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全册课件【全套】

合集下载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PPT课件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PPT课件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PPT课件•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种类繁多的动物》PPT教学课件,共10页。

观察比较:动物的子代和亲代之间有哪些相同和不同?(1)狗妈妈和狗宝宝的毛色与花纹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哪些是遗传,哪些是变异?(2)狗宝宝还遗传了狗妈妈的哪些特征?哪些方面发生了变异...•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校园生物大搜索》PPT教学课件,共20页。

聚焦地球上有多少中生物?目前地球上估计有870万种生物,其中包括650万种陆地生物和220万种海洋生物。

探索回顾我们知道的校园生物。

你在校园中,看到过哪些动植物?尝试将它们写出来。

小...•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电磁铁》PPT教学课件,共14页。

电磁铁的磁性强弱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呢?探索1 验证磁铁的磁性强弱可能与线圈匝数有关实验步骤 1. 将有绝缘皮的导线在铁钉上缠绕20圈,顶尖那头不固定。

2. 给电磁铁通上电流,用钉帽吸引大头针并记...•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电和磁》PPT课件下载,共18页。

一、选择题 1. 奥斯特发现通电的导线可以产生磁性,他的初步判断依据是( )。

A. 指南针指示南北方向 B. 磁针发生偏转 C. 电路中的灯泡发光 2. 一根长的直导线在靠近一根原先静止的小磁针过程中,下列说...•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电和磁》PPT课件,共12页。

活动:点亮小灯泡实验器材:电池、开关、灯泡、导线说说电流在电路中的流动路线从电池正极出发,经过灯泡,回到电池负极,形成回路。

聚焦 1820年,丹麦科学家奥斯特在一次实验时,偶然让通电导线靠近指...•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各种形式的能量》PPT课件,共17页。

这辆汽车是如何运动起来的?汽油为汽车提供了什么?汽油为汽车提供了能量化学能。

寻找身边的能量形式回忆生活,交流观察到的现象中存在的能量形式。

各种形式的能量都能转换为一种新的能量形式...•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信息的交流传播》PPT下载,共10页。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PPT课件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PPT课件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PPT课件《找拱形》形状与结构PPT下载第一部分内容:新课探究圆顶形和球形的承载能力研究内容圆顶形、球形的承载能力实验材料乒乓球、书本实验步骤 1.观察乒乓球,看一看球壳的厚...•《找拱形》形状与结构PPT 第一部分内容:圆顶形和球形生活中有很多圆顶形与球形的物品,你注意到了吗?观察剖开的乒乓球壳,看一看、捏一捏,它的厚...•《拱形的力量》形状与结构PPT教学课件第一部分内容:导入新课为什么桥要做成拱形,特别是在古代,材料还不是很多,强度也不是很好的年代。

其原因在那里?同学们原意和老师一起来解开这个千古之謎吗? ... ... ... 拱形的力量PPT,第二部分内容:新课学习...•《拱形的力量》形状与结构PPT下载第一部分内容:新课学习测试纸拱的承重能力观察纸拱的形状,这个纸拱受压后就伸展平了,说明承受不了太大的重量。

如果把拱足抵住,能承受多大的重量呢?发现:没有抵住拱纸足时,纸拱受压后就伸展平了,承受不了太大的...•《拱形的力量》形状与结构PPT 第一部分内容:测试纸拱的承重能力做一个纸拱,试试它能承受多大的重量。

纸拱是怎样变形的?拱在受压力时,拱脚会向两边推,会产生向外推的力。

怎样使纸拱的形状保持不变?用两本书把拱足固定,测试纸拱能承载多大的重量。

...•《形状与抗弯曲能力》形状与结构PPT下载第一部分内容:导入新课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增加物体的厚度可以明显地加强材料的抗弯曲能力,但这样就要增加材料的用量。

