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满文化在哈萨克文化中的地位与残留
萨满文化(1)
萨满文化
萨满文化是生活在中国北方的满、蒙、鄂伦春、鄂温克、达罕尔、赫哲、锡箔、裕固、维吾尔、柯尔克孜、哈萨克、朝鲜等十几个少数民族及世界北方民族共同创造和传承的古老文明,它是以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英雄崇拜等原始信仰为基础而发展演进为囊括原始宗教、哲学、历史、文学、艺术、体育、天文、地理、医学、交通、渔猎、畜牧、采集、窖藏等众多领域的文化形态,具有综合性的历史文化价值。
百余年来,萨满文化对于人类文化的认识价值,为世界各国学者所认同与瞩目,其影响已远远超越了地域范围,成为国际人文科学的热门学科。
但随着现代文明的发展,这一传统文化形态在一些国度中受到强烈冲击,迅速更易,多已成为历史陈迹。
而中国还有许多活态萨满文化遗存,这是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备受国际关注,被誉为萨满文化的活化石。
因此我国东北、内蒙古、西北等萨满文化分布区,已成为国际萨满文化研究领域的田野考察基地。
自然崇拜是对日月星辰、风雨雷电、山川江河、林木草石等自然力的崇拜。
自然崇拜观念是图腾崇拜、英雄崇拜、祖先崇拜等宗教观念的基础,呈现在萨满文化的各种祭礼中。
祖先崇拜是萨满文化的重要信仰观念之一。
族人通过祭礼,唤请祖先守护神,为氏族祈求平安、健康、幸福、丰收。
以下是吉林省伊通满族自治县牧情谷的萨满民俗馆的图腾雕塑。
长白山神 蛙神
熊神 平安神
蟒神 雷神
牧情谷萨满民俗馆。
哈萨克民族社会的历史发展和文化传承
哈萨克民族社会的历史发展和文化传承哈萨克民族是中亚地区最大的游牧民族,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2世纪。
随着时间的推移,哈萨克民族展现了其独特的族群特点和精神内涵。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究哈萨克民族社会的历史发展和文化传承。
一、哈萨克历史的几个时期哈萨克历史可以分为几个时期来看待。
第一个时期是游牧民族社会的阶段,这时期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直到俄罗斯统治时期。
在这个时期中,哈萨克社会是一个由骑马猎捕为主的社会,族群科技和经济文化极为发达,具有独特的社会体制和组织形式。
接着是俄罗斯统治时期,这个时期大概在18世纪末期开始,一直持续到19世纪末期。
在这个时期中,哈萨克民族被彻底同化了。
哈萨克人的财产被没收,大量人口被迫迁往其他地区,文化信仰遭到压制,在长达一个世纪里,哈萨克人深受痛苦,同时也开始了长期的反抗。
第三个阶段是苏联时期,哈萨克人的生活逐渐改善和充实。
哈萨克斯坦成立后,国家政治体制完善,经济文化不断发展。
二、哈萨克文化的传承哈萨克民族对于文化的传承十分重视。
在游牧民族社会阶段,哈萨克人就开始了一系列的文化传统和习俗,比如宴席上的歌舞,日常生活中的装扮等等。
由于受到了很多的打击和压制,哈萨克的传统文化面临着严重的危机。
为了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当代哈萨克文化人士不断地进行文化研究和创新。
现今,在哈萨克斯坦的众多博物馆中展出了大量的古老文物和名家手稿,这些文物和手稿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和体会哈萨克的传统文化。
随着文化的发展和传承,哈萨克文艺作品也越发丰富多彩。
著名的诗人Mukhtar Auezov就曾写过一部哈萨克经典文学作品《时间河》,这篇作品被誉为是哈萨克文学的辉煌之作。
三、哈萨克传统饮食文化不得不提的是,哈萨克民族还是拥有丰富的饮食文化。
传统哈萨克餐厅一般都是由一组房间构成,整个空间分为餐厅和起居室。
餐厅内一般有一个烤羊架和烤鱼池,供应的食品种类极为丰富,比如烤羊肉串、马肉炖肉、手抓羊肉、特制馕等等。
对萨满教的研究及其在中国的影响
对萨满教的研究及其在中国的影响从上古时期开始,人类就一直在探索自己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开始形成自己的信仰体系,并创造各种各样的宗教。
其中,萨满教是一种起源于中亚的古老宗教形式。
在全球各地,萨满教都曾经有过一定的影响力。
本文将探讨对萨满教的研究,并探讨其在中国的影响。
萨满教是一种信仰体系,主要分布在中亚和北亚地区,包括蒙古、西伯利亚、中国东北、朝鲜半岛、日本北海道等地。
其教义主要是信仰自然力量和灵魂,以此来捍卫人类免受邪恶灵魂侵害。
