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背景下我国文化安全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全球化背景下我国文化安全问题
摘要:全球化的发展凸显了我国文化安全所面临的挑战。作为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文化安全发挥着重大作用。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我们要积极理性地面对我国文化安全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通过强化国家文化安全战略意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文化创新;大力发展先进文化产业,优化文化传播途径;实行“受管理的全球化”战略以及借鉴其他国家的宝贵经验等战略方针和政策维护我国的文化安全。
关键词:全球化;文明冲突论;国家文化安全
中图分类号:g1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2-0049-02
当今世界是一个多极化发展的世界,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越来越重要。美国著名国际政治学者塞缪尔·亨廷顿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提出“文明冲突论”这一观点。其核心内容是:在冷战结束后,世界形势发生重大变化,建立在意识形态之上的国家之间的冲突将会被不同文明之间的冲突所取代,“文明的冲突是对世界和平的最大威胁,而建立在多文明基础上的国际秩序是防止世界大战最可靠的保障”[1]7。不可否认,在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文明的冲突已经超越意识形态的对立而成为新的矛盾的根源,这不得不让我们对文明的力量予以重视。
一、国家文化安全的概述
冷战结束后,各国对于国家安全的研究突出了“非安全化”的内
容,国家安全观经历了一个从传统安全观到非传统安全观的转化的过程,而国家文化安全观正是在这种转变拓展中日渐突出的。
国家文化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内容,它属于非传统安全,是一种软力量。对于国家文化安全观,目前学界并没有一个公认的、权威的概念。一般而言,我们认为,国家文化安全就是主权国家保证社会文化的性质得以独立,文化功能得以发挥,文化利益不受侵犯和威胁,保持民族文化独立、生存和发展的客观状态。从这个概念我们可以看出,国家文化安全的本质特征就是一个国家或者民族其文化发展的安全,其核心内容则是国家或民族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就是保护国家的意识形态安全和民族文化的价值观念不受侵蚀。
国家文化安全是主权国家安全体系的重要而特殊的组成部分,与国家政治安全、国家经济安全、国家能源安全、国家金融安全、国家信息安全等一样,对于国家安全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2]6。
首先,维护国家文化安全有利于保持国家的民族独立性,扩大文化认同,增强民族凝聚力,从而实现国家的稳定发展;维护国家的文化安全,也有利于科技创新,从而带动产业结构优化和经济结构转型;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也是维护世界文明多样性的重要途径。亨廷顿曾指出:“在未来的岁月里,将不会出现一个单一的普世文化,而是将有许多不同的文化和文明相互并存。”[1]4
二、当前我国文化安全所面临的严峻挑战
塞缪尔·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中曾毫不避讳地指出美国文明在全球化背景下所面临的问题。当今,全球化是一种多维度的社会变革[3]37,其影响已经远远超越经济领域而深入发展到政治、文化领域。在这种大背景下,我国的文化安全和文化发展从内外因两方面来看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首先从国内来看,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信仰缺失、道德水平下降。这是目前我国社会所呈现出的一种较为普遍的状态。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依然在我国的社会思想中占据着重要位置,但是其处在一个十分边缘化的位置。马克思主义作为我们国家的指导思想占据着主导地位,可是这一理论的大众化效果却不容乐观。中国的传统文化被边缘化,作为主导意识形态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没有实现大众化、平民化,如何将我国文化的精髓内化为全体国民的共同认知是当前我国文化发展迫切需要面对的问题。
第二,文化创新不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创新力度不足;二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影响力以及创新存在盲点。
中国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毕竟是与小农社会的生产方式相联系,面对现代化和全球化,中华文化的创新力的确令人担忧。如何处理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西方文化之间的关系,依然是一大难题。
马克思主义作为国家的指导思想,其地位毋庸置疑,它在传入中
国的九十余年中,在一定程度上融入中国民族文化之中,也在某种程度上塑造和改变中国人民的文化性格,但是其在中国文化中的“根性”并未根深蒂固。与此同时,我们政治体制中文化活动依附于政治活动的模式并没有消除,这导致文化活动难以按其自身固有的规律充分发挥活力。这种没有体现“文化规律”的创新极富脆弱性,会导致意识形态创新的不稳定和不完整。
第三,文化传播的模式以及文化产业发展存在问题。首先是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模式亟须转变,另外就是中国文化产业有待加强和壮大。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传统的通过理论灌输以及思想文化控制进行文化传播的模式已经过时了,当下社会思潮风起云涌,人们的思想观念也日益呈现多元化,国家和政府如果再墨守成规,那么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对于民众的吸引力和指导力显然会越来越低。在当代,文化产品已成为文化传播的最主要的载体,文化传播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化产业的发展状况[4]。目前,中国的文化产业已逐步走上正轨,但是面对强大的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文化产业以及跨国传媒集团,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形势依然不容乐观。
其次从国际环境来看,主要包括如下方面:
第一,全球化浪潮的影响。全球化与资本主义的全球扩张紧密相连,由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非均势现状,由全球化所产生的资本、技术、知识等社会要素的跨区域的流动并不是双向、平等和互惠的。全球化在加速全球合作的同时,也加剧了全球竞争,在这
个以知识经济为基础的信息时代,知识成为最重要的资源。因此在全球化背景下,各国对于文化产业和文化利益的争夺日渐加剧。而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强国很明显对以我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的
文化产业和文化利益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第二,以美国为主的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扩张以及西方的文化帝国主义的入侵。冷战结束后,美国一直把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传播作为自己称霸全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对前苏联的和平演变就是鲜明的例子。文化帝国主义是指“西方大国(主要是美国)以高科技为手段,以消费主义为特征,以大批量生产的文化工业品为载体,通过大众传媒向世界其他地区广泛传播西方文化,其目的就是为了对接受国进行文化和意识形态的渗透”[5]74。其实质就是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的渗透,这种文化霸权对国家文化安全构成了强大的威胁。
三、维护我国文化安全的战略方针
塞缪尔·亨廷顿面对美国文化所面临的危机,不无忧虑地指出,要想保护西方的文明,必须放弃西方的普世主义,承认西方文明的价值观和体制的独特性。那么反观我国在全球化的背景下,面对文化安全所面临的种种挑战时,应该制定怎样的战略方针政策呢?1.要强化国家文化安全战略意识,高度重视国家文化安全问题
一方面,党和国家政府要把加强和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纳入到整个国家安全工作中去,作为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要在文化工作者、新闻传媒行业以及社会公众中,强化文化安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