同学们还能为工程师想想其它的办法吗? ... ... ... 形状与抗弯曲能力PPT,第二部分内容...•《形状与抗弯曲能力》形状与结构PPT 第一部分内容:学习新课讨论:一张平展的纸横梁能承重多少?用同样的纸折成不同形状的纸横梁能承重多少?为什么改变形状能提高材料的抗弯曲能力?小结:改变材料的形状,可以改变材料的抗弯曲能力。

为什么改变材料...•《抵抗弯曲》形状与结构PPT教学课件第一部分内容:导入新课我们知道房子和桥梁都是依靠柱和梁支撑的。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学课件【全套】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学课件【全套】

这些建筑在形状上有什么共同之处呢?
观察思考: 把拱足固定,纸拱能承载多大的重量。
我们看看截取的几个图片,比较一下。
拱形承重的秘密:
拱形承载重量时,能把压力向下向外传递给相 邻的部分,拱形各部分相互挤压,结合得更加紧密。
拱形受压会产生一个向外推的力,抵住这个力, 拱就能承载很大的重量。
桥面在拱形上方
2、这些形状与抗弯曲能力有关吗?
形状与抗弯曲能力的研究
实验题: 为了增强薄形材料抗弯曲的能力,我们可以将材 料做成哪些形状,请画出来。
W
形状与抗弯曲能力的研究
1.纸梁放在两个桥墩的中间。 2.只改变纸梁的形状
实验时,我们应注意:
1. 只能改变纸的形状,不能改变桥墩的距离和高度,不能 改变纸的厚度、长度和大小。
2. 每张纸只能使用一次,不能反复或合在一起使用。 3. 重物应尽量放在纸桥中间的位置,要轻轻地放。 4. 使纸碰到桌面的那个重物不能记录下来。
形状与抗弯曲能力的研究
实验题: 设计一个实验证明改变纸的形状可以增强它的抗 弯曲能力。
实验需要材料: 5张同样大小、厚薄的纸;相同大小重物若干个;科学书 两本;直尺一根
如何研究斜面的作用?
温馨提示: 1.只能改变物体的重量,不能改变斜面的高度。 2.拉测力计的要求是匀速直线,边拉边读。 3.边实验边记录,思考发现了什么。
研究斜面作用的试验记录表
斜面的状况
提升不同的物体 1234
直接提升物体的力
沿斜面提升物体的力
我们的发现
斜面 都能 省力
不同坡度的斜面有什么不同?
下面的杠杆类工具与上面的杠杆类工具比较,哪个与哪个 更相似?
4


像水龙头这样,轮子和轴固定 在一起转动的机械,叫做轮轴 。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PPT课件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PPT课件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PPT课件•《电磁铁》能量PPT 第一部分内容:制作铁钉电磁铁在铁钉上绕线圈。

用有绝缘皮的导线在大铁钉上沿一个方向缠绕50圈~100圈,导线两头留出10厘米~15厘米做引出线。

固定导线两头,以免松开。

用砂纸把导线头磨光亮。

像这样由线圈和铁芯组成的装置叫电磁铁。

...•《电和磁》能量PPT教学课件第一部分内容:导入新课100多年前,人们对电和磁的了解十分的有限。

在一次偶然的情况下,丹麦科学家奥斯特发现了一个有关电和磁的秘密。

你们想知道这个秘密是什么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重现历史上那个伟大的时刻。

... ... ... 电...•《电和磁》能量PPT下载第一部分内容:导入新课奥斯特,全名汉斯克里斯蒂安奥斯特(1777.8.141851.3.9),丹麦物理学家、化学家。

他发现了什么呢? 1820年,奥斯特在一次实验中,偶然让通电的导线靠近指南针,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

就是这个发现,为人类...•《电和磁》能量PPT 第一部分内容:通电导线和指南针组装一个点亮小灯泡的电路,试试小灯泡亮吗?回忆电在电路中流过的路线。

在桌上放一个指南针,指针停止摆动后,指南针指向什么方向?把电路中的导线拉直靠在指南针的上方,与磁针指的方向一致。

接通电流...•《用纸造一座桥》形状与结构PPT教学课件第一部分内容:导入新课我们见过很多桥,也走过不少的桥,上节课我们还了解了几种主要类型桥梁的特点。

今天,让我们一起动手,建筑我们自己的桥梁。

... ... ... 用纸造一座桥PPT,第二部分内容:新课学习纸桥设计...•《用纸造一座桥》形状与结构PPT下载第一部分内容:动手实践明确纸桥的制作要求:在规定的时间里,用一张报纸,少量的胶带建造一座桥,要求桥能跨越35厘米宽的峡谷,宽度大于10厘米,能承载200克重的车辆。

