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北京的春节》文本解读

(完整版)《北京的春节》文本解读
(完整版)《北京的春节》文本解读

6 北京的春节

一、教材解读

1.课文简说。

春节,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民族过春节,都有着自己独具特色的风俗习惯。本文作者──著名语言大师老舍先生,用他那如椽的大笔、“俗白”的风格、京味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幅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画卷,展示了中国节日习俗的温馨和美好,表达了自己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喜爱。

文章以时间为经线,以人们的活动为纬线结构全文。作者先介绍北京的春节从腊月初旬就开始了:人们熬腊八粥、泡腊八蒜、购买年货、过小年……做好过春节的充分准备。紧接着,详细描述过春节的三次高潮: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鞭炮声日夜不绝,吃团圆饭、守岁;初一男人们外出拜年,女人们在家接待客人,小孩逛庙会;十五观花灯、放鞭炮、吃元宵。最后写正月十九春节结束。

文中列举了大量的老北京过春节的习俗,情趣盎然,学生喜闻乐见。全文内容安排有序,脉络清晰,衔接紧密,详略得当,推进自然。语言表达朴实简洁,生动形象,耐人寻味,字里行间处处透出人们欢欢喜喜过春节的心情,反映出老北京人热爱生活,追求美好生活的心愿。

选编本文的主要意图,一是感受老北京过春节的习俗,引发了解民风民俗的欲望,激起探究传统文化的兴趣;二是学习按一定顺序、有详有略的表达方法,感受作者的语言特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引领学生随作者的描述,感受老北京过春节的隆重和热闹,领悟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

本课的教学难点:作者为突出北京春节的民俗特点所采用的表达方法。

2.词句解析。

(1)对句子的理解。

①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

“农业展览会”指腊八粥里的米、豆、干果的品种很多,多得好像是聚在一起开展览会。作者用了“打比方”的表达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老北京春节熬腊八粥这一民俗特点。

②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

从第一句话可充分感受到“除夕真热闹”。透过“万不得已”“必定”等词语,可以体验到人们多么重视除夕夜“吃团圆饭”,这里饱含着浓浓亲情,浸润着传统美德。按照老北京的习惯,年三十晚上不能睡觉,要痛痛快快地玩一宿,这叫“守岁”。“守岁”有两重意义:岁数大的人在除夕之夜守岁有珍惜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则是为了给父母延寿。品读这些句子,不仅了解北京的春节习俗,还要深入领悟传统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

③元宵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

此处元宵如同南方的“汤圆”。“除夕真热闹”,这是春节的第一个高潮;初一拜年、逛庙会,虽“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但同样热闹,这是春节的第二个高潮;到了正月十五元宵节,集市上卖元宵、家家户户吃元宵,这是春节的第三个高潮。一个“又”字,表现出作者在结构文章、统筹内容上的匠心独运。

④一眨眼,到了残灯末庙,春节在正月十九结束了。

这句话在文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残灯:花灯逐渐少了、熄灭了;末庙:庙会的最后一天。从正月初一人们就开始逛庙会,正月初五又到处张灯结彩闹花灯,到了正月十九,花灯逐渐少了、熄了,庙会也到了最后一天,隆重、热闹的春节结束了。十九天“美好快乐的日

子”竟然“一眨眼”就过去了,作者恋恋不舍的心绪跃然句中。这个句子还与课文的首句“照北京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在腊月的初旬就开始了”相呼应,使文章结构完整,浑然一体。

(2)对词语的理解。

春节:农历正月初一,是我国传统的节日,也兼指正月初一以后的几天。俗称“过年”。

腊月:农历十二月。

腊八粥:腊八即腊月初八。在腊八这一天,用米、豆等谷物和枣、栗、莲子等干果煮成的粥。

空竹:用竹木制作,中空,抖动能发出响声的一种传统健身玩具。

初旬:每月的第一个十天,也称“上旬”。

小年:农历中的节日。在腊月二十三日,旧俗在这天祭灶。

除夕:农历一年最后一天的夜晚,也泛指一年最后的一天。

庙会:设在寺庙里边或附近的集市,在节日或规定的日子举行。

娴熟:熟练。

元宵:农历正月十五日夜晚。因为这一天叫上元节,故晚上叫元宵。课文中指元宵节(又称灯节)的一种应时食品,南方称“汤圆”。

截然不同:截然,很分明的、断然分开的样子。形容两种事物毫无共同之处。本课指除夕夜的“闹”与正月初一的“静”形成鲜明对比。

万象更新:万象,宇宙间的一切景象。更,变更。一切事物或景象都变得焕然一新。

二、教学目标

1.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腊月、初旬、展览、蒜瓣、饺子、翡翠、杂拌儿、榛子、栗子、爆竹、风筝、逛庙会、走马灯、零七八碎、万象更新、张灯结彩”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老北京春节的习俗,感受节日的热闹气氛,理解节日习俗中的民族文明和传统文化。

3.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详写、略写的好处。

三、教学建议

1.课前可要求学生查阅有关书籍或上网查找资料,收集古今文人描写春节的文章、诗词、童谣、春联等;学生学习本单元时,春节刚过不久,也可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谈一谈自己是怎么过春节的。

2.整体把握内容,理清写作思路。本文时间跨度大、内容多,从腊月初写到正月十九,列举了一系列老北京过春节的习俗。所以,理清写作思路是学好本课的关键。文章按时间顺序安排内容,可分5个时间段来把握:①1—6自然段(春节差不多在腊月初旬开始);②7自然段(除夕);③8—10自然段(正月初一);④11—12自然段(正月十五元宵节);⑤13自然段(正月十九结束)。每部分都以表示时间的词开头,构成各段的总起句、中心句,紧接着围绕中心句列举事例。在教学过程中,初读课文后,可先让学生谈谈北京的春节给你留下的整体印象,再引导学生体会这种结构安排自然流畅、脉络清晰的特点。

3.体会详略得当的表达效果。课文先写北京春节的开始,比较简略地介绍了人们做了哪些过春节的准备。有的民俗习惯只一句话带过。如,“必须大扫除一次”“店铺多数正月初一到初五关门,到正月初六才开张”。紧接着详细描述除夕、初一、元宵三个春节高潮。最后简略交代春节结束。这样写的好处是点面结合、重点突出、主次分明,印象深刻。教学中,要留给学生充足的自读自悟时间,老师适时点拨,达成这一教学目标。

4.品读语句,想象画面,领悟表达方法。老舍先生曾说,“我不论写什么,总希望能够信赖大白话;即使是说明比较高深一点的道理,我也不接二连三地用术语与名词,我还保持着我的‘俗’与‘白’”。老舍先生的语言风格朴素自然,流畅通达,清浅俗白,雅俗共赏,耐人寻味。这种语言风格在文中处处可见,如,“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差不多就是过春节的‘彩排’”。教学过程中不必面面俱到,指导学生抓住自己对课文感受最深的部分潜心品读,把培养语感落到实处。

本文有较多的场景描述,有较强的画面感,要指导学生通过有感情朗读,想象画面,领悟表达方法。让学生多联系生活实际,真切地感受到北京的春节不一样的民风民俗,并引领学生理解本课所展示的民俗的内涵──春节代表的亲情、乡情、祝愿、期盼,以及由此反映的中华民族的心理特征和文化传统。比如,“这些比赛并不为争谁第一谁第二,而是在观众面前表演马、骆驼与骑者的美好姿态与娴熟技能。”这一画面可以反映淳朴善良、崇尚劳动、热爱生活、追求美好的民族心理特征和文化传统。

关于表达方法的领悟,主要是引导学生学习按一定顺序、有详有略的表达方法,并着重指导学生领悟作者语言表达特点。比如,“腊七腊八,冻死寒鸦”,引用俗语说明北京的春节从一年里最冷的时候开始;再如,“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双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几个饺子。”将叙述和描写融为一体夸赞腊八蒜;又如,“粥是用各种米,各种豆,与各种干果熬成的。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非常自然地用了排比和比喻,把粥比作“小型农业展览会”,说明粥的材料丰富,表达对丰收的自豪和期盼。

5.生字可以重点指导易错的字。例如,“醋”的左边不要少一横,“轿”左下是提不是横。“栗”下面是“木”而不是“米”。

6.课后第一题除练习快速默读外,意在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全面了解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并能抓住印象最深刻的场景或细节谈感受。在交流时,可引导学生联系本地过春节的习俗,对比谈感受。本题应在教学过程中师生、生生互动完成。

