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微镜专题练习
学习使用显微镜 练习-2024-2025学年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2024新版初中生物第二章第一节学习使用显微镜一、选择题1.在光线较暗的环境中,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应选用的光圈和反光镜依次是()A.较小光圈,平面镜B.较小光圈,凹面镜C.较大光圈,平面镜D.较大光圈,凹面镜2.在显微镜使用过程中,下列操作与结果匹配的是()A.转动粗准焦螺旋——使物像更清晰B.转动转换器——更换不同倍数的物镜C.平面镜换成凹面镜,且小光圈换成大光圈——视野变暗D.向右上方移动玻片标本——使位于视野左上方的物像移到中央3.甲是一组目镜标有5x和10x字样、物镜标有10x和40x字样的镜头,乙是某学生在甲中选用的一组能放大50倍的镜头组合所观察到的图像。
欲将乙视野中标注为1的细胞移至视野中央进行放大400倍的观察,下列镜头组合及装片的移动方向正确的是()A.①④、左下方B.①③、右上方C.②③、右上方D.②③、左下方4.小秦在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实验中,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甲图在换用高倍镜③后,调节①使物像变清晰B.乙图中,使用物镜①看到的细胞数目较多,视野较亮C.由丙图转为丁图时,应将载玻片向右移动D.若视野中有一个污点,小明转动目镜,污点不移动,可以判断污点在物镜上5.显微镜是我们观察奇妙微观世界不可缺少的工具。
下图是实验室常用的显微镜以及显微镜视野中的蚕豆叶表皮细胞。
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此显微镜的最大放大倍数是50倍B.制作该临时装片时需要滴加生理盐水C.若视野中物像不清晰,可以调节②D.欲将气孔移至视野中央,应向右上方移动装片6.下列是显微镜在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对应的解决方法,正确的是()A.物像模糊——调节光圈B.物像偏右下方——向左上方移动玻片C.视野较暗——改用大光圈和凹面镜D.镜头污染——用干净的纱布擦拭7.如图是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临时装片的两个视野,要把视野中的物像从甲图转为乙图,下列操作步骤正确的排序是()①转动细准焦螺旋②调节光圈③移动装片④转动转换器A.③一①一④一②B.④一③一②一①C.③一①一②一④D.③一④一②一①8.显微镜是探索微观世界的重要工具。
显微镜专项练习

显微镜专项练习一、选择题1.在显微镜下观察人的血细胞涂片时,第一次使用的目镜为5×,物镜为10×。
第二次使用的目镜为10×,物镜为40×。
第二次观察的情况与第一次相比A. 视野变亮,细胞数量变少B. 视野变暗,细胞数量变少C. 视野变亮,细胞数量变多D. 视野变暗,细胞数量变多2.如图甲是一同学在显微镜下(4×物镜,l0×目镜)观察到的口腔上皮细胞,若要使甲图中的细胞A转为乙图中所示情况(l0×物镜,l0×目镜),下列操作步骤正确的顺序是(假设视野足够亮)()①调节细准焦螺旋②调节粗准焦螺旋③向右移动装片,使细胞A在视野的中央④转动转换器⑤向左移动装片,使细胞A在视野的中央A. ②→③→④B. ③→①→④C. ③→④→①D. ⑤→④→①3.在使用显微镜对光时,下列四个实验步骤,正确的顺序应是( )①转动遮光器,使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②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③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④转动反光镜调出一个白亮的视野A. ①③②④B. ②①③④C. ③④②①D. ③②①④4.在用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制作临时装片时要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B. 下降显微镜的镜筒时,眼睛要注视物镜C. 物像在视野的左上方,应将装片向右下方移动,物像就移到视野正中央了D. 物像的放大倍数是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之和5.用显微镜观察装片时,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 对光时,将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B. 先用高倍镜,后用低倍镜观察C. 移动装片可确定污物在物镜上D. 使用高倍镜时,用粗准焦螺旋调节6.下图为某中学生物实验室使用的显微镜镜头。
要使被观察的物体放大250倍,同学们应选择的镜头组合为A. ①和④B. ①和②C. ⑤和⑥D. ①和⑥7.用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时,下列操作不可取的是A. 对光时,须将反光镜镜面朝向光源方向再适当调节B. 盖盖玻片时,需先将盖玻片的一侧接触液体再缓缓放下C. 欲将位于左下方的细胞移至视野中央,应向左下方移动装片D. 观察时,若在一个视野内未发现细胞则需要重新制作装片8.如图显示的是显微镜的操作步骤,正确的顺序是()A. ①-②-③B. ①-③-②C. ②-③-①D. ②-①-③9.显微镜是生物科学研究中常用的观察工具,下列关于显微镜的操作正确的是()A. 对光时,转动转换器,使高倍物镜正对通光孔B. 要将左上方的物像移至视野中央,应向左上方移动玻片标本C. 如果观察的物像不够清晰时,应转动粗准焦螺旋D. 镜头被污染,须用干净的纱布擦拭10.使用显微镜时,错误的操作是( )A. 对光时要看到明亮的视野B. 安放时镜座距实验台边缘约2厘米C. 观察时用一只眼看着目镜,另一只眼睁开,便于画图D. 当光线较暗时,用反光镜的凹面来对光11.下面①~⑤是用显微镜观察时的几个操作步骤。
练习使用显微镜练习题

练习使用显微镜练习题显微镜练习题: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技巧与原理一、选择题1、在使用显微镜时,哪个步骤是最重要的? A) 调焦 B) 对光 C) 放置样本 D) 视野调整2、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如何计算的? A) 放大倍数等于物镜倍数乘以目镜倍数 B) 放大倍数等于物镜直径乘以目镜直径 C) 放大倍数等于物镜倍数除以目镜倍数 D) 放大倍数等于物镜直径除以目镜直径3、下列哪个附件可用于显微镜观察? A) 烧杯 B) 试管 C) 载玻片D) 量筒二、填空题1、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分别由 ________ 和 ________ 组成。
2、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指物体通过物镜和目镜所成的 ________ 的比值。
3、为了看到更清晰的物像,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需要具备 ________ 和 ________ 的特点。
三、实验题请根据以下实验步骤,完成实验并记录结果。
1、准备显微镜,并检查各部件是否完好。
2、将样本放在载玻片上,注意样本的位置和大小。
3、调节显微镜的 ________ ,使样本的图像清晰可见。
4、逐步放大图像,观察样本的细节。
记录观察到的结果。
四、思考题1、在使用显微镜时,如何解决视野过亮或过暗的问题?2、在观察样本时,如何判断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否合适?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1、A) 调焦。
在显微镜使用过程中,调焦是非常关键的一步,只有通过对焦,才能使物象清晰可见。
调焦不正确会导致模糊的图像,影响观察效果。
2、A) 放大倍数等于物镜倍数乘以目镜倍数。
这是计算显微镜放大倍数的最简单方法。
3、C) 载玻片。
载玻片是用于放置样本的重要附件,而其他选项都不是显微镜观察所必需的。
二、填空题1、透镜;透镜2、长度或宽度3、高分辨率;大数值孔径三、实验题根据实验步骤,逐步观察并记录结果。
在这里,我们假设实验样本为洋葱表皮细胞。
实验步骤如下:1、准备显微镜,确保各部件完好。
2、将洋葱表皮细胞放在载玻片上,注意位置和大小。
显微镜地使用专题练习及问题详解

