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总结报告(模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

甘肃电大行政管理(本科)专业

社会调查

社会调查标题:

关于麻家集镇居民风俗习惯的调查报告

分校工作站渭源电大

班级11秋行政管理本科

姓名

学号1162001256577 是否申请学位否

指导教师曹化清

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生社会实践考核表

调查提纲

调查目的:了解麻家集镇的风俗习惯。

调查对象:麻家集镇的居民

调查内容:

1. 麻家集镇的基本情况。

2. 麻家集镇风俗习惯的来由。

3. 麻家集镇各种风俗习惯的具体介绍。

4. 本次调查的心得体会。

调查方式:查阅资料、走访居民

调查时间:2013年4月1日-----2013年5月10日调查过程记录

第一阶段:查阅、搜集相关的信息材料

第二阶段:整理调查资料,进行分析,完成报告

关于麻家集镇居民风俗习惯的调查报告

为了更好的了解麻家集镇的风俗习惯状况,探究麻家集镇风土人情的开发价值,特对麻家集镇的居民风俗习惯开展了本次全面细致的考察。现将本次调查做如下汇报。

麻家集镇的基本情况

麻家集镇位于甘肃省渭源县西南部,座落于南屏山麓。东于上湾乡相连,西于峡城乡毗邻,南连田家河乡,北于临洮县南屏镇接壤;东西宽约10.5公里,南北长约6.5公里,总面积6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0506亩。这里山清水秀,气候温和,民情淳朴,在附近市县享有盛誉。

麻家集镇风俗习惯的来由

麻家集镇之所以在大家心中留有深刻印象,主要就归于她不同于其他地方的风俗习惯。说道她的风俗习惯,那就要从渭源县的居民说起了。

渭水的源头,在宋朝以前是藏、羌、汉多民族的杂居地。唐文成公主和藏王松赞干布的联姻加强了藏汉民族的大融和,汉、藏、羌等少数民族沿着茶马古道逐渐推行到渭源较为偏远的西部地区,在宋朝开国之初,朱元璋对西部藏、羌戎等少数名族采取融合策略,并将大量中原汉民西移,终于达到了同化效果,藏民多数汉化。一部分就到了现在的麻家集所在地,结束了以前以游牧为主的日子,逐渐的安顿下来了。他们在这里修建家园,过起了定居的生活。在麻家集,宗丹、毘达、塄坎等当时使用的地名沿用至今,还遗留了很多当时的风俗习惯。

麻家集镇丰富多彩的风俗习惯

在渭源县的其他地方,春节过年大都是要耍起热闹的社火的,但是在麻家集,每年春节娱乐活动除“社火”外,还有一种从公元7世纪古羌族流传下来的特殊歌舞,当地人习惯上叫“打西蕃婆”。因为用羊皮鼓作乐器和道具,所以又叫“打西蕃婆”羊皮鼓舞。

“打西蕃婆”羊皮鼓舞方言唱词中的语言既有古藏语,也带有大量的古羌语成分。史书记载,秦汉时,西北羌族中的一部自高原南迁至岷江河谷,受地理环

境限制,这部分羌人逐渐演化成农耕民族。唐代的“西山”就在渭源一带,聚居着众多的土著民族部落,哥邻羌为西山最大部落。吐蕃每攻下一地就派兵驻守,被占领地的百姓和参战的士兵就成了吐蕃将领们的奴隶,可见这个地区的历史文化是呈融合态发展的。唱词中的语言也带有较多的古羌语成分,仅在服饰与部分功能上略有区别。

这种被当地人称为“打西番婆”的民间歌舞就是从公元七世纪古羌族流传下来的最古典的羌蕃鼓舞,是古代藏羌杂居结合的产物。它起源于古代羌民的祭祀活动,后逐渐演变为祭祀舞蹈,并渐渐融进当地节令文艺活动之中,成为现在值得保护和发扬的民间艺术形态。因在西羌时当地人把羌民叫“西番”,唐时称“吐蕃”,渭源一带的西土蕃属羌族的一支,“打西番婆”也因此而得名。通过文化部门积极申报,渭源的羌蕃鼓舞在2011年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打西蕃婆”羊皮鼓舞具有古藏羌族文化的色彩,是集歌、舞、乐于一体的大型综合艺术形式,也是古藏羌先民祭祀、娱乐活动的生动写照。在麻家集生活工作的五年时间里,我有幸目睹过一次路西村陆家沟的“打西番婆”活动。在每年的正月十三,这里都要如期举行这种活动。

