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环境监测质量保证体系
浅谈环境监测采样过程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及重要性

浅谈环境监测采样过程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及重要性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不断的提高,社会不断进步,人们对环境越来越重视,环境监测采样是一项对专业和技术要求都十分严格的工作。
环境监测采样过程中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工作是整个监测采样流程中的关键步骤,决定着环境监测的结果与效率。
本文详细阐述了对环境监测采样过程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及重要性。
关键词:环境监测采样;质量保证;质量控制;重要性引言我国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但是城市的发展、工业的生产都与环境保护相冲突,如何进行有效平衡是摆在城市治理者面前的重要问题。
在工业生产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废气,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为了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加强环境监测是其中重要的课题。
为了提高环境监测的精准性,必须加强监测采样环节的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提高环境监测水平,及时发现环境污染根源,促进环保工作顺利开展。
1环境监测概述环境监测由专业的环境监测机构实施,包括监视和测定两个方面,通过对能够反映环境质量的指标进行监测,确定环境是否受到污染及污染的程度如何。
监测的指标包括化学指标、物理指标、生态指标等,因此,需综合运用化学、物理、生物、医学、遥测、遥感、计算机等现代科技手段。
环境监测是一项经常性、监视性、持续性的专业工作,目的是提供可靠、精确的监测数据和资料,监测步骤一般为现场调查及收集资料、监测方案设计、优化布点、样品采集、样品运输和保存、样品的预处理、分析测试、数据处理、综合评价等。
2环境监测采样过程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的重要性2.1质量保证及质量控制的重大意义环境监测采样可细分为多个阶段,环境监测单位应针对每个阶段的工作流程及质量标准进行详细的监测方案,提高采样人员质量保证及控制的意识,并规范采样行为,从而保证采样结果的精确性及有效性。
提高环境监测采样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水平,应在不断学习专业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实际操作来提高专业技能,从而提高监测数据的可靠性,为健全并完善环境监测采样过程质量保证及质量控制机制提供内在支撑。
环境监测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

环境监测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环境监测是确保环境质量和保护环境的重要措施。
为了保证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需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
质量控制质量控制是指在环境监测过程中采取的措施,以确保仪器设备、监测方法和操作流程的正确性和准确性。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质量控制措施:1. 校准:定期对监测仪器进行校准,以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校准应按照相关的标准和规程进行,并记录校准结果。
2. 质控样品:在监测过程中加入一定数量的质控样品,用于验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质控样品应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并按照标准方法进行分析。
3. 质量保证计划:制定质量保证计划,明确各个监测环节的质量要求和具体措施。
质量保证计划应包括监测过程中的各项操作、数据处理和质量评估要求等内容。
4. 内部质量控制:建立内部质量控制体系,包括标准操作程序、操作规范和培训。
通过内部质量控制,确保监测过程的一致性和可比性。
质量保证质量保证是指在环境监测过程中采取的措施,以确保监测结果的可靠性和可信度。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质量保证措施:1. 外部质量评估:定期进行外部质量评估,参与评估的机构应具备相应的资质和信誉度。
通过外部质量评估,加强监测机构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并提高监测结果的可比性。
2. 质量控制审核:对质量控制措施进行定期审核,确保措施的有效性和适用性。
审核结果应及时记录和整理,并提出改进建议。
3. 问题处理:及时处理监测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异常情况,保证问题不影响监测结果的准确性。
问题处理应按照事先制定的应急预案进行,并记录处理结果。
4. 监测数据管理:建立完善的数据管理系统,确保监测数据的安全、可靠和可追溯性。
数据管理应包括数据采集、存储、传输和分析等环节。
总之,环境监测的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是确保监测结果可靠性和准确性的重要手段。
只有通过正确的质量控制措施和质量保证措施,才能提高环境监测的科学性和可信度。
谈环境监测中的质量保证问题

1 影 响我国 环境 监测 质量 的 问题
环境 监 测 作为 环 境保 护研 究 的 基础 性 工作 ,既 是一 种 环境 管 理手 段 ,又 是 相关 部 门制定 环 境保 护 政 策 的重要 依 据 。环境 监 测 的质 量直 接 关 系 到人 类生 存 的 环境 与 安 全 。 目前 ,影 响 我 国环境 监测质 量 的主要 因素 有如下 几 点 :
境监 测 中存 在 的 问题 ,笔 者在 查 阅大量 资料 的基础 上 ,结合 自身 多年 的 工作 经验 ,提 出了如 下几点措 施 :进 一步 完善 环境 监 测体 系功 能 ,拓 展监 测指 标 ;增 加 建设 资金 的投入 ,提 高环境监 测能 力 ;加 强技 术监 督 力度 ,确保数 据 真 实、可 靠。以期 对
环境监测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环境监测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引言环境监测是指对环境中各种因素的采样、监测和分析,以评估环境质量,并提供数据支持给决策者制定环境保护政策。
环境监测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是保证监测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的重要环节,对于确保环境保护工作的科学性和可持续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重点探讨环境监测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的相关内容。
环境监测质量保证环境监测质量保证是指通过建立合理的质量保证体系,确保环境监测数据的可靠性、准确性和可比性。
环境监测质量保证主要包括几个方面的工作:1. 监测点位选择监测点位的选择是环境监测质量保证的第一步。
在选择监测点位时,应考虑地理位置、环境背景和环境问题的特点。
同时,还需要根据监测目的和监测要求来确定监测点位的数量和布局,以确保监测结果的代表性和可靠性。
2. 仪器设备选择和校准仪器设备的选择和校准是保证环境监测质量的关键环节。
在选择仪器设备时,应考虑仪器的精度、稳定性和适应性。
在使用仪器设备之前,还需要进行校准和验证,以确保仪器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采样和分析方法采样和分析方法的选择和标准化是保证环境监测质量的重要环节。
采样时应注意采样点位的选择、采样时机的确定和采样方法的正确使用,以确保采样结果的可靠性。
分析方法的选择和标准化也十分重要,只有合适的分析方法才能得到准确的监测结果。
4. 质量控制和质量评估质量控制和质量评估是保证环境监测质量的关键环节。
质量控制主要包括现场质量控制、实验室质量控制和数据质量控制,通过合理的质量控制措施可以降低误差和偏差,提高数据的可靠性。
质量评估主要包括数据准确性、可靠性和可比性的评估,以及数据质量合格率的评价。
环境监测质量控制环境监测质量控制是指通过建立合理的质量控制措施,确保环境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从而提高环境保护工作的科学性和决策的可靠性。
环境监测质量控制主要包括几个方面的内容:1. 现场质量控制现场质量控制是指在环境监测过程中对现场操作进行控制和监督,以确保现场操作的规范性和可靠性。
环境监测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范文精简处理