显微镜使用专题训练及答案1、取一滴鱼的血液,滴在洁净的载玻片上,然后另取一块载玻片把血液推成薄膜,置于显微镜下观察,这种玻片标本属于A.切片 B.涂片 C.装片D.磨片2、小明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发现视野中的物像不是很清晰,应调节显微镜的A.粗准焦螺旋 B.细准焦螺旋 C.反光镜 D.光圈3、下图是制作临时装片的几个步骤,正确的操作顺序是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④②①③ D.④③②①4、下图表示用显微镜观察草履虫时,视野中物像的位置及运动方向(箭头所指),若要让草履虫不从视野中消失,载玻片的移动方向应是()A.左下方 B.右下方 C.右下方 D.左上方5、下图表示目镜为5×,物镜为10×时显微镜视野中的细胞数目。
当把目镜改为l5×,视野中细胞数目为()A、5个B、3个C、7个 D、9个6、下图是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的叶绿体和细胞质流动实验中的两个视野,要把视野中的物像从甲图转为乙图,下列操作步骤正确的排序是()①转动细准焦螺旋;②转动粗准焦螺旋;③移动装片;④调节光圈;⑤转动转换器A.③—⑤—②—① B.④—③—②—⑤C.③—①—④—⑤ D.③—⑤—④—①7、制作临时装片加盖盖玻片时,为防止气泡产生,正确的方法是图中的:()8、用显微镜的一个目镜分别与4个不同倍数的物镜组合观察装片,当成像清晰时,每一物镜与载玻片的距离如下图所示,如果载玻片位置不变,用哪一物镜在一个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数目最少?( )9、下图是张明同学在l0倍物镜下观察到的影像,若他想看到更完整的字母d影像,应该()A.用4倍物镜 B.将标本往上移 C.用40倍物镜 D.将标本向下移10、下图是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方法步骤图,其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A.①→②→③→④→⑤→⑥→⑦ B.②→④→③→①→⑤→⑦→⑥C.②→④→③→⑤→①→⑦→⑥ D.②→④→③→①→⑤→⑥→⑦11、图甲和图乙所示,是某同学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临时装片时的两个视野,当他将甲图所示视野转为乙图所示视野时,除转换物镜,转动细准焦螺旋外,还应将装片向______移动。
(完整版)显微镜的使用专题练习及答案

显微镜使用专题训练及答案1、取一滴鱼的血液,滴在洁净的载玻片上,然后另取一块载玻片把血液推成薄膜,置于显微镜下观察,这种玻片标本属于A.切片 B.涂片 C.装片D.磨片2、小明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发现视野中的物像不是很清晰,应调节显微镜的A.粗准焦螺旋 B.细准焦螺旋 C.反光镜 D.光圈3、下图是制作临时装片的几个步骤,正确的操作顺序是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④②①③ D.④③②①4、下图表示用显微镜观察草履虫时,视野中物像的位置及运动方向(箭头所指),若要让草履虫不从视野中消失,载玻片的移动方向应是 ( )A.左下方 B.右下方 C.右下方 D.左上方5、下图表示目镜为5×,物镜为10×时显微镜视野中的细胞数目。
当把目镜改为l5×,视野中细胞数目为( )A、5个B、3个C、7个D、9个6、下图是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的叶绿体和细胞质流动实验中的两个视野,要把视野中的物像从甲图转为乙图,下列操作步骤正确的排序是()①转动细准焦螺旋;②转动粗准焦螺旋;③移动装片;④调节光圈;⑤转动转换器A.③—⑤-②—① B.④—③—②-⑤C.③—①—④—⑤ D.③-⑤—④—①7、制作临时装片加盖盖玻片时,为防止气泡产生,正确的方法是图中的:( )8、用显微镜的一个目镜分别与4个不同倍数的物镜组合观察装片,当成像清晰时,每一物镜与载玻片的距离如下图所示,如果载玻片位置不变,用哪一物镜在一个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数目最少?()9、下图是张明同学在l0倍物镜下观察到的影像,若他想看到更完整的字母d影像,应该( )A.用4倍物镜 B.将标本往上移 C.用40倍物镜 D.将标本向下移10、下图是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方法步骤图,其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A.①→②→③→④→⑤→⑥→⑦ B.②→④→③→①→⑤→⑦→⑥C.②→④→③→⑤→①→⑦→⑥ D.②→④→③→①→⑤→⑥→⑦11、图甲和图乙所示,是某同学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临时装片时的两个视野,当他将甲图所示视野转为乙图所示视野时,除转换物镜,转动细准焦螺旋外,还应将装片向______移动。
(完整版)练习使用显微镜习题附答案