课后第二题旨在落实本年段的重点目标──“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领悟文章详略得当的表达方法”。本题宜在把握全文内容后进行,找出详细描写部分,有感情地朗读,读议结合,相互促进,切实体会详略得当的好处。

课后第三题的练习意图是联系生活经验,进一步了解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感受传统节日蕴涵着的民俗文化和民族精神,从而激发探究传统文化的兴趣。

7.课后“阅读链接”可在课内完成,也可在课外完成。目的一是扩展节日习俗信息;二是训练浏览,提高浏览速度,培养捕捉有用信息的能力;三是与课文相关部分比较,学习不同的写法。比如《过年》,“我小时候并不特别喜欢过年”,“天天打扫剩菜”,守岁“困得低枝倒挂,哪有胃口去吃”,写出了与课文不同的另一种感受。再如《除夕》,介绍了南方福建的过年习俗,可以让学生和课文中的除夕比较,看看有什么不同之处。

四、相关链接

1.老舍(1899—1966)现代著名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生于北京一个城市贫民家庭。1918年师范毕业后,曾任北京十七小学校长、天津南开中学语文教员。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开始用白话创作。1924年赴英国,任伦敦大学东方学院中文讲师,1929年回国,先后任济南齐鲁大学、青岛山东大学教授。1937年,他的代表作《骆驼祥子》问世,被译成十几种文字,产生较大的国际影响。抗战爆发后,他在周恩来的直接关怀和帮助下,从事抗战文学活动。1946年赴美讲学。1949年回国后,任政务院文教委员会委员、全国人大

代表、全国文联副主席、全国作协副主席、北京市人民委员会委员、市文联主席等职。他创作勤奋,解放后写了20个剧本,被誉为文艺队伍中的劳动模范。1966年去世,终年67岁。

2.老舍的语言风格

(1)北京韵味。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老舍是用地道的北京话从事创作的一位作家。他的绝大多数作品以北京为背景,例如,《骆驼祥子》《我这一辈子》《四世同堂》《正红旗下》。这些作品的语言,都富有浓郁的北京特色,犹如鲁迅的作品语言富有绍兴特色,沈从文的作品语言富有湘西特色,赵树理的作品语言富有山西特色一样。任何人读老舍的作品,都会感到语言富有北京韵味。

老舍作品语言的北京韵味,有赖于老舍的作品取材于北京下层市民生活。他自幼生活在北京,熟悉北京,为他运用北京语言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老舍一向注重从市民群众的语言中汲取有益的营养。当然,老舍创作时并不是原封不动地照搬北京的地方语言,而是经过选择提炼和加工改造,然后再恰如其分地运用到作品中去。

(2)通俗明白。

老舍在语言运用上有着自己的一贯追求,他多次表述这种观点:“我不论写什么,总希望能够信赖大白话;即使是说明比较高深一点的道理,我也不接二连三地用术语与名词,我还保持着我的‘俗’与‘白’。”老舍致力于“俗白”,所谓“俗白”就是语言通俗浅易,朴实无华。自然,老舍的“俗白”并不是粗俗浅露,而是精练含蓄、耐人寻味。

比如,《北京的春节》一文,朴素自然,不事雕琢,流畅通达,明白如话,没有难懂的字,没有拗口的句子,没有文雅的辞藻,也没有欧化句式。读起来,我们犹如在听一位长者拉家常、讲故事一样亲切有味。曹禺说得好:“他作品中的语言更有特色,没有一句华丽的辞藻,但是感动人心,其深厚美妙,常常是不可言谈的。”

(3)幽默诙谐。

幽默诙谐是老舍语言艺术的一个重要特色,也是他的语言艺术区别于其他作家的语言艺术的一个突出标记。老舍说:“文字要生动有趣,必须利用幽默。干燥,晦涩,无趣,是文艺的致命伤。”老舍对生活中的幽默极为敏感,并善于以机智与讽刺的形式来表现。作为语言鲜活色彩的幽默,它往往还要借助于其他修辞手法和语言要素的综合运用,来达到预期的效果。老舍小说经常运用夸张、比拟、讽喻、反语、谐音、曲解等修辞手法来构成幽默的情境。可以这样说,老舍是一个幽默的语言艺术家,他的幽默才华闪现在作品的字里行间,把“想得深”的思想内容,用“说得俏”的语言表达出来,含蓄隽永,充满浓郁的幽默色彩。

3.北京春节童谣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

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

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买肉;

二十七,宰只鸡;二十八,把面发;

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

初一、初二满街走。

4.各民族春节习俗

壮族

除夕,家家杀鸡宰鸭,蒸制扣肉、粉蒸肉、叉烧肉等。除夕的米饭要蒸得很多,象征富裕。粽子是壮族春节必不可少的。壮族的粽子是较高贵的食品,特大粽子,重达一二十斤,味香堪称一绝。正月初一和初二待客要吃粽子。春节期间要举行对歌、打陀螺、跳舞、赛球等文体活动。

藏族

穿最漂亮的衣服,戴最珍贵的首饰,即使是经济条件较差的人,也要预备一件过年的袍子,或者一两样粗糙的装饰品,藏话叫“萨举”,即新装。藏历正月初三,拉萨人成群结伴,来到东郊的宝瓶山和西郊的药王山,插经旗、挂彩幡,祭祀山神和水神。藏历正月初五,举行隆重的开犁礼。农人们穿上节日的盛装,强壮的耕牛打扮得“花枝招展”──额头贴着酥油图案,犄角上插着红旗和彩色羽毛,肩上披挂彩缎,缎子上缀满贝壳和松石,尾巴上系着五彩缤纷的绸带。

蒙古族

蒙古族历来崇尚白色,所以将农历正月称为“白月”,把过年称为“白节”。蒙古族过年的准备工作从农历腊月二十三即开始。除了扫除、沐浴、布置蒙古包外,还要人着新装,马佩红缨和新鞍。要把放有哈达的整只牛、羊献给至亲厚友。初一凌晨先向长者敬辞岁酒,再向同辈敬酒,恭贺新年吉祥如意。初一给长辈拜年一定要在上午。

白族

白族从除夕开始互拜、赠送礼品。子夜过后,青年男女争先挑水,以示勤劳。清晨,全家喝泡有米花的糖水,祝愿日子比蜜甜。早饭后,孩子们由成人带领到亲友家给长辈拜年。耍龙灯、舞狮子、打霸王鞭是节日不可缺少的活动。

布依族

布依族在除夕前要准备粑粑、米酒等节日食品,除夕夜守岁至天明。雄鸡报晓,姑娘们争先恐后到河边担水,谁先担回第一担水,就说明她最勤劳、最幸福。

朝鲜族

朝鲜族除夕全家守岁通宵达旦,古老的伽耶琴和筒箫乐曲将人们带入新的一年。在节日期间,男女老少纵情歌舞,举行压跳板、拔河等比赛。正月十五晚上举行传统的庆祝集会,由被推选出来的几位老人登上“望月架”,以先看到明月为福,意味他们的儿孙健康、进步、万事如意。随后,大家围着点燃的“望月架”,伴着长鼓、筒箫、唢呐吹奏的乐曲翩翩起舞。

达斡尔族

达斡尔语称春节为“阿涅”。年三十早上,家家洒扫庭院,在大门的正前方用杂物和家畜粪码成一个高高的垛,傍晚燃起垛后,轻烟缭绕,到处笼罩着节日的气氛。老人们将大块的肉、馍、饺子等食物抛进火堆,祝福人畜安康、五谷丰登。晚上全家吃手把肉并进行各种辞旧迎新活动。除夕夜家家吃饺子,饺子里包有白线,意寓长命百岁。春节期间有曲棍球比赛、化装舞会、听书唱歌等活动。

高山族

高山族的人们在春节里身着艳丽的民族服装,成群结队欢聚在村边寨头畅饮美酒,并在乐器伴奏下尽情歌舞。有的村寨还举行叉鱼比赛,开展背篓球、竿球等体育活动。

赫哲族

除夕夜家家做年饭、剪窗花、糊灯笼。大年初一,姑娘、妇女和孩子们都穿上绣有云边的新装,到亲朋好友家拜年。鱼宴是赫哲族人款待客人的美味佳肴,有酸辣风味的“踏拉长”(生鱼)、味香酥脆的“炒鱼毛”和透明鲜红的大马哈鱼籽。滑雪、射草靶、叉草球是赫哲族青少年迷恋的娱乐活动。

拉祜族

拉祜族在正月初一至初四过大年,在正月初九至十一过小年。腊月三十晚上要杀猪、舂糯米粑,每家要做一对大的粑粑,象征星星,表示在新的一年里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拉祜族亦有大家聚集一起守岁的习俗。