环境监测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环境监测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引言环境监测质量保证环境监测质量保证是指通过一系列计划、措施和流程,确保监测过程中数据的可靠性、准确性和可比性。
具体措施包括:1. 标准化采样方法:根据监测对象和监测目的,制定标准采样方法,确保样品的代表性和一致性。
2. 设备校准和质量控制:对监测设备进行定期校准和维护,确保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实施质量控制措施,例如定期进行空白样品和质控样品的测量,以评估设备性能。
3. 数据质量评估:对监测数据进行质量评估,包括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和可靠性。
排查数据异常,实施数据验证和核对措施,确保数据的可信度。
4. 人员培训和管理:培训监测人员,提高其监测技能和意识,确保监测操作的规范性和一致性。
加强对监测人员的管理,例如制定操作规范和考核制度。
环境监测质量控制环境监测质量控制是指在监测过程中实施的各种控制措施,以保证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具体措施包括:1. 质量控制样品:定期引入质量控制样品,例如参比样品、质控样品等,进行测量和比对。
通过与质量控制样品对比,评估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质量控制方案:制定质量控制方案,包括质量控制样品的选择和使用方法。
针对监测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和偏差,制定相应的控制策略和纠正措施。
3. 实验室管理系统:确立实验室管理系统,包括实验室的组织结构、管理流程和质量保证体系。
通过监控实验室操作和数据处理过程,确保实验室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 环境监测数据采集和管理:利用先进的数据采集和管理系统,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记录和及时传输。
建立完善的数据存档和查询系统,便于数据回溯和分析。
结论环境监测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是环境保护工作的基础和保障。
通过标准化采样方法、设备校准和质量控制、数据质量评估、人员培训和管理等措施,确保环境监测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通过质量控制样品、质量控制方案、实验室管理系统和数据管理系统等措施,保证监测结果的准确度和可比性。
环境监测质量保证体系

环境监测质量保证体系1. 简介本文档旨在介绍环境监测质量保证体系的重要性和组成要素,以帮助理解并有效实施该体系。
2. 环境监测质量保证体系的重要性环境监测质量保证体系是确保环境监测结果准确、可靠和可比性的关键工具。
它由一系列的控制和管理措施组成,以保证环境监测活动的可持续性和信任度。
3. 环境监测质量保证体系的组成要素3.1 资源管理资源管理是环境监测质量保证体系的核心要素之一。
它包括管理人员、设备、实验室设施和财务资源等方面的规划和组织工作。
通过合理配置和管理资源,可以确保环境监测活动的高效运行和质量保障。
3.2 测量管理测量管理是环境监测质量保证体系的关键环节。
在测量管理中,需要确保监测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这包括标准操作程序的建立、实验室设备的校准和维护、质控样品的使用以及数据分析和报告等方面的工作。
3.3 质量管理质量管理是环境监测质量保证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可以保证环境监测活动符合相关的质量要求和标准。
这包括质量方针和目标的确定、过程的管理、内部审查和外部审核等方面的工作。
4. 实施环境监测质量保证体系的建议4.1 明确责任和权限在实施环境监测质量保证体系时,应明确各个环境监测相关岗位的责任和权限。
每个岗位应清楚职责,并具备相应的技能和知识。
4.2 建立操作规程建立操作规程是确保环境监测质量的关键步骤之一。
操作规程应包括标准操作程序、方法验证和校准程序等内容。
这样可以确保环境监测活动的一致性和可追溯性。
4.3 进行内部审查和外部审核定期进行内部审查和定期接受外部审核是评估和改进环境监测质量保证体系的有效工具。
内部审查可以发现潜在问题,并及时采取纠正措施。
外部审核可以评估体系的有效性和符合性。
5. 总结环境监测质量保证体系是确保环境监测活动的质量可靠和可持续性的重要工具。
通过资源管理、测量管理和质量管理等组成要素的有效实施,可以提高环境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环境监测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环境监测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引言环境监测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是保障环境监测数据准确性和可靠性的重要环节。
在环境保护工作中,科学、准确、可信的环境监测数据对于环境评估、决策制定和环境管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环境监测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体系,对于环境保护工作的需求迫切。
环境监测质量保证环境监测质量保证是指一系列措施和方法,旨在确保环境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可靠性和可比性。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环境监测质量保证措施:1. 标准操作程序:建立标准操作程序(SOP),明确环境监测各项操作的步骤、方法和要求,确保操作的一致性和可比性。
2. 设备校准与维护:对环境监测所使用的仪器设备进行定期校准和维护,确保其所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质量控制样品:引入质量控制样品(QC样品),通过与实际采样样品一同进行测试和比较,评估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 数据审核与验证:对监测数据进行审核与验证,排除异常值和错误数据,确保数据的可信度和准确性。
环境监测质量控制环境监测质量控制是指在环境监测过程中,通过一系列控制措施和方法,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环境监测质量控制措施:1. 现场质量控制:在现场采样过程中,采取一系列控制措施,包括采样器的正确使用、样品的正确采集和保存等,确保采样样品的代表性和完整性。
2. 实验室质量控制:在实验室分析过程中,采取一系列控制措施,包括实验室设备的校准与维护、实验室人员的培训与资质认证等,确保实验室测试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质量控制标准:制定一系列质量控制标准和参考方法,确保环境监测数据的比对和准确性。
4. 数据质量评估:对监测数据进行质量评估,包括数据可靠性统计分析、数据一致性比对等,评估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环境监测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是确保环境监测数据准确性和可靠性的重要环节。
通过建立科学完善的环境监测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体系,可以提高环境监测数据的可信度,为环境保护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据和支持。
浅谈加强环境监测过程的质量控制