在萨满教的体系中,人们相信,所有的事物都有灵魂。
萨满教认为,人类与自然之间存在着一种关系。
人们需要与神灵交通、祈祷、拜祭,以保护自己,并保持自然和谐。
萨满教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最早的是一种图腾崇拜的文化形式,后来逐渐演变为萨满教。
它始于游牧民族,并在西伯利亚原住民之间广泛传播。
萨满教的信徒通常被称为“萨满”或“巫师”,他们作为神职人员,以自己的神力帮助人们解决各种问题。
目前,萨满教已经渐渐衰落,主要原因是宗教信仰受到了众多政治、文化和经济因素的影响。
但是,萨满教的文化遗产依然流传于世,对各种宗教以及文化产生了影响。
在中国,萨满教的影响可以追溯到福建、陕西、青海等地。
对萨满教的研究已经成为了一门复杂的历史学课程。
在萨满教的主要传播区域之外,中国也有着一些萨满教的信仰者。
在东北地区尤其是大连等地,仍有不少人信仰萨满教,并传承了一些传统的巫术信仰。
在这些地区,萨满教已经融入了当地的日常生活和习俗之中。
尽管在现代社会中萨满教已经衰落,但它的文化遗产和影响却不可忽视。
萨满教对中亚和北亚地区的宗教文化和民俗文化产生了影响,它被认为是语言、音乐、绘画和其他艺术形式的源头之一。
在中国,萨满教的文化遗产和影响使得当地文化更加丰富多样。
总的来说,萨满教作为一种宗教体系,尽管在现代已越来越边缘化,但它的文化遗产和影响依然流传在各种形式中。
中国以及世界各地的人们依然可以在萨满教的文化遗产中找到心灵的安慰和启发。
萨满文化
萨满文化满族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内信仰和继承着与通古斯人的古老的多神信仰一致的萨满教。
萨满一词最早出现在南宋历史文献《三朝北盟会编》中,它是女真语,意指巫师一类的人。
萨满教是我国古代北方民族普遍信仰的一种原始宗教,产生于原始母系氏族社会的繁荣时期。
古代北方民族或部落,如肃慎、勿吉、靺鞨、女真、匈奴、契丹等;近代北方民族,如满族、蒙古、赫哲、鄂温克、哈萨克等也都信奉萨满教或保留一些萨满教的某些遗俗。
萨满教原始信仰行为的传布区域相当广阔,囊括了北亚、中北欧及北美的广袤地区。
萨满教是一种原始的多神教,远古时代的人们把各种自然物和变化莫测的自然现象,与人类生活本身联系起来,赋予它们以主观的意识,从而对它敬仰和祈求,形成最初的宗教观念,即万物有灵。
宇宙由“天神”主宰,山有“山神”,火有“火神”,风有“风神”,雨有“雨神”,地上又有各种动物神、植物神和祖先神……形成普遍的自然崇拜(如风、雨、雷、电神等)、图腾崇拜(如虎、鹰、鹿神等)祖先崇拜(如佛朵妈妈等)。
在萨满举行宗教活动的仪式上,所用的法器很多,如神案、腰铃、铜镜、抓鼓、鼓鞭等。
在法器上都刻绘有各种神的图案,尤其是在神案上和抓鼓上古时候都刻绘有色彩丰富的神灵面具。
这些满族面具,无论是艺术价值、学术价值、民俗价值、文化价值都是弥足珍贵的。
由于满族萨满面具是宗教用品,一般只由萨满传世珍藏,外人很难见到。
萨满,被称为神与人之间的中介者。
他可以将人的祈求、愿望转达给神,也可以将神的意志传达给人。
萨满企图以各种精神方式掌握超级生命形态的秘密和能力,获取这些秘密和神灵奇力是萨满的一种生命实践内容。
萨满分为家萨满和野萨满。
家萨满作为侍神者,主要负责族中的祭祀活动。
野萨满(又称大神)是神抓萨满,即神灵附体的萨满。
神抓萨满的活动包括医病、躯灾、祈福、占卜、预测等人们需要解决的问题。
满族萨满平时与族内普通人一样,他们的服务是不取报酬的,也没有超越他人的权限,他们可以结婚生子。
萨满文化
2015/11/3
威、神示。
灵魂观
认为人人都有三个灵魂:即命魂、浮魂和真魂,也可理解 为生命的灵魂、转生的灵魂、思想的灵魂或观念的灵魂。
生的灵魂赋予
转生的灵魂主宰
观念的灵魂使人
人们以生命
人们来世的转生
们有感觉和思想
2015/11/3
2015/11/3
从民间祭祀到国家祭祀
萨满教在各个民族后来的发展中,其淫祀之风蔓延,于国于民 十分不利,统治者为此下令禁止一切奢靡的宗教浪费现象。 另外,统治者还允许萨满作为为统治阶级服务的专门化的祭祀集 团和巫祝,而对以昏迷术跳神来妄言祸福、蛊惑人心的萨满进行限制。 统治者有意识地将萨满教纳入宗法性的国家宗教之中,并逐渐向 汉宗法宗教转化。
2015/11/3
五、萨满文化遗存
萌生于远古时代的萨满教作为氏族社会精神生活中 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氏族社会在人类历史上持续了数 万年,如今它在外来文化以及现代化进程的冲击下已渐 渐走向消亡,仅以文化遗存的形态向世人昭示着它曾经 的辉煌。
物质形式的萨满文化遗存 非物质萨满文化遗存
2015/11/3
从传统信仰到战神崇拜
从传统信仰到帝王神化 从民间祭祀到国家祭祀
2015/11/3
从传统信仰到战神崇拜