第二单元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第一章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第一节练习使用显微镜1.下面有关显微镜的叙述错误的是( )A.低倍镜换上高倍镜后视野内细胞数目增多B.目镜和物镜都能放大物像C.对光时光线太暗应选用凹面镜、大光圈D.如果视野中物像模糊不清,可以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解析:低倍镜换上高倍镜后,放大倍数变大,看到的细胞体积就越大,数目就越少;反之相反。
答案:A2.当显微镜视野过暗时,应该怎样调亮?( )①选用大光圈②选用小光圈③选用平面反光镜④选用凹面反光镜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解析:大光圈使光线透过的较多,凹面镜有聚光作用,因此光线过暗时应用大光圈和凹面镜。
答案:C3.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如果转动目镜和移动玻片标本都未能把污点从视野中移走,那么可以断定污点在( )A.目镜上B.物镜上C.玻片上D.反光镜上解析:污点可能存在的位置是目镜、物镜和玻片标本。
转动目镜,污点随着动,则污点在目镜上;若移动玻片标本,污点随着动,则污点就在玻片标本上,换一个物镜,污点消失,则污点就一定在物镜上。
答案:B4.在低倍镜下观察时视野内所见的图像是“上”和“6”,那么载玻片上的物像是( )A.“上”和“6”B.“下”和“9”C.“上”和“9”D.“上”和“6”解析:从显微镜中看到的像是倒像。
所以看到的物像分别是“上”和“9”。
答案:C5.某同学在显微镜的一个视野中看到了一行细胞如右图,此时显微镜镜头的读数是“10×”和“10×”,如果将镜头换成“10×”和“40×”,则可以看到的细胞数目是( )A.1个B.2个C.4个D.8个解析:由低倍镜头(10倍)换成高倍镜头(40倍),看到的细胞就放大为原来的4倍,数目相应减少为原来的1/4,即在低倍镜下能看到8个细胞,在高倍镜下只能看到2个细胞。
故选B项。
答案:B6.用显微镜观察人的血涂片,发现视野内有一淋巴细胞(如右图)。
生物显微镜专题试题及答案

生物显微镜专题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显微镜的主要部件包括:A. 目镜、物镜、载物台、调节器B. 目镜、物镜、光源、调节器C. 目镜、物镜、光源、载物台D. 目镜、物镜、光源、调节器、载物台2.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由以下哪两个因素决定的?A. 目镜和物镜B. 光源和物镜C. 目镜和光源D. 物镜和载物台3. 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时,以下哪个步骤是正确的?A. 直接将细胞样品放在载物台上B. 将细胞样品放在载玻片上,然后盖上盖玻片C. 将细胞样品放在目镜上D. 将细胞样品放在光源上4. 显微镜的光源主要作用是什么?A. 为显微镜提供放大功能B. 为显微镜提供聚焦功能C. 为显微镜提供照明D. 为显微镜提供调节功能5. 以下哪个不是显微镜的清洁和维护方法?A. 使用软布擦拭目镜和物镜B. 定期更换光源C. 避免将显微镜暴露在潮湿环境中D. 使用酒精棉球清洁物镜和目镜6. 显微镜的调节器通常用来调整什么?A. 光源的亮度B. 物镜的焦距C. 载物台的位置D.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7. 显微镜的物镜通常分为几种类型?A. 一种B. 两种C. 三种D. 四种8. 使用显微镜观察时,以下哪个操作是错误的?A. 先调节粗焦,再调节细焦B. 观察时眼睛要紧贴目镜C. 观察前要对光D. 观察结束后要关闭光源9. 显微镜的载物台通常用来放置什么?A. 光源B. 载玻片C. 调节器D. 物镜10. 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的组合使用,可以实现:A. 放大样品B. 缩小样品C. 改变样品的颜色D. 改变样品的形状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_________和_________的乘积。
2. 显微镜的光源通常使用的是_________或_________。
3. 显微镜的载物台通常配有_________和_________,以便于样品的固定和移动。
4. 使用显微镜观察样品时,需要先进行_________,再进行_________。
初中生物显微镜的使用专项练习题(已排版、适合打印成试卷、最实用)

初中生物显微镜的使用专项练习题(已排版、适合打印成试卷、最实用)初中生物显微镜的使用专项练习题1.正确地盖盖玻片是成功制作临时装片的关键。
图1所示制作临时装片时盖盖玻片的操作,正确的是2.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正确操作顺序是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①C.④②①③D.③④②①A.细胞核B.细胞质C.细胞膜D.细胞壁3.用显微镜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观察不到的结构是4.若用同一显微镜观察同一标本4次,通过调整目镜、物镜和细准焦螺旋,结果得到如下四个图。
试问其中视野最暗的是()5.XXX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发现视野中的物像不是很清晰,应调节显微镜的()A.细准焦螺旋B.粗准焦螺旋C.反光镜D.遮光器6.下图中,通过下列哪项操作能实现视野“甲”到视野“乙”的变化?()A.调节遮光器换用大光圈B.调节反光镜换用凹面镜C.向右上方移动装片,并换用高倍物镜D.向左下方挪动装片,并换用高倍物镜7.下列材料和用具中,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应该用到的是()①心理盐水②净水③稀碘液④消毒牙签⑤刀片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⑤D.②③⑤8、用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装片时,发现视野中有一处污点,移动装片和转动目镜时,污点都不动,则污点可能在()A.反光镜B.装片C.物镜D.目镜9.XXX在用显微镜观察细胞时,发现视野的右上方有一污物(位于载玻片上),若要把它移到视野中央,应将载玻片向()移动A.左上方B.右下方C.左下方D.右上方10.XXX同学用同一台显微镜,通过调整目镜和物镜以及准焦螺旋,观察同一标本四次。
请问,其中视野最暗的目镜和物镜的组合是()A.5倍、10倍B.5倍、40倍C.10倍、10倍D.10倍、40倍11.绝大多数细胞非常小,必须借助显微镜观察。
下列有关显微镜知识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对光后,通过目镜可以看到XXX的圆形视野B.XXX用显微镜观察血涂片时,发现视野中有一个污点,他转动目镜,污点不移动,他判断污点一定在物镜上C.两台显微镜,1号显微镜目镜10×,物镜40×,2号显微镜镜目镜15×,物镜10×,要使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量最多,应选用2号显微镜D.在使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下降镜筒时眼睛一定要注视物镜12、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发现视野中的图像有圆玄色异物,挪动装片和转动目镜,该异物仍然存在。
显微镜练习题(打印版)