浅谈加强环境监测过程的质量控制随着环境污染问题的加剧,环境监测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而且也变得越来越复杂。
为确保环境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质量控制显得尤为重要。
那么,如何加强环境监测过程的质量控制呢?一、制定合理较严格的质量控制标准质量控制标准是环境监测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准确、权威的质量标准能够保证监测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因此,针对监测环节的不同需求,可以制定一整套完善的标准体系,如环境监测常规操作规程、环境质量控制标准等,为环境监测工作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
二、完备的检测设备和实验室管理检测设备的精度、稳定性和准确性是监测数据准确性的重要保证。
完善的设备维护和管理流程可以有效降低检测设备的故障率和变异性,保障数据质量;同时,实验室管理方面也应该重视,制定实验室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实行相应管理措施,优化实验室考核和质量监测,确保环境监测的连续性和规范性。
三、加强现场调查和抽样过程的培训作为重要的环境监测过程环节之一,现场调查和抽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尤其重要。
在抽样过程中的误差、样品污染等因素都会影响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因此,应该加强现场调查和抽样工作的培训与管理,如培训现场工作人员的实际操作技能和素养,保证采样操作的准确性。
四、规范监测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方法监测数据处理和分析是环境监测工作的核心,因此,要规范监测数据处理和分析方法,着重从样品的运输、储存和处理等环节进行监测数据控制。
通过不断完善数据处理流程,可以消除影响数据质量的因素,保证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提升环境监测的质量水平。
总之,环境监测的质量控制必须要求严、要求细,借助现代化检测设备和科学管理模式,加强监测数据质量控制,努力引领环境监测工作的顺利发展和进步。
环境监测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环境监测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环境监测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引言环境监测质量保证的重要性环境监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直接影响到监测数据的科学性和合法性,并为环境管理和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环境监测质量保证至关重要。
以下是环境监测质量保证的主要方面:1. 设备和技术:环境监测设备和技术的选择、校准和维护是保证监测数据质量的关键。
只有选用合适的设备和技术,才能获取准确可靠的监测数据。
2. 人员培训和素质:环境监测工作需要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只有经过系统的培训和素质提升,监测人员才能够准确、规范地开展监测工作。
3. 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是环境监测质量保证的关键环节。
通过建立标准化的操作流程、内部审核和外部评审机制,可以有效地提高监测数据的可靠性和一致性。
环境监测质量控制的方法1. 校准和标准曲线:环境监测仪器需要定期校准,确保其测量结果与标准值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标准曲线则是一种常用的质量控制方法,通过与已知浓度标准品进行比较,来校准和验证仪器的准确性。
2. 质控样品:质控样品是一种以已知成分和浓度的样品,用于评估监测方法和过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通过定期分析质控样品并与参考值进行比较,可以评估监测的准确性,并及时发现和纠正偏差。
3. 平行样品:平行样品是指在相同条件下进行的两个或多个样品的分析。
通过比较平行样品的结果,可以评估分析过程的一致性和重复性,提高监测数据的可靠性。
4. 参比材料:参比材料是一种特定成分和浓度已经被确认的样品,用于比较和验证不同实验室的监测结果。
通过参比材料的使用,可以评估不同实验室之间的偏差,并提高监测结果的比较性和可靠性。
5. 质量控制图:质量控制图是一种用于监测和控制监测过程的质量控制工具。
通过记录和分析监测数据的变化趋势,可以及时发现和纠正异常,确保监测数据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环境监测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是保证监测数据准确性和可靠性的重要环节。
通过选择合适的设备和技术、培训专业人员、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并结合校准、质控样品、平行样品、参比材料和质量控制图等方法,可以有效提高环境监测数据的质量,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浅谈环境监测质量保证工作

浓度 , 观察、 分析其变化及对环境影响的过程 。 环境监测 的基本 目的是 全 面 、 时 、 确 地 掌 握 人 类 活 动 对 环 境 影 响 的 水 平 、 及 准 效 应及趋势 。环境监测制度是实施环境保护法律 的重要手段 , 是 环 境 保 护 执 法 体 系 的基 本 组 成 部 分 。
一
与管理、工作完成等方面中的 2 2项具体 内容对环境监测站 的 工作进行考核 , 计 量认证则从组 织机构 、 器设备 、 员、 而 仪 人 检 测 工 作 等 5个 方 面 对 环 境 监 测 站 的 工 作质 量进 行 更 仔 细 、 全 更
面 、 具 体 的考 核 。这 样 做 突破 了 以往 质 量 管 理 模式 的局 限性 , 更 对 环 境 监 测 行 业 的 自身 建 设 起 了 强 力 的推 动作 用 , 短 的 时 间 较 内使 监 测 能 力 发生 了显 著 的 变 化 。
品。
21 统计质 量控 制 .
在2 0世 纪 7 代 末 至 8 代 初 , 在 中 国 开 展 环 境 监 测 O年 0年 工 作 , 立 环 境 监 测 工 作 站 建 站 的 初 期 , 量 管 理 的 方 式 主 要 建 质 采 用 的 是 统 计 质 量 控 制 , 局 限于 对 样 品的 最 终 分 析 数பைடு நூலகம்据 进 行 它
2 环境监测全过程质量保证的 内容
环 境 监 测 全 过 程 质 量 保 证 的 主 要 内容 是 指 : 监 测 全 过 程 对 各 项 技 术 环 节 进 行 质量 控 制 。为此 , 于采 样 过 程 的质 量 控制 , 对 必须 按环 境 要 素分 别制 定翔 实 的采 样 技 术 细 则 及 样 品 的采 集 ; 教育 采样 人 员 增 强 工作 责任 心 并进 行 采 样 技 术 培 训 , 确 操 作 正 与 维 护 仪 器 , 真 做 好 仪 器 校 验 与 采 样 记 录 , 妥 善保 管 好 样 认 并
浅谈如何创新构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

