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吉回族自治州2020-2021年度高三语文二模试卷D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昌吉回族自治州2020-2021年度高三语文二模试卷D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情景默写 (共1题;共3分)
1. (3分) (2019高二上·西城期中) 在下面横线上默写诗文原句。
①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________?(《烛之武退秦师》)
②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________。”(《鸿门宴》)
③群臣吏民,________,受上赏;________,受中赏;________,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邹忌讽齐王纳谏》)
④令初下,群臣进谏,________。数月之后,________。(《邹忌讽齐王纳谏》)
⑤万山红遍,________;漫江碧透,________。(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⑥________,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二、语言表达 (共1题;共4分)
2. (4分) (2020高三上·开学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虽然孟子继承了孔子的衣钵,但具体到人格与气质,却与孔子。孔子对所受到的打击、侮辱等,对于那些伤害他的或他不满意的人,他不是直接进行反击,他是把对方的恶行或恶德上升到普遍的人性的弱点。从具体到一般,哲学化了,深刻了,他几乎可以说是“逆来顺受”的。
孟子不一样,他是咄咄逼人、、无所畏惧的。()
比如孟子批评墨子的“兼爱”思想是“无父”。他批评杨朱的利己主义是“无君”,一切以自己的利益为上,不替君王分担忧愁,那不是眼中无君吗?他接着就大骂:“无父、无君,是禽兽也。”
有人问孟子你为什么好辨?而且辩论时很没有风度,动不动就破口大骂?孟子说难道我就喜欢跟别人辩论?我是不得已,因为现在这个世道太混乱了,人的思想太混乱了,所以我忍无可忍,必须为道义而战!
孟子不是随口乱骂的,他有两个特点,一是“吾知言”。天下的学问我能够了解,各家各派的思想、理论、主张,我知道他们的是非曲直,我对这些思想、观点、立场进行了分辨以后,我明白孔子的思想是最好的,所以我要地宣传孔子的思想。二是“吾善养吾浩然之气”。浩然之气就是正气。孟子在跟别人辩论的时候,不顾别人的感受骂别人。这个人虽然不好,但是孟子觉得自己有道德的高度和广度。我有浩然之气,
我是对的,你是错的我当然有资格批评你。
他没有考虑过这样做也许会给自己带来很多麻烦,让自己与周围人关系很紧张,他更不会背后去使诈坑别人,因为他没有私心,只有公敌。他是为公众的道义这么做,而不是为。唐代有一个大诗人叫孟浩然,“浩然”是他的号,就是因孟子而取。明代有一个作家叫张养浩,字思孟,字也是由孟子而来。孟子确实太让人敬仰了,中华民族刚性的性格,很多都承自孟子。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 判若两人一气呵成义无反顾蝇头微利
B . 截然不同一气呵成当仁不让蝇头微利
C . 判若两人气宇轩昂当仁不让一己之私
D . 截然不同气宇轩昂义无反顾一己之私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 对看到的不义与所受到的质问,他是旁敲侧击的
B . 对所受到的质问与看到的不义,他是针锋相对的
C . 对看到的不义与所受到的质问,他是针锋相对的
D . 对所受到的质问与看到的不义,他是旁敲侧击的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 虽然这个人不好,但是孟子觉得自己有道德的高度和广度。
B . 不是这个人不好,而是孟子觉得自己有道德的高度和优势。
C . 不是这个人不好,而是孟子觉得自己有道德的高度和广度。
D . 这个人虽然不好,但是孟子觉得自己有道德的高度和优势。
三、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5分)
3. (15分)(2017·湖南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保护方言,守望乡愁
真理总是越辩越明。曾几何时,方言的存废问题,曾经引起激烈争议,但争论至今,越来越多的人逐渐达成共识:推广普通话很重要,保护方言也很重要,二者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
方言俗称地方话,是语言的变体,只通行于一定的地域,它不是独立于民族语之外的另一种语言,而只是局部地区使用的语言。根据性质,方言可分地域方言和社会方言,地域方言是语言因地域方面的差别而形成的变体,是全民语言的不同地域上的分支,是语言发展不平衡性在地域上的反映。社会方言是同一地域的社会成员因为所在职业、阶层、年龄、性别、文化教养等方面的社会差异而形成不同的社会变体。
语言最本质的功能,是作为人们交际的工具。英国作家塞缪尔•约翰逊说过:“语言是思想的外衣。”除了交际工具,语言同时也是文化的载体。在岁月与文明的浸泡下,方言承载着浓郁的地方文化特色,能够满足本地区社会交际的需要。与此同时,多姿多彩的汉语方言也与汉民族的文化息息相关,它不仅是旅居外地的同乡人互相认同的最直接最亲切的标志,而且是折射地方文化及其历史的种种事实的一扇窗口。
今年第九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中,用上海话写成的小说《繁花》让许多读者为上海方言蕴含的吴文化韵味所折服。不少网友甚至评价说:“读此书只恨自己不是上海人。”不止是《繁花》,从韩庆邦《海上花列传》中的吴侬软语,到老舍《正红旗下》的京腔京韵,再到沙汀《淘金记》里的川腔辣语……这些文学作品运用方言所表达的其时其地的风土人情,都让它们成为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佳作。从这方面讲,保护方言,也是传承地域文化、维护文化多样性的一种努力。
如今,方言该不该保护似乎已不再是一个问题,但如何保护,仍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从全国来看,汉语内部的方言、次方言、土语非常丰富,该保护到哪一级、哪些地域的方言?国家是否应该出台系统支持政策?是否应该将方言教育纳入学校教育体系?每一个问题,都不易回答。
所幸,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探索的步伐都已迈出。2008年,国家语委启动中国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建设试点,在各方言区采取活态标本,建立方言档案﹣﹣这未尝不是一个好的思路,即在有能力做方言的传承和保护性工作之前,先做好学术性抢救。而在民间,类似于“中国微乡音”汉语方言大赛这样的方言保护和传承活动正在兴起:在电视、广播中推出方言节目;方言进校园,让孩子们不忘乡音,记住乡情;移动互联网上更是出现了以乡音乡韵为纽带的社群,延续着方言的魅力。
时间不断向前,语言的融合与演进同样不可阻挡。一些方言会淡出生活,一些新的语言习惯也正在形成。无论时代如何变化,总有乡愁需要守望,而方言无疑是记住乡愁的重要载体。珍视方言,其实是对文化根脉的呵护,是对历史的铭记。讲乡音、守乡愁,让我们且行且珍惜。
(选自2015年12月《人民日报》,有改动)
(1)下列关于“方言”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