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十二后牙固定桥石膏模型基牙预备3学时
后牙牙体预备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后牙牙体预备的基本流程和注意事项。
2. 掌握后牙牙体预备的操作技巧。
3. 提高后牙牙体预备的准确性和成功率。
二、实验材料1. 后牙模型:选择合适的后牙模型,确保牙体形态完整。
2. 备牙车针:柱状尖端变细的车针、金刚砂球钻等。
3. 牙体模型固定装置:用于固定牙体模型,便于操作。
4. 牙膏:用于清洁备牙过程中的牙体表面。
5. 其他:牙体模型托盘、牙体模型架、放大镜等。
三、实验方法1. 观察牙体形态:仔细观察后牙模型的牙体形态,包括牙尖、窝沟、邻面等,为备牙提供参考。
2. 邻面分离:使用柱状尖端变细的车针分离邻面,注意控制角度,避免损伤牙龈。
3. 肩台成型:根据牙体情况,选择制备龈上肩台或平龈肩台。
使用金刚砂球钻进行肩台成型,注意控制深度和宽度。
4. 轴面预备:使用细沙粒车针对轴面进行预备,使表面平溜,便于修复体就位。
5. 功能尖斜面制备:根据需要,对功能尖斜面进行制备,保证结构稳定和适应力集中。
6. 边缘线处理:对边缘线进行光滑处理,避免出现刃状肩台、飞边或羽状肩台。
7. 聚合度与就位道:观察牙体模型,确定聚合度和就位道,保证修复体固位。
8. 修整与检查:对备牙后的牙体进行修整,确保修复体就位顺利。
四、实验结果1. 备牙过程中,严格按照操作步骤进行,确保牙体预备的准确性和成功率。
2. 邻面分离、肩台成型、轴面预备等步骤均顺利进行,达到预期效果。
3. 功能尖斜面制备、边缘线处理、聚合度与就位道等方面也符合要求。
4. 修整后的牙体表面光滑,修复体就位顺利。
五、实验讨论1. 后牙牙体预备是一项技术性较强的操作,需要掌握一定的操作技巧和注意事项。
2. 在备牙过程中,应关注牙体形态、邻面、肩台、轴面等方面,确保修复体固位。
3. 邻面分离、肩台成型、轴面预备等步骤是后牙牙体预备的关键环节,需要认真操作。
4. 功能尖斜面制备、边缘线处理、聚合度与就位道等方面对修复体固位和美观度有很大影响。
实习十三前后牙固定桥石膏代型制作3学时

实习十三前后牙固定桥石膏代型制作(3学时)【目的和要求】1.掌握前后牙固定桥可卸石膏代型制作的方法和步骤。
【实习内容】1.观看可卸代型制作的电教片。
2.多媒体课件进行讲解可卸代型模型的临床意义、制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3.实物展台观看可卸代型模型教学标本及常用工具。
4.示教可卸代型模型(单冠)的制作。
5.学生5-10人一组完成可卸代型的制作。
【实验用品】工作模型、模型修整机、技工打磨机、球钻、长柄钨钢梨形(菠萝样)磨头、石膏振荡器、代型钉、代型钉打孔机、气枪、502胶、硬石膏、蜡片、酒精灯、火柴、石膏调拌碗及调拌刀、分离剂、代型锯、模型底座橡皮托、雕刀、铅笔、代型间隙涂料等。
【方法和步骤】1.修整模型用模型修整机修整模型的四周及底部,将底部修成一个平坦的平面并与牙合平面平行,龈缘以下基底的高度要求在10mm以上。
然后用模型舌侧修整机将工作模型内侧多余的部分磨除,形成马蹄状。
最后用锐利的雕刻刀将模型牙合面的石膏瘤去除,检查上下颌模型之间的咬合关系是否正确。
2.工作模型打孔将修整好的工作模型放在打孔机的平台上,钉孔位置尽量设计在基牙颊舌向及近远中向的中央位置,打开电源开关,两手握紧工作模型,将要打孔的牙模型对准定位灯,同时将平台向下按,模型在随平台下降时,接触快速转动的打孔钻,形成所需要的孔。
要求孔要位于基牙近远中和颊舌径的中心点,孔壁与模型地面垂直。
如此打出所需的孔。
3.预备固持沟:用球钻在模型底部预备1条与孔正对并与牙弓轴向垂直的固持沟直至模型外侧壁,可同时在代型安置孔周围预备1-2个固持孔。
4.粘固代型钉打好孔后,用气枪吹净或牙刷清除孔内石膏粉末,将代型钉用502胶水固定在孔内,钉与模型底面垂直,钉与钉之间相互平行,钉的基台部应正好与模型底面平齐,在代型钉末端加小蜡球。
5.灌注模型底座模型底面清理干净后均匀涂上一薄层凡士林作分离剂,选择与工作模型大小合适的模型底座模型成型器,按照水粉比调拌适量与模型不同颜色的超硬石膏,震荡条件下注入中,再取少许调好的石膏糊剂,加到模型底部,确保两者之间无间隙或气泡存在,然后将工作模型压入底座成型器中,使复位钉接触到成型器最底部。
实习二离体牙石膏模型的制备(1学时)