在私有制产生的时期,以战争获得财富已成为他们最 重要的生活目的之一。战争生活中形成的通过厮杀、抢 掠来实现对财富、权力和声望的追求习俗,极大地鼓舞 了刚刚从原始社会走出来的广大氏族和部落民众,激发 了一个时代勇猛、好战、不怕死的英雄精神。在那个时 代勇士似乎就是集体精神的代名词。频繁的战争呼唤着 战神,它象征着那个时代的精神。
萨满文化的发展与传承
萨满文化的发展与传承作者:张嘉怡来源:《大东方》2018年第02期摘要:对于阿尔泰语系民族来说,最重要的习俗就是萨满,这种习俗在中国的北方流传最广。
本文对萨满文化的发展进行了描述,论述了萨满文化在旅游业、现代传播这两个方面的传承现状,分析了其在传承方面存在的困难与不足,旨在强调我们应当不遗余力地保护这种重要的民族文化遗产,使我国传统文化得到发扬光大。
关键词:萨满文化;传承;传统文化在我国的北方居住着达斡尔族、鄂伦春族、满族、锡伯族、郝哲族、汉军旗人以及鄂温克族,他们普遍信奉萨满教。
当前,萨满这种风俗习惯在我国东北的原生态区域仍然在继续流传[1]。
如:居住在吉林省吉林市的张氏、乌拉街氏两个家族,以及居住在九台市的关氏和石氏两个家族,每年都要举行萨满祭祀仪式。
东北民众一直在虔诚地信仰萨满,经过长期的发展,我国东北地区已经形成了一个带有明显地域特征的萨满文化圈。
一、萨满文化的发展过去我国东北人普遍信奉萨满教,这种宗教文化在东北的民俗和政治文化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萨满教文化俗称萨满文化,它在医学、哲学、神学、文学、法律、宗族、符号、艺术、语言、地理、航海、生产、生活、天文等多个领域,具有重要的成就及贡献[2]。
萨满不仅在降神和请神仪式中具有神秘的色彩,而且其装饰、祭品、服装、禁忌、配饰、祭祀仪式等等,都具有一定的象征性,分别表明了不同的含义,展现了不同的艺术,对东北民俗文化发挥了较大的影响力。
另外,东北地区的民居也带有萨满色彩,如果你到满族人家里拜访,就会在庭院里发现一根独特的树干,这根被扒掉了树皮、砍掉了树枝的树干长约一丈,粗细如碗口,顶端不仅被切削成渐尖的形状,而且还被一个去掉底的空碗盖着。
这就是传说中的索罗竿,也就是萨满教人所谓的“神木”。
在萨满教人眼里,只要主人诚心地到山中去砍伐,这根树干就具有了“灵气”[3]。
在日常习俗和社交场所,萨满文化也具有明显的影响。
如,当孩子降生时,要唱祝福歌曲,而婚丧嫁娶也都有特别的讲究。
满族萨满造型艺术的文化传承与审美继承
满族萨满造型艺术的文化传承与审美继承满族萨满造型艺术是满族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满族民族的历史、宗教、哲学和审美价值观,是满族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
满族萨满造型艺术的文化传承与审美继承,是满族文化传统在当今社会中的延续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
本文将通过对满族萨满造型艺术的历史渊源、审美特点以及文化传承与审美继承等方面的探讨,来探究满族萨满造型艺术在当今社会中的文化传承与审美继承的重要意义。
一、满族萨满造型艺术的历史渊源满族萨满造型艺术在历史上曾经有过辉煌的发展时期,它一度是满洲地区宗教信仰和祭祀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了当时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尊重。
随着历史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满族萨满造型艺术逐渐式微,传统文化逐渐被现代文化所替代,满族萨满造型艺术的传承和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满族萨满造型艺术具有独特的审美特点,它融合了满族民族的宗教信仰、神话传说和自然景观,呈现出独具特色的审美风格。
在满族传统文化中,萨满造型艺术的审美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神秘性。
满族萨满造型艺术是满族民族宗教信仰和祭祀活动的重要表现形式,它具有神秘而神圣的特点,常常描绘神话传说中的神灵和鬼怪形象,给人以神秘的美感。
2. 自然性。
满族萨满造型艺术在审美表现上充分体现了满族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赞美,常常以自然山水、动植物等为题材,呈现出自然而又神秘的美感。
3. 象征性。
满族萨满造型艺术以象征性的方式表现出满族文化的宗教信仰和生活方式,寓意深刻而又极富文化内涵,给人以深刻的审美享受。
4. 装饰性。
