思路。

要加强对国有林场的监管和评估。

由于国有林场涉及到大量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需要加强对其经营行为的监管和评估,确保经营活动符合林业法律法规和生态环境保护要求。

要加强国有林场内部管理和人才培养。

国有林场改革后,涉及到管理体制的转变和人员配备的调整,需要加强内部管理和人才培养,提高管理水平和经营能力。

要加强国有林场与农民合作社和乡村旅游等产业的融合发展。

国有林场改革需要与农民合作社和乡村旅游等产业进行融合发展,发挥各自的优势,实现资源共享和互利共赢。

浅议国有林场改革与创新管理

浅议国有林场改革与创新管理

浅议国有林场改革与创新管理【摘要】本文从国有林场应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规律出发,对林场的管理体制和产权制度改革、管理制度和营运机制创进行重点探讨。

【关键词】国有林场;改革;创新管理目前国有林场由于存在着体制性障碍的政策性问题,多数经营管理粗放,缺少发展活力和后劲,经济增长缓慢,出现亏损,负债沉重,难以走出困境,与新时期林业发展形式不相适应。

为了提高和发展生产力,更加适应新形式下加快林业发展。

对此,从国有林场应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规律出发,对林场的管理体制和产权制度改革、管理制度和营运机制创进行重点探讨。

1.分类定位从而理顺体制1.1科学划定林场类型从地位上考虑,如生态地位重要而生态又极为脆弱的地域和地处自然保护区,需要和适宜发展生态林的,应划为生态公益型林场;如基础设施条件较好,距离城镇较近,技术力量强,需要和适宜发展商品林的,应划为商品经营型林场。

从风脸上考虑,在当前国家财政较为困难的情况下,不能只着眼于国家的补助资金,将生态公益型林场比重划的过大,以防补助金不能足额到位。

1.2明确各类性质、落实隶属和应有的权责利要严格按照中央文件的规定,将生态公益型林场确定为“公益事业单位,所需资金按行政隶属关系由同级政府承担”;将商品经济型林场确定为。

企业化管理,按市场机制运作,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在保护和培育森林资源、发挥生态和社会效益的同时,实行灵活多样的经营方式,积极发展多种经营,最大限度地挖掘生产经营潜力,增强发展活力。

”在隶属上,原则上来讲是同级政府,但归口部门却不止—个;另外上级部门往往政事不分,该管的事不管,不该管的事却包办代替,使林场没有应有的自主权。

通过改革,国有林场应统一归口当地林业局,并在林业局内设国有林场管理部门单独管理,切实实行政事分离,做到政出一门,进行宏观指导和监督,不包办林产的事务。

在权力上,生态公益型林场应有森林资源和林地管护权,在不影响森林资源培育生长和充分发挥生态效益的前提下,可以有在部分林下和荒山闲地经营使用权,所获经济效益归林场支配;商品经营型林场应获得法定森林资源、林地使用权证,实行自主经营、独立核算,上级主管部门要多予少取,放开搞活,鼓励发展多种所有制的商品林,经营者可选择股份制、合伙经营、承包或租赁、开办家庭林场,其林木资源和林地使用权可以依法流转。

浅析国有林场管理的创新途径

浅析国有林场管理的创新途径

浅析国有林场管理的创新途径国有林场管理是指国家对国有林场资源进行保护、开发和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

国有林场管理的创新途径是指在传统管理模式的基础上,通过引入新的理念、技术和方法,不断完善管理体系,提高管理效率,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加强科学管理,推动绿色发展国有林场管理的创新途径之一是加强科学管理,推动绿色发展。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要求越来越高,国有林场管理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为了更好地实现国有林场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需要加强科学管理,推动绿色发展。

国有林场管理需要加强对资源的科学调查和监测,了解资源的分布、数量、质量、结构等信息,为合理利用和保护资源提供依据。

需要推动绿色发展,采用环保型的管理方式,促进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引入先进的造林技术和经营模式,提高林场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还需要加强对森林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二、构建现代化管理体系,提升管理效率国有林场管理的创新途径之二是构建现代化管理体系,提升管理效率。

传统的国有林场管理模式存在着管理方式和手段相对落后、效率低下等问题,为了提高管理效率,需要构建现代化管理体系。

需要加强对管理系统的改革和创新,促进管理模式的转变。

建立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对林场资源、设施、人员等信息的全面管理和统一调度,提高管理的科学性和智能化。

需要引入现代管理理念,强化管理的科学性和系统性,提升管理水平。

制定科学的管理规章制度,建立健全的管理机制,规范管理行为,确保管理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还需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培养高素质的管理人才,提高管理的专业化和规范化水平。