实习一口腔检查与病历书写(4学时)[目的和要求]1初步掌握常规口腔检查方法及常用的特殊检查方法2初步掌握口腔科问诊,采集病史的方法和正规的病历书写要求[实习内容]1口腔疾病的问诊和病史采集2常规口腔检查和常用的特殊检查3写一份口腔科门诊病历[实习用品] 口腔综合治疗台,检查器械一套,敷料盒,咬合纸,小冰条,牙胶棒,酒精灯,电活力测试仪,病历首页及副页,《口腔内科学》教材[方法和步骤]1每二位学生互相进行口腔疾病的问诊和病史采集:问诊目的是了解疾病开始发生的时间,表现的症状及其影响因素,疾病发展的过程和治疗的经过.医生需用和蔼的语调和患者易懂的语言进行询问.在问诊过程中要善于抓住重点.按主诉,现病史,既往史,家族史以及与疾病诊断和鉴别诊断有关的问题扼要而系统地询问病史.一边询问,一边书写完成病历的“病史”部分(约10-20分钟).2每二位学生互相进行常规口腔检查和常用的特殊检查2.1检查前的准备a诊室清洁,安静,自然光线充足b着装整洁:工作衣,帽子,口罩c检查口腔综合治疗台各部分功能正常d检查器械的消毒和正确使用e手的消毒:剪短指甲,肥皂洗手,清水冲洗或洗手后带一次性医用手套 f医师和患者体位的调整.医师体位原则上是坐位时,人体的各个部位均保持在肌肉的张力较小,能持续进行口腔治疗工作而不感觉疲劳,自觉最舒服的体位上.医师坐在医师椅位上,两脚底平放地面,两腿平行分开,大腿下缘和双肩与地面平行,头,颈,胸,背,腰部呈自然直立位,前臂弯曲,双肘关节贴近腰部,其高度应与患者口腔高度在同一水平面上.术者的视线与患者的口腔应保持适当的距离,一般为20-30cm.医生活动的范围为自患者头顶后方到右前方约60度左右患者体位半卧位或平卧位.调节患者位置,使患者头部与术者的肘部在同一水平,头部沿矢状位可左右移动.治疗上颌牙时,使上颌平面与地面成45度角.治疗下颌牙时,使下颌平面与地面尽可能平行.2.2口腔检查方法a一般检查方法视诊视诊的内容全身情况:全身发育,四肢,体态,行动.口腔颌面部情况:发育是否正常,面部左右是否对称,有无肿胀或畸形.皮肤的颜色改变,瘢痕和窦道等.若要检查面神经的功能,注意鼻唇沟是否消失,嘱患者闭眼,吹口哨,观察眼睛能否闭合,口角有无歪斜.牙齿和牙列:牙齿的颜色,形态,质地,大小,数目,排列和接触关系;牙体的缺损,着色,牙石,软垢和充填体等情况;牙列的完整和缺损,修复体的情况.口腔软组织:与牙体及其并发病相关的牙龈表征,如牙龈色形质的改变,肿胀程度及范围,是否存在窦道;其他各个部位口腔粘膜的色泽及完整性的改变,有无水肿,溃疡,瘢痕或肿物等.视诊的方法首先检查主诉部位,因为这是患者最关心的问题,然后再按一定顺序(如右上→左上→左下→右下)检查其它部位.探诊探诊的内容牙体缺损部位:范围深浅,质地软硬,敏感及露髓与否充填体边缘:密合程度,有无继发龋及充填体悬突牙面的敏感点:确切部位和敏感程度皮肤或粘膜的感觉:感觉的过敏或迟钝,麻醉的效果皮肤或粘膜瘘道的通道:深度,方向,有无渗出,瘘道液性质,瘘道口周围皮肤粘膜牙周袋探诊探诊的方法医师握笔式用口腔科探针进行探诊,选择尖端锐利的探针.动作轻巧有支点,必须有支点,握探针的手指方可有灵敏的感觉.先检查主诉牙和可疑牙,然后按顺序逐个检查.可疑穿髓孔处;不可用力探人以免引起患者不必要的剧烈疼痛和心理压力.瘘道的探诊用钝头探针,探时应顺势推进,不可用力过猛.叩诊叩诊的内容根尖和根周牙周膜的健康状况由叩诊后患牙是否有痛和叩诊牙齿时发出声音的清或浊来辨别;检查牙齿劈裂的部位可由不同方向叩诊后的疼痛来判定.叩诊的方法用平端的手持器械,如口镜,平端镊子的柄端叩诊方向垂直叩和侧方叩,先叩正常对照牙,后叩患牙,一般以邻牙作对照叩诊力量宜先轻后重,一般以叩诊正常牙不引起疼痛的力量为适宜力量.患牙对叩诊的反应,按其与正常牙反应的比较,分别定为:叩痛(-) 用适宜力量叩诊反应同正常牙叩痛(土) 用适宜力量叩诊引起不适叩痛(+) 重叩引起轻痛叩痛(+++) 轻叩引起剧烈疼痛:叩痛(++) 叩痛反应介于(+)和(+++)之间者扪诊扪诊的内容牙齿的动度,牙龈的压痛,肿胀,范围及波动感,牙周袋的溢脓,口腔粘膜的质地,肿物的范围,边缘和活动度,淋巴结的大小,活动或粘连等.扪诊的方法口内扪诊多用单个示指,应戴指套,动作要轻柔;口内双指触扪脓肿的波动感,唇颊部的双指扪诊.口外扪诊常用双手扪诊法扪诊牙齿的“功能动度”时,用示指同时置于患牙及相邻一正常牙的牙颈和龈缘部,让患者作正中合和非正中合运动,示指可以感觉出患牙的异常动度: 0度同正常牙,无异常动度1度仅一个合位有异常动度2度两个以上合位有异常动度咬诊咬诊的内容检查根尖牙周膜的压痛,牙齿的咬合接触,牙合干扰及早接触点的部位.咬诊的方法空咬法:嘱患者咬紧上下牙或作各种咀嚼运动,同时注意牙齿动度和牙龈颜色的改变.咬实物法:选用近似一个牙宽的棉卷或棉签,先检查正常牙,再检查患牙,根据患牙是否疼痛而明确患牙部位.咬合纸法或咬蜡片法:用于检查患者的咬合情况时,应使用薄咬合纸,分别对正中和非正中合位进行咬诊.如果用于确诊单个牙齿的牙合干扰部位,可用一块2-3层厚半个牙尖宽的咬合纸分别垫在不同牙尖的斜面,按正中合和非正中合位顺序检查.患牙咬牙合疼痛明显的着色深处,即为牙合干扰所在处.牙齿松动度检查法用镊子夹住切端或抵住牙合面的窝沟,作唇(颊)舌,(腭)向,近远,中向和上下推(摇)动,按不同的动度记录为:I度松动唇(颊)舌(腭)向松动;或松动幅度小于1mmⅡ度松动唇(颊)舌(腭)向松动;或松动幅度在1-2mm之间Ⅲ度松动唇(颊)舌(腭)向松动,近远中向及垂直方向也均有松动;或松动幅度大于2mm嗅诊用鼻子辨别气味,对某些口腔疾病的诊断有一定帮助.如牙髓坏疽的髓腔内和坏死性龈口炎患者口腔内有特殊的腐败气味.b特殊检查方法牙髓温度测试法冷测法使用综合治疗台上三用枪的冷空气或冷水或使用小冰棒(5-6mm长一端封闭的塑料管内注满水冷冻).将小冰棒置于被测牙的唇(颊)或舌面完好釉面的中1/3处,观察患者的反应.热测法使用加热的牙胶棒或用注射器注滴热水.将牙胶棒的一端在酒精灯上加热变软,但不使之冒烟燃烧(约65-70.C),立即置于被测牙的唇(颊)或舌面的中1/3处,观察患者的反应.[注意事项]1作测试前应向患者说明检查目的和可能出现的感觉,并嘱患者有感觉时抬手向医生示意2先测对照牙(首选对侧正常的同名牙),再测可疑患牙3避免在有病损的部位以及金属或非金属修复体上作温度测试4用牙胶热测时,牙面应保持湿润,以防止牙胶粘于牙面5用冷,热水作温度测时应注意隔离未被测试的牙齿.如有多个可疑牙,应从牙列后部向前逐个测试温度测试结果的表示及临床意义测试结果是与正常健康牙齿对照的结果,因而不能简单用(+),(-)表示.具体表示法如下:正常:被测牙与对照牙反应相同.敏感:比对照牙反应强烈,刺激去除后疼痛持续一段时间.迟缓性痛:即刺激去除后一会儿患牙才出现疼痛反应,并持续一段时间.迟钝:同样的冷,热刺激可引起比对照牙轻微许多的反应.无反应:被测牙对刺激不产生反应.牙髓电活力测验法临床意义:有助于确定牙髓的活力.若患者能感受到电活力计的电刺激,牙髓则被认为有某种程度的活力.但活力测不能作为诊断的唯一根据,因为有假性反应的可能,必须结合病史和其它的检查结果,进行全面分析,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操作:向患者说明检查目的,消除不必要的恐惧,以取得患者的合作.嘱患者有“麻刺感”时,抬手示意.将被测牙严格隔离唾液,吹于或擦干,在牙面上放少许导电剂(如牙膏).将已调整好的仪器的工作端放于牙面上,当患者有感觉时,将工作端撤离牙面并记录读数.[注意事项]先测对照牙,再测患牙.每牙测2-3次,取平均数作结果.装有心脏起搏器的患者严禁作电活力测试.注意可能出现假阳性或假阴性的情况:如牙髓坏死液化,大面积银汞充填体或全冠等.结果:用数字表示,与对照牙相差一定数值则有意义(具体差值因厂家,产品不同而异,可参看说明书).低于对照牙说明敏感,高于对照牙说明迟钝,若达最高值仍无反应,说明牙髓无活力.X线检查:(放射实习)窦道检查法用牙胶尖自窦道口顺其自然弯曲插入,拍X线片可显示与窦道相通的根尖病变处.碘酊染色法可疑牙隐裂时涂碘酊于可疑处的牙面,片刻后用棉球擦去牙面碘酊,若有隐裂则可见裂纹深着色.麻醉检查法当无法确定放敷痛病原牙的部位时,可用局部麻醉法协助定位.若注射麻药后疼痛缓解,则可确定是麻醉区域内的牙齿疼痛.3每位实习学生根据问诊和口腔检查的结果书写一份口腔科门诊病历.病历是诊断和治疗的记录,又是科研和教学工作的资料,而且具有一定法律效力.因此,病历书写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是一位医师基本功的表现,直接影响医教研工作的质量.病历书写要求客观反映情况,一律使用术语表达.字迹要清晰,禁止涂改,伪造.病历书写的要求如下:3.1一般资料:包括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出生地,通讯地址及电话号码.3.2病史主诉:就诊时主要不适的症状,部位及发生的时间(主诉三因素) .现病史:按时间顺序记录本次患病病史,疾病的发生,发展,作过何种治疗及目前况,有意义的阴性结果也应记录.既往史:患者与现有口腔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关的既往疾病史和治疗史.其它:有无饮食,药物及其他过敏史,有无全身疾患及家庭或遗传性疾患均应记录.3.3口腔检查记录主诉牙:记清牙位,按口腔检查顺序记录.如龋病,应先描述龋洞的深浅,范围,腐质情况,敏感程度,穿髓与否,叩诊,松动度,扪诊及咬诊的情况,再描述温度测验,活力测及X线片的表现.结合病史有意义的阴性所见也应记录.非主诉牙的牙体疾病及治疗情况,龋病,非龋疾患,充填体的情况等.牙周,粘膜,牙列及颌面部阳性所见均应作一般记录.3.4诊断:主诉疾患诊断要求名称正确,依据充足.诊断不明确时,应记录“印象”或“待诊”,牙体牙髓科疾病二次诊断正确率要求>95%.三次应诊仍不能确诊时,应请上级医师会诊,并详细记录.3.5治疗设计:根据全口情况,按从主到次的原则,作出全面治疗设计.3.6治疗记录:牙体疾病应写明患牙牙位及龋洞,缺损或开髓的部位(符号),主诉牙处理中关键步骤及其所见.如龋洞去腐后的情况,达牙本质层的深度,有无露髓,敏感程度,所用充填材料和所作的治疗.牙髓疾病应记录开髓时情况,是否麻醉,有无出血,出血量及颜色,拔髓时牙髓的外观,根管数目及通畅程度.根管治疗时,还应记录各根管预备情况(第一支锉及最后一支锉的型号)以及工作长度(以mm为单位),所封药物及根充材料以及充填后X线片的表现.复诊病历应记录上次治疗后至复诊时的症状变化和治疗反应,本次治疗前检查情况,进一步治疗的内容以及下次就诊计划.病历书写完毕:医生应签全名,实习或进修医生还应请指导教师签名.[实习报告与评定]评定常规口腔检查方法及常用特殊检查方法的掌握.评定口腔科问诊,采集病史的方法和正规的病历书写要求的掌握.实验二蜡牙洞型的制备(4学时)[目的和要求]通过在蜡牙上预备洞形,掌握各类窝洞特点及制备原则[实验内容]1了解认识各类窝洞在不同牙齿上的外形特点2蜡牙上制备I,Ⅱ,Ⅲ,V类洞形3完成实习报告[实验用品]蜡制模型(包括上颌前牙,下颌第一和第二磨牙各一颗),雕刻刀,小尺[方法和步骤]1观察蜡体牙标本,认识各类窝洞在不同牙齿上的外形,深度,固位形和抗力形设计2蜡牙洞形制备2.1 蜡牙I类洞型的制备a用雕刻刀尖头刻画出已设计好的外形,顺裂沟扩展,牙尖牙嵴处避让,成为圆缓的曲线.b在外形线内0.5mm处,用雕刀平行于牙长轴形成洞侧壁,注意掌握刀的方向和支撑点,准确的按外形成型.c 与侧壁垂直制备洞底,使洞型呈现底平,壁直,侧壁相互平行的标准盒状洞型.洞深度以颊沟洞缘至洞底5mm.d修整侧髓线角,在牙尖下的侧髓线角处作出倒凹.2.2 蜡牙II类洞型制备a用雕刀尖头刻画出已设计好的外形,邻面龈壁作于游离龈下(颈缘线上5mm),龈方大于牙合方,邻面侧壁缘至自洁区.牙合面越过边缘嵴,在颊尖和舌尖之间形成最窄的鸠尾峡部,在近中窝内,形成鸠尾膨大部,鸠尾峡宽度为牙颊舌牙尖之距的l/3.b用雕刀在画线内0.5mm,依外形先制备邻面洞,轴壁与邻面外形一致,深度为3mm,侧壁与轴壁接近垂直,并向洞口微张,龈壁在龈上与轴壁之夹角略小于直角.预备完成的邻面洞,应为龈方大于牙合方的梯形盒状.c 再制备牙合面洞部分,距边缘嵴4mm的轴壁上与轴壁垂直制备髓壁,牙合面沿鸠尾外形制备侧壁使于髓壁垂直,注意鸠尾峡与邻面洞的宽度的比例.颊侧沟洞缘至洞底深度约4mm.d 修整洞型底平壁直,点线角清晰,轴髓线角略圆钝,髓壁与龈壁平行.2.3 蜡牙Ⅲ类洞制备a 用雕刻刀画出已设计好的外形,邻面唇侧缘与唇面平行,切侧缘和龈侧缘向舌侧略聚合,使成为唇方大于舌方的梯形.鸠尾不宜大,越过近中边缘嵴为鸠尾峡部,应为邻面缺损的1/2或2/3,鸠尾膨大部位于舌面凹内,不损伤舌隆突,不越过中线,避免到切1/3区.b 在画线内0.5mm处下刀,先制备邻面洞,轴壁与近中邻面外形相平行,龈壁,切壁与轴壁相垂直,呈唇方大于舌方的梯形盒状,深度为2.5mm.c从邻面轴壁距舌面2.5mm处,近中边缘嵴中份向舌侧制备舌面洞部分,呈鸠尾外形.舌侧髓壁与舌面平行,龈壁,远中壁,切壁与髓壁垂直.鸠尾峡位于边缘嵴内,洞深2.5mm.d 修整洞型,侧壁直,底平,点线角清晰,轴髓线角圆滑,在舌侧的切髓线角和龈髓线角处,鸠尾膨大部作园弧形倒凹.2.4 蜡牙V类洞制备a 用雕刻刀画出已设计好的外形,在所选牙齿的颊(唇)面或舌(腭)面颈1/3部位画出肾形的V类洞形.b 在画线内0.5mm处下刀,先制备近远中洞壁,深度为2mm.分别自近远中沿外形向中间扩展,洞深始终保持2mm左右并与洞底保持垂直.c 修整洞型,侧壁直,轴髓线角圆滑.使洞底成一弧形面,与所在牙面的弧度一致.洞壁与洞底垂直.[注意事项]制备窝洞操作时,注意支点,避免雕刻刀滑脱.[实习报告与评定]评定对各类洞形设计的掌握.实习三口腔科医师的术式,支点与钻针切割硬物练习(4学时)[目的和要求]1掌握口腔科医师工作的正确术式2初步掌握口腔综合实习台的使用3初步掌握手机和口镜的握法和支点的应用4初步掌握用钻针切割硬物的方法[实习用品]口腔仿头模实习台,手机,各类钻针,预成硬材料块(地板砖,瓷砖等材料,尺寸约为4cm X 2cm X2cm的长方体,其一末端为圆柱状),铅笔,尺子,刻度探针,橡皮.[实习内容]1教师讲解口腔仿头模实习台的使用及保养2教师讲解和示教口腔科医师工作的术式3练习医师的体位及术式,手机和口镜的握持和支点的应用,在预成硬材料块上按要求切割制备一定洞形4完成实习报告[方法与步骤]1学习口腔综合实习台各部位名称及功能1.1介绍仿头模及颌架的使用方法1.2复习涡轮手机和电动手机的正常使用程序,日常维护及保养方法2练习口腔科医师的体位调节及术式2.1医师体位:原则上是坐位时,人体的各个部位均保持在肌肉的张力较小,能持续进行口腔治疗工作而不感觉疲劳,自觉最舒服的体位上.医师坐在医师椅位上,两脚底平放地面,两腿平行分开,大腿下缘和双肩与地面平行,头,颈,胸,背,腰部呈自然直立位,前臂弯曲,双肘关节贴近腰部,其高度应与仿头模(患者)口腔高度在同一水平面土.术者的视线与患者的口腔应保持适当的距离,一般为20-30cm.医生活动的范围为自患者头顶后方到右前方约60度左右2.2患者体位:半卧位或平卧位.调节合适仿头模位置,使之与术者的肘部在同一水平,沿矢状位可左右移动.治疗上颌牙时,使上颌平面与地面成45度角.治疗下颌牙时,使下颌平面与地面尽可能平行.3练习手机和口镜的握发与支点的应用3.1手机:牙体牙髓科及儿科治疗时用握笔法,修复科和正畸科用直机头修整义齿的操作用掌拇指法.上述两种握持法在进行工作时,都必须有支持点,即支点.一般用无名指做支点.但在某一狭小部位进行一些精确而用力的工作,如使用挖匙刮除腐质时,常用握住工具的中指做支点;有时为了支点更稳固,用无名指和中指共同做支点.支点应放在邻近的硬组织上.支点对正确使用器械非常重要.由于支点支持和限制了器械的走动幅度,可以施用较大的力而不易滑脱损伤邻近组织,要求能用中指或(和)无名指作支点,有了支点,工作时手指才能感觉灵敏,动作才能精细准确.3.2口镜:左手用拇,食指和中指握持口镜柄距柄端1-2cm处,中指在口镜柄的前方,用左手无名指或手掌尺侧轻支在患者的左面颊部作为支点.口镜可以在口腔内前后左右移动和转动.医师从口镜内可以看清楚上颌牙齿的各个部位而保持头颈部的基本直立体位.要求用口镜作以下练习:a正确的握持和支点b用口镜的移动和转动,反射聚光看清仿头模口腔中上颌每一个牙齿的各面和上腭部,注意保持头颈部的基本直立姿势c用口镜牵拉颊部,保护舌部4在预成硬材料块上按下列要求切割制备一定洞形,练习制备一定形状的洞形. 4.1洞形的设计要求a预备一个长5mm,宽2mm,深2mm且两端为弧形的沟,要求线角清楚,底平,侧壁各面相移行.b预备一个长5mm,宽2mm,深2mm的盒状洞形,要求点线角清楚,底平壁直.c预备一个直径5mm,深2mm的半圆形洞,要求底平壁直,线角清楚.d预备一个边长5mm,深2mm的等边三角形洞,要求各线角清楚.e预备一个与a相似的沟,并使沟的一端达到预成材料的一个侧面上.f预备一个与b相似的沟,并使沟的一端达到预成材料的一个侧面上.g预备一个与e相似的沟,并在侧面上预备一个深3mm,长2mm的台阶.h预备一个与g相似的洞,俯视成鸠尾形,鸠尾膨大部宽3mm,峡部宽2mm,在侧面形成梯形,梯形的底边长3mm.注意鸠尾的峡部不应与台阶重叠.i在预成材料的弧形面上预备一个长5mm,宽2mm,深1.5mm的沟,沟的两端为弧形,沟底与表面的曲度相一致.j在预成材料的弧形面上预备一个长约5mm,宽2mm,深5mm的似肾形的沟,向下方弯曲,两端为弧形,沟底面曲度与表面保持一致.[操作步骤]1画轮廓线并将各种洞形的位置摆放设计好2备洞:用裂钻在轮廓线内钻洞,注意支点3扩展洞形:按设计好的洞形选用裂钻扩展,钻针方向垂直于表面,深浅要均匀一致.4修整洞形:将洞形修整成低平壁直,点线角清楚[注意事项]1严格按操作规程使用口腔综合实习台2不论是用哪种手机,都要求钻针停转时进入口腔,在钻针转动时出入牙齿.要求右手握持手机,左脚踩脚闸3用手机和钻针切割硬材料时,必须有支点[实验报告与评分]评定预成材料上制备洞形的过程与结果实验四窝洞的结构分类及石膏牙备洞(4学时)[目的和要求]1掌握窝沟定义,结构,各部分名称及常用的窝洞分类方法2在石膏牙上备洞,掌握G.V.Black各类洞形分类方法[实习用品]各类窝洞的标本,模型及挂图,不同牙位的放大数倍的石膏牙,雕刻刀,铅笔,刻度探针[实习内容]1学习窝洞定义,结构,各部名称,代表符号及牙位表示法2学习G.V.Black窝洞分类法3石膏牙备洞3.1洞形设计要求a I类洞形设计要点:底平,壁直的盒状洞形,点线角清楚,牙尖下方做倒凹形固位.窝洞应包括咬牙合面上的全部窝沟及裂隙(预防性扩展的原则),避开牙尖和嵴.洞缘角为直角,外形线要圆缓.bⅡ类洞设计要点:邻面洞形作合向略小于龈向的梯形.龈壁位于颈缘线上,与髓壁平行;颊舌侧壁洞缘位手自洁区,洞缘角接近直角.颊,舌轴襞略向中线聚合,轴壁与牙长轴平行.咬牙合面洞形为鸠尾形.邻面洞向咬牙合面扩展,包括窝沟在内形成鸠尾洞形的膨大部.在颊舌尖之间缩窄,形成鸠尾峡部,峡部宽度为颊舌牙尖间距的1/3-1/2.鸠尾峡部与轴髓线角不能重叠,轴髓线角应圆钝.邻面洞与咬合面洞内各点线角要求清楚.洞底应达釉牙本质界下0.5mm,洞深:合面前磨牙深 1.5-2.0mm,磨牙为 2.0-2.5mm;龈阶宽前磨牙0.8-1.0mm,磨牙为1.0-1.5mm.c Ⅲ类洞形设计要点:邻面洞形呈唇向略大于舌向的梯形.唇壁与唇面平行,切壁,龈壁略向舌侧聚拢,邻面轴壁与牙齿邻面平行.腭(舌)侧面洞形为鸠尾形,位于舌面窝内舌隆突上方,不过舌侧中线;鸠尾峡部位于边缘嵴内,宽度为邻面切龈向宽度的1/3.切壁不超过牙齿舌面的中1/3,龈壁不损伤舌隆突.龈壁,唇壁,切壁与邻面轴壁垂直,点,线角清楚.洞底应达釉牙本质界下0.5mm;洞深:邻面唇壁约宽1mm,舌面鸠尾深度约为1mm.d V类洞形设计要点:洞形为肾形,位于牙齿颊面或舌面的龈1/3处,切壁止于牙面颈1/3与中1/3交界处,龈壁近龈缘,近远中壁止于轴面角处,洞底(髓壁)为一弧形平面,其弧度与牙齿唇(颊)或舌面弧度一致,洞壁与洞底垂直,线角清楚.洞底应达釉牙本质界下0.5mm,洞深约1mm.[操作步骤]1根据洞形设计要求,在石膏牙上设计窝洞外形,并用铅笔画出窝洞的外形线2将石膏牙置于仿头模上.3使用低速手机,以平头裂钻在石膏牙上制备Ⅰ,Ⅱ,Ⅲ,Ⅳ,Ⅴ洞型.4检查并修整洞形:每完成一个洞形制备后,检查并修整窝洞使其达到以下要求:低平壁直点线角清楚.窝洞的外形线为圆缓曲线.窝洞在咬合面应包括所有的窝沟,在临面应达到自洁区,同时尽量保留牙尖,边缘嵴及斜嵴.临面洞的颊,舌侧洞缘角为直角,略向中线聚拢.鸠尾峡部的比例恰当,宽度为颊舌牙尖间距的1/3-1/2[注意事项]1.雕刻刀应在外形线内下刀,以免扩大洞形2选用合适的支点,用力方向与咬牙合面垂直3勿损伤洞缘的牙面[思考题]请叙述G.V Black窝洞分类法的临床意义[实习报告与评定]1评定对窝洞的类别,结构和各部名称的掌握2评定石膏牙备洞的结果实验五离体牙洞型制备(12学时)[目的和要求]。
中级口腔医学主管技师基础知识-5-1_真题-无答案