需考虑的问题:第一,要考虑纸的特性;第二,...•《用纸造一座桥》形状与结构PPT 第一部分内容:造桥标准在规定的时间里,用一张报纸,少量的胶带建造一座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任选一种连接方法,用一个定滑轮 和一个动滑轮组装一个简单滑轮组, 研究滑轮组的作用。
探究1
研究滑轮组作用的实验记录表(一)
直接提升物体 用滑轮组提升 我们的发现 的力(N) 物体的力(N)
滑轮组能 改变力的 方向,而 且能省力。
探究2
如果增加滑轮组的滑轮 数量,用力大小会怎么 变化呢?
探究2
滑轮组作用的实验记录表(二)
轴上的钩码看成阻力,轮上的钩码看成用力的大小
轮轴的作用实验记录表一
轴上 轮上 钩码 钩码 我们的发现 个数 个数
2
1
4
2
6
3
解释:轴上很难拧动而安上 轮以后轻松拧动的原因。
轮轴的作用实验记录表
轴上 小轮上 大轮上 我们的发 钩码 钩码 钩码 现
轴不变, 6个 3个 2个 轮越大,
越省力。


滑轮和两 测力计 滑轮的 滑轮和 用力
个钩码的 的拉力 位置 钩码移 方向
动 重量(N) (N)
动方向
滑 轮
1.2
0. 6
随钩码 一起移
上升
上拉

实验结论:使用动滑轮可以省一半的轮组的作用 1.组装一个滑轮组
1
2
3
2. 这三个滑轮组有什么不同?
探究1
1 什么叫机械
当第一次听到“机械”这 个词时,你首先想到了什么?
看看下面这些物品它们之 间有什么关系?
这些物品都有什么共同 的作用,你知道吗?
能够帮助人们降低工作 难度或省力的工具装置,都 可以称做机械。
像钳子、筷子、针、水果刀 这样的机械,结构比较简单,它 们属于简单机械;
像电钻这样的机械,是由两 种或两种以上的简单机械构成的, 比较复杂,它们属于复杂机械, 也可以叫做机器。
简单机械
复杂机械
生活中还有 哪些简单机械和 复杂机械?
降低工作难度或省力
2
怎样移动重物
像这样的 棍子就是
杠杆。
最简单的机械——杠杆
这是最常用的工具,它是根据杠杆原理制造的 。
它 们 都 是 杠 杆 , 有 什 么 共 同 特 点 ?
我国古代的桔槔






)
线

阻力臂
支点 o
7第一单元 工 具 和 机 械
7、斜面的作用
沙溪镇石龙小学 罗瑞璋
像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那样的简 单机械,叫做斜面。
斜面能省力吗?
实验计划
实验名称:研究斜面作用 实验器材:斜面、重物、测力计 实验步骤:
1.搭好实验装置。 2.先测出直接提升物体的力,再测出沿斜面 提升物体的力。
3.改变物体的重量,按步骤1重复做。 4.讨论、整理实验发现。
实验结论: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但 可以改变用力的方向。
认真观察滑轮的位置、钩码及测力计各自的移动方向
实验二:研究动滑轮的作用
实验一:研究动滑轮的作用记录表
滑轮和两 测力计 滑轮的 滑轮和 用力
动 滑
个钩码的 重量(N)
的拉力 (N)
位置 钩码移 方向 动方向

