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讲 美洲历史时期遗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
制作过程推测
• 納斯卡線的製作方法,依據未完成的遺址推測, 首先,圖形是以大石頭來標示,並移除深色石塊 的表層來界定邊界;接著,移除圖形內部的石頭, 並匯集成堆;最後,這些石頭沿著邊界擺放,使 圖形的邊緣較為突出。 • 至於螺旋形圖案的形成,依照考古學家的推測, 首先,在圓心的木桿上,纏繞一根繩子,繩子另 一端綁上一個棍子,以此方式設計圓形圖案;接 著,繩子逐漸向外伸展,設計出愈來愈大的螺旋 形圖案;最後,清除每圈螺旋邊緣的石塊,露出 顏色較淺的地面,以使螺旋圖案更明顯。
19
位置
20
简介
• “查文”是當地原住民的語言, 意思就是「肚臍」 • 查文考古遗址,位于秘鲁西部 的安卡什省。是来源于公元前 1500年到公元前300年,是秘 鲁安第斯山的高山峡谷中发展 的一种文化。查文城内有纵横 交错的长廊,高大的兰宋庙和 泰优金字塔,以及众多的石碑 雕刻。这里的斜坡和广场周围 都是石头建筑,伴有大量兽形 装饰物,景物别致多姿。该遗 迹是古代进行礼拜的场所,也 是哥伦比亚以前出现的久副盛 名之地。
2
库斯科城(city of Cuzco)
• 名称:库斯科城,City of Cuzco • 国家:秘鲁,Peru • 所在地:Cuzco • 列入年份:1983 • 符合标准: (iii) (iv) • 类型:文化遗产 • 地理位置:S13 31 19.992 W71 58 59.988 • 面积:无资料 • 编号:263
11
納斯卡綫條(Nazca Lines)
• 納斯卡綫條(Nazca Lines)是位於納斯卡沙漠上的巨大 地面圖形,占地约450平方公里,納斯卡沙漠是一座高度 乾燥延伸53英里(多於80公里)的高原,在秘魯的納斯卡 鎮與帕爾帕市之間。在1939年由美國考古學家保羅·柯索 發現。虽然有些地方的人体石刻是以帕拉卡作为主题,但 是学者认为纳斯卡巨画是納斯卡文明于400年至650年所创 造。有數以百計的個別圖形,出自簡單的綫條,以複雜排 列構成魚類、螺旋形、藻類、兀鷲、蜘蛛、花、鬣蜥、鷺、 手、樹木、蜂鳥、猴子和蜥蜴。有些线条图描述了活着的 动物、植物,想像的形象,还有数公里长的几何图形。 • 这些物品被认为是用于与天文学有关的宗教仪式。就其数 量、自然状态、大小以及连续性来说,它们是考古学中最 难解开的谜团之一。除了從天空以外,納斯卡綫條無法被 認定成一致的圖形。自假設納斯卡人未能從這個有利位置 看見他們的作品以來,已經有許多關於建造者能力和行動 方式的推測,推估這些圖案可能在安地斯山的祈雨儀式中, 扮演重要的角色。
22
世遗登录标准
• (iii)to bear a unique or at least exceptional testimony to a cultural tradition or to a civilization which is living or which has disappeared; • (iii)呈现有关现存或者已经消失的文化传 统、文明的独特或稀有之证据。
29
纳斯卡文明 (Nazca)
• 公元前300年-公元500年 • 秘鲁南部纳斯卡帕鲁帕台地 • 巨型线条图案 (Nazca Lines) ,在黑褐色地 表石头上,向下刻凿10厘米,然后露出黄 白色的砂土形成浅浅的沟槽,以组成图形, 颇似单线勾勒的白描画。
30
纳斯卡文明 (Nazca)
• 陶器采用泥条盘筑法。器型以双口提梁壶和敞口 碗为主。彩绘颜色有红、黑、白、灰、橘红等十 多种。装饰纹样有鸟、兽、虫、草木以及宗教性 的神像。纹样如猫神、鱼、鸟等采用织物图案的 艺术形式、也有豆类植物等比较写实的自然纹样。 “双注壶”为代表。 • 印染纺织品。“鸟兽神像纹披肩”即为优秀范例。
24
南美文明分布
25
南美洲文明 • • • • • 查文文化(Chavin) 纳斯卡文化(Nazca) 莫奇卡文明 (Mochica) 蒂亚瓦纳科文化(Tiahuanaco/Tiwanaku) 印加文明 (Inca)
