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语常识(文字篇)——文字学考研必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说文解字》简称《说文》,东汉时期许慎着,约成书于公元121年,历时二十多年完成。
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字典,也是我国第一部有系统的文字学着作。
共分14篇(加上“叙”即为十五篇),收字9353个,重文(异体字)1163个。
全书采用部首编排法,分为540部,每部下的字按形体相近或相关排列,即所谓“据形系联”,使纷纭复杂的汉字初步有了门类可归,这是许慎的一个创造性发明。
该书的释字体例为:每字下先列小篆形体作为字头;其次解释该字的本义;然后用“六书”理论来分析字形的构造;个别字还有书证和异体。
《康熙字典》清朝时编成的中国最后一部官修字典,也是第一次使用“字典”这个词。
康熙49年开始编写,参加编写的有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人,于康熙55年编成。
这部字典按部首笔划的多少,把214个部首分别归入十二集中。
十二集以子丑寅卯等十二地支命名。
《康熙字典》该字典的主要特点有二:
(1)收字多。
共收47035字(据统计,实收46933字)。
一般不容易查到的字,可以从这本字典中查到。
(2)资料丰富。
就字音来说,罗列了当时所能搜集到的各种反切材料;就字形而言,列出了许多异体字,例如“农”字列了九个异体字。
又如鲁迅先生在《孔乙己》中讲到孔乙己考问咸亨酒店的小伙计“茴”字的四种写法,在该字典中就可以查到:回囘??囬《尔雅》成书时代:战国至汉。
性质:辞书重要性:我国字典辞书的始祖。
成书情况:收集整理了我国古代典籍的注释成果。
它是总释群书语义的专著中最古老的一部书。
《尔雅》是秦汉之际的人编成的。
它是我国第一部词典,是一种分类的词典,共分19篇,即释诂、释言、释训、释亲、释宫、释器、释乐、释天、释地、释丘、释山、释水、释草、释木、释虫、释鱼、释鸟、释兽、释畜。
由此看来,前三篇是解释一般词语的,后16 篇是解释各种名物的。
研究《尔雅》的重要参考书:晋·郭璞《尔雅注》、宋·邢昺《尔雅注疏》、清·邵晋涵《尔雅正义》、清·郝懿行《尔雅义疏》和《尔雅诂林》
《方言》作者扬雄,成书于西汉。
这是我国第一部方言字典。
成书情况:收集解释了我国汉代的大量方言词语。
《方言》研究书目:清·钱绎《方言笺疏》,周祖谟《方言校笺及通检》
杨雄,字子云,西汉蜀郡成都人,文学家、哲学家、语言学家。
做过门下史,黄门侍郎,王莽新朝时任大夫,终生不得志。
是著名的文学家、哲学家、语言学家。
其赋有《羽猎赋》、《解嘲》,还有《法言》、《太玄》、《方言》等。
《释名》作者刘熙,成书于东汉。
性质:声训辞典。
重要性:我国第一部探索汉语语源的辞典。
成书情况:收集解释了大量词语的语源。
《释名》研究参考书目,清·毕沅《释名疏证》清·王先谦《释名疏证补》
《广雅》作者:张揖成书于三国魏。
它是《尔雅》的姊妹篇。
成书情况:收集解释了大量《尔雅》未收的词语。
《广雅》研究参考书目《广雅疏证》清·王念孙《广雅诂林》文字学著作:
两汉时期汉武帝时,司马相如作《凡将篇》;汉元帝时,黄门令史游作《急就篇》;汉成帝时,将作大匠李长作《元尚篇》;汉平帝时,黄门侍郎扬雄作《训纂篇》;东汉许慎《说文解字》。
魏晋南北朝时,西晋吕忱的《字林》和南朝梁代顾野王的《玉篇》。
《字林》是仿照《说文》而编纂的一部字书。
《玉篇》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楷书字典,全书30卷,也是依照《说文》部首分类,不过次序不尽相同,每字下先列切音,次注字义,有时也引证古书。
唐宋时期:广陵二徐——徐铉、徐锴兄弟。
徐锴撰《说文解字系传》四十卷,徐氏《系传》是现存最早最完备的《说文》注本。
金石学,宋吕大临《考古图》、《考古图释文》和薛尚功
《历代钟鼎彝器款识法帖》。
右文说是从声符寻求字义的一种学说。
王安石,著《字说》。
正式创立右文说的是王圣美,著《字解》20卷。
元明时期:宋末元初·戴侗的《六书故》,该书是一部按六书体例编排的字典。
明代·梅膺祚《字汇》和张自烈《正字通》,是两部影响很大的字典。
《字汇》将传统部首合并简化为214部,为后来字书所遵用,又以地支分卷,更为12集,颇便检阅。
