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毛概复习提纲(仅供参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2015毛概复习提纲(仅供参考)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问答题)
1)马克思主义在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实现具体化;
2)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上升为马克思主义理论;
3)马克思主义根植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2、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灵魂和主要内容。
科学内涵:他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大战,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灵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主要内容:
(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2)革命据岁建设和军事战略理论;政策和策略理论;
(3)思想政治工作理论;党的建设理论;
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的关系。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它们之间是一脉相承由与时俱进的关系;
首先,毛泽东思想所蕴含的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为中国特色社会理论体系提供了基本遵循;
其次,中国特色社会理论体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
最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理论体系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
(不重要,随便看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理论。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始终情形地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依据,从这个最大得实际来思考和解决当代中国的一切问题;
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理论。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
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理论。
必须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的前提下,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布局;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理论。
按照“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构想,实现祖国和平统一。
符合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和国际战略理论。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要适应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用所有国家发展友好合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目的和依靠力量理论。
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宗旨。
始终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主体力量;
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理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领导核心理论。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力量和根本保证;
5、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内容、核心。
(单选题)
毛泽东:实事求是
度的形式。
所以,主要的经济成分是三种:社会主义经济、个体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
在这些经济成分中,通过没收官僚资本而形成的社会主义的国营经济,掌握了主要经济命脉,居于领导地位。
而以农业和手工业为主体的个体经济,则在国民经济中占绝对优势。
2、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基本内容。
总路线:“一化三改”。
“一化”指社会主义工业化,“三改”即个体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主体: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实质:改变生产关系,解决生产资料的所有制问题;
直接目的:解决生产资料所有制问题;
间接目的:快速发展生产力,实现国家的工业化。
(单选题)
3、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方法。
1)用和平赎买的方法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2)采取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
(第一步:主要实行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
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有委步:托加工、计划订货、统购统销、委托经销代销。
第二步:主要是实行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
第三步:是实行全行业的公私合营)
3)把资本主义工商业者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社会主义劳动者。
第四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思想成果
1、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取得了哪些思想成果。
1)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思想
2)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矛盾的思想
3)走工业化道路的思想
这些重要思想成果体现在毛泽东1956年的《论十大关系》1957年《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
2、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经验教训。
(问答题)
1)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探索符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2)必须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
3)必须从实际出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建设规模和速度和国力相适应,不能急于求成;
4)必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治;
5)必须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度,加强执政党建设;
6)必须坚持对外开放,不能关起门来搞建设,要借鉴和吸收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建设社会主义;
第五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
1、我国最基本的国情。
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
1)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
2)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于初级阶段;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单选题&判断题)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基本路线的内容。
概括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基本途径和根本保证、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以及实现这一目标的基本方针。
1)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2)“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的基本途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3)“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
这是实现奋斗目标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
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要仅仅依靠各族人民;
4)“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奋斗的根本立足点。
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的内容。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谐社会和生态文明
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
实现共产主义是无产阶级的最高纲领。
中国共产党制定的民主革命的纲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纲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纲领,都党在特定历史阶段的最低纲领。
第六章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
1、社会主义本质论的科学内涵。
社会主义的本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1)突出强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社会主义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2)突出强调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发展目标。
2、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战略。
1)“三步走”发展战略;(第一步:建立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使我国经济走在世界的前列)
2)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3)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4、中国梦的思想内涵和实现途径。
中国梦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形象表达,其基本内涵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实现途径:
1)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中国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精神,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和以民族创新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中国力量,就是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
2)需要脚踏实地地依靠全体人民的创造性劳动,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为之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
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1、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单选题)
改革
原因:
1)从国内来看,“文化大革命”给党和人民以及社会主义事业带来重创。
民主法治遭到破坏,经济停滞不前,人民生活困苦;
2)从国际来看,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明显拉大;
2、改革的性质及其是非得失的评判标准。
(单选题)
性质: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批判标准:三个“有利于”
1)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2)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3)是否有利于提高人们生活水平。
是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最根本的判断标准、不是判断姓“资”还是姓“设”的标准而是为了给社会主义改革的方法和手段提供一个是否对错的判断标准。
3、如何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
(单选题&问答题&案例分析题)
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
1)保持改革、发展和稳定在动态中的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
2)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
3)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
4、如何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
1)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最核心的是在改革中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党是改革的提倡者、推动者、领导者,改革能否顺利推进,关键取决于党,取决于党的领导2)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
不断推进经济体制改革以及其他各方面改革,实现了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性突破;
3)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不仅是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其他各方面也要与之相适应、相链接
5、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及其面临的困难。
总目标:完善好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面临的困难: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发展方式依然粗放,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社会矛盾明显增多,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住房、生态环境、食品药品安全、安全生产、社会治安、执法司法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较多,部分群众生活困难,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
6、根据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应如何全面深化改革。
1)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推动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相适应,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2)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3)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住、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4)围绕更好的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
5)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6)围绕提高科技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
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置局
1、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琪基础作用。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
主要体现在所有制结构,分配制度,宏观调控三个方面。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
一,是在所有制结构上的
二,是在分配制度上的
三,是在宏观调控上的
3、根据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应如何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判断题)
实际上就是要处理好在资源配置中市场起决定作用还是政府其决定性作用这个问题。
理论和实际都证明,市场配置资源是最有效的形式,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
市场经济的本质就是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经济,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就是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
当然,强调市场不是政府不是不要政府,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不是起全部作用。
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既要发挥市场作用,也要发挥政府作用,但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的职能是不同的。
政
府的职能和作用主要是保持宏观调控经济稳定,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保障公平竞争,加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推动可持续发展,促进共同发展,弥补市场失灵。
4、为什么要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基本经济制度。
1)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2)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还不够发达,发展也不平衡,需要在公有制为主题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
3)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发展社会主义服务。
5、如何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基本经济制度。
1)坚持基本经济制度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私有化和单一公有制的观点;
2)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地位,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
3)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坚持公有制经济为主体,要全面认识公有制经济的含义;
4)坚持公有制地位,要发挥国有经济主导地位,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和影响力;
5)努力寻找能够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经济;
如何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答:(1)必须毫不动摇的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发展壮大国有经济,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具有关键性作用。
集体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作用。
(2)必须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个体.私营等各种形式的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快生产力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3)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不能把这两者对立起来。
各种所有制经济完全可以在市场竞争中发挥各自优势,互相促进,共同发展。
6、如何正确认识作为我国基本经济制度重要实现形式的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利弊。
利:混合所有制经济是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支撑增长、促进创新、扩大市场、增加税收;
弊:经营模式粗放、核心竞争力不强、企业治理方式弊端突出、履行社会责任不够。
7、我国现阶段的非公有制经济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非公有制按生产要素分配;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7、怎样深化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改革?