26
查文文明
• 第一代的查文文明約在西元前1000年前開始出現,包括查 文文明、帕拉卡斯文明(Palaces)、納斯卡文明 (Nazca)與莫奇卡文明(Mochica)等。查文文明是安 地斯山地區最早的文明,因在秘魯北部安卡什省 (Ancash)的查文村發現而得名,有中央安地斯山文明 之母的美稱。此文明以玉米、馬鈴薯等為主要作物,會用 石塊砌成引水道,修建精巧的地下水道網,促使農業穩定 興盛,人口增加,形成複雜政治與社會結構,掌控宗教的 神官以神權統治,有獨特美洲虎、美洲山豹擬人化的雕像 留存。 查文文明後期,祕魯南部海岸地區有帕拉卡 斯文明出現,他們存在於西元前1000年到西元後500年左 右,以紡織工藝的不凡成就著名,由當地出土的木乃伊服 裝來看,織品色彩鮮豔絢麗,有190多種色彩之多,幾何 圖案設計富含變化,作工精細,被譽為「世界紡織品的奇 蹟」。
32
莫奇卡文明 (Mochica)
• 公元前200年-公元700年 • 秘鲁北部 • 以写实风格著称,至高无上的美洲虎等兽 神形象被显示生活中人的形象所取代,有 关战斗、宗教、农业、音乐、刑罚等等日 常的现实题材是最擅长表现的主题。
23
美洲文明简介
• 美洲可分為北美洲、中美洲與南美洲,中美洲古 文明以馬雅文明和阿茲特克帝國著名,南美洲則 以印加帝國最重要。不過,印加帝國要到15世紀 才最為興盛,早在印加帝國形成以前,即有早期 古文明存在,他們對印加文明的形成有深遠影響。 克丘亞族、阿伊馬拉族和莫奇卡族等幾個部族很 早就散居在南美洲安地斯高原,人們以玉米、馬 鈴薯為主要糧食,沒有馬、牛、羊這些動物,馴 服當地的駱馬為牲畜,先後建立了不同程度的文 明。因目前對這些古文明研究尚不明確,大體上 將前印加文明分為兩個階段:第一代的查文文化 (Chavin)與第二代的蒂瓦納科文化 (Tihuanaco)。

4
符合的世遗标准
• (iii)呈现有关现存或者已经消 失的文化传统、文明的独特或 稀有之证据。 • (iv)关于呈现人类历史重要阶 段的建筑类型,或者建筑及技 术的组合,或者景观上的卓越 典范。 • 庫斯科是過去印加帝國的首都, 也是印加文明的商業、農業與 宗教中心。根據傳說,在11到 12世紀時,第一位印加國王曼 科· 卡派克建立了庫斯科。今日 在庫斯科,印加宮殿的花崗岩 牆壁仍然存在,紀念碑和太陽 寺廟也都還保留著。
第十二讲 美洲历史时期遗迹
陈致津
1
目录
• • • • • • • • • • 秘鲁:库斯科城 秘鲁:纳斯卡和朱马纳草原的线条图 秘鲁:查文文化城址 秘鲁:马丘比丘城遗址及古神庙 秘鲁:昌昌城址 美国:台地国家公园 美国:查科文化史迹国家公园 洪都拉斯:科潘玛雅遗址 墨西哥:特奥帝瓦坎的西班牙人前遗址 加拿大:梅多斯湾诺曼人移民遗址国家历史公园
13
世界遗产标准
(i)表现人类创造 力的经典之作。 (iii)呈现有关现 存或者已经消失的 文化传统、文明的 独特或稀有之证据。 (iv)关于呈现人 类历史重要阶段的 建筑类型,或者建 筑及技术的组合, 或者景观上的卓越 典范。
14
蜘蛛
15
宇航员(astronauta)
16

17
猴子
18
查文(夏文)文化代表--查文德萬塔爾(万达尔) • 名称:查文· 德胡安塔尔(万达尔), Chaví de n Huántar(西班牙语) • 国家:秘鲁,Peru • 所在地:Ancash Department, Huari Province, Chavin District • 列入年份:1985 • 符合标准: (iii) • 类型:文化遗产 • 地理位置:S9 35 33.981 W77 10 42.433 • 面积:无资料 • 编号:330
21
简介
• 遗址包括一个居民点和与 之相连的一个纪念性艺术 建筑。居民点建于公元的 第一个千年。在这一千年 的历史过程中,该居民点 的居民数从只有一千左右 一举发展成为原居民人数 的两到三倍;纪念性的艺 术建筑物建造后,在这一 千年的大部分时间中,它 不断地得以改造,并且还 进行了一系列的扩建。大 约于公元后的第三个世纪 的某个时间起,人们就不 再使用它了。