显微镜练习题(打印版)一、选择题1.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这种说法正确吗?()A. 正确B. 错误2. 显微镜的光源通常位于显微镜的哪个部位?()A. 镜筒B. 物镜C. 载物台D. 反光镜3. 调节显微镜的粗准焦旋钮时,镜筒会()A. 快速上升B. 快速下降C. 缓慢上升D. 缓慢下降二、填空题1. 显微镜的物镜通常安装在________上,而目镜则安装在________上。
2. 显微镜的调焦系统包括粗准焦旋钮和________旋钮。
3. 使用显微镜观察时,应先调节________,使图像清晰。
1. 描述显微镜的基本结构及其功能。
2. 解释为什么在使用显微镜观察时需要先调节粗准焦旋钮。
四、实验操作题1. 请按照正确的操作步骤,描述如何使用显微镜观察一个细胞样本。
2. 如果在观察过程中发现图像模糊,应该如何调整显微镜以获得清晰的图像?五、判断题1.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高,观察到的细胞结构就越清晰。
()A. 正确B. 错误2. 使用显微镜时,应该先调节细准焦旋钮,再调节粗准焦旋钮。
()A. 正确B. 错误答案一、选择题1. A2. D3. B1. 转换器,镜筒2. 细准焦3. 粗准焦旋钮三、简答题1. 显微镜的基本结构包括物镜、目镜、转换器、载物台、调焦旋钮、光源等。
物镜和目镜负责放大样品的图像,转换器用于更换不同倍数的物镜,载物台放置样品,调焦旋钮用于调节图像的清晰度,光源提供照明。
2. 粗准焦旋钮的调节范围较大,可以快速将物镜和样品的距离调整到接近最佳焦距,为细准焦旋钮的微调提供基础。
四、实验操作题1. 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样本的步骤如下:- 将样品放置在载物台上,并用压片固定。
- 调整光源,使光线通过样品。
- 转动转换器,选择合适的物镜。
- 调节粗准焦旋钮,使物镜逐渐靠近样品,直到看到模糊的图像。
- 调节细准焦旋钮,直到图像清晰。
2. 如果图像模糊,应先调节粗准焦旋钮,使物镜远离样品,然后缓慢调节细准焦旋钮,直到图像变得清晰。
初一生物练习使用显微镜试题

初一生物练习使用显微镜试题1.在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发现视野中有一个污点,你认为污点不可能存在于下列哪个结构中A.物镜B.装片C.反光镜D.目镜【答案】C【解析】显微镜视野中如果出现污点只有可能出现在目镜、物镜或玻片上,不会出现在反光镜上,因为反光镜上的污点只会多少影响视野的明亮程度,不会出现在视野中,故选C。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判断显微镜视野中污点的位置2.显微镜的使用中有四个步骤,分别是:、、、 .【答案】取镜和安放、对光、观察、整理【解析】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步骤:1、取镜和安放①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②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上,略偏左,安装好目镜和物镜,2、对光①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注意,物镜的前端与载物台要保持2厘米的距离,②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内,右眼睁开,便于以后观察画图,转动反光镜,看到明亮视野,3、观察①把所要观察的载玻片放到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②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载玻片,眼睛看着物镜以免物镜碰到玻片标本,③左眼向目镜内看,同时反向转动粗准焦,4、最后整理实验台,收放仪器。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显微镜的结构和操作。
3.某同学在用显微镜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是,选择下列哪组目镜和物镜的组合能在视野中看到更小的细胞?()。
A.10X和10X B.10X和40X C.观点是15X和10XD.15X和40X【答案】A【解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就越小,看到的细胞就越大,但数目越少;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视野就越大,看到的细胞就越小,但数目越多;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的计算是目镜的放大倍数乘以物镜的放大倍数.在四个选项中A选项放大100倍,B选项放大400倍,C选项放大了150倍,D选项放大600倍,只有A选项的放大倍数最小,所以看到的细胞最小.【考点】使用显微镜和制作临时装片4.在观察临时装片时,如在视野中看到中央空白、边缘较黑较宽的圆圈,轻压玻片圆圈会变形移动,该圆圈是()A.细胞B.污物C.气泡D.墨水【答案】C【解析】在显微镜视野中看到的气泡是周围黑、中央亮,会变形;而细胞则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而且不变形。
初中生物练习使用显微镜综合题专题训练含答案

初中生物练习使用显微镜综合题专题训练含答案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一、综合题(共10题)1、(1) 若要使显微镜视野中观察到的萝卜叶肉细胞数量最多,应选用图 1 中____________ 两个镜头进行观察。
镜筒慢慢下降时眼睛要注视图 2 中[ ]____________ 。
(2) 制作萝卜叶片横切面临时装片时,应滴加____________ 以维持细胞形态。
图 3 视野中出现了气泡,为了观察效果更好,应将装片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向移动。
(3) 小明同学找到萝卜叶肉细胞后,发现视野模糊,此时他应该调节图 2 中的[ ]____________ ,让视野变清晰。
(4) 当视野中的物像出现污点时,观察者移动玻片,污点不动;转动转换器,污点还是不动。
那么污点可能在____________ 上。
(5) 萝卜是兔子喜爱的食物。
萝卜的结构层次与兔子的相比,萝卜少了____________ 这一(6) 大多数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而细胞的各个结构又能够承担不同的功能,所以说细胞是生物体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基本单位。
2、显微镜是生物实验中常用的观察用具,下图为光学显微镜,请据图回答。
(1) 在使用显微镜时,要大幅度升降【 2 】镜筒,应转动【11 】______ 。
(2) 观察时,如果视野较暗,除了利用光圈调节光线的强弱外,还可以通过【9 】______ 来调节。
(3) 将写有字母“e” 的载玻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在视野中看到的是______ 。
(4) 下图为光学显微镜的一组镜头,要得到最大的放大倍数,目镜与物镜的组合应为______ ,在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若要使视野内看到的细胞数目尽可能的多,目镜与物镜的组合应为______ 。
3、图中甲、乙表示“ 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 实验的部分操作步骤,图丙为显微镜的结构,图丁是用显微镜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看到的视野。
显微镜练习题

显微镜练习题1. 试题一将以下显微镜中的术语与其正确定义匹配:显微镜术语:1. 焦距2. 放大倍数3. 大视野镜4. 小视野镜5. 物镜6. 目镜7. 照明系统8. 准直光定义:a. 指的是物镜下方的镜片,用于观察物体的显微图像。
b. 指的是显微镜中用来聚焦光线的镜片,决定了视野的清晰程度。
c. 指的是调整照明光的方向和强度的部分。
d. 指的是望远镜的最后一片镜片,用于放大物镜产生的中间图像。
e. 指的是显微镜中最接近取样物体的部分。
f. 指的是显微镜中放大倍数的比例,可以通过目镜和物镜的倍数相乘得到。
g. 指的是显微镜中提供视野较大的镜片,用于观察整个取样物体。
h. 指的是显微镜中提供视野较小但放大倍数更高的镜片,用于观察细节。
匹配答案:1. 焦距 - b2. 放大倍数 - f3. 大视野镜 - g4. 小视野镜 - h5. 物镜 - e6. 目镜 - d7. 照明系统 - c8. 准直光 - a2. 试题二请简要解释以下显微镜术语的含义:- 放大倍数:指的是显微镜中物镜和目镜倍数的乘积,决定了最终观察到的图像的放大程度。
- 焦距:指的是显微镜中物镜或目镜能够聚焦光线的距离,决定了视野的清晰程度。
- 物镜:指的是显微镜中最接近取样物体的镜片,通过放大和聚焦光线来产生物体的显微图像。
- 目镜:指的是显微镜中放置在物镜上方的镜片,用于进一步放大物体的显微图像。
- 大视野镜:指的是显微镜中提供视野较大但放大倍数较低的镜片,适用于观察整个取样物体的全貌。
- 小视野镜:指的是显微镜中提供视野较小但放大倍数较高的镜片,适用于观察取样物体的细节。
- 照明系统:指的是显微镜中提供光源并调整光线方向和强度的部分,确保样品能够被合适地照亮。
- 准直光:指的是通过显微镜照明系统提供的平行光线,使得进入显微镜的光线能够更好地聚焦和形成清晰图像。
显微镜专题练习