.按劳分配为基础的多种分配形式
一、充分认识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重要性和艰巨性;二、准确把握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三、继续完善初次分配机制;四、加快健全再分配调节机制;五、建立健全促进农民收入较快增长的长效机制;六、推动形成公开透明、公正合理的收入分配秩序;七、加强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组织领导。
8、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以及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本质和核心:人民当家做主;
基本方略:依法治国。
9、我国的国体和政体以及我国的政党制度。
国体:人民民主专政;
政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政党制度:中国共产党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0、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和基本方针。
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11、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包括哪些,它们在维护和保障人民民主方面有何特点或优点。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包括:人民民主专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特点或优点: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体现中国社会主义国家性质、能够保证中国人民当家作住的根本政治制度和最高实现形式,也是党在国家政权中充分发扬民主、贯彻群众路线的最好实现方式,是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制度载体。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这一制度能够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目标下把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多党合作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广泛与和集体领导的统一、社会进步和国家稳定的统一、充满活力和富有效率的统一。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是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本地方事务的权利。
这体现了我国坚持实行各民族平等、团结、合作和共同繁荣的原则,是党和各族人民的一个伟大的创举。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一种基层自治和民主管理制度,是社会主义民主广泛而深刻的实践。
广大人民在城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中,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实现民主自治,已经成为当代中国最直接、最广泛的民主实践。
12、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包括哪些?,它们在维护和保障人民民主方面有何特点或优点。
p157
中国的民主政治,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根据社会主义民主的普遍原理和中国的具体国情而创造、发展和完善起来的,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其本质和特点主要有:
1.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作为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和保障公民政治权利的主要形式。
2.实行在长期革命和建设中发展起来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并以这种符合中国国情的政党制度,保障社会各阶层、各人民团体和各界爱国人士在国家政治生活、社会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
3.以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这种爱国统一战线组织的形式,将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社会各方面代表团结在一起,让他们通过政协对国家大政方针和社会生活的重大问题进行协商,并通过建议和批评充分发挥民主监督作用。
4.建立社会协商和对话制度,提高各级机关活动的开放程度,让人民了解国家、社会的重大情况,并将重大问题交由人民讨论。
5.实行民主选举制度。
公民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人民当家作主、行使国家权力的重要标志,也是公民一项最基本的政治权利。
6.加强基层民主制度建设,并将此作为保障中国公民直接、充分行使自己的民主政治权利的重要途径。
7.实行民主监督制度。
公民的监督权是人民当家作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公民政治权利的一项重要内容。
中国宪法和法律为公民切实行使民主监督权利提供了有效保障。
8.根据社会主义民主原则,建立人与人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平等关系,并建立个人与社会、集体之间的正确关系。
中国民主政治的这些本质和特点,对维护和保障广大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建设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12、为什么我们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作为建设有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方针?
1)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我们党领导的人民推翻剥削阶级的统治,建立人民民主的国家政权,就是要组织和支持人民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在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的大国,离开了共产党的领导,就不可能把全国人民的力量和意志凝聚起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也就无从谈起。
2)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要求,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发扬民主又是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的有效途径。
党只有领导人民创造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才能巩固和发展党的执政地位。
3)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依法治国不仅从制度、法律上保证人民当家作住,也保证党的执政地位。
我国的宪法和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相统一的体现。
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治理国家,管理社会事务和经济文化,保障自己当家作主的权利,这是依法治国的实质。
1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问答题、案例分析题)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标志;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14、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和中心环节以及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核心
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整个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和中心环节;
中华民族的核心是爱国主义;
(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
1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单选题、问答题、案例分析题)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思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价值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1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17、联系实际谈谈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问答题,案例分析题)
1)着力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深入人心,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2)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自信,更好地把握文化发展的规律,以主动担当的精神加快文化发展的步伐;
3)要大力发展社会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4)加快文化体制改革。
要坚持以人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哥经济效益统一,以激发全族文化创造活力为中心环节,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18、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思路。
我们所要建设的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19、联系实际谈谈如何搞好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问答题,案例分析题)
1)社会教育领域综合改革。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大力促进教育公平;
2)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
建立经济发展和扩大就业的联动机制,健全政府促进就业责任制度;
3)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
着重保护劳动所得,完善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健全符合国情的住房保障和供应体制;
4)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统筹推进医疗保障、医疗服务、公共卫生、药品供应、监管体制综合改革。
20、联系实际谈谈如何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国家。
(简答题、案例分析题)
1)树立尊重自然、顺利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