3 . 2提高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人员的素质 环境监测 质量管 理人员 的素 质 ,直接关 系到质量 管理 的水 平。所 以, 要创新构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 , 需要不断提高质量 管理人 员的素质 。 鉴 于环境监测部 门人才缺乏 的现状需要制定人 才培养计划 , 并且按 照计划 进行 人才队伍建设 。进 行质量管理的 人 才必 须要有专业 的技术和学历 , 并且有较 高的职业 道德和思想 道 德。环境 监测部 门定期组织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学习 , 掌握 最新 的质量 管理手段 , 不断提高 质量管理 的水平 。部 门内部设立 人才 2我 国环境 监 测质 量管 理存 在的 问题 激励机制 ,对一些认真工作业务能力强的员工给与一定 的奖励 , 2 . 1环境监测机构质量管理意识低 对 那些 消极怠工的员工也要严厉 的惩罚 , 在机 构内部形 成 良性竞 目前我 国有些环境监测部 门 , 进行环境监测 只是为 了通过监 争 的氛 围, 从 而提 高环境监测机构人员的整体素质 。 测站的计量认证或得到实验 室的认 可 , 一旦获得评审 的证 明后就 3 . 3创新 构 建 环 境 监 测 质 量 管 理 体 系 不像 评审前一样认真对待环境质量监测。这就导致环境监测 的质 3 . 3 . 1 完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制度 量管理体 系落 后 , 管 理体系得 不到应有 的改善 , 影 响环 境监测 的 要想构建完 整的质量管理体系需要 一套 完善的管理制度 , 首 质量水平 。 先要 明确员工 的职责 。 环境监测机构要把质量管理工作细化 到每 2 . 2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 个 员工 。这样 员工明确了 自己的职责 , 就能在 自己职责范 围内做 由于缺乏对质量管理的重视 ,环境监测机构缺少专业的质量管 好本 职的工 作。即使出现工作失误也能很快找到直接的负责人 , 理人员。 对环境监测进行质量管理是一项复杂的工作, 需要既懂环境 及 时解决 问题 。 其次 , 建立机动灵活的反馈机制 , 接受各方面的监 监测又懂管理 的高素质人才。 目前大多数的环境监测机构都缺少专 督 , 根据反馈 的情况及 时调整工作 , 使环境 监测 的质量 管理能够 业的管理人才 , 一些专业素质低的管理人员 , 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效 应对不 同的环境变化的要 求。 率低 , 不利于质量管理的加强。 要想创新构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 3 . 3 . 2 建立健全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法律法规 需要加强对管理 人员的培训教育, 提高管理 ^ 、 员的素质。 法律法规 的不健全影 响环境监 测的质量管理水平 , 使环境监 2 . 3环境 监测 质量 管理体 系存在缺 陷 测质量管理缺少法律依据 。因此要 建立完 善的质 量管理法 规 , 法 2 . 3 . 1 环境监测 质量 管理制度建设不完善 规 的建设一 定要考 虑可操作性 , 使其真正能对环境监测 的质量控 环境监测 质量管理 人员职责不 明确是管 理制度不 完善 的主 制进行指导 。有 了切实可行的法律法规 , 环境监测部 门就要严格 要表 现 , 职责不 明确导致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不高 。出现工作失误 按 照法 规的规定进行 质量管理 , 在法律 法规 的指 导下 , 不断提高 时只会相互推诿 , 延误问题 解决 的时机 。 另外 , 环境监测部 门缺少 质量管理的水平 。 反馈机制 , 也不利于质量管理。缺少监督 , 环境监测质部 门不能根 4 结 语 据环境 的变化及时 的调整工作状况。 2 . 3 . 2法律法规不健 全 质量管理对环境监测至关重要 ,环境监测部门要针对 目前存在 我 国虽然 出台 了一些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方 面的法律法规 , 但 的问题积极寻找对策解决问题 , 不断提高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水平。 相对而言法制 建设 还不完善 , 缺少切实可行的法律法规 。法制建 参 考 文 献 设不健全 使环境监测质量控制缺少法律依据 , 管理不规范影响管 [ 1 壤 勤. 关于建立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的思考[ J ] . 环境科技, 2 0 1 1 理 的水平 。 所以, 我国应该积极出台切 实可行 的法律法规 , 使质量 ( S 1 ) . 管理工作真正有法可依 。 [ 2 ] 李 洁. 我 国环境监测 质量管理 可持续发展 的建议 [ J 】 . 科技传
环境监测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环境监测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引言环境监测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是保障环境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的重要环节。
在环境保护领域,准确的环境监测数据对于科学决策、政策制定和环境管理至关重要。
为了保证环境监测数据的质量,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体系。
本文将从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的概念入手,介绍环境监测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质量保证质量保证概念质量保证是指在环境监测过程中,通过确保仪器设备、人员和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以及监测数据的连续性和一致性,保证环境监测数据的质量。
质量保证内容质量保证包括以下内容:1.仪器设备的质量保证:保证仪器设备的准确校验和标定,确保其测量准确性和可靠性;2.人员的质量保证:通过人员培训、考核和认证等方式,保证人员具备正确的操作技能和环境监测知识;3.方法的质量保证:建立科学合理的监测方法,确保监测过程符合规范要求;4.监测数据的质量保证:对监测数据进行合理的分析和评价,及时发现和纠正数据异常。
质量保证方法质量保证的常用方法包括以下几种:1.校准和标定:对仪器设备进行定期校准和标定,确保其测量准确性和可靠性;2.质量控制样品:使用质量控制样品进行监测,验证仪器设备和方法的准确性;3.质量保证计划:建立质量保证计划,明确质量保证的具体措施和要求;4.制定操作规程:制定严格的操作规程,确保监测过程的规范化和标准化;5.审核和查验:对监测数据进行审核和查验,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和一致性;6.数据处理和分析:对监测数据进行科学的处理和分析,发现和纠正数据异常。
质量控制质量控制概念质量控制是指在环境监测过程中,通过采取措施和方法,控制误差和偏差,保证环境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质量控制内容质量控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仪器设备的质量控制:建立仪器设备的使用和维护标准,保证监测仪器的稳定性和准确性;2.样品的质量控制:采取合适的采样方法和保存条件,避免样品的污染和变质;3.方法的质量控制:建立监测方法和操作规程,控制系统误差和人为误差;4.数据的质量控制:对监测数据进行质量控制,排除错误和异常数据。
环境监测中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