中级口腔医学主管技师基础知识-5-1(总分50,考试时间90分钟)一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 制作金属全冠熔模的嵌体蜡的性能及其用法中错误的是A.加热后蜡条能均匀软化,不出现鳞状碎屑B.在稍高于口腔温度时有良好的可塑性C.在温度降到口腔温度时,形成稳定,并且易于雕刻的外形D.当加温到50℃时能气化挥发,并且参与灰粉少E.可用火焰烘烤,烤箱中加热或者在热水浴中浸泡等方法软化蜡条2. 患者,男性,35岁,右上颌中切牙拔除后3个月,要求烤瓷固定桥修复。
经检查左侧上颌中切牙及右侧上颌侧切牙牙根均较长,均为活髓,可以作为固定桥基牙,基牙预备时,为保证美观和冠边缘的强度,牙体颈缘一般应预备成A.羽状边B.锐角C.直角或135°凹面D.>135°的斜面E.直角斜面形3. 对树脂材料聚合影响最大的因素是A.温度B.空气潮湿度C.粉液比例D.调拌速度E.调拌时间4. 平面是指A.一个真实存在的平面B.此平面前端高于后端C.处于颌间距离的中点D.以上颌牙列为基准E.是个假想水平面5. 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A.边缘嵴起到捣碎食物的作用B.颊沟和舌沟是食物排泄的主要通道C.上颌磨牙的斜嵴对侧方运动有引导作用D.功能性磨耗不利于上下颌关系的稳定E.切牙主要是切断食物6. 牙龈的组织学特征是A.没有角化层B.血管丰富C.无黏膜下层D.缺乏颗粒层E.固有层为疏松结缔组织7. 义齿制作最基础是必须保证有准确的A.基牙B.卡环C.支托D.模型E.基托8. 银在银汞合金中的作用下列哪一条是错误的A.易与汞结合B.是银汞合金的主要成分C.可使银汞合金体积膨胀D.可减少银汞合金的流动性E.可增加汞充物强度9. 下面哪个是不易发生龋坏的A.下颌前牙舌面B.上颌切牙邻面区C.上颌侧切牙舌窝D.后牙窝沟点隙E.下颌牙颊侧10. 上颌第一磨牙较高的髓角一般接近于A.牙冠1/3B.牙冠中1/3C.牙冠颈1/3D.牙冠1/3与中1/3交界处E.以上都不是11. 某患者65岁,全口牙列存,左侧上颌骨肿痛,需从中线处行上颌骨部分切除术,术前制作腭护板的设计应为A.右侧上颌牙列设计3个间隙卡B.腭护板重排左侧上颌义齿,建立关系C.可设计左右基托腭杆相连D.考虑牙列颌骨部分切除,应适当填加基托至左侧缺损腔,以利软衬E.可术前取模,术后2周再佩戴12. 近中-嵌体可以表示为A.D-O嵌体B.M-O-D嵌体C.B-O嵌体D.M-O嵌体E.L-O嵌体13. 替牙期间上下牙弓的咬合关系发展是A.中性关系→近中关系B.远中关系→中性关系C.近中关系→中性关系D.中性关系→远中关系E.一直不变14. 上颌第一磨牙牙冠面的牙尖从大到小的顺序是A.近中舌尖>近中颊尖>远中颊尖>远中舌尖B.近中舌尖>近中颊尖>远中舌尖>远中颊尖C.近中颊尖>近中舌尖>远中舌尖>远中颊尖D.近中颊尖>近中舌尖>远中颊尖>远中舌尖E.远中颊尖>近中舌尖>远中舌尖>近中颊尖15. 下颌第二磨牙萌出的一般时间段为A.5~6岁B.7~8岁C.14~15岁D.9~10岁E.11~13岁16. 下颌骨的薄弱部分为A.正中联合B.颏孔区C.下颌角D.髁状突颈部E.喙突17. 关于前磨牙有A.上颌第一前磨牙颊尖短小圆钝B.上颌第二前磨牙轮廓较锐突C.下颌前磨牙牙体长轴偏颊侧D.下颌前磨牙的牙冠方圆E.前磨牙均为双根牙18. 乳牙期牙尖交错的特征A.乳牙的位置偏向近中B.无矢状曲线C.有横曲线D.乳牙后期会出现暂时性深覆E.乳牙的位置偏向远中19. 牙本质反应性变化不包括下列哪种A.继发性牙本质B.修复性牙本质C.牙本质死区D.透明牙本质E.罩牙本质20. 哪颗牙根尖距离上颌窦下壁最近A.上颌第一磨牙B.上颌第二磨牙C.上颌第一前磨牙D.上颌第二前磨牙E.上颌第三磨牙21. 人群中哪种咀嚼类型最多见A.双侧同时咀嚼B.双侧交替咀嚼C.单侧咀嚼D.后牙咀嚼E.前牙后牙同时咀嚼22. 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A.牙形由单一向复杂异型演化B.牙数由多变少C.牙根由无到有D.由槽生牙向侧生牙、端生牙演化E.以上都不是23. 关于颞下颌关节说法正确的是A.髁突前斜面为功能区B.髁突内侧与侧方运动的工作侧有关C.关节结节的前斜面为功能面D.关节囊下腔可做滑动E.关节囊内无关节板24. 口腔全口义齿制作时使用的蜡属于A.印模蜡B.嵌体蜡C.基托蜡D.铸造蜡E.黏蜡25. 关于烤瓷熔附金属冠的论述中不正确的是A.金属内冠用合金铸造而成B.金属冠表面覆盖与天然牙相似的瓷粉C.金瓷衔接呈锐角,有利于金属肩台传导力D.瓷粉在真空烤瓷炉烧结熔附而成E.金属冠兼顾丁金属的强度和瓷的美观26. 上颌第一磨牙面特征有A.近中舌尖最小B.远中舌尖是上颌磨牙的功能尖C.存在斜嵴D.远中窝大于近中窝E.牙冠呈扁圆形27. 上颌第一磨牙最小的牙尖是A.近中颊尖B.远中舌尖C.远中颊尖D.近中舌尖E.以上都不是28. 某患者70岁,戴全口义齿2年,左侧半月前,自感口腔时常出现异味,检查身体健康,鼻咽喉部及肺胃无异常,口腔黏膜基本无红肿,可能异味来源有A.义齿塑料老化B.埋伏牙与外界相通C.唾液分泌减少D.幻嗅E.义齿清洁不当29. 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上颌前磨牙舌侧髓角较高,备洞易穿髓B.下颌前磨牙髓室底较深C.上颌磨牙近颊、舌髓角较高,备洞易穿髓D.下颌第一磨牙易出现“C”根管E.乳牙牙髓髓角较低30. 某男63岁,全牙列缺失,之间有骨突,全口义齿修复未作缓冲处理,最可能引起戴牙出现的症状是A.义齿基托不贴合B.义齿折断C.义齿基托过长D.疼痛E.恶心呕吐31. 瓷与金属的结合形式中起主导作用的是A.机械结合力B.压缩结合C.化学结合D.范德华力E.金属表面的除气处理32. 基托发生变形的原因不包括A.装盒压力过大B.装盒压力不足C.基托厚薄差异过大D.冷却过快E.升温过快33. 下列牙齿中牙体长轴与中线交角最大的是A.上颌中切牙B.上颌侧切牙C.上颌尖牙D.上颌前磨牙E.上颌磨牙34. 上颌切牙有A.唇舌面的外形高点在中1/3B.中切牙切缘与近中切角近似直角C.上颌侧切牙近中切角似锐角D.上颌侧切牙舌窝较浅E.较常发生变异35. 某患者60岁,音乐老师,初戴全口义齿,自感说话易发出哨音,可能原因是A.下前牙排列过于向舌侧倾斜B.下颌舌侧基托太薄C.上颌基托形成了腭皱D.上颌远中边缘封闭不全E.上颌前牙前突36. 基托树脂聚合过程中链引发阶段是A.吸热反应B.放热反应C.没有热量变化D.可能吸热可能放热E.先吸热后放热37. 牙尖交错时下颌骨的位置称A.牙位B.正中关系位C.下颌姿势位D.颌位E.息止颌位38. 患者,男性,45岁,右侧下颌第一磨牙拔除后3个月,要求烤瓷固定桥修复,经检查,确认右侧下颌第二磨牙和第二前磨牙的牙根长度及牙槽骨高度均适宜,可以选作固定桥的基牙,但右侧下颌第二前磨牙部分牙冠缺失,X线照片显示尖周有阴影,此时,应首先选择的治疗措施为A.右侧下颌第二前磨牙成品根管钉固位,银汞做核B.右侧下颌第二前磨牙铸造桩核C.右侧下颌第二前磨牙完善的根管治疗D.右侧下颌第二前磨牙牙本质钉固位,银汞做核E.右侧下颌第二前磨牙干髓术治疗39. 上颌第一磨牙面窝A.近中窝小B.近中窝又称中央窝C.远中窝大D.远中窝占面2/3E.远中窝其实并不存在40. 义齿设计中使用近中支托和应力中断卡环的目的是A.增加义齿固位B.方便义齿取戴C.增加义齿的强度D.减少基牙的扭力,减轻基牙负荷E.以上都不是41. 合金与单一金属相同之处是A.熔点B.硬度C.延展性D.导电性低E.以上均不是42. 可加速丁香油氧化锌水门汀结固的因素是A.液中加橄榄油B.调拌中与水接触C.粉中加磷酸锌D.粉中减少硬脂酸锌E.粉中减少醋酸锌43. 前磨牙中超过半数为颊舌二根的牙是A.上颌第一前磨牙B.上颌第二前磨牙C.下颌第一前磨牙D.上、下颌第一前磨牙E.下颌第二前磨牙44. 复合树脂充填时首选垫底料A.氧化锌丁香油水门汀B.磷酸锌水门汀C.玻璃离子水门汀D.牙胶E.护洞漆45. 牙尖交错是指A.下颌位置在正中B.每颗牙都对应对颌两颗牙C.上下牙列的中线对正D.形成最广泛的E.以上都不是46. 支托的宽度应是A.磨牙颊舌径的1/2,前磨牙的1/3B.磨牙颊舌径的1/3,前磨牙的1/2C.磨牙颊舌径的1/3,前磨牙的2/3D.磨牙颊舌径的2/3,前磨牙的1/2E.磨牙颊舌径的1/2,前磨牙的2/347. 占烤瓷合金与瓷之间结合力的1/2以上的力为A.机械结合力B.化学结合力C.压缩结合力D.范德华力E.以上都不是48. 上颌中切牙髓室缺乏A.髓室底B.髓室顶C.近中髓壁D.舌侧髓壁E.髓角49. 影响金-瓷结合的因素不包括A.使用的合金与瓷材料的匹配B.金属内冠的表面形态C.操作过程中对瓷粉的污染D.烧结次数的增加E.瓷构筑的顺序50. 切牙切嵴的磨耗情况是A.上颌切牙>下颌切牙B.下颌切牙>上颌切牙C.上颌切牙=下颌切牙D.侧切牙>中切牙E.以上都不是。
实习七前牙烤瓷全冠石膏模型基牙预备3学时