满族萨满造型艺术有着丰富的装饰性元素,常常运用多种色彩和纹饰,使其艺术形式更加丰富多彩,给人以美的享受。
满族萨满造型艺术的审美特点体现了满族民族对自然和神秘的独特理解和表现,表达了满族民族的审美情感和审美追求,对当今社会的审美价值和审美观念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
1. 教育传承。
满族萨满造型艺术的文化传承需要通过教育的方式来进行,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向广大民众普及满族萨满文化的知识和技艺,传承和弘扬满族传统文化,使之得到有效的推广和传播。
《北方游牧民族造型艺术中的萨满文化因素》范文
《北方游牧民族造型艺术中的萨满文化因素》篇一一、引言北方游牧民族以其独特的文化传统和艺术风格,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化史上留下了深刻的烙印。
其中,萨满文化作为其重要的文化组成部分,不仅在宗教信仰、社会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更在造型艺术中留下了丰富的痕迹。
本文旨在探讨北方游牧民族造型艺术中萨满文化因素的表现及影响,通过对该文化的分析,以期深化对北方游牧民族文化的理解和认识。
二、萨满文化的历史背景萨满文化源于北方少数民族的原始宗教信仰,是游牧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独特的宗教文化现象。
萨满教信仰的核心理念是万物有灵,认为自然界中的一切事物都拥有神灵,这些神灵通过萨满与人类进行沟通和交流。
萨满作为人与神之间的桥梁,具有沟通天人、祈福禳灾的重要职能。
三、造型艺术中的萨满文化因素(一)图案与符号在北方游牧民族的造型艺术中,萨满文化的图案与符号随处可见。
这些图案往往以动物、植物、自然景物等为题材,寓意着人们对自然界的崇拜和敬畏。
例如,在北方民族的刺绣、服饰、器物等艺术品中,经常出现鹿角、鹰爪、鱼尾等动物形象,这些形象既是装饰元素,也蕴含着萨满教信仰的象征意义。
(二)色彩与形式色彩和形式是造型艺术的重要元素,也是萨满文化在艺术中的体现。
在北方游牧民族的造型艺术中,常使用鲜艳的色彩和独特的构图形式来表现萨满教信仰的神秘感和神圣感。
例如,在绘画和雕塑作品中,常常使用红、黄、蓝等鲜艳的色彩来表现神灵的形象和场景,同时通过夸张的构图和形态来展示神灵的威严和力量。
(三)装饰与造型装饰和造型也是北方游牧民族造型艺术中萨满文化因素的重要体现。
在游牧民族的日常生活中,常常可以看到各种具有装饰性的物品,如头饰、佩饰、服饰等。
这些物品往往采用动物形象或神话传说中的形象作为装饰元素,同时注重线条的流畅和形态的夸张,呈现出独特的艺术风格。
这些装饰不仅具有审美价值,更体现了人们对神灵的崇拜和敬仰。
四、萨满文化对造型艺术的影响萨满文化对北方游牧民族的造型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浅谈萨满文化的发展及价值体现
浅谈萨满文化的发展及价值体现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产生了许多新的文化形式,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民族文化元素的不可替代性。
一种民族文化能够被认可以及传承下来必有其独特的原因以及审美价值。
本文将对萨满文化的发展及其影响进行分析研究,萨满文化作为一种古老的民族文化,在当今这个文化形式多变的时代,依然被关注与研究,必有其独特的审美价值。
关键词:萨满文化;区域文化;价值;宗教信仰当今社会已经被各种新的文化形式所主导,但民族文化仍然没有被遗忘,反而逐渐被关注,民族文化的符号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萨满文化是我国北方广为流传的一种民族文化,是一种原始的宗教信仰形态,是一种带有独特文化气息的民族文化形式。
作为一种民族文化形式,源于原始氏族社会,具有悠长的历史,萨满文化具有相当丰富的内容形式以及独特的地域特色,可说是民族文化的精髓。
1 萨满文化的发展萨满文化在原始氏族社会产生,繁荣于母系氏族社会,经过历史的渲染与打磨,仍然保有原始的形态以及文化内涵,萨满文化是对当时社会生活方式以及民族精神的完美体现,因此决定了它在当时社会生活中的地位,萨满文化是一种宗教信仰与生活方式相融合的民族文化,并且以氏族文化为主体融入当时的生活方式,是民族精神的体现。
萨满文化遍布北欧、北美、非洲以及亚洲中北部等地,是一种广为流传的文化现象,在我国北方萨满文化痕迹较为明显,并对北方民族的思想以及生活方式有着重要的作用并且起着深远影响。