环境监测中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浅析摘要:本文主要针对环境监测中的全过程质量控制方法研究以及在综合考虑采样误差和分析误差的基础上,对制定合理的质量控制标准进行探讨。
关键词:监测;现状;质量;理论与方法环境监测工作中,从样品采集到实验室分析是一综合过程,质量控制(qc)和质量保证(qa)是贯穿环境监测全过程的技术手段和管理程序。
质量保证是保证分析数据准确可靠的方法,是科学管理环境监测分析工作的有效措施。
1、qc∕qa的现状质量保证在环境监测中,作用十分明显,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
如:没有重视采样过程中质量保证工作,污染源监测的质量保证工作存在困难,空气质量监测中的质量保证工作尚未正常开展等。
在分析测试过程中,误差主要来源于所用的分析方法、试剂和仪器等。
因此,在分析方法的选择、试剂的纯度、仪器的校准、器皿的洗涤等诸多方面都有具体规定。
另外,分析工作者根据实际工作遇到的情况,对qa工作进行了更加细致的研究。
对大气、水体、土壤和生物采样目前都有明确的技术规定。
由于环境样品的特殊性,采样过程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过程,在规定的原则基础上,还须就实际情况具体对待。
2、质量保证(qa)理论简介2.1分析方面分析质量保证是质量保证中发展较早的一部分,目前在分析质量保证的理论方面已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体系。
分析过程的误差,按产生的原因和性质可分为系统误差、偶然误差和过失误差。
前者贯穿分析测试的全过程,后二者,只要有良好的质量保证基础工作,这种误差是应当而且能够避免的。
为了定量地反映各种误差,规定了准确度和精密度的含义及其度量指标。
近年来,一些学者通过研究发现,用规定分析方法测试基质相同或相似的样品时,标准偏差随待测组份浓度的升高而增大。
目前分析质量保证中普遍接受的模式是建立标准偏差随浓度变化的线性关系:sc=s0+k×c(其中s0是零浓度时的标准偏差,sc是浓度为c时的标准偏差,k为常数,c为浓度)。
2.2采样方面环境样品,由于其涉及的范围广、内容多,是分析化学中的采样无法比拟的。
环境监测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因素及对策分析

环境监测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因素及对策分析1. 引言1.1 环境监测质量保证的重要性环境监测质量保证是保障环境监测工作准确、可靠、科学的重要手段,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环境监测质量保证能够确保环境数据的准确性和可信度,为环境保护和资源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准确的监测数据是制定环境政策、评估环境状况、预测环境变化的基础,只有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才能保证监测结果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环境监测质量保证能够促进环境监测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提高监测机构和监测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服务质量。
通过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和质量保证体系,能够规范监测操作流程,规范数据采集和处理流程,提高监测结果的一致性和可比性。
环境监测质量保证还能够提高环境监测的效率和效益,降低监测成本,提高监测资源的利用率。
只有保证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可靠性和及时性,才能更好地为环境保护和建设提供支撑和保障。
环境监测质量保证是环境监测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对于提高环境监测工作的科学性、规范性、准确性和效率性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
1.2 质量控制因素的影响质量控制因素是影响环境监测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其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仪器设备的质量控制因素对环境监测结果具有直接影响。
如果使用的仪器设备质量不佳,可能会导致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受到影响,从而影响监测结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人为因素也是影响质量控制的重要因素。
监测人员的操作技能和经验水平直接影响着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如果监测人员缺乏专业知识和技能,可能会导致监测结果不准确甚至失真。
环境因素也是质量控制的重要因素之一。
气候条件、环境温度、湿度等因素都会对监测设备和数据的稳定性造成影响,从而影响监测结果的准确性。
有效的质量控制措施对于保证环境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必须重视各种质量控制因素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对策来加强质量控制,提高监测结果的精准度和可信度。
【字数:224】2. 正文2.1 环境监测质量保证措施环境监测质量保证是确保环境监测数据准确、可靠的重要措施,其实施是环境保护工作的基础。
浅谈环境监测实验室分析工作中的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