实习七前牙烤瓷全冠石膏模型基牙预备(3学时)【目的和要求】1.加深对金属烤瓷全冠修复理论的理解。
2.掌握前牙金属烤瓷全冠牙体预备的方法和步骤。
【实习内容】1.教师示教烤瓷熔附金属全冠的牙体预备步骤及方法,结合实物展台观看教学模型标本。
2.学生在石膏模型上进行烤瓷熔附金属全冠牙体预备操作练习。
【实验用品】超硬石膏标准模型、高速涡轮机头或口腔综合治疗椅、牙体预备钻针一套、示教标本等。
【方法和步骤】1.麻醉:根据需要,术前进行活髓牙局部麻醉。
(在真正的临床操作中要有此步骤)2.切端预备:以高速轮形车针或柱状粗砂金刚石车针在切缘唇舌向上,与长轴成45°角度方向上,先磨出1.5~2.0mm深的沟2~3个,判别磨切量合适后,再依次向近远中扩展,完成整个切缘的切割。
3.唇面预备:分切和颈1/2两个斜面,以一支粒度较粗的金刚砂柱形车针先在唇切1/2处磨出深1.0~1.5 mm的纵形沟,切端与原有牙面形态一致,再逐渐向近远中扩展。
然后再在唇龈 1/2处依次磨去同样深度,龈端部分与牙体长轴一致并决定全冠的就位道。
4.邻面预备:用预备唇面的车针紧贴牙冠轴面角向邻面磨切,首先把颈缘至切缘的倒凹部分磨除,再接肩台1.0mm磨除邻面牙体组织,并且控制轴面切向会聚2°-5°。
5.舌面预备:用小球形金刚砂车针做指示沟或形成3个指示窝,深度为0.7-0.8mm,然后用轮状金刚砂车针或橄榄球样金刚砂车针磨除隆突上的舌面窝达0.7-1mm(磨除厚度在仅有金属的部分可为0.7mm,在有瓷面的部分及金瓷交界的部分要适当增加)舌面窝磨除应基本与原有外形一致,不应形成一简单斜面。
舌轴面预备:用小球形金刚砂车针做指示沟或形成3个指示窝,深度为0.7-0.8mm,然后用轮状金刚砂车针或橄榄球样金刚砂车针磨除隆突上的舌面窝达0.7-1mm(磨除厚度在仅有金属的部分可为0.7mm,在有瓷面的部分及金瓷交界的部分要适当增加)舌面窝磨除应基本与原有外形一致。
实习十四前牙固定桥石膏蜡型制作3学时