显镜的操作、观察动植物细胞1.写出显微镜的相应结构:(1)转动时,镜筒的升降范围很大的结构是[]_________。
(2)接近玻片标本的镜头是[]_________(3)取显微镜时,握镜的部位是[]_________。
(4)把玻片放上[]_________后,要用标本夹压住,标本要正对[]_________的中央。
(5)使用显微镜,应先用______倍镜,再用______倍镜观察(6)在观察物像时发现视野较暗,可采用__________或______ 的方法使视野变亮。
(7将物体(装片)向__________方向移动。
2.下面是三台显微镜(编号为A、B、C)分别观察同一装片的洋葱表皮细胞。
请回答下列问题:(1)观察到细胞数目最多的显微镜是号。
(2)观察到的个体细胞面积最大的显微镜是号。
(3)目镜最长的是号显微镜。
3.用显微镜观察时,所要观察的生物材料必须是透明的,其原因是()A便于放置在显微镜上B能让光线透过C不易污染物镜D易于染色4.观察玻片标本时,若视野的上方较暗下方较亮,应调节那一部位?()A目镜B物镜C光圈D反光镜5.下面是有关显微镜的几个操作步聚,图1是在显微镜视野中观察到的物像,要将图甲转换成图乙,下列操作次序正确的是()①转动粗准焦螺旋②转动细准焦螺旋③调节光圈④转动转换器⑤移动载玻片A ①②③④B ④③②⑤C ⑤④③② D④⑤①③6、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装片时,如果目镜不变,而物镜由“10×”转向“40×”,这时视野内细胞大小和数目变化正确的是()A. 变大、变多B. 变小、变多C. 变大、变少D. 变小、变少7.下列有关显微镜使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转动细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B.调节反光镜对光,光线较强时用凹面镜,光线较弱时用平面镜C.观察微小结构时,应先使用低倍镜,再使用高倍镜D.物像的放大倍数= 物镜的放大倍数+ 目镜的放大倍数8.用显微镜的一个目镜与4个不同倍数的物镜组合来观察血细胞涂片。
初三生物练习使用显微镜试题

初三生物练习使用显微镜试题1.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能看见图像但比较模糊,不利于观察,如果要想看到清晰的标本图像,正确的调节是()A.调节细准焦螺旋B.调节粗准焦螺旋C.调节反光镜的面镜D.调节目镜【答案】B【解析】A、当视野中出现模糊的物像时,在换用细准焦螺旋调节,细准焦螺旋升降范围比较小,通过调节可看到清晰的物像,A正确;B、粗准焦螺旋升降范围比较大,转动它的主要目的是在显微镜的视野内看到物像,而不能看到清晰的物像,B错误;C、调节反光镜目的是看到白亮的视野,与物像是否清晰没有关系,C错误;D、目镜可以放大物像,调节目镜只能放大或缩小物像,D错误;故选:B【考点】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2.下图中,要使看到的细胞最大,可换选的镜头是A.甲、乙B.甲、丙C.乙、丙D.甲、丁【答案】C【解析】显微镜放大倍数等于物镜放大倍数与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所以目镜的放大倍数就应是显微镜放大倍数除以物镜的放大倍数,目镜是没有螺纹口,物镜有螺纹口,所以甲和乙是目镜,丙和丁是物镜,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范围就越小,看到的细胞就越大,但细胞数目越少,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视野范围就越大,看到的细胞就越小,但数目越多,要使看到细胞数目最大,就选放大倍数最大的组合,为乙、丙,故选C。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3.利用显微镜观察变形虫的运动方式时,视野中的变形虫伸出伪足向左上方缓慢运动,观察一段时间后,要使变形虫仍在视野中央,载玻片的移动方向为A.右下方B.右上方C.左上方D.左下方【答案】C【解析】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所以移动玻片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如向右移动玻片标本,而在显微镜内看到的物像则是向左移动的,所以视野中的变形虫伸出伪足向左上方缓慢运动,观察一段时间后,要使变形虫仍在视野中央,应该将载玻片向左上方移动,故选D。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显微镜的成像,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显微镜成倒立的像。
七年级生物上册《练习使用显微镜》中考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七年级生物上册《练习使用显微镜》中考练习题(含答案解析)1.(2023·湖南湘潭·统考中考真题)使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①②镜头为目镜,③④镜头为物镜B.想看到尽可能多的细胞,应选择镜头组合①④C.为了让视野中的物像更加清晰,应调节细准焦螺旋D.显微镜下观察到细胞质顺时针方向流动,玻片标本中细胞质的实际流动方向是逆时针【答案】D【分析】图中①②目镜、③④物镜。
【详解】A.①②无螺丝纹,为目镜,③④有螺丝纹,为物镜,A正确。
B.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物镜越短放大倍数越小,显微镜放大越小,观察到的细胞数目越多,因此,想看到尽可能多的细胞,应选择镜头组合长目镜①和短物镜④,B正确。
C.观察到物像后,为了让视野中的物像更加清晰,应调节细准焦螺旋,C正确。
D.显微镜下观察到是倒立的图像,“倒立”不是相反,是旋转180度后得到的像即图像上下颠倒,左右颠倒。
显微镜下观察到细胞质顺时针方向流动,玻片标本中细胞质的实际流动方向是顺时针,D错误。
故选D。
2.(2023·江苏宿迁·中考真题)显微镜能帮助人们观察肉眼无法直接观察到的微小生物体或者生物体中的细微结构。
用显微镜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要将图甲视野中偏左侧的细胞移至视野中央(如图所示),应将装片向哪个方向移动()A.左侧B.右侧C.上侧D.下侧【答案】A【详解】我们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所以我们移动玻片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
甲图中,要将图甲视野中偏左侧的细胞移至视野中央(如图所示),向左侧移动装片,物像会向右侧移动到视野的中央。
故选A。
3.(2023·湖南张家界·统考中考真题)如图是某同学在生物实验课上使用的显微镜及观察到的不同视野。
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A.③可以调节视野光线强弱B.转动⑤使镜筒缓慢下降时,眼睛要从侧面注视物镜C.将图二中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应该向右侧移动玻片D.从图三到图四,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减少,视野变暗【答案】C【分析】图一中各结构为:①转换器,②载物台,③反光镜,④目镜,⑤粗准焦螺旋,⑥细准焦螺旋。
显微镜专项练习