满族

满族过春节时要贴窗花、贴对联和“福”字。年三十全家包饺子,饺子讲究有褶的,不能捏光边的“和尚头”饺子,恐日子过“秃”了。饺子要码得横竖成行,象征新的一年财路四通八达,饺子不能摆成圈,恐日子过得没有门路。

畲族

畲族过春节要舂糍粑,取其谐音,祝愿在新的一年里有好糍(时)运,日日黏黏(年年)甜。畲族祀奉“盘瓠”祖先,大年初一,全家叩拜“盘瓠祖图”(根据盘瓠传说绘成的画像),讲述祖先创业的艰辛。

土家族

土家族过春节要跳“摆手舞”。过去跳摆手舞时,要先在“摆手堂”挂三笼帐子,帐内挂猪头、猪肉、香烛和野猪的头、蹄等,然后由身穿红色法衣头戴法冠的老土司手持法器,摇摆呐喊,男女老少都参加,拜了神后再跳舞。现在土家族除了跳摆手舞外,还要耍龙灯、耍狮子、表演戏剧和武术等。

佤族

佤族在大年初一互相祝贺,特别要向寨子里的长者拜年。拜年时,互赠芭蕉、糯米粑粑和甘蔗,象征团结和睦。沧源等地的佤族男女在节日晚上聚在广场跳圆圈舞,老年妇女则穿长裙,几十个人为一队,手搭前人双肩,边唱古老的歌曲边轻移舞步。

小学语文展示课《北京的春节》说课稿

小学语文展示课《北京的春节》说课稿 【说教材】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六课《北京的春节》,本篇文章以时间为经线,以人们的活动为纬线结构全文。作者先介绍北京的春节从腊月初旬就开始了:人们熬腊八粥、泡腊八蒜、购买年货、过小年……做好过春节的充分准备。紧接着,详细描述过春节的三次高潮: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鞭炮声日夜不绝,吃团圆饭、守岁;初一男人们外出拜年,女人们在家接待客人,小孩逛庙会;十五观花灯、放鞭炮、吃元宵。最后写正月十九春节结束。 文中列举了大量的老北京过春节的习俗,情趣盎然,学生喜闻乐见。全文内容安排有序,脉络清晰,衔接紧密,详略得当,推进自然。语言表达朴实简洁,生动形象,耐人寻味,字里行间处处透出人们欢欢喜喜过春节的心情,反映出老北京人热爱生活,追求美好生活的心愿。 学生并没有听说过老北京人怎样过春节,所以对本篇课文一定很感兴趣,在本课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14个生字,正确读写和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老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感受春节的热闹、喜庆气氛。

3.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详写、略写的好处。 本课的教学重点:引领学生随作者的描述,感受老北京过春节的隆重和热闹,领悟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本课的教学难点:作者为突出北京春节的民俗特点所采用的表达方法。 【说学生】 六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阅读学习能力和搜集资料的能力,学生在课前做好充分的预习,查找有关老北京的各种习俗的资料。课上,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主要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法学习本篇文章。课后,学生可以将家乡的春节与老北京的春节习俗进行对比或了解更多有关春节习俗的信息,感受中华民族特有的民俗文化。 【说教法与学法】 在这节课中,我采用了创设情境、精读感悟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让学生积极参与,激发他们的潜能,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力求达到本课的教学目标。 【说过程】 为了突破重点和难点,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一、创设情境,回忆春节 上课伊始,我利用多媒体出示了一首老北京过春节的歌谣,学生对歌谣一定很感兴趣,以此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继续跟随作家老舍,走进老北京,重温那京味十足的

《我要的是葫芦》一课的教材讲解

《我要的是葫芦》一课的教材讲解 一、教学要求 1毖岜究9个生字,认识3个生字。 2蹦苷确读写要求学会的词语。 3蓖ü看图和学文,了解葫芦的叶子与果实的关系。 二、教材说明 本课是一篇看图学文。讲一个人种葫芦,不管理只想得到葫芦,结果叶子上的蚜虫越长越多,最后葫芦都落了。本课有四幅图,分别有四段话与之对应:第一幅图画的是葫芦藤上长满绿叶,还结了几个小葫芦。种葫芦的人站在葫芦架前,看着可爱的小葫芦非常高兴。第二幅图画的是葫芦叶子上长了蚜虫,他不在乎,眼睛只盯着葫芦。第三幅图画的是邻居劝他治虫,种葫芦的人不听劝告,一副不以为然的样子。第四幅图画的是小葫芦变黄了,都落了。 本课教学的重点是学习生字新词,朗读课文,了解植物的叶子与它的果实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建议 (一)课前准备 1鄙字卡片、葫芦或葫芦的图片、投影片。 2笨吻叭醚生收集葫芦的实物或图片。 (二)识字、写字教学 1笔蹲纸萄А

本课要求学会的生字中,“芦、邻”的声母是边音,“芦”在这里应读轻声,“治”的声母是翘舌音,“邻”的韵母是前鼻音,“盯”的韵母是后鼻音,要重点指导学生读准字音。会认的字也要能读准字音。 随生字“居”的学习,认识偏旁“尸”。 “挂”,可用熟字“蛙”换偏旁的方法识记。 2毙醋纸萄А 让学生注意观察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利用田字格帮助写好字。重点指导下面几个字。 挂:左窄右宽,右边的“圭”由两个“土”字组成。右上边“土”字的第二横要长一些。 些:上面“此”要占田字格的三分之二,且左右两部分宽窄要相等。 邻:左边“令”字的“捺”要改为“点”。 感:上下结构,上面的“咸”不要写得过长。 (三)词句教学 第一段,可以让学生自己朗读课文,想一想这一段讲什么内容,然后借助第一幅图画或投影片,指导学生观察图中葫芦的藤、叶、果实的样子。对照课文理解“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开出了几朵雪白的小花”、“藤上挂了几个小葫芦”,使学生知道,葫芦藤上能结出小葫芦,跟长满了绿叶有关系。因为叶子能制造充分的养料,茎叶长得好,才能开花结果。理解“挂”可用换词比较法,把“挂”与

小学语文儿童诗文本解读

小学语文儿童诗文本解读 儿童诗在教材中所占比重愈来愈大。解读儿童诗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奠定学生坚实的文学基础,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解读儿童诗是促进语文教学发展的重要手段。有效的解读策略可以不断挖掘儿童诗中蕴含的魅力,引导学生读出诗歌的节奏、感情、意味,从诗歌中感受生活的真善美。 一、朗读童诗:找准诗眼,整体把握 虽然儿童诗篇幅短小,用语浅显,但这并不意味着儿童诗浅薄无味,“真正优秀的儿童诗应该于浅显的语言之中寄寓遥远,于拙扑的形式之下蕴藏睿智与趣味,能够在儿童读者乐于欣赏、阅读的同时,禁得起咀嚼、品味,并起到其正面成长的作用。”[1]所以,要想解读儿童诗,就应该以读为本,利用各种形式的读来体味文本中的思想内涵、精神情感。以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秋天》为例,它描写了秋天的宜人景色以及对秋天丰收景象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热爱之情。这首诗正契合了教材第一单元的主题“走进秋天”,以期让学生结合生活实践感受秋天的绚丽。为了让学生读出感情,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用活泼、优美的语言为他们解读文本,让学生先对秋天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之后,教师便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读来整体感知文本内容。教师先范读,让学生掌握读音、句读、语调,接着引导学生自由朗读。第一遍主要读准字音,确保朗读要流利;第二遍整体感知,感受诗歌所独有的韵律感,培养学生的感性思维;第三遍后,教师应引导学生对诗歌中出现的关键词进行反复地诵读,并不断体味咀嚼,继而实现儿童与诗歌之间的情感共通。诗眼是诗歌的眼睛,是通过核心的词语或句子表现的诗歌的关键意象。找准诗眼可以让阅读回归整体,使教与学的思路简洁而清晰。儿童的阅读有别于成人阅读,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画面感伴随着阅读的全过程。如果学生能够找到诗歌的诗眼,便能够了解诗歌的全貌,对诗歌的内容就会有整体的感知,继而体悟诗歌的感情。 二、走进诗画:媒体激活,诗画互转 儿童诗恰如一幅幅妙趣横生、奇思妙想的涂鸦画。要想帮助儿童了解诗歌内容,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诗歌展开联想。走进诗画的方法不仅仅在于抓诗眼一种途径,应引导学生逐渐从领悟言语格式、修辞手法等方面获得画面感。教师要灵活