实习十四前牙固定桥石膏蜡型制作(3学时)【目的和要求】1.掌握前牙金属烤瓷固定桥蜡型的制作。
【实习内容】1.多媒体结合实物展台讲解前后牙金属底层冠蜡型的制作。
2.教师示教前牙固定桥金属底层冠蜡型的制作。
3.学生练习并完成前牙固定桥金属底层冠蜡型的制作。
【实验用品】实验十三已做好的可卸代型模型、基底蜡、嵌体蜡、边缘蜡、电蜡锅、蜡刀、雕刀、酒精灯、气枪、代型隙料、蜡型分离剂、喷灯、小弯卡尺、蜡型清洗剂等。
【方法和步骤】1.固位体蜡型的形成:(以滴蜡法为例)取出石膏代型,在预备牙表面涂一层液体石蜡。
将厚0.35-0.5mm的薄蜡片均匀烤软,然后均匀的压贴在石膏代型预备牙的牙冠上,切除多余的蜡片。
也可用浸蜡液法,即将石膏代型在蜡液中均匀涂覆一层。
2.桥体蜡型的形成:在可卸石膏工作模型的缺牙区牙槽嵴处垫上基托蜡片,使与对牙合牙间留出约2mm的间隙。
在基托蜡片上涂层液体石蜡,取一块大小合适的嵌体蜡,烧软后置于基托蜡上,加熔蜡连接固位体蜡型,在蜡未硬固前,取得咬合关系,待蜡硬固后雕刻桥体外形。
用熔蜡封闭蜡片对接处和颈缘部位。
将石膏代型浸入冷水内使蜡硬固后,顺就位道相反方向取下蜡型,检查蜡冠边缘是否完整,如不完整,可复位加蜡直至符合要求。
用喷灯或用棉球蘸水烧热,轻轻擦洗固定桥蜡型表面使之光滑。
使蜡型表面光滑。
完成后的蜡型要求:1)蜡型厚薄应均匀一致,尤其在轴面角及颈缘处。
2)蜡型表面应圆盾光滑,不能有尖锐的棱角和尖嵴。
3)蜡型厚度一致,厚度不得少于0.3mm。
【注意事项】1.堆塑切端解剖外形时,注意微热雕刀,温度不可过高,注意手的支点要稳.用刀的方向和力的大小,以免在修形时造成蜡型移动.变形.脱落。
勿使用锐利工具,以免损伤石膏代型。
2.取出蜡型时,注意取出时要顺戴入道相反方向,以避免折断;也不可用力过大以防止蜡型变形。
3.蜡型完成后如暂时不包埋可以将蜡型置于室温水中保存。
5.制作蜡型的方法多种,本实验只介绍其中的一种方法。
口腔医学专业《实训四 石膏牙模型Ⅲ类洞制备(2学时)》

实训四石膏牙模型Ⅲ类洞制备〔2学时〕一、实训目的1掌握Ⅲ类洞的形状结构、外形特点。
2熟悉石膏牙Ⅲ类洞洞形的设计、制洞的方法和要点。
二、实训内容1演示石膏牙Ⅲ类洞形的设计及制备方法。
2学生在石膏牙模型上制备Ⅲ类洞洞形。
三、实训器材1器械打磨机、车针、三用枪、铅笔。
2材料石膏牙模型。
四、方法和步骤〔一〕复习Ⅲ类洞的相关知识:1Ⅲ类洞:前牙邻面未累及切角的龋损所备成的窝洞。
包括切牙和尖牙的邻面洞、邻舌面和邻唇面洞。
2Ⅲ类洞洞形预备要点:〔1〕洞的外形呈圆缓曲线,避开牙嵴。
〔2〕洞有足够的、均匀一致的深度,应达牙本质浅层。
〔3〕保护牙髓,洞底应与牙面外形一致,以防穿髓。
〔4〕点、线角清晰而圆钝,洞底平坦。
〔5〕洞缘角呈直角,无短斜面形成。
〔二〕石膏模型Ⅲ类洞形的设计及制备:1设计外形:用铅笔在石膏牙模型上设计窝洞外形,将Ⅲ类洞设计为邻舌面洞。
邻面洞型呈唇向略大于舌向的梯形。
唇壁与唇面平行,切壁、龈壁略向舌侧聚拢,邻面轴壁与牙齿邻面平行。
腭舌侧面洞形为鸠尾形,位于舌面窝内舌隆突上方,不过舌侧中线;鸠尾峡部位于边缘嵴内,宽度为邻面切龈向宽度的1/3。
切壁不超过牙齿舌面的中1/3,龈壁不损伤舌隆突。
龈壁、唇壁、切壁与邻面轴壁垂直,点、线角清楚。
洞底应达釉质牙本质界下,洞深:邻面唇壁约宽1mm,舌面鸠尾深度约为1mm。
2制备邻面洞:从舌面边缘嵴处开扩洞口,进入邻面龋损,轴壁与牙唇壁,切壁、龈壁垂直,而与邻面外形平行,在轴龈和唇轴切点角处做倒凹。
3制备舌面洞:在舌隆突的切方预备鸠尾,宽度为邻面洞舌方宽度的1/3~1/2。
髓壁与舌面外形平行,而与侧壁垂直,狭部圆钝以髓壁为基底,洞缘圆缓、梯圆钝。
4检查修整完成洞形,要求底平、壁直,点、线角清楚而圆钝。
打磨机应在外形线内开始磨切,预留出修整的空间,以免扩大洞形。
选用适宜的支点,用力方向与牙面垂直。
五、思考题1Ⅲ类洞的根本结构和特点?2Ⅲ类洞制备过程中可以考虑的固位形和抗力形有哪些?〔王家霞〕。
实习九 牙体缺损(前牙桩核石膏模型基牙预备)(3学时)

实习九牙体缺损(前牙桩核石膏模型基牙预备)(3学时)【目的和要求】1.掌握前牙桩核桩道制备的方法。
【实习内容】1.教师示教铸造桩核的牙体预备。
2.学生在标准石膏模型上进行铸造桩核的牙体预备。
【实验用品】超硬石膏标准模型、高速涡轮手机及钻针、探针、镊子、绵花、蜡刀、酒精灯、火柴等。
【方法和步骤】1.牙体预备(1)依据烤瓷冠牙体预备要求预备残冠;1)唇舌、近远中磨除量同烤瓷冠,终止线位于龈上或齐龈;2)去尽去尽原有充填体、腐质; 3)去除牙本质薄壁弱尖。
(2)根管预备:方法一:采用G型及P型扩孔钻(多媒体讲解)1)根据X线片,了解牙根的长短.粗细及根管充填情况,注意根管的走向,充填的根管影像是否位于牙根的中央。
同时应参考牙体治疗记录,确定预备长度,并在钻针上用橡皮止动片标明。
2)先用2#G型扩孔钻顺根管方向轻轻钻入,顺势由浅入深将根管内充填材料逐步取出,若遇到阻力,应停钻并调整钻针的方向,确保钻针尖在根管充填物内后再向根端钻磨(一般根充物位于根管的中央,使根管预备的深度达根长的2/3-3/4,同时应保证根尖区至少有4mm的根尖封闭区,预备根管宽度为牙根横径的l/3,形态与牙根的外形基本一致。
G型扩孔钻用于根管预备初始扩大根管口和敞开根管的冠部,以使后继器械较易进入根管。
3)应用2#.3#以及更大号的P型扩孔钻(依据根管粗细)将根管壁上的根充物清理干净并修整平滑,若此时根管横径达不到桩的强度要求,可在此时进一步磨除扩大根管,但应注意预备长度不变。
P型扩孔钻刃部较G型扩孔钻长,主要用于取出根管充填材料和桩道预备。
4)修整牙本质肩领,使之达到以下要求:完整的牙本质环,高度≥1.5mm,厚度≥1.0mm。
方法二:(示教并学生练习)应参考X线片,以了解根管内充填材料的情况及牙根长短,粗细与外形。
预备时,先根据充填材料的直径选用略小于根管口的圆钻,从根管口充填材料的正中沿牙根方向缓慢去除充填材料,采用徐进徐退的手法,随时校正钻入方向。
实习四牙体缺损后牙嵌体石膏模型基牙蜡型制作3学时