浅谈环境监测实验室分析工作中的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各大工程、工业项目不断兴起,给我国环境带来较大影响,环境问题一直是我国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
环境持续恶化而污染不断加重,随着环境检测的不断进步和完善,成为测定和研究环境的重要基础,而在这其中建立健全环境检测实验室质量控制制度,让我国环境质量得以有效提升。
本文针对实验室质量进行分析,并对质量控制方面提出较为合理的意见,希望环境监测实验室分析质量控制技术可以稳定发展。
标签:环境监测;实验室;质量控制要素一、实验室质量控制定义试验室质量控制是指对质量进行操作使得出的分析测验结果不得超出所规定的误差范围内,其中包括控制生产的过程达到质量要求,将那些不符合规范的因素进行消除,从而有效保障环境监测结果的精准程度,也是保障环境监测精准度、精密度(重现性和重复性)、完整性以及代表性重要条件之一。
二、实验室质量控制(一)空白试验空白试验主要用实验室中的纯水来替代样品,对纯水进行操作时同样品测定操作流程相同,但是进行空白试验时必须同待测样品同批次的进行相应试验和分析。
空白试验主要作用就是将检测试验时所应用的工具、操作工程对污染样品的因素进行排除,其中主要包括实验工作人员操作流程、器皿以及试剂等。
空白实验最重要的要求就是必须进行平行实验分析,保障两次测定结果产生的相对差值,必须小于50%。
(二)检出限检出限属于定性指标,主要是指对待测物质在规定程度,如零浓度样品,对其使用任何方法进行检测,可以检测出其最小重量、浓度。
零浓度样品在一定程度上获取难度相对较大,因此,都使用试验室纯净水进行代替。
各种权威机构给出的检出限估算方法都有着差异,例如,《全球环境监测系统水监测操作指南》对置信水平的规定是95%,检出限大致为D.L=4.68(8是指批内对空白平行进行重复测定时,必须在20次以上),IUPAC同其他权威结构对于检出限的规定也有不同的规定。
由于对检出限有着不同的检测方式,所以所得出的检出限也往往有一定差距,在对数据进行统计时,会带来一定的麻烦。
县级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浅谈

准确性和客观性 。内审和管理评审工作 中, 环境监测是环境管理的依据和基础 , 负责 随时对社会提供公 监测数据失去有效性 、 不能从根本 上认 识环境监测数 据质 量就是环境监测 生命线 的重 正、 科学 、 准确 的具有法律效 益的监测数 据, 在防治污 染 、 保 护环
县级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浅谈
陈迎 新 ( 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环境 监测站
河南南阳
4 7 3 2 0 0 )
日常工作 中, 对质量管理体 系文件 的宣传贯彻不到位, 致使部分
人员对质量管理工作不理解, 质量意识淡簿, 工作 中不能严格遵循
质量管理要求进行操作, 发现 、 解决监测质量问题; 有些 管理 人员,
在一些问题。
黼
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模式, 质量管理工作取得 了一定 的成绩, 也存 3 . 1强化全方位质量 管理意识 , 促进质量管理体 系持续改进
建立行之有效 的质量管理体 系,是加强县级环境监测站的关 键 。实 际工作 中, 实行站长负责 、 质 量控制室组织管理 、 业 务室具 体实施 的三级质量管理及质量保证体系, 强化管理体系有效运行 。
2我 站环 境监 测质量 管 理 中存在 的问题
县级环境监测站属于环境监测机构体系最基础 、 分布最 广泛
的机构 , 条件远远不能满足环境监测工作 的需求, 监测仪器和设备 不配套 , 常规仪器不齐 全等, 几 乎不可能保证 监测数据 、 信息 的准
存在走过场现象, 起不到应有 的促进质量管理体 系的持续改 境、 制定环境保护政 策工作 中起 到重要 的技术 支持 、 技 术监督和 要性, 技术服务作用。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是环境监测 的重要技术基础和 进和不断完善作用, 都不同程度影响监测质量管理水平的提高 。
环境监测质量体系

环境监测质量体系1. 引言环境监测质量体系是指为了保障环境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可靠性和可比性,建立的一系列标准、规范和程序。
环境监测质量体系的有效运行对于科学研究、环境保护和决策制定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环境监测质量体系的要素和实施步骤。
2. 环境监测质量体系要素环境监测质量体系包括以下要素:2.1 标准和规范环境监测质量体系需要基于一系列的标准和规范。
这些标准和规范包括环境监测方法的选择、仪器设备的校准和维护、样品的采集和处理、数据的记录和分析等方面的要求。
标准和规范的制定需要参考国家和地区的相关法律法规及国际标准。
2.2 质量保证环境监测质量体系需要建立质量保证措施,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质量保证措施包括设备的日常维护和校准、人员的培训和资质认证、内部质量控制和外部质量评估等方面的工作。
质量保证措施的执行需要建立相应的流程和记录。
2.3 数据管理环境监测质量体系需要建立完善的数据管理系统。
数据管理系统包括数据录入、存储、备份和检索等方面的功能。
数据管理系统需要满足数据安全、数据完整和数据可靠性的要求。
此外,数据管理系统还需要具备数据可视化和数据分析的功能,以支持科学研究和决策制定。
2.4 审核和审计环境监测质量体系需要进行定期的审核和审计。
审核和审计的目的是评估环境监测质量体系的有效性和合规性。
审核和审计可以由内部人员或外部专业机构进行,结果需要进行记录和总结,并及时进行改进和纠正措施。
3. 环境监测质量体系实施步骤环境监测质量体系的实施分为以下步骤:3.1 环境监测需求分析首先,需要对环境监测的需求进行分析。
通过与相关部门和利益相关者的沟通,明确环境监测的目的、范围和要求。
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确定环境监测质量体系的具体要求和指标。
3.2 制定标准和规范根据环境监测质量体系的要求,制定相应的标准和规范。
标准和规范需要参考国家和地区的相关法律法规及国际标准。
制定过程中需要征求专家和利益相关者的意见,确保标准和规范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环境空气自动监测中的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