身着藏羌民族服饰的由二十多名成员组成的表演团队分次序按程序进行入场表演,在身穿翻毛皮袄持“银刷子”的老西蕃的统一指挥下,十几名头戴礼帽、佩眼镜、身穿白衬衫、深色马夹的鼓手们,高举羊皮鼓踏着固定的舞步沉稳而矫健的表演,一招一式彰显出英武飒爽的风姿。兴致处还有持鼓绕头、曲腿左右旋转、旋摆跨步、起脚跳等高难度动作。另有几名男女少年身着彩衣、持彩巾或彩扇,左手叉腰,右手挥动彩扇,扭行三步,即立定作合掌礼,意为向佛祖祈祷。身着花衫、腰系彩带、手持鞋底针线的老西蕃婆娘在表演中和男西番婆戏谑逗趣,极尽诙谐幽默,惹得观众捧腹大笑。羌番鼓舞按顺序依次向我们展示走四门、铁绳扣、龙摆尾、拔牙空、送瘟神、攒八卦和绕棉花共七项舞蹈程序,表演时间大约要两个半小时,整个舞蹈看是圆圈起舞、鼓铃交加、动作敏捷、姿势豪放、形态虔诚,歌时不舞、舞时不歌。随着引导旗幡的信号,鼓点的乐响在节奏中变动,舞步也按鼓音或紧或慢或起或落。走四门也叫挂四斗,就是在男西番的导引下,分两队并排前行后退按东西南北四个方位敬拜四方土地神灵。这个场景就被形象地称为铁绳扣。龙摆尾也是整场舞蹈的中心部分,也是最精彩的一段儿。队形或曲或直,或成龙型或成凤样,或龙凤呈祥,鼓手们以“凤凰三点头”为鼓点进行变换,即左敲三下鼓转身向右再敲三下,同时大幅度地摆动胯部,意为祈祷人民

吉祥如意。两队相向而舞,从后往前依次轮流,每单人从队列中间跳至前列,两队就交插迎合一次,等所有队员都表演完也算完整,这种由古人根据生活习惯所命名的“拔牙空”,其寓意还是想办法排除各种烦恼忧愁。送瘟神,就是围绕代表五黄五帝的五堆火,分两队绕行击鼓祈祷,意为赶走所有不吉利的东西,留给人们健康快乐。攒八卦是舞蹈中的灵魂所在,即以男西番导引为中心,队列以八卦型而舞,集四面八方的精神气节于一体,造就天时、地利、人和的社会形态。当表演到了最后的“绕棉花”,两队相向迎合,即唱起了的番曲。番曲也按表演场地不同所唱内容也各有不同。不过这些仅靠老人们一代代口耳相传下来的让现代人难以听懂的古羌语,虽然唱词不同,但其大意都是祈求神灵保佑,祝福乡亲吉祥如意、五谷丰登,祝愿祖国昌盛、人民富裕之类。

麻家集不仅仅有“打西蕃婆”这样其他地方没有的风俗,还有这里的“四大件”,也同样吸引别人的眼球。这“四大件”分别就是:酒、神会、花儿、拉扎。让我为大家一一介绍来。

“神会”,是当地的方言,也就是“庙会”、“山会”的意思。由于麻家集地理条件差,农民们从开春播种开始,就少有闲暇时间走亲戚、串朋友。为了加强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所以,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就有了这样一个风俗。借在当地的神庙、土地庙祈求平安、丰收的机会,亲戚朋友聚集在一起,过起当地人的。

从每年的农历三月二十八的宗丹村泰山庙开始,麻家集的“神会”就算是拉开了序幕。紧接着,四月初八的曲子寺、五月初三的打钟湾、五月端午的小壑山、五月十七的塄坎大郎庙、五月二十二的关山、五月二十三的八戒沟八戒寺、五月二十七的南屏山马花儿梁、直到六月初六的高石崖一年的神会就算是结束了。由于大多数庙会都集中在五月,所以每年的这个时候,也被大家叫做“五月哄堂”。

每年的这段时间,无论地里的农活有多忙,大家也会打起精神,热热闹闹的过了这一天。在外面打工的人,也有一部分离家里比较近一点的会在自家神会的这一天,赶回家和亲戚朋友一聚。在这一天,家里往往都会杀鸡宰羊,煎油饼,打凉粉,准备好肉菜和各种凉菜,来款待前来的亲朋好友。在这个日子里,还有个讲究,就是家里来的客人越多,吃的东西越干净,喝的酒越多,那这家人在左邻右舍的眼中菜越有面子。所以,家家都会提前一天给亲朋好友打电话,请他们前来。

“拉扎”,这是一个藏族词汇,有两个含义(方音):一是“山神”,一是“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