实习四牙体缺损(后牙嵌体石膏模型基牙蜡型制作)(3学时)【目的和要求】1.掌握嵌体基牙蜡型制作的方法及步骤。
【实习内容】1.教师示教直接法制作第一磨牙近中邻牙合嵌体的蜡型。
2.学生在石膏模型上练习。
【实验用品】嵌体蜡、液体石蜡油、探针、镊子、棉花、酒精灯等。
【方法和步骤】(1)去除窝洞内的暂封材料,选择一合适的成形片,插入近中间隙,并用成形片夹固定。
(在真正的临床操作中要有此步骤)(2)在窝洞洞壁.成形片内壁以及对颌牙牙合面上涂布一薄层液体石蜡。
(3)将适量的嵌体蜡均匀烤软后压入窝洞,使之充满整个窝洞,待蜡硬固后,放松成形片夹,抽出成形片。
(4)将探针大弯端在小火上略烧热,从牙合面插入蜡型,注意不要穿透蜡型,待蜡硬固后顺着就位道相反方向取出蜡型,检查组织面是否完整,点、线角是否清晰。
如有不足之处,加以修改,使之合适。
然后修整蜡型邻面,并在接触区处加一薄层蜡,以补偿成形片的厚度,最后将蜡型顺着就位道方向戴入窝洞。
检查邻接关系是否合适,如不合适则取下修改至合适。
(5)蜡型戴入窝洞后,去除探针,并用烧热的蜡刀烫软牙合面部的蜡,然后做正中和非正中咬合,待蜡硬固后用蜡刀雕刻出应有的解剖外形。
(6)用小棉球蘸水烧热,轻轻磨擦蜡型表面,使之光洁,即完成了蜡型雕刻。
完成后的蜡型要求:1)正确恢复患牙的解剖外形,边缘密合无缺损;2)有良好的咬合及邻接关系;3)正确形成牙合龈向间隙及颊舌外展隙;4)组织面完整,点角、线角清晰;5)表面光滑,体积恒定。
(7)将探针在小火上略烧热,从牙合面插入蜡型,待蜡硬固后,顺就位道相反方向取出蜡型,并置于小棉团上,然后用略烧热的镊子夹住探针大弯端,蜡软化后抽去探针,两个小针孔用蜡刀烫平。
(8)在蜡型邻面接触区处加一小滴蜡以补偿铸件磨光时的损失。
4.洗净窝洞.隔湿.消毒.吹干,并用牙胶暂封(在真正的临床操作中要有此步骤)5.安插铸道(1)取直径为1.2-1.5mm.长度约15mm的蜡条作为铸道,用蜡固定在蜡型近中邻牙合边缘嵴上,注意不要破坏咬合关系,铸道平分牙合面与轴面的夹角(2)在距蜡型1.5-3mm处的铸道上加一个体积为蜡型1/2的圆蜡球作为储金球。
实习十五后牙固定桥石膏蜡型制作3学时

实习十五后牙固定桥石膏蜡型制作(3学时)【目的和要求】1.掌握后牙固定桥蜡型的制作方法。
【实习内容】1.多媒体结合实物展台讲解前后牙金属底层冠蜡型的制作。
2.教师示教前后牙金属底层冠蜡型的制作及蜡型包埋。
3.学生练习并完成前后牙金属底层冠蜡型的制作及蜡型包埋。
【实验用品】已做好的可卸代型模型、基底蜡、嵌体蜡、边缘蜡、蜡刀、雕刀、酒精灯、气枪、代型隙料、蜡型分离剂、蜡型清洗剂等。
【方法和步骤】一.固位体蜡型的形成:(以滴蜡法为例)1.将工作模型.对牙合模型在水中浸湿,取出石膏代型,在预备牙表面涂一层液体石蜡。
2.取一块厚度为0.35-0.5mm.大小合适的薄蜡片烘软后,均匀的压贴在预备牙牙冠表面,并修去多余部分。
也可用浸蜡液法,即将石膏代型在蜡液中均匀涂覆一层。
3.用熔蜡封闭蜡片对接处和颈缘部位。
4.牙合面蜡型形成:用蜡刀取嵌体蜡液滴在牙尖区上,然后逐步加蜡恢复牙尖高度。
先在牙尖蜡核上加蜡形成三角嵴,然后在牙尖蜡形成轴外形嵴,最后在牙尖蜡核上加蜡形成近远中牙尖嵴。
逐渐加蜡形成边缘嵴。
用牙科探针加蜡,并仔细雕刻出牙合面应有的解剖外形。
在牙合架上仔细检查正中牙合,非正中牙合时牙合面蜡型与对牙合牙的接触关系,并加以修改。
5.轴面蜡型形成:加嵌体蜡逐步恢复其解剖外形。
要求:(1)要恢复颊舌面正确的生理凸度。
(2)恢复正常的领接区。
(3)正确的恢复牙合,颊,舌外展隙及领间隙。
舌侧外展隙应大于颊侧外展隙,领间隙应有足够的三角形间隙,但不应过大。
(4)恢复颊沟,舌沟。
(5)颈部边缘要密合,长度要合适。
6.蜡型修正:将蜡型从石膏代型上小型取出,认真检查其内壁是否完整,厚度是否合适。
如不合适则修改至合适。
7.取一小段直径为0.5mm的蜡条粘附于蜡冠舌面颈部处,即完成了蜡型制作。
完成后的蜡型要求:1)蜡型厚薄应均匀一致,尤其在轴面角及颈缘处。
2)蜡型表面应圆盾光滑,不能有尖锐的棱角和尖嵴。
3)蜡型厚度一致,厚度不得少于0.3mm。
口腔修复学教程实习报告与评定实习一印模和模型

口腔修复学教程实习报告与评定实习一印模和模型第八章口腔修复学实验教程(实习报告与评定)实习一印模和模型评定学生对印模和灌注模型的操作要领掌握情况;评定学生印模和灌注石膏模型的质量。
印模和模型评分表内容分值得分1.操作要领 1)选托盘5 (1)准备取模— 2)体位、姿势 5 1) 调印模材料 5 2) 托盘入口法 53) 托盘位置 5 (2)印模操作— 1) 功能修整5 2) 固定托盘 5 3) 托盘出口、冲洗5 1) 调拌石膏 5 (3)灌模——2) 注入印模 10 3)修整模型 52.质量检查(1)印模完整、清晰、无气泡 20 (2)印模与托盘无分离 5 (3)模型完整、清晰、无气泡10 (4)修整外形5 学生姓名:评分:班级:教师签名:日期: 1实习二全口义齿的制作(一)制作基托、牙合堤评定学生对牙合托制作方法掌握情况制作牙合托评分表内容分值得分1.上颌蜡基托边缘10 2.下颌蜡基托边缘 10 3.后堤区范围及制作方法30 4.上下牙合堤平面前面高度、位置 20 5.上下牙合堤平面后面高度、位置20 6.上下牙合堤协调情况10 学生姓名:评分:班级:教师签名:日期: 2实习三全口义齿的制作(二)确定、转移颌位关系评定学生对颌位关系确定与转移方法掌握情况确定颌位关系的评分表内容分值得分1.确定正中颌位垂直距离25 2.确定水平颌位关系 25 3.固定上下颌模型10 4.牙合架功能 10 5.上牙合架时模型位置 15 6.上牙合架 15 学生姓名:评分:班级:教师签名:日期: 3实习四全口义齿的制作(三)排牙、调整平衡牙合评定学生对全口义齿排牙及调牙合、平衡牙合原则的掌握情况排牙、调牙合评分表内容分值得分1.中切牙中线5 2.上前牙唇舌向倾斜度 10 3.上前牙近、远中倾斜度 10 4.上前牙在牙弓上扭转度 55.上前牙切缘与牙合平面关系 10 6.上后牙颊舌向倾斜度5 7.上后牙近远中倾斜度5 8.上后牙与牙合平面关系10 9.上下前牙覆牙合、覆盖5 10.正中牙合平衡10 11.前伸牙合平衡10 12.侧向牙合平衡5 13.补偿曲线曲度 5 14.横牙合曲线曲度 5 学生姓名:评分:班级:教师签名:日期: 4实习五全口义齿的制作(四)蜡型及装盒评定学生对全口义齿蜡型制作过程的基本技能掌握情况制作全口义齿蜡型及装盒操作评分表内容分值得分1.蜡基托磨光面外形20 2.上颌基托后缘及后堤区 10 3.下颌基托后缘区10 4.唇、颊系带区10 5.人工牙颈曲线及牙间隙15 6.蜡基托厚度、边缘封闭状态 15 7.分装法装盒20 学生姓名:评分:班级:教师签名:日期: 5实习六全口义齿的制作(五)去蜡充填塑料、热处理及磨光评定学生对全口义齿去蜡到磨光全过程的基本操作方法掌握情况全口义齿去蜡、填塑、热处理磨光操作的评分表内容分值得分1.去蜡10 2.调拌塑料 15 3.填塑 20 4.热处理 15 5.开盒10 6.义齿磨光面 20 7.义齿组织面10学生姓名:评分:班级:教师签名:日期: 6实习七可摘局部义齿的制作(一)口腔印模和模型评定学生对可摘局部义齿牙体预备、印模、倒模和模型修整的基本要求与操作的掌握情况口腔印模和模型的基本操作技能评分表内容分值得分牙合支托凹深度 5 形态 5 间隙沟深度 5 不破坏接触点 5 印模:托盘的选择 10 病员头部位置 10 印模材料粉液化 10 取模方法 20 倒模:石膏水粉比 5倒模方法 10 模型:牙弓完整清晰 10 边缘修整学生姓名:评分:班级:教师签名:日期: 7实习八可摘局部义齿的制作(二)模型设计、填倒凹评定学生对模型设计及填倒凹原则的掌握情况测绘导线与填倒凹基本理论和操作考核表内容分值得分1.导线15 2.导线测绘仪10 3.就位道15 4.平均倒凹10 5.调节倒凹10 6.填倒凹部位 20 7.倒凹填补状况10 8.设计标志线10学生姓名:评分:班级:教师签名:日期: 8实习九可摘局部义齿的制作(三)弯制间隙卡评定学生对间隙卡制备和间隙卡弯制方法的掌握情况间隙卡制备和弯制间隙卡的基本操作技能评分表内容分值得分1.间隙卡沟底部圆钝10 2.间隙卡沟未破坏基牙邻面接触点 10 3.间隙卡沟深度可以通过钢丝 5 4.间隙卡卡臂紧贴基牙10 5.间隙卡卡臂不压迫牙龈10 6.间隙卡卡环体与隙卡沟贴合10 7.间隙卡连接体形态10 8.间隙卡连接体与组织面间距0.5MM 10 9. 间隙卡连接体的加强位置10 10.卡环上无过多钳印 10 11.完成时间5 学生姓名:评分:班级:教师签名:日期: 9 实习十可摘局部义齿的制作(四)排牙、蜡型评定排牙与制作蜡型的过程和结果操作要点及考核结果内容分值得分1.前牙形态15 2.前牙大小(邻接)15 3.前牙咬合(覆牙合覆盖) 10 4.基托蜡型整体外形15 5.基托蜡型厚度15 6.基托范围 15 7.蜡基托边缘10 8.完成时间 5 学生姓名:评分:班级:教师签名:日期: 10实习十一可摘局部义齿的制作(五)装盒、去蜡评定学生对可摘局部义齿的混装法和去蜡操作的掌握情况装盒、去蜡评分标准与结果内容分值得分1.模型支架5 2.型盒大小5 3.石膏水粉比10 4.模型在型盒中的位置10 5.包埋卡环、连接体15 6.腭侧蜡基托15 7.下半型盒石膏表面光滑度10 8.下半型盒石膏面形态15 9.烫盒后支架、人造牙状态10 10.去蜡后 5 学生姓名:评分:班级:教师签名:日期: 11 实习十二可摘局部义齿的制作(六)充填塑料、热处理评定充填塑料及热处理操作要领掌握情况充填塑料及热处理评分表内容分值得分1.塑料分液比15 2.塑料充填时期 20 3.分离剂涂布15 4.充填基托红塑料 20 5.支架位置15 6.热处理温度 10 7.热处理时间5 学生姓名:评分:班级:教师签名:日期: 12实习十三可摘局部义齿的制作(七)开盒、磨光评定学生对可摘局部义齿开盒与磨光基本技能掌握情况开盒与磨光的评分表内容分值得分1.热处理后开盒的时间 5 2.开盒的方法20 3.粗磨方法 5 4.基托磨光面15 5.基托组织面 15 6.基托边缘10 7.人造牙颈线、外形 10 8.卡环臂及臂端15 9.磨光器械的应用5 学生姓名:评分:班级:教师签名:日期: 13实习十四可摘局部义齿的制作(八)复制耐火材料铸模评定学生对复制耐火材料铸模的掌握程度复制铸模评分表内容分值得分1.工作模型设计要点10 2.翻制阴模前准备10 3.翻制琼脂阴模20 4.耐火材料模型的灌注法20 5.耐火材料模型30 6.灌注脱模时间10 学生姓名:评分:班级:教师签名:日期:14实习十五可摘局部义齿的制作(九) 6 67 缺失局部义齿支架制作、包埋评定学生对可摘局部义齿支架蜡型制做要领的掌握程度 6 67 缺失局部义齿支架制作、包埋评分表内容分值得分导线、标志线绘制 10 三臂卡弯制 15 牙合支托凹制备5 大连接体形态(腭杆) 10 卡环臂、牙合支托形态10 网状结构5 RPT卡形态 10 各部连接处情况5 支架整体观 10 铸道位置10 包埋情况10 学生姓名:评分:班级:教师签名:日期: 15 实习十六可摘局部义齿的制作(十)焙烧、铸造与打磨、抛光评定铸件从焙烧到抛光全过程的操作要点及质量铸件制作及质量评分表内容分值得分1.焙烧温度、时间10 2.铸模放置位置 5 3.熔金时间10 4.铸造操作 10 5.喷砂10 6.电解抛光10 7.机械抛光10 8.铸件外形、厚度15 9.铸件的密合度10 10.抛光程度 10 学生姓名:评分:班级:教师签名:日期: 16 实习十七可摘局部义齿的制作(十一) 6 67 局部可摘义齿支架就位、抛光、排牙、基托评定学生对铸造支架就位抛光及排牙、基托蜡型操作要领的掌握程度 6 67 局部可摘义齿支架就位、抛光、排牙、基托评分表内容分值得分铸件完整情况10 喷砂5 铸道切割5 铸件就位10 组织面磨光 10 支架抛光15 人工牙颈缘 10 咬牙合情况5 牙合曲线10 基托蜡型10 整体观10 学生姓名:评分:班级:教师签名:日期: 17实习十八后牙邻牙合金属嵌体的制作(一)牙体制备评定牙体预备的基本操作技能及结果牙体预备的基本操作技能评分表内容分值得分底平壁直20 支点掌握情况20 鸠尾形状10 鸠尾峡部宽度15 窝洞深度15 器械应用 10 完成时间10 学生姓名:评分:班级:教师签名:日期: 18实习二十后牙邻牙合金属嵌体的制作(二)蜡型形成及包埋评定蜡型形成、包埋的基本操作技能及结果蜡型形成、包埋的基本操作技能评分表内容分值得分蜡型解剖外形 10 蜡型边缘状况10 蜡型邻接关系 10 蜡型组织面状况10 蜡型表面光滑度10 铸道安插20 蜡型包埋20 完成时间10 学生姓名:评分:班级:教师签名:日期: 19实习二十一后牙邻牙合金属嵌体的制作(三)铸造、试合评定学生制作的后牙邻牙合金属嵌体后牙邻牙合金属嵌体评分表内容分值得分解剖形态 15 边缘密合度15 邻接关系15 咬合关系15 组织面状况15 固位状况15 磨光状况10 学生姓名:评分:班级:教师签名:日期: 20实习二十五前牙烤瓷熔附金属全冠的制作牙体预备、临时冠制作评定前牙烤瓷熔附金属全冠牙体预备、临时冠制作的基本操作技能及结果前牙烤瓷熔附金属全冠牙体预备、临时冠制作的基本操作技能评分表内容分值得分支点掌握情况15 切斜面预备10 邻面预备15 唇面预备15 舌面预备15 肩台预备10 临时冠制作情况10 器械应用5 完成时间 5 学生姓名:评分:班级:教师签名:日期: 21实习二十二后牙铸造固定桥的制作(一)固位体(铸造全冠)牙体预备、取印模及灌注模型评定后牙铸造全冠固定桥固位体牙体预备、取印模及灌注模型的基本操作技能及结果后牙铸造全冠固定桥固位体牙体预备、取印模及灌注模型的基本操作技能评分表内容分值得分支点掌握情况10 颊面预备10 舌面预备10 牙合面预备20 邻面预备10 肩台预备20 印模质量5 模型质量 5 器械应用5 完成时间 5 学生姓名:评分:班级:教师签名:日期: 22实习二十三后牙铸造固定桥的制作(二)蜡型形成及包埋评定固位体与桥体蜡型形成、包埋的基本操作技能及结果固位体与桥体蜡型形成、包埋的基本操作技能评分表内容分值得分固位体蜡型30 桥体蜡型30 铸道安插10 蜡型包埋10 器械应用 10 完成时间10 学生姓名:评分:班级:教师签名:日期: 23实习二十四后牙铸造固定桥的制作(三)铸造、试合评定学生制作的后牙铸造固定桥后牙铸造固定桥评分表内容分值得分解剖形态25 咬合关系10 邻接关系10 固位体边缘密合度15 桥体龈面与牙槽嵴关系10 固位状况20 磨光状况10 学生姓名:评分:班级:教师签名:日期: 24。
后牙全瓷冠预备实训报告