三、促进经济与生态效益的协调发展国有林场管理的创新途径之三是促进经济与生态效益的协调发展。

传统的国有林场管理模式存在着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不能很好地协调发展的问题,为了实现经济与生态效益的协调发展,需要采取创新的管理途径。

需要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提高经济效益。

国有林场改革成效及创新管理思路

国有林场改革成效及创新管理思路

国有林场改革成效及创新管理思路国有林场改革是指对我国国有林场进行深化改革,通过改革措施和创新管理思路,提高国有林场的效益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本文将从改革成效和创新管理思路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1.经济效益显著提升通过国有林场改革,提升了林业经济的效益。

一方面,通过拓宽市场渠道,国有林场可以更好地将林木资源转化为经济效益。

通过引进现代管理理念和技术,提高了林场的生产力和效益。

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提高森林采运和加工效率;引进先进的育苗技术,提高树木育苗成活率;推行合理的林业经营方式,降低成本,提高利润。

这些措施的实施使得国有林场的经济效益得到显著提升。

2.生态效益得到有效保护国有林场改革通过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提升了生态效益。

一方面,完善林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制度,合理规划森林资源的利用,将保护优先的原则贯穿于林业经营的全过程,确保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

加强对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及时发现和处理病虫害,减少病虫害对林木的危害,保护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

3.农民收入持续增加国有林场改革通过创新林业经营模式,提高了农民收入。

一方面,国有林场改革将林场与周边村庄紧密结合,开展“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通过和农民合作,实现了农村资源的集约化利用,并将经济效益回馈给农民。

国有林场改革还加强了农民对林场的参与和监督,通过加强农民的培训和技术指导,提高农民参与林业经营的能力和素质,帮助农民发展林下经济和林产加工业,增加农民的收入。

二、创新管理思路1.推行市场化运作机制国有林场改革要借助市场化手段,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管理效能。

一方面,要进一步发展林业龙头企业,打破行政区划限制,组织多个国有林场进行联合经营,形成规模化经营效应。

要推动国有林场与民营企业的合作,推行股份制改革,吸引社会资本进入林业领域,注入活力和竞争力。

2.加强科技创新和信息化建设国有林场改革要加强科技创新和信息化建设,推动林业生产方式的转型升级。

要加强林木品种改良和育苗技术研究,提高林木的生产力和抗逆性;要加强森林采运和加工技术研究,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要加强林业信息化建设,建立林木资源信息数据库和生态监测系统,实现林业管理的科学化和精细化。

国有林场改革论文

国有林场改革论文

论文关键词:国有林场深化改革论文摘要:近年来,国有林场改革工作在不断研究和探索中。

针对辽宁国有林场实际,本文初步提出浅显深化国有林场改革思路,供大家参考。

1辽宁国有林场发展现状全省现有国有林场182个,分布在14个市,57个县〔市、区〕,其中辽东山区99个,辽西北地区69个,辽中南平原沿海地区14个。

辽中南地区林场分布特点是一个县〔市〕只有一个林场。

国有林场事权管理以县为主,县属林场164个,占90%,厅直5个,市直13个;副处级以上林场3个,副科级以上129个,股级50个。

20XX年,全省国有林场资产总额17.6亿元,林木资产6.2亿元;负债总计8.4亿元,其中银行贷款4.2亿元;营业收入5.4亿元;林场净利润5032万元;39处国有林场亏损,亏损面达22%,亏损额为1296万元。

全省国有林场林业用地面积1134万亩,蓄积量4866万立方米。

商品林357万亩,公益林776万亩。

“石头山〞难以绿化的荒山面积33万亩,主要分布在辽西地区。

职工总数23669人,其中在职17178人,离退休6491人。

在职职工中,60%的职工在管理、技术、护林岗位上,40%的下岗职工承包、经营林场森林资源及自谋职业。

大多数大中专生毕业于20年前左右,人数占8%。

辽东山区平均每个林场人数139人,辽西北地区86人,辽中南地区73人。

全省国有林场实行岗位工资,在职职工平均月工资额845元,退休职工1008元。

162个林场参加了基本养老保险,88个林场参加了医疗保险,大多数林场没有参加失业、工伤、生育保险。

2当前国有林场存在的突出问题2.1债务负担沉重,生产经营艰难。

全省国有林场负债总额8.4亿元,其中银行贷款4.2亿元,主要用于营造林、多种经营项目,每年负担2000余万元的银行利息。

2.2社保压力巨大,保障体系不完善。

全省162个林场欠缴金额10154万元,20个林场未参保需补缴“进门费〞7448万元,共计1.7亿元,压力巨大,林场无法解决。

国有林场改革成效及创新管理思路

国有林场改革成效及创新管理思路

XIANGCUNKEJI 2019年4月(上)47国有林场改革成效及创新管理思路曹绍强(三江县国营牛浪坡林场,广西三江545500)[摘要]国有林场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是生态环境建设和环境保护的重要力量。