9
萨克萨瓦曼圆形古堡(萨克塞华曼)的石头
10
纳斯卡和朱马纳草原的线条图
• 名称:纳斯卡和朱马纳草原的线条图,Lines and Geoglyphs of Nazca and Pampas de Jumana • 国家:秘鲁,Peru • 所在地:Libertadores / Wari Region • 列入年份:1994 • 符合标准: (i) (iii) (iv) • 类型:文化遗产 • 地理位置:S14 43 32.988 W75 8 54.996 • 面积:无资料 • 编号:700
31
莫奇卡文明
• 西元前300年至西元後500年,莫奇卡文明或稱 莫切(Moche)文明在秘魯北部沿海河谷地區形 成。此文明灌溉發達,農業進步,種植玉米、南 瓜、花生許多作物,會使用鳥糞與魚廢料為肥料。 崇信神明與自然力量,留下運用超過一億四千萬 塊泥磚建造的金字塔,是目前世界最大的泥磚金 字塔。統治者與祭司階級有華麗的黃金與松綠石 珠寶裝飾,還有炫麗的頭冠與長斗篷,陪葬豐厚, 甚至用人殉葬。陶器製作匠心獨具,留下許多人 物造型圖案與肖像,如神衹、祭司、武士、漁民、 生產的女人、斷腳的殘障者,讓後人可了解當時 人物特質與社會現象。
3wenku.baidu.com
简介
• 庫斯科是一個高海拔城市,海拔有 3,310米(11024英尺),它的名字 在秘魯當地話中(蓋丘亞語)意味 著「肚臍」。 科斯科古城位于秘鲁的安第斯山脉, 在印加统治者帕查库蒂之下发展成 为一个复杂的城市中心,具有独特 的宗教和行政职能。古城的四周是 清晰可见的农业、手工业和工业区。 当16世纪西班牙人占领这块土地时, 入侵者保留了原有建筑,但同时又 在这衰落的印第安城内建造了巴洛 克风格的教堂和宫殿。
8
萨克萨瓦曼圆形古堡
• 古堡下层台阶用石板铺成,长达800米。古堡地 下有用石头砌成的网状地道,它和3座塔楼相通。 古堡最高处是由3座塔楼围起来的一个非常整齐的 三角形。圆柱体主塔基层呈放射状。其他两座塔 呈正方形,是驻军之处。据说其主堡是由印加王 帕查库蒂于15世纪70年代动工修建的,持续了50 多年,直到西班牙殖民者入侵之前还没完全竣工。 这里也是印加王的行宫。这一宏伟壮观的建筑群 显示了印加帝国的强大,从建筑艺术上,其结构 新颖而复杂,建筑庞大而坚固,是美洲古代印第 安人最伟大的古建筑之一。
27
查文文明(Chavin)
• 公元前900-前200年 • 秘鲁中部安第斯山区 • 典型神像是犬齿外露、须发如蛇的美洲 虎神,形象诡奇多变。 • 有马蹬壶、敞口碗等陶器和耳坠、镯子 等金属饰物。 • 大石建筑,遗址多为宗教祭祀中心。神 庙有石构廊庑曲折穿越。
28
纳斯卡文明
• 西元前300到西元後500年,秘魯南部海岸最燦爛的納 斯卡文明形成。此文明的代表文物是陶器,底色以磚紅或 橙黃為主,上面再以紅、黃、褐、灰、紫、黑、白等十一 種不同顏色描繪鳥獸、草木和神怪圖案,頗具特色。 納斯卡文明最令世人贊歎的是「地上畫」遺蹟,又稱為 「納斯卡線條(Nazca Lines)」。在安地斯山高原沙漠 上,納斯卡人除去沙漠的石頭後,在地面上挖溝,留下直 線、幾何圖形、蜘蛛、蜂鳥、猴子等動物圖案,因圖案面 積甚大,從高空的飛機上才能看見完整對稱的全貌。在古 代沒有飛行器具時,如何統一指揮眾人合力完成此些圖案, 令人費解。有專家研究,認為這些圖案可能與天文星象研 究有關,眾說紛紜,甚至有人認為這些圖案與外星人來到 地球有關。
从上顺时针方向开始:阿马斯广场、鸟瞰城市、库斯科大教堂、萨克塞华曼、太阳神殿 5
太阳神殿 Vs.天主教堂
6
教堂
7
萨克萨瓦曼圆形古堡
• 萨克萨瓦曼圆形古堡世界闻名,距库斯科 城1.5公里处,举世闻名的萨克萨曼圆形古 堡是举行“太阳祭”的地方。古堡是古代 印第安人最伟大的工程之一。它建筑在一 个小山坡上,是俯瞰全城的巨大防御系统。 从上至下有三层围墙,每一层墙高达18米, 长540米,均用巨石垒砌而成。古堡高处有 3座塔,上塔是圆柱体,塔内有温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