即使在当代多变的社会文化形态中,北方很多民族的生活中还具有萨满文化的符号。
萨满文化在经历了千年的历史洗礼之后,其文化符号仍然具有明显的民族特征与地域特征。
这是对萨满文化的审美价值与文化内涵的充分体现。
萨满文化具有崇拜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等显著特征,其内容及其丰富,萨满文化的独特符号有着深刻的文化含义,并且具有文化象征意义。
人类将自然界的现象予以主观思想的认知与联想。
萨满文化为人类的平安健康而服务。
萨满符号具有丰富的内涵是萨满文化的物化标记,其中每一个符号都带有当时的信息,体现了萨满教神奇的观点与信仰,表达了祖先对自然界以及生活的美好愿望。
萨满教
①拜火。认为火来源于天界,最神圣、洁净,也最
亲切,能洗涤一切污秽、驱赶魔鬼、卜问休咎等, 任何宗教仪礼都离不了火,各种祭品都要先献一 点给火神。雅库特人认为只有用燧石取的火才是 神圣纯洁的。阿尔泰人对火祈祷说:你是太阳和 月亮的一部分。鄂温克人的新娘嫁到夫家第一件 事是叩拜夫家的火,把自己主动介绍给夫家的火 神。鄂伦春人称火神为“斡透巴如坎”,传说是 个老太婆,谁得罪了她就点不着火,故禁用铁器 或尖棍捅火,禁止往火里吐痰、泼水和倒污物; 进餐或饮酒时,先往火里扔点酒肉敬奉火神。
萨满教的起源
曾广泛流传于中国东北到西北边疆地区操阿尔泰语系 的鄂伦春、鄂温克、赫哲和达斡尔族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 初尚保存该教的信仰。因为通古斯语称巫师为萨满,故得 此称谓。 一般认为,萨满教起于原始渔猎时代。近存晚期原始 宗教的一种。 萨满教的理论根基是万物有灵论。 直到各种外来宗教先后传入之前,萨满教几乎独占了 我国北方各民族的古老祭坛。它在我国北方古代各民族中 间的影响根深蒂固。直到后来,甚至在佛教或伊斯兰教成 为主流信仰的我国北方一些民族当中,仍可明显见到萨满 教的遗留。相对地说,在三江流域的赫哲、在鄂伦春、鄂 温克、达斡尔,以及在部分锡伯族当中得到了较为完整的 继承。萨满教在韩国保存的最为完整,日本的神道教也是 萨满教的变体。
萨满教的神灵观念
• 萨满教常赋予火、山川、树木、日月星辰、雷电、云雾、冰雪、 风雨、彩虹和某些动物以人格化的想象 • 和神秘化的灵性,视为主宰自然和人间的神灵。特别是由祖先亡 灵所形成的鬼神观念以及人间的各种疾病与死亡造成的恐惧,是 萨满教神灵观念的核心。认为各种神灵同人类一样有意志、愿望 和情欲,更有善恶之分,不能违拗、触犯。各类神灵具有不同的 属性和功能,各主其事,各行一方,地位大体平等,极少统属, 绝大多数尚无等级差别,也没有主宰一切的上帝。但在进入封建 社会的蒙古、满和达斡尔等族的萨满教中,出现了天神(腾格里) 的观念,渐次升至高于诸神的位置。 • 有些民族随着私有制的发展,外界阶级社会的影响,赋予一些古 老神灵以新的内涵。鄂伦春族的“吉雅其”,原是保佑牧畜繁殖 的神,后变成财神爷,每户都供奉;少数上层人们曾在清朝地方 机构里当差,使信奉多种衙门神,其神像多是官吏的形象。 • 在一些进入阶级社会的民族中,出现了身世贫苦的神。内蒙古辉 索木地区鄂温克人曾供奉哈音神,据传是一对衣食不周的穷苦老 夫妇,死后成神,多为穷人供奉;卓日神是个奴仆,终身替人养 牛挤奶,年老摔死在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粪上,死后被奉为神,神像是画在一块长 方形木板上的老人和带犊的乳牛。每当乳牛患病不出奶,主人就 向它献祭。
全民热遗|“萨满”等于“跳大神”?别再误会,它已是一种文化
全民热遗|“萨满”等于“跳大神”?别再误会,它已是一种文化在影视剧中,总是可以看到这样的情形:家族祭祀或开战之前,一位巫师模样的人,身着艳丽的神服,摇铃打鼓,载歌载舞,有如神灵附体。
这位巫师模样的人,就是神秘的“萨满”。
《战神纪》中的“萨满”《延禧攻略》中就有这样的桥段,太后组织了祭祀活动,萨满太太被人利用,去谋害得宠的顺嫔。
《芈月传》、《还珠格格》中,也曾出现“萨满”的身影。
《延禧攻略》中的“萨满太太”我们也能在二人转的唱词中,发现有关“萨满”的内容。
比如经典的二人转《神调》,就描述了“出萨满”的情形:“日落西山黑了天,家家户户把门关……左手拿起来文王鼓,右手拿起来二狼神的竹芥鞭。
文王鼓驴皮幔,里边栓上横三竖四八根线,四根朝北,四根朝南……”二人转《神调》在我们的印象中,“萨满”就相当于“跳大神”,是一种封建迷信活动。
然而,在当代文化背景下,这已成为一种狭隘的偏见——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萨满”的宗教色彩已逐渐淡去,它蕴含的文化艺术魅力,正越来越受到关注,已成为一种珍贵文化遗存。
达斡尔族的萨满舞在世界非遗名录、我国国家级和省级非遗名录中,不乏萨满文化的丰富元素。