随着我国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对国有林场的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

党中央站在民族利益和生态建设的高度,颁布了《国有林场改革方案》,要求全面深化国有林场改革,保证国有林场的科学可持续发展。

经过数年的努力,国有林场改革在取得丰硕成果的同时仍在不断深化,为我国的生态建设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本文通过总结国有林场改革的成效,探讨国有林场创新管理的思路。

[关键词]国有林场;改革;成效;创新管理[中图分类号]F326.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909(2019)10-47-2我国的国有林场是以国家投资的方式,在国有荒山荒地上造林、护林的事业单位,其目的是保护和培育森林资源,加强生态建设[1]。

国有林业是我国现代林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家的经济与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有着重要作用,关系着我国的森林资源、动植物资源及生物多样性,是国家和谐、稳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2]。

国有林场从建国初期发展至今,存在许多问题。

随着2015年国家颁布国有林场改革方案和指导意见,为国有林场改革指明了道路。

经过数年的努力,国有林场改革成效卓越,但社会发展速度快,市场经济日新月异,国有林场改革也必须不断创新管理思路,跟上时代脚步。

1国有林场改革的成效1.1试点改革成功验收早在2010年,国家就开始部署国有林场的试点改革,经过3年的研究部署,国有林场试点改革在山东、河北、浙江及甘肃等六省开展,有关部门和人员大胆创新[3]。

经过3年探索和实践,根据时代的需求,对原有的管理体制和模式进行了大刀阔斧地改革。

通过保护现有森林资源,培育新的森林资源,做到了森林资源的合理利用,坚持森林资源造福人民群众的公益性质。

通过完善国有林场的基础配套设施,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保障国有林业的健康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议国有林场改革与创新管理
【摘要】本文从国有林场应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规律出发,对林场的管理体制和产权制度改革、管理制度和营运机制创进行重点探讨。

【关键词】国有林场;改革;创新管理
目前国有林场由于存在着体制性障碍的政策性问题,多数经营管理粗放,缺少发展活力和后劲,经济增长缓慢,出现亏损,负债沉重,难以走出困境,与新时期林业发展形式不相适应。

为了提高和发展生产力,更加适应新形式下加快林业发展。

对此,从国有林场应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规律出发,对林场的管理体制和产权制度改革、管理制度和营运机制创进行重点探讨。

1.分类定位从而理顺体制
1.1科学划定林场类型
从地位上考虑,如生态地位重要而生态又极为脆弱的地域和地处自然保护区,需要和适宜发展生态林的,应划为生态公益型林场;如基础设施条件较好,距离城镇较近,技术力量强,需要和适宜发展商品林的,应划为商品经营型林场。

从风脸上考虑,在当前国家财政较为困难的情况下,不能只着眼于国家的补助资金,将生态公益型林场比重划的过大,以防补助金不能足额到位。

1.2明确各类性质、落实隶属和应有的权责利
要严格按照中央文件的规定,将生态公益型林场确定为“公益事业单位,所需资金按行政隶属关系由同级政府承担”;将商品经
济型林场确定为。

企业化管理,按市场机制运作,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在保护和培育森林资源、发挥生态和社会效益的同时,实行灵活多样的经营方式,积极发展多种经营,最大限度地挖掘生产经营潜力,增强发展活力。


在隶属上,原则上来讲是同级政府,但归口部门却不止—个;另外上级部门往往政事不分,该管的事不管,不该管的事却包办代替,使林场没有应有的自主权。

通过改革,国有林场应统一归口当地林业局,并在林业局内设国有林场管理部门单独管理,切实实行政事分离,做到政出一门,进行宏观指导和监督,不包办林产的事务。

在权力上,生态公益型林场应有森林资源和林地管护权,在不影响森林资源培育生长和充分发挥生态效益的前提下,可以有在部分林下和荒山闲地经营使用权,所获经济效益归林场支配;商品经营型林场应获得法定森林资源、林地使用权证,实行自主经营、独立核算,上级主管部门要多予少取,放开搞活,鼓励发展多种所有制的商品林,经营者可选择股份制、合伙经营、承包或租赁、开办家庭林场,其林木资源和林地使用权可以依法流转。