文本解读的三重境界

文本解读的三重境界 浙江省台州市实验小学赵永攀 著名特级教师,中国小语教学的新生代人物孙双金老师在谈对文本解读的重要性时首先提出,“上好语文课,解读文本是第一步”,不但要解读文本的“字面意”,更要体味文本的“字中意,字外意”。也有人认为文本的解读大体上是一个“由一般性阅读、细读到解读(即批评性阅读)组成的相互联系、逐步深入的过程”。由此,笔者想到宋代禅宗大师提出参禅的三重境界: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禅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禅中彻悟,看山仍是山,看水仍是水。解读文本的过程不也正是如此吗?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是指一个人最初对事物的认识。人家告诉他这是山,他就认识了山;告诉他这是水,他就认识了水。对于解读文本,我们也必须经历这样一个过程。抛开一切参考资料的束缚,潜心会文,反复诵读,读懂文章的内容,读出文章的情感,读出自己对文本的独特体验。 一、紧扣文章题目。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文章的题目往往与文本的内容有十分密切的关系。有的点明的文章的主要内容,有的暗示了文章的中心思想。从文章的题目入手可以大致推测一下文本的内容,这样就能较快的进入文本的内容的解读,为深层次地解读奠定良好的基础。我自己在多年的语文教学中一直从题目入手,也让学生学会分析文本的题目,从中感知文本的初步内容或文本的基本思路。这也是敲开文本之门的第一步。 例如在六年级课本中有一篇课文是《将相和》。从这个题目中我们可以解读出以下内容:1、这是一篇历史题材的故事;2、将是武官,相是文官;3、“和”是和好的意思,既然现在和好了,那么他们之前一定有过矛盾。从中也可以产生以下几个问题:1、“将”“相”分别是谁?2、造成将相不和的原因是什么?他们又是怎样和好的?简单的三个字,可以使我们得到解读文本的第一手材料。我们也可以循着这个思路去指导学生解读题目。 二、反复诵读文本。 特级教师于永正曾说:“课前,老师得先和文本对话,即钻研教材。只有把教材把握好了,才能和学生交流。我备课没有什么决窍,只是翻来覆去地诵读、默想,当读出自己的理解、情感,读出文章的妙处,读出自己的惊喜时,我便走进课堂。”的确,读书是教师感悟文本的重要途径,只有通过反复诵读才能发现课文的内涵所在。 中国古代有一种读书方法,叫“素读”。这种方法是不追求讲解的精深透彻,完全按照作者的思路来,把作者的思想吃透,在反复的朗读中自悟自得。叶圣陶先生也曾说:“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这里的“真”首先就是作者在文章中欲要传达的思想或创作意图,这里的“路”就是文章中作者的行文思路,亦即文章的脉络。一篇文章,我们除了站在作者的角度朗读之外,还应该站在编者的角度去朗读。编者编写小学教材时,遵循了儿童的认知特点和儿童的心理发展规律,是经过精心编排的。我们在朗读时要考虑编者编排此文的意图,把握文本的重难点。

《北京的春节》第一课时教学设计说课稿

《北京的春节》第一课时教学设计说课 稿 《北京的春节》第一课时教学设计说课稿 北斗小学郑雪萍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1)、学会本文的14个生字,正确读写和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老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感受春节的热闹、喜庆气氛。 (3)、学习课文有顺序、详略得当的写法。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读中理解、读中想象的能力 (2)、提高学生阅读速度、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老北京过春节的习俗,引发了解民风民俗的欲望,激起探究传统文化的兴趣。 教学重点:了解老北京春节的风俗,感受节日的热闹气氛,理解节日习俗中的民族文明和传统文化。 教学难点:品味老舍的语言风格,学习有顺序、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师:XX年的春节离我们已两个半月了吧!但春节的喜庆与热闹却时时在脑海中回荡,下面就让我们一起重温春节的快乐吧! 生听音乐看图片,感受春节的快乐 师:歌曲听完了,我看到同学们都被带回了春节的欢乐气氛中,谁能说说都看到了,听到了或感受到了什么?顺便想想你们是如何过春节的。(生交流) 师:提起春节,咱们有说不完的话题,今天就让我们跟随着作者老舍爷爷,走进老北京,过一个京味十足的春节,感受老北京独特的民族风俗和魅力十足的年文化。(板书:北京的春节)齐读课题。 二、诵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把生字读正确,句子读通顺 (2)请13名学生按自然段论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画,作者写了春节中哪些重要日子的活动。 (3)交流汇报。老师板书:腊八---腊月十三---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十五---正月十九(明确老北京的春节从腊月初旬开始,一直到正月十九结束)

小学语文试讲教案《我要的是葫芦》

小学语文试讲教案|《我要的是葫芦》 欢迎来到福建教师招考信息网,福建中公教育考试网提供真实可靠的福建教师招聘、教师资格证考试最新资讯,包括招考公告、考录进程、考试培训、面试辅导、资料下载等。我们在福建教师招考信息网等着你回来。 小编推荐>>>教师考试面试备考指导|13个学科教案【汇总篇】(按住ctrl点击即可查看) 一、设计理念: 这篇课文是一个寓言故事,共有四个自然段,讲的是从前有一个人种葫芦,不知道叶子和果实的关系,只盯着葫芦,不管叶子上的蚜虫,结果没有收到葫芦的故事。课题正是他的错误所在,也是没有收到葫芦的原因。通过教学,使学生知道植物叶子与果实的关系,并懂得做任何事都得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在教学时,我抓住重点的字词进行品悟,并适时创设语言意境,让学生做文本的主人公,融入文本,体会种葫芦人喜爱葫芦的心情,亲身感受可爱的小葫芦为什么会落的原因。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做好指导,让语文学习真正成为师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二、教学目标: 1、认识“葫、芦、藤、哇、盯、邻”等六个生字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反问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3、了解植物的叶子和果实的关系,懂得与课文有关的事理。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读课文知道植物叶子与果实的关系。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不能孤立地看问题。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教学课时:一课时 五、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 六、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揭示课题 导入:同学们,今天我给大家准备了一份特殊的礼物。(出示红红的苹果图)这是什么?在苹果树上,你看到了什么? (出示没叶的苹果图)请比较一下,这棵苹果树跟刚才的苹果树有什么不一样?生活中有没有见过,不长叶子就能结出果实的现象? 师:我们都知道叶子长得好,才能结出好的果实,这是植物生长规律。可是古时候有个人却不懂生长规律,因此还犯了错误呢?想知道他犯了什么错误吗?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14课《我要的是葫芦》(板书课题)

对小学语文教师文本解读状况的思考

对小学语文教师文本解读状况的思考 文本解读能力既是我们必备的学科职业素养,也是一种专业知识、言语技能、伦理情操和审美价值等方面的综合素质,更是指导学生进行有效阅读的基本教学技能。 在日常听课的过程中,我们发现由于教师对文本的解读存在一定的欠缺,影响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这一方面体现在教师只是一味让学生千方百计地了解“课文写了什么”、“表现了什么”,而对文本语言的内涵、意蕴缺乏咀嚼、品味,对文本的思想内涵、表达方法缺乏深入的挖掘和探究,教学始终在“得意忘言”的低层次上徘徊,造成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厌倦和懈怠;另一方面是有的教师对教科书钻研不深,只是简单照搬教参、教辅材料,课堂教学中并没有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导致教学的组织性、指导性、实效性降低。基于上述的原因,我们设计了“和平区小学语文教师文本解读现状的调查问卷”,通过对小学语文教师进行问卷调查,把握教师文本解读的现状,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和策略,从而进一步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提升语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一、几点思考

1.教师对文本解读的认识还需进一步明确。 就小学语文教师而言,文本解读能力既是我们必备的学科职业素养,也是一种专业知识、言语技能、伦理情操和审美价值等方面的综合素质,更是指导学生进行有效阅读的基本教学技能。从问卷调查的数据上,我们欣喜地看到当前语文教师对于文本解读重要性的认识比较明确,解读文本的标准与自己在解读时坚持的标准比较一致。我们通过比较发现,教师将“学生需要”和“课程标准提出的发展目标”作为文本解读过程中最为重要的标准,这无疑是把握住了文本解读的关键。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仍有53%的教师尚未意识到文本解读是构建有效语文课堂的基础与关键;而且在解读时,没有充分考虑“编者的意图”,这无疑使自身的解读陷入“只见文本、未见教材”的境地。 2.教师解读文本时对于教学参考书过分依赖。 教师对文本的解读不是纯粹的个体行为,更重要的是对语文教学而言,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并乐于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获得更加丰富的认识。而决定这一切的基础正是教师对于文本的独立解读。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发现在文本解读的方法上,将近40%的教师使用的方法比较单一,还不懂得采用综合的方法。此外,我们发现教师在解读文本时对于教参的依赖程度很高,有88.5%的教师把教参作为进行教学设计的