一、实训背景随着口腔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全瓷冠因其美观、生物相容性好、强度高等优点,已成为口腔修复的重要方式之一。
后牙全瓷冠的预备是整个修复过程的关键环节,它直接影响到修复体的最终效果。
为了提高我们的实际操作技能,本实训报告针对后牙全瓷冠的预备进行了详细记录。
二、实训目的1. 掌握后牙全瓷冠预备的基本原则和操作步骤。
2. 熟悉各类器械的使用方法,提高操作熟练度。
3.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提高沟通协调能力。
三、实训内容1. 牙体预备(1)检查患牙情况:首先,对患牙进行全面检查,了解牙体缺损的程度、牙髓状况、牙周状况等。
(2)牙体预备:根据患牙情况,选择合适的预备方法。
①牙体外形预备:使用球形或柱形金刚砂车针在牙体面中央窝磨出几个深1.0mm的定深窝,开辟成等深的沟;也可用引导沟钻、柱形金刚砂车针在牙体面的颊舌斜面上分别磨出引导沟。
②颊舌面预备:先用锥形或柱形金刚砂车针预备引导沟,消除全冠边缘处到颊舌面外形最高点之间的倒凹,使轴壁与就位道平行,并保证冠边缘处应有的修复间隙。
然后从外形高点处到缘,顺着牙冠外形预备,均匀预备出1.0mm的间隙,尽量保持牙冠的基本外形,颊舌轴面的向聚合度一般为2~5。
③邻面预备:先用柱形金刚砂车针将邻轴面角处预备出足够的间隙,然后以此间隙为标志再用细长的金刚砂车针沿患牙邻面颊舌向磨切,直至预备出足够的间隙,将冠边缘线降至龈缘,消除龈缘以上的倒凹。
磨切时应注意邻面方向与戴入道一致,向聚合度2~5为宜。
④轴角预备:用金刚砂车针切割消除四个轴面角,使轴面角处有足够的修复间隙;在颊舌面近根分叉处,也要磨切足够的修复间隙。
⑤颈部预备:金属全冠牙体预备边缘。
2. 牙体模型制作将预备好的牙体取模,制作牙体模型,为后续修复体制作提供依据。
3. 修复体制作根据牙体模型,进行全瓷冠的设计和制作。
4. 修复体试戴与调整将制作好的全瓷冠试戴在患牙上,检查其就位情况、咬合关系等,必要时进行调整。
四、实训总结1. 通过本次实训,我们掌握了后牙全瓷冠预备的基本原则和操作步骤,提高了实际操作技能。
口腔石膏的制作实训报告

一、实习目的通过本次口腔石膏制作实训,旨在使我对口腔石膏的制作过程有更深入的了解,掌握口腔石膏的类型、性能及操作方法,提高我的口腔医学技术操作技能。
二、实习时间2023年X月X日至2023年X月X日三、实习地点口腔医学实训室四、实习内容1. 口腔石膏的类型及性能口腔石膏分为普通石膏和超硬石膏两种。
普通石膏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稳定性及可塑性,适用于牙列缺失、牙齿修复等口腔修复领域。
超硬石膏则具有更高的强度和硬度,适用于复杂口腔修复手术。
2. 口腔石膏的操作方法(1)石膏调拌:将石膏粉与水按比例混合,搅拌均匀,使其达到适宜的稠度。
(2)石膏灌模:将调好的石膏倒入预先准备好的石膏模型中,注意避免气泡产生。
(3)石膏凝固:将灌模后的石膏模型放置于室温下自然凝固,一般需30-40分钟。
(4)石膏打磨:待石膏凝固后,使用石膏磨光机对石膏表面进行打磨,使其达到所需的精度。
(5)石膏雕刻:根据临床需求,对石膏模型进行雕刻,修整多余部分。
3. 实训过程(1)准备石膏模型:选用适合的石膏模型,确保模型表面平整、无杂质。
(2)石膏调拌:按照石膏产品说明书,将石膏粉与水按比例混合,搅拌均匀。
(3)石膏灌模:将调好的石膏倒入石膏模型中,注意均匀分布,避免气泡产生。
(4)石膏凝固:将灌模后的石膏模型放置于室温下自然凝固,观察石膏凝固情况。
(5)石膏打磨:待石膏凝固后,使用石膏磨光机对石膏表面进行打磨,确保石膏表面平整、光滑。
(6)石膏雕刻:根据临床需求,对石膏模型进行雕刻,修整多余部分。
五、实习心得通过本次口腔石膏制作实训,我深刻认识到以下内容:1. 口腔石膏制作是口腔医学技术中的重要环节,掌握石膏制作技巧对提高口腔修复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2. 石膏调拌、灌模、凝固、打磨等环节需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确保石膏质量。
3. 石膏雕刻需根据临床需求进行,提高石膏模型的美观度和实用性。
4. 在实训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处理操作中遇到的问题,如气泡产生、石膏凝固不均匀等。
《口腔修复学》课程标准