一、选择题1.玻片上写有字母“qb”,在显微镜视野中看到的物像是()A. bqB. dpC. pdD. qb2.显微镜的正确使用步骤是()①取镜和安放②观察③对光④收镜A. ①③②④B. ①②③④C. ②①③④D. ③②①④3.某同学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玻片标本时,要使视野内看到的细胞数目最少,应选择的镜头组合是()A. 目镜5×、物镜10×B. 目镜10×、物镜10×C. 目镜5×、物镜40×D. 目镜10×、物镜40×4.在使用显微镜进行对光时, 下述四个实验步骤, 正确的顺序是 ( )①转动遮光器,使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②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③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④转动反光镜调出一个白亮的视野A. ①③②④B. ②①③④C. ③④②①D. ③②④①能力提升练一、填空题1.请根据以下显微镜实验回答。
(1)在对光过程中,转动[③]__________,使光线经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通过目镜可以看到明亮的圆形视野。
(2)在观察过程中,若要使显微镜视野中的物像从上方移至中央,则玻片标本应向_________移动。
(3)观察洋葱内表皮时,要使观察到的物像更加清晰,应调节[⑤]______准焦螺旋。
若选用目镜5×、物镜10×的镜头组合,则此时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_________倍。
(4)几个同学围着一台显微镜时,视野有时会变暗,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显微镜使用的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 光线较弱时用大光圈,并用凹面镜对光B. 低倍物镜换用高倍物镜后,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增多,视野变暗C. 欲将物象从视野左上方移到中央,装片应向左上方移动D. 观察物象一般用左眼,同时要求右眼睁开2.使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若想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最多,则可以选用的镜头组合是()A. ①和④B. ②和⑥C. ③和④D. ①和⑥3.某同学使用显微镜对光时,无论怎么调节遮光器和反光镜,视野始终漆黑一片,其原因可能是()A. 反光镜上有个污点B. 目镜的放大倍数太大C. 镜筒离载物台太远D. 物镜没有对准通光孔能力提升练一、填空题1.请根据显微镜的结构图回答问题:(1)取显微镜时一手握,另一只手托[4] .(2)对光前要转动[6] ,选较大光圈对准通光孔。
(完整版)练习使用显微镜习题

练习使用显微镜1.下面有关显微镜的叙述错误的是()A.低倍镜换上高倍镜后视野内细胞数目增多B.目镜和物镜都能放大物像C.对光时光线太暗应选用凹面镜、大光圈D.如果视野中物像模糊不清,可以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2.当显微镜视野过暗时,应该怎样调亮?()①选用大光圈②选用小光圈③选用平面反光镜④选用凹面反光镜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3.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如果转动目镜和移动玻片标本都未能把污点从视野中移走,那么可以断定污点在()A.目镜上B.物镜上C.玻片上D.反光镜上4.在低倍镜下观察时视野内所见的图像是“上”和“6”,那么载玻片上的物像是()A.“上”和“6”B.“下”和“9”C.“上”和“9”D.“上”和“6”第5题图第6题图5.某同学在显微镜的一个视野中看到了一行细胞如图,此时显微镜镜头的读数是“10×”和“10×”,如果将镜头换成“10×”和“40×”,则可以看到的细胞数目是()A.1个B.2个C.4个D.86.用显微镜观察人的血涂片,发现视野内有一淋巴细胞(如图)。
为了进一步对该细胞进行观察,应将其移到视野正中央。
则临时装片的移动方向为()A.右上方B.右下方C.左上方D.左下方7.取用安装有镜头的显微镜时,如果只用一只手握住镜臂,将易滑出、跌落、损坏的是()A.目镜B.物镜C.标本D.反光镜8.使用显微镜对光时,应在一条直线上的结构是()A.目镜、物镜、通光孔、反光镜B.目镜、镜筒、物镜、通光孔C.目镜、镜筒、物镜、反光镜D.目镜、物镜、转换器、反光镜9.下列部件中对物体起放大作用的一组是()A.反光镜、目镜B.物镜、目镜C.遮光器、镜筒D.转换器、光圈10.要除去目镜上的灰尘,擦拭目镜的正确方法是()A.纱布B.绒布C.擦镜纸D.手绢11.有四位学生进行如下操作:甲将反光镜对着太阳以便视野内达到最大亮度;乙观察细胞时,两眼睁开,左眼观察;丙发现目镜脏了,于是拿起卫生纸擦干净;丁使用低倍物镜已看到细胞,仍觉得有些模糊,于是调节细准焦螺旋。
初中生物练习使用显微镜实验探究题专题训练含答案

初中生物练习使用显微镜实验探究题专题训练含答案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一、探究题(共5题)1、使用显微镜准确地观察细胞是一项重要的操作技能下图是显微镜的结构图、制作临时装片的一些步骤以及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不同视野。
请根据图回答:( 1 )图二表示“ 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实验步骤,步骤 C 滴加的液体是________ 。
( 2 )为了使图三中的物像更加清晰,应调节图一中的[⑤]________ 。
( 3 )植物体能保持挺立、舒展的姿态,不仅与液泡有关,还和细胞的_____ (填结构名称)存在有关。
( 4 )图四是某同学“ 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 时的实验材料处理方法及观察到的物像,将甲培养皿放在载物台上用_____ (填“ 高” 或“ 低” )倍显微镜观察尾鳍血管内血液的流动情况。
物像乙确定为毛细血管的依据是____ 。
2、观察和实验是科学探究最基本的方法。
图为实验室常用的一种普通光学显微镜结构图。
回答下列问题。
( 1 )在显微镜对光操作中,转动______ ,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直到目镜内可以看到一个圆形的光屏,叫作视野。
(填序号, _____ 填结构名称)( 2 )在“ 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 实验中,要用碘酒进行染色处理,碘酒处理的标本,在显微镜下可以更清晰地观察到_____ 。
该结构在生物的遗传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
( 3 )在“ 探究种子呼吸过程释放热量” 实验中,在 A 、 B 两个保温瓶中分别放人等量的萌发种子和干种子,插入温度计,倒置,观察它们在相同条件下24 小时后的温度变化。
写出该探究实验作出的假设________ 。
3、小薇热爱生物学,她栽培了菠菜和大蒜,并进行了相关实验。
下面是她的探究过程。
( 1)小薇用显微镜观察了菠菜叶片的横切面和下表皮,并绘制了菠菜叶片横切面示意图(图一)和下表皮结构示意图(图二)。
显微镜练习题

