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脑卒中后抑郁的治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视脑卒中后抑郁的治疗
摘要】目的研究脑卒中后抑郁对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方法根据综合医院焦虑/抑郁(HAD)情绪测定量表得分将210例脑卒中患者分为抑郁组(HAD得分≥8
分,58例)和非抑郁组(HAD得分<8分,152例)。
进而比较2组患者的疗效,分析神经
功能康复情况。
结果抑郁组治愈7例(12.1%),好转32例(55.2%),未愈19例(32.8%);非抑郁组治愈50例(32.9%),好转74例(48.7%),未愈28例(18.4%),抑郁组神
经功能康复情况明显差于非抑郁组,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
结论
脑卒中后抑郁严重影响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应引起临床医生足够重视。
【关键词】脑卒中后抑郁神经功能恢复
脑卒中是一种突然起病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
长期以来, 脑卒中是严重危
害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常见的难治性疾病,存在着明显三高(发病率高、致残
率高、死亡率高)现象,致残率高达75%,且我国每年中风病人死亡约120万。
因此,充分认识脑中风的严重性,为当务之急。
然而几乎有20%~60%的脑卒中
患者出现抑郁,其发病高峰为中风后3~6个月[1],脑卒中后的抑郁(poststrokedepression,PSD)是脑卒中的一种常见并发症,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并增加了脑血管病的病死率[2]。
参加神经内科工作12年,通过观察,清楚认识到脑卒中后抑郁的危害,并将工
作统计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04年1月~2007年1月住院患者210例为研究对象,均符合以下标准:一、符合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二、在发
病48h内经头颅CT或MRI证实;三、发病前无精神障碍,无失语、无认知障碍;且均依从检查。
1.2分组方法首先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3〕筛查,对SDS≥30
分者再采用17项版本的Hamilton抑郁量表(HAMD)[3]评定抑郁程度,HAMD
总分<8分为正常,8-17分为轻度抑郁,18-24分为中度抑郁,>24分重度抑郁。
SDS≥30分且HAMD≥8分者归入抑郁组。
将210例脑卒中患者分为2组:非抑郁组(HAD<8分)152例,男性111例,女性41例;年龄35~85岁;基底节梗死92例,丘
脑梗死6例,脑干梗死12例,脑叶梗死37例,小脑梗死5例;腔隙性脑梗死87例,脑
血栓形成65例;单灶梗死105例,多灶梗死47例;首次发病123例,复发29例;合并
高血压96例,糖尿病44例,冠心病58例。
抑郁组(HAD≥8分)58例,男性40例,女
性18例;年龄50~80岁;基底节梗死41例,丘脑梗死5例,脑干梗死4例,脑叶梗
死7例,小脑梗死1例;腔隙性脑梗死37例,脑血栓形成21例;单灶梗死35例,多灶
梗死23例;首次发病40例,复发18例;合并高血压42例,糖尿病18例,冠心病18例。
2组在年龄、性别、病程、性质、部位、合并症、治疗等方面经统计学处理
差异均无显著意义。
通过对比脑卒中患者出院时疗效,分析脑卒中后抑郁对神经功
能康复的影响。
1.3评定标准用HAD评定脑卒中患者,评分总分<8分患者为正常,≥8分患者为抑郁症。
疗效标准:一、偏瘫、失语基本恢复,能独立下床作一般活动, 且可与人
沟通、交谈,但精细活动较差为治愈;二、偏瘫、失语等体征恢复不完全,搀扶下
能离床大小便,可简单与人对话,为好转;三、上诉症状同发病时基本相同,偏瘫、失语等体征较严重,有严重假性球麻痹症状,或病情加重、恶化、死亡者为未愈。
1.4统计学方法统计数据用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卫生统计教研室开
发的PEMS3.1软件处理,疗效统计数据采用秩和检验。
2结果
通过HAD测定210例脑梗死患者出现抑郁症状58例(58/210),PSD发生率为27.62%;通过对比抑郁组和非抑郁组脑卒中患者出院时疗效,2组治愈分别为7例(12.1%)和50例(32.9%),好转分别为32例(55.2%)和74例(48.7%),未愈分别为19例(32.8%)和28例(18.4%),总有效率分别为67.2%和81.6%,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
意义(P<0.01),从而表明抑郁组神经功能康复状况明显差于非抑郁组。
3讨论
急性脑卒中是影响人们心身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其较高的致残率及致死率不仅对个人、对社会也具有严重的影响。
随着人们对脑卒中的认识的进展,诊断与治疗水平的逐渐提高,情感状况对其预后与恢复的影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其中
卒中后抑郁对急性脑卒中神经功能的影响尤为重要。
根据文献报道,卒中后抑郁的发生率多在30%~50%[4],并且卒中后抑郁的存在明显影响闹卒中的神经功能的缺损与恢复。
本文通过对210例急性脑卒中住院患者的抑郁状况及神经功能缺损与恢复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发现伴有卒中后抑郁的患者,神经功能的缺损加重,对其预
后恢复越加不利。
在本组病例中,当HRSD<19分时,其神经功能缺损明显轻于HRSD≥20分者,并且随着HRSD分值的提高,CNG改变越加严重。
在预后方面,通过
对患者病后30d的CNG测定,发现随着HRSD分值提高,其神经功能的恢复越加缓慢,CNG增加越加明显,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1),说明卒中后抑郁对其预后的影响不可轻视。
目前,对卒中后抑郁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5],多数学者认为卒中后抑郁是由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包括神经生物学因素如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日常生活能力水平以及社会心理学因素等,但生物学因素则起主要作用。
有学者认为脑低灌注与卒中后抑郁的严重程度有密切关系,也有学者发现,脑损害的部位与卒中后抑郁有关,病
灶越接近额极,卒中后抑郁程度就越明显,Hemmann等发现,左侧基底节附近的损害对急性期重度抑郁症可能其决定性的作用,左侧额叶和基底节区损伤的患者发生率较高,近来利用PET对脑卒中患者的脑代谢研究表明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去甲肾上腺素和5-羟色胺能神经元递质水平低下。
总之,卒中后抑郁对脑卒中预后与恢复的影响是十分重要的,这对我们今后加强脑卒中的认识与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Huff W,SteckelR,SintzerM.Poststrookedepression:riskfactorsandeffectsonthecourse ofthestroke[J].Nervenarzt,2003,74(2):104 114.
[2]刘永珍,龙洁.卒中后抑郁状态对预后的影响及治疗进展[J].国外医学脑血管病
分册,2001,9(4):245 -247.
[3]张明圆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M] 第2版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35~39.
[4]刘永珍,龙洁.卒中后抑郁的流行病学研究现状[J].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
册,2000,8(6):340-342.
[5]刘钺.卒中后抑郁与神经功能关系的研究[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04,21(2):183-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