环境空气自动监测中的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一、质量保证1.监测设备与设施的质量环境空气自动监测需要借助各种先进的监测设备和设施,如大气污染物自动监测仪、气象观测站、数据传输系统等。
而这些设备和设施的质量直接关系到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环境空气自动监测中,必须要对这些设备和设施进行严格的质量保证控制。
首先要确保设备和设施的选型是符合国家标准和规范的,其次要对设备和设施进行定期的检测和校准,保证其运行稳定和精度可靠。
同时还要对设备和设施进行维护和维修,确保其长期可靠运行。
2.监测站点的选址和布设监测站点的选址和布设是环境空气自动监测中的关键环节。
监测站点的选址要符合国家标准和规范,同时要考虑区域的特点和大气污染的分布情况。
监测站点的布设要确保监测设备和设施能够正常运行,同时要避免外界干扰和误差。
在监测站点的选址和布设中,要进行充分的前期调研和实地考察,确保站点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3.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的最终目的是获取准确、可靠的监测数据,以便对空气质量进行评估和管理。
对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进行保证是至关重要的。
在环境空气自动监测过程中,要加强对监测数据的实时监控和质量评估,及时发现和处理数据异常和误差。
同时要建立完善的数据质量管理和溯源体系,确保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二、质量控制1.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的质量控制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
这个质量管理体系要涵盖设备和设施的管理维护、监测站点的选择布设、数据的采集分析等全过程。
在质量管理体系中,要制定相应的质量控制规程和标准,明确各项质量控制工作的职责和要求,确保每一项质量控制措施能够有效落实。
2.实时质量控制3.数据质量评估4.质量监督和审核在环境空气自动监测中,质量监督和审核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需要建立专门的质量监督机构和专业人员,对监测设备和设施的运行维护、监测数据的采集处理等进行全程监督和审核,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浅谈环境监测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和运行