《口腔修复学》课程标准课程编号:适用专业:口腔医学培养层次:三年制大专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程修课方式:必修教学时数:138学时总学分数:8分一、课程定位和设计思路(一)课程定位1.课程简介《口腔修复学》是研究人体口腔及颌面各种缺损的病因、机制、症状、诊断、预防和治疗方法,利用人工材料制作各种修复体。
是以口腔基础医学、口腔临床医学及口腔材料、材料力学、生物力学等为基础的专门学科。
主要内容包括牙体缺损或畸形、牙列缺损、牙列缺失的修复治疗。
2.课程性质《口腔修复学》是口腔医学专业的重要的核心课程,以《口腔解剖生理学》、《口腔组织病理学》等课程为基础,为后续毕业实习及岗位工作奠定基础。
本课程涉及的理论和技能是口腔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中各职业岗位应具备的基本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口腔修复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从而具备对口腔修复科常见病、多发病的预防及初级诊治的能力,为学生今后开展口腔颌面外科诊疗服务奠定良好基础。
课程在第三、四学期开设,共138学时。
3.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本课程是口腔医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是口腔医学专业的一门必修课。
4.课程作用通过《口腔修复学》的教学,掌握口腔修复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诊治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采用理论联系实际、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方法,注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创性思维的发挥。
学生通过学习掌握口腔修复理论知识、掌握基本操作技能,为后期的临床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最终达成培养目标。
(二)设计思路1.课程设计理念(1)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准确把握本门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作用和地位,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的选择必须以人才培养目标为依据,与国家规定的高等职业教育就业岗位要求相一致。
(2)课程教学目标与学院发展的职业教育特色相匹配,体现职业教育、技能教育等办学理念。
(3)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
在课程教学中渗透职业教育的普遍性、学生差异的个体性教育等育人思想和观念。
卫生学校-医科大学口腔固定修复工艺技术实训课程标准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口腔工艺技术专业《口腔固定修复工艺技术》实训课程标准课程名称:口腔固定修复工艺技术课程类别:职业技能课程开设学时:总计252学时,其中理论74学时,实验实训178学时开设学期:第三、四学期考试/查:考试适用专业(群):口腔工艺专业承担任务教研室:口腔教研室一、课程概述(一)课程性质口腔固定修复工艺技术是中等职业学校口腔修复工艺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也是该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
其功能是在学生认识口腔正常结构与功能的基础上,在具备正确应用口腔材料及正确使用口腔设备的能力的前提下,使学生掌握口腔固定修复体制作工艺的基础知识,获得常见固定修复体制作的技能,养成认真求实的学习作风和精益求精的职业素质。
本课程是学生在口腔修复行业从业的基本必修课程。
(二)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的总体设计思路遵循学以致用原则。
参照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口腔修复类医疗器械的准入标准,以口腔修复工艺专业中口腔固定修复义齿制作工作任务为依据设置本课程。
以工作任务为引领,通过工作任务整合相关的知识、技能与态度,将本课程设计为任务引领型课程。
本课程内容的选取紧紧围绕完成相关工作任务所需的职业能力的培养,同时充分考虑本专业中职生对相关理论知识的需要,并融入生产工艺要求,指导学生正确运用各类口腔修复设备及器械完成各类临床常见固定修复体的制作,为从事口腔修复技工工作打下扎实的基本功。
二、课程培养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按照口腔修复技工任务书要求基本掌握口腔固定修复体制作工艺,能学会常见几类口腔固定修复体的具体制作:学会口腔固定修复体的种类及牙体预备特征,学会桩冠及PFM的制作;知晓固定修复体临床牙体预备、印模的制取所应达到的要求,熟知常见固定修复体的制作工艺及其要点,熟知固定修复体的制作流程及制作所用的材料与设备,能分析固定修复体制作过程中常见问题产生的原因。
在完成本课程相关岗位的工作任务中,使学生养成认真求实的学习作风和精益求精的职业素质,并在此基础上达到以下职业能力培养目标:●能进行模型制作与修整;●能独立完成固定义齿常见可卸式代型及蜡融模的制作;●会进行固定义齿金属冠或基底冠焊接及堆瓷;●会对固定义齿进行打磨及抛光;●掌握PFM,全瓷冠齿的制作流程;●了解CAD/CAM及种植固定义齿●能解释和处理固定义齿修复体制作过程中常见问题产生的原因三、课程内容标准和要求四、教学活动的参考设计五、教学实施建议(一)教材编写建议1.依据本课程标准编写教材。
实习十二后牙固定桥石膏模型基牙预备3学时

实习十二后牙固定桥石膏模型基牙预备3学时
实习十二后牙固定桥石膏模型基牙预备(3学时)
【目的和要求】
1.加深对固定义齿修复理论的理解。
2.掌握后牙固定桥牙体预备步骤及方法。
【实习内容】
1.教师示教模型上上颌567固定桥桥基牙预备。
2.学生完成后牙固定桥桥体基牙预备。
【实验用品】上颌第一磨牙缺失修复模型、检查盘一套、涡轮机或牙科综合治疗椅、牙体预备钻针一套。
【方法和步骤】
参照全冠部分:
(1)牙合面磨除。
(2)轴面磨除:轴面磨除时还应遵循先预备唇.舌面,再预备邻面的顺序。
(3)轴线角及边缘修整。
牙体预备方法基本同实验八,不同之处在于:两颗基牙的轴面预备过程中要注意互相平行或略聚拢,以取得共同就位道。
【注意事项】
注意形成共同就位道。
【思考题】
1.固定桥基牙预备和单冠修复体的牙体预备有何异同?
2.后牙固定桥牙体预备时不能直视,如何确保基牙的共同就位道?
【实习报告与评定】
内容分值得分
支点掌握情况
预备体质量颊面预备
舌面预备
牙合面预备
邻面预备
肩台预备共同就位道完成时间。
石膏牙实验报告模板

一、实验名称石膏牙制备实验二、实验目的1. 熟悉石膏牙制备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2. 掌握石膏牙模型制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3. 学会正确使用石膏牙模型进行临床操作。
三、实验器材1. 石膏粉2. 水壶3. 搅拌棒4. 石膏模型托盘5. 离体牙6. 石膏模型修复材料7. 钳子、镊子、剪刀等工具8. 计时器9. 清洁布10. 实验记录本四、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1)将石膏粉倒入石膏模型托盘中。
(2)将清洁布铺在实验台上,确保实验环境整洁。
(3)准备好实验所需的各种工具和材料。
2. 石膏牙模型制备(1)将离体牙放置在石膏模型托盘中。
(2)按照石膏粉与水的比例,将石膏粉与水充分搅拌,形成均匀的石膏浆。
(3)将石膏浆倒入石膏模型托盘中,确保石膏浆覆盖整个离体牙。
(4)使用计时器,控制石膏凝固时间,一般控制在5-10分钟。
(5)石膏凝固后,取出离体牙,检查石膏牙模型是否完整、牢固。
3. 石膏牙模型修复(1)根据需要,对石膏牙模型进行切割、打磨等处理,使其符合临床操作要求。
(2)选择合适的石膏模型修复材料,如牙冠、牙桥等。
(3)将石膏模型修复材料粘贴在石膏牙模型上,确保粘贴牢固。
(4)检查石膏牙模型修复效果,确保无遗漏、无破损。
4. 实验总结(1)记录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2)总结实验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3)提出改进实验方案的建议。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实验过程中,成功制备了符合要求的石膏牙模型,并完成了石膏牙模型修复。
2. 实验分析(1)石膏牙模型制备过程中,应严格按照石膏粉与水的比例进行搅拌,确保石膏浆均匀。
(2)在石膏凝固过程中,应注意观察石膏牙模型的稳定性,避免石膏模型变形。
(3)石膏牙模型修复时,应选择合适的石膏模型修复材料,确保修复效果。
六、实验结论通过本次石膏牙实验,掌握了石膏牙制备的基本步骤和方法,提高了石膏牙模型制作及修复技能。
七、实验心得1. 认识到石膏牙制备在临床操作中的重要性。
医学影像技术《实训三 后牙铸造金属全冠的牙体预备》

实训三后牙铸造金属全冠的牙体预备
【目的和要求】
掌握铸造金属全冠牙体预备的方法和步骤。
【实训学时】 6学时
【实训内容】
在仿头模的实验牙列上进行下颌第一磨牙铸造金属全冠的牙体预备
【实训用品】
口腔临床模拟教学系统、实验牙列、高速涡轮、各型金刚砂车针、硅橡胶印模材料、手术刀片及刀柄等。
【步骤和方法】
1、用硅橡胶初印模材料制作硅胶导板。
2、牙体预备
〔1〕合面的预备
1〕用金刚砂车针在每个牙尖上预备3条深约的引导沟。
2〕将合面按照引导沟的深度均匀降低。
〔2〕颊舌侧预备
1〕在颊舌侧合1/2和颈1/2顺着牙体长轴分别预备2~3条mm深的引导沟。
2〕用柱形金刚砂车针按牙齿唇侧面形态均匀磨除 mm,并形成龈上肩台。
〔3〕邻面预备
用尖细的金刚砂车针在预备牙的牙体组织内,与牙体长轴平行,自合方向龈端方向切割牙体组织,消除邻面倒凹,并形成宽肩台。
且往合方聚合2~5度。
〔4〕肩台预备
用肩台车针于龈下处颈部形成宽度约宽凹形肩台。
各部要连续一致。
〔6〕精修完成
用抛光车针将各轴面及轴线角磨圆滑。
用硅胶导板检查磨除量是否符合要求。
【考前须知】
1、牙体预备过程中,支点要稳。
2、防止损伤牙龈及邻牙。
3、牙体预备后,外表应圆滑。
【思考题】
比拟烤瓷熔附金属全冠何铸造金属全冠牙体预备有何不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习十二后牙固定桥石膏模型基牙预备(3学时)
【目的和要求】
1.加深对固定义齿修复理论的理解。
2.掌握后牙固定桥牙体预备步骤及方法。
【实习内容】
1.教师示教模型上上颌567固定桥桥基牙预备。
2.学生完成后牙固定桥桥体基牙预备。
【实验用品】上颌第一磨牙缺失修复模型、检查盘一套、涡轮机或牙科综合治疗椅、牙体预备钻针一套。
【方法和步骤】
参照全冠部分:
(1)牙合面磨除。
(2)轴面磨除:轴面磨除时还应遵循先预备唇.舌面,再预备邻面的顺序。
(3)轴线角及边缘修整。
牙体预备方法基本同实验八,不同之处在于:两颗基牙的轴面预备过程中要注意互相平行或略聚拢,以取得共同就位道。
【注意事项】
注意形成共同就位道。
【思考题】
1.固定桥基牙预备和单冠修复体的牙体预备有何异同?
2.后牙固定桥牙体预备时不能直视,如何确保基牙的共同就位道?
【实习报告与评定】
内容分值得分
支点掌握情况
预备体质量颊面预备
舌面预备
牙合面预备
邻面预备
肩台预备
共同就位道
完成时间。