显微镜练习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由以下哪两个部分组成?A. 物镜放大倍数B. 目镜放大倍数C. 物镜放大倍数和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D. 物镜放大倍数和目镜放大倍数的加和2. 以下哪个不是显微镜的常用光源?A. 自然光B. 荧光C. 紫外光D. 红外线3. 显微镜的物镜通常分为几种类型?A. 2种B. 3种C. 4种D. 5种4. 显微镜调节焦距时,以下哪个操作是正确的?A. 旋转粗调旋钮B. 旋转细调旋钮C. 同时旋转粗调旋钮和细调旋钮D. 以上都不是5. 显微镜的目镜通常由多少片透镜组成?A. 1片B. 2片C. 3片D. 4片6. 以下哪个是显微镜的常用染色方法?A. 碘液染色B. 酒精染色C. 盐水染色D. 醋酸染色7. 显微镜的载玻片通常由什么材质制成?A. 塑料B. 玻璃C. 金属D. 陶瓷8. 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时,以下哪个操作是错误的?A. 调整光源B. 调整物镜C. 调整目镜D. 直接用眼睛观察载玻片9. 显微镜的物镜通常安装在哪个部位?A. 镜筒上B. 镜臂上C. 镜座上D. 镜架上10. 以下哪个是显微镜的常用观察方法?A. 直接观察B. 间接观察C. 暗场观察D. 荧光观察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显微镜的物镜通常分为____、____和____三种类型。
2. 显微镜的光源可以是____、____或____。
3. 显微镜的载玻片通常需要经过____处理,以提高观察效果。
4. 显微镜的目镜通常由____片透镜组成,以提供清晰的图像。
5. 使用显微镜时,调节焦距通常需要先调整____,再调整____。
6.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计算公式是____。
7. 显微镜的光源调节通常包括____、____和____。
8. 显微镜的物镜安装在____上,以便于更换和调整。
9. 显微镜的常用染色方法包括____、____等。
10. 显微镜的观察方法包括直接观察、____、____和荧光观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显镜的操作、观察动植物细胞一.显微镜的操作1.写出显微镜的相应结构:(1) 转动时,镜筒的升降范围很大的结构是[ ]_________。
(2) 接近玻片标本的镜头是[ ]_________(3) 取显微镜时,握镜的部位是[ ]_________。
(4) 把玻片放上[ ]_________后,要用标本夹压住,标本要正对[ ]_________的中央。
(5)使用显微镜,应先用______倍镜,再用______倍镜观察(6)在观察物像时发现视野较暗,可采用__________ 或 ______ 的方法使视野变亮。
(7) 若物像在视野的左上角,要把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应将物体(装片)向__________方向移动。
2.下面是三台显微镜(编号为A 、B 、C )分别观察同一装片的洋葱表皮细胞。
请回答下台号 目镜 物镜A 5× 8×B 10× 10×C 15× 40×(1)观察到细胞数目最多的显微镜是 号。
(2) 观察到的个体细胞面积最大的显微镜是 号。
(3) 目镜最长的是 号显微镜。
3.用显微镜观察时,所要观察的生物材料必须是透明的,其原因是( )A 便于放置在显微镜上B 能让光线透过C 不易污染物镜D 易于染色4.观察玻片标本时,若视野的上方较暗下方较亮,应调节那一部位?( )A 目镜B 物镜C 光圈D 反光镜5.下面是有关显微镜的几个操作步聚,图1是在显微镜视野中观察到的物像,要将图甲转 换成图乙,下列操作次序正确的是( )①转动粗准焦螺旋 ②转动细准焦螺旋③调节光圈 ④转动转换器 ⑤移动载玻片A ①②③④B ④③②⑤C ⑤④③②D ④⑤①③6、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装片时,如果目镜不变,而物镜由“10×”转向“40×”,这时视野内细胞大小和数目变化正确的是( )A. 变大、变多B. 变小、变多C. 变大、变少D. 变小、变少7.下列有关显微镜使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转动细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B .调节反光镜对光,光线较强时用凹面镜,光线较弱时用平面镜C .观察微小结构时,应先使用低倍镜,再使用高倍镜D .物像的放大倍数 = 物镜的放大倍数 + 目镜的放大倍数8.用显微镜的一个目镜与4个不同倍数的物镜组合来观察血细胞涂片。
当成像清晰时,每一物镜与载玻片的距离如图所示。
如果载玻片位置不变,用哪一A B C D E F G H I物镜在一个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最多()9.如右图所示,某学生在测一个视野中看到发了一行细胞。
此时显微镜头的读数是10×和10×,如果将镜头换成10×和40×,那么在一个视野中可以看到的细胞数目是()A 1个B 2个C 4个D 32个10.如下图所示,1、2为物镜长度;3、4为目镜长度;5、6为观察时物镜与标本切片距离大小。
欲获得最大倍数的观察效果,其正确的组合是()A 1、3、5B 2、4、6C 2、3、5D 2、4、511.某同学用显微镜观察水中微小生物,图甲表示显微镜视野中微生物游走方向,为了不使该微生物从视野中消失,则载玻片移动的方向是图乙中的( )A.A方向B.B方向C.C方向D.D方向12.右图是某藻类细胞中叶绿体移动路线示意图,视野中的叶绿体位于液泡的下方,并绕液泡按逆时针方向移动,则实际上,该细胞中叶绿体的位置和移动的方向分别为( )A.位于液泡的上方B.位于液泡的下方C.逆时针D.顺时针13.如果在载玻片上写一个如图甲所示,怎样使图像变成如图乙?()A 将载玻片顺时针转动900B将载玻片逆时针转动900C将载玻片向左上角移动D将载玻片向右下角移动14.使用中学里普遍使用的光学显微镜,不易看到的结构是()A细胞壁 B 细胞膜C细胞质D细胞核15、使用显微镜的低倍镜观察玻片时,在视野中发现一个黑点,当移动玻片时,小黑点不动;转动目镜时小黑点仍在原处、对这种现象最可能的解释是()A、光圈太小B、目镜不干净C、反光镜不干净D、物镜不干净二.洋葱表皮细胞和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16.制作临时装片的一般步骤是( )①染色②撕取实验材料③擦拭载、盖玻片④在载玻片中央滴清水⑤盖盖玻片⑥将实验材料置于水滴中展平A ①②③④⑤⑥B ③②⑥⑤①④C ③④②⑥⑤①D ④②①③⑤⑥17.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