北京的春节说课稿

北京的春节说课稿 北京的春节说课稿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时常会需要准备好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我们该怎么去写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北京的春节说课稿,欢迎阅读与收藏。 北京的春节说课稿1 【说教材】 文章以时间为经线,以人们的活动为纬线结构全文。作者先介绍北京的春节从腊月初旬就开始了:人们熬腊八粥、泡腊八蒜、购买年货、过小年做好过春节的充分准备。紧接着,详细描述过春节的三次高潮: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鞭炮声日夜不绝,吃团圆饭、守岁;初一男人们外出拜年,女人们在家接待客人,小孩逛庙会;十五观花灯、放鞭炮、吃元宵。最后写正月十九春节结束。 文中列举了大量的老北京过春节的习俗,情趣盎然,学生喜闻乐见。全文内容安排有序,脉络清晰,衔接紧密,详略得当,推进自然。语言表达朴实简洁,生动形象,耐人寻味,字里行间处处透出人们欢欢喜喜过春节的心情,反映出老北京人热爱生活,追求美好生活的心愿。 学生并没有听说过老北京人怎样过春节,所以对本篇课文一定很感兴趣,在本课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14个生字,正确读写和理解由生字

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老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感受春节的热闹、喜庆气氛。 3.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详写、略写的好处。 本课的教学重点:引领学生随作者的描述,感受老北京过春节的隆重和热闹,领悟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本课的教学难点:作者为突出北京春节的民俗特点所采用的表达方法。 【说过程】 为了突破重点和难点,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一创设情境,回忆春节 上课伊始,我出示了一首老北京过春节的歌谣,学生对歌谣一定很感兴趣,以此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继续跟随作家老舍,走进老北京,重温那京味十足的春节,感受那独特的民风民俗和魅力十足的年文化。 二回顾写作顺序,分清详略 接着,我让学生回忆: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主要写了哪些重要的日子的活动? 学生快速地浏览课文,看看在这些节日中哪些部分写得详细,哪些部分写得简略?并让学生把详写的部分做上记号。然后教师做板书。

文本解读的观念和方法

文本解读的观点和方法 引言: 上好一节课有三个关键:1.准确深入的文本解读;2.独具匠心的教学设计;3.机动灵活的教学实施。 文本解读是读者通过阅读从文学文本中获取和解释意义的过程。文学文本的语言具有模糊性,优秀的文本内涵含蓄而丰富,这就使得文学文本的意义具有不确定性。不同的时代、不同的读者阅读同一个文本,会读出不同的意义。 一、放松心态: 慢慢走,欣赏啊﹗——朱光潜:《谈美》 让我们暂时忘却教师的身份、教学的任务,以一个普通读者的放松心态来欣赏作品,获得自然的阅读体验和真实的审美直觉。这是一种非功利的阅读,是一种以感性为主的阅读。这种阅读是文学作品教学的前提和基础。(摘自《小学语文教师》2008年第3期沈大安文)。 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意,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孟子·万章上诗,指《诗 经》。古人读书目的为“以意逆志”。

陶不求甚解,疏狂不可循。甚解岂难致,潜心会本文。 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 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惟文通彼此,譬如梁与津。 ——叶圣陶《语文教学二十韵》解读《卖火柴的小女孩》中的一段: 她的一双小手几乎冻僵了。啊,哪怕一根小小的火柴,对她也是有好处的!她敢从成把的火柴里抽出一根,在墙上擦燃了,来暖和暖和自己的小手吗?她终于抽出了一根。哧!火柴燃起来了,冒出火焰来了!她把小手拢在火焰上。多么温暖多么明亮的火焰啊,简直像一枝小小的蜡烛! 其中“敢”、“终于”、“多么”、“多么”都值得探究。 《渔歌子》 [唐] 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这首词中哪几个字“不宜忽”? (李铁英:第一次专家与教师互动开始,老师们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有的说“肥”,表现了作者安逸满足的生活心态;有的说全诗中写颜色的词;有的说“不须归”。但都没有提到沈老师所注重的“青”和“绿”,原本箬笠和蓑衣都应该是泛黄了呀。)

我要的是葫芦 课例研究

部编版第三册第14课 我要的是葫芦(第二课时) 【文本解读】 本文是一篇寓言故事,通过一个比喻性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课文是按照事件发展的顺序写的,通过葫芦的变化为线索,课文插图与文章紧密结合,且对比强烈,从长势良好,看葫芦之人充满喜悦之情到葫芦变黄枯萎,看葫芦之人的表情动作既惊讶又惋惜,一方面可以帮助孩子们理清故事的发展,同时可以引发孩子们的想象,引导孩子理解想要葫芦,也要关注葫芦的叶子。葫芦的藤,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文章语言通俗易懂,通过刻画人物的表情。对话刻画出人物的心情,学习时注意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来感受人物说话时的内心状态。【教学目标】 1.理清故事脉络,了解蚜虫与葫芦掉落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理解植物的叶子与果实之间的联系。 2.通过感情朗读,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教学重点】 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教学难点】 了解蚜虫与葫芦掉落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理解植物的叶子与果实之间的联系。【教学准备】ppt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出示第一幅插图)图画上,葫芦的藤、叶子、花朵和小葫芦都是什么样子? 2.出示填空: 葫芦藤---()的葫芦藤 葫芦花——()的葫芦花 小葫芦——()的小葫芦 蚜虫——()的蚜虫 2.你能用上这几个词语说说有关课文的内容吗?(指名2-3人)(预设:从前有个人,他中了一棵葫芦,长出了细长的葫芦藤,开出了雪白的葫芦花,花谢以后,藤上挂了几个小葫芦,后来,蚜虫越来越多,小葫芦慢慢全落了。)

[设计意图]通过“词语加加乐”,引导孩子由词到短语,再由短语联系课文内容,回顾旧知,熟悉课文内容,为新授内容做准备,同时在表达中丰富学生的语言。 二、出示课文的第一自然段。(齐读) 1.如果你就是种葫芦的人,看到小葫芦长出来,你会有怎样的心情? (预设:开心,喜悦、充满期待) 请你带着这样的感情读一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 2、这么期待可爱的小葫芦,难怪“那个人每天都要去看几次。” 3.思考那个人一边看,可能还会一边想些什么?说些什么?(预设:小葫芦,快快长大,小葫芦可得越长越多啊!) 评价:看来他真是越来越期待了!他的整个心思都放在小葫芦上了! 让我们通过朗读来读出种葫芦的人的那份迫不及待吧! 4、过渡:长势如此喜人的葫芦是不是获得了大丰收呢? [设计意图]在朗读中引导学生体会人物的心情,并且以悟促读,在读中悟,为下文的情感变化埋下伏笔。 三.学习第四自然段。 (出示第二幅插图和第四自然段) 1.观察第二幅图,你发现了什么?(预设:小葫芦都落了) 看到这里,你的心情怎么样?(伤心、失望、难过) 出示:小葫芦慢慢地变黄了,一个一个都落了。 把你的感受读出来! 评价:我听出来了,你的声音都变得低沉了。 2.如果你就是种葫芦的人,看到葫芦的叶子变黄了,小葫芦都落了,会是怎样的心情?能不能通过朗读把这种心情表现出来?(指名读) 评价:真是令人感到惋惜呀! 我听出来了,你一面感到可惜,还有不解呢?想知道葫芦都落了的原因吗? 3.对比阅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和第四自然段(齐读) 4.你感受到了什么?(预设:葫芦长得好,却落了,让人感到可惜。) 5.想知道小葫芦落得原因吗? (预设:想,那我们一起去课文中二三自然段去寻找答案吧。 ——是葫芦上生了蚜虫) [设计意图]巧妙运用课文插图,挖掘教材中的文本资源,引导孩子通过两幅图的对比,直观感受文章开头和结尾的强烈反差,从而思考其中的原因。为下文的学习埋下伏笔。 四、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A.学习第二自然段 1、既然小葫芦已经长出来了,为什么种葫芦的人最后一个也没有得到?请大家当侦察员,在课文的第二、三自然段中找答案,用横线画出来。 2.哪位小侦探来交流你的发现?(指名交流)) 3.指名交流。 预设一:因为他觉得叶子上有蚜虫没关系。