在120多个世界非遗名录中,与“萨满”有关的就有6项,而其中有两项来自我国。
在这两项中,一项是2011年被列入世界非遗名录的赫哲族伊玛堪说唱,这其中就包含了“萨满”的故事。
赫哲族伊玛堪说唱而在国家级、省级的非遗名录中,萨满文化被收录在民俗、民间舞蹈、民间音乐类别中。
比如黑龙江省级非遗名录下,就有满族萨满神话、鄂伦春族萨满舞、满族萨满神调、鄂伦春族萨满服饰等等。
萨满舞可见,萨满文化虽是一种原始文化形态,但影响十分深远,至今魅力不减。
那么,到底什么是“萨满”,它到底有着何种魅力,“萨满”和“跳大神”又有什么区别呢?“萨满”资料图“萨满”,源于满-通古斯语,也被音译为“珊蛮”“嚓玛”等,原词为saman,意味着无所不知的智者。
古人认为,“萨满”拥有一种神秘的能力,是神与人之间的中介,可以将人们的愿望、乞求等倾诉给神灵;也可以将神灵的意志传达给人。
试析萨满文化的历史渊源及保护传承的现实意义
试析萨满文化的历史渊源及保护传承的现实意义
戴士权
【期刊名称】《长春大学学报》
【年(卷),期】2012(022)011
【摘要】萨满文化是一种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是世界非物质文化的精华,历史久远,底蕴厚重。
中国北方地区是萨满文化重要的发源地之一,深入分析萨满文化的历史渊源,进一步挖掘、保护及传承萨满文化,对打造萨满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总页数】3页(P1407-1409)
【作者】戴士权
【作者单位】长春大学萨满文化研究中心,长春13002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B933
【相关文献】
1.试析六尺巷遗址的历史渊源、文化精髓及现实意义 [J], 吴玲
2.试析萨满文化的历史渊源及保护传承的现实意义 [J], 戴士权
3.基于历史渊源分析洪泽湖渔鼓舞传承保护 [J], 张璨
4.基于历史渊源分析洪泽湖渔鼓舞传承保护 [J], 张璨
5.非遗背景下萨满文化的传承与保护研究--以吉林省为例 [J], 李吉品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哈萨克族文化生活中的萨满教遗迹
关键词 : 萨满教 ; 萨克 哈 中图分类 号 :9 c 5 B , 9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6 1 4920 )4 05 2 17 —66 (06 0 —05 —0
萨满教是一种世界性的原始宗教 , 以万物 它 有灵 为思 想基础 , 内容 上包括 自然 崇拜 、 在 图腾崇 拜、 祖先崇拜和祭祀活动仪式。 萨满教作为一种原始宗 教, 不仅对哈萨克历 史有一定的影响, 而且也渗透在哈萨克文化生活
收 稿 日期 : o— 1 2 6 1 0
中苍天是至高无上 的, 即使在他们信仰了伊斯 兰 教之后 , 仍时常在生活中以“ 腾格里” 取代“ 胡达” 。 哈萨克族认为每一个人出生都是星星的转世 , 因 此, 每一个人都有象征 自己的星宿 , 哈萨克人看到 某人万事顺利 、 运气很好便说 “ 他的星从右边 ( 哈 萨克语中“ 和“ 是同义) 顺” 右” 升起来 了。如果看 ” 到两个人 的姻缘不成 功或夫妻 不和睦他们会说 “ 他们 的星象合不来” 。哈萨克人先民之一的乌孙 崇拜太阳神 ,汉书。西域传下》 乌孙” 《 “ 条载, 乌孙 王号为 “ 或称 “ 昆” 昆莫” …哈 萨 克语 kn音 同 。 t l “ 即“ 昆” 太阳” 的意思 , 而乌孙统治者以“ 太阳” 为 自己的王号 , 旨在于借助至高无上 的太阳使部落 服从王命。 在哈萨克人 的生活中, 火有一种特殊的感 对 情, 有些生活常伴着拜火仪式。火有“ 火神” 这既 可以给人以温暖 , 又可以使荒火遍野 , 使人们的一 切化为灰烬。在牲畜发病时期用火熏 ; 新娘进门 时先拜火 , 还要往火炉内倒酥油 。油燃起时 , 在座 的人都 口念“ 火娘娘, 油娘娘 , 给我们把福降。 由 ” 冬牧场向夏牧场搬迁时要在两处点燃起篝火 , 然 后将驮载东西的驮 畜和畜群从两堆火 中吆赶过 去, 认为这样可消除旧牧场的灾祸 , 然后在新牧场 也点火, 以示吉祥 。对于游牧的哈萨克人来说 , 牲 畜是他们的基本生活资料 , 因此牲畜的平安与否 直接影响人们 的生产生活 , 以说火在转场和养 所 畜中有着深刻 的意义。当人去世时 , 信奉伊斯兰
萨满的名词解释
萨满的名词解释萨满,这个词汇可能对很多人来说并不陌生。
然而,具体而言,萨满到底是什么呢?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萨满进行一番名词解释。
萨满,最初出现在蒙古族和满族等东北亚地区的部落和民族中。
