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芭蕾舞基训对民间舞教学的影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论芭蕾舞基训对民间舞教学的影响

作者:关旭

来源:《黄河之声》2017年第02期

摘要:舞蹈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需要运用特别的教学手段与方法来教学,作为舞蹈教学重要组成的民间舞,其独特性更是显而易见的,随着素质教育不断深入,民间舞教学也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并且不断朝着教学规范化方向努力发展,但在中国民间舞教学中,至今还没有形成一套系统、科学的基本功训练体系。而芭蕾舞在教学实践中,既注重基本功训练,又加强艺术表现力的培养,使其艺术价值得到真正的实现。本文分析了芭蕾舞基本功训练对于民间舞教学的影响,为我国民间舞的教学和芭蕾舞在民间舞的运用提供借鉴。

关键词:芭蕾舞;民间舞;基本功训练;舞蹈教学

中国各个民族有着悠久并且深刻的历史文化底蕴,其中,各个民族的艺术内涵尤其丰富多彩,特别是民间舞蹈,民间舞以极富神韵的个性动作所展现的淋漓尽致,不仅如此,民间舞还表达了各民族人们之间的友好情感。我们应该加强对民间舞蹈的教学工作,弘扬并宣传民间舞蹈,更好地把我们的民族文化传统保留下来。民间舞蹈教学工作作为舞蹈文化继承的一种重要方式,在目前的民间舞蹈课堂教学中,仍然存在着基本功不过硬,动作表现力不足等许多问题。

芭蕾舞作为流传久远并深刻的一种艺术形式,其训练体系的科学性完善性是其他舞蹈形式所不能媲美的。通过对于古典芭蕾舞训练方法与民族舞蹈演员技术能力培养方法的研究,拓展了民族舞蹈演员技术能力训练的理论,具有开发性的研究意义。本文通过芭蕾基本功训练的方法为切入点,探究该方法对民间舞所起的积极作用。

一、芭蕾舞基本功训练方法的特点

(一)系统性特征

芭蕾舞基本功训练十分注重教学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的过程。一方面是其教材内容的系统性,它的每一个练习的动作都经过了精心的设计。另一方面是其训练的系统性,不管其内容如何千变万化,它始终坚持的就是始终遵循一定的人体训练规律,根据学生能力的高低不同而设定不同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以及如何使学生自觉积极地参与到教学中来,同时也可以使得教学课堂顺利进行、教学任务得到实现。

(二)科学性特征

古典芭蕾舞的科学性主要体现在它形成了一套科学完善并且严格的训练体系,并且它至今还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从以下三个方面体现了其训练的科学性,首先是把上原地训练,再者是

把下原地训练,最后是中间移动训练。如果舞者不明确个人的正确中心点,就很难脱离把杆在地面上做动作,也就不存在流畅的舞姿。

(三)规范性特征

芭蕾舞从最初起源于欧洲到最终走向世界范围,形成了六大学派,从这一变化我们也可以看出,芭蕾并不是一种死板僵硬的艺术形式,它也会随着社会与文化的不断发展而广泛吸收不同民族民间舞蹈的精华与养料,同时促进了古典芭蕾艺术国际化的进程。然而,无论是哪种风格或学派的芭蕾舞,它们最大的特点在其于对于其动作体系训练标准逐渐趋于统一。

二、芭蕾舞基本功训练对民间舞教学的作用

(一)民间舞情感的表达

在芭蕾舞中,稳定性是非常重要的,同时也是训练的重点之一。稳定性不够就会破坏和歪曲动作的内容和形象性。通常,在评论一名舞蹈者在表演时说脚下做动作很“脏”,就是说他的稳定性很差,这也是衡量专业水平的一个标准。芭蕾舞训练中始终要求“开、绷、直、立,而“直”的概念就是“垂直的状态,在垂直状态下才能更好地控制身体的重心,做动作才会稳。所以芭蕾舞在一开始训练时就注重要求舞蹈者对重心的控制,也使得在民间舞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自己的肢体并理解各民族的风格特点,充分体会到各个民族舞蹈的情感表达。