读《小学语文文本解读》有感

读《小学语文文本解读》有感 作为一线的语文老师都知道要带着学生走进文本,而不是带着文本走进学生,也就是说教师要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用教材?寒假里我读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的全国著名特级教师闫学老师所著的《小学语文文本解读》,这本书使我受益匪浅,以解心中困惑。 当我从同事手中接过这本书时,一看书名,欣喜的同时我感到莫名的亲切,因为这本文本解读最适合像我一样的一线教师看。闫学老师在《小学语文文本解读》中选入了冯骥才、季羡林、萧红、林海音、林清玄等著名作家的散文作为案例,每一篇入选的文本都有闫学老师独到的教学解读和教学建议,文本涉及了苏教版、人教版和北师大版不同版本的经典课文,满足不同老师的需求。看得出闫老师对教育的热爱,对教学的严谨和深厚的文学功底。我不得不惊叹,闫老师是一位解读文本的高手。 相比之下我这十几年的语文教学工作苍白无力。仅仅充当了教案、教参的二道贩子,教辅书的奴役者,应付各种考试的教学工具,而忽视了语文自身素养的培养。 闫老师对文本的解读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也启迪鼓舞着我。 一、从文本出发教给孩子所需是我应学的 案例《记金华的双龙洞》是叶圣陶先生的一篇非常优秀的游记散文。据闫老师的解读他建议文本作为一篇习作例文来教,即引导学生通过对文本的阅读,学习写作游记的基本方法。因此闫老师将文本的教学重点设置为:通过理清作者的游览过程,学习游记写作的表现手法。她的教学设计框架是: (一)游览双龙洞。(理清游览顺序和内容详略) (二)细赏双龙洞。(抓住详写部分的内容领略作者的精妙之处) (三)游记写作。(在学习文本的基础上,借鉴、模仿课文的写作方法,引导学生写一篇游记) 这样的教学建议一改往日的繁、杂、难,与我的教案相比变得思路清晰操作性强,除了说好,我没有第二个字代替。 看完这个案例,我对自己这个语文老师很不满,想到闫老师对每一个案例的解读如此的有厚度,对教学重难点把握的如此精准,除了她令人叹服的深厚的文学功底,她在教研方面所付出的时间,所花的精力,所留的汗水是难以想象的,所以她才有了经典之作的问世。闫老师这才是真正做到了备教材,备学生,真正为学生学什么着想。我也算是我们学校的骨干力量,可很多时候都在疲于应付,照本宣科,被教案绑架,只是一门心思完成教学任务,把知识点,考点传授给学生,而忽略了语文素养的培养。

新人教版小学语文《北京的春节》说课稿

《北京的春节》说课稿 【说教材】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六课《北京的春节》,本篇文章以时间为经线,以人们的活动为纬线结构全文。作者先介绍北京的春节从腊月初旬就开始了:人们熬腊八粥、泡腊八蒜、购买年货、过小年……做好过春节的充分准备。紧接着,详细描述过春节的三次高潮: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鞭炮声日夜不绝,吃团圆饭、守岁;初一男人们外出拜年,女人们在家接待客人,小孩逛庙会;十五观花灯、放鞭炮、吃元宵;最后写正月十九春节结束。 文中列举了大量的老北京过春节的习俗,情趣盎然,学生喜闻乐见。全文内容安排有序,脉络清晰,衔接紧密,详略得当,推进自然。语言表达朴实简洁,生动形象,耐人寻味,字里行间处处透出人们欢欢喜喜过春节的心情,反映出老北京人热爱生活,追求美好生活的心愿。 学生并没有听说过老北京人怎样过春节,所以对本篇课文一定很感兴趣,在本课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正确读写和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老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感受春节的热闹、喜庆气氛。 3.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详写、略写的好处。 本课的教学重点:引领学生随作者的描述,感受老北京过春节的隆重和热闹,领悟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 本课的教学难点:作者为突出北京春节的民俗特点所采用的表达方法。 【说学生】 六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阅读学习能力和搜集资料的能力,学生在课前做好充分的预习,查找有关老北京的各种习俗的资料。课上,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主要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法学习本篇文章。课后,学生可以将家乡的春节与老北京的春节习俗进行对比,或了解更多有关春节习俗的信息,感受中华民族特有的民俗文化。 【说教法与学法】 在这节课中,我采用了创设情境、精读感悟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

小学语文骨干教师专题讲座《文本解读》

小学语文教师讲座文本解读 从古至今文字在演变,人们的阅读也在发生着变化,有幸聆听了李老师的专题讲座让我受益匪浅,在这次专题讲座中让我再一次感受到文字的魅力和李老师的博大精深。 文学拥有寓教于乐的特点,在阐述一般原理的同时传递着各种信息,通过对文本的解读来发现文本潜在的各种美的功能和价值。李泽厚审美的三个层次:悦耳悦目——悦心悦意——悦志悦神。 新的部编版教材以简短、易懂的文字传递着深厚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易于理解和学习的,浅显欢乐的儿歌中传递着深深的意味。细细品尝其中的文字,每一种理解解释其含义也是不一样的,就像一杯浓厚的茶让人回味无穷。阅读必须有欣赏的自意识,即在融为一体、自失于对象之中时又仍然保持静观,不做出实用、伦理的现实反应。强调欣赏自意识非常有意义,我们在沉迷、自失于剧中情节、小说人物命运、文章内容之中时,同时会在心里说,演得多好啊,写的多好啊,这就是自意识的欣赏,即同时指向艺术表现力、艺术形式了。一切文学艺术都是假定的真实,都是虚构,但是它假得跟真的一样;一切正常读者的正常阅读,既不会全当真,也不会全当假。读者沉迷、自失于优秀的作品,他就不仅获得了思想的熏陶,还会受到艺术表现力的感染,久而久之,其思想境界和读写能力都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这就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在平常的教学中如果给学生布置的预习作业过多、过于具体。过多的预习任务往往使学生带着先入为主的考虑进入“非纯”阅读。选文的文章如果不适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就会给学生的阅读造成障碍。 “人人心中有,个个笔下无”是杰出作品反复出现的最简单的也是最基本的规律,是其引人自失其中的深层原因,或者说奥妙、秘密,是读者审美自失时潜藏着的理性指向。引导学生感受、揭示乃至学习这个秘妙是语文学科和语文教学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最重要的特殊矛盾,是其全部特殊矛盾之所在,是其能够成为一门学科乃至科学,赖以立身处世的最根本的依据。 引导学生感受、发现、揭示秘妙的阅读教学中,优秀作品吸引读者至审美自失,背后的深层原因就在那秘妙,但读者往往不自知,即使有所自知也有高下深浅之分。阅读教学、文本解读教学就是要针对不同情况引导学生感受、发现、揭

《北京的春节》说课稿

《北京的春节》说课稿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宋朝大诗人王安石在《元日》中描绘了这样一个欢天喜地的节日——春节。今天我说课的内容就是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二组第一篇课文,著名作家老舍先生的文章《北京的春节》。我的说课有6个内容:说教材分析、说学情分析、说教学目标重难点、说教学方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 一、说教材分析 《北京的春节》是六年级下册第二组的第一篇精读课文,计划用时2课时。文中列举了大量的老北京过春节的习俗,情趣盎然,字里行间处处透出人们欢欢喜喜过春节的心情,反映出老北京人热爱生活,追求美好生活的心愿。 二、说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和搜集资料的能力,可以让学生在课前做好充分的预习,查找有关老北京的各种习俗的资料。课上,采用小组合作的方法学习。课后,学生可以将自己家乡的春节与老北京的春节习俗进行对比或了解祖国各地、各民族更多有关春节习俗的信息,感受中华民族特有的民俗文化。 三、说教学目标、重难点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14个生字,正确读写和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揣摩文章的写法 教学重点:引领学生感受老北京过春节的隆重和热闹,领悟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 教学难点:作者为突出北京春节的民俗特点所采用的写法 四、说教学方法 本节课我采用了创设情境法、精读感悟法,评价激励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五、说教学过程 为了突破重点和难点,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1、创设情境,回忆春节 上课开始,我利用多媒体出示了一副老北京过春节的图片,例如吹糖人、逛庙会、赛骆驼、捏面人等,并把我自己2009年逛北京地坛庙会的情形讲给学生听,以此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我要的是葫芦》观课报告