它是一种特殊的宗教形式和信仰系统,在原始、古老的社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然而,与许多其他宗教信仰不同,萨满并不是一个固定定义的概念,而是因地域和文化差异而有所变化。
根据不同地区和民族的传统,萨满可以是治疗者、作祟者、预言家、仲裁者以及与超自然力量交流的媒介。
他们相信世界中存在着各种与人类相互作用的非物质力量,并通过特殊的技巧和仪式与这些力量进行沟通。
萨满通常会形成一个小圈子或一个社区的核心,他们在其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在这个小社区中,萨满与其他成员建立起了一种独特的联系。
他们被认为是精神世界与物质世界之间的桥梁,可以与神灵或灵魂进行对话,并传达信息或解决问题。
为了和神灵进行沟通,萨满往往会通过自我陶醉、忘我的状态以及传统的草药、舞蹈和音乐等手段来唤起灵性感知。
这种与超自然力量的直接互动有时会带来启示、治疗和改变。
然而,随着现代化的进程和宗教多元化的出现,萨满信仰正逐渐消失。
传统的萨满文化在西方世界中更像是一个与旅行和冒险有关的奇特话题,而非生活的一部分。
但是,萨满文化仍然保留在一些原住民族群体中,并成为文化遗产的一部分。
虽然萨满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但它的核心概念仍然对我们现代社会有启示意义。
在现代都市中,人们有时会感到迷茫、失落和与自然世界的断裂。
萨满的信仰可以提醒我们,我们是自然世界的一部分,我们与自然和其他生物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它可能不再是一种宗教信仰,但它仍然可以是一种心灵的指引,让我们重新审视我们与自然、宇宙和神秘力量的关系。
在萨满文化中,人们相信精神力量和自然力量是相互关联的。
我们不再是社会中孤立的个体,而是与其他生物和神灵共同生活的一部分。
这种理念可以提醒我们要尊重自然、珍视生命,并保持与世界的谦卑和谐。
试述萨满文化的现实价值
试述萨满文化的现实价值萨满文化作为世界性的原始文化形态,已经有5000多年的历史。
在这漫长的历史沿革中,萨满文化深深地镌刻着人类从愚昧走向文明的历史印记,是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发展史,是人类自强不息的精神砥柱。
那时人们过着完全依赖于自然的渔猎生活,敬畏自然、依赖自然、保护自然的思想意识和人们的生命、生存、生活息息相关。
然而,人们对自然界的各种现象又不能科学地理解,每当遇到自然灾害或疾病等苦难时,便认为是自然界对人类或某个个体的惩罚。
当人们在主观上竭尽全力也解决不了必须解决的问题时,特别是针对无法理解的危难,必然会把希望寄托在精神世界来加以解决,而那时人们对大自然的理解正处于蒙昧状态,于是万物有神的理念便自然地诞生了。
既然认为有神灵的存在,那么就必须有能够和神灵沟通的人,于是也就有了萨满这样的神职人员。
萨满无论是通过出神还是附体,其作用都是把人的意愿秉承给神,再把神的旨意传达给人,以此来解决人们的生产、生活等方方面面的问题。
如自然灾害、疾病、预测、占卜、出征、狩猎等等,于是萨满就成了神的使者,成了无事不能的神的代言人。
萨满文化伴随人类走过了漫长的历史过程,涉猎到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生物学、心理学、病理学、精神学科等等,但作为学术界从理论上研究的时间并不很长。
从18世纪俄国亚德林车夫研究萨满文化开始,引起了西方学者的广泛关注,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而中国对萨满文化的研究时间仅有几十年,与国际比起步较晚,成果也不像国外那么丰硕,对一些前沿学科的探究也没那么深刻。
近几年国内学者开始格外关注萨满文化的理论研究,充分认识到萨满文化研究的潜力及其现实价值都是很大的,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归纳。
一、研究萨满文化的历史价值萨满文化诞生在原始社会时期,伴随着人类走过了五千多年的历史。
在这漫长的历史过程中,萨满文化不仅是人们的宗教信仰,是人们的精神寄托或精神支柱,同时还贯穿在人们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
哈萨克族文化的起源和特征及其对民族文化的影响
哈萨克族文化的起源和特征及其对民族文化的影响哈萨克族是中国境内的一个少数民族,也分布于中亚的哈萨克斯坦,至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作为一支拥有丰富民族文化的群体,哈萨克族文化的起源和特征一直备受关注。