实验结论:
实验一:研究动滑轮的作用记录表
直接提升物体的 用滑轮组提升物 我们的发现
力(N)
体的力(N)
滑轮组的 组数越多, 就越能省 力。
生 活 中 的 滑 轮
生 活 中 的 滑 轮
电梯中的滑轮组
有趣的游戏
我们发现了什么有趣的现象?怎样解释这种现象?
科学概念
定滑轮和动滑轮组 合在一起构成滑轮组, 滑轮组能够改变力的 方向,而且可以成倍 地省力。
不同坡度的斜面有什么不同?
• 坡度越小用力越小,坡度越大用力越大, 直接垂直向上提重物相当于坡度为90°, 用力最大。

轮 轴 轮
你能说出生活中类似水龙头一样的轮轴吗?
轮轴的应用


轮轴的应用
古代人力起锚装置

轮 轴



扳手
轴 轮
阻力点
用力点
支点
轮轴的实质:变形的杠杆。
请你判断它们属于哪种简单机械。
寻找渔船上的简单机械。并思考它给 渔民的工作带来了哪些方便?
5
探究定滑轮 与动滑轮
认真观察滑轮的位置、钩码及测力计各自的移动方向

( 力


动力臂
作 用
这些都含有杠
线
杆“五要素”

3比较一下,这三个杠杆类工具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铁片撬铁桶盖子
用力点
支点
阻力点
开瓶器开瓶
用力点
阻力点 支点
支点
夹子夹东西
用力点
阻力点
支点
支点
阻力点 用力点
阻力点 用力点
1、支点在阻力点和用力点 之间
2、阻力点在支点和用力点之间 支点
阻力点
怎样搭不同坡 度的斜面呢?
温馨提示:
1.不能改变物体的重量,只能改变坡度。 2.拉测力计的要求是匀速直线,边拉边读。 3. 边实验边记录,思考发现了什么。
研究不同坡度斜面作用的实验记录表
(用1、2、3表示坡度由小到大)
直接提升
物体的力 (N)
沿不同斜面提升物体的力 (N)
1
2
3
我们的发现
坡度越小越省力, 坡度越大越费力。
如何研究斜面的作用?
温馨提示: 1.只能改变物体的重量,不能改变斜面的高度。 2.拉测力计的要求是匀速直线,边拉边读。 3.边实验边记录,思考发现了什么。
研究斜面作用的试验记录表
斜面的状况
提升不同的物体 1234
直接提升物体的力
沿斜面提升物体的力
我们的发现
斜面 都能 省力
不同坡度的斜面有什么不同?
下面的杠杆类工具与上面的杠杆类工具比较,哪个与哪个 更相似?
4


像水龙头这样,轮子和轴固定 在一起转动的机械,叫做轮轴 。
轮轴有什么作用呢?


1、在轴上挂上一定数量 钩码,看成阻力。
2、轮上挂上钩码,看成 用力的大小。
温馨提示: 1、把轮上和轴上的绳子朝相反的方向绕圈。
2、先在轴上挂好钩码,再在轮上挂钩码, 直至平衡。 3、挂好钩码后,转动一下轮轴,如果轮轴 能在不同的位置保持不再转动,轮轴就平衡 了。
阻 力 点 之 间
3
、 用 力 点 在



用力点
分别找出铁片、开瓶器、夹子的支点、用力点和阻力点。
它们的三点位置有什么不同?
阻力点
用力点
阻力点
支点
用力点 省力杠杆
支点 费力杠杆
用力点
省力杠杆 支点
阻力点
这三个杠杆类工具,哪个省力,哪个费力?
支点位于阻力点和用力点之间 阻力点位于支点和用力点之间 用力点位于阻力点和支点之间
实验一:研究定滑轮的作用
实验一:研究定滑轮的作用记录表
两个钩码 测力计 滑轮的 钩码移 用力
定 滑
的重量 (N)
的拉力 (N)
位置 动方向 方向

实验结论:
实验一:研究定滑轮的作用记录表
两个钩码 测力计 滑轮的 钩码移 用力
的重量
定 (N) 滑
轮1
的拉力 (N)
1
位置 动方向 方向 不变 上升 下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