《我要的是葫芦》观课报告 新课标指出,低年级段的语文教学主要是两个点:识字写字和阅读。 近几年,我一直在低年级段教学语文,孩子们年龄小,集中注意力的时间短,加之识字环节确实枯燥无味,总感觉处于高耗低效层次。对于如何高效地引导学生识字,我有时会感觉有心无力。观摩了胡老师《我要的是葫芦》一课,我心中忽然明亮起来。胡老师采用的是抓典型字归类识字的方法。字的形和义不太容易分开,往往存在着一定的渊源。所以在处理的时候,胡老师不是面面俱到,而是着重挑出两个字——藤和盯。她先是通过三幅图片,展示给孩子们的是三种长藤蔓的植物,学生饶有兴趣地自己总结识记“藤”,并自己总结出:与植物有关的字一般带有草字头,得出偏旁表意的特点,直观形象,记忆持久。学习“盯”,通过做游戏,看老师的动作眼神猜字——盯,定就是不错眼珠地一直看。接着进行拓展:带有“看“意思的字还有那些?瞪、瞧、瞥、眺……进而总结出:看是用眼睛看,这类字大多都带有目字旁。看着孩子们踊跃举起的小手,与自己班里在讨论识字方法时零零星星的小手对比,实在让我心内打鼓,面上赤红。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看来是老师的教学方法有待改进啊!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老师提供丰富资源,不同层次体现对字义的理解,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出识字方法,这里有一个归类的思想在里面。学生对这些直观形象的事物、对做游戏感兴趣,学得轻松愉快,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真正实践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一理论。

作为语文课来讲,有感情的朗读指导,是重中之重。一节课的成功与否,是看学生是否能有滋有味地把课文读出来。全篇课文的重点是种葫芦人的心情变化,本篇文章脉络清晰且层层推进,通过一步一步走入种葫芦人的内心,文章的道理也浮出水面。每一段的切入点落脚点都应该是人物的心情,从开始看到小葫芦长势喜人的欣喜自豪,到看见叶子上长了几个蚜虫的满不在乎,到邻居劝之后的无所谓的态度,再到最后看见葫芦掉了之后的失落心情。引导学生先体会种葫芦人的感情变化,再把这种感情变化有滋有味地读出来,阅读教学就成功了一大半。但是,我感觉胡老师在处理教材的时候,把课文分析成一块一块的,面面俱到,点上发力。引导学生读的时间还是少,朗读教学这一块还有发展空间。第一段中葫芦长得这么好,你能把她读来吗?到了第二自然段的时候,盼望着快长,对种葫芦人心情的把握,还是不够。邻居劝告时候,体现的是种葫芦人不理解,无知的心情。朗读这块,有所欠缺。只要抓住种葫芦人感情变化主线,通过感情朗读,来丰富种葫芦人形象,从而让学生理解事物之间的规律。 总体感觉,胡老师这节课还是比较优秀的一个课例。她解读文本时,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与体验,把读有所悟,以悟促读作为教学的重点,力求使学生通过多次朗读,多种形式的朗读,积极主动地发现、建构意义,品悟课文语句里包裹着的丰富的思想感情。如果能抓住种葫芦人感情变化这条主线,引导学生从整体上去感悟朗读就锦上添花了。

小学语文文本解读之我见

小学语文文本解读之我见 大家好! 感谢县教研室和蓝田小学的领导、老师们给我提供这个与大家共同学习与交流的机会,下面我就班门弄斧谈谈小学语文文本解读的一点拙见。有不妥之处,敬请大家提出宝贵意见。 窦桂梅老师曾经这样说:(课件) 没有对文本的触摸,没有对文字的咀嚼,长此以往,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标志教功——解读教材的功夫和能力就会丧失殆尽。 ——窦桂梅 好的课来源于匠心独具的教学设计,而好的教学设计又来源于正确深入的文本解读。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教师没有细读文本,没有自己的感受,拿什么去跟学生对话?所以今天我就“文本解读”来谈几点不够成熟的看法,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首先就是从语言入手。 解读就是读者通过对语言的理解走进作品的艺术世界,与作品对话,与作者对话,以求对文本做出深刻、丰富、个性化的解读。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和贴近那些伟大的灵魂,“复原文学经典所传达的经验”,实现经典文本的审美价值。因此,细读文本必须从语言文字入手。作者一般不会在文本中重要的地方加着重号,所以我们对文本中的每一个字、每一个词、每一句话都不能轻易放过,要细细体会它们的作用。在这个基础上,再跳出具体的字句,整体把握文章的主旨。说白了就是字、词、句、段、篇的学习和训练,也就是语文的工具性。 1、解读课文中的生字 汉字的造字方法是一门独特的文化现象。汉字的音、形、义有着密切的联系。作为小学语文老师,有必要对汉字文化进行研究,在教学中相机渗透汉字文化,让学生感受汉字的魅力。例如在《白鹅》一课中,很多同学对“嚣”字产生了困惑,“嚣”字指声音很大很吵,用四个口学生很容易理解,那为什么这个字中间用了个书页的“页”字呢?我去查了一些资料。原来“页”在古时不是书页的意思,它一开始是个象形字,指的是人头。这样这个字就很容易理解了,四张口围绕一个人头说话,喊叫,那肯定感觉特别吵、特别闹腾,这就是

《北京的春节》说课稿

《北京的春节》说课稿 三小孙蕾 一、教材分析 《北京的春节》一文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第一篇课文。作者老舍先生用朴素自然、流畅通达的语言,展示了丰富多彩的节日习俗,再现了老北京人过春节的隆重与热闹,温馨与美好。文章以时间为经线,以人们的活动为纬线结构全文,列举了大量的老北京过春节的习俗,情趣盎然,学生喜闻乐见。全文内容安排有序,脉络清晰,衔接紧密,详略得当,推进自然。语言表达朴实简洁,生动形象,耐人寻味,字里行间处处透出人们欢欢喜喜过春节的心情,反映出老北京人热爱生活,追求美好生活的心愿。 了解传统的民风民俗,感受独具魅力的民俗中蕴涵的民族文明和传统美德,这是本组教材的主题性内容。本课介绍的都是孩子们很熟悉的习俗,再加上老舍先生通俗明白、幽默诙谐的语言,我想学生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是比较容易的,一读便知。因此这节课的重点我放在了对文章写法的学习上,体会作者是怎样布局谋篇,生动表达的,并在习作中加以运用。而这也正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因此,结合高年级学生的认知、学习特点,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老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感受春节的热闹、喜庆气氛。 2.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详写、略写的好处。 教学重点:引领学生随作者的描述,感受老北京过春节的隆重和热闹,领悟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 教学难点:作者为突出北京春节的民俗特点所采用的表达方法。 二、教法 《新课程标准》要求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

有所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本课教学我安排了充分的读,通过自读、齐读、分组读、师生合作读、分男女生读等形式,在读中想象,在读中思考。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悟文章的表达方式。 语文学习具有生活性与实践性。本课内容贴近学生生活,所以在教学时,我注重学生的亲身实践体验,把教材与生活有机融合。联系生活经验,使学生进一步了解风俗习惯,激发他们探究传统文化的兴趣,并将所学写法运用到写作中去。 三、教学过程 为了突破重、难点,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紧扣新课标和教材,遵循“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体现以读为本、以读促学的教学方法,注重听、说、读、写的训练,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 1、了解作者,导入课题。回忆已学或课外阅读的老舍先生的作品,了解他的语言特点。老舍先生作为一个老北京人,他会怎样描写北京这个具有文化底蕴的古老城市的传统节日呢?引起学生阅读兴趣,导入新课,并指导学生有重点地读课题。这一环节使学生对作者的语言特点有一个较清晰的回顾,并加深了对作者的了解,为进一步学习写法做了铺垫。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首先让学生自由读课文,想一想北京的春节从整体上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接着浏览课文,理清课文的写作顺序。叶圣陶先生说过“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语文教学二十韵》)读一篇文章,摸清作者的思路是最要紧的,按作者的思路去理解,理解才能透彻。本文按照时间顺序描写了北京的春节是怎样过的,从腊八写到了正月十九,时间跨度很长。在这一环节中,我让学生自读课文,找出表示时

