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沟通与协同育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中小学班主任“家校沟通与协同育人”专题网络培训学习心得
教育好一个孩子,绝不是哪一方的单独责任,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作用。有一种理想的教育关系是:为着共同目标,家长支持老师,老师支持孩子,孩子信任老师与家长。在这种思想指导下,班主任应当重视家长的资源,想尽一切可行的办法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参与到班级的管理中来。下面就以本人所带班级为例,谈谈家校合作,协同育人的有效实践。
一、让家长感受班主任真诚与智慧,使其成为自己的忠实粉丝。“亲其师,信其道。”说的是学生如果对哪个老师亲近,就会信任这个老师,并且老师怎么说他就会怎么做。这句话这用在家长身上也是可行的。作为学生成长路上的重要的他人,在日益重视教育的家长们眼里,班主任给出的第一印象,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在我与新生见面的第一天,就建立班级联系群,在群里发布“告家长书”:一是承诺我会尽全力做一名负责的班主任;二请每位孩子的家长私下如实告知孩子的的优点、缺点、对孩子的期待与对我的要求;三是说明这么做的目的:“我会有针对性地教育您的孩子。对于他的优点我会让他发扬,对于他的缺点,我不会嘲笑、讽刺,我会想办法让他改正,使他成为合格的初中生”。
后来我也向家长解释说,我希望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能带给你们鼓舞与力量,在未来的日子里,让你们更有信心更有能量与我并肩前行!不久召开了以班级为单位的家长会。这次家长会,我要巩固自己在家长心目中的地位,让他们认可并拥护我的管理。为此,我精心准备材料、制作课件。家长会上,我讲了四方面内容:一是与孩子息息相关的教育改革;二是自己的管理目标与阶段性目标即学期管理目标,然后向家长汇报了开学以来自己落实的举措;三是接下来讲了从学习到习惯、从心理到能力发展等方方面面的工作设想;四是向家长表态自己需要的支持。整个家长会,家长们无一退场,无一刷手机,像小学生一样认真听我的分享,还有不少家长认真地做了笔记。会后,家长纷纷在群里给我点赞。
二、让家长理解班主任教育意图,使其成为自己牢固的同盟军。开学三天,我们班就拥有了自己的班名、班徽、口号、班规,而所有这些班级文化,都出自己学生的手,他们每人参与构思与设计,我筛选的优秀作品再让全班投票,然后我们的班级文化就产生了。我坚持学生动脑动手,自我发展,适应社会需求。通过班级群,我会向家长汇报重要活动的方案、过程与效果。这样他们的综合能力得到质的发展。家长见证着学生的成长,又进一步巩固了与我的联盟。虽然开学短短三个月,我的真诚用心、投入付出,家长看在眼里,
感动在心里,以至现在,只要有举措,家长们都无比踊跃支持,我的班级管理日见成效!
三、让家长参与开展班级活动,使其成为班级管理的另一支主力军。“军功章有你的一半,也有我的一半。”一个班的学风、班风能建设好,班主任可谓功不可没,但仅靠班主任一人的力量,任你是三头六臂也是能力有限。一个班50
多个学生,而学生背后是100多位家长,每位家长功能各异、能力不一,适当让家长参与到班级管理中,不就让自己的班级管理起到事半功倍之效吗?借家长资源,完善班级建设。开学伊始,学校要求各班布置课室,一个新接的班,如何营造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经与班委商讨,我们形成了班级布置的初步构思:向全班同学征集绘画、摄影、书法作品,择优选用;再将我们的班级文化如数展出;班主任负责将班级日常照片整理出来,并将上述全部内容汇集整理成两版宣传内容。一切准备就绪,我将困难在微信群里寻求帮助:哪位家长可以提供广告制作支持?几乎是秒回复,一位在广告公司上班的家长马上承接了这份制图工作。家长会时有家长发现教室墙壁比较脏,主动要求利用国庆假期把教室墙壁粉刷一新。因为家长非常关心班级,我们的集体活动总少不了家长活跃的身影:校合唱节、诵读节有来做后勤保障的,校体育节、有来呐喊助威的,班级活动有来做裁判的……哪个孩子将老师或父母气着了,大家群里就七嘴八舌地安慰给建议,
所以我们有家长说:班级有尽责的各科老师,又有热心的家长,这个班太棒了!
密切家校关系能说的当然不止这些,无论是用怎样的方式,只要能促进家校关系的举措都是有意义价值的!家校的融洽协作既有利于班主任开展工作,又有利于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当家长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后,班主任可以毫无顾忌地奋勇前进,因为有坚实的家长团做后盾;班主任也可以轻松地稳坐钓鱼台,因为有家长在前方冲锋陷阵。当这二者形成合力,班级管理工作的方方面面都会突破,一个团结、和谐、融洽的班集体就能一路凯歌!不断健康快乐成长!与此同时,家长与班主任也在学习实践中共同成长,谁说,这不是社会的发展进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