①在载玻片上_________。
②用_________切一块0.25厘米2鳞片,用_________撕下一层_________。
③放在载玻片的_________中,并用镊子_________。
④盖上_________不留_________,并用红墨水或碘酒进行_________。
18.在制作洋葱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时,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在制作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时,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这样做的目的是。
在盖盖玻片时,应让盖玻片的一端先接触液滴,然后慢慢放下,这样做的目的是。
19.在照明充分的情况下,在显微镜视野内可看清洋葱鳞茎表皮细胞无色的细胞壁和细胞核,但看不清液泡。
为了能显示细胞质与液泡的界面,此时应()A 改用凹面反光镜,放大光圈B 改用平面反光镜,放大光圈C 改用凹面反光镜,缩小光圈D 改用平面反光镜,缩小光圈20.请按照临时装片的制作方法和步骤,在下列各实验操作示意图下的括号里,填写制作顺序:( ) ( ) ( )21.(5分)有甲、乙、丙、丁四位同学使用不同的显微镜镜头组合(如下表)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装片。
请回答下列问题:(1) 同学在显徽镜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体积最大。
由于他所观察到的口腔上皮细胞位于显微镜视野的左下方,于是他试图将该细胞移到视野正中央,你认为应该如何操作?(2)上图是甲同学绘制的口腔上皮细胞结构示意图。
请你判断该细胞示意图画得是否正确? ,判断的理由是 。
(3)细胞是一个立体结构,但在显徽镜下所观察到的则是该细胞的某个平面图。
甲、乙同学在显微镜下分别现察两张同种动物组织细胞装片(细胞形态结构相同),结果甲同学看到装片中的组织细胞呈圆形,乙同学看到装片中的组织细胞呈长方形。
请你推测该种动物组织细胞的立体形状最可能是 。
22.某同学在显微镜视野内发现一个里面空白且有黑边的椭圆形的结构,用镊子尖轻轻压一下盖玻片,它能变形和移动,则结构是( )A 、气泡B 、液泡C 、细胞D 、细胞核23.在做“用显微镜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实验”时,甲、乙两位同学各自制作临时装片,并在低倍镜下观察,观察到的物像如图所示, 同学的观察效果较好;另一位同学观察效果不好,是因为在临时装片中留有 。
24.回忆用显微镜观察人体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 ,回答 下列问题:(1) 做装片以前漱口的目的是 ,以免影响观察效果。
(2) 制作临时装片时,刮下来的口腔上皮碎屑放在0.9%的生理盐水中,这是为了(3) 制作临时装片在盖盖玻片时,要先使盖玻片一边接触水滴的一侧,然后再缓缓放平,这是为了(4)在显微镜下观察上述装片时,如果物像位于视野的右上方,要使物像移到视野的正中央,应将装片向(5)上皮细胞的透明度大,应使视野亮度调得 些.调节方法是:①选用 聚光; ②选用 的光通光.这样才看得清楚.25.在“用显微镜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的实验中,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使用显微镜时,应先对光后观察B .镜筒下降时,眼睛应注意看目镜内的物像第19题图甲 乙C.若视野内光线太暗,可换用倍数较高的物镜D.人体口腔上皮细胞内可观察到细胞壁、细胞核等结构26.在自己动手做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时候,如果发现细胞有严重重叠现象,应该。
如果细胞的结构不太清楚,可能的原因及应采取的处理方法是。
观察到有黑色圆圈等杂物时,应该。
27.某同学在练习使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他将制作好的临时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无论怎样调节也找不到洋葱表皮细胞,请你帮助他分析原因可能是什么?(至少写出两种)28.(1)下面是小丽同学制作口腔上皮细胞装片的操作步聚,其正确的顺序是。
①盖上盖玻片;②把牙签放在生理盐水中涂抹一下;③取洁净牙签在漱过口的口腔内壁轻刮一下;④在载玻片上滴一滴生理盐水;⑤用亚甲基蓝溶液染色。
(2)小丽同学按照正确的步聚操作,可是在显微镜下怎么也找不到口腔上皮细胞,你认为可能是什么原因?可以采取什么相应的对策?29.有位同学做好临时装片后放到显微镜下观察,却什么都没有看到,请你帮助他找出可能的原因。
(1)使用显微镜时没有对好;(2)物镜没有对准;(3)被观察的材料没有放在的中央;(4)没有调节到位;(5)没有按照操作程序,先倍镜观察,再转到倍镜观察;(6)装片放在载物台上的错误:。
附答案:1.(1)F粗准焦螺旋(2)C物镜(3)H镜臂(4)I载物台G通光孔(5)低、高(6)增大光圈,凹面镜(7)左上角2.(1)A(2)C(3)A3.B 4.D 5.C 6.C 7.C 8.D 9.B 10.C 11.D 12 .A、C 13.B 14 .B 15.D 16.C17①滴一滴清水②刀片,镊子,洋葱表皮③清水,展平④盖玻片,气泡,染色18.清水,生理盐水,使细胞保持原有的形状,不变形,不破裂;防止产生气泡。
19.D20.略21.(1)甲(2)往左下方移动装片(3)不正确,口腔上皮细胞无细胞壁,无液泡等(4)圆柱体22.A23.甲,气泡24.(1)清除口腔中的食物残渣(2)保持细胞原有的形状(3)减少气泡的产生(4)右上方移(5)暗,平面镜,小光圈25.A26.重新取材,调弱光线或重新染色,在盖玻片一端加一滴水,让水慢慢流出以排除杂质(或在另一边用吸水纸吸水)27.洋葱表皮太厚,细胞重叠;装片上留有气泡;没有染色。
28.(1)④③②①⑤(2)可能是细胞未刮下来或刮取的细胞太少;可以重新刮取,重新制片。
29.(1)对光(2)通光孔(3)通光孔(4)粗准焦螺旋(5)低、高(6)盖玻片朝下放在载物台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