(二)民间舞复杂性的克服

芭蕾舞格外注重下肢各关节的训练,采用一系列快节奏的动作训练使关节从僵硬的状态中解放出来,使之达到舞蹈所需要的灵活程度。例如在芭蕾舞蹈表演中,曾有着跳跃时双腿在空中击打十二到十六次的记录,可见芭蕾对下肢的灵活性有着极高的要求,这对民间舞的教学也有着很大的帮助。掌握了芭蕾舞的动作技术后,可以结合民族民间舞的动作要求来提高动作质量,在民间舞教学中使学生在注重表演的同时,加强自己身体的素质,提高舞蹈表演着自身的素质和能力,以适应舞台表演的需要。

(三)民间舞多样性的训练

芭蕾舞具有很强的技巧性。凡是看过芭蕾舞表演的人都不可否认,芭蕾舞中的技巧一般来说都非常华丽优美,极具表现力,能够一次又一次的把表演推向高潮。掌握了芭蕾舞的动作技术要领后,完成民间舞中的技巧也不是难事。因此可以说,芭蕾舞的技巧训练也为民间舞的教学和表演提供了坚实的后盾。

(四)民间舞民族性的诠释

芭蕾作为一种从西方流传过来的文化,它与中国的民族文化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这必将影响到中国民间舞的教学。民间舞所要展现的是民族的审美情趣,体现的是民族的性格特征,

是服务于民间文化的,所以发展背景的不同造成了芭蕾舞和中国民间舞的差异。所以说芭蕾舞的教学方法对民间舞发展来说是有利也有弊的。对于其提升我国民间舞发展来说,应该正视的去看待。

三、利用芭蕾基本训练方法提升民间舞教学水平

(一)塑造肌肉线条

民族舞蹈演员对于形体肌肉线条修长、线条塑造完美的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观众真正开始关注并注重舞蹈演员的整体素质,而不是仅仅只关注舞蹈演员的面部表情。舞台艺术这一特殊的表演形式和独特魅力更使得民族舞蹈专业人才要区别于民间艺人,不能和大街上民间性的团体,这样的一些艺人一样自由发挥,因此十分有必要进行系统的、科学的技术训练来塑造演员的形体美。古典芭蕾训练体系基本审美的标准就是有气质的挺立。这种科学的体系摒除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由于不良习惯所造成的驼背等姿态,塑造了挺拔优雅的形体美,使训练的舞蹈演员的身体姿态匀称而有线条,从而增加了美感。这也对民间舞蹈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提高演员技能

技能的含义是指舞蹈动作中跳、转、翻、滚的技术技巧能力。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是一个既有风格特征又有技术含量的表现型技术技巧,这是构成民族民间舞动作程式标准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古典芭蕾训练能力技巧中也非常强调各种技术能力,特别是各种转和跳跃的训练,如平转、挥鞭转等以及跳跃技巧训练中的各种脚位小跳组合、中跳组合及大跳组合。这些训练在最大程度上锻炼了演员旋转及弹跳的能力,为民族舞蹈演员在技能的掌握上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增强舞蹈劲力

力量与力量的控制是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动作形态中的“劲力”的两层含义。劲力是构成舞种不同的动作风格的要素之一,在舞蹈表演过程中,舞蹈演员完美的力量控制直接关系着其对自己肢体的舞姿体态和跳跃旋转等技巧的完成质量。因此,不同民族舞蹈的风格韵律被劲力的不同方面运用所决定。古典芭蕾舞基本功训练通过强化腿部肌肉组织力量,去控制骨骼和肌肉。舞蹈演员通过芭蕾基本功训练,无论是对跳跃处理、旋转稳定、动作干净度,还是节奏快慢的衔接能力方面,基本功越扎实,在作品中自身控制能力就越强,就越能完美的展现舞蹈作品所要求具备的身体素质能力。从根本上做到“脚下有根”、“动静自如”,这也是芭蕾舞基本功训练对民族舞最大的启示之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