1. 哈萨克族文化的起源哈萨克族起源于古代的康熙时期,当时的哈萨克族是蒙古族的一支。
经过时代的变迁和迁徙,哈萨克族的文化逐渐演变成了现今的形态。
哈萨克族的语言和文字也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发展。
哈萨克族有着丰富的口头文学,如古代的谚语、诗歌等,这些文学作品反映了该民族的信仰、历史和传统文化等方面。
2. 哈萨克族文化的特征哈萨克族文化在很多方面都有着自己的特征。
首先是宗教信仰。
哈萨克族的宗教信仰主要是伊斯兰教,这一信仰在哈萨克族的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
其次是饮食文化。
哈萨克族以“五穀杂粮、牛羊而蔬菜”的饮食习惯为主,通过独具特色的饮食方式体现出了哈萨克族人的生活品质。
此外,哈萨克族还有着丰富多彩的服装文化,他们的服饰色彩鲜艳、图案多样,能够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音乐和舞蹈方面,哈萨克族也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
他们的音乐和舞蹈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充分表现了哈萨克族的精神风貌和文化内涵。
3. 哈萨克族文化对民族文化的影响哈萨克族文化是中国多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哈萨克族文化都对中国的文化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首先是语言方面。
哈萨克族语言源于土耳其族语系,在长期与周边民族交流过程中逐渐发展成完整的体系。
哈萨克族语言和文字的发展促进了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语言和文字的交流和融合。
其次是音乐方面。
哈萨克族的音乐和曲艺在中国文化界乃至国际舞台上都有一定的影响力。
他们的音乐作品往往能够描绘出草原上的美好景象,让人感到无限的惬意。
综上所述,哈萨克族文化是中国多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具有自己独特的特征和价值,同时也对民族文化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我们应该更加了解和尊重其文化传统,为维护中国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作出自己的努力。
萨满与口承文化——萨满文化在口承史诗中的遗存
萨满与口承文化——萨满文化在口承史诗中的遗存
郎樱
【期刊名称】《学术探索》
【年(卷),期】2006(000)003
【摘要】萨满是中国北方少数民族萨满教及南方少数民族巫术信仰的宗教神职人员.萨满教形成于原始母系氏族社会,并随着生产力的进步而不断发展.萨满教既是一种原始宗教,又是一种文化体系,是一座保存少数民族古老文化的宝库.在北方少数民族的古老神话中,有许多女神传说,这些女神既是氏族部落的首领,又是主持祭祀的萨满,她们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发挥着重大作用.萨满神话中塑造的各类女神形象,是母系氏族社会普遍存在的女性崇拜观念的体现.在萨满教中,萨满既是具有神力、通晓神谕的神职人员,同时又是本民族文化的传承者,许多民族史诗、歌舞、神话通过萨满而得到传承,许多萨满是著名的歌手和舞蹈家.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萨满及萨满仪式处于衰微之中,但萨满观念与习俗在中国少数民族群众中依然根深蒂固.
【总页数】6页(P85-90)
【作者】郎樱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北京,10072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112
【相关文献】
1.苗族口承文艺与巫文化的文化人类学研究 [J], 何茂莉
2.《尼山萨满》满文本与鄂温克口承本《尼山萨满》的比较研究 [J], 邱冬梅
3.“满都呼、朝格吐两位教授口承文化和口述史新著学术研讨会”综述 [J], 玛瑙花
4.国内外口承文化保存研究对我国彝族口承文化数字化保存的启示 [J], 李春艳;刘敏惠;纪元霞
5.沈阳师范大学原创性学术著作评介——
民间口承叙事与区域史如何建构 [J], 卢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