2.明晰产权以便有效流转
2.1政府管理的国有资产,实行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在—般情况下,由地方政府代表国家行使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责,对授予经营权的林场,即应承认和明确其拥有了林场经营的产权,各级政府要确保其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不得干预林场依法行使自己的各项权
利。

2.2国有林场在实际占有自主经营的产权基础上,要承认和确立劳动力产权,即根据林场职工、经营管理人员和技术人才的不同作用和贡献,可以有合理差别的持股,将劳动者利益与林场利益、国家利益长期地、合理地统—起来,逐步形成国家、集体和个人舶利益共同体。

2.3地理区位相近的国有林场之间,根据需要和自愿互利原则,可以采取联合、兼并、股份制等形式,组建跨地区的林场和苗圃的联合体,实现规模经营,降低经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2.4在清产核资、明晰产权和维护生态安全的前提下,可以以林场森林资源为资本控股或参股组建股份制企业;鼓励与乡村、林农发展联营和股份合怍林场;鼓励林场职工承包管护林和开放林地,兴办家庭林场;鼓励非公有制企业采取兼并和租赁等多种形式在国有林场搞开发;可以在林地所有权、管理权及林地性质不变的情形下,将部分林地的经营权向可以提供资金的非公有制企业流转,进行股份制改造。

2.5林主意愿的基础上,可将毗邻的集中连片天然林协商划归固有林场管护,也可将国有林场零星分散的山头地块,以承包、租赁、转让、拍卖、协商、划拨等形式进行流转。

国有林场森林资源有效流转,特别是向非公有制流转,不是损害国有林场利益,而是增强发展实力,实现了科学扩张。

3.调整加大扶持政策
3.1费负担
国有林场的税费可比照农业税实施,取消上缴基数,规范育林基金的征收、管理和使用,该返还的应全部返还。

要严禁上级部门对国有林场以各种名义的乱摊派、乱收费、乱集资,更不能任意地占用、转让、划拨林场土地、森林资源和其他资产。

3.2有林场基础设施建设扶持的力度
各级政府要将国有林场基础设施建设纳入本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总林规划,将建公路、排水、通电、通电话、通电视纳人本地“村村通”工程范围,每年安排—定资金和贴息贷款用于危房,使林场生产和职工生活条件有—个较大的改善。

3.3采用多种方式解决林场富余职工问题
—是通过内部协商,签订协议解除劳动关系,主要方式有:现金补助置换身份、用山林或其他经营性资产折价安置职工、内部退养、停薪留职保编自谋出路。

二是在政府支持下,采取租赁转让林地和森林资源,筹集资金置换职工股份俐用林地、森林资源开发新的项目,成立新的经济实体,安置职工。

4.革新管理
4.1进行管理制度和运营机,黼创新
①选好场长。

可从场内普选和场外聘选,由上级主管部门批准任命,实行任期制,到期可根据业绩连选连任。

②森林资源的保护和培育,实行双层承包责任制,即场长对上级主管部门负责,管片的职工对场长负责,由上级主管部门颁发林场。

经营权证”,向场
长和职工直接签订“森林资源保护培育责任书”。

③林场职工按作用和贡献实行等级工资制,建立以报账制为主的营造林投资与绩效挂钩机制。

职工的医疗养老保险等方面的福利待遇应与当地事业单位持平。

④建立职代会,职代会代表全厂职工的意愿,拥有表决权和监督权。

⑤实行场内职工以劳动力、管理、技术等生产要素持股,持股者除领取正常的工资外,还可分到红利,从而最大限度调动科技创新人才、经营管理人员和广大职工的积极性。

⑥建立清正廉洁和公开透明的财务管理制度和有效资金保障机制。

4.2整合国有林场
整合国有林场资源,进行林场组织结构、布局调整,逐步实现城镇化。

整合国有林场人力,创新人才管理体制,在强化全员培训,普遍提升员工素质的基础上,培养选拔优秀管理人才、技术人才,推进人才资源向人才资本转变。

4.3依托森林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林业产业
国有林场要充分运用自有的土地资源、生态资源、绿色资源和景观资源的优势,走大保护、小开发、集约经营、特色产品的路子,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大力发展苗木、花卉和食用菌,大力发展各种养殖业。

在此基础上逐步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发展技术密集与劳动密集相结合的产业和产品,向高质量、高水平方向发展,实现科技兴林。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