2 .质 量 保 证 体 系 的 内 容
21制 定 明 确 的 质 量 方 针 、 目标 和 计 划 。质 量 保 证 体 系要 把 有 关 材 . 料 、 关 环 节 的 质 量 管 理 工 作 组 织 起 来 , 效 的发 挥 各 方 面 的 力 量 , 质 有 有 是 量 保 证 体 系 协 调 而有 效 的运 转 , 必 须 制 定 明 确 的 质 量 方 针 、 就 目标 和 计 划 , 有 这样 , 量 保 证 体 系 活 动才 能 方 向 明 确 , 只 质 目标 具 体 . 措施 落 实 . 确 保监测成果质量的稳定和不断提高。 2 2设 立 组 织机 构 , 立 严格 质 量 责 任 制 。为 使 质 量 保 证 体 系 卓 有 成 - 建 效 地 运 转 , 环 境 监 测 站 各 科 室 能 充 分 发 挥作 用 , 要 设 置 负 责 组 织 、 使 需 协 调 、 促 、 查工作的综合机构 , 立组织系统。 督 检 建
重 视 , 何 长 期 稳 定 的保 证 和提 高 环境 监 测 质 量 ? 建 立 和 健 全监 测 质 量 如 保 证体 系 就是 必 须 建 立 一 套 有 效 的 方 法
提 高 。 ( ) 过 建 立 质 量 保 证 体 系 能 向使 用 者 提 供 质 量 保 证 体 系 文 件 和 4通 质 量 记录 , 明具 有 保 证 监 测 质 量 的能 力 。 证
21 00 3 0
西部大开发 ・ 中旬
W EST C H I A DEv EL P M E NT N O
环 保 与 节 能
浅谈 环境 监测 质量保证体 系 的建 立和运行
安 桂 萍
f 荔 县 环 境 监 测 站 ,陕 西 大 大荔 750 1 1 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环境监测质量保证体系
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环境监测质量保证体系的概念、内容以及建立的方法,
以便使环境监测站为政府和社会提供准确和有效的监测数据。
关键词:质量保证体系
由于《水质监测质量保证手册》、《环境空气监测质量保证手册》、《环境
监测技术规范》以及其他一系列有关质量保证技术的文件、资料的颁布实施,监
测质量保证技术已比较完备,但目前似乎还缺乏一套适应经济建设和环保工作需
要的运作模式,许多监测质量问题不是由于技术原因引起的,而是出在监测质量
保证体系的管理上。
随着环境保护越来越得到社会的重视,如何长期稳定的保证和提高环境监测质量?建立和健全环境监测质量保证体系就是一项必需的、有效的方法。
1 概念
1.1环境监测质量保证体系
环境监测质量保证体系是为实施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所需要的组织机构、程序、过程和资源,它应以满足监测质量目标为准,由若干有机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
结合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整体。
环境监测质量保证体系可概括为:环境监测站以
保证和提高监测质量为目标,运用系统的概念与方法,把监测质量管理的各个阶段、各个环节的监测质量职能组织起来,形成一个既有明确的任务、职责和权限,又能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
1.2环境监测质量保证体系的作用
环境监测质量保证体系的作用在于能够从组织上、制度上使环境监测站长期
稳定的保证和提高监测质量,使监测数据真实、准确。
(1)通过建立环境监测
质量保证体系,可以把环境监测站全体职工组织起来,明确各科室、各环节的质
量管理职能和职责、权限,使监测质量管理工作制度化、标准化、程序化。
(2)通过建立环境监测质量保证体系把各个环节的工作质量与检测成果质量联系起来,能提高监测数据的质量。
(3)通过建立环境监测质量保证体系可以把内部各个
环节沟通起来,使环境监测站的监测质量管理达到上下衔接,横向协调,不但可
以很快能发现运作过程中质量问题,而且还可以得到整改和提高。
(4)通过建
立环境监测质量保证体系能向使用者提供监测质量保证体系文件和监测质量记录,证明具有保证监测质量的能力。
2 环境监测质量保证体系的内容
2.1制定明确的质量方针、目标和计划
环境监测质量保证体系要把有关材料、有关环节的质量管理工作组织起来,
有效的发挥各方面的力量,是环境监测质量保证体系协调而有效的运转,就必须
制定明确的质量方针、目标和计划,只有这样,环境监测质量保证体系活动才能
方向明确,目标具体,措施落实,确保监测成果质量的稳定和不断提高。
2.2设立组织机构,建立严格监测质量责任制
为使环境监测质量保证体系卓有成效地运转,使环境监测站各科室能充分发
挥作用,需要设置负责组织、协调、督促、检查工作的综合机构,建立组织系统。
要明文规定各科室、人员在保证和提高监测质量所承担职责、人物、权限和
他们相互之间的关系,做到监测质量工作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专职、办事有目标、工作有检查,建立一套以监测质量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考核奖惩办法和完整严密
的管理制度。
为此:(1)明确规定领导、各科室、各人员的监测质量职能和责
任,使之能按期望的效率实现规定的质量目标。
(2)规定各项活动之间的衔接
关系和协调措施。
(3)规定在必要时由站领导委派与活动没有直接关系的人员
检查和了解内外监测质量保证情况。
(4)对查明实际的监测质量问题,采取补
救和预防措施。
2.3实行管理业务标准化和管理制度程序化
标准化管理业务和程序化的管理制度既是环境监测质量保证体系的重要内容,又是建立环境监测质量保证体系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
将环境监测站重复出现的
管理工作办法制定成标准,纳入规章制度,固定下来,用图表、文字表示出来,
这样就可以使质量管理条理化、规范化,从而避免职责不清,相互脱节、相互推
诿的现象。
2.4开展群众性的监测质量管理活动
为了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和搞好监测每一个环节的质量管理,需要开展多
种形式的群众监测质量管理活动。
尤其是要深入广泛地开展监测质量管理小组活动,不断提高小组的素质,使监测质量保证体系建立在牢固的群众基础上。
2.5上级监测站帮助和指导下级监测站建立环境监测质量保证体系,组织好监测质量保证工作。
全国环境监测工作是一个大系统,上级监测站指导下级监测站工作,下级监
测站服从上级监测站的指导,真正形成全国性的监测质量保证网络,提高监测水平。
3 环境监测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
一般而言,建立环境监测质量保证体系的过程可分为精心组织、文件编制和
实施运行三个阶段。
3.1精心组织
建立环境监测质量保证体系的关键是环境监测站最高领导的高度重视,这要
求领导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指导思想,明确建立环境监测质量保证体系的目的和
意义。
为了建立环境监测质量保证体系,必须挑选热心于监测质量管理,有一定工
作经验,精通业务,有较强组织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的人来组成
专门的班子抓这一工作,环境监测站最高领导应该亲自主持这项工作,负全面责任。
要制定一个精密的工作计划,在工作计划中,目标要明确,进度要安排,工
作重点要突出。
3.2环境监测质量保证体系文件的编制
环境监测质量保证体系文件是环境监测质量保证体系运行的规范化依据,必
须建立在科学、先进和实际的基础上,应该具有极强的可操作性。
它包括监测质
量管理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和监测质量记录等。
3.2.1监测质量管理手册
监测质量管理手册是纲领性文件,是指导监测工作全面质量管理的规范性文件,它保证了监测质量体系的持续适用性和有效性。
它由环境监测站最高领导授权,质量负责人编写,技术负责人组织会审,并负责保持它的时效性。
3.2.2程序文件
所谓监测程序是指导与监测质量保证体系直接与间接有关的完成监测工作的
途径、实施步骤和方法。
程序文件是质量管理手册的支持性文件,为监测质量活
动能满足要求而规定途径,以确保所有过程受控。
3.2.3作业指导书
作业指导书是环境监测质量保证体系的第三层文件,是程序文件的细化.它包
括监测细则、监测设备操作规程与各室工作相关的书面化文件。
3.2.4监测质量记录
监测质量记录是随监测质量体系活动的开展和运动而产生的文件,是对客观
事实的记录,它包括监测计划、监测通知书、采样记录、样品储存运输和交接记录、实验分析原始记录、质量控制统计表和监测报告等。
3.3 环境监测质量保证体系的实施
环境监测质量保证体系的实施工作包括教育培训、组织协调、体系审核。
3.3.1教育培训
根据监测工作的需要对配备的各类专业人员和管理人员要进行培训和考核,
保证其有良好的技术素质、质量意识、法制意识和服务意识。
根据业务和发展的
需要,制定人员教育、培训计划,保证监测工作的质量。
3.3.2 组织协调
在环境监测质量保证体系实施运行过程中,重点抓好组织、指挥、协调工作,明确各自的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为实施质量管理奠定组织基础。
3.3.3体系审核
为确定监测质量活动和有关结果是否持续符合环境监测质量体系的要求以及
环境监测质量体系是否有效的实施并适合于达到预定的目标,就应定期或不定期
地对环境监测质量保证体系的有效性进行审核,也就是要对监测全过程及其程序
进行全面、系统的审查,发现问题后迅速采取纠正措施,以保持体系的有效性。
4 建立环境监测质量保证体系应注意的问题
4.1要有明确的指导思想
(1)环境监测站的监测质量保证活动站最高领导必须亲自抓。
(2)监测质量保证要依靠环境监测站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
(3)要长期、稳定地保证和提高监测质量。
(4)加强实施过程质量的预防与控制,加速站内、外质量信息的反馈与传递。
(5)不断健全与完善质量保证体系。
4.2建立环境监测质量保证体系要因地制宜、切合实际
建立环境监测质量保证体系要因地制宜,切合实际,不应“一刀切”这就要求
人们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思想,对监测质量有强烈的责任心和事业心,要求每
个人不断提高技术素质,能胜任本岗位工作。
作者简介:
陈渭强,男,36岁,陕西渭南人,工程师,2005年毕业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计
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从事环保监测工作11年;宫喆,男,26岁,陕西大荔人,技术员,毕业于中央广播电视大学行政管理专业,从事环保监测工作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