《邓稼先》文本解读

《邓稼先》文本解读 一、站在编者的角度解读文本: 本文编排在部编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群星闪耀,感受名人的风采”单元。该单元为“杰出人物”单元,《邓稼先》是这一单元的起始课,与《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同为“教读课文”。还包括有“自读课文”《回忆鲁迅先生》和文言文《孙权劝学》。 部编教材单元编排体例为双线组织单元结构。阅读单元的组织兼顾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两条线索。“人文主题”,即课文选择大致按照内容类型进行组合,《邓稼先》本文所在单元的人文主题便是“群星闪耀,感受名人的风采”。人文主题强调语文与生活的联系,重视主流文化、传统文化的渗透,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语文要素”即语文素养的各种基本要素,包括必要的语文知识、必需的语文能力、适当的学习策略和学习习惯等,构建以语文能力培养为主线、层级序列清晰的教科书体系结构。以阅读能力为例,新教材注重阅读方法和阅读策略两个方面的训练。如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强调“精读”,要求做到:一是字斟句酌;二是把握人物特征,理解人物情感。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为:学习精读的方法,在通览全篇、了解大意的基础上,把握关键语句或段落,字斟句酌,揣摩品味其含义和表达的妙处;注意结合人物生平及其所处时代,透过细节描写,把握人物特征,理解人物的思想感情。 二、站在作者的角度解读文本: 孟子说:“读其书,颂其诗,不知其人,可乎?是以知人论世也。”要想准确解读《邓稼先》文本,首先应当追溯作者的写作目的或写作背景,把握“作者之思”和“文本之志”。 杨振宁先生与邓稼先从小就有着深厚的情谊。他们两家的祖籍都是安徽,在清华园两家人又住隔壁。邓父和杨父是多年深交的老友。杨振宁教授的弟弟杨振平与稼先也很要好。少年时代的稼先与少年杨振宁总在一起打墙球,弹玻璃球,甚至还比赛爬树。上中学稼先和杨振宁都同在北平崇德中学,杨振宁比邓稼先高两级,后来他们两人又是西南联大的校友。解放前夕,稼先和杨氏兄弟又都赴美留学。获得博士学位后,稼先就与他们分开了,不过他们的友情却一直保持着。 自1971年以后,杨先生多次回来访问、讲学。稼先与他总少不了叙旧聊天。杨先生曾多次送书给稼先,有《杨振宁论文选集》,有《读书教学四十年》等,

小学语文文本的心得体会

小学语文文本细读的心得体会 “文本细读”这四个字眼最早是在《小学语文教师》2008年3月刊看到的。 本月话题”即围绕文本细读,刊登了四篇文章:《慢慢走,欣赏啊!——著名小学语文教育专家沈大安谈文本细读》、《文本细读方法散论》、《我是怎样细读文本的》、《从文本细读中走向高处》。 沈大安说:“好的课来源于匠心独运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而好的教学设计又来源于准确深入的文本细读。”叶圣陶说:“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矛盾说:“理应一边读,一边回想他所经验的相似的人生,或者一边读,一边到现实的活人中去看。”于永正说:“我的窍门就是读啊思啊,思啊读啊,一遍又一遍,不知什么时候就会豁然贯通,有了新的发现!” 今天,我又有幸倾听了王老师《文本细读,徜徉在语言之途》的讲座,“文本细读”的概念和作用逐渐清晰起来。“文本细读”就是引发对语言的敏感,倾听文本发出的细微声响;“文本细读”就是打开自己的生命,,对文本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词,甚至是每一个标点符号,保持一种高度敏感和警觉,将文本里里外外爬梳个透,殚精竭虑,敲骨吸髓,读出课文背后的深意,用自己的言语经验、言语感悟、言语智慧乃至言语人格去与文本对话,与学生对话,唤醒学生的言语生命意识、促动学生的言语生命发 展, 讲座中王老师以具体的案例向我们展示了文本细读的魅力在于突破窠臼,以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去激活文本的生命,去点燃文本的灵性。是的,任何文本都是情境的产物,它折射的是作者的文心和智慧。一节优秀的语文课,我以为要让走出课堂的学生会说两个字:“啊”和“哦”。“啊”指的是情感的共鸣与呼应。但要防止“用情”的一个极端:“滥情”——不管学生是否真的共鸣,在朗读或表达中要一定做出一种姿态:好感动啊!好伟大啊!“哦”是指课堂上能带领学生带着问题经历思维的冲浪,从而发出感叹:“哦,原来是这样!”只有在积极的思维中,学生才能有所“悟”,从左看,是思考着的我, 即理解;从右看,是“我”的思考,即发现。 听着听着,我不由地联想到一些教学的精彩片段。《海伦.凯乐》有这样一段文字:“为使我的小伙伴——即使是最亲密的伙伴——能听懂我的话,我夜以继日地努力,反复高声朗读某些词语或句子,有时甚至要读几个小时,直到自己觉得读对了为止。我每天坚持着练习,练习,练习…….”教师往往要求学生扣着重点词语“夜以继日”“反复”“高声”“几个小时”“我每天坚持着练习,练习,练习……”来谈体会。学生谈的,无非是顽强的毅力和刻苦好学的精神。当这种标签式的体验成为“隔”着人心的口号时,文本还是沉睡着的。有位教师在教学时做了一个小小的实验:请学生将耳朵塞起来,他说一个短语,请学生观察唇形来判别我所说的词语。老师重复三遍,学生还是不知道在说什么。看着老师的唇形听发音都这么困难,更何况海伦没有视觉,完全靠触觉判断老师的舌头和嘴唇的颤动情况来学习发音。有了这样的体验,“夜以继日”等词语都“醒”过来了。学生深深地体会到能学会说话,简直就是个奇迹,怪不得她回到家里要大声喊“爸爸,妈妈,我回来了。”,角色认同,移情体验,是让文本醒来的 一条重要途径。 又如《女娲补天》“她跑到山上,去寻找补天用的五彩石,她原以为这种石头很多,用不着费多大力气。到山上一看,全是一些零零星星的碎块。她忙了几天几夜,找到了红、黄、蓝、白四种颜色的石头,还缺少一种纯青石。于是,她又找啊找啊,终于在一眼清清的泉水中找到了。” 这是女娲找五彩石时碰到的种种困难。学生能从“零零星星”“忙了几天几夜”等词语理解石头的少,时间的长。但是如何来深入感悟女娲寻石的艰难、伟力的神奇和奉献的精神呢?得引导孩子们实行情境还原:读着读着,你仿佛看到了女娲找石头的情景吗?出示提示:天刚亮,女娲来到悬崖边……中 午,太阳火辣辣的,女娲……天黑了,女娲…… 孩子们有的说:“天刚亮,女娲来到悬崖边找啊找,上上下下,飞了一趟又一趟,却空手而归。”有的说:“中午,太阳火辣辣的照得大地冒烟,女娲来到山冈上。这里乱石成堆,她一块块地找啊找啊,只找到了一点点。”有的说:“天黑了,女娲依然飞过一个个山头,一条条溪流,寻找着一块块五彩石……” 是的,女娲就是这样为了早些找齐五彩石,为了早些让人们过上幸福安定的日子,“忙了几天几 夜”经历了千辛万苦,终于找齐了五彩石。 接着出示文本:五彩石找齐了,女娲在地上挖个圆坑,把五彩石放在里面,用神火实行冶炼。炼了 五天五夜,五彩石化成了很稠的液体。 找出动作词,导语:一个动作耗费的是一份心力,一个动作包孕的是一份爱心,一个动作托起是一份希望,读一读再读一读,看哪个词语震荡在你的心坎上?五天午夜?为什么? 女娲已经几天几夜不曾歇息了,腰酸了,腿痛了,但是想起依然在水深火热中的人类,她接着炼了五天五夜啊。女娲累了,不过(顾不得休息,她在……)女娲渴了,不过(顾不得喝一水,她在……) 女娲困了,不过(不得睡觉,她在……) 时间就是生命啊,人类正在期盼啊,女娲再苦再累也要坚持再坚持…… 这两个事例让我进一步体会了文本细读乃是语文教师应该具备的“新视野”,是“一种非功利的阅读”,“一个充满挑战和创造的过程。”当然,这其中还要包括阅读大量与文本相关的资料。王崧舟老师为了教好《长相思》,阅读了整本《纳兰词》和一万多字的鉴赏文字,认真研读了朱光潜先生的《诗论》和朱自清先生的《说诗》,然后写下了1500字的文本细读感受。他说:“细读,魔术般地将短短36个字的《长相思》化成了繁华如东流水的课程资源。”再如,王老师在细读《一夜的工作》这个文本时,联想到尼克松访华,总理的两个细节;联想到总理出差时始终不离手的那只小箱子;寻找了总理工作量的资料记载,研读了总理生命的最后一段时光以及与世长辞后联合国为他降半旗的前因后果,可 见,文本细读是演绎精彩教学实现理想课堂的基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