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与环境物探教程考试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杨氏模量:当外力不大应变在某一区间之内时,应力与应变成正比关系,遵从胡克定律。该区间称为线性弹性形变区。这时应力与应变的比值称为杨氏模量,以符号E表示。

泊松比:介质的横向应变与与纵向应变的比值称为泊松比,以符号表示。

视速度:沿任一观测方向测得的速度值,并不是地震波传播的真实速度值,而是沿观测方向,观测点之间的距离和波实际传播时间的比值。这种速度称之为视速度。

潜射波:如果表层是速度随深度增加的变速层,下部是水平均匀地层,这时产生的折射波称为潜射波。

静校正:为了消除实际地形起伏及各个激发点深度不同的影响,对实测的时距曲线形状的影响而进行的校正。

大地低通滤波器效应:地震波在传播过程中随着距离(或深度)的增加,高频成分会很快地损失,而且波的振幅按指数规律衰减,称为大地低通滤器效应。

惠更斯原理:波在传播过程中,任意时刻的波前面上的每一点都可以看作是一个新的子波源,这个新波源也继续传播,在一段时间之后,新的波前面即为所有子波源波前面的包络。

同相轴:通常将相同相位点的连线形成的图形叫同相轴。

正演:就是已知地质体的形状、产状和剩余密度等,通过理论计算来求得异常的分布和规律。

反演:则是已知异常的分布特征和变化规律,求场源的赋存状态(如产状、形状和剩余密度等)。

稳定电流场:强弱和分布不随时间变化的电场为恒定电场,也称为稳定电流场。交变电流场:强弱和分布随时间变化的电场为交变电场,与其伴随的是电磁波。

固体潮:固体地球随天体运动引力的不同而产生的周期形变的现象。

抽道集:为了进行叠加和计算速度谱方便,先把每一个共深度点的所有道集抽出的过程。

纵向电导:当电流平行岩柱体底面流过时,所测得的电导值,称为纵向电导,用符号S 来表示,单位为1/。

均方根速度:是对于水平层状介质的共反射点时距关系,可用双曲线的时距曲线公式近似地代替。由于速度大的分层对均方根速度影响大些(或者说“权”大些),所以均方根速度大于平均速度。

地磁要素:磁场强度T﹑X北向分量﹑Y东向分量﹑Z垂直分量﹑磁偏角D:T与正北方向的夹角﹑磁倾角I:T与水平面的倾角、水平强度H:T在水平面上的投影。这些量可以确定地磁场的大小和方向﹐所以称“地磁要素”。

一、产生的重力异常应具备的条件:

1. 地质体与围岩之间要有一定的密度差异;

2 .密度不均匀的异常体还必须沿水平方向有密度变化; 3.待探测的密度不均匀体要具有一定的规模;

4. 探测的异常体不能埋藏过深;

5. 要能将异常从干扰中分离出来,干扰要轻。

二、剖面法适合解决的问题:

探测产状陡立的高、低阻体,如划分不同岩性的接触带、追索断层及构造破碎带等。对称四级:探测基岩的起伏、构造破碎带及高阻岩脉等。

中间梯度:寻找陡倾的高阻体,如石英、伟晶岩脉等。联合剖面:寻找接触带、直立的低阻体、良导体等地质体

三、常规电法与高密度电法的区别:

高密度电法的基本原理与传统的电阻率法完全相同,不同的是在观测中设置了较高密度的测点,现场测量时,只需将全部电极布置在一定间隔的测点上,然后进行观测。与常规电法相比,高密度电法具有以下优点:(1)电极布设一次性完成,减少了因电极设置引起的干扰和带来的误差;(2)能有效地进行多种电极排列方式的

测量,获得较丰富的地电地质信息;(3)数据的采集实现了自动化,采集速度快,而且避免了由于人工操作的误差和错误;(4)可以实现资料的现场实时处理和脱机处理,大大提高了电阻率法的智能化程度。

四、充电法的工作步骤:

对钻井、坑道等人工揭露或天然露头的良导体上接一供电电极(A),另一供电电极(B)置于离充电体很远的地方(称为无穷远极),对充电体进行充电。进而查明充电体的空间分布形态、产状及延伸。在充电体表面附近,电位面的形状与充电体的形状一致。远离充电体,等位面趋于圆形。电位V为对称曲线;电位梯度ΔV /ΔX为反对称曲线,即在充电体顶部中心,电位梯度为零,其正、负极值对应于充电体边缘部分。

五、地磁场由哪几部分组成:

地磁场 = 基本磁场 + 变化磁场 + 磁异常

基本磁场:中心偶极子磁场和大陆磁场组成,来源地球内部,占地磁场主要部分(98%以上)。变化磁场:主要指短期变化磁场,来源地球外部,占地磁场1%以下。磁异常:主要指地壳浅部具有磁性的岩石或矿石所引起的局部磁场,它叠加在基本磁场之上。

六、激发极化:

在开始供电的瞬间,只观测到不随时间变化的一次场电位差U1,随着供电时间的增长,激发极化电场(即二次场)电位差U2,先是迅速增大,然后变慢,经过2~3分钟后逐渐达到饱和。这是因为在充电过程中,极化体与围岩溶液间的超电压是随充电时间的增加而逐渐形的。显然,在供电过程中,二次场叠加在一次场上,我们把它称为总场或极化场,总场电位差,用U来表示。当断去供电电流后,U一次场立即消失、二次场电位差开始衰减很快,然后逐渐变慢,数分钟后衰减到零。

七、视速度与视速度定理:

视速度:沿任一观测方向测得的速度值,并不是地震波传播的真实速度值,而是沿观测方向,观测点之间的距离和波实际传播时间的比值。这种速度称之为视速度

视速度与真速度之间满足如下关系:视速度定理:式中为波射线与地面法线之间的夹角(入射角),e为波前与地面法线之间的夹角(出射角)。上式表示了视速度和真速度之间的关系,称为视速度定理。

时距曲线:震源到接收点的距离与地震波走时之间的关系曲线为时距曲线

磁场强度的单位:特斯拉(T);十亿分之一特斯拉为1纳特(nT), CGSM单位制中习惯称之为伽马,

eVVVcos/sin/txV

T10nT1-9γγ1nT1

重力异常:在重力学中,由地下岩矿石目睹分布不均匀所引起的重力变化

重力g的单位:1伽=103毫伽(mgal)=106微伽(gal) 1m/s2=106g.u. 1gal= 104 g.u. 布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