该书革新发展了汉字排检法,在我国字书编纂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正字通》编排方法与《字汇》相同,注释较详。
清代:段玉裁(1735—1815),字若膺,号懋堂,江苏金坛人。
师事戴震。
著有《说文解字注》三十卷,《六书音均表》八卷,《汲古阁说文订》一卷。
桂馥(1736—1805),字冬卉,号未谷,山东曲阜人。
著《说文解字义证》50卷。
王筠(1784—1854),字贯山,号菉友,山东安丘人。
著《说文释例》20卷,《说文句读》30卷,《说文系传校录》30卷,《文字蒙求》4卷。
提出的“分别文”“累增字”等概念
累增字:增加形符后完全不改变字义的新字。
分别文:又称分别字、区别字。
为本义的引申义或假借义所造的新字,通常是在古字上加有别义作用的形符。
朱骏声(1788—1858),字丰,号允倩,江苏吴县人,受学钱大昕门下,著《说文通训定声》十八卷等。
《中原音韵》,元代周德清撰戏曲(北曲)曲韵专著,是我国出现最早的一部北曲曲韵和北曲音乐论著。
该书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内容:曲韵韵谱、“正语作词起例”和“作词十法”。
《中原音韵》无论是音韵学方面,还是曲学理论方面,都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马建忠,生于清末,别名乾,学名马斯才,字眉叔。
江苏丹徒(今属镇江)人. 。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因愤外患日深,开始研习西学。
主要著作有《马氏文通》)十卷,以拉丁文法研究汉文经籍的语言结构规律,为中国第一部较系统的语法著作。
顾野王(519—581)南朝梁、陈间官员、文字训诂学家、史学家。
字希冯,原名体伦(因为仰慕西汉冯野王,所以更名为顾野王,字希冯,也就是希望自己能合冯野王一样在文学方面取得成绩),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居亭林(今属上海金山),人称顾亭林(清初顾炎武,号亭林,人亦称顾亭林。
顾炎武为野王后人,以此为号,似有追慕先人之意)。
历梁武帝大同四年太学博士、陈国子博士、黄门侍郎、光禄大夫,博通经史,擅长丹青,著《玉篇》。
陈彭年(961~1017)字永年,江西省南城县人。
北宋文学家、音韵学家。
著有《广韵》出土文献,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出土文献是相对于传世文献而言的,即考古发掘出土的(或经过鉴定、来源明确的馆藏品)文字材料,都可叫做“出土文献”。
狭义的概念,一般是指出土的书籍(包括典籍和公、私文书),主要是指上个世纪大量出土的简牍、帛书和纸质文书等。
传世文献,是与出土文献相对的一个概念。
一旦出土文献的“出土”特征消失,也就成为了传世文献的一部分。
马王堆帛书,中国马王堆汉墓3号墓出土的帛书。
1973年12月出土于湖南长沙马王堆2号汉墓,放在一涂漆木匣中。
有写在整幅帛上的和写在半幅帛上的两种。
字体有篆、隶之分。
篆书的抄写于汉高祖十一年(前196)左右,隶书的约抄写于汉文帝初年。
长沙马王堆三号墓出土的帛书共有28种,计十二万余字,均破损严重。
依《汉书·艺文志》分类,六艺类的有《周易》、《丧服图》、《春秋事语》和《战国纵横家书》;诸子类的有《老子》甲本(后附佚书4种)、《九主图》、《皇帝书》和《老子》乙本(前附佚书4种);兵书类有《刑德》甲、乙、丙3种;数术类有《篆书阴阳五行》、《隶书阴阳五行》、《五星占》、《天文气象杂占》、《彗星图》、《出行占》、《木人占》、《符箓》、《神图》、《筑城图》、《园寝图》和《相马经》,其中《五星占》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天文书;方术类有《五十二病方》(附佚书4篇)、《胎产
图》、《养生图》、《杂疗方》、《导引图》(附佚书2篇),其中《五十二病方》是中国已发现的最古老医书。
另外,还有《长沙国南部地形图》、《驻军图》、《城邑图》3幅地图。
简帛是竹简与帛书的统称,亦作竹帛,古书中所言“书于竹帛”,是在古代中国人书写所用的主要材料,直到六朝时期才完全为纸所代替。
现代所称的简帛多是出土文